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小班科學教學計劃(彙總7篇)

欄目: 教育教學方案 / 發佈於: / 人氣:1.58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小班科學教學計劃》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小班科學教學計劃》相關的範文。

小班科學教學計劃(彙總7篇)

篇1:小班科學教學計劃

一、幼兒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由於年齡小、他們對一些簡單的學習10以內自然數及其加減運算、感知物體的數量的理解能力差。對數與數之間的落差關係理解能力差,對於身邊自然環境中常見的事物不能夠理解,由於這些意識還沒有養成,還有待進一步培養。

二、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和內容

(一)科學領域的教育目標

1、知識方面

(1)在生活中觀察和擺弄各種物體、探索各種現象,獲得對事物特徵及其聯繫的粗淺理解。

(2)在生活,遊戲及其他活動中理解建立初步的數學關係。

2、能力方面

(1)運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並能用適當的方法表達和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

(2)藉助具體的事物和形像進行初步的邏輯思考,運用以有的科學知識和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3、情感方面

(1)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喜歡探究和思考,有好奇心和求知慾。

(2)關心和愛護周圍環境中的事物,親近自然,珍惜自然資源

(二)科學領域的內容

1、科學、(自然、科技)部分

認識身邊自然環境中常見事物,包括有生命物質(動物、植物等)和無生命物質(砂、石、土、水、陽光、空氣等),通過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了解它們和生活的具體聯繫。

2、數學部分

學習分類、排序和對應、包括:按物體的外部特徵及多種特徵進行分類,按物體內在的包含關係,按物體量的差異及按某種規律進行排序;將相關物體進行一一匹配,用一一對應的邏輯方法比較兩組物體的數量等。

學習10以內自然數及其加減運算,包括;感知物體的數量理解數的實際意義,理解數與數的數差關係,認識數的組成,體驗部分和整體的關係、認識數字理解數字的含義、理解加減法的意義,掌握10以內整數加減運算的計算技能。

認識幾何圖形,辨認常見的正面圖形、理解平面圖形的特徵以及圖形之間的簡單關係認識立體圖形,應分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

認識量、區別和比較物體和各種量的差異,感受量的守恆,在比較量時初步理解量的相對性。

學習生活中常見餓數學知識,如認識人民幣、認識空間、認識時間和時鐘等。

三、科學領域教育活動的實施

1、內容的廣泛性

科學教育的內容涉及很多自然科學的學科內容十分廣泛,同時決大多數的科學內容的各種形式呈現在幼兒的常生活中,吸引着幼兒去注意、去探索。

2、知識的邏輯性

科學知識揭示的自然世界中的邏輯聯繫,因此邏輯性是它的重要特點,而數學知識所缺的事物之間抽象的數量關係,更是一種邏輯性知識。

四、教學進度安排

1、我會放玩具(數學)

2、甜甜的糖果(科學)

3、喂寶寶吃餅乾(數學)

4、感官遊戲-奇妙的口袋(科學)

5、分糖果(數學)

6、感官遊戲—神奇的罐子(科學)

7、水果有幾個(數學)

8、種大蒜(科學)

9、大大小小的樹葉(數學)

10、一串紅(科學)

11、小小送貨員(數學)

12、蘋果娃娃(科學)

13、鋪地板(數學)

14、我喜歡的水果(科學)

15、放煙花(數學)

16、有趣的核(科學)

17、娃娃超市(數學)

18、照鏡子(科學)

19、雲朵朵(科學)

20、自然角里的小烏龜(科學)

21、高大的梧桐樹(科學)

22、小樹葉找媽媽(科學)

23、開汽車(科學)

24、踩影子(科學)

25、冷冷的水(科學)

26、凍冷花(科學)

27、暖暖的帽子(科學)

篇2:小班科學教學計劃

一、目標:

1、知識方面

(1)引導幼兒觀察周圍常見得個別自然物(動、植物和無生命物質)的特徵,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初步瞭解它們與幼兒生活、與周圍環境的具體關係。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常見自然現象的明顯特徵,獲取粗淺科學經驗,並感受它們和幼兒生活的關係。

(3)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觸的個別人造產品的特徵及用途,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感受它們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2、方法技能方面

(1)幫助幼兒瞭解各種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學習正確使用各種感官感知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感知能力。

(2)幫助幼兒掌握根據一個或兩個特徵從一組物體中挑選出物體並歸為一類的分類方法。

篇3:小班科學教學計劃

(3)幫助幼兒掌握通過目測等簡單方法比較物體的形狀大小和數量的差別。

(4)引導幼兒能用詞語或簡單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徵或自己的發展,與同伴、教師交流。

(5)幫助幼兒學習使用他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產品的簡單方法,參與簡單的製作活動。

3、情感方面

(1)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使其樂意感知和擺弄他們能夠直接接觸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兒萌發探索自然現象和參與制作活動的興趣。

(3)使幼兒喜愛動植物和周圍環境,並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現出關心、愛護周圍事物的情感。

二、具體措施

1、應用操作法讓幼兒主動探索,特別是通過擺弄、操作具體事物材料來學習。除此之外,還運用觀察法、實驗法、遊戲法、講解演示等方法。

2、運用集體教學有目的、有計劃的對幼兒施加影響。

3、教師為幼兒創設一個寬鬆和諧的環境,提供各種科學活動的材料,引發幼兒好奇心,讓幼兒進行自選操作活動。

4、把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的聯繫起來。

三:活動內容安排

第一週 常規

第三週 玩具真好玩

第五週 找春天

第七週 美麗的蝴蝶

第九周 它是誰的寶寶

第十一週 小兔乖乖

第十三週 糖怎麼不見了

第十五週 吹泡泡

第十七週 手電筒亮起來

第十九周 下雨了

第二十週 複習

小班科學教學計劃篇三

一、班況分析

我班幼兒通過在園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以及各位家長的積極配合下,基本上每位幼兒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了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方面能做到在老師的幫助下自己穿脱衣服,自己吃飯等。

二、教學目標:

1、對周圍常見的事物、現象感興趣,並能關注一些事物、現象的變化,有初步探索的慾望。

2、能運用多種感官認識事物的多樣性,樂意操作,喜歡思考、提問,體驗探索過程的樂趣。

3、關心、愛護動植物和周圍的環境,萌發初步的環保意識,並參與力所能及的環保活動。

4、能運用適當的觀察記錄的方法感知操作活動中的感受和發現,並嘗試與同伴交流。

5、獲得有關物體數量、形狀以及時間、空間等方面的簡單的感性經驗,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6、能初步瞭解自己身體的基本結構及其作用,並知道如何愛護自己身體。

三、具體措施:

1、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認識“10”以內的數字,理解數字的意義,會用數字表示物體數量。

2、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幼兒不受物體大小和擺放形式的干擾,正確説出“10”物體的總數。

3、幫助幼兒感知“10”以內數之間的前後關係,使幼兒能夠運用觀察、比較的方法判斷“10”以內的數量關係,並逐步建立等量觀念。

4、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幫助幼兒學習“10”以內數的順數、倒數。

5、引導幼兒認識“7”以內的序數。

6、引導幼兒學習按數量(粗細、高矮等)的差異進行“7“以內的正逆排序,學習按特定的規律進行排序。

7、結合日常生活和活動,引導幼兒認識橢圓形,感知其明顯特徵。

8、結合日常生活和遊戲中,能夠不受顏色、大小及擺放位置等因素的影響,正確辨認圖形;能夠用平面圖形進行結合拼搭。

9、在日常生活和活動中,引導幼兒學習概括圖形的兩個特徵,能按照物體的某一特徵進行分類,並學習按某一特徵的肯定與否定進行分類。

10、在日常生活和遊戲,引導幼兒正確辨認前後方位。

11、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幼兒感知物體的輕重。

12、引導幼兒主動愛護動植物,並觀察、瞭解不同環境中典型的動植物的形態、習性、特徵和生長變化。

13、在日常生活中,幫助幼兒瞭解春、夏季的明顯特徵,知道一些適應氣候變化的方法,初步理解氣候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指導幼兒進行初步的天氣變化記錄活動。

四、具體進度安排表:

第二週:接下去是幾

第三週:找圖形

第四周:連連看

第五週:圈數字

第六週:給花寶寶排隊 裝電池

第七週:給春天的信 毛毛蟲和蝴蝶

第八週:認識梯形 蝸牛吃什麼

第九周:會動的玩具 它們相等嗎

第十週:輪子 圖形變變變

第十一週:我的好幫手—刷子 變成一樣多

第十二週:捕鼠能手—貓頭鷹 剝豌豆

第十三週:做紙牌

第十四周:圖形身份證

第十五週:圖形的家

第十六週:小魚有多長

第十七週:水果店 夏天到了

第十八週:水上的小船 圖形的二級分類

第十九周:沉與浮

篇4:小班科學教學計劃

一、情況分析

小班幼兒生活經驗積累少,注意力不夠穩定,活動中情緒波動大,所以教育 幼兒熱愛科學,並逐漸形成科學的意識意義重大。首先,內容的選擇要生活化。 教學過程中,往往會出現教師從自己的經驗、興趣出發選擇內容,造成教師費了 力,幼兒不感興趣的現象。小班幼兒活動範圍、知識經驗相對中大班幼兒貧乏, 他們對發生在身邊的有趣的'內容最有好奇心,所以教師選擇內容時,要貼近幼兒 的生活,以“兒童化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幼兒;其次,在活動中要突出“動”。 小 班幼兒有意注意時間短、注意力易轉移,所以在小班科學活動中一定要讓幼兒真 正地“動”起來,材料要滿足每位幼兒充分探索的需要;最後,教師要善於維持 幼兒的興趣。 我們一般比較注意活動開始的興趣激發,隨着活動的開展,時間 的增長,小班幼兒的注意特別容易轉移,而去關注一些無關事項。教師此時要把 握好幼兒的特點,適時地用多種方法,調動、維持幼兒對活動的興趣。

二、教學目標

1、喜歡參加探究活動,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 2、願意親近大自然,對動、植物感興趣。 3、學習運用感官感知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變化。 4、瞭解自己的身體,嘗試用身體的不同部位發出聲音。 5、學習簡單的記錄方法。 6、學習用語言、動作表達探究過程。 7、引導幼兒感知白天、黑夜和早晨、晚上,知道其具有代表性的日常變化。 8、引導幼兒以自我為中心嘗試判斷上下位置關係。 9、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引導幼兒初步感知人們的推拉動作對物體的作用。 10、從生活和媒體中幼兒直接接觸的科技產品入手,引導幼兒感受科學技術對生 活的影響,萌發他們對科學的興趣。

三、教學進度

周次、教學內容、教學要求 :

1 我家的房間 知道家裏各種房間的名稱和功能

2 親親寶貝 瞭解動物爸爸媽媽照顧寶寶的方式

3 動物媽媽的袋子 瞭解動物媽媽袋子的作用

4 我喜歡的車 嘗試根據車子的特徵進行分類

5 開車子 學習聽信號或看提示標誌行進和停止

6 喜歡旅行的種子 知道運載東西的不同方式

7 加油站 初步認識加油站的功能

8 大家來開車 根據規則模仿開車的行進動作

9 可愛的熊貓 初步瞭解熊貓的外表特徵和生活習性

10 尾巴妙用多 初步知道動物尾巴的功能

11 送動物回家 初步瞭解動物的生活習性及生存環境

12 動物創意秀 瞭解人類由動物特徵而發明的事物

13 瓜棚下的瓜 觀察不同形狀的氣球,並聯想各種不同的 瓜果

14 嘗一嘗、猜一猜 學習根據物體的一個特徵對其進行猜測 和判斷

15 瓜果沉浮 觀察並學習用語言表達瓜果在水中的沉 浮現象

16 番茄紅了 用品嚐、觀察的方法認識番茄的特點

17 瓜果美食會 願意和大家分享瓜果美食

18 動物洗澡 知道動物洗澡的方法。

篇5: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計劃

一、活動目標

1、能根據生活經驗聽出不同的聲音並發現生活中更多的奇妙的聲音;

2、能發揮創造性,嘗試用不同方法使身體和物體發出不同聲音;

3、對生活中的各種聲音感興趣,喜歡嘗試用更加豐富的材料製造聲音。

二、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各種聲音的音頻、報紙、塑料瓶。

經驗準備:熟悉生活中的各種聲音。

三、活動過程

1、聽一聽、猜一猜:

師:小朋友們,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一個神祕的好朋友,大家和老師一起聽一聽,猜一猜,他是誰?(播放錄音)

2、想一想、做一做:

(1)老師播放不同聲音的音頻,讓幼兒猜猜這些是什麼聲音。

師:小朋友們猜到老師今天帶來的神祕好朋友是誰了嗎?我們今天聽了那麼多不一樣的聲音,所以老師今天帶來的神祕好朋友就是聲音寶寶。

(2)讓幼兒嘗試用身體的各個部位發出聲音。

師:聲音寶寶想告訴小朋友們一個祕密,我們自己的身體能不能發出有趣的聲音呢?(幼兒嘗試)

師:我看到xx小朋友用手發出了好聽的聲音他是這麼做的;xx小朋友用xx

師:小朋友們都很棒!老師發現我們的身體還有一個地方也能發出有趣的聲音,你們聽聽是哪兒發出的呀?(老師用嘴發出各種聲音)

師:小朋友們知道了我們的身體也能發出有趣的聲音。請小朋友們跟老師一起來做一做,我們剛才都是用身體的哪裏發出聲音的呀?

(3)給幼兒分發材料,請幼兒發揮創造力,嘗試用不同方式讓材料發出不同聲音。

①報紙:

(老師展示報紙)

師:聲音寶寶想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捉迷藏,小朋友們想不想玩啊?(幼兒回答)師:聲音寶寶第一次藏到了報紙裏。請小朋友們拿到紙後自己試一試,讓手中的紙發出有趣的聲音。(撕、扯、扇、搓揉……)

(老師分發報紙)

(老師請做得好的幼兒上台展示)

(收回報紙)

師:小朋友們都找到聲音寶寶了嗎?我們通過撕、扯、扇、搓揉……找到了藏在報紙裏的聲音寶寶。

②塑料瓶:

師:聲音寶寶啊這次又藏了起來,聲音寶寶説我這次我不會輕易讓小朋友們找到我了,它呀這次藏到了塑料瓶裏。小朋友們,你們有信心能找到聲音寶寶嗎?(老師展示塑料瓶)

師:等會老師會給每個小朋友都發一個塑料瓶,但是小朋友們不要拿着塑料瓶用力地敲地面、敲小椅子,因為如果你們太用力了,塑料瓶寶寶該疼了,它就會哭了。小朋友們,你們也不能用塑料瓶去打其他小朋友,這樣其他的小朋友就會受傷了。小朋友們記住了嗎?老師看看有哪個小朋友是用小手把聲音寶寶找出來的。

(老師分發塑料瓶)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怎樣能讓你手裏的塑料瓶發出有趣的聲音?(輕敲、彈、滾、吹……)

(老師請做得好的幼兒上台展示)

(收回塑料瓶)

師:小朋友們都找到聲音寶寶了嗎?小朋友們真聰明,聲音寶寶又被你們找到了。我們通過輕敲、彈、滾、吹……找到了藏在塑料瓶裏的聲音寶寶。

3、找一找、試一試:

師:小朋友們,聲音寶寶還想和小朋友們玩捉迷藏,它這次呀藏在了我們小五班(小二班、小一班…。。),老師現在給大家一點時間,小朋友們自己在班裏找找看看哪些東西都可以發出好聽的聲音,等會咱們請小朋友告訴我們,他都發現了什麼。(幼兒自由活動,自己探索)

3、結束:

師:哇,小朋友們可真棒,找到了這麼多可以發出聲音的東西,有什麼。。什麼。。

今天咱們一起聽了這麼多有趣的、奇妙的聲音,老師想請小朋友們回家之後跟爸爸媽媽分享這些好聽的聲音,再和他們一起找找家裏還有什麼東西能發出有趣的聲音?

四、活動反思

本次教學活動開展的比較成功,從活動的設計上來看,我們的優點是我們能制定出合理、明確的教育活動目標。活動的內容能配合幼兒的能力和發展需要,有助於教育目標的實現。我們能選擇合適的教育活動形式,科學活動以幼兒探索為主,使幼兒有較多的參與機會,有效地培養幼兒的能力。我們能選擇多樣的教學方法,通過聽、猜、做和兒童化的語言增強活動的趣味性,從而調動幼兒尋找聲音的積極性,強化幼兒的感官學習。從活動準備過程來看,我們瞭解所在班幼兒的發展狀況和特點。

我們能根據科學教育活動主題的需要,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我們熟悉活動中使用的各種材料,我們充分做好了教具和示範準備。我們熟悉教學內容和教學活動步驟。我們對可能出現的偶發情況有應對措施。如在大部分幼兒拿起手中的材料時,會迫不及待的告訴老師我找到聲音寶寶了,課堂會有些亂,這時候我的解決方法是對小朋友們説老師看看有哪些小朋友是用自己的小手把聲音寶寶找出來的而不是用自己的小嘴巴發出的聲音。

從活動過程來看,開始環節,由聽一聽、猜一猜導入能積極吸引幼兒集中注意,引起幼兒學習和參與的興趣。在講授的過程中,我的語言清晰、簡潔、易懂,給予幼兒充分、明確的指示和要求。我能有條不紊地按照教學計劃組織、開展活動。尊重幼兒,樂於傾聽幼兒的説話,並做出積極迴應。如有一個小朋友在我提問身體的哪個部位可以發出聲音的時候回答我生活當中的聲音有哪些,這時候我還是耐心的聽他講完,並且會反問他説的是不是身體發出的聲音呢?我能經常對幼兒微笑、點頭、撫摸,與幼兒進行積極的目光接觸。活動時我能站在適當的位置,全面留意兒童的活動情況,在幼兒進行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我能走遍每一個幼兒的身邊,觀察他們的活動情況和需要以便進行指導。我能運用啟發性的問題,進行有效提問。

如在和聲音寶寶捉迷藏的環節裏請小朋友們想一想還有什麼方法可以找出來藏在報紙、塑料瓶裏的聲音寶寶?能靈活應對教育活動中的偶發情況,如小朋友們在尋找塑料瓶寶寶的過程中,有的小朋友會用力的敲打塑料瓶,聲音會很吵,我就會用兒童化的語言來請小朋友們輕輕對待塑料瓶,因為塑料瓶寶寶會疼哭的。我能關注每位幼兒在活動中的情緒和需要,考慮個體差異,因材施教。

但是,我也有不足之處。我們對於活動材料的選擇上,似乎考慮的不太周到,在聲音寶寶藏在報紙裏的環節中,孩子們拿到報紙的時候,由於是小班的幼兒,首先被報紙上鮮豔的色彩所吸引了,忘記了我的要求是尋找報紙發出的聲音。其次,在第一環節的聲音準備上,風的聲音我們班的小朋友聽了好幾次都沒有聽出來,説明他們平時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積累,這個聲音似乎對於他們來説有點太難了,所以在引導和教會小朋友們風的聲音的時候花費了太長的時間。此外,在活動內容的設置上,我認為,內容的難度設置合適,但是環節設置的有點太多了,在我刪掉了在活動室中尋找聲音的環節後,我上課的時間還是超時了。

五、本班教師評語

整體來説活動進行的很順暢,整個教學活動圍繞着活動目標的設計而展開,活動的內容選擇也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在教學的過程中,實習生的語言、語調、語氣都非常符合幼兒園教師的教學要求,非常的有親和力。孩子們在教學的環節中都積極參與整個科學活動的探索過程。

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點,如在請幼兒找藏在報紙裏的聲音寶寶時候,由於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被報紙上的圖案和色彩所吸引,沒有去尋找報紙是怎樣發聲的。因此我建議可以讓實習生把提問在精確一些,説清楚尋找藏在報紙裏的聲音寶寶就是請小朋友們尋找報紙能夠發出的聲音這個意思。

我建議實習生在幼兒自主探究之前教師需要先示範一下老師是怎樣探索的然後在讓幼兒進行自主探究。如在請小朋友們找出藏在報紙裏的聲音時,實習生可以先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或把報紙藏在身後,然後實習生通過弄出報紙的聲音,讓小朋友們猜一猜是哪一種聲音呢?在請小朋友們睜開眼睛看一看老師是怎樣把報紙弄出聲音來的。接着在請小朋友們自己請試一試怎麼能讓報紙發出聲音。

篇6: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計劃

一、幼兒學情分析

小班幼兒剛入幼兒園,年齡小,對於身邊自然環境中常見的事物不能夠理解,這些意識還沒有養成,還有待進一步培養,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注重引導幼兒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

二、目標

1、知識目標

(1)幼兒觀察周圍常見得自然物(動、植物和無生命物質)的特徵,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它們與幼兒生活、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2)幼兒獲取常見物體特徵及用途,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感受它們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及不便。

2、能力目標

(1)助幼兒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學習使用感官感知的方法,發展幼兒的感知觀察能力。

(2)能用多種感官或動作探索物體,關注動作所產生的結果,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情感目標

(1)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使其樂意感知和擺弄能夠直接接觸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使幼兒喜愛動植物和周圍環境,並能在的感染下出、愛護周圍事物的情感。

三、具體措施

1、應用操作法、觀察法、實驗法、遊戲法、講解演示法等方法讓幼兒,是操作感知事物材料來學習。

2、運用集體教學的方式有計劃的進行活動。

3、把教育活動和幼兒的生活緊密的起來。

四、具體進度安排

九月《美麗的菊花》《水果寶寶找媽媽》

十月《各種各樣的魚》《猜猜我是誰》

《小魚兒水遊》

《各種各樣的樹》《小樹葉找媽媽》

十一月《認識蒜》《種蒜》

《蒜長長長》《影子寶寶》

《影子連線》

十二月《各種各樣的車》《消防車》

《摘果子》

一月《下雪了》《白白的雪》

′冷的冰》《凍冰花》

二月《過新年》

篇7:幼兒園小班科學教學計劃

一、目標:

貫徹落實《新綱要》精神,採用各種渠道,保持家園一致.使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吸收家庭教育經驗,使家庭教育適應幼兒園教育要求。通過幼兒園與家庭的雙向互動,共同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二、實施措施:

1、在開學前,發放新生調查表:瞭解幼兒在家情況:個性品質、行為習慣、興趣愛好及家長對幼兒所採取的教育方法。教師通過家,瞭解到幼兒家庭教育情況,更好的針對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

2、開展家庭教育情況調查:瞭解幼兒父母職業、文化、教育方法、家庭教育環境調查。調查前向家長講明調查目的。調查內容可有:幼兒家庭成員情況,家長所化教育時間,教育方法,對幼兒的智力、健康投資情況、品德教育情況,對子女的期望,對幼兒園的意見和建議等。彙總調查內容,進行分析研究,為搞好教育工作提供依據。

3、召開班級家長會:讓家長了解幼兒園,瞭解幼兒一日活動。提出本學期對幼兒教育的主要內容和要求,然後與家長共同商討如何完成要求。

4、充分利用家園欄:創設家園欄,內容豐富。提供科學育兒知識,一週教育計劃,家園互動.增添主題目標,讓家長配合教師實施主題。建立家園橋樑。

5、充分利用接送時間:在家長接送時,向家長了解最近幼兒在家情況,並及時彙報幼兒在園情況。家園溝通,促進幼兒發展。

三、逐月安排:

九月份:

1、家:對班級中未能及時來報名的幼兒進行電話聯繫或者家。

2、家長會:開學一週內對家長召開家長會議,重點內容為如何進行家園配合,同時也虛心聽取家長對教師所提的寶貴意見。

3、知識講座:如何讓家長積極的參與到幼兒園的活動中來,體諒家長的實際困難並助其解決;調動不同層次家長的積極性。

4、家長園地:新學期告家長的一封信及關於家園配合方面的注意點。

十月份:

1、家:對個別情緒不穩的幼兒進行家工作。

2、家長會:本次家長會的重要內容向家長及時地映孩子在幼兒園的各項情況,特別是適應情況。

3、知識講座:十月一日豎 慶節,家長可以帶領孩子到街上感受節日的熱鬧氣氛。認識國徽和國旗、國歌。

4、家長園地:向家長提供最新的家教信息,公佈本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

十一月份:

1、家:對班上身體情況不是很好的幼兒進行家工作,聽取家長的一些意見,結合家庭的實際情況,對幼兒的保育工作做得更完善一些。

2、家長會:天氣漸冷,請家長在家中多培養孩子自己穿衣吃飯的能力。不穿有鞋帶的鞋子、不穿緊身衣褲。

3、知識講座:孩子吃飯慢是什麼原因?可能有以下幾中情況:動作協調失衡;腸胃不好;牙齒不好;向父母提條件的籌碼;喜歡邊吃邊聊等。

4、家長園地:公佈本月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重點。

十二、一月份

1、家:對班上有攻擊性行為的幼兒進行家,便於家園共同配合改掉孩子的不良習慣。

2、家長會:天氣漸冷,家園共同配合,教育幼兒堅持天天上幼兒園,注意着裝適當。

3、知識講座:批評孩子的五 不:不要當着客人的面;不説虛話,不揭老底,不以罵代教。

4、家長園地:邀請家長來園觀看幼兒的半日活動,重點表揚幼兒的進步,及提出下學期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