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欄目: 調查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2.95W

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多篇

【第1篇】調查報告:當代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

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我們的社會處在現代化的進程當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現代化。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培養人的機制,新的人才需具備哪些特徵?目前學校和家庭對中學生的不利影響有哪些?這些問題自然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故而在1999年“社會調查實踐課”中,我們選定了“全國26個大中城市中學生家庭與學校教育現狀抽樣調查”這一課題。經過調查和分析彙總,參考各種文獻,現選取當代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特徵作研究對象,原因有以下兩點:①通過調查瞭解當代中學生社會人格的現狀,可以發現我們的家庭、學校在學生性格培養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導致積極的社會人格,而哪些又導致消極的人格。②對目前處在轉型社會中的我國中學生而言,其社會人格同其社會的性質同樣具有過渡特徵,在傳統與現代的人格類型轉換的現階段中透視當代中學生的人格特徵,哪些透視出時代的特色,而哪些還體現出歷史的束縛。前一點主要出於應用的思考,而後者則更多偏重於對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思考,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從事調查的研究目的與意義。

研究方法

對於社會人格的基本界定,我們是這樣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歷史階段下其一社會羣體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為羣體每個成員所認可和接受的羣體心理特徵。這種心理特徵既是社會性的,同時又伴隨價值判斷過程。”社會人格產生於社會行動,是指“行動的個人賦予其行動以主觀意義,行為考慮到他人並在其行動過程中以他人為目標”的這樣一種心理特徵 。

而研究中的理論假設則主要採用了類型學的方法,正如後文斯賓塞的“尚武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劃分一樣,我們將社會人格分為傳統與現代的兩種典型,而社會轉型中的中學生社會人格也具有過渡的特徵,即舊的社會形態中的某些社會人格與新的社會形態對某些社會人格的表現同時在當代中學生身上體現,而且正向後者轉化。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將全國所有城市分為大、中、小三等,然後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了26個城市作研究對象,共計回收中學生答卷275份,經檢查,結果客觀有效,問卷質量高,並採用spss統計軟件作統計分析,並按照調查工作計劃中確立的指標項目分別作檢驗分析,同時結合圖書館中的人口學資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擬從當代中學生對所處環境的態度與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傾向、轉型社會人格結構幾方面具體闡述。

二、社會轉型期中學生對所處家庭和學校環境的感受和態度

家庭是影響和作用於個體思想觀念、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的主要社會環境之一,我國素有“三歲看老”的説法,即從一個側面説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對個人一生的行為規範、心理特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至個性氣質、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據鄭杭生先生所編的《社會學概論新修》,家庭對個人的社會化的影響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社會化的開端,家庭環境因素對個人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②家庭環境對個人社會化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對兒童的感情和愛的培養,家庭環境對個人而言,其作為感情交流和體驗愛的主要場所無疑較之其他社會環境重要得多,豐富的感情交流對一個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感情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處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的社會化具有重大影響,家庭環境中的權威形象和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會化對個體的心理和觀念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塑造力。基於此,在我們的調查中,重點設計了有關方面的題目,經過初步的統計分析和基於理論的思考,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是頗值得我們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師的德育影響力與子女自身難以協調一致。在被調查的中學生當中,有70.2%的父母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時能夠作到言傳身教,自身具有示範性作用,這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有29.8%的父母則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這已是一個不低的比例,事實上,父母親在家庭內的各種行為所體現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內涵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子女的楷模,這在人生觀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兒童中尤為如此。父母與子女在家庭裏充當的角色與地位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説“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賴者,他對有支配權的一方--父母,會發現’自居作用’,而子女在這種作用下會追隨和仿效父母,以期將來能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當然這種機制的作用有時完全是潛意識的。由調查的結果來看,在問及學生“當老師教導您怎樣做人與父母教導不一致時,您會選擇什麼?”有4.7%的中學生選擇了(a)“聽父親的”其較之(b)“聽母親的”所選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現代中國家庭德育中母親的地位較之古代“父嚴母慈”的家庭中母親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雖然這樣,還是可以看出現代中學生對父母的教導的依賴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視的地步,因為也有11.9%的學生選擇(c)“聽老師的”,可見在學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師無疑是較之家長更具有道德典範和説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會給尚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奠基階段的中學生帶來巨大的塑造性影響。當然,在“父母教導與老師教導不一致時”,大多數中學生還是理性地選擇了“誰對就聽誰的”(f),這一比例達50.2%,而不是像以上三個簡單地選“父親”(a)4.7%、“母親”(b)4.3%或“老師”(c)11.9%那樣,“誰對就聽誰的”表明了他們已具有判斷的能力,不盲從、不迷信權威,這是當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個顯著特徵。不過我們仍須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學生選擇(e)“誰的説法與我相符合就聽誰的”,這一比例之高是讓我們始料不及的,我們起碼可從中看出當代中學生的“自我中心”傾向的表現,當代的中學生,由於獨生子女佔較大比例(本次調查結果中,獨生子女佔66%),在家庭中地位較高,致使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徵得到強化。而這種性格特徵一方面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持有過度的“自尊感”,而且對於他們未來生活中面臨的人際關係的良好發展無疑是一種潛在的阻礙。這一部分學生較之前面“誰對就聽誰的”那些學生而言,更難以與人相處,常常以自己的價值標準評判一切事物,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和替他人着想,這是我們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所應重視的一個問題。最後,我們關注到選擇(d)項“誰的都不聽”的那一部分學生羣體,這一部分學生佔總體的4.7%。他們的回答顯明地表現了接近青春期和正處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過他們的回答更趨極端罷了。叛逆性,這種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徵,本身就是該年齡段人羣的社會人格之一,中學生“他們在這一時期特別注意觀察和認識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學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實現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個人在這一時期的社會交往活動缺乏主動和自信,將不能正確地理解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而在活動出現角色混淆不清的現象。” 既然青少年特別注意觀察他人的行為以利於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時家庭裏父母的教導與學校里老師的教導如果存在價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這種情況目前在我國的確存在:老師作為傳統的道德訓導者與尤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價值觀實際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這種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時讓他們無所適從,兼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發展進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識、科學技術的更替又打破對以往權威和長輩的一味服從,於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視傳統的道德教育,他們就可能“誰的都不聽”

【第2篇】考察報告:中學生社會思想環境的調查報告

中國人民由屈辱的封建禮教到現在在及一個多世紀的貧困中走過來,特別是處於底層的勞動人民,祖輩們過着困苦的,衣食無着落的日子。而今經濟發達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意識、覺悟的漸醒,經濟的快速增長,它們之間出現了許多的不和諧,因而“一見識少”的中國人受社會迅速發展的負面影響也就特別多。這些負面影響影響了整個社會氣候,也影響着那一片淨土——校園。

首先,隨着社會的改革開放,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使人產生迷茫和困惑,尤其在長期貧困後對經濟利益的看待,使個人主義,享樂主義,拜金主義思潮逐漸蔓延,也讓學生耳濡目染,許多學生也認為有錢就好辦。有的學生在家乾點家務也講價錢,更有學生父母給的餓零花錢少了就以不上學來威脅父母。比如xx屆的尹同學,因家長只給5元/周的零花錢(農村)而不到校讀書,將書扔到家門口的水溝,後經家長請其舅舅及其他親戚來調和,父母答應10元/周才來上學。再如xx屆的曾同學,因家長給的零花錢少了而離家出走,父母找了三天,最後在一親戚家找到。再如一經濟條件好的高同學,學習成績差,因而常常用錢來請人幫着做作業。更有許多學生認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比如一次聽課中(地理課),老師講到水資源的短缺時,提到應珍惜每一滴水併為“後來的人”想想,為世界想想,班上幾個調皮的學生卻説:“管了我們自己就好了,這是個現實問題,我們可管不了那麼多”。或許這是個玩笑話,但出自十四五歲的孩子之口,是不是讓人有點心寒呢?這許多新的問題,新矛盾的出現,給教育工作帶來了許多新的挑戰。而在此過程中就要把握育人方向,引導學生正確認識金錢與情義,奉獻與索取,個人與集體,權利與義務的關係,增強育人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另外,在以經濟利益為核心的各種個人利益和誘惑下,在社會道德,思想覺悟還較低的情況下。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假”,面對隨處可見的違背社會公德的事,世人蔽而不見,而在蠅頭小利面前卻又必爭,。還有就擺在孩子們眼前的麻將聲,以及“鬥地主”,這種種社會消極現象都影響着孩子們。比如,在公車上能給老弱婦孺讓座的孩子僅會佔少數,而精通於打麻將,“鬥地主”種種賭博的學生卻佔絕大部分。如xx屆1班是個優秀班集體,xx屆2班以及xx屆1班,都發現有學生在寢室裏“鬥地主”,並且特別優秀的xx屆2班也在課堂上發現三個學生在後座“鬥地主”,而在較差一點的班中,則會經常發現撲克。再如社會上的“拳頭”解決問題也發現在學生中,因為一些小事,或是一個小玩笑,或是一次不小心招惹了他,則會導致其大打出手。如xx屆2班的袁某與黃某大打出手,袁某並叫xx屆1班的陳某幫忙,而陳某在不問青紅皂白之下就動手與黃某大幹。而針對這種現象,閒觀的學生卻持這樣的態度:或迅速離開現場,避免誤傷了自己;或為其加油;或於旁也偷偷支幾招。在他們眼中:人際的平等,生命的尊重喪失,“勇者勝”“強者勝”,一小部分學生就會如蒼蠅一樣跟在幾個“大哥”身後,或尋其庇護,或崇拜他們,這許多社會上帶來的負面影響已不能使學校再是“純粹的淨土”不能再是“孤島”。因此對學生的教育應符合社會,應生活化,人性化,把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發展作為道德教育的核心,自覺反對偽人道德,提高人的地位,尊重人的權利使教育多些人情味,儘量避免學校班上的強制,學校課堂的暴力。對學生的不尊重要用寬容心來對待學生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在學校班上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儘量做到保持學校的純潔性和超乎於世俗關係的高貴精神。讓學生真正領略到道德的內涵,做人的根本,生活的本質。

【第3篇】當代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優秀調查報告

我們的社會處在現代化的進程當中,而教育界也在逐步完成自身的現代化。新的時代需要新的培養人的機制,新的人才需具備哪些特徵?目前學校和家庭對中學生的不利影響有哪些?這些問題自然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故而在1999年“社會調查實踐課”中,我們選定了“全國26個大中城市中學生家庭與學校教育現狀抽樣調查”這一課題。經過調查和分析彙總,參考各種文獻,現選取當代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特徵作研究對象,原因有以下兩點:①通過調查瞭解當代中學生社會人格的現狀,可以發現我們的家庭、學校在學生性格培養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導致積極的社會人格,而哪些又導致消極的人格。②對目前處在轉型社會中的我

國中學生而言,其社會人格同其社會的性質同樣具有過渡特徵,在傳統與現代的人格類型轉換的現階段中透視當代中學生的人格特徵,哪些透視出時代的特色,而哪些還體現出歷史的束縛。前一點主要出於應用的思考,而後者則偏重於對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思考,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從事調查的研究目的與意義。

研究方法

對於社會人格的基本界定,我們是這樣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歷史階段下其一社會羣體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為羣體每個成員所認可和接受的羣體心理特徵。這種心理特徵既是社會性的,同時又伴隨價值判斷過程。”社會人格產生於社會行動,是指“行動的個人賦予其行動以主觀意義,行為考慮到他人並在其行動過程中以他人為目標”的這樣一種心理特徵 。

而研究中的理論假設則主要採用了類型學的方法,正如後文斯賓塞的“尚武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劃分一樣,我們將社會人格分為傳統與現代的兩種典型,而社會轉型中的中學生社會人格也具有過渡的特徵,即舊的社會形態中的某些社會人格與新的社會形態對某些社會人格的表現同時在當代中學生身上體現,而且正向後者轉化。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將全國所有城市分為大、中、小三等,然後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了26個城市作研究對象,共計回收中學生答卷275份,經檢查,結果客觀有效,問卷質量高,並採用spss統計軟件作統計分析,並按照調查工作計劃中確立的指標項目分別作檢驗分析,同時結合圖書館中的人口學資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擬從當代中學生對所處環境的態度與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傾向、轉型社會人格結構幾方面具體闡述。

二、社會轉型期中學生對所處家庭和學校環境的感受和態度

家庭是影響和作用於個體思想觀念、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的主要社會環境之一,我國素有“三歲看老”的説法,即從一個側面説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對個人一生的行為規範、心理特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至個性氣質、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據鄭杭生先生所編的《社會學概論新修》 ,家庭對個人的社會化的影響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社會化的開端,家庭環境因素對個人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②家庭環境對個人社會化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對兒童的感情和愛的培養,家庭環境對個人而言,其作為感情交流和體驗愛的主要場所無疑較之其他社會環境重要得多,豐富的感情交流對一個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感情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處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的社會化具有重大影響,家庭環境中的權威形象和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會化對個體的心理和觀念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塑造力。基於此,在我們的調查中,重點設計了有關方面的題目,經過初步的統計分析和基於理論的思考,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是頗值得我們思考的。

1.部分父母老師的德育影響力與子女自身難以協調一致。在被調查的中學生當中,有70.2%的父母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時能夠作到言傳身教,自身具有示範性作用,這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有29.8%的父母則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這已是一個不低的比例,事實上,父母親在家庭內的各種行為所體現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內涵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子女的楷模,這在人生觀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兒童中尤為如此。父母與子女在家庭裏充當的角色與地位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説“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賴者,他對有支配權的一方--父母,會發現’自居作用’,而子女在這種作用下會追隨和仿效父母,以期將來能成為父母那樣的人。 ”當然這種機制的作用有時完全是潛意識的。由調查的結果來看,在問及學生“當老師教導您怎樣做人與父母教導不一致時,您會選擇什麼?”有4.7%的中學生選擇了(a)“聽父親的”其較之(b)“聽母親的”所選比例4.3%稍高,但由此已可看出現代中國家庭德育中母親的地位較之古代“父嚴母慈”的家庭中母親的地位已有很大的提升,雖然這樣,還是可以看出現代中學生對父母的教導的依賴性已下降到足以引起重視的地步,因為也有11.9%的學生選擇(c)“聽老師的”,可見在學生的品德教育的施行者中,老師無疑是較之家長更具有道德典範和説服力的人物,其所行所言會給尚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奠基階段的中學生帶來巨大的塑造性影響。當然,在“父母教導與老師教導不一致時”,大多數中學生還是理性地選擇了“誰對就聽誰的”(f),這一比例達50.2%,而不是像以上三個簡單地選“父親”(a)4.7%、“母親”(b)4.3%或“老師”(c)11.9%那樣,“誰對就聽誰的”表明了他們已具有判斷的能力,不盲從、不迷信權威,這是當代青少年心理上的一個顯著特徵。不過我們仍須看到另一面,竟然有24.3%的中學生選擇(e)“誰的説法與我相符合就聽誰的”,這一比例之高是讓我們始料不及的,我們起碼可從中看出當代中學生的“自我中心”傾向的表現,當代的中學生,由於獨生子女佔較大比例(本次調查結果中,獨生子女佔66%),在家庭中地位較高,致使一部分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特徵得到強化。而這種性格特徵一方面會導致一部分學生持有過度的“自尊感”,而且對於他們未來生活中面臨的人際關係的良好發展無疑是一種潛在的阻礙。這一部分學生較之前面“誰對就聽誰的”那些學生而言,更難以與人相處,常常以自己的價值標準評判一切事物,難以做到客觀、公正和替他人着想,這是我們今後的教育工作中所應重視的一個問題。最後,我們關注到選擇(d)項“誰的都不聽”的那一部分學生羣體,這一部分學生佔總體的4.7%。他們的回答顯明地表現了接近青春期和正處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過他們的回答更趨極端罷了。叛逆性,這種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徵,本身就是該年齡段人羣的社會人格之一,中學生“他們在這一時期特別注意觀察和認識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學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實現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個人在這一時期的社會交往活動缺乏主動和自信,將不能正確地理解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而在活動出現角色混淆不清的現象。” 既然青少年特別注意觀察他人的行為以利於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時家庭裏父母的教導與學校里老師的教導如果存在價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這種情況目前在我國的確存在:老師作為傳統的道德訓導者與尤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價值觀實際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這種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時讓他們無所適從,兼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發展進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識、科學技術的更替又打破對以往權威和長輩的一味服從,於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視傳統的道德教育,他們就可能“誰的都不聽” 。

【第4篇】當代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的調查報告

經過調查和分析彙總,參考各種文獻,現選取當代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特徵作研究對象,原因有以下兩點:①通過調查瞭解當代中學生社會人格的現狀,可以發現我們的家庭、學校在學生性格培養上存在的不足,是哪些因素導致積極的社會人格,而哪些又導致消極的人格。②對目前處在轉型社會中的我國中學生而言,其社會人格同其社會的性質同樣具有過渡特徵,在傳統與現代的人格類型轉換的現階段中透視當代中學生的人格特徵,哪些透視出時代的特色,而哪些還體現出歷史的束縛。前一點主要出於應用的思考,而後者則偏重於對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思考,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從事調查的研究目的與意義。

一、研究方法

對於社會人格的基本界定,我們是這樣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歷史階段下其一社會羣體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為羣體每個成員所認可和接受的羣體心理特徵。這種心理特徵既是社會性的,同時又伴隨價值判斷過程。社會人格產生於社會行動,是指行動的個人賦予其行動以主觀意義,行為考慮到他人並在其行動過程中以他人為目標的這樣一種心理特徵 。

而研究中的理論假設則主要採用了類型學的方法,正如後文斯賓塞的尚武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劃分一樣,我們將社會人格分為傳統與現代的兩種典型,而社會轉型中的中學生社會人格也具有過渡的特徵,即舊的社會形態中的某些社會人格與新的社會形態對某些社會人格的表現同時在當代中學生身上體現,而且正向後者轉化。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將全國所有城市分為大、中、小三等,然後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了26個城市作研究對象,共計回收中學生答卷275份,經檢查,結果客觀有效,問卷質量高,並採用 spss統計軟件作統計分析,並按照調查工作計劃中確立的指標項目分別作檢驗分析,同時結合圖書館中的人口學資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擬從當代中學生對所處環境的態度與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傾向、轉型社會人格結構幾方面具體闡述。

二、社會轉型期中學生對所處家庭和學校環境的感受和態度

家庭是影響和作用於個體思想觀念、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的主要社會環境之一,我國素有三歲看老的説法,即從一個側面説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對個人一生的行為規範、心理特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至個性氣質、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據鄭杭生先生所編的《社會學概論新修》 ,家庭對個人的社會化的影響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社會化的開端,家庭環境因素對個人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②家庭環境對個人社會化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對兒童的感情和愛的培養,家庭環境對個人而言,其作為感情交流和體驗愛的主要場所無疑較之其他社會環境重要得多,豐富的感情交流對一個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感情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處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的社會化具有重大影響,家庭環境中的權威形象和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會化對個體的心理和觀念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塑造力。基於此,在我們的調查中,重點設計了有關方面的題目,經過初步的統計分析和基於理論的思考,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是頗值得我們思考的。

部分父母老師的德育影響力與子女自身難以協調一致。在被調查的中學生當中,有70.2%的父母較注重子女的德育教育,而且在平時能夠作到言傳身教,自身具有示範性作用,這對子女的教育是非常有利的,但同時我們也應看到有29.8%的父母則不是很注重德育的教育,這已是一個不低的比例,事實上,父母親在家庭內的各種行為所體現的道德、形象和道德內涵在很大程度上成為子女的楷模,這在人生觀尚未完全定型的青春期前期的少年兒童中尤為如此。父母與子女在家庭裏充當的角色與地位存在一定的差異,具體説父母是施教者,子女是受教者,是依賴者,他對有支配權的一方--父母,會發現自居作用,而子女在這種作用下會追隨和仿效父母,以期將來能成為父母那樣的人。當然這種機制的作用有時完全是潛意識的。

最後,我們關注到選擇(d)項誰的都不聽的那一部分學生羣體,這一部分學生佔總體的4.7%。他們的回答顯明地表現了接近青春期和正處在青春期中的青少年所普遍具有的叛逆性,不過他們的回答更趨極端罷了。叛逆性,這種具有抵抗色彩的心理特徵,本身就是該年齡段人羣的社會人格之一,中學生他們在這一時期特別注意觀察和認識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學會扮演不同的角色,實現角色的自我不同,而如果個人在這一時期的社會交往活動缺乏主動和自信,將不能正確地理解各種社會角色的意義,而在活動出現角色混淆不清的現象。

既然青少年特別注意觀察他人的行為以利於自己的角色扮演,但同時家庭裏父母的教導與學校里老師的教導如果存在價值指向上的不一致性(這種情況目前在我國的確存在:老師作為傳統的道德訓導者與尤其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的家庭中父母的價值觀實際是有很大的不一致性的)這種不一致性增加了青少年的困惑,有時讓他們無所適從,兼之在現代化的進程中,人的自我意識與獨立意識發展進程加快,而且快速的知識、科學技術的更替又打破對以往權威和長輩的一味服從,於是一部分青少年就有可能不重視傳統的道德教育,他們就可能誰的都不聽 。

【第5篇】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2001年7月22日到27日,我作為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成員,跟隨服務隊在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進行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下鄉'期間,我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的熱情樸實和村裏孩子們的天真好學。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還是村領導班子兢兢業業的實幹精神。

這還得從開始住進周家村村委大院説起,乍一看,簡簡單單的院落,兩排瓦房相對排開。我當時就在心裏犯嘀咕:這個村一定很窮,至少不會很富裕,要不,有哪個稍微富裕的村委不建座氣派的樓房來撐撐場面啊!然而,之後的所見所聞卻讓我改變了這種想法。

先是與村支書的一次聊天,聽周支書説,這滿村上下房前屋後,見縫插針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樹,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搖錢樹啊。原來早在前幾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為老百姓栽一些經濟效益高的果樹,於是他們買來了幾千株柿子樹苗。現在,村裏共有5000多棵現在掛果的柿子樹,平均一棵柿子樹一年就可創利200多元呢! 村領導管理有方,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先説這個村裏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規民約,凡是有違反者,都要照章處罰。村民們都覺得鄰里鄉親吵吵鬧鬧,丟人不説還要受處罰,還得耽誤精力,實在不合算。所以,這個村現在可以説是安寧無事,聽村裏一位老大爺説,村裏這幾年沒有發生過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很少,就連鄉親們之間小吵小鬧也很少聽説。村裏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毫不含糊,就説村裏這十幾條平坦的大街吧,周支書説,以前村裏是一片片的坑窪地,一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時老百姓推個車子,走個夜路都難啊,1992年開始,村裏決定在全村修十幾條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這樣,原來的溝坎才被墊平了,而且道路兩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裏還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投資三十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國小。國小曹校長介紹説,全村學齡期孩子沒有一個輟學或退學的。看着孩子們坐在寬敞舒適的計算機房裏上課,我不禁從心裏有幾許羨慕他們能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畢竟不是每一個農村孩子都有機會的。

·社會調查報告格式 ·社會調查報告怎麼寫 ·大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還記得剛來村裏的時候,就跟一個同學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農村要發展,依靠什麼?其實説到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首先科學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讓一個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農村發展起來,沒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是如何也辦不到的,説到底還是得靠村裏領導的管理才行。試想一下,沒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後,怎麼會有蔬菜育種田的出現,假如沒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裏秩序亂作一團,穩定尚且辦不到,經濟發展有何從談起?周家村能有今天這種秩序井然,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樂業的喜氣景象,與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關的。

而村委一班人的指導思想和動力有何在呢?周雲善支書説,周家村有黨員15人,所以黨員都本着為百姓沒福利的原則,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積極尋找致富道路。最近,全村黨員正積極學習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講話。他們要在'三個代表'及'七一'講話的指導下,做到責任到位,工作到位,精力到位,切實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當然,勤勞能幹的周家村人,並未因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於現狀。周家村村正在積極尋找更好的致富路子。從周支書自信的表情中,我們看到了希望,我想,幾年後,周家村又將是一派新景象。所有的農村也都會象周家村一樣,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在全村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第6篇】當代城市中學生社會人格狀況調查報告

作 者:鄒 剛

學 校:蘭州大學

年 級:96級

院 系:哲學與社會學系

專 業:社會學

指導老師:黃少華(副教授)

一、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國中學生而言,其社會人格同其社會的性質同樣具有過渡特徵,在傳統與現代的人格類型轉換的現階段中透視當代中學生的人格特徵,哪些透視出時代的特色,而哪些還體現出歷史的束縛。前一點主要出於應用的思考,而後者則更多偏重於對社會文化變遷的理論思考,所有這些,構成了我們從事調查的研究目的與意義。

研究方法

對於社會人格的基本界定,我們是這樣把握的:“即是指在特定歷史階段下其一社會羣體在互動過程中產生的為羣體每個成員所認可和接受的羣體心理特徵。這種心理特徵既是社會性的,同時又伴隨價值判斷過程。”社會人格產生於社會行動,是指“行動的個人賦予其行動以主觀意義,行為考慮到他人並在其行動過程中以他人為目標”的這樣一種心理特徵 。

而研究中的理論假設則主要採用了類型學的方法,正如後文斯賓塞的“尚武社會”和“工業社會”的劃分一樣,我們將社會人格分為傳統與現代的兩種典型,而社會轉型中的中學生社會人格也具有過渡的特徵,即舊的社會形態中的某些社會人格與新的社會形態對某些社會人格的表現同時在當代中學生身上體現,而且正向後者轉化。

在研究中,我們採用了抽樣調查的方法,將全國所有城市分為大、中、小三等,然後在大中城市中按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隨機抽取了26個城市作研究對象,共計回收中學生答卷275份,經檢查,結果客觀有效,問卷質量高,並採用spss統計軟件作統計分析,並按照調查工作計劃中確立的指標項目分別作檢驗分析,同時結合圖書館中的人口學資料,作了初步的思考。下文中,擬從當代中學生對所處環境的態度與感受、偶像崇拜、人格傾向、轉型社會人格結構幾方面具體闡述。

二、社會轉型期中學生對所處家庭和學校環境的感受和態度

家庭是影響和作用於個體思想觀念、心理特徵和行為方式的主要社會環境之一,我國素有“三歲看老”的説法,即從一個側面説明了早期的家庭教育對個人一生的行為規範、心理特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以至個性氣質、品德塑造的重要作用,據鄭杭生先生所編的《社會學概論新修》 ,家庭對個人的社會化的影響大致有三:①家庭教育和家庭環境的影響是一個社會化的開端,家庭環境因素對個人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會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②家庭環境對個人社會化的另一重要意義在於對兒童的感情和愛的培養,家庭環境對個人而言,其作為感情交流和體驗愛的主要場所無疑較之其他社會環境重要得多,豐富的感情交流對一個人感情和心理的正常發展,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而這種感情的社會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所處的家庭感情交流的程度如何。③家庭中父母的權威對兒童的社會化具有重大影響,家庭環境中的權威形象和親子之間的感情交流,使家庭社會化對個體的心理和觀念具有強大的滲透力和塑造力。基於此,在我們的調查中,重點設計了有關方面的題目,經過初步的統計分析和基於理論的思考,我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是頗值得我們思考的。

那麼在學校裏,作為“德智體美勞”教育中居首位的“德”又如何呢?調查結果:a)9.8%的老師只強調學習,從不教導學生的品德;b)20.8%的老師強調的道德品質教育雖已在校園內列為正規的課程,但形式老套,所舉的榜樣人物、模範事蹟,空洞而缺乏説服力。c)46.4%的老師雖能深入淺出,於日常生活中舉現實例子對學生作頗有説服力的道德教育,但多半“光説不練”,給學生所作的示範性作用不強,d)僅有23.4%的老師才能做到不僅課堂強調品德教育,而且言行一致,以身作則。由此可見,目前中學課堂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已有落後於形勢的跡象,德育的空洞無實際內容,榜樣人物缺乏時代性,缺乏説服力,不能面對新時期青少年的心理髮展的要求已成為中學生對德育評價不高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實際上,據“對學校各科開設的課程滿意度”之調查題目的結果看,中學政治課的平均滿意度為2.60,已接近取值“③”--“態度一般”,即使平均值仍在“一般”與“較滿意”之間,但有近40%的學生評價很低,這表明了中學德育改革的勢在必行。

以上列述的道德協調狀況;人際溝通狀況;對學校家庭環境的滿意度;性生理教育四個方面的問題均是個人社會化過程中非常重要的環境因素,所以尋找當代中學生對其家庭、學校環境的認識和感受態度,是有助於解釋他們的社會人格特徵的,這也正是我們羅列出以上的調查數據的原因。

三、偶像崇拜與人格傾向--從職業分層的角度看

偶像者,是指人們在生活中具有極高認可度的某種人的類型,人們樂於接受這一類型人的行為模式、思維習慣,以至價值觀。而且逐漸發展成為一種附着較強烈、情感的社會行動--崇拜,一個社會有什麼樣的偶像,能説明該社會中的主導價值觀及現實階層地位的分佈狀況;傳統的價值觀和外來的價值觀,本土文化和舶來文化、現實的社會環境和理想的人生目標等等外在社會因素是怎樣在個人的意識裏生根發芽,並接受與其他思想的碰撞?而偶像崇拜即是這種“內化”的一個現實例子,只不過它體現得感情較為強烈罷了,什麼樣的社會即會有什麼樣的合理性社會人格,“20世紀60年代以約翰列農為首的'甲殼蟲‘搖滾樂隊”成為那代人的世界級偶像,美國前總統卡特也説:“他的精神'甲殼蟲樂隊的精神’--急躁活躍和認真誠懇,嘲諷和理想主義都加在了一起--成了整個一代人的精神。” 而十餘年前在我國曾十分流行的一首歌曲以“跟着感覺走,緊抓住夢的手”的歌詞成為一些年輕人的人生信條,也跟當時我國社會的普遍心態有關,偶像崇拜與社會人格相互影響的關聯由此可見一斑。同時,偶像類型的劃分標準帶給我們一定的困難,因為考慮到某種偶像大多與其職業有着固定的聯繫,因此我們試圖從職業分類的角度求解析。在問卷題目中列出的十餘種偶像類型--它們其中大多數是按職業類型而確立的,而且這樣做的結果也能讓我們通過目前社會上的十餘種主要職業在當代中學生心目中地位的分佈狀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這就是本節標題下附加“從職業分層的角度看”副標題的目的。

富追求的理想目標,相比之下,選擇“著名政治家”為崇拜偶像的只佔4.9%,選擇“優秀教師”作崇拜偶像的僅佔2.2%,由此我們可以想像雖然師範院校在大學聯考中也是報考的熱門,但在報考的考生中又有多少人是以當老師為人生的理想呢?傳統的偶像在當代中學生心目中已日益顯得沒有魅力,其中選擇“生產勞模”的比例最低,為0.9%,只有極少數的中學生期望未來作一個“優秀的工人”。

由以上的數種偶像崇拜的排列狀況看,在當今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結構中,有一些新的特點出現,樂於表現自我,注重自身的獨立性,敢於直言利益,注重職業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對強調奉獻而回報不高的職業類型興趣不大。或許我們可以説這是功利的一代,但事實上,這正是商品經濟所呼喚的社會人格。他們是歷史與文化的適應者,但更是未來的開拓者。

轉型社會中社會人格也發生從傳統向現代的過渡。而在此過渡階段便呈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社會人格類型的嬗變。美國社會學思想家在其“尚武社會”與“工業社會”的劃分中,對“尚武社會”的社會成員的精神特徵歸納為:“一致、服從、忠誠、墨守成規、無創新精神、依賴權威,以及關於現狀既是自然的又是惟一可能的信念。由具有這種思想組成的社會必然是保守的和敵視創新的,不靈活的及難以重新組織的……。”而他對於“工業社會”的描述則為:“……個人更注重個人的利益;不強求價值信念的同一(這實際上意味着整個社會中的人們更具備”寬容“和”同情“的精神,但須注意,這裏”同情“指的是類同於馬克思·韋伯所提出的”解釋性的理解“,即”是指在獲得關於指導行動者的動機的知識的理解行為“ ,頗類似於孔子的”忠恕之道“裏的”盡己之心和推己及人“ ,也就是能站在他人的立場上,以他人的價值觀念看待事物);願意在價值多元化的組織中而不願在強制性的組織中生活;強調個人的努力,視自致的社會角色的價值高於先賦的社會角色的價值;尤其重視個人的獨立意識和求新求變精神,而不願受制於一般輿論的束縛;對待他人更顯尊重但不屈服迷信權威;不願受他人的役使而力求保持合作的夥伴關係。”

當然,以上兩種社會類型的劃分僅僅是兩種理想型的劃分,而就目前我國的階段看,處於這兩者的中間階段,也就明顯地帶有社會人格的過渡特徵,在社會的轉型期中,無疑也會帶有一些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消極影響,人的發展狀況也會具有一些新的變化,如人格分離、心理浮躁、焦慮和動盪不定、價值觀困窘、行為易失範等等。但從歷史的取向上看,塑造經濟關係及意識上獨立自主的個人是市場經濟的要求,市場要求個人具有與企業同樣的主體地位,淡化依賴性;而且更要求人的平等意識,這不僅指人的法律地位平等,更注重的是平等的競爭,當然這種競爭的平等“只能是機遇均等,而不能是完全的平等……” ;同時更鼓勵個人具有風險意識,“高風險投入才能有高收益回報”的觀點已深入人心;人們互相之間的社會互動帶有信息社會的“廣而不深”的時代特徵,更重功利和時效;極為重視契約型的人際關係;由於人的自主性及自尊心大為增強,故尊重他人,持合作精神與人共事已成為社會的共識;強調機遇,在獲取社會價值目標上有時甚至存在僥倖的心理,如期望靠彩票發大財而促成摸獎的火爆場面的現實寫照;凡此種種社會心態的演變及社會人格的變化,我們認為均會深刻地影響當代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的形成。市場經濟已向新時代的人格作出了要求,那麼,當代中學生是否適應這種挑戰呢?

四、當代中學生社會人格結構現狀的分析

低贊同度等級層:屬於此層中的社會人格共有6項:分別是⑤“獨立思考”(4.4%);⑥“慷慨大方”(1.9%);⑧“有合作精神”(1.9%);⑨“尊老愛幼”(3.6%);10“勤儉節約”(1.4%),這些社會人格在當代中學生心目中屬於不被重視的類型,他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才認為其為“最重要的品質”。“勤儉節約”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但在當今社會環境下的青少年已不再信奉他們的父輩所秉承的經濟觀,更多的人體現出一種理財的新觀念,他們講求生活的質量,卻又不會輕視每一分錢,該花的決不吝惜,不該花的決不胡花,故只有1.9%的人贊同“慷慨大方”為最重要品質。而“尊老愛幼”的比例之低,則恐怕要歸咎於現代家庭中子女的地位畸形偏高,中學生普遍有“小皇帝”心態。他們對這樣的傳統美德,缺乏較深的體會。在生活中養尊處優,不能吃苦,因此也不大讚同“工作勤奮”的踏實態度,由於上述家庭、學校的某些原因,現代中學生的獨立性也不夠強,同時現行的教育體制中鼓勵學生思辨精神的因素甚少,故中學生也普遍未認識到“獨立思考”的重要性。最後,中學生中“缺乏合作精神”的態度是最令我們擔憂的,隨着社會分工的日益專門化,以及人們的社會交往日漸變得“大量化、深度淺”的特徵,個人要想在未來的社會中獲得成功而又缺乏合作精神則無異於天方夜譚,當代中學生未能認識到這一點,而過分強調個人的能力,以個人為中心,這是極為有害的。

總 結

在對當代中學生的社會人格現狀的調查研中,看到了光明的一面,也看到了不足之處。當代中學生正以一種具有時代特徵的身影走進我們的研究視野。理性化與功利化並存,日益渴求獨立卻缺乏理解,欲自立而又不能完全自立的他們無疑是我們國家、民族未來的希望,歷史選擇了他們並塑造他們,他們的社會人格將是21世紀中國占主導地位的社會人格,社會在進化、人也同樣在進化,誠摯地希望其中那些不和諧的音符不會影響這一首瑰麗的交響曲。

點 評

本文運用類型學的方法,對當代城市中學生的人格狀況進行了定量的研究,體現了作者對社會學調查方法的較好把握。不過相對而言,作者對社會理論的把握尚有一定的差距。

蘭州大學:黃少華副教授

【第7篇】中學生社會優秀調查報告

2001年7月22日到27日,我作為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成員,跟隨服務隊在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進行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下鄉'期間,我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的熱情樸實和村裏孩子們的天真好學。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還是村領導班子兢兢業業的實幹精神。

這還得從開始住進周家村村委大院説起,乍一看,簡簡單單的院落,兩排瓦房相對排開。我當時就在心裏犯嘀咕:這個村一定很窮,至少不會很富裕,要不,有哪個稍微富裕的村委不建座氣派的樓房來撐撐場面啊!然而,之後的所見所聞卻讓我改變了這種想法。

先是與村支書的一次聊天,聽周支書説,這滿村上下房前屋後,見縫插針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樹,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搖錢樹啊。原來早在前幾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為老百姓栽一些經濟效益高的果樹,於是他們買來了幾千株柿子樹苗。現在,村裏共有5000多棵現在掛果的柿子樹,平均一棵柿子樹一年就可創利200多元呢!

這些果樹有村裏統一採摘,統一銷售,售後的收入根據各家住房周圍的樹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僅此一項就給老百姓增收不少。説到這些周支書的眼睛裏漾出了陣陣喜悦,説到這田間的農作物,他更是激動不已,喜的合不攏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馬,給村民們聯繫了為南韓一家公司育種的活計。現在全村的育種田已經達到100多畝,而農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個新台階。剛開始聽周支書這番話,我還真有點半信半疑。而7月26日,我們深入到農田進行調查,眼前的事實不禁讓我被這個村的經濟發展由衷的折服了。我跟一個同學去詢問了一位農家大嫂,據她説,他們家,三口人,一年下來僅僅是農作物的收入就有兩萬多元。而且村裏其他家庭的收入也都很高,有的家庭有大棚,有的家庭養牛養雞。另外,村裏還有800畝,村委為此專門為煙民們投資24萬元建起了烤煙房。總之,各家都有自己的發財經。這位大嫂最後告訴我們?quot;這都是俺村裏幹部領導有方,給我們聯繫那麼多致富方法,還得感謝他們啊!'從她充滿希望的眼神中,我才體會到,原來這個村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受老百姓愛戴,踏踏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班子啊。

村領導管理有方,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先説這個村裏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規民約,凡是有違反者,都要照章處罰。村民們都覺得鄰里鄉親吵吵鬧鬧,丟人不説還要受處罰,還得耽誤精力,實在不合算。所以,這個村現在可以説是安寧無事,聽村裏一位老大爺説,村裏這幾年沒有發生過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很少,就連鄉親們之間小吵小鬧也很少聽説。村裏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毫不含糊,就説村裏這十幾條平坦的大街吧,周支書説,以前村裏是一片片的坑窪地,一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時老百姓推個車子,走個夜路都難啊,1992年開始,村裏決定在全村修十幾條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這樣,原來的溝坎才被墊平了,而且道路兩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裏還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投資三十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國小。國小曹校長介紹説,全村學齡期孩子沒有一個輟學或退學的。看着孩子們坐在寬敞舒適的計算機房裏上課,我不禁從心裏有幾許羨慕他們能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畢竟不是每一個農村孩子都有機會的。

還記得剛來村裏的時候,就跟一個同學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農村要發展,依靠什麼?其實説到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首先科學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讓一個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農村發展起來,沒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是如何也辦不到的,説到底還是得靠村裏領導的管理才行。試想一下,沒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後,怎麼會有蔬菜育種田的出現,假如沒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裏秩序亂作一團,穩定尚且辦不到,經濟發展有何從談起?周家村能有今天這種秩序井然,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樂業的喜氣景象,與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關的。

而村委一班人的指導思想和動力有何在呢?周雲善支書説,周家村有黨員15人,所以黨員都本着為百姓沒福利的原則,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積極尋找致富道路。最近,全村黨員正積極學習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講話。他們要在'三個代表'及'七一'講話的指導下,做到責任到位,工作到位,精力到位,切實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當然,勤勞能幹的周家村人,並未因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於現狀。周家村村正在積極尋找更好的致富路子。從周支書自信的表情中,我們看到了希望,我想,幾年後,周家村又將是一派新景象。所有的農村也都會象周家村一樣,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在全村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第8篇】關於零花錢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摘要:通過本次對xx區各中學的學生零花錢的調查,我們小組成員親身體驗到了投身社會實踐的樂趣。以下是我組調查的過程概述及方法。

關於零花錢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

首先我們確定了問題和研究目標,即中學生零花錢現狀。其次,我們制定了收集信息的研究計劃(第一,確定所需要的信息;第二,收集有關資料,即問卷調查;第三,提交調研計劃);然後,實施研究計劃;最後,解釋並報告研究結果。於是寫下了此篇論文。

關鍵詞:中學生 零花錢 問卷調查 研究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物質生活不斷充實。中學生大都是獨生子女,是家中的小太陽,自然倍受寵愛,其中1個重要的表現就是零花錢狀況。面對日漸增長的零花錢我們究竟應如何看待呢?學生門是如何來安排他們的零花前的呢?這些零花錢又對他麼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十分另社會關注的問題。因此我們小組就這一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為此,我們犧牲了不少時間,一起設計出問卷內容,並向自己認識的各所中國小校的同學分發。第一次作如此的問卷調查,不免缺乏經驗,但經過全體成員的努力,終於完成了本次活動。以下便是我們結合調查結果作的一份初步的研究報告。

問題一:零花錢的來源-94.4%的中學生零用錢來自父母

我們認為,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生活開銷一般都是依賴自己的父母,少部分學生與祖輩或其他親屬同住的,也會經常收到他們給的零用錢,這也是基於長輩對幼輩的愛護。因此,他們的零用錢絕大多數來自父母。

少部分期望自食其力的學生還會通過打工或者兼職,來改善自己的生活條件,同時也接觸了社會,豐富了社會經驗。但中學生的年紀相對來説還是比較小,能同意他們利用課餘打工的家長還是不多。

問題二:零花錢的數額

國中生零用錢每月多在50元以下,高中生的消費層次更為平均

我們認為,國中生年齡尚小,平時花費不多,加之國中學生的判斷能力和行事能力都相對較弱,家長們一般不會給小孩太多錢支配,只有在一些郊遊、外出時間較長的情況下才會相對更為慷慨一些,一般在平時就每次給個幾元錢,以應付日常花銷和每日車費為主。因此大多數國中生的每月零用錢金額在50元以下。相對來説,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比較多學習上的花費要明顯多於國中生,對於自己孩子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是毫不猶豫的,同時孩子們平時的生活花費和日常零用錢,也開始隨之水漲船高。

問題三:零花錢的使用情況

中學生零用錢的3大流向:購書、儲蓄、買零食

由圖可以發現青少年的零用錢花費中,精神消費上的購書是居於首位的,但是目前國內的文化消費市場上針對青少年朋友的書籍還是非常的少,許多都是習題集和課內補習資料,可以填補青少年精神空間的書籍少的可憐,因此必須重視中學生的文化消費需求,挖掘中國式的精神消費內容,豐富青少年的業餘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有46.5%的中學生朋友會把未花完的零用錢進行儲蓄,而且相當多的學生儲蓄是有着明確消費目的的,是1種積攢行為。這個結果表明,勤儉節約的中華美德在當代青少年的身上也得到了繼承和發揚。

孩子的儲蓄行為是個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其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但同時也必須關心孩子的生活習慣,對於不良習慣必須堅決糾正,這也是對孩子將來負責。

另外許多青少年學生比較喜歡吃零食,因此用於零食上的開銷也佔有較大的比例。

問題四:對零花錢的態度中學生普遍缺乏理財能力

我們認為:1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1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1個人從小克勤克儉,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的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以上是對調查結果的整理。從中我們可以得到許多啟示。

新生的一代,有相當多的在年紀尚小時便已受到了金錢的強烈衝擊,正逐漸形成獨特的金錢觀。因此,金錢教育對於家庭、學校乃至全社會來説,已經是1個嚴峻的挑戰。教育者們有必要教孩子怎樣對待錢和看待錢。目前我國的中國小一般都還沒有開設專門的金錢教育課程,尚在襁褓中的素質教育體系中也沒有着明確提出具體的金錢教育策略,已有一些涉及金錢教育活動大都停留在抽象的道德理念層面,且無正規體系。問題是嚴峻的。

國外許多發達國家的家長都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家庭經濟條件再好,學生打工掙錢、自食其力還是比較普遍的。國內在觀念上還是比較落後,家長總希望在自己的保護傘下為孩子營造安逸舒心的成長環境,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能出人頭地,但在教育上可別大意了,拔苗助長不行,過於精心呵護更不可取!

國外成功的教育經驗表明,對中國小生進行消費、投資等方面的理財教育將有助於孩子對經濟社會的適應性和敏感性,對他們日後的理財能力有相當影響。當然,我國目前要對中國小生進行金錢教育是1個艱鉅的過程。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孩子要啥儘量滿足,家庭優越的條件養成了孩子好吃懶做的壞習慣。殊不知,一心想望子成龍到頭來卻是養子成蟲,身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教給孩子怎樣使用零花錢則是最基本的1個環節。我們小組就此展開了討論。最後我們設計一位高中同學了1個星期的零花錢使用方案。

以上便是我們的一些設想。希望能給大家以啟發。但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每個人都要根據自己家庭、生活的實際情況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綜上所述,通過本次調查,我們得出了兩點。第一,廣大中國小生要合理安排零花錢。培養理財觀念。第二,家庭、學校和社會要加強對學生的理財教育。兩方面緊密結合才能使孩子健康成長,在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取得一席之地。

最後,我要向給予過我幫助的所有同學和老師致以最崇高的謝意,謝謝你們!

【第9篇】2022年9月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中學生暑期社會調查報告

小隊簡介

在此次社會實踐活動中,本小隊注意文明禮儀,組織策劃有序,鍛鍊了個人的組織策劃、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宣傳了新中國成立60週年來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30週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調查目的、背景

以鍛鍊個人的組織策劃、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瞭解並宣傳新中國成立60週年來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30週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弘揚和培育自己的名族精神和愛國情感。

問卷樣本

“頌國慶60週年,展時代新風尚”調查問卷

1、制定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依據是( c )

a 《共同綱領》

b 國民經濟已恢復

c 過渡時期總路線

d《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2、下列表述符合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基本精神的是( a )

a 優先發展重工業,奠定工業化的基礎

b 把與國計民生密切相關的輕工業放在首位

c 重點抓好農業,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 以工商業為主,加快手工業的合作化

3、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建立的標誌是( d )

a 新中國的成立

b 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c 過渡時期總路線的制訂

d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

4、2022是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頒佈__週年( d )

a、49 b、50 c、51 d、52

在您知道的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方框前打鈎

□1、三峽工程

□2、青藏鐵路

□3、經濟實現了持續快速增長,綜合國力進一步提高。

□4、初步建立了一個適應經濟發展的市場經濟體制

□5、火車第六次提速

□6、奧運場館建設

數據分析

此次共調查10人

選擇題答對人數數據圖表

對知道改革開放30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的人數數據

調查報告

為了可以鍛鍊個人的組織策劃、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瞭解並宣傳新中國成立60週年來的發展歷程,改革開放30週年以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弘揚和培育自己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我選擇了“‘頌國慶60週年,展時代新風尚’社會實踐活動”。經過這次活動,我不僅鍛鍊了自己,知道了有多少人關心國家大事,同時,在製作調查問卷時,我自己也知道了許多新知識。經過這次活動,我瞭解了許多國家大事,看到了國家的快速發展,同時,我也看到了在雪災、地震時全國的團結一致,眾志成城,使我更為自己的祖國而感到自豪。

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很多。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不要問國家為你做了什麼,要問你為國家做了什麼。”所以,儘管我們的國家發展這麼快,國民生活越來越好,我們還是要努力為國家貢獻自己力所能及的一份力量,為建設和諧社會出自己的一份力。

被調查者正在認真填寫問卷

小結

經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大家對於新中國成立60週年來的發展歷程不是特別瞭解,我們應該多瞭解國家大事,體諒國家領導工作的辛苦,這樣可以培養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感。看成就,想變化,經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使得我們更有信心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更有信心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更有信心履行好新世紀新階段我們的使命。

【第10篇】中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現今,中學生的生活,學習環境與其父母一代已完全不同,大部分家庭中的獨生子女的高消費生活越來越嚴重。再者,由於目前一般家庭的經濟狀況比以前有極大的改善。父母大多不願自己的子女“受委屈”,又隨着家庭觀念的轉變,家長更尊重子女的意見,鼓勵子女發展自身能力。因此,中學生在諸多的影響下消費觀念產生了極大的變化。

根據調查數據顯示:有零用錢的學生佔了被調查總數的98%,沒有的僅佔1.4%,現在的學生都是家裏的“獨苗”,家長對自己小孩幾乎是百依百順,疼愛有加,即使自己在省吃儉用,孩子那裏總是應有盡有,可是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些呢?有些父母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放上零花錢,這些零花錢是家長對孩子成長的一部分投資。只有少數家庭的孩子可能每天的生活都是由父母來安排,所以也不需要什麼零花錢了。但是對父母來説,高中生各方面的開支較多,學習上的花費明顯多於國中生。對於在學習上的正常開銷,家長們的出手毫不猶豫的同時,同學們的生活花費和日零用錢,也隨之“水漲船高”。

因此中學生的消費行為反映了以下的幾種消費心理特點:

1、求新性。中學生處於求新求異、富有好奇心的年齡階段對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別強。於是在社會許多新鮮玩意的吸引下,“試一試”的想法成了這種心理的源泉。

2、興趣性。據瞭解,由於有的學生是“追星族”便將每月開支中的大部分用在購買自己偶像的磁帶或cd上等等,總的來説,主要消費對象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換言之,興趣愛好越廣泛,所花費的款項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長,更何況現在的學生,興趣廣泛是普遍的事。

3、從眾性。身在周圍都是同齡人的環境中,加之有不少學生的家境不錯,特別容易出現攀比的風氣。這便使許多人產生“別人有什麼,我也要有什麼”的想法,加上時下的某些時尚主題,促進了這種心理的形成,跟進了流行大軍。

4、盲目性。這種心理特點的形成是基於前幾種心理的,且從眾性心理起了主導作用。

古人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儉以養德”。養成刻苦節儉習慣,可以避奢侈,取道義,去邪心,有利培養高尚品德和堅韌意志。有道是“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縱觀歷史,大到邦國,小到家庭和個人,無不是興於勤儉,敗於奢靡。青少年的財政來源主要來自家長,家長應負起管教指導責任。家長要讓子女瞭解家庭的收入和開支,根據家庭的經濟狀況,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並從中學習承擔家庭經濟責任。學校應該進行消費觀念教育,灌輸“量入為出”的用錢方法,通過學習理財知識,瞭解借貸責任,力戒享樂奢靡陋習,幫助我們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第11篇】從平凡到輝煌的中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

-------關於參觀新南方電器有限公司的調查報告

七年級班〈21〉班

“卓越的人的一大優點是:在不利與艱苦的遭遇裏不屈不撓。”這是德國的偉大音樂家貝多芬説過的一句話。這次我們參加的社會實踐想告訴我們的,也是這個平凡卻又深遠的道理。這次活動使我看到了一個怎樣平凡的小企業在經受了多少吹雨打才造就了今天的輝煌!從平凡到顯著,從國內到出口,這些變化讓我們看出了新南方電器廠給中國添上了一層光彩!

是什麼原因使這個企業變得如此顯著,在全世界活躍地跳動着她動人的步呢?

其一是信心,信心是使事業走向成功的一半!公司的經理特地給我們上了一堂“奇特”的課,他説:一個公司如果要發展得好,是得要有信心!信心如動力,而生命就猶如一列待啟的列車,沒有動力,就不能前進!人在社會上的工作崗位是不同的,它並不是説分什麼高低層次,那隻不過是你的工作,是你的職位,它需要用你的信心去填補,發動起來!所以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有自信心!

其二是要認真。公司的員工帶領我們去參觀了電飯鍋的生產過程。看到那一隻電飯鍋被一排排工作人員輪流制作一部分才得以完成。解説員説“別看一隻那簡單的電飯鍋,它卻是要經過幾十次的加工才能製成,而且我們有不合格產品放置處。每一個小零件都要仔細認真安裝,每顆小零件就像顆顆心臟一樣,少了一樣,它就是廢品,不標準,也是廢品。所以,一個人做事要認真,而認真就是你工作進展的好過程!”

其三是信任。一個公司能有輝煌的成就,關鍵是取得了別人的信任,你的產品質量好,顧客也放心。更是因為顧客對你的信任使你更擁有信心,有了信心你就更能把事做好!所以一個企業的成功也是關鍵取得顧客對產品的信任!

其四是吃苦。要製造出優良的產品是要吃苦的!公司的經理也對我們説“一個電飯鍋由精巧美觀的外殼到好用都需要通過員工的精心設計的,這可不簡單,一個電飯鍋的草圖需要花費設計師的幾周甚至幾個月的時間也説不定。因為設計師要動用腦力去思考,廢寢忘食,惜光陰吃苦地大費周折去設計。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個其業要受得苦,耐得勞才能變的那麼卓越!吃苦耐勞既是成功的源泉,也是成功的奠基。

總的來説,一個人的成功是在於你創造的過程,就像一塊外表並不美觀但可口的蛋糕,着重的是良好的內心!什麼是路?就是從沒路的地方踏出來的,從只有荊棘的地方開闢出來的。新南方電器有限公司這個卓越的企業就是這樣走過來的,走的多,這條本覺難走的路卻更易走,走向平坦的大路!我們的人生哲理也是如此地簡單,明瞭。我們能否也能走向輝煌?從平凡到輝煌!。

【第12篇】中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文

20xx年7月22日到27日,我作為青島海洋大學工程學院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的一名成員,跟隨服務隊在平度市崔家集鎮周家村進行了為期5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在'下鄉'期間,我無處不感到鄉親們的熱情樸實和村裏孩子們的天真好學。而最讓我感動和欽佩的還是村領導班子兢兢業業的實幹精神。

這還得從開始住進周家村村委大院説起,乍一看,簡簡單單的院落,兩排瓦房相對排開。我當時就在心裏犯嘀咕:這個村一定很窮,至少不會很富裕,要不,有哪個稍微富裕的村委不建座氣派的樓房來撐撐場面啊!然而,之後的所見所聞卻讓我改變了這種想法。

先是與村支書的一次聊天,聽周支書説,這滿村上下房前屋後,見縫插針栽的可不是一般的樹,那可是咱老百姓的一片不大不小的搖錢樹啊。原來早在前幾年村委一班人就商量着要為老百姓栽一些經濟效益高的果樹,於是他們買來了幾千株柿子樹苗。現在,村裏共有5000多棵現在掛果的柿子樹,平均一棵柿子樹一年就可創利200多元呢!

這些果樹有村裏統一採摘,統一銷售,售後的收入根據各家住房周圍的樹木比例分配到各家各户,僅此一項就給老百姓增收不少。説到這些周支書的眼睛裏漾出了陣陣喜悦,説到這田間的農作物,他更是激動不已,喜的合不攏嘴了。前年,村委一班人出馬,給村民們聯繫了為南韓一家公司育種的活計。現在全村的育種田已經達到100多畝,而農民的收入更是因此而上了一個新台階。剛開始聽周支書這番話,我還真有點半信半疑。而7月26日,我們深入到農田進行調查,眼前的事實不禁讓我被這個村的經濟發展由衷的折服了。我跟一個同學去詢問了一位農家大嫂,據她説,他們家,三口人,一年下來僅僅是農作物的收入就有兩萬多元。而且村裏其他家庭的收入也都很高,有的家庭有大棚,有的家庭養牛養雞。另外,村裏還有800畝,村委為此專門為煙民們投資24萬元建起了烤煙房。總之,各家都有自己的發財經。這位大嫂最後告訴我們?quot;這都是俺村裏幹部領導有方,給我們聯繫那麼多致富方法,還得感謝他們啊!'從她充滿希望的眼神中,我才體會到,原來這個村的領導班子是一個受老百姓愛戴,踏踏實實為老百姓辦實事的好班子啊。

村領導管理有方,不僅表現在經濟發展上,其他的方面也是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先説這個村裏的治安,村委一班人早就制定了一套村規民約,凡是有違反者,都要照章處罰。村民們都覺得鄰里鄉親吵吵鬧鬧,丟人不説還要受處罰,還得耽誤精力,實在不合算。所以,這個村現在可以説是安寧無事,聽村裏一位老大爺説,村裏這幾年沒有發生過一件刑事案件,民事糾紛也很少,就連鄉親們之間小吵小鬧也很少聽説。村裏對基礎設施的建設也是毫不含糊,就説村裏這十幾條平坦的大街吧,周支書説,以前村裏是一片片的坑窪地,一到下雨天啊,這街上就成了大水塘。平時老百姓推個車子,走個夜路都難啊,1992年開始,村裏決定在全村修十幾條主要街道,以方便村民。這樣,原來的溝坎才被墊平了,而且道路兩旁都修建了排水渠道,無論多大的雨都能保證排水暢通了。村裏還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投資三十多萬元建起了高標準的幼兒園和國小。國小曹校長介紹説,全村學齡期孩子沒有一個輟學或退學的。看着孩子們坐在寬敞舒適的計算機房裏上課,我不禁從心裏有幾許羨慕他們能在這樣的環境裏學習,畢竟不是每一個農村孩子都有機會的。

還記得剛來村裏的時候,就跟一個同學討論這樣一個問題:農村要發展,依靠什麼?其實説到發展,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首先科學文化不能少。可是要讓一個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的農村發展起來,沒有一個過硬的領導班子是如何也辦不到的,説到底還是得靠村裏領導的管理才行。試想一下,沒有村委班子的跑前跑後,怎麼會有蔬菜育種田的出現,假如沒有村委的狠抓治安,村裏秩序亂作一團,穩定尚且辦不到,經濟發展有何從談起?周家村能有今天這種秩序井然,經濟發展蒸蒸日上,村民安居樂業的喜氣景象,與村委的管理是直接相關的。

而村委一班人的指導思想和動力有何在呢?周雲善支書説,周家村有黨員15人,所以黨員都本着為百姓沒福利的原則,響應黨中央的號召,積極尋找致富道路。最近,全村黨員正積極學習__________同志'三個代表'的講話。他們要在'三個代表'及'七一'講話的指導下,做到責任到位,工作到位,精力到位,切實做到在其位謀其政。

當然,勤勞能幹的周家村人,並未因為目前生活好了,就安於現狀。周家村村正在積極尋找更好的致富路子。從周支書自信的表情中,我們看到了希望,我想,幾年後,周家村又將是一派新景象。所有的農村也都會象周家村一樣,在黨的富民政策的指導下,在全村黨員幹部的帶領下,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奔向幸福的明天的。

【第13篇】優秀中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範例

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我做了一個抽樣調查,其內容如下:

1.你認為這次活動達到了學校預期的目的了麼?

2.參加活動前你有沒有什麼目的?如果有,你達到了麼?

3.哪一次活動對你印象最深?作文

4.你最大的收穫是什麼?

5.你還希望開展類似的活動麼?作文

被調查的對象是我在網絡上任意選取的10位同學。

以下是調查結果:

1.50%的同學人為,學校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即:1.瞭解工廠、農村、部隊、學校近年來改革開放的情況,以幫助學生認識社會、瞭解國情,增強建設祖國的責任感。2.虛心學習工人、農民以及部隊官兵艱苦創業的思想、勤勞樸實的作風;體驗勞動和軍營生活的甘苦,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磨練學生堅忍不拔的意志。另外50%的同學認為,學校的目的是空談,並沒有真正達到,但是自己有其他方面的收穫。

2.50%的同學的目的是鍛鍊自己,使自己在精神上、體格上更加強壯。40%的同學在出發前希望能到鄉下去換換環境、舒緩心情,從而更好地迎接新一輪的學習生活。其餘同學沒有什麼明確的目的。

3.30%的同學認為第一天的32公里步行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因為路途實在太遙遠了。40%的同學覺得下鄉體味農村生活十分難忘,他們嚐到了自己很難預見的生活。剩餘30%的同學覺得漢陽監獄之行意義深刻對自己影響最大。

4.60%的同學發現自己在社會實踐之後更深刻的感悟了生活、更真切地瞭解了自己、更詳實地認識了農村,在各方面都有所成長,這是最大的收穫。另外的40%同學有着個人的一些意外收穫。

5.90%的同學希望開展類似的活動,以加深自己的社會體驗,從而更好地做人、生活、學習。10%的同學不希望再來一次,理由是這種活動搞多了就變味了、不新鮮而令人興奮了。

從調查的結果上看,本次活動基本上有了不錯的效果,達到了一些預期的目的,特別是在鍛鍊同學們這一點上,取得了成功。本次活動在同學們中反響甚好,令人記憶頗深。

然而由於調查手段的限制,我不能做出更為詳細周密的調查,於是我僅以我自身的經歷結合調查結果來談談關於本次活動的一些事情,希望可以折射出一些被埋沒的亮點和被隱瞞的失誤。但是由於資料、時間、精力的限制,我只能泛泛而談,無法深入。

1. 有關農村問題

本次活動一個重點就是要調查農村的生活情況以及相關的問題。就此,很多同學在活動的第3天做了一些工作。他們有的對農民們進行面對面的採訪,有的在飯桌上以一種閒聊的方式瞭解了情況,有的參加了農民們的日常勞動、參觀了農民的房舍。這些工作是有成效的,下面節錄了一位同學的調查筆記:

…………

村民:王xx

家庭成員:丈夫、自己、兒子、女兒

主要收入來源:種田 同學們在採訪村長

田地數量:3畝

主要作物:水稻

年收入:xxxx元

面臨問題:孩子上學學校學費負擔過重

…………

這是小小的一部分,我借閲過幾個同學的筆記(可能是因為我借閲的較少,不能全面地反映問題),發現調查的結果都類似,一般都是生活上的普通問題,即家庭基本狀況。對於面臨的問題,一般都記錄地比較膚淺。

同學們在勞動

就此,我認為,做類似的調查,應該有組織有計劃的進行,不能如此散兵遊勇似的進行表面的調查,這樣的調查沒有多大的意義。由於我們本身的原因,農民們不可能跟我們説出最深刻真實的內幕,我們更不可能幫助他們改變什麼。首先,我們沒有接受正規的採訪的訓練,問問題的方式不當、方向不對。例如:一位同學連問一位農婦,你家一個月收入多少啊?你每天干些什麼阿?你兒子多大了?你種的作物是很麼阿?……這樣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問法,不僅不能讓農民們的思路順利而且讓我們的筆跡難以整理更有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誤會和反感。其次,我們無法幫助農民們改變他們所不滿的事實,故農民們不願把那些黑暗的、低劣的、下賤的最底層的問題反映出來。自然,我們不能苛求一箇中學生調查地深入,那麼我們的社會實踐參考調查題目中的:當前農村税收情況調查、農民需要怎樣的鄉鎮幹部、農村義務教育面臨的困難、農村問題憂思錄、當今農民生活中的幾大問題,這幾個題目有有何作用?關於以上問題的不深刻調查只能作為一堆廢紙扔進廢紙簍,最多的功效只不過是累積之後我們可以發現又一棵大樹消失在時間的塵埃中。我自己就面對了這樣的問題,我的調查對象 一位去廣州打過工的農婦就不願講出許多難以啟齒的問題,因為她明確地告訴我,她知道我不能改變什麼。幸而她的見識廣博眼、光高於一般的農民與我暢談了一番農村貧困的根源的問題,以致我的調查沒有就此中止,得以使我對農農民有了更深的瞭解。綜合看來,我們得在老師的指導下,有針對性、有選擇性的提出一些與實際、與我們自身有關聯的問題,而不能這樣侃侃而談卻句句空話。

2. 有關徒步拉練的問題

這是一個很好的教育方式,這讓我們親近了自己的雙腳,讓我們鍛鍊了意志品質,一舉兩得,值得推廣和鼓勵。而且學校在拉練途中有專門為體力不支的同學設立的醫療車跟隨,保證無人因此生病受傷,想得很周到,做得很好。

學生們在拉練途中

3. 有關軍隊問題

這幾天我們都生活在軍營中,與軍人們在一起。我們所在的部隊為62441部隊。我們每天住在這,卻沒有時間去和士兵、軍官們進行交流。一個合作了15年的單位,為什麼學校不能讓學生們多瞭解一下它呢?有人可能會説,這是部隊保密的問題。其實不然,據我所知,62441部隊對外稱715倉庫,原是陸軍的一個軍需後勤倉庫,保存後備的軍需物資,是一個團級單位,有40多個在職人員,在精簡人員後,倉庫大部分已經空閒,現在租借給地方用以保存其他物資。並沒有什麼神祕可言。又有人説,不是有一次籃球對抗賽和每天早上的操練嗎?其實者也不能讓同學們和士兵們交流。教官在操練時大多是教,學生們開口的機會很少,而他們一般在7:00操練結束後就回去休息了,很少有同學與他們聯繫。至於籃球賽,重點在比賽,沒有更多的語言交流,僅僅是共同遊戲而已。我認為,讓戰士們和學生們交流,不可能透露出軍事祕密,只會鞏固同學們和部隊的友誼、加強同學們對軍隊的瞭解和增加他們的國防知識。所以希望學校能增加和駐地部隊士兵們交流的機會。

4. 有關參觀的問題

本身,參觀漢陽監獄、神龍汽車公司都是好事,我不否認。但是我想我們得做些改進。首先是漢陽監獄之行。對學生而言,這無疑起到了莫大的教育作用,效果很好。然而,對服刑人員而言呢?我在參觀時瞭解到,很多同學都有一種類似去動物園看動物的心理。我們一行人在各個廠房間穿過,就像在動物園裏邊的各個籠前走過一樣。動物都會對自由有渴望,何況人呢?我不知道我們這樣做,是否傷害了服刑人員們的自尊,是否從某種程度上激發了他們想離開這高牆電網的囹圄的慾望,以致本來有心解的他們心中越發“剪不斷,理還亂”,而使他們或滋生出對社會的不滿或誘發鋌而走險的萌芽或做些傷害自己和同伴的不理智行為…… 我們一切不得而知,但是我希望學校能給監獄方面提個醒:犯人也是人,他們也需要關愛。值得欣慰的是,監獄裏早已配上了心理醫生,希望他們能幫助那些迷途的人、失足的人、犯錯的人找到正確的道路。

同學們聽取法制報告

至於神龍公司之行,在同學們口中,倒是頗有微詞。大家大多抱怨路程過遠兒收穫過小,十分無聊。我們走馬觀花般地走過一排排半運轉狀態的機器和一些半工作狀態的員工。沒有講解、沒有亮點、沒有休息,就這樣度過2個小時,我是受不了的,我的許多同學也持相同的觀點。我們希望學校方面在下次進行社會實踐的時候,能聯繫更吸引人的廠家,並且採取一些能刺激我們興趣的手段,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5. 有關表演的問題

學生和部隊的聯歡晚會也是本次活動的亮點之一。這裏我們看到了一大批精彩的節目,許多多才多藝的同學,一些充滿活力的老師,讓我們大飽眼福,很過癮。一些同學也因此受到大家關注,成為亮點、焦點。在演出時,不時爆發出的掌聲、尖叫聲、對某個同學的呼喊聲讓我們沉浸於一種歡樂的氣氛中,似乎有明星演唱會的影子。但是還有點小問題,比如在某位同學再次上場表演節目時,一些同學由於厭倦了他的頻繁上場而大喊“下去”、“滾場”等詞語,這是不對的。有意見應該用更為平和的方式提出來,不過組織者在這方面也有失誤。還有就是,在老師表演一些節目時,小批同學跑出劇場,不予觀看,這也是不好的。雖然老師的節目不對你胃口,但是他們還是付出了勞動、投入了激情、拿出了勇氣,在他們這個年齡,以他們的身份,面對我們這麼一羣人,這樣投入地表演,是應該受到尊敬的,不是麼?

6. 有關學生作風的問題

談了那麼多外部因素,這來談談內部因素。我們自己是活動的主體,我們自身的問題顯得尤為重要。這次活動,暴露了一些我們自身的問題,有的還背離了我們學校的一貫作風。

首先,在清潔方面做得不夠。説得不好聽一點,我們是一支“垃圾製造中隊”,所到之處,無不一片狼藉。路過大花嶺,午休之地“滿目瘡痍”平坦的操場滿地垃圾;來到部隊倉庫,住宿之地“五味陳雜”整個倉庫混合着各種味道:有食物腐敗的惡臭、有襪子未洗的腳臭、有出汗不淋浴的汗臭等等;去看電影,電影院裏“遍地開花”葵花子的殼子俯首皆是,食品袋、空水瓶隨意扔棄;等離開倉庫,整個房間成了“垃圾堆”所有不想帶走的都留這兒把……問題原因顯而易見,解決辦法卻懸而未決,老師管教收效甚微,個人修養還是關鍵。

雜亂的倉庫一瞥

其次,在行為方面也有些出格。有在夜裏偷偷出去喝酒的同學,有私自離隊打的士、麻木回去的同學,有在夜深人靜之時大喊大叫、鬧個不停的同學……這些雖然是個別現象,但是不能不引起注意。用個不恰當的比喻:“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如果不對這些同學加以制止,很有可能氾濫開來,那我們學校在外人眼中的形象也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是對這次社會實踐的一個總結,一個調查報告,一個小研究,作為我的社會實踐報告,聊以表達我的觀點和看法。

【第14篇】2022年暑假中學生社會調查報告範文

中學生消費情況調查報告

一、問題的提出

隨着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學生的零錢越來越多,消費水平也越來越高,學生之間的攀比現象,以及社會上的少年犯罪現象也由於這些因素隨之越來越多。中學生不同於其他的消費階層,他們無經濟收入,但因為很多中學生都是獨生子女,被家長視為“小皇帝”,因而消費水平比較高。在國中階段,國中生作為消費者,經濟主要是父母的血汗錢,而國中的資料費、生活雜費都是一筆很大的開銷,國中生如何合理消費、節省開銷是我們所關注的焦點。因此,瞭解國中生如何消費,便知他們如何理財。

二、調查報告

研究目標:

1、通過活動,調查國中生學怎樣消費,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2、通過活動,正確認識金錢在現實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理性地思考我們當今的青少年應樹立什麼樣的金錢觀。

研究內容:調查國中生的零花錢的數目、、用途,以及零花錢使用時的消費理念。

研究方法:主要採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問卷設計注意科學性,遵守題目制定的準則——越簡單越好,使題目簡明扼要,層次分明,為確保信度,問卷採用集中填寫當場收交的方法,問卷上不寫姓名,問卷結果不會對各位同學產生任何不利影響,請同學們如實回答。

研究對象:對某中學八年級(1)班43名同學進行了調查,收回有效答卷42份。

三、調查結果

表1. 某中學八年級(1)班同學消費情況的調查統計42人

調查內容 調查結果

1、你每月的零花錢是:a50元以下 b 50—100元 c 100—150元 d150元以上

a:18,42.9% b:16,38.1% c:3,7.1% d:5,11.9%

2、你每月零花錢的 (可多項選擇)

a勤工儉學 b父母 c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d其他親戚 e其他

a:6,14.3% b:34,81.0% c:7,16.7% d:3,7.1% e:4,9.6%

3、你的零用錢主要用途是(可多項選擇)

a買書籍 b 儲存起來 c買零食 d打遊戲 e體育運動 f買衣服 g朋友聚會 h其他

a:21,50.0% b:23,54.8% c:20,47.6% d:2,4.8% e:5,11.9%

f:12,28.6% g:7,16.7% h:12,28.6%

4、購買一種商品,你首先考慮的因素是

a商品的用途b價格c款式及包d是否符合時尚潮流

a:11,26.2% b:2252.4% c2:4.8% d:10,23.8%

5、你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是

a 不會因價格貴而放棄 b 在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 c沒什麼看法 d不應該

a:1,2.4% b:28,66.7% c:5,11.9% d:8,19.0%

6、你的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來自

a父母,因為他們是過來人 b兄弟姐妹,因為他們比父母更瞭解我需要什麼

c同學或同齡的朋友們,因為他們知道什麼不讓我落伍 d沒有人,我相信自己的眼光

a:10,23.8% b:10,23.8% c:6,14.3% d:16,38.1%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看法是

a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 b無所謂

c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沒必要 d反對

a:34,81.0% b:3,7.1% c:3,7.1% d:2,4.8%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a. 向父母要 b. 借 c. 不正當方式 d. 自己賺

a:22,52.4% b:5,11.9% c:4,9.5% d:11,26.2%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你會如何處置?

a. 用於學習b. 用於娛樂 c. 人際交往 d. 儲蓄 e. 其他

a:6,14.3% b:6,14.3% c:20,47.6% d:9,21.4%

四、調查結果分析

1.每月的零花錢

學生每個月的零花錢在50以下的佔42.9%,在50元-100元的佔38.1%,也有少部分學生的零花錢很多。順德區的生活水平、消費水平都比較高,家長給子女的零花錢也比較多。

2、每月零花錢的

學生的零花錢主要是父母,佔81.0%。國中生學業重,課程緊,基本上沒什麼時間參加勤工儉學。學生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是父母,因此零花錢的主要是父母。

3、零用錢主要用途是

選擇儲存起來的的佔54.8%,買書的佔50.0%,買零食的41.6%,還有少部分同學選擇買衣服。八年級(1)班是外宿班,一些生活用品之類的東西不用自己打理,因此平時的零花錢都是自己處理。平時學業忙,沒時間逛街,於是很多選擇儲存起來。學生要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要每天看文章的意識很強,因此選擇買書。國中生正長身體,容易餓,加上嘴饞,因此總在課餘時間去買零食。在學校都是穿校服,因此花在買衣服的錢比較少。

4、購買一種商品首先考慮的因素

考慮價格的佔52.4%,考慮商品的用途的佔26.2%,考慮是否符合時尚潮流的是23.8%。買商品時,首先考慮它的價格,只要喜歡、買得起,不管實不實用,都會買下。有些學生考慮的是它的用途,注重物盡其用,認為沒必要買沒用的東西回來擺,浪費金錢。中學階段的這個年齡正是對時尚有敏鋭觀察力的時候,對時尚感興趣,追求時尚正逐漸影響學生的消費理念。

5、對中學生吃零食、穿名牌的看法

認為可以考慮的佔66.7%,認為不應該的佔19.0%。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不再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而是追求更舒適的生活,因此經濟條件允許下,可以考慮吃零食穿名牌。而有些學生認為不應該,他們認為沒必要把錢浪費在吃零食,穿名牌上,只要吃飽飯,穿着舒適就行了,沒必要追求名牌。

6、消費理念或消費風格

學生的消費理念和消費風格很廣,既有父母佔23.8%,也又兄弟姐妹佔23.8%,更多是自己佔38.1%。在家裏,平時跟父母,兄弟姐妹出去消費,或多或少收到他們的影響,久而久之也形成了自己的消費理念,不再收他們想想,而是相信自己的眼光。

7、你對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看法是

學生認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應該大力提倡的佔81.0%,雖然生活水平提高了,但學生勤儉節約的意識還是很強。

8、如果當月零花錢不夠,如何解決?

當零花錢不夠時,很多學生選擇向父母要,佔52.4%,也又少部分選擇自己賺,佔26.2%。國中生還是消費者,沒有賺錢能力,所以零花錢不夠時,首先想到的還是向父母要。

9、如果每月零花錢多了100元,會如何處置?

很多學生選擇儲存起來佔41.6%。這個月零花錢多了,或許下個月就不夠,為了以防萬一,很多學生就選擇存儲一起來。

五、分析後的思考

一個人的很多習慣都養成於青少年時期,從一個學生對待零用錢的態度,就能折射出將來當家理財的點點滴滴:一個從小克勤克儉的孩子,長大後花錢自不會大手大腳:小時候“要風得風,要雨有雨”,讓他感到錢來得很容易,長大後一不留神,就會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通過這一次的研究性學習,我們深刻地理解了學生理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己也得到了這方面的許多知識。觀念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在人們的行為中慢慢改變,而行為又會反過來影響人們的觀念。消費正是這樣的,它既受內在因素的影響,也受外來事物的影響,我們應該用一種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的勤儉節約和儲蓄行為是個良好現象,家長應對此加以鼓勵和正確引導,使孩子從小養成善理財的好習慣。

【第15篇】中學生社會環境的調查報告

中國人民由屈辱的封建禮教及一個多世紀的貧困中走過來,特別是處於底層的勞動人民,祖輩們過着困苦的,衣食無着落的日子。而今經濟發達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

意識、覺悟的漸醒,經濟的快速增長,它們之間出現了許多的不和諧,因而“一見識少”的中國人受社會迅速發展的負面影響也就特別多。這些負面影響影響了整個社會氣候,也影響着那一片淨土——校園。

最後,在經濟飛速發展的同時,我國的通訊,電訊事業,網絡事業迅猛發展。有人預測,到2022年我國的網上用户將超過美國成為世界最多的國家。

隨着網絡事業的迅猛發展,它使學校教育有了新的活力,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難題和挑戰,面對網上言論,信息污染,網上聊天,網上交友,網上游戲,敵對文化等的負面影響,目前要進網吧“閒”的學生佔絕大部分,不論是男生,還是女生。如走讀班的學生,每天早早出家門,揣着早飯錢,他們卻揹着書包進入了網吧,直到上課鈴聲快響之時,才匆匆趕往學校,而在課堂課下均討論着遊戲的精彩。

更甚至於早上五六點時,就有學生揹着書包倦蹬於網吧門口等着開門,或放學後迅速閃入網吧,直到天黑更有通宵。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