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1.03W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精品多篇

國小生社會實踐報告 篇一

今天我沒上學,爸爸沒上班。下午無聊,爬山我不愛爬,又不想在家裏呆。爸爸建議我們去xx做一個社會調查,不需要其他人配合,只要我們自己兩個人,進行社會實踐,調查xx車流及車牌地情況統計。

一、xx簡介

xx為我縣重要交通關口,為境內104國道和57省道交叉路口,也是通往蕭江高速路口一個很便捷的路口。選擇在這裏調查,非常合適。

二、調查方法

開車到交通綠化帶旁,不影響其他車通行,但又能方便看到兩個主要方向來的車,一人主要負責一邊,分工合作。

三、調查目標

主要是兩個目標,一是測算每分鐘平均車流量;二是統計1個小時內經過的車牌地情況。

四、發佈結果

(省略經過,直接發佈結果)

(一)每分鐘平均車流量:120輛;

(二)1個小時內經過的車牌地情況:全國各省、直轄市、區24種不同車牌地車牌,車牌1種,共25種。其實在最初的半個小時內就出現20種以上。其餘時間重複,出現新的車牌地很少。

除了檢測地:浙,本身,出現頻率較高的為附近的福建:閩、江蘇:蘇、廣東:粵;比較少的為四川:川,重慶:渝,xq:新。車輛只出現一次,即空。

以上為調查報告

時間:20 年 月 日

調查人:爸爸 兒子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二

一、問題

據調查我國現有盲人500多萬,低視力近千萬人,尤其是在兒童及青少年當中,患病率極高。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最新數據表明,我國國小生近視眼發病率為,中學生為,高中生為。更令人震驚的是,有份調查報告稱,國內因高度近視致盲者已達30多萬人。因此,兒童及青少年近視的防治越來越被學生、家長及社會所關注。為什麼患近視的青少年越來越多?孩子們的眼睛到底是怎樣近視的?僅僅是不良用習慣所造成的嗎?

二、調查分析:

三、結論:

經過我們的調查,發現我們班和隔壁兩個班的近視人數差不多,説明現中國小生的近視人數也挺多。

四、調查結果:

通過調查發現,在當今的中學生近視率不斷上升,而中學生們對近視這一現象並不加以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近視怎樣,戴副眼鏡不就得了。還對近視無所謂,錯上犯錯。許多人常將其歸咎於不良的用眼習慣,如看書距離不當、光太暗、持久用眼等。但近年來的醫學研究表明,飲食不均衡、睡眠不足、噪音等,也是誘發青少年近視的重要因素。

五、建議

(一)看書時作姿要端正,光線要充足。讀寫要坐到離課桌一尺,胸離課桌一拳,眼離課本一尺。

(二)不要在坐車或行走的時候看書,不要躺下看書。讀寫1小時要遠眺10分鐘或到户外走動,調節眼睛肌肉。(三)堅持做眼保健操。

(五)定期到眼科專醫作檢查,聽從儀醫師的指導,逐步矯正視力或防止近視度加深。

六、體會

眼睛是心靈的窗户,那視力豈不是窗框嗎?視力關係着我們的一生,我們要愛護我們的眼睛,堅決不要變成“四眼天雞”,不讓我們的將來為眼睛而後悔。有些職業非常需要用眼睛,特別是那些比較好的工作。

七、建議

我們現在保護好自己的眼睛,為的還不是將來?擁有一雙美麗而明亮的大眼睛,既美觀,又可以找一份好工作,豈不是一舉兩得嗎?為了我們的將來,保護好我們的眼睛吧!

一、課題背景伴隨着學齡的成長,還有近視度數的提高。目前,中國近視率僅次於“近視大國日本”,排名世界第二。據xxx與部聯合調查,我國學生的近視發病率,已從1998年的第4位上升至xx年的世界第二,僅次於日本。國小生近視率達;中學生近視率為;而大學畢業時竟高達,因近視致盲人數已達30。不知不覺中,身邊的同學也有越來越多加入近視眼的行列。

摘下眼鏡後,眼前日漸模糊的世界,不禁引發我(感謝訪問)們的思考,為什麼眼睛會近視?怎樣才能更好的保護我們的眼睛,防止度數的進一不加深呢?

一系列的問題,使得我們組迫切想要了解關於近視的前因後果以及保護的措施,因此我們決定將此作為我們研究的課題。儘管關於這方面的內容,已經有不少研究,但我們希望通過這次研究,找到更加可行,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方法。

我們小組通過中學生近視情況調查問卷在我校高二年級段得到了以下結果。大約有90%的同學現在患有近視,60%左右的同學在國中就已是近視人羣中的一員,更甚者在國小階段就帶上了眼鏡。近視同學的近視度數大都在400~500左右。可想而知、我國近視情況是如何嚴峻。因此該問題的研究更有了其必要性。

國小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三

近年來,中央和地方不斷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規以保障農民收入快速健康發展。然而,從現實情況看,農民收入依然增長緩慢。

由於農民的收入本來就較低,加上生活支出不斷增加,農業結構調整成效尚未充分顯現,農村勞動力難以充分就業,農民創業意識和技能薄弱等,使得農民的收入相當低,增收非常困難。我們調查顯示:

(1)農民絕對收入水平較低。20xx年,全國的農民人均純收入只有2622元,摺合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農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國平均值還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貧困線標準,20xx年年底全國尚有2900萬絕對貧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標準,則全國有9000萬左右的人口低於此標準,而這個數量大於歐洲任一國家的人口總數。20xx年公佈的絕對貧困人口數字,同20xx年相比,不僅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80萬人。其主要原因就在於仍然有相當數量的農村人口,雖然不屬於統計中的貧困人口,但是收入水平很低,僅僅略高於貧困線,只要氣候等生產條件稍有不利變化,就會陷入到貧困人口的行列中去。這部分貧困人口和準貧困人口的收入提高,將受到自然和經濟基礎條件的約束,難度非常大。近年來,減貧速度不斷減慢。

(2)增收速度緩慢。我國農民人均收入增長緩慢,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同過去的情況比速度大大降低。改革開放的前6年,農民人均收入的年增長按可比口徑計算在14%~20%之間。而1997年以來平均只有4%。二是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比差距很大。20xx年我國農業勞動力人均GDP為4460元,大約相當於540美元,按農業人口摺合為人均300美元左右。到

20xx年全面實現小康社會,人均GDP要達到3000美元。農村人均要實現這個目標,每年的增長率要達到12.2%。即使考慮到城鄉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將農村人均GDP的目標確定為社會平均水平的一半即1500美元,每年的增長率也要達到8.4%。同這個要求相比,實際發展速度要低得多。

(3)城鄉差距加大。改革開放以來的20xx年中,城鄉收入差距擴大的年份有20xx年,而城鄉差距縮小的年份只有9年,縮小年份主要集中在1978—1983年和1995—1997年的兩個階段。其中的主要原因,在前一個階段是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價格的大幅度提高,而在後一個階段則主要是農產品價格的提高。城鄉收入比例在改革開放之初的1978年為2.56:1,1983年縮小到ZUI低,為1.82:1;然後不斷擴大,到1994年達到了一個新高,為2.86:1;然後降低到1997年的2.47:1;從1998年開始,逐年顯著擴大,20xx年擴大到3.23:1。近幾年來,儘管諸多因素都很有利,農民增收速度可以超過5%,但是仍可能落後於城鎮居民,使城鄉差距繼續擴大。

(4)地區發展不平衡。不同地區之間農民的人均收入差距較大,並且這種差距沒有縮小的趨勢。總的説來,呈現出明顯的東高西低、從東南沿海向西部內陸地區遞減的趨勢。上海、北京和浙江的農民人均收入水平,是西部雲南、貴州、甘肅和陝西等省的3~4倍。由於城市居民在不同地區之間相對差異較小,因此,城鄉居民收入的差距,呈現出明顯的由東向西的遞增趨勢。即東部沿海地區城鄉居民收入差別較小,而西部地區城鄉差別更大一些。

2、造成我國農民收入問題的原因

(1)農民整體素質還不高,還不能適應新形勢下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突出表現:一是文化素質較低。據調查分析,農民勞動力中,國小及國小以下文化程度的約佔6%左右,國中文化程度的約佔20%左右,高中文化程度的約佔20%左右。二是思想僵化,心理承受能力較差。在結構調整上,思路狹窄,不敢主動出擊,存在等靠思想和過份依賴政府心理,瞻前顧後,怕擔風險,不敢大膽地調整產品結構,不具備適應市場經濟的應變能力。三是絕大多數農民對市場把握不準。從調查情況看,多數農民不瞭解和掌握市場行情,對市場需要什麼,既不去研究,也不會去搞深入細緻的調查,捕捉不到有價值的市場信息,在組織農業生產時,不是先看市場後抓生產,而是今年的生產看去年,對市場判斷不準把握不準,造成的結果是“什麼賺錢種什麼,種出什麼就賠錢”。

(2)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還跟不上形勢要求。總體看,一是特色主導產業總量小,覆蓋農户少。農業產業化經營率還不高,龍頭企業規模小,帶動力弱,農村經濟組織化程度低,大部分龍頭企業與農户之間還沒有真正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還是單純的買賣關係,產業化經營鏈條短,農產品加工增值水平低,初級原料生產比重大,大部分農產品基本上是從農田到市場,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產品,高科技含量產品少,加工增值率低。二是結構調整還只是停留在規模擴張上,缺乏在內在質量提高上下功夫。以蔬菜為例,近兩年來,有的地區蔬菜種植特別是設施蔬菜種植,面積連年快速增長,為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種植結構雷同,品種特色不明顯,科技含量不高,大路菜多,貯藏、保鮮、深加工及包裝、運輸等嚴重滯後,如不抓緊研究對策,將有可能出現新一輪的結構過剩,應引起高度重視。

(3)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引導、協調、服務功能滯後,不能有效地解決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的諸多困難。一是信息服務滯後,手段缺乏,不能及時給農民提供各種市場信息和致富信息,使農民無所適從,組織生產難,進入市場難。二是技術服務跟不上。原因是部門管理制度不完善,科技人員的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使科技人員缺乏事業心和責任感,主動上門服務意識差,其結果是科技人員得不到實踐,農民得不到產前、產中、產後的技術服務。特別是高新技術應用上,技術與生產嚴重脱切,導致農民增收難。三是信貸部門缺乏有效的資金扶持措施,一家一户貸款困難。調查發現,多數農民都有強烈的增收意識,並有一些可行的增收項目,但苦於沒有啟動資金,而難以上馬。

(4)農民的負擔比較重。據調查顯示,我國農村大部分農民家庭都有兩個孩子,孩子要上學會需要一筆很大的投資,現在農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大學,不一輩子像他們一樣只是個農民,供一個子女上大學幾乎要花掉農民家庭三分之二的開支;家庭長輩的供養也需要一筆的開支。除此之外,還有農作物每年的成本開支。家庭生活費,子女教育費,農業成本費,三個ZUI基本的方面的開支累加起來,對與本來就不富裕的農民來説,生活就難上加難了。

體會

我國農民數量如此之多,要解決農民的温飽問題,要帶領農民奔小康,要帶動我國經濟的發展,就必須要增加農民的收入,當前增加農民收入的主要對策有:

1、提高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要增加農民收入,關鍵在於農民自身的素質。農民的文化素質相對較低,這就要求政府部門下鄉組織農民技能培訓,打破思想僵化的局面,讓農民大膽嘗試,自主創新,隨機應變,讓農民更多更早的瞭解市場的ZUI新信息和動態。收入來自與農民,農民必須從自身做好。

2、推進結構戰略性調整,充分挖掘農業內部潛力。這是農民增收的基礎。要面向市場,依靠科技,發揮比較優勢,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一是在優化品種、品質結構,大力發展優質農產品生產的同時,切實抓好質量安全管理。二是推進優勢農產品區域佈局,充分發揮區域比較優勢,形成優勢產業帶。三是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四是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和農村服務業,提高鄉鎮企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對農民增收的帶動作用。

3、加快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拓寬農民增收途徑。把農村富餘勞動力轉移出去,可以增加農民的資源佔有量,擴大農業經營規模,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擴大農產品市場需求,同時增加農民的非農收入,這是一舉多得的好事。一是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加快發展小城鎮,壯大縣域經濟,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二是加強對農民進城務工的引導和管理,把農民進城務工當成一項產業來抓,促進農民工跨區域流動,加快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

4、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必須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加強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幫助農民改善生產生活條件,降低農村經濟發展成本,促進農民增收。一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新增基本建設資金應向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傾斜。每年新增教育、衞生、文化事業經費應向農村傾斜,以逐步縮小城鄉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方面的差距。二是對農業、農民進行直接補貼,尤其是要配合農村税費改革和糧食流通體制改革,積極探索對農業和農民實行補貼的各種有效方式,逐步建立對種糧農民生產直接補貼機制。

5、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為農民增收創造良好的體制環境。一是全面推進農村税費改革。堅持依法徵税,加快鄉鎮機構改革,儘快取消農業特產税。二是繼續深化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加快培育和規範糧食市場,完善糧食宏觀調控體系,積極探索對農民的補貼機制。三是加快推進農村金融和衞生體制改革,積極探索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和農村貧困家庭醫療救助制度的運行機制和管理辦法,解決農民因患傳染病、地方病等大病而出現的因病致貧、返貧問題。

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篇四

寒假社會調查報告:學生是怎樣度過寒假的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學生是怎樣度過寒假的,來了解同學們的興趣、愛好和休閒方式,從而督促學生利用好寒假時間。

調查時間:20xx-x-xx至20xx-x-xx

調查對象:xx學校x班學生

調查範圍:xx

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

27%的學生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在家無所是事,虛度光陰。

23%的學生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通過看電視,做家務,聽歌等方式度日。

19%的學生迷戀於虛擬的時空,整個沉迷於網絡的花花世界,

11%的學生在外地家鄉度過。

9%的學生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外地旅遊。

7%的學生在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後,預習後面將要學習到的知識。

4%的學生在假期裏補課,複習原先學過的知識,

原因:不詳

對策:

1.合理安排寒假時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寒假開始的時候,同學們回憶一下在剛結束的一學期中學到了什麼,有哪些收穫,有哪些不足,有哪些應該在假期中反思改進。科學性地安排好每天的作息時間,有計劃地度過寒假。家長可以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聽取老師的建議,協助孩子安排寒假的時間,讓孩子在寒假結束的時候有所收穫,有所進步,同時家長要注意過緊、過鬆都會影響寒假生活質量。

2.堅持每天學習

寒假中每天都應該按計劃完成一定的寒假作業,養成每天學習的習慣,通過温習進一步提高學習能力。

3.家長的監督

由於學生的自控能力有限,寒假前轟轟烈烈的'計劃着寒假生活學習安排,寒假剛開始的時候還是嚴格按照計劃進行學習生活的。可是沒過幾天就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放鬆了自己的要求。所以家長的監督也是必不可少的。

4.培養學生的習慣

假期中,讓學生多讀幾本書,瞭解社會熱點的本質和精髓,當然這些書宜精讀則精讀,宜泛讀則泛讀,讀書時不要忘了做札記,寫一點讀後感。通過假期的學習和閲讀,我們可以積累詞彙和信息。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就近參加一些興趣小組和培訓班。

國小生社會實踐報告 篇五

地球,是我們生活的源泉,地球媽媽賜予我們優利的環境,它賜予我們現在的科技,可是,我們有曾想到,地球媽媽經常會在深夜裏哭泣着,現在的地球媽媽。早已千蒼百孔,讓我們一起來保護地球環境吧!讓我們下定決心,去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去拯救地球的文明小衞士吧!

有這樣一句話:“樹木擁有綠色,地球才有脈搏,”沒錯,綠色是環保的主色,也是地球的本色。我們要去保護環境,一:是要先讓自己靜下心來,對身邊的景物,負一定的責任。二:我們先要從身邊的處處小事做起,讓自己先學會環保。三:提醒別人比如説,看見有一個人倒垃圾時,把垃圾隨便仍到路上的話,你應該即使阻止這一行為,讓他的行為沒有第二次的`出現。説到“綠色”,我們的第一反應☆☆應該就是植樹吧!對呀,我們除了讓周圍的垃圾,變少。保護環境之外,我們應該去美化地球。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環保小衞士。當週末有空的時候,可以動起手來植樹,還可以儘量去鼓勵他人,也參加這一美化地球工作,算是為地球母親盡一份力吧!

讓我們敲響上一個世紀環境惡劣的喪鐘,讓我們去迎接下一個黎明,迎接下一個美好的地球村!讓我們永記:綠色——生命之源;草木綠,花兒笑,空氣清新環境好!

你我的家園—綠色環保

媽媽,在科技發達以前是多麼美好、寧靜呀!到處都能看到蔚藍色的天空、茂密的森林、清澈的小河和那人們美好的幸福的生活!可科技發達之後呢?

現在人們變得富裕了,汽車排放的廢氣,一次性用品帶來的白色污染!……真讓人可憐地球媽媽啊!

我們該怎麼樣做,才能令地球媽媽恢復以前的快樂、健康呢?讓我來計劃一下吧!

我覺得嘛……應該出動世界全體人民,分成多個小組,分組來清理污染垃圾。比如説,第一小組來清理白色污染;第二小組負責廢氣管理;第三小組,負責將工業排放出來的廢水集中起來處理……其實,人人都可以做得到環保,只不過他們只是説得到而做不到而已。

我們現在不僅要紙質環境污染出現。而且,還要永遠地將那些環境污染消除。讓地球永遠變成以前的那樣的美好幸福的地球!

最好是在計劃中再加一些令我“出乎意料”的計劃—綠化地球,這樣簡直是一舉兩得,既可以制止環境污染,又可以綠化,美化地球多好啊!真的是“出乎我的意料”呀!

如果地球媽媽看到了我寫的這篇作文,她會不會笑起來呢?

你我的家園——綠色環保

在現代生活中,人們的科技都這麼發達,有些事情只需要我們的“電腦兄弟”來幫個忙就行了,也花不了自己的太多時間。雖然現在的科技非常地發達,但是在這科技發達的背後呢?

據科學家統計,人類平均一天使用紙的數量居然達到了一億噸左右!這一億噸,是個多麼巨大的數字啊,是個多麼令人震撼的一個數字啊!而同時,你有可否明白,這一億噸相當於多少個自然森林嗎?他相當於好幾百個自然生態公園啊!你知道嗎,現在人類的科技雖然越來越發達了。但在同時,我們卻忽視了對我們極其重要的大自然!你可曾知道?大自然對我們人類有多麼重要!可現在,人們卻為了一己之私而破壞了大自然。我們的地球媽媽在哭泣,她在向整個宇宙揭露着人類不可饒恕的罪行!

行動起來吧!人類!不要再繼續一錯再錯,執迷不悟了!趁現在還來得及,趕快行動吧!

在這裏,我的“拯救地球”計劃是這樣的:

1、實行垃圾分類化。這樣不僅能減少環衞工人的工作量,還能更好地起到廢物利用,減少污染。

2、人類要想征服可怕的大自然,就必須尊重自然,愛護樹木,愛護動物,愛護大自然的一切。

3、要從我做起,首先選擇有利於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善待我們的家園、善待地球,共創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4、請隨手關緊水龍頭,提倡一水多用。一個關不緊的水龍頭一個月可以流掉1—6噸水。隨水關緊水龍頭,乃是舉手之勞,而一水多用更是節約用水的具體表現。

5、請少用一次性製品。一次性製品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也浪費了大量保貴資源。“一次性”物品,我們實在消費不起了!

6、請選用環保建材裝修居室。很多人在住進新裝修的房子後,會感到頭痛、噁心等,這都是裝修過程中所造成的污染引起的。(如使用了含苯等有害物質超標的材料)因此,在此提醒您,在裝修時儘量使用環保材料。

7、拒用野生動物製品。如不穿珍稀動物皮毛服裝,儘量穿天然織物;拒食野生動物;在野外旅遊,不偷獵野生動物等等。

8、提倡選購綠色食品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