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我的高三反思與總結

欄目: 教學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6.94K

2008年是江蘇省新課程改革以來的首屆大學聯考,也是我第一次執教高三。一年以來,在學校領導的熱切關心和英明領導下,在備課組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鼓舞下,我用自己的汗水和勤奮走過了一條艱辛而又光榮的高三之路。以下是對一年以來高三教育教學工作的回顧,也是自己的一點心得體會

我的高三反思與總結

第一,總結一年來的備考工作,我最大的感受是四個字:

1. “透”

教材是教學的重要依據,當然也是高三複習的重要資料。學生、老師日常的基礎複習工作就是吃透課本。其一是將課本讀“薄”,刪減大學聯考不可能考或極小可能考的內容,減輕學生的負擔,提高備考的效度。這就要求我們在認真鑽研課程標準、考試説明以及近年的大學聯考試卷的前提下,有選擇、有針對地將教材內容進行取捨,做好去粗取精的工作。其二是將課本讀通。充分利用課本的目錄,探求章目、節目和子目之間的內在聯繫,做到融會貫通,深化理解;同時又能系統化課本知識,形成知識網絡,學生通過平時不斷地回顧、鞏固,考試中,特別是在做大題時就能做到“信手拈來”,而能不或儘量少地減少知識點的遺漏。其三是將課本讀活。新課程注重“新材料”、“新情景”,“獲取和解讀信息”是考試説明列出的首要考核目標,這也就是説,教學不光要死抓基礎知識,也要能將“死”的知識用活。讀“活”課本是對能力要求的進一步提升,必須以讀“薄”和讀“通”為前提。在複習中,我特別注重這個“活”字,設置了很多情景性的探究題,綜合幾個單元甚至基本書,聯繫現實和熱點,調動學生的思維,拓展學生的視野。

2. “精”

首先,精煉課堂用語,講解歷史知識、歷史概念準確到位。考試説明能力要求分四大方面12小點,第一條就是強調要整合信息,“準確、合理的解讀”。其次,精選練習,精心輔導。面對“等級”這一新的考試結果呈現方式,你必須思考——怎樣跨越B、B+、A、A+的溝坎?精講精練,精練精講一方面是提高教學效率,另一方面也是加強不同層次學生的針對性——有的是保B衝三門,有的是拿A得獎勵分。第三,精設小結,精編專題。大學聯考的考察是橫向的,也是縱向的,它可以考同一時期的不同歷史事件,它也可以考不同時期的同一類事件。也就是説,大學聯考既考察歷史的階段特徵、也考察古今中外歷史的聯繫和發展進程。因而,我們在第一輪複習時應儘量作好階段小結,鞏固所學知識。在此基礎上,第二輪複習時,我們就應精心編好專題,提升學生對於歷史發展進程的認識,加深其理解。

3. “情”

充分利用好非智力因素,聯絡好師生感情。我從課堂外下功夫,在生活細節上關心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以民主、誠懇的態度對待學生;以適合的方法引導學生,注意從學生的角度來思考問題,誠懇接受學生的合理建議,相信學生的能力,尊重學生的思想感情。在良好師生關係下,學生心理上趨向教師,樂於接受教師的教育和引導,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學習。

4. “新”

考試説明明確指出“不拘泥於不同版本教科書的具體表述”。時下大學聯考已由“知識立意”轉向“能力立意”,也越來越走近生活,具有較強的時代氣息。拓寬視野,關注新知,也就成為大學聯考的一項必然要求。因而,作為輔導學生備考的教師來説,不光要引導學生關注時政,而且自己也要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關注史學新動態、關注時政熱點、關注備考信息,編設新意專題和練習題。如:奧運話題、和諧社會問題等。

第二,回顧一年以來的教學歷程,可以分為三步,或者三輪複習:

1. 鞏固階段

高二期末的學業水平測試複習至高三一模前都可以稱為第一輪複習階段,此階段以講全講細講透為原則,不趕進度,不求速度,引導學生對應課標狠抓基礎知識,吃透教材,夯實學科基礎。高三開展複習時,考試説明還沒下來,如何提高針對性?

首先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整個高三階段,只有在一模前是可以靜下心來編織知識網絡的,網織好了,一二模撒網後檢驗漏洞進行修補才能迎來最後的大學聯考收穫。因此,這個網要織得細密。從第一輪複習四個月時間的實踐來看,大多數的學生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對歷史學習的信心也加強了,具體是這樣組織的:

1、綱舉目張  不需打亂教材原有的順序,腳踏實地地落實單元複習。要求學生一遍遍細緻地看書,把握好教材重點和非重點,明確章節的考點,完成教輔書的填空練習。跟着老師的複習進度記背單元目錄,同時建構知識結構,要求學生自我概括單元主題以及課文間的內在聯繫,理清線索,抓住主幹。用樹狀等圖示邊寫邊闡述知識體系。

2、弄懂吃透重要概念和關鍵字詞句  逐一落實5本教材的知識點,尤其是3本必修教材,對於重點概念不能似是而非。而其後的一二模都出現考察對概念的把握精準程度的題目,説明這個做法是必要的。

3、檢測要跟進  每個單元至少默一次,每堂課一份檢測練習,每本書複習完進行填空檢測。

此階段強調慢工出細活,不可過快做套題,打擊一些只做選擇題的投機心態。老師組織複習時關鍵抓知識點的落實,並挖掘單元主題聯繫,幫助學生構建具體的知識結構,做到課本瞭然於心。

2. 充實階段

一模前後進入第二輪複習,由單元複習轉向專題複習,這是場攻堅戰。這個階段由於打亂了三本必修兩本選修原有的體系,按時序整合好像無本可依,學生心理壓力加大,一時難以適應。學生形容就像剛砌好屋子又得推倒重新砌船,我們強調考綱就是圖紙,《零距離》就是説明手冊,重新整合並不難。具體做法為:

1、幫助學生填補時序。《考試説明》沒有按照教材結構而是按古代—近代—現代的通史體例編寫,要求學生在第一輪複習完成專題複習基礎上,比較熟練地進行知識整合,必修和選修的幾本教材可以同時翻閲,構建對比古今,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全息歷史圖象。重新印發各模塊時序整合表要求學生記背,並且編制填寫橫向時序表,例如先秦時代填寫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和選修的相關內容。讓各知識點各安其位、一目瞭然。

課堂上基本按這種模式複習:明確階段起止時間——闡明階段特徵——點明各模塊相關聯繫——典型例題分析。課後除了複習和預習外,要有整體觀念,要求學生按照考綱在筆記本上逐個整理知識點。

2、把握好階段特徵 充分利用好備考指南,每節明確記背範圍,一般挑取薄弱部分檢測。如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文化史方面較熟悉,政治史較混亂,就挑政治部分記背,堂上默寫檢測。

3、精講多練  由於這階段考試多,時間緊,不可以停留於第一階段的簡單重複,每堂課需對應考綱精心選擇一至兩道的主觀題,選題原則為綜合性強,能達到提升目的的題目。同時重視講評,爭取多些機會以開火車的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大膽嘗試分析題目,老師也可以從中反饋學習情況。選擇題要不斷變式講評。如假設選B,題目應該怎麼問?假設關鍵詞變化了選項是否不變?不斷地刺激學生全方位地充實知識。主觀題要求學生換位思考,強調審清楚立意,引入英語閲讀的審題模式,帶問題思考材料。同時開展套題練習,保證一週一份套題,爭取每套題進行講解。

4、強化答題規範  總結一模考卷,諸如審題有偏頗、答案不確切以及卷面、書寫的潦草和隨意等等問題。然後把“要點化、序號化、段落化”的答題規範制度化,降低非智力因素失分的比例。

5、鼓勵學生自主複習,調動積極性。我常常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完成小專題的複習,選代表發言或板書,相互挑刺相互指正。鼓勵尖子生成立研討小組,課堂上成為善質疑、能解答、多反思的帶頭人,課後可以承擔一些線索梳理的工作。這樣一方面減輕了老師負擔,一方面帶動學習氣氛。老師通過和尖子生的交流,有效反饋教學效果適時調整策略。同時不放棄長期基礎差屢交白卷的學生,積極鼓勵其樹立信心,嚴格細緻地要求他們循序漸進。

3. 提高階段

二模後,時間更為緊迫,有的學生提網發現缺漏仍然很多,失去信心;有的學生一網網到大魚,二網毫無收穫感到困惑和沮喪。第三輪複習容易落入題海泥沼中,在備課組的協調和統一指揮下,我把重點放在熱點點撥、查缺補漏、應試技能這些方面,儘量把學生的最佳興奮點調整至六月考場。

1、開展專項提升能力訓練。很多人認為歷史就是死記硬背,其實長時間的記背疲勞轟炸是難以支撐到最後的。傳統的命題思路強調對知識點的識記(廣度),新的命題思路強調對知識點的理解(深度),因此要在不放鬆知識記憶的基礎上,提升知識理解運用的能力訓練。定時組織專題講座,如歷史小論文的撰寫方法,SOLO評價法,變式選擇題等課例。

2、拓寬視野,聯繫現實,放眼世界。經過了前兩輪的基礎,已經具備一定的整合能力,對熱點問題要挖掘其歷史學科的契合點。用全球史觀、文明發展史、整體史觀統領歷史學習,培養現代公民意識。尤其是關注社會熱點,利用這類新材料自主命題解題,讓學生髮散思維探討相關歷史知識。這個階段時間緊,知識跨度大,我前後整理了近十個熱點專題,在開展熱點點撥時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是灌輸式的而是多用聯想法,給出一個關鍵詞聯想,如三農問題,讓學生歷數古到今農民境遇和農業政策。使到課堂充滿靈感的火花,讓學生真切地感悟歷史學科人文魅力。

4、採取盯人戰術,把困難學生牢牢抓在手裏。高三的複習到這時候,對於困難學生而言沒有什麼新技巧新方法,就是腳踏實地、迴歸基礎。從中午到自習課,從白天到晚上,給幾個最困難的學生制定好複習計劃,通過編制複習提綱、默寫或者師生問答的方式每天和他們一起學習,不完成人物絕不罷休。事實證明,雖然這一辦法比較“原始”,但是對於自覺性差、基礎差的學生很有效,最後在考試中他們都“過關”了。

3、考前激勵  五月底六月初學生不安情緒加劇,老師除了分析考場各類突發情況外,還得向學生指出大學聯考卷一定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只要正常發揮即可。並且在最後兩週四模中降低考察難度,保護學生的自信心,爭取大學聯考發揮最好水平。

第三,體育班的特殊性。

1. 人少。共11人,期中女生5人,男生6人。有利的方面是個別輔導,不不利的地方是11幾乎全都需要個別輔導。

2. 基礎薄弱。體育的學習基礎薄弱是眾所周知的,甚至大部分比普通班最薄弱的學生還要薄弱。

我從生活入手,在課外積極與學生溝通情感,贏得學生的尊敬與愛;從課堂教學入手,要普通班多幾倍的耐心,重新設計教案,在普通班精選練習的基礎上再次挑選題目;花更多的時間逐個學生講評每一份模擬卷。二模以後,我把最困難的三個學生找出來,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更他們在一起,給他們單獨制定複習計劃,和他們一起背書、解題。雖然過程非常非常辛苦,但是為了學生和學校,這是必須的,也是值得的。最後的成績證明,心血沒有白費。

高三一年我幾乎都是在總結與反思中渡過的,每節課反思自己的得失,每次考試後總結經驗教訓,給學生不值計劃,也給自己佈置計劃。我反思的自己的教學方式,反思教學內容,反思講評試題的效果,反思編制出的試卷效果,反思對待學生的態度……也許大學聯考本身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以上幾點,僅僅是我個人的一些回顧和心得,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Tags:高三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