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二語文教案下學期精品多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5.24K

高二語文教案下學期精品多篇

人教版高二語文教案 篇一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題

以簡介作者及後人對該文的評價導入。

李密自幼喪父,母改嫁,賴祖母劉氏撫養無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於鄉里。

李密為人剛正,頗有文名,年輕時曾仕蜀漢,表現出相當高的外交才能。晉武帝為穩定局勢,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號。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薦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應召。後來晉武帝徵召他為太子洗馬,催逼甚緊,於是寫下了《陳情表》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無人奉養為理由婉言辭謝。

文章言辭懇切,真摯動人。人言讀《出師表》不哭者不忠,讀《陳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並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

二、指導學生疏通字詞,理解全文內容

三、反覆誦讀課文,思考“情”在本文中有幾層含義?

引導:本文的題目是《陳情表》,“表”是一種奏章,用於臣下向君主陳請謝賀。“陳”是陳述的意思,情:(1)情況(事實);(2)衷情(孝情、苦情、忠情); (3)情理(忠孝之道)。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1、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於事、寓理於情的構思藝術;

2、引導學生賞析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文,思考:為何“陳”?“陳”什麼?

提示:為何陳----用原文作答:除臣洗馬,不能就職。(不想到晉朝為官)

陳什麼---用原文作答:夙遭閔凶;更相為命;不能廢遠;願乞終養。(陳述年幼時的孤苦及祖孫的相依為命,自己的一片孝心

二、賞析構思藝術

1、討論:在陳請終養祖母這個要求時,李密碰到了什麼困難?

引導:作者處在一種忠孝兩難的矛盾境地裏,請大家把作者的這種矛盾境地讀來。

進一步引導:什麼地方寫了“孝情”?

第一段,請一二組同學朗讀第一段,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本站○(,無以終餘年。

進一步引導:什麼地方寫“忠情”?

第二段,請三四組同學朗讀第二段,也在第三段中找一句話來概括這一段的意思。過蒙拔擢,寵命優渥。

2、祖母情深似海,聖上恩重如山;在這樣一個二難的境地裏,李密是被動的,言辭稍有不慎,不僅達不到陳請的目的,還有可能招來殺身之禍。下面我們來看看李密是如何化解矛盾,變被動為主動的。

3、思考討論:請補寫出“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後面省略的一句話,並想想作者為什麼要省略這句話?

提示:故臣當終養祖母,不能廢遠。

引導:這是一個三段論式的推理,作者大前提,小前提,但結論卻沒有説,請你説出結論,並想想作者為什麼不把這個結論直截了當地説出來,而是宕開一筆,寫自己少仕偽朝的事?

4、思考:假設你是晉武帝,正與李密面談,此時李密直接提出了終養祖母的請求,你晉武帝能不能一兩句話就把李密駁得啞口無言?

引導:晉武可能會説,既然你要終養祖母以盡孝心,為什麼在蜀漢你又出來做官呢?

因此,李密深知,這段歷史是不能迴避的,只能剖明自己心跡:一仕偽朝“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二在聖朝“寵命優渥,豈敢盤桓”讓晉武帝明白自己的忠心。最後再以一幅祖母病篤圖深深打動了晉武帝,讓他明瞭自己不能出仕的唯一原因只是因為祖母病重,從而提出不能廢遠的要求。

提示:李密在分析矛盾時將孝治天下的理與祖母病篤須盡孝的情作了對照,應作什麼選擇其情理不言而喻。

5、朗讀思考:李密最後提出解決盡孝與盡忠兩者矛盾的辦法是什麼?他是怎樣提出這個辦法的?

引導:作者以列數字作對比的方式提出了先盡孝後盡忠這一解決矛盾的辦法,合情合理,再加上李密在最後再表忠心,不容晉武帝置疑,不得不答應李密的陳請。

提示:盡忠日長,盡孝日短:先盡忠後盡孝。(投影)

6、將本文的第三段和第一段調整一個位置,先講理後講情好不好?

引導:出於情,歸於理,先動之以情,再曉之以理,陳情於事,寓理於情。總之,全文首先陳述個人悲慘遭遇及家庭悽苦,突出母孫的特殊關係,作為陳情的依據。繼則寫自己願意奉詔,但又以劉病日篤,處於狼狽之境,藉以博取晉武帝的同情。再則抬出以孝治天下的大旗,懇求准許所請。同時更表明自己心跡,排除了不願出仕的政治因素。最後提出解決矛盾的方案。全文構思縝密,脈絡分明,具有很強的邏輯力量。

三、賞析語言

有好的構思,還要有恰當的語言來表達,這樣文章的力量才能發揮出來。《陳情表》明顯的保留了賦的語言特點。《古文觀止》評論《陳情表》的語言,説它“至性之言,悲惻動人”;有人説,《陳情表》的語言是有形的,有聲的;讀《陳情表》你可以看到李密形影相弔的孤寂,看到祖母奄奄一息的悲惻,看到帝王微笑背後的惱怒,看到作者誠惶誠恐的怖懼……;你還可聽少年的無助哀歎,老人病中無奈的呻吟,孝子懇切的哀告,帝王嚴厲的呵斥……

請輕聲朗讀課文,把你認為好的語句畫下來,讀出來,然後結合文章的構思,説説這些語句有什麼特點,好在哪?

(學生讀書思考約3-5分鐘,老師巡堂瞭解情況)

重點賞析語段(句式,用詞,修辭手法,表情達意的效果):

1、“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憫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於成立。……”

引導:四字駢句,語勢連貫、緊湊,不拖沓,讓人感到災禍接踵而來,以情動人,讓晉武帝化嚴為慈。

“煢煢孑立,形影相弔”,直陳其事,白描手法,把自己形隻影單,孤獨寂寥,極為形象地表現出來,讀之讓人動容。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引導:一連用了“察臣”“舉臣”、“拜臣”、“除臣”,準確地陳述了自己“過蒙拔擢,寵命優渥”的實情以及由衷的感恩戴德之情。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郡縣逼迫,催臣上路;州司臨門,急於星火。”

引導:四字駢句的排比渲染出聖命逼人的緊張氣氛。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雲流水般通暢。

2、“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

引導:對偶句,一外一內都強調一個“無”字,寫出了自己舉目無親,後代尚小無人終養祖母的困苦境地形象生動表現出來了,讓人覺得急切而無可置疑。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也是對偶句,恰當地表達了自己深受聖朝恩寵的感激。

“既無伯叔,終鮮兄弟。”

“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都是對偶句。運用對仗工整的對偶句式,使語氣顯得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讀來朗朗上口,使文章的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説服力。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説服力。

3、“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以落日喻人命,貼切在刻畫了祖母蒼老多病的形象,融入濃烈的抒情色彩,能極大地引發讀者的同情;“朝不慮夕”雖是誇張卻給人無可置疑的真實;再加上四字駢句,有詩一般的韻律,如泣如訴,讀之無不令人動容泣下。

“烏鳥私情,願乞終養。”

以鳥喻人,回溯至動物的本性,鳥亦如此,人何以堪?其誠摯懇切之情溢於言表,豈能不打動人?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4、提問:你能説出哪些成語出自本文嗎?

引導:此文的問世,為後世提供了眾多的慣用語,一直流傳至今,如“躬親撫養”“零丁孤苦”“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急於星火”“日薄西山”“氣息奄奄”“朝不慮夕”“更相為命”“生當隕首,死當草結”等,均成為人們信手拈來的語句。

5、小結:

四字駢句:簡潔凝練,語勢連貫緊湊,文勢如行雲流水般通暢。

對偶句:語氣鏗鏘有力,語意簡潔凝練,朗朗上口,感情倍感熱切,更具説服力。

比喻句:形象生動,感情濃烈,富有感染力。

豐富了中國語言的詞彙。

四、作品評價

(一)通過兩個拓展性的問題,引導學生更深入認識本文構思慎密,語言精粹的特點。

1、討論:有論者認為,李密反覆強調孝親,其實是為自己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你同意這一觀點嗎,為什麼?

引導:1、李密反覆強調孝親,決不是為其不奉詔仕晉而故意尋找藉口。他是真心因終養祖母才難能應詔的。讀完全篇,我們可以清楚地體昧到,他的孝心不是抽象的,而是充滿了孫兒對祖母的一片真情。

引導:2、李密對蜀漢念念於懷,他曾説劉禪“可次齊桓”。更何況司馬氏是以屠殺篡奪取得天下,內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國之臣,對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顧慮,而暫存觀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這種想法,被晉武帝多少察覺到了,因此“州書切峻,責臣逋慢”,這就使李密在“再度表聞”時,發生了更大的困難。然而李密抓住了“孝”字大做文章,卻又不從大道理講起,而是委婉陳辭,動之以情,恰到好處地解決了“不從皇命”的難題。

開放性問題,各抒已見,自圓其説。

2、討論:晉武帝為什麼會答應李密終養祖母的請求?

為李密的言辭和情理所動;彰顯孝治天下的恩德。

(二)討論:你如何看待李密的“忠”和“孝”或“義理”?

(三)引入前人評價,以激發學生進一步研究的興趣。

讀《出師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忠;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讀《祭十二郎文》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友。

教案點評:

千百年來,人們常以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相提並論,可見李密的《陳情表》具有相當強烈的感人力量。因此,本設計便從思考“情”之內涵出發,引導學生賞析本文文思縝密,脈絡分明,陳情於事、寓理於情的構思藝術和本文形象生動駢散結合自然精粹的語言。

人教版高二語文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1、運用工具書、聯繫課文內容,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理清課文順序,知道這件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

3、瞭解西門豹為民除害的事蹟,知道他是我國曆史上一個敢於破除迷信,為民辦實事的好官。

教學重點

瞭解西門豹是怎樣為民除害、破除迷信的。

教學難點

西門豹破除“為河伯娶媳婦”這一迷信的辦法妙在哪裏。

教學過程

一、設置懸念,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距今20xx多年的戰國時期,有一位地方官名叫西門豹(板書,並注意“豹”字的寫法),西門豹,姓“西門”是個複姓,名“豹”,是戰國時期魏國人。他是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他又是一個無神論者。在他為官期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雖然他官職很小,卻一直被人稱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們通過課文學習來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課文,感知引疑:

師:請同學們自由課文,讀完後仔細思考:課文講了怎樣的一件事?

三、合作探究、美讀課文:

(一)研讀課文第一部分

西門豹初到鄴這個地方,看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面對這樣的景象,他立即展開調查。

1、小聲讀1-9自然段

(1)畫一畫:西門豹幾次問話的內容。

(2)讀一讀:老大爺是怎樣回答的。

2、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原因為:

(1)巫婆官紳給河伯娶媳婦

(2)年年鬧旱災

(二)研讀課文第二部分

師:西門豹已經知道了原因,但是他卻故意説——(生讀:“這樣説來,河伯還真靈啊。下一回他娶媳婦,告訴我一聲,我也去送送新娘。” )

西門豹到底有何打算呢?那麼他此行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呢?

1、帶着問題默讀課文,邊讀邊畫出重點語句,看一看西門豹是如何設計破除迷信的?你認為西門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嗎?妙在哪裏?

2、小組討論、交流。

3、小組彙報討論結果,教師適當引導,重點研讀四個重點句,品析詞句,邊讀邊體會西門豹的將計就計。

A、他回過頭來對巫婆説:“不行,這個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的。麻煩巫婆去跟河伯説一聲,説我要另外選個漂亮的,過幾天就送去。”説完,他叫衞士抱起巫婆,把她投進了漳河。

巧妙之一:安排周密。西門豹先是以姑娘“不漂亮”“河伯不會滿意”為由,救出了新娘,同時又派巫婆去跟河伯“説一聲”,這樣做既保護了新娘,又懲辦了巫婆。(板書:救出新娘、懲治巫婆)

B、等了一會兒,西門豹對官紳的頭子説:“巫婆怎麼還不回來,麻煩你去催一催吧。”説完,又叫衞士把那個人投進漳河。

巧妙之二:不動聲色。西門豹假裝客氣,“麻煩”那些惡人去跟河伯“説一聲”,在不動聲色中堅決地將他們扔進漳河。(板書:懲治官紳)

C、西門豹回過頭來看着他們説:“怎麼還不回來,請你們去催催吧!”説完又叫衞士把他們扔下漳河去。這些官紳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跪下來磕頭求饒,把頭都磕破了,直淌血。

巧妙之三:假戲真做。西門豹自始至終嚴肅認真地演好“送送新娘”這場戲。西門豹很客氣地“請”官紳們去催巫婆和官紳頭子回來時,官紳們一個個嚇得“面如土色,磕頭求饒”。西門豹等了很長時間才讓他們回去,目的是要嚇唬那些官紳們,警告他們不許再為非作歹。(板書:破除迷信)

D、西門豹説:“好吧,再等一會兒。”過了一會兒,他才説:“起來吧。看樣子是河伯把他們留下了。你們都回去吧。”老百姓明白了,巫婆和官紳都是騙人的。

總結:西門豹將計就計,不動聲色,假戲真做。設想一下,如果不用這種辦法,按照常理下禁令,抓巫婆,對官紳頭子治罪,相比較哪種方法更好、更有效?

(這個故事發生在20xx多年前,當時的科學不發達,許多人都非常迷信,使人們自然而然地破除了迷信,比勸説、命令不知好多少倍!)

5、指名分角色讀這部分。

(三)研讀課文第三部分

送走了巫婆和官紳,破除了迷信,解決了主要問題,解除了老百姓的精神枷鎖。要想徹底改變鄴地田地荒蕪,人煙稀少的狀況,還有一個什麼問題沒解決?他還做了什麼?

引讀……“西門豹發動老百姓開鑿了十二條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裏。莊稼得到了灌溉,每年的收成都很好。”從這裏,你覺得西門豹還是一個怎樣的人?

四、深化專題,體驗情感:

1、小結提升:西門豹用什麼計策來懲治他們的?在三十六計中叫什麼計?(將計就計)還可以叫: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你能結合課文內容説説這句話的意思嗎?

(1)以迷信治迷信破迷信;

(2)以巫婆、官紳的河伯娶媳婦辦法來懲治他們。

2、補充題目:( )的西門豹

總結:這個故事雖然發生在兩千多年前,可流傳至今,人們會永遠記住這個成功治鄴的縣官——西門豹。

五、作業佈置:

知識性作業:摘錄西門豹言行巧妙的語句。

高中二年級語文教案 篇三

《宇宙的邊疆》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瞭解解説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了解一些有關宇宙的基礎知識。

能力目標:

1、引導學生藉助文中精闢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瞭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並引發自己的思考。

2、擴展學生的思維層次和文化素養。

德育目標:

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索精神。

重點、難點: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瞭解解説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藉助文中精闢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瞭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並引發自己的思考。

教學方法:

1、閲讀分析全文結構。

2、引導學生藉助文中精闢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瞭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並引發自己的思考。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浩瀚的宇宙無邊無際,自古以來人們對宇宙產生了無窮無盡的遐想,自從科學產生以來,人們對宇宙的探索就沒有停止過。隨着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迫切地想了解宇宙的奧祕。

(板書)宇宙的邊疆

二、明確目標

1、引導學生聯繫實際,瞭解解説詞的特點。

2、引導學生藉助文中精闢的議論和熱烈的情感抒發,瞭解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思考,並引發自己的思考。

三、整體感知

1、作者簡介

卡爾·薩根(CarlSagan,1934—1996),美國人,曾任美國康奈爾大學行星研究中心主任,被稱為“大眾天文學家”和“公眾科學家”。他以對科學的熱忱和個人巨大的影響力,引導幾代年輕人走上探索科學之路。他對人類將無人航天器發送到太空起過重要的作用,在行星科學、生命的起源、外星智能的探索方面也有諸多成就。

他主持過電視科學節目,出版了大量科普文章和書籍,其《伊甸園的飛龍》曾獲得普里策獎,電視系列節目《宇宙》在全世界取得熱烈反響。主要作品還有《宇宙聯結》《宇宙》《布盧卡的腦》《被遺忘前輩的陰影》《暗淡藍點》《數以十億計的星球》等。

2、解説詞的文體特點

課文是一部電視片的解説詞,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解説詞要根據解説對象的特點,有明確的主題和説明重點,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事物的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關鍵,即使是拓展性內容,也不能遊離解説的主題。如課文解説的對象是宇宙,那麼就要緊扣宇宙的組成來介紹,不能隨意生髮其他問題。

(2)解説詞補充和增加解説對象的相關信息,主要是知識和情理的擴展,使讀者接受到畫面和實物本身無法傳遞和難以表達的涵義。如課文中對光年基本概念的介紹(知識擴展),將宇宙比做大海,激發讀者對宇宙的想像(情理擴展)。

(3)解説詞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各個部分又有相對的獨立性。課文從宇宙整體到星系的組成再到太陽系,雖然每個部分緊密相聯,但又各有側重,各有中心。

3、本文的説明順序

解説詞具有一定的視覺性,隨着攝影鏡頭由大尺度空間到小尺度空間,緩緩推進。就我們的閲讀來説,課文已經脱離了電視視覺畫面(還能感覺到電視畫面對文字的影響,如“我們現在已經回到了我們的後院”等介紹性詞語),獨立成篇,從説明順序上看,採取的是空間順序:

宇宙吟星系(星系羣、子星系)恆星太陽系行星

這樣的説明順序,好處在於:

(1)雖然我們生活在宇宙中,但是我們跳出宇宙之外,將它作為純客觀的説明對象來解説,這樣能夠更清晰、直觀地介紹。

(2)空間尺度由大到小,讓讀者從整體上有所瞭解之後,再深入局部瞭解細微,這樣順序清楚,層次分明,符合讀者的思維習慣。

(3)由廣闊的宇宙,穿過無盡的空間,最終回到人類的家園,這是探索和發現的過程,表現了人類對宇宙的敬仰和“掌握我們自己的命運”的熱情。“人類的未來取決於我們對這個宇宙的瞭解程度”,由宇宙再反觀地球,就是人類的未來之路,説明的順序和作者的思想達到某種契合。

第二課時

四、重點、難點的學習與目標完成過程

1、提問:本文運用了大量的議論與抒情,有什麼作用?

明確:課文補充了許多相關知識,但是更突出的,是作者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其中有大段的議論和抒情。如開始的三段文字和結尾的兩段文字,強烈的議論和抒_彩,融説理和抒情為一體,而且和説明性的文字配合自然,傳達了作者對宇宙和人類的認識。語段中的議論和抒情也是隨處可見的,如“假如我們被隨意擱置在宇宙之中,我們附着或旁落在一個行星上的機會只有1033分之一。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樣的機會是‘令人羨慕的’。可見天體是多麼寶貴”等。

2、提問:人類認識宇宙,是從地球開始的,為什麼作者的解説,不沿着人類認識發展的軌跡進行呢?

明確:當然,按人類對宇宙認識的歷程來介紹,也未嘗不可。課文的介紹順序,是符合宇宙演化規律的,先有宇宙,次有星系,再有恆星,再有行星,這樣介紹便於知識的梳理;其二,這是電視片的解説詞,由攝影的角度來看,先整體後局部便於把握,而先局部後整體,表述上容易混亂,視覺畫面也不好協調。

3、提問:作者對宇宙有怎樣的認識?

明確:宇宙遼闊無垠,神祕莫測。而人類生活的地球,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它的存在可能僅僅對我們有意義”。宇宙不因為地球及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而存在,而人類的未來,卻取決於對宇宙的瞭解程度。

4、提問:作者對人類有怎樣的認識?

明確:人類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只不過是晨窗中飛揚的一粒塵埃”;人類關心的大多數問題,對宇宙來説更是微不足道、毫無意義;但是人類又是勇敢、光榮的,他們以渺小的身軀,來探索廣闊的宇宙,人類在渺小之中進發出宇宙般的偉大。

5、提問;課文中有大段的議論和抒情,是否干擾了對宇宙的説明?

明確:作為電視片的解説詞,不僅要讓觀眾瞭解宇宙的客觀構成和相關知識,還要表達人類對宇宙的主觀認識和人類探索宇宙的意義,這樣才能感染觀眾,激發他們對宇宙的興趣。所以,議論和抒情不僅沒有干擾介紹,反而使介紹更具科學意藴和人文內涵。

五、佈置作業

完成“研討與練習一、二”。

人教版高二語文教案 篇四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結構,理出作者觀點。

2、結合練習,品味佳句,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

3、通過品味佳句獨立見解的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求真求是“咬文嚼字”的精神。

教學難點:

借鑑的分析方法,培養求異創新的思維方式,並運用到寫作中去。

教學設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二課時

第一課時:

A、導入

下面兩個句子中,哪個更符合林黛玉的形象特徵?説明理由。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的含情目。

兩彎似蹙非蹙的罥煙眉,一雙似泣非泣的含露目。

明確:學生也許會有不同的想法和見解,只要自圓其説即可,教師應該給以相應的鼓勵。

總結:師提出自己的觀點——比較認同第二種描寫。

理由:1、含露者,是説黛玉的兩眼常似濕潤,就好象仙露明珠,就象文中後面的“淚光點點,嬌喘微微”用意相同。

2、從林黛玉一生的悲劇來看,她的前生是一棵絳株草,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償還眼淚的,可以説她就是水做的,而“泣”和“露”正是對她悲劇人生的準確表述。

3、“蹙”是皺眉的意思,皺眉應該是身體不適或者心裏不痛快的時候的一種表情,也正合了後面的描寫。而似喜非喜,林妹妹的喜從何呢?

對於《紅樓夢》這部鉅著來説,這20個字只不過是滄海一粟,但是隻要我們仔細斟酌就會發現,這短短的幾個字卻可以把林妹妹的一生都概括在內了。如果説魯迅作品的每一頁都擠滿了研究者的腦袋,那麼《紅樓夢》中的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浸透着紅學家的心血,可見咬文嚼字的重要,下面我們就看看朱光潛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

B、介紹作者

1、找同學介紹作者。

2、補充總結:朱光潛先生是我國美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他精通英語,法語,德語,在晚年80歲的時候還自學了俄語,並且一生翻譯了很多的著作。在治學方面,朱先生走的是研究和翻譯的路子,信奉“三此”主義,即此身,此時,此地。(解釋三此,給學生以啟發。)

研習課文

一、讓學生查閲工具書,解釋咬文嚼字的意思。

總結:

《現代漢語詞典》中有三個解釋:

A、過分地斟酌字句(多指死摳字眼而不領會精神實質)。

B、形容賣弄才學

C、形容強詞奪理或狡辯。

二、原來的意義是貶義的,朱先生在文中卻反其道而行之,大膽的提出了新的觀點,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快速瀏覽課文,找出答案。

總結:(1)在文學,無論閲讀或寫作,必須要有一字不肯放鬆的謹嚴。

(2)咬文嚼字,表面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實際上就是調整思想和情感。

三、朱先生是怎樣咬文嚼字的呢?1—5段中,作者都舉了哪些例子證明自己的觀點,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

郭老改字院(1)、郭沫若改字——文字與感情有關

若虛改“李廣射虎”(2)、王若虛改《史記》——文字與情感有關

韓愈“推敲”(3)、韓愈改詩——文字與意境有關

四、找朗讀好的同學讀第一段。

找出郭沫若改台詞的例子:

“你是沒有骨氣的文人”“你這沒有骨氣的文人”

“你有革命家的風度”“你這革命家的風度”

1、“你是個沒有骨氣的文人”改為“你這個沒有骨氣的文人”好在何處?(讓同學們在下面大聲的讀這兩句,體會不同)

總結:

“你是什麼”只是單純的敍述語,沒有任何感情色彩,“你這什麼”便是堅決的判斷,增強了語氣。所以是什麼發生了改變?情感才隨之而變。引導:句式。

2、對郭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風度”,改為“你這革命家的風度”,作者是怎樣評價?

總結:

(1)“你這”式語法大半表示深惡痛絕,在讚美時並不適宜。

(2)“是”在邏輯上是聯接詞,相當於等號;“有”的性質全不同。

3、朱先生想告訴我怎樣的道理?

明確:語言表達和思想感情有密切的關係,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不同的思想感情。所以無論閲讀或寫作,必須要咬文嚼字,必須有一字不肯放鬆的精神。

五、找同學讀第3段。

1、翻譯《史記》李廣射虎一段,和改動以後的兩段。

明確:原文——見到草中有大石,誤以為是虎就射它,射中了石頭,箭頭進入石中,走近一看,原來是石頭。就又再射大石,最終也未能再射入石中了。

2、改動前後有什麼變化?

明確:原文屬於細節描寫,比較生動;改動以後,優點是變得簡潔,缺點是沒有了細節描寫,只是簡單的敍述,缺乏生動的感覺。《史記》是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記述了從黃帝到漢武帝三千年的歷史,其中對人物的刻畫和描寫更是開“史家之絕唱”,比如學過的《鴻門宴》對樊噲的描寫,怒髮衝冠,非常形象,彷彿就在我們的面前。古人有“用墨如潑”和“惜墨如金”兩種用筆方法,所以什麼時候惜,什麼時候潑,大家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自信斟酌。

六、找同學讀第5段。(重點分析)

1、朱先生是怎樣“推敲”的?

僧推月下門

自掩自推真自在,人言冷寂我獨閒

僧敲月下門

隨緣剝啄驚宿鳥,月下來僧擾夢清

如果這首詩的作者不是賈島而是你,你覺得哪個字更好?

明確:學生可以説推,敲,也可以説其他的字,只要自圓其説即可。

這段文字的中心論點是什麼?

明確:在文字上推敲,骨子裏實在是在思想感情上的推敲。

寫作過程中文字的斟酌,只要符合想要表達的情感就可,這種選擇沒有隻有更適合。

小結:以上作者從句式、字數、字眼三個角度闡述了咬文嚼字的重要,總的來説他是想告訴我們什麼呢?

總結:語言要和思想情感的表達結合起來,在寫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

思考題:下面兩種意境,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輕風拂細柳,淡月失梅花。

————蘇小妹

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