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白色污染的調查報告【通用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88W

關於白色污染的調查報告【通用多篇】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一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併為我們提供瞭如此美麗的環境。但是隨着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和城市人口的高度集中,生活垃圾的產量正在逐步增加,我們的這個家園正在被垃圾所包圍。

一、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日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據調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一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人們對此戲稱為“城郊一片白茫茫”。

二、主要原因:

1、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2、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要調動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的積極性,需要給予這些企業以優惠政策。現有的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行業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要求產生廢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遊區、交通幹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遊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衞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5、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採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本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第一、佔地過多。堆放在城市郊區的垃圾,侵佔了大量農田。垃圾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也很長:煙頭、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易拉罐80—10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

第二、危害

1、污染空氣。垃圾是一種成份複雜的混合物。在運輸和露天堆放過程中,有機物分解產生惡臭,並向大氣釋放出大量的氨、硫化物等污染物,其中含有機揮發氣體達100多種,這些釋放物中含有許多致癌、致畸物。塑料膜、紙屑和粉塵則隨風飛揚形成“白色污染”。

2、污染水體。垃圾中的有害成份易經雨水衝入地面水體,在垃圾堆放或填坑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同時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垃圾直接棄入河流、湖泊或海洋,則會引起更嚴重的污染。你看:秦淮河水面上漂着的塑料瓶和飯盒,樹枝上掛着的塑料袋、麪包紙等,不僅造成環境污染。而且如果動物誤食了白色垃圾不僅會傷及健康,甚至會死亡。

3、火災隱患。垃圾中含有大量可燃物,在天然堆放過程中會產生甲烷等可燃氣,遇明火或自燃易引起火災、垃圾爆炸事故不斷髮生,造成重大損失。

4、有害生物的巢xx。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能為老鼠、鳥類及蚊蠅提供食物、棲息和繁殖的場所,也是傳染疾病的根源

三、措施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遊、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採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儘快制定頒佈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併為我們提供瞭如此美麗的環境。我們應該愛護我們的家園,讓這個地球變的更加美好。我相信,只要大家團結起來,一定能讓地球容光煥發。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二

調查課題:通過對白色污染的調查,加強我們的環保意識

調查地點:南通市郭裏園新村

調查時間:

也許同學們大多有這樣的經歷:去菜市場買菜、多多少少都會用3到4個塑料袋;去快餐店,用塑料餐盒裝快餐,打開包裝盒,裏面用大塊泡沫塑料包裹着東西;去雜貨店買牙膏、牙刷、鋼筆都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塑料袋價格便宜、輕巧、實用、方便,深受人們喜愛。可是,你們知道嗎?它在為人們提供方便時,也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一、調查研究:

1、在我家門口,有2個垃圾箱,我統計了一下,上下總共扔大大小小的塑料袋57個,中午扔了49個。這個是2個垃圾箱的塑料袋個數啊!想想看,全國多少個垃圾箱,一天扔多少垃圾袋,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也走訪了一家快餐店,瞭解到,他們一天賣出快餐約500份,每份約用塑料餐盒,也就是説每天要用1000個餐盒。

二、什麼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農用地膜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1、“白色污染”會造成視覺危害,不僅破壞環境,還影響市容。

2、“白色污染”會使臭氧層變薄。因為,太陽照射塑料後,會使大量毒物排入大氣層,從而合臭氧層變薄。

四、行動整治“白色污染”

隨着工農產業的迅速發展,塑料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也為環境付出了沉重代價,已對人類造成了嚴重威脅。雖然,各城的環衞工人們都在與“白色污染”作鬥爭,但是光靠他們是不夠的,還得靠我們自己。

五、建議:

1、不亂扔垃圾

2、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份錢

3、儘量少用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

同學們,我們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與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三

今天天高氣爽,我們幾個組員又聚在一起。今天的任務是去薛曲塑料廠進行考察,我們想知道哪些塑料在回收之列。我們很快就到了塑料廠門口,我們個個注視着回收來的廢舊的塑料製品,心裏都很膽怯,不敢進去,生怕廠長不接待我們。

經過商議之後,決定由我這個組長帶大家進去。我壯壯膽進了工廠。

我走進了廠長室,其他組員也跟着進來,整個小房子被擠滿了。我當時很緊張,不過還是開了口:“叔叔,你好。我們是象中高一年級研究性課題組的成員,我們研究的課題是有關塑料白色污染的問題。所以,到您的廠子來看一看。這是我們學校的介紹信。”我邊説邊出示了介紹信。

廠長是一位厚道的中年人,一臉大鬍子。看過介紹信後,他熱情地接待了我們。我們緊張的心一下子放鬆了許多。

我們七嘴八舌地問了好多問題,在廠區轉了好幾個圈,發現的全是硬質塑料,廠長告訴我們,他們這個不到十個人的小廠每年回收塑料300多噸,只佔廢棄硬塑料的30%,大部分被仍到垃圾堆、田野等地方,而他們是不回收的,因為塑料袋太雜、太輕,有的太髒,無法區分,難以清洗等原因,我們一下子明白了為什麼塑料袋滿天飛了,因為它們沒有歸宿,有難以降解啊!

我們此行收穫不小,收集了四種硬質塑料樣品,瞭解了塑料回收的種類,但讓我們無法釋懷的是:硬料不能全部回收的情況,塑料袋無法回收,讓這些白色污染就這樣四處飄泊流浪嗎?我們每個人的心裏都沉甸甸的!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四

調查課題:

經過對白色污染的調查,加強我們的環保意識

調查地點:

南通市郭裏園新村

調查時間:

也許同學們大多有這樣的經歷:去菜市場買菜、多多少少都會用3到4個塑料袋;去快餐店,用塑料餐盒裝快餐,打開包裝盒,裏面用大塊泡沫塑料包裹着東西;去雜貨店買牙膏、牙刷、鋼筆都會用一個小塑料袋……塑料袋價格便宜、輕巧、實用、方便,深受人們喜愛。可是,你們明白嗎它在為人們供給方便時,也帶來了一場“白色災難”。

一、調查研究:

1、在我家門口,有2個垃圾箱,我統計了一下,上下總共扔大大小小的塑料袋57個,中午扔了49個。這個是2個垃圾箱的塑料袋個數啊!想想看,全國多少個垃圾箱,一天扔多少垃圾袋,這簡直是一個天文數字。

2、我也走訪了一家快餐店,瞭解到,他們一天賣出快餐約500份,每份約用塑料餐盒,也就是説每一天要用1000個餐盒。

二、什麼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塑料飯盒,各種塑料、農用地膜所造成的環境污染。

三、“白色污染”的危害:

1、“白色污染”會造成視覺危害,不僅僅破壞環境,還影響市容。

2、“白色污染”會使臭氧層變薄。因為,太陽照射塑料後,會使很多毒物排入大氣層,從而合臭氧層變薄。

四、行動整治“白色污染”

隨着工農產業的迅速發展,塑料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可是,也為環境付出了沉重代價,已對人類造成了嚴重威脅。雖然,各城的環衞工人們都在與“白色污染”作鬥爭,可是光靠他們是不夠的,還得靠我們自我。

五、提議:

1、不亂扔垃圾

2、不浪費一張紙、一滴水、一份錢

3、儘量少用塑料袋,減少“白色污染”

同學們,我們是社會的主人,改善地球環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職責與義務。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五

調查地點:____________

時間:____________

什麼是白色污染?

所謂“白色污染”,是人們對塑料垃圾污染環境的一種形象稱謂。它是指用聚笨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製成的各類生活塑料製品使用後被棄置成為固體廢物,由於隨意亂丟亂扔並且。難於降解處理,以致造成城市環境嚴重污染的現象。

城市塑料協圾的消耗量、廢棄量十分驚人。在“白色垃圾”中,污染ZUI明顯、ZUI令人頭痛、羣眾反映烈的,是那些遍佈城市街頭的廢舊塑料包裝袋,一次性塑料快餐具。據有關部門統計,僅以一次性塑膠泡沫快餐意為例,我國全年消耗量達4億至7億個,其中天津市達2000萬至4000萬個。

如何防治“白色污染”,保護好城市生態環境呢?有關專家提出以下防治措施:

一、將“白色污染”防治工作納入法制化軌道。目前,國家對此末專門立法,廣大羣眾希望有關法規儘快出台。

二、制定中長期治理規劃。非降解塑料製品從城市生活中“退位”已是必然趨勢。這就要求人們應當有個緊迫觀念,為其做兩種準備,一是找出路;二是制定時間表。有關部門要在根治污染、減經污染、預防污染三個層次上規定任務、明確責任,使“白色污染”的治理有步驟、有目標、有期限地穩妥展開。

三、重視“白色污染”防治;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大力;支持可降解型“綠色”替代產品的研製、生產、銷售和使用。

四、增強全民環境衞生意識,把“白色污染”防治作為“兩個文明”建設和綜合整治城市環境的重點內容來抓。

五、狠抓污染源頭治理,實行減量化、無害:化和省資源化、再資源化原則。一方面要抑制:“白色污染”量,另一方面強調“白色垃圾”的回收利用。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六

一、調查計劃

塑料袋,這個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親密夥伴。紅的,黑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您是否知道這些塑料袋或許正是在和您的親密接觸中一步步侵蝕着我們的健康?同時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壞着我們的家園,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於是許多市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亂。

為了瞭解塑料袋這個和我們每天都親密接觸的“夥伴”,我們組做了一次社會調查,通過查資料和實地觀察的方法來真正瞭解我們這位夥伴。

二、調查過程

7月27日——30日,我們分別來到蔬菜批發市場、大街等地方,調查發現,各種顏色的塑料袋使用量都非常大,而市場上的小販和店老闆則卻對塑料袋是否會影響健康很不清楚。

7月27日早在這裏我們看到,菜攤上擺放着或紅或紫的塑料袋,肉店牆上掛着紅色的塑料袋,就連菜場小販們包裝成捆的蔬菜也是使用如麻袋大小的塑料袋。在一個蒜薹批發點,我們看到成捆的蒜薹用略帶紫色的塑料袋包裝好,且大部分都用繩子捆紮好,於是我們上前詢問小販:“捆得這麼嚴實,這些塑料袋的有害物質不就侵入到蒜薹裏面了嗎?”誰知小販告訴我們:“咋可能呢?我們一直都是這樣包裝的,也沒見誰因為這塑料袋而吃出問題來。”而在市場的南側,就有不少商販在賣調料品的同時也出售各種塑料袋。

7月27日下午我們在這裏發現,這裏的小販們使用的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許多,有黑色和紅色兩種。我們問一位賣魚的師傅:“這些塑料袋會不會影響健康?”他聽到我們的問題似乎有點納悶:“影響健康?這魚你又不生吃,怎麼會影響健康?再説了,不用這塑料袋,你讓我們用啥?這塑料袋既結實又防水,賣魚用正好白色污染調查報告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7月30日早我們在一些餐館發現,塑料袋的使用相當普遍,為了省去洗碗的麻煩,飯館一般都會在碗上套個塑料袋。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白色的,分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兩種。稀飯、餃子皮等無一例外都會在和塑料袋的親密接觸後進入顧客的腸胃。我在一家早點店詢問一位老闆用塑料袋裝稀飯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老闆笑笑説:“肯定沒問題,我們都是從正規渠道進的貨。”當我們詢問這些正規渠道是什麼時,他告訴我,店外經常有人推銷,我們就買一些,幾乎家家都在用。另外,老闆還告訴我,這些塑料袋大多數是從批發市場進來的,而對於這些袋子在高温下的化學成分對人體有無危害,這位老闆也説不清楚白色污染。

經過兩天的實際調查,我們發現,人們對塑料袋對人體的危害知之甚少,表現出一種冷漠,那麼塑料袋究竟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呢?

目前我們經常使用的塑料袋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種。其中聚乙烯和聚丙烯對人體無任何毒害作用。而用聚氯乙烯製成的塑料袋由於含有氯元素,因而會產生毒素,不能用來裝食品。

另外,我們還查到鑑別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方法,其中聚氯乙烯見火就着,離火就熄,而聚乙烯和聚丙烯則燃燒呈黃色火焰,離火還能繼續燃燒。於是我們按照方法對大家經常使用的塑料袋做了一次試驗,結果發現,我們經常使用的紅白相間,黃色,藍色,紅色,紫色塑料袋都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製成,而較厚的黑色和紅色塑料袋都由聚氯乙烯製成。另外,即使這些塑料袋是由無毒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製成的,也不能因此保證這些塑料袋可以用來裝食品。因為由這些物質加工成塑料袋的過程中,還要加入些添加劑、染料等有害人體健康的輔助材料。所以市面上常見的有色塑料袋,不要用來裝直接入口的食物,不過用來裝蔬菜應該沒問題,但不要用這些塑料袋保存蔬菜,因為時間一長,毒素很有可能滲入蔬菜。

其次,對於我們常見的用來直接裝入口食物的白色塑料袋,專家也提醒大家謹慎使用白色污染調查報告自我鑑定

特別是不要裝含油、含酒精類食品及温度超過60攝氏度的食品,否則塑料袋中的鉛就會融入食品中。有色塑料袋就更不能裝這些食品了。

ZUI後,還得提醒大家,對於塑料袋的質量國家都有統一標準,許多都存在質量隱患。所以建議大家儘量少使用塑料袋,這樣既有利於自身的健康也有利於環保

經過四天的實地調查與查閲資料,我們瞭解到了塑料袋這個我們每天都親密接觸的“夥伴”的危害,因為這危害不僅僅是在保護我們的家園,也是在保護我們自己。讓我們從今天開始,拒絕塑料袋,拒絕白色污染,與綠色牽手。

三、倡響它的未來

曾幾何時,塑料袋,這個我們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否認,它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當你在使用的過程中有沒有想過它也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危害?假期中,經過四天的實際調查和採訪,我感受頗多,受益非淺。

原來我們這個每天都在接觸的“夥伴”真的在一點點吞噬着我們的健康,我們經常使用的較厚的黑色、紅色塑料袋都是由含氯元素的聚氯乙烯製成的,而其他各種塑料袋也含有各種添加劑、染料等有害人體健康的輔助材料,所以塑料袋還是少用的為好。在調查中我還發現,其實有一些黑心的商家多少了解一些塑料袋的危害知識,但他們為了提高利潤置消費者的健康於不顧,還在繼續大量地使用着塑料袋,因此我們對塑料袋的認識真的是沒有提高到一定高度。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七

一、調查計劃

塑料袋,這個我們每一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親密夥伴。紅的,黑的,藍的,紫的,五顏六色的塑料袋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色彩,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可是您是否明白這些塑料袋或許正是在和您的親密接觸中一步步侵蝕着我們的健康同時這些白色垃圾也逐步破壞着我們的家園,但生活中如果真少了它們,又會給我們帶來很多不便。於是許多市民們都發出了這樣的感慨:塑料袋,少你不便,有你添亂。

為了瞭解塑料袋這個和我們每一天都親密接觸的“夥伴”,我們組做了一次社會調查,經過查資料和實地觀察的方法來真正瞭解我們這位夥伴。

二、調查過程

7月27日——30日,我們分別來到蔬菜批發市場、大街等地方,調查發現,各種顏色的塑料袋使用量都十分大,而市場上的小販和店老闆則卻對塑料袋是否會影響健康很不清楚。

7月27日早在那裏我們看到,菜攤上擺放着或紅或紫的塑料袋,肉店牆上掛着紅色的塑料袋,就連菜場小販們包裝成捆的蔬菜也是使用如麻袋大小的塑料袋。在一個蒜薹批發點,我們看到成捆的蒜薹用略帶紫色的塑料袋包裝好,且大部分都用繩子捆紮好,於是我們上前詢問小販:“捆得這麼嚴實,這些塑料袋的有害物質不就侵入到蒜薹裏面了嗎”誰知小販告訴我們:“咋可能呢我們一向都是這樣包裝的,也沒見誰因為這塑料袋而吃出問題來。”而在市場的南側,就有不少商販在賣調料品的同時也出售各種塑料袋。

7月27日午時我們在那裏發現,那裏的小販們使用的塑料袋比一般的塑料袋厚了許多,有黑色和紅色兩種。我們問一位賣魚的師傅:“這些塑料袋會不會影響健康”他聽到我們的問題似乎有點納悶:“影響健康這魚你又不生吃,怎樣會影響健康再説了,不用這塑料袋,你讓我們用啥這塑料袋既結實又防水,賣魚用正好。”

7月30日早我們在一些餐館發現,塑料袋的使用相當普遍,為了省去洗碗的麻煩,飯館一般都會在碗上套個塑料袋。這些塑料袋一般都是白色的,分為透明的和不透明的兩種。稀飯、餃子皮等無一例外都會在和塑料袋的親密接觸後進入顧客的腸胃。我在一家早點店詢問一位老闆用塑料袋裝稀飯會不會危害身體健康,老闆笑笑説:“肯定沒問題,我們都是從正規渠道進的貨。”當我們詢問這些正規渠道是什麼時,他告訴我,店外經常有人推銷,我們就買一些,幾乎家家都在用。另外,老闆還告訴我,這些塑料袋大多數是從批發市場進來的,而對於這些袋子在高温下的化學成分對人體有無危害,這位老闆也説不清楚白色污染。

經過兩天的實際調查,我們發現,人們對塑料袋對人體的危害知之甚少,表現出一種冷漠,那麼塑料袋究竟對人體的危害有多大呢

目前我們經常使用的塑料袋主要由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三種。其中聚乙烯和聚丙烯對人體無任何毒害作用。而用聚氯乙烯製成的塑料袋由於包含氯元素,因而會產生毒素,不能用來裝食品。

另外,我們還查到鑑別聚氯乙烯和聚乙烯的方法,其中聚氯乙烯見火就着,離火就熄,而聚乙烯和聚丙烯則燃燒呈黃色火焰,離火還能繼續燃燒。於是我們按照方法對大家經常使用的塑料袋做了一次試驗,結果發現,我們經常使用的紅白相間,黃色,藍色,紅色,紫色塑料袋都是由聚乙烯或聚丙烯製成,而較厚的黑色和紅色塑料袋都由聚氯乙烯製成。另外,即使這些塑料袋是由無毒的聚乙烯或聚丙烯製成的,也不能所以保證這些塑料袋能夠用來裝食品。因為由這些物質加工成塑料袋的過程中,還要加入些添加劑、染料等有害人體健康的輔助材料。所以市面上常見的有色塑料袋,不要用來裝直接入口的食物,可是用來裝蔬菜應當沒問題,但不要用這些塑料袋保存蔬菜,因為時間一長,毒素很有可能滲入蔬菜。其次,對於我們常見的用來直接裝入口食物的白色塑料袋,專家也提醒大家謹慎使用。異常是不要裝含油、含酒精類食品及温度超過60攝氏度的食品,否則塑料袋中的鉛就會融入食品中。有色塑料袋就更不能裝這些食品了。最終,還得提醒大家,對於塑料袋的質量國家都有統一標準,許多都存在質量隱患。所以提議大家儘量少使用塑料袋,這樣既有利於自身的健康也有利於環保。

經過四天的實地調查與查閲資料,我們瞭解到了塑料袋這個我們每一天都親密接觸的“夥伴”的危害,因為這危害不僅僅是在保護我們的家園,也是在保護我們自我。讓我們從今日開始,拒絕塑料袋,拒絕白色污染,與綠色牽手。

三、倡響它的未來

曾幾何時,塑料袋,這個我們每一天都會接觸到的物品,似乎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可否認,它的確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當你在使用的過程中有沒有想過它也會對我們的身體帶來危害假期中,經過四天的實際調查和採訪,我感受頗多,受益非淺。

原先我們這個每一天都在接觸的“夥伴”真的在一點點吞噬着我們的健康,我們經常使用的較厚的黑色、紅色塑料袋都是由含氯元素的聚氯乙烯製成的,而其他各種塑料袋也包含各種添加劑、染料等有害人體健康的輔助材料,所以塑料袋還是少用的為好。在調查中我還發現,其實有一些黑心的商家多少了解一些塑料袋的危害知識,但他們為了提高利潤置消費者的健康於不顧,還在繼續很多地使用着塑料袋,所以我們對塑料袋的認識真的是沒有提高到必須高度。

白色污染調查報告 篇八

白色污染就是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比如一次性泡沫快餐具還有我們常用的塑料袋等。它對環境污染很嚴重,埋在土壤中很難分解,會導致土壤能力下降,如果焚燒會導致大氣污染,所以現在提倡不用或少用此物,購買東西時最好自備工具,減少它的利用。

一、“白色污染”的現狀及其危害

塑料製品作為一種新型材料,具有質輕、防水、耐用、生產技術成熟、成本低的優點,在全世界被廣泛應用且呈逐年增長趨勢。塑料包裝材料在世界市場中的增長率高於其它包裝材料,1990-1995年塑料包裝材料的年平均增長率為8.9%。

我國是世界上十大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國之一。1995年,我國塑料產量為519萬噸,進日塑料近600萬噸,當年全國塑料消費總量約1100萬噸,其中包裝用塑料達211萬噸。包裝用塑料的大部分以廢舊薄膜、塑料袋和泡沫塑料餐具的形式,被丟棄在環境中。這些廢舊塑料包裝物散落在市區、風景旅遊區、水體、道路兩側,不僅影響景觀,造成“視覺污染”,而且因其難以降解對生態環境造成潛在危害。

據調查,北京市生活垃圾的3%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4萬噸;上海市生活垃圾的7%為廢舊塑料包裝物,每年總量約為19萬噸。天津市每年廢舊塑料包裝物也超過10萬噸。北京市每年廢棄在環境中的塑料袋約23億個,一次性塑料餐具約2.2億個,廢農膜約675萬平方米。人們對此戲稱為“城郊一片白茫茫”。

“白色污染”,的主要危害在於“視覺污染”,和“潛在危害”:

1、“視覺污染”。在城市、旅遊區、水體和道路旁散落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給人們的視覺帶來不良刺激,影響城市、風景點的整體美感,破壞市容、景觀,由此造成”視覺污染“。

2、“潛在危害”。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環境後,由於其很難降解,造成長期的、深層次的生態環境問題。首先,廢舊塑料包裝物混在土壤中,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將導致農作物減產;第二,拋棄在陸地或水體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動物當作食物吞入,導致動物死亡(在動物園、牧區和海洋中,此類情況已屢見不鮮);第三,混入生活垃圾中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很難處理:填埋處理將會長期佔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適用於堆肥處理,分揀出來的廢塑料也因無法保證質量而很難回收利用。

目前,人們反映強烈的主要是“視覺污染”問題,而對於廢舊塑料包裝物長期的、深層次的“潛在危害”,大多數人還缺乏認識。

二、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一般做法

1、國外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情況

早在1985年,美國入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就已達23.4公斤,日本為20.1公斤,歐洲為15公斤。進入九十年代,發達國家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的數量更多(我國1995年人均消費塑料包裝物和其它塑料製品為13.12公斤)。從消費量來看,似乎發達國家的“白色污染”應該很嚴重,實則不然。究其原因,一是發達國家很早就嚴抓市容管理,很少有人隨手亂扔廢舊塑料包裝物,基本消除了“視覺污染”。二是發達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率較高。以美國為例,80年代以前,處置廢塑料主要方式是填埋,後來發現塑料長期不降解,九十年代以後,他們轉而走回收利用的路子。

現在已建立起了一套嚴密的分類回收系統,大部分廢舊塑料包裝物被回收利用,少部分轉化為能源或以其它方式無害化處置,也基本消除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潛在危害。

美國製定了《資源保護與回收法》,對固體廢物管理、資源回收、資源保護等方面的技術研究、系統建設及運行、發展規劃等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加利福尼亞、緬因、紐約等10個州先後出台了包裝用品的回收押金制度。日本在《再生資源法》、《節能與再生資源支援法》、《包裝容器再生利用法》等法律中列專門條款,以促進製造商簡化包裝,並明確製造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各自的回收利用義務。德國在《循環經濟法》中明確規定,誰製造、銷售、消費包裝物品,誰就有避免產生、回收利用和處置廢物的義務。德國的《包裝條例》將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包裝材料的義務與生產、銷售、消費該商品的權利掛鈎,把回收、利用、處置的義務分解落實到商品及其包裝材料的整個生命週期的各個細微環節,因而具有較強的操作性和實效性。

2、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方法及其利弊分析

目前我國開始從行政和技術兩個方面採取措施,防治“白色污染”。

在行政方面,一是加強管理。例如,社會上較為關注的鐵路兩側的”白色污染“問題,通過加強管逗已取得顯著改觀。鐵路部門從1994年下半年開始,在沿線分區劃段包乾。部分旅客列車採用袋裝垃圾,禁止旅客向窗外拋棄廢物。乘務員也不象以前那樣,將車箱垃圾直接掃出窗外,而是將垃圾袋卸在車站,由車站集中處理。目前,採用袋裝垃圾的列車越來越多,隨意向車外扔垃圾的現象越來越少。已有2.9萬公里的線路兩側基本消除了“白色污染”。實踐證明,加強管理是防治“白色污染”的有效手段。

第二,禁止使用一次性難降解的塑料包裝物。杭州是我國最早禁止使用一次性泡沫快餐具的城市。杭州市於1995年9月15日由市容環衞局、工商局、衞生局聯合發佈了《關於禁止使用泡沫塑制快餐盒的通告》,將此通告在《杭州日報》上連續刊登三天。管理部門在執行過程中發現,一些個體流動商販仍在出售泡沫塑料餐具。最近,杭州市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杭州市市容環境衞生管理條例》,《條例》第35條規定:禁止銷售、使用泡沫塑料製作的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違者可處500~5000元罰款。該《條例》將於1997年9月15日起實施。武漢、哈爾濱、福州、廣州、廈門、寧波、汕頭等城市也頒佈了有關政策、法規,禁止本地使用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通過採取上述措施,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白色污染”的危害。但從實踐的結果來看,單靠禁止是很難徹底解決“白色污染”問題的,上述頒佈禁令的城市都要求用紙製品或可降解塑料製品代替原來的難降解的泡沫塑料製品。但是替代品在價格和品質上均無法與普通塑料製品競爭。因此,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僅靠行政命令,不考慮經濟槓桿的調節作用,操作起來是很困難的。

第三,強制回收利用。清潔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可以重複使用,或重新用於造粒、煉油、制漆、作建築材料等。回收利用符合固體廢物處理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通用原則。回收利用不僅可以避免“視覺污染”,而且可以解決“潛在危害”,緩解資源壓力,減輕城市生活垃圾處置負荷,節約土地,並可取得一定的經濟效益。這是一個標本兼治的好辦法。但回收利用應該在廢舊塑料包裝物進入垃圾之前。從垃圾場裏重新分揀廢舊塑料包裝物,不僅費時費力,而且廢塑料的利用價值也很低。因分揀出來的廢塑料製品太髒,也難以按材質分類,質量無法保障。北京市環保局在開展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了“回收利用為主,替代為輔,區別對待,綜合防治”的技術路線。1997年6月1日,北京市環保局與市工商局聯合發出了《關於對廢棄的一次性塑制餐盒必須回收利用的通告》,要求在北京市生產、經銷一次性塑質餐具(包括托盤、碗、杯等)的單位或個人必須負責回收利用廢棄餐具,也可以委託其他單位回收利用。《通知》還規定1998年的回收率必須達到30%,1999年達到50%,2000年達到60%。《通告》發佈後,生產、經銷單位和個人立即到當地環保部門申報登記,提出自己的回收利用計劃和具體保證措施。這是北京市解決“白色污染”的一個突破口。在取得實效後,將逐步增加強制回收利用的廢塑料製品的種類和比例,最終消除“白色污染”。天津市環保局完成了《天津市防治“白色污染”工程可行性調研報告》,提出了一整套防治方案,確定通過回收再利用達到節約資源、消除污染的目的。目前正在制定“回收利用計劃書”、“試點工作運行圖”、“試點工作進度大綱”,並在籌備成立“天津市‘白色污染’防治產業協會”。

在技術方面,一是採取以紙代塑。紙的主要成份是天然植物纖維素,廢棄後容易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因此可以解決前面所説的“潛在危害”,但也會帶來新的環境問題:首先造紙需要大量的木材,而我國的森林資源並不富裕;其次造紙過程中會帶來水污染。另外,在性能、成本等方面,紙製品尚不能與塑料製品抗衡。目前,我國也有以甘蔗杆、稻草為原料生產一次性餐具的做法,但尚處於試驗階段。

二是採用可降解塑料。在塑料包裝製品的生產過程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劑(如澱粉、改性澱粉或其它纖維素、光敏劑、生物降解劑等),使塑料包裝物的穩定性下降,較容易在自然環境中降解。目前,北京地區已有19家研製或生產可降解塑料的單位。試驗表明,大多數可降解塑料在一般環境中暴露3個月後開始變薄、失重、強度下降,逐漸裂成碎片。如果這些碎片被埋在垃圾或土壤裏,則降解效果不明顯。使用可降解塑料有四個不足:一是多消耗糧食;二是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仍不能完全消除“視覺污染”;三是由於技術方面的原因,使用可降解塑料製品不能徹底解決對環境的“潛在危害”;四是可降解塑料由於含有特殊的添加劑而難以回收利用。

三、我國在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在防治“白色污染”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

1、沒有全國性的專門法規

防治“白色污染”不能光靠企業或個人的自覺性,應有強制性措施,約束公民和餐飲、交通等行業的工作人員的行為。如,要求企業或個人對自己生產、經營、消費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進行回收利用;對隨意拋棄、堆放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進行處罰等。但迄今為止,我國還沒有制定這方面的全國性法規。

2、缺少相關的經濟政策

要調動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加工、利用企業的積極性,需要給予這些企業以優惠政策。現有的綜合利用優惠政策尚不足以使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行業形成良性的市場機制。為了不增加政府負擔,同時體現“污染者付費”的原則,應要求產生廢物者自行回收利用,不能自行回收利用的企業或個人要交納回收處理費,用於對回收利用者的補償。這種做法在國外已較為普遍,我國,目前還沒有這類經濟政策。

3、管理工作跟不上

城市、風景旅遊區、交通幹線、水域的“白色污染”主要是管理不力造成的。餐飲、商業、鐵路、水運部門對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沒有采取嚴格的管理措施,聽任顧客直接扔在地上或水中,甚至一些工作人員對已收集起來的廢物又拋棄到車窗外或水中。城市街道和旅遊區的配套設施還不健全,商場、飯店、公園等繁華地段的垃圾箱密度太低,還沒有設置分類垃圾箱。市容環衞部門雖有規定禁止亂扔廢物,但執法、檢查的人員少,有法不依、有禁不止的現象較為普遍。

4,管理思想不統一。

我國相當多的地區對“白色污染”的危害性認識不足,防治“白色污染”問題還未提上議事日程。有的地方主張以紙代塑或使用可降解塑料來解決“白色污染”,有的地區則主張靠回收利用來解決問題,管理思想還不統一。

5、人們的環境意識還靠進一步提高

城市居民的環保觀念雖比前幾年有所提高,開始關注環境問題,但還沒有落實到自身的行動上,隨手拋棄廢物,亂倒、亂堆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為隨處可見。新聞媒介對“白色污染”的報導大多集中在以紙代塑和採用可降解塑料等技術方面,缺少對居民日常行為的引導教育。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單位和消費者沒有責任感,既沒有履行義務的內在動力,也沒有回收、利用、處置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外部壓力。

四、防治“白色污染”的對策建議

總結國內外防治“白色污染”的實踐經驗,結合目前“白色污染”現狀及其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我國防治“白色污染”應遵循“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原則。

防治“白色污染”,首先要解決“視覺污染”問題,使市容、景觀有明顯改善。這主要是靠宣傳教育,引導市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要依法強化管理,促使企業和個入對自己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妥善收集、處理。防治“白色污染”,更重要的是解決廢舊塑料包裝物對生態環境長期的、深層次的。危害。這主要是通過制定和實施有利於回收利用的法規和經濟政策,對廢舊塑料包裝物實施全面回收利用;防治“白色污染”,還應加強研究開發符合實際的替代(綠色)包裝用品。現就加速我國防治“白色污染”的進程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防治“白色污染”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行業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會和全體公民的積極參與。要大力開展宣傳教育,提高人們對“白色污染”危害的認識,提高全社會的環境意識,教育人們養成良好的衞生習憤。在自身嚴格遵守環保法規的同時,積極制止身邊的不良行為。

2、統一思想認識,強化管理。按照“以宣傳教育為先導,以強化管理為核心,以回收利用為主要手段,以替代產品為補充措施”的防治原則,一是加強對“白色污染”危害性的宣傳,引導和教育市民自覺防治“白色污染”;二是對大量產生廢舊塑料包裝物的行業(如鐵路、水運、民航、旅遊、飯店、餐飲、零售等),要通過強化管理,改變無人負責、無序堆放、隨意拋棄的現象;三是採取強制措施,從回收集中產生的廢舊塑料包裝物(如一次性泡沫餐盒)入手,逐步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回收利用率;四是加強替代包裝產品的開發、研究,努力減少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等。

3、儘快制定頒佈國家防治“白色污染”的有關法規,明確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回收利用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義務和法律責任。應對塑料包裝物的生產、經營、消費等各個環節,分別制定具體的控制措施和引導政策,控制不易回收利用的廢舊塑料包裝物的產生量,鼓勵提高廢舊塑料包裝物的回收利用率。

4、制定適當的經濟政策,建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消除“白色污染”的良性運作機制。運用經濟手段,鼓勵和促進廢舊塑料包裝物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節約和綜合利用資源,防治“白色污染”,保護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