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方案(多篇)

欄目: 教學設計 / 發佈於: / 人氣:1.38W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方案(多篇)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一

一、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堂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架設生活與教材相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的鑑賞和審美能力。

使小組合作、討論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閲讀理解、感受、體悟園林建築的自然美,讓每個學生從心底熱愛自然。

二、教學方式的構建

藉助多媒體課件展示蘇州園林畫面,使學生對蘇州園林的認識更形象,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及其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園林建築藝術的熱愛之情。利用課件展示教學內容,能讓學生在圖文並茂中理解、領悟教材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篇説明文適合培養學生自我審美鑑賞能力,同時教學中注重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成“整體把握”——“具體感受”——“審美探究”的學習過程。

三、教材分析

1、地位:本文是人教版第五單元第十八課,是一篇説明文。本冊教材着重培養閲讀説明文的能力,閲讀説明文首先要抓住説明事物的特徵,其次瞭解説明方法、説明順序,及其準確的説明語言。因此,作為説明文的名篇,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學好本文,對學習其他説明文起着拋磚引玉的作用。

2、教材內容分析:《蘇州園林》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築藝術的説明文。作者葉老先生以其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紹。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在建築上的成就,稱其為“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即典範之作。然後,詳細介紹了園林建築佈局,寫得情文並茂,趣味盎然。我覺得本文與其他説明文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是像導遊詞一樣的平面介紹,也不是呆板嚴肅的結構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展示在讀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處處提到“畫”字,使讀者無不“心裏想着口頭説着‘如在畫圖中’的”感覺,不見其景卻如臨其境!學習這樣作品,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又可以豐富關於園林建築藝術方面的知識,獲得美的享受。

四、教學要求

(一)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

1、積累生字、生詞和與作者有關的文學常識;

2、領略蘇州園林的風采;

3、瞭解本文從整體到局部的寫作脈絡;

4、體會本文自然貼切的説明語言。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古老園林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結構、把握蘇州園林的特徵,領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難點

初步鑑賞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設計方法、手段

我沒有去過蘇州園林,讀了葉老的《蘇州園林》之後,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蘇州地處江南水鄉,園林建築更是富有詩情畫意。雖然這是一篇説明文,但我真的不想讓這種詩情畫意在傳統的教學中流逝,於是我讓學生抓住“以讀為本”的宗旨學習課文——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説話、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鑑賞、在讀中感受。具體來説,我是讓學生在讀中思考、領悟最能表現蘇州園林特點的句子,整體把握全篇關鍵所在,然後通過朗讀具體感受蘇州園林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文章的語言,感受蘇州園林獨有的藝術魅力。同時採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自主解決問題,用電化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理解、鑑賞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人們常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杭美景甲天下,杭州有西湖,那蘇州以什麼美景而名聞天下呢?今天咱們跟着葉老一起走進富有詩情畫意的蘇州園林吧!

(二)學習新課

第一步:現在,讓我們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以把課文的重要內容、重要信息、關鍵語句劃出來。讀完後我們交流。讀的過程如有疑問、請舉手。

同學一起交流(指導讀書的方法)

通過學生交流明確“標本、鑑賞”兩個關鍵詞

〔放鏡頭2〕:出示“標本”“鑑賞”

(由“標本”“鑑賞”總領全文,選好教學切入口,有創意)

<1>解釋“標本:

讓學生説。

<2>為什麼蘇州園林可以稱它是“標本”呢?

(因為蘇州園林“可以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那麼這幅畫中,都有些什麼內容呢?(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亭台軒榭、假山池詔、花草樹木、花牆廊子、還有角落、門窗、色彩等等)

<4>把這些都有機佈置在一起就成畫了嗎?就是一幅完美的畫嗎?

〔放鏡頭3〕關於亭台軒榭自然之趣

假山池詔藝術

花草樹木畫意

花牆廊子畫意

(出示畫冊)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蘇州園林特點,每一張畫片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可見,蘇州園林的特點確實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我想:這就是標本,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園林的特徵。我們讀説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徵。

接下來再釋義“鑑賞”,和“欣賞”“觀賞”比較釋意

(同學發言後,師歸納,同義詞比較,體現語言課特色)

〔板書:欣賞、玩賞、鑑賞〕

可見,作者寫蘇州園林,是從鑑賞的角度寫的,所以他會看到一幅幅畫。

2、第二步: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鑑賞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寫得最好。(請同學們交流)

(這是指導學生精讀課文,這一問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閲讀,自由發表意見)

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第4段挺好。

因為:第一,層次清楚:第一句話是總説,“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後分兩個層次來對第一句話進行説明,先説假山,後説池沼。這樣,文中總説分説清清楚楚。再看寫假山時也是按總分順序寫的。

第二,多角度來説,如寫假山部分:先正畫寫假山“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後呢,從設計者和匠師的角度來寫,就是“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畫。最後從遊客角度寫。遊客攀登假山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裏的假山,也會讓遊客覺得“身在山間”。

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為什麼要從設計者,匠師和遊覽者的角度來寫呢?

我們再回頭看這些文字中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為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設計者、匠師,寫了遊覽者後才可把假山的美都表現出來了。

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

精練而形象

一、概括性強。如“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了畫意,這就是藝術。

二、精練而形象。如結尾句“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魚戲蓮葉間”就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將魚兒那種調皮、玩耍、遊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又是入畫的一景”,句中的“又”字,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又”字,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這麼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覺到了這篇文章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了畫意。

3、下面,讓我們在鑑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第4段。

師小結:

同學們:鑑賞課文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鑑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讀書也可從兩方面讀:初讀了解,再讀精讀、鑑賞品味。

下邊,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來鑑賞。小組合作完成,然後交流。(引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閲讀,鑑賞方法)。

(三)知識探究、延伸

同學們,我們剛才跟着作者領略了蘇州園林的實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蘇州園林還有很多美地方。

老師提示,如園林裏的楹聯是可以研究的課題。什麼是楹聯?(就是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對聯。)現在大家看這幅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鏡頭6〕演示楹聯

大家看看:這幅楹聯掛在哪裏最合適?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與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圖。楹聯與景物是相互映襯的,這就是蘇州園林的另一個方面。這個課題值得我們研究。

(這個課題的設計是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提出探究性課題,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符合新課程理念)

(四)最後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一次感受《蘇州園林》帶給我們的精彩和美麗(齊讀)

這是我設計的《蘇州園林》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我將採取分組合作、研討,讓學生梳理歸納全文脈絡,並展示給大家。明確説明順序,瞭解説明方法,進一步體會説明文語言及其特點(即多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的運用)。板書設計我採取框式結構形式,按文章結構特點來設計的,直觀清晰。

七、設計特點:

(一)突出了學生學習過程。安排了三次閲讀活動,每次的目的不同,這樣安排強調閲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有創意的讀,而不是老師的講代替學生的讀。這樣設計符合新課標對閲讀教學提出的要求。

(二)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安排三次比較集中的合作交流活動。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以自己的行動對學生的閲讀和表述起着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又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蘇州園林》教案 篇二

教學目標 :

一 學習本文按照園林建築的內在條理組織材料,圍繞中心,從幾個方面有條不紊地説明事物的方法。

二 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三 瞭解蘇州園林的特點,領略作者筆下的畫意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教學設想:

蘇州園林總的特點,學生不容易理解。要抓住這個難點,反覆引導學生體會。可以結合講解圍繞中心,有條不紊的寫作特點,使內容講析和寫作知識講授有機地結合起來。

二 本文的語言很出色,可以作為學習的重點。要求理解、掌握下列詞語:雷同、嶙峋、閲歷、重巒疊嶂、敗筆、工細、因地制宜、斟酌、琢磨、自出心裁、別具匠心。

三 有條件的,可以出示蘇州園林圖片,以增加感性材料,幫助理解課文。

四 佈置預習:讀課文兩遍,藉助字典弄懂生字新詞。

五 安排兩教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正音正字、解釋詞義;通讀課文,分段;講課讀文第1—6節。

教學步驟 :

一 檢查課前預習,引入新課。

我們今天學習《蘇州園林》(園林:是種植花草樹木、供人遊賞休息的風景區。作者葉聖陶。提問:在一年級我們學過他什麼文章?是什麼文體?你們能簡要回憶它的內容嗎?學生回答。明確:學習《蠶和螞蟻》,主要講螞蟻勸蠶工作的故事。是篇童話。教師追問:葉聖陶老先生是哪裏人?在明確是蘇州人以後,指出他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蘇州園林》一文便是介紹蘇州園林特點的,是説明文。然後要求學生把不懂的問題,不識的字,不懂的詞提出來。

二 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

正音:鏤,從“釒”,從“婁”,不讀(縷)。嶂,不讀(章)。(對)稱,不讀(稱,動詞)。軒榭。斟酌。

三 補充註釋(出示小黑板):

①鑑賞:對藝術作品感受、理解、評判的過程。

②因地制宜:根據各地不同的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③敗筆:繪畫中畫得不好的部分。

④池沼:比較大的水坑。

⑤圖案:有裝飾意味的花紋或圖形,以結構整齊、勻稱、調和為特點。

⑥閲歷:親身見過、聽過或做過。

⑦雷同:指不該相同而相同。

⑧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⑨層巒疊嶂:巒,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峯,層層疊疊,山連着山。

四 教師範讀課文。引導學生分段;明確:第一段(第1節),説明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建築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段(第2節),概括説明蘇州園林總的特點;第三段(第3—10節),具體説明蘇州園林的特點。

五 指導學習第一段(第1節)。

指名學生朗讀。提問:蘇州園林給作者總的印象是什麼?這種印象是怎樣得來的?學生討論。回答。明確:總的印象是:“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要求學生用線劃出)這種印象的得來是靠兩個“經過”。

詞義辨析:

(1)標本,原指供學習、研究時用的動植物、礦物的實物,這裏有“範本”的意思。標誌,記號。標準,規範、衡量事物的準則。作者選用“標本”一詞準確地説明蘇州園林的影響和作用。

(2)鑑賞,指對藝術品的欣賞和評價。欣賞,指對藝術品的領略和玩賞。觀賞,指觀看欣賞(見《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作者選用“鑑賞”一詞,明確要求我們對蘇州園林不只是觀看,玩賞,還要作分析,評價。

六 講讀第二段(第2節)。

先由學生默讀,然後提問:蘇州園林有什麼共同點?具體表現在哪幾方面?要求學生朗讀作答,並用線劃出。明確共同點以後,板書:“完美的圖畫”。明確具體表現後也板書(見附表,下略)。

四個“講究”構成一組動賓式排句。用詞很恰當。“佈局”指整體,“配合”、“映襯”指部分,“層次”指次序。這些詞語準確地説明了蘇州園林建造時很重視整體上的安排,局部上景物的分工配合,遠、近景色的次序這些問題,讚揚了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

教師領讀:“可是……有個共同點”。

學生齊讀:“似乎設計者……欠美傷美的敗筆。”

這一段是本文的説明中心,底下一段用對比作具體説明。本段起着統領全文的作用。

七 指導學習第三段第一層(第3—6節)。

第三段在具體説明蘇州園林的特點時,可以分為兩層:第3—6節是第一層,圍繞四個“講究”分別加以具體説明;第7—9節,從園林角落、門窗圖案、屋室裝飾等方面説明也沒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前者從大處講,後者從細部談,説明這裏的一切構成了“完美的圖畫”。底下,我們先學習第一層:

(1)先啟發學生思考;蘇州園林是怎樣講究亭台軒榭佈局的?作者運用什麼方法加以説明?叫學生默讀第3節,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明確:不講究對稱,而求自然之趣。運用比較和比喻的方法加以説明。

(2)要求學生繼續思考:蘇州園林是怎樣講究假山和池沼的配合的?叫學生默讀第四節,然後分假山和池沼兩種景色加以説明。

教師追問:為什麼遊覽者攀登假山時會“忘卻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學生思考,回答。明確: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和“技術”兩個詞恰切地解説了原因。藝術,指能創造美的方式方法;技術,指生產操作方面的技能。蘇州園林假山堆疊是一種創造美的勞動,決不是機械的堆疊。

教師追問:蘇州園林的設計者和匠師們是怎樣講究各種景物的配合的?讓學生朗讀課文作答。

(3)先要求學生思考蘇州園林怎樣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讓學生朗讀第5節。在學生初步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作簡要分析:作者先作正面解説,一個“俯仰生姿”,道出了各種樹木的美麗姿態,兩個“相間”,説明這裏鮮花不敗春常在。接着又從反面説明。

(4)要求學生思考:蘇州園林是怎樣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的?讓學生朗讀第6節作答。

八 佈置課外作業 :

1.抄寫本課文生字新詞並能作解釋。

2.給帶點的字詞注音並解釋:

①鑑賞(照,仔細看)

②對稱(適合)

③雕鏤(刻)

④琢磨(雕刻玉石,使它成為器物)

⑤匠心(巧妙的心思)

⑥疊嶂(層層的峭壁)

3.“思考和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繼續講讀課文;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複習冒號知識。

教學步驟 :

一 複習檢查:

(一)默生字(給帶點字詞注音):

軒榭 嶙峋 鏤空 閲歷 重巒疊嶂 對稱

(二)指名兩個學生在黑板上註釋下列詞語:

鑑賞 因地制宜 敗筆 雷同 斟酌

(三)回答“思考和練習”一。

[參考答案]

蘇州園林的共同點是“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本文從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遠景近景的層次、每個角落的格局、以及門窗圖案和屋室裝飾等六個方面有條不紊地加以説明。

二 講讀第三段第二層(第7—10節)。

(一)指名學生朗讀。

提問:第7、8、9三節也在於説明蘇州園林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什麼在第2節不加提示(如四個“講究”)?在學生討論的基礎上歸納:本段第一層的內容在第二節用四個“講究”作提示以示重要,比較起來,這一層比較次要,這樣安排顯得主次分明。

(二)先叫學生思考:第7節主要是講什麼?用什麼方法説明?然後讓學生默讀。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着重説明“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主要用舉例説明的方法。教師追問:舉了幾例?為什麼讀的時候感到不呆板?學生思考回答。列舉了三例:“階砌旁邊……”,“牆上……”,窗前……。舉例時注意使用恰當的動詞,避免了呆板。一個“栽”字,足見設計者和匠師們的精心佈局,即使是階砌小處也不放過;“蔓延”一詞表現爬山虎或薔薇木香虎虎有生氣,使平板的牆頭有了活氣;一個“補”字,足見設計者和匠師們是善於化靜為動,化單調為多彩。

教師領讀:“遊覽者……注意圖畫美。”

學生齊讀:“階砌旁邊……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三)指名學生朗讀第8節。在明確這一節主要説明蘇州園林的門窗的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工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以後,引導學生體會“那些門和窗儘量工細而決不庸俗,即使簡樸而別具匠心”一句中的那幾個詞是用得恰切的。“儘量”表示工細的程度;“決”表示“一定”的意思,對否定“庸俗”就顯得更加堅決。“即使”是表示假設加讓步的連詞,用它虛寫一筆往往是為了強調後邊的結論。這幾個詞準確地説明了設計者和匠師們巧奪天工的技能。

詞義辨析:別具匠心、自出心裁、別出心裁是三個近義的成語,都表示有創造性,便也稍有差別。別具匠心指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側重於説明與眾不同。自出心裁:自已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在第二節裏用它來讚美設計者和匠師們獨立思考,根據實際情況發揮創造性顯然是合適的。自出心裁,側重於説明“自心的創造和裁斷”。別出心裁:別外想出一種與眾不同的新主意。側重子“另外想出”,與前面兩個近義詞組有區別。

(四)先叫學生思考:第9節説明了什麼?用了什麼説明方法?指名學生朗讀。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歸納:主要説明屋室裝飾的色彩美,是運用比較的方法説明的。

最後的結束語留有餘地,讓人回味不盡。讓學生齊讀這一結束語,體會文意。

三 歸納中心思想。

從朗讀着手(第一、二段分別由一位學生讀,第三段一、二兩層分別由男女生齊讀),根據板書設計 (見後),先由學生歸納中心思想,最後教師小結:文章介紹了蘇州園林的特徵,再現了它的美麗畫面,顯示了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和我國園林藝術的高超。

四 歸納寫作特點。

這學期學過的《莊嚴的毛主席紀念堂》、《雄偉的人民大會堂》和《故宮博物館》以及本文都是説明,介紹處所的説明文。説明文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來説明事物特徵的。讓學生回憶《雄偉的人民大會堂》等課文的説明順序,然後指出,本文具有圍繞中心,有條不紊地説明事物的特點。文章的第2節提出了説明中心,從第3節開始,按照園林景物的種類分門別類加以説明。在組織材料加以説明時,大致按照由概括到具體,由大到小,由外到內由遠及近的順序進行的。

其次,語言準確、生動、富有表現力。

比如用“盤曲嶙峋”寫出了藤蘿乾枝特有的風姿,用“珠光寶氣”,把裊娜的藤蘿的花串、花朵的色、光、神都寫了出來。

説明事物時表達得很有分寸,留有餘地,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好象故意避免似的”,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有時説得很肯定,毫不含糊,如“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屋瓦和檐漏一律淡灰色”。以上都從實際出發,表達的很精確。

本文有三處用冒號,值得注意學習。“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句冒號起提示作用。“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這句的冒號起總結作用,着重説明目的。“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這句的冒號既起啟示作用,又有總結作用,在於説明原因。

五 課堂練習。

(一)口答“思考和練習”二。(答案見上)

(二)筆答“思考和練習”三。

[參考答案]

①“在天安門的右前方”是狀語,表示處所,對中心詞“聳立”起限制作用。“巍然”是狀語;對中心詞“聳立”起修飾作用。“雄偉”“壯麗”是定語,對中心詞“人民大會堂”起修飾作用,形容它的氣魄。

②“革命的集體組織中的”是中心語“自由主義”的定語它表示領屬的修飾成分。“革命的”又是中心語“集體組織”的定語;表示性質。“十分”是狀語,對“有害”起修飾作用,説明“有害”的程度。

③“一夜沒睡好”是中心詞“興奮”的補語,補充説明“興奮”的程度。“拂曉”和“就”是中心詞“出發”的狀語,表示出發的時間。

六 課外作業 。

1.作者在這篇文章中按照什麼樣的順序來介紹蘇州園林?在介紹中強調了什麼特點?(答案見上)

2.為了把人們生疏的事物説得明白易懂,我們常常要進行具體描寫,有時還要用比喻。找出本文具有這種特點的一些詞句。

[參考答案]

具體描寫:“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不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比喻:“沒有修剪得象寶塔那種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

附 教學參考資料:

1.劉宗德:《〈蘇州園林〉教學要點》(《中學語文教學》1981年第二期)

2.浦伯良、秦兆基:《漫談〈蘇州園林〉的寫作特色》,金華師專《教研資料》1981年第1期。

黃嶽洲主編《中學語文教案》第三冊,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多媒體教學支持系統·九年義務教育語文第四冊》人教社)

《蘇州園林》教案 篇三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軒榭、敗筆、邱壑、嶙峋、鏤空、薔薇、明豔、因地制宜、重巒疊嶂”等詞語,掌握其音、義,並用詞造句。

2.瞭解我國園林建築藝術,特別是蘇州園林的藝術成就,領會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3.瞭解説明文常用的一些説明方法,初步學寫説明文。

能力目標

1.整體感知課文,梳理文章的寫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紹園林的條理和順序,培養學生按事物本身規律組織材料,有條理地説明事物的能力。

2.把握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培養説明文的閲讀能力,初步學寫説明文。

3.揣摩語言,引導學生體會本文説明中糅合記敍、議論,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德育目標

瞭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説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繫。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教學方法

1.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依據課文行文思路及內容要點,設置耐人尋味的問題,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考,然後師生達成共識。

2.研討式。對於説明方法的選擇、運用,由學生互動研討解決,積累大量的感性材料,獲得感性認識即可。

●教具準備

多媒體、錄音機、示範朗讀磁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劃分結構層次,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明確説明順序;難點探究,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繫,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教學步驟]

一、導語設計

設計(一)

《中國石拱橋》讓我們領略了我國橋樑事業的偉大成就,《橋之美》讓我們從美學的角度感受了橋的魅力。今天,讓我們去蘇州園林遊覽一番,看看那兒的園林建築。

多媒體顯示有關蘇州園林的音像資料。

設計(二)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程度上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蘇州園林》。

設計(三)

多媒體顯示“蘇州園林”美景。

有人説:“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名聞全國,譽滿世界。距今約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館娃宮,便是蘇州第一座園林。現存的園林近則四五百年,遠則上千年,可謂源遠流長。蘇州園林究竟有幾處,尚無確切的統計,現存園林尚近二百處,無怪乎人們稱蘇州為“園林城市”。讓我們隨着葉聖陶老先生去觀賞那富有詩情畫意的園林吧。

二、作者及相關資料介紹

多媒體顯示:

1.葉聖陶

葉聖陶(1894~1988),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紹鈞,字秉臣,辛亥革命後改字聖陶。二三十年代的創作很多,短篇小説集有《隔膜》《火災》等六本,散文集有《腳步集》,童話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長篇小説有《倪煥之》。1925年“五卅”運動後,創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説。他創作態度嚴謹,語言洗練優美,風格樸素自然,有“優美的語言藝術家”之稱。

2.蘇州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滄浪亭

滄浪亭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並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是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的園林。全國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譽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留園

留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園中分四個風景區,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

網師園

網師園佔地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佈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侷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

怡園

怡園是蘇州園林中建築最晚的園林,因而得以博採眾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

三、朗讀課文,整體感知文意

1.教師播放示範朗讀磁帶,多媒體同時顯示與課文內容相關的蘇州園林圖片,如亭台軒榭、假山池沼、花草樹木、花牆廊子等。

2.教師檢查預習,強調重點積累的詞語。

多媒體顯示:

(1)辨明字音:

軒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樣

重巒疊嶂(zhàng) 相間(jiàn) 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g)

鏤(lòu)空 薔薇(qiáng wēi)

(2)辨明詞義,並造句

鑑賞:對藝術品或文物的欣賞和評價。

因地制宜:根據具體地形,設計或選擇適合的事物。

斟酌:考慮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重巒疊嶂:重重的山峯,層層的峭壁。

造句略

3.學生大聲讀課文兩遍,請學生交流初讀課文的感受。

教師提示(多媒體顯示):

文章是從_______角度,抓住______________的特點條分縷析地介紹蘇州園林的。

角度:

a.建築學 b.園林歷史 c.導遊 d.欣賞者

特點:

a.蘇州園林總的特點 b.有代表性的園林

學生明確:文章是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總的特點條分縷析地介紹的。

四、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把握作者的説明要點及説明順序

1.劃分結構層次,理清全文思路。

(1)學生精讀課文,概括每段大意,劃分結構層次。

(2)同桌之間交流,求同存異。

(3)小組內部交流,求同析異,並統一看法。

(4)全班交流,教師可作必要的點撥指導。

明確: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説明蘇州園林地位及特點。

第二部分(3~9)分類具體説明蘇州園林的藝術美。

第三部分(10)總結全文

2.把握作者的説明順序。

(1)選兩位同學用自己的話介紹作者的説明順序。

(2)其餘同學補充評價。

明確:文章採用先總後分式的結構展開。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説明。園林建築特點的概括介紹和分類説明互相照應,前後提挈。“圖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線索貫穿全篇。

作者先介紹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從遊覽者的角度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即“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然後,從亭台軒榭的佈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樹木的映襯、近景遠景的層次等四個主要方面和每個角落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園內建築的色彩美等三個細微方面來具體説明這個特點。

(3)以第4段為例,探究局部説明順序。

①學生齊讀第4段。

②選一位同學介紹本段的説明順序。

明確:本段先寫假山堆疊的藝術,或重巒疊嶂,或竹木掩映,遊人遠望有觀賞古代名畫的美感,攀登則有如身在山中的實感。次寫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兩橋相望,各呈異彩;或石頭花草,隨意點綴,無不皆美。再其次又寫池沼中還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潑戲耍的游魚,充滿生氣。“圖畫美”貫穿整個段落。

五、難點探究

文中多次提到繪畫,把繪畫和園林建築聯繫起來,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築,或以園林建築印證繪畫原理,試從課文中找出幾處例子加以簡要説明。

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圈點勾畫。

學生討論,明確:1.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2.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3.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4.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5.蘇州園林在每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6.有牆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實際上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

1、2句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築,以中國的審美觀為依據,畫龍點睛地發表議論,透過景物表象,找出內在規律。3、4、5是作者隨手摘取的幾幅小景,以園林建築印證繪畫原理,給人似曾相識的審美感覺。6句雖未點明繪畫原理,但作者的分析説明卻完全吻合傳統的畫論,這樣的佈局同國畫採用“以大觀小”的畫法、尺幅之中具千里之勢的道理是一樣的。

六、課堂練習

精讀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問題。

1.概括此段的説明要點。

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藝術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3.園林內裝鏡子,請用物理學知識對這一設計依據的原理及產生的效果作簡要説明。

選三位同學回答。

明確:1.這段話的説明要點是花牆和廊子的特點。2.有牆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藝術效果。3.裝鏡子是運用物理學光學中平面鏡成像原理,通過反射,層次加多了,景緻更深了。

七、佈置作業

1.課後瞭解有關説明方法的知識,簡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

2.複習《中國石拱橋》《橋之美》,找出兩文中所採用的説明方法。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弄清本文所採用的説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揣摩語句,體會其豐富的內涵;比較閲讀,深化對於説明方法的理解;延伸拓展,有助於課內知識的消化及能力轉化。

[教學步驟]

一、把握本文所採用的説明方法,探究作者説明的技巧

1.教師簡單介紹有關説明文常用的説明方法的知識。

多媒體顯示:

關於説明方法:

為了把事物特徵説清楚,或者把事理闡述明白,必須有相適應的説明方法。寫説明文要根據説明對象和寫作目的,選用最佳的方法。當然,作者也有選擇的自由。

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列數字、引用、下定義、分類別、作解釋、列圖表等。

説明方法及表達作用一覽表

2.要求學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結合實例體會其作用。

(1)學生圈點勾畫,獨立分析。

(2)小組內交流看法,求同存異。

(3)全班交流,教師引導學生存同析異。

明確:本文采用的説明方法有以下幾種:

①分類別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②作比較

“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③引用

“……遊覽者來到園裏,沒有一個不心裏想着口頭説着‘如在畫圖中’的”。

④舉例子

“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

⑤列數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綜合起來看,誰都要讚歎這是高度的圖畫美。”

二、比較閲讀,加強對説明方法的理解

運用從本文學到的知識分析《中國石拱橋》《橋之美》所運用的説明方法。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語文科代表組織全班同學交流,最後科代表作總結髮言。

明確:《中國石拱橋》和《橋之美》選用的説明方法有:

(1)打比方

“石拱橋的橋洞成弧形,就像虹。”

“橋洞不是普遍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

(2)舉例子

“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省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台區的盧溝橋。”

“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與蘆葦叢構成鮮明的對照。”“江南鄉間石橋……”“長橋……”“風雨橋……”

(3)列數字

“趙州橋非常雄偉,全長50.82米……”

“(盧溝橋)橋長265米……”

(4)引用

“唐朝的張族説,遠望這座橋就像‘初月出雲,長虹飲澗’。”

“唐朝的張嘉貞説它‘製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為’。”

“那時候有個意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他的遊記裏,十分推崇這座橋,説它‘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小橋流水人家’,固然具詩境之美,其實更偏於繪畫的形式美……”

三、揣摩語句,理解語句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簡潔生動的特點

1.多媒體顯示:

(1)倘若要我説説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2)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後半句能否改為“誰就不該錯過蘇州園林”?)

(3)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去掉“一切”“決不”,可以嗎?)

(4)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藝術”與“技術”有什麼區別?)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

(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羅,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

(這個描寫的句子有什麼作用?)

學生朗讀句子,悉心體味,思考。

明確:(1)“標本”原指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這裏是典範、樣本的意思。用這個詞非常簡練地説明蘇州園林在各地園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各地園林的廣泛影響。

(2)不能,原句突出了“蘇州園林”。

(3)不能去掉,“一切”“決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強調蘇州園林的總特點。

(4)“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悦,並且無法被複制;“技術”,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5)去掉“往往”,使表達失去了分寸。原句強調“大多是這樣,但又不全是”這一層意思。

(6)這句子寫出了藤蘿爭春的情景,烘托園林的繁華氣氛,生機盎然,沁人耳目。

2.學生另找幾例品評涵泳。

如:“可是牆壁上有磚砌的各式鏤空圖案,廊子大多是兩邊無所依傍的,實際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緻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麼意思?

明確:“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意思是,儘管猛一看上去花牆和廊子把景緻分開了,但因為牆壁是鏤空的,廊子兩邊無所依傍,所以景緻並沒有真正隔開,而只是緩衝了一下視線,使得景物不是一覽無餘地呈現在遊覽者跟前,而是漸次展開,給人“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四、課堂小結

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徵,説明順序合理,説明方法得當,既突出了被説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聖陶先生駕馭複雜事物的非凡筆力。在領略蘇州園林藝術美的同時,借鑑作者説明的技巧,力求學以致用。

五、課堂練習

仿句訓練

1.“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講究……講究……講究……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要求:仿照本段,利用總分總的格式寫一段話,要求分説部分用一組排比句。

2.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

要求:利用分總式的格式寫一段話,要求分説部分結構要整齊,冒號前後為因果關係。

學生任選一句仿寫句子,然後選兩位同學回答,其餘同學評價。

六、佈置作業

1.請用一段文字介紹你所在的班級室內佈置情況,要求説明順序條理,至少運用兩種説明方法。

2.預習《故宮博物院》,查找有關圖片和資料。

●板書設計

●活動與探究

一、寫作活動設計

1.請向別人介紹你的居室,要求體現居室的個性特徵,至少運用兩種説明方法。

2.運用你從課文中學到的欣賞中國園林的知識,介紹你遊玩過的一座園林。

提示:①要注意園林各方面的佈局是否妥當適宜,具體景物佈置是否自然合理。

②注意抓住特點來寫,運用恰當的説明方法和合理的表達方式。

3.以你現有的知識,向從未聽説過或只知其名的人介紹蘇州園林,你打算如何介紹?請寫一段文字。

二、猜讀活動

下面的詩句寫的是蘇州園林的__________景。

(一)

鳥啼花落屋西東,柏子煙青芋火紅。

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

(二)

疊石疏泉不數旬,水芝開出似車輪。

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紅魚跳綠萍。

提示:(一)假山,(二)“荷葉”或“魚戲蓮葉圖”

三、收集介紹蘇州園林的文章,包括從建築學、介紹園林歷史、導遊、遊客等角度介紹的説明文以及寫景、抒情的遊記。組織一次以“蘇州園林大家談”為題的讀書交流會。

提示:可在圖書館查閲相關資料,也可上網搜尋。

四、開放性探究

1.閲讀下面這段文字,回答問題。

綠地是城市之肺

綠地是城市之肺。科學測驗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由150平方米的綠葉面積提供,也就是説每人須依*一株枝葉繁茂的喬木的產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在綠樹成蔭的城區,空氣中的細菌可減少3至6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氫等有害氣體被綠色植物 、 、 ,灰塵減少10%至27%,城市噪音減弱。清潔、安靜的綠色世界有利於心臟病、高血壓、神經衰弱患者調養和康復,人均壽命可延長2至3歲。工作節奏不斷加快的都市人,在園林化的環境中,中樞神經、呼吸、血流得到調節,視、聽、嗅覺和思維的靈敏性得到增強。人的生命與綠樹的生命本是交融一體的,綠樹是人類生命之源。那些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樹毀綠的人們,可曾意識到他們的舉動無異於操利刃戳殺自己的心肺,殘害自己的身軀啊!據專家估算,我國某個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統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損失為620萬個,經濟損失達4億元。如增加城市綠化,無疑可大大減少這筆損失。

(1)選段的三個空格里,依次應填入的一組詞語是

a.過濾 阻擋 吸收  b.過濾 吸收 阻擋

c.吸收 阻擋 過濾 d.阻擋 過濾 吸收

(2)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據專家估算”中加粗詞刪去好不好?為什麼?請作簡要回答。

(4)文中畫線句使用了列數據的説明方法,其作用是為了説明________________。

(5)精讀全文,請列舉出城市綠地的作用。(至少答出6點)

(6)“人的生命與綠樹的生命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句中“交融”一詞能否換成“交織”?為什麼?

參考答案:

(1)d

(2)綠地是城市之肺

(3)不好。刪去“專家”的,就影響了説明內容的權威性、科學性。(只要能從説明效果、説明語言準確性的角度講清原因,且言之成理即可)

(4)伐樹毀綠危害健康,影響工作,以致造成經濟損失

(5)①提供氧氣 ②減少細菌 ③吸收有害氣體 ④減少灰塵 ⑤減弱城市噪音 ⑥有利於心臟病、高血壓、神經衰弱者的調節和康復 ⑦調節中樞神經、呼吸、血流 ⑧增強視、聽、嗅覺和思維的靈敏性 ⑨減少疾病引起的經濟損失。(答出其中6點即可)

(6)不能。“交融”指組合在一起不可分;“交織”指合在一起是可分的。用“交融”更能體現人的生命與綠樹生命的密切關係。

2.閲讀下文,回答文後題目

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它是清嘉慶、道光年間兩淮鹽總黃至筠在明代壽芝園舊址上興建起來的。當時園中遍植翠竹,蓋取東坡詩句:“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瘦,無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故名“個”園。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步入個園大門,便見湖石傍門,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此即個園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與不似之間,與整個“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來,繞過“宜雨軒”,眼前豁然開朗。在濃陰環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現在面前,這就是“夏山”。過石橋,進石洞,只覺得藕荷飄香,蒼翠生涼。

轉過“鶴亭”,是座“一”字形長樓,循樓而去,“秋從夏雨聲中入”,長廊盡頭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黃山石堆疊而成,構思大膽,用石潑辣,相傳為大畫家石濤傑作。看此山,山勢巍峨,峯巒起伏,又見古柏斜伸,紅楓遍植,鐘乳石掛,石橋儼然,氣象果然不同一般。設若晴天薄暮時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紅如染,“秋高氣爽”的詩情畫意頓時溢出。

步下秋山,過“透風漏月亭”,迎面是一組由白色石英石堆疊而成的“冬景”。一隻只“雪獅”似頑皮的孩子用殘雪堆就。山脈、山頂“終年積雪”。南面有一堵白圍牆,牆上開了四排風洞,使人不寒而覺寒。

(1)解釋下面短語中加粗的詞。

①石筍參差

②石橋儼然

(2)揚州“個園”得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最能概括個園特點的一句話是

a.江蘇揚州個園,是一座獨具風格的名園。

b.園中遍植翠竹,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

c.個園以四季假山的堆疊精巧而著名。

d.個園四季的景色各具特點。

(4)本文介紹個園,是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順序寫的,表明這一順序的詞語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從文中可以看出個園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________、夏之________________、秋之________________、冬之________________。(各填一字)

(6)本文的結構形式是

a.總——分 b.分——總

c.總——分——總 d.並列

(7)説明語言有平實和生動之分。本文多用________________的語言來説明。試以“個園春景”一段為例談談其語言運用的妙處。

參考答案:

(1)①長短、高低、大小不齊;不一致。

②形容齊整。

(2)當時園中遍植翠竹,竹葉形狀很像一個“個”字

(3)c

(4)空間 步入 繞過 轉過 步下

(5)趣 涼 爽 寒

(6)a

(7)生動 運用“修竹繁茂,石筍參差,恰似‘雨後春筍’破土而出”及“生肖”“相映成趣”等詞句,具體生動地説明了個園“春景”的妙趣橫生,給人以真切感。

●備課資料

一、課文導讀

精細的觀察是寫好説明文的關鍵

——《蘇州園林》教學一席談

寫説明文成功與否,關鍵在於是否準確把握客觀對象本身的特點,《蘇州園林》是個極好的例證。

蘇州園林是我國最著名的園林建築,共有一百多個,頗富盛名的也有十來個。這些園林集中了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巧奪天工,爭奇競秀,具有很高的藝術性。要在一篇短文內詳細介紹蘇州園林,一定要經過精細的觀察,才能以簡馭繁地把握它們的共同特點。

在精巧觀察的基礎上,作者把各個園林加以比較分析,透過各個園林獨出心裁的佈局,找準了它們異同之間的特徵,以精練、簡潔、淺顯的語言加以説明。文章指出,“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這是各個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共同追求的目標。具有圖畫的美感,這正是蘇州園林建築最重要的共同特點。接着根據園林景物的種類,分門別類説明園林的“畫意”主要表現在“四個講究”上,即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文章下文有四節文字,詳細闡述每一方面園林景物體現出來的圖畫的美感。後面又以“遊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發端,引起文章最後三節,分別説明園林的畫意還表現在設計者和匠師們注意每一角落景物的構圖美、門窗的圖案美和雕鏤美、屋內佈置的色彩美。文章採用先總後分式的結構展開,“圖畫美”這一對客觀事物的認識作為一條線索貫串全篇,園林的特點闡述得十分透徹,留給我們的印象也十分深刻。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引導學生結合課文的具體內容,用心體會精細周密的觀察是寫説明文最重要的基本功的道理,培養通過觀察把握事物特徵及其內在規律的習慣能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閲讀、寫作説明文時站在較高的起點上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四

第二教時

一、複習舊課

二、學習本文語言的多樣性

提示:本文語言的多樣性,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歸納:

1、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

2、句子的多樣性:描述性和概括性的句子。

3、用詞的精練、準確和周密。

4、多種修辭方法的使用。

多種表達方式的運用:

提問:本文用了哪幾種表達方式?以第5段為例説明。同學發言,歸納:

第1句是説明,説明花草樹林映襯方面的圖畫美。第2句是描寫,描寫了俯下的高樹枝和仰起的低樹枝,交相輝映的情景,富有動態,給人以層次感。第4句“因為依據另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是議論,闡明這樣栽種的藝術效果。

提問:還能找到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例子嗎?

如第7段中描寫,第1段中的議論,既增強文章生動性、趣味性,又對蘇州園林作了畫龍點晴的評價。

提問:前面看到本文有不少具體描述的句子,其實文中也有不少概括説明的句子,同學們找找看。

如第2段中概括蘇州園林總特徵的句子;第5、6、7、8段的第一句都起到了概括蘇州園林特點的作用。

三、語言的特點

提問:請同學們找找本文運用詞語的特點。

1、準確

鑑賞:指對藝術品的欣賞和評價。(玩賞、欣賞、觀賞)

2、周密

請説出以下各句劃線詞的作用。

①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

②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③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

④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3、精練

請讀第7段,説説段中“栽”、“蔓延”、“補”幾個動詞用得為什麼好?

這幾個動詞恰當而形象地寫出設計者和匠師們的精心佈局,化靜為動,化音調為色彩。

提問:能找出本文中使用的多種修辭方法嗎?

排比:第2段。設問:第3段。比喻:第3段。

有人説本文具有散文特色,是因為作者通過説明描繪,自然、真切的再現了蘇州園林的風貌,使我們得到了美的享受,正如題目所寫,使人有種“眷戀”之情,你能從文中找出例子嗎?

如第4、5、7、8、9段的結尾及全文的結尾,都是有景有情的。

四、小結

本文由總到分地説明了各具特色的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徵——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表現了對蘇州園林的讚賞和眷戀之情。

五、佈置作業

課後練習二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五

教學重點:

一、體會作者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哪個特徵,又是怎樣突出這個特徵的。

二、學習本文嚴謹的結構層次。

三、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四、熟悉説明方法,學習用比較的方法説明事物的特徵。

教學難點:

一、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作意圖,進而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理解文章結構。

二、在把握全篇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加強對説明文的分析掌握。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學習説明文知識。

2、作者簡介及寫作緣由。

3、字詞。

4、朗讀課文,找出説明對象。

5、理清文章結構,劃分段落層次,歸納段意。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

複習説明文的相關常識,提問:

1、學一篇説明文應首先從哪些方面入手?

2、説明的順序有哪幾種?

3、説明的方法有哪些?常見的有哪些?

4、説明文的語言有哪些特點?

二、作者及蘇州園林的相關介紹:

1、作者簡介:

葉聖陶:(1894——1988)原名紹鈞,字聖陶,江蘇蘇州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編輯家。主要作品有小説《潘先生在難中》,散文集《腳步集》,童話集《稻草人》,長篇小説《倪煥之》。

2、蘇州園林簡介:

三、預習檢查:

1、給加點的字注音:

軒榭(xuānxiè)池沼(zhǎo)對稱(chèn)重巒疊嶂(luán)(zhàng)

丘壑(hè)嶙峋(línxún)鏤空(lòu)

斟酌(zhēnzhuó)闌干(lán)薔薇(qiángwēi)

2、解釋詞語:

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規定適宜的辦法。

自出心裁:出於自己的創意和裁新。

重巒疊嶂:重重疊疊的山峯。巒:連着的山。嶂:形勢高險像屏障一樣的山峯。

丘壑:山丘和水溝。比喻心中構思好的腹稿或設計樣式。

斟酌:考慮事情、文學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適當。

別具匠心:具有與眾不同的巧妙構思。匠心:匠師之心,指巧妙的設計。

俯仰生姿:有高有矮,形成各種美好的姿態。

四、初步感知課文:

1、教師範讀課文。學生:給每段表上序號。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找出本文的説明對象。

(2)説説每段寫了什麼內容?

(3)合併段落,劃分層次。

本文采用“總—分—總”的結構模式,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部分(1)寫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高度評價了它在我國園林中的地位,總領全文。

第二部分(2-9)介紹蘇州園林的總體特點是“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第三部分(10)結束全文,引起讀者的觀賞願望。

3、自讀課文,認真品味。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找出説明對象的總體特徵,並分析作者通過哪幾個方面來突出這幾個特點的。

2、明確本文的説明順序。

3、以課文第重點章節節為例,指導學生掌握説明文閲讀重點。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

羅曼·羅蘭説:“生活中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發現美的眼睛。”請同學們先看幾張圖片,用一兩個詞語説説這些圖片美在何處?(欣賞後指名説。)

有人説“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讓我們一起來學習葉聖陶先生寫的《蘇州園林》,看看他是怎樣抓住蘇州園林的特點來進行説明的。(板書課題及作者。)

二、賞析課文:

(一)朗讀第二段,思考:

1、蘇州園林具有怎樣的總體特徵,才能成為各地園林的標本?

明確:“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為了達到這一標準,作者認為設計者和匠師從哪幾個方面下了功夫?

明確:四個講究: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排比句,説明蘇州園林的整體特徵就體現在這四個方面。

3、這四個“講究”之間能不能調換順序?

明確:不能,因為它們是按照從大到小、從主到次的説明順序安排的。

4、設計者這樣力求完美,目的是什麼?

明確:願遊覽者“如在圖畫中”。

(二)速讀3-6節,看看依次寫了什麼?

明確:依次照應第2節中的四個“講究”。

僅從大處講究能稱得上是“完美”的圖畫嗎?不能,還要從小處注意處處體現畫的完美。速讀7-9節看看要注意什麼?

7節:圖畫美

8節:圖案美

9節:色彩美

畫圖歸納:(圖樣見課件)

(三)速度課文3—9節,結合圖片賞析歸納:

閲讀第4節,完成下列練習:(學生思考、討論)

(1)用“”劃分這段文字的層次。

(2)這段文字的説明對象是,其中又以為主。

(3)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徵是

(4)文中概括蘇州園林假山特點的一句是。

(5)文章分幾個方面介紹池沼?

(6)這段文字的結構特點是。

(7)這段文字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8)文中“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中的“藝術”和“技術”有什麼不同?可不可互換?

配合圖片,簡要分析第5、6節,回答問題:

(1)概括本段的段意。

(2)指出本段運用的説明方法。

(3)這段文字除用説明這種表達方式,還用了什麼?作用是什麼?

(4)本段的説明順序是什麼?

品味圖畫美:快速瀏覽課文3-9段,找出能具體表現圖畫美的句子,再讀一讀。

示例句子:

(1)“而園林是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2)“還在那兒佈置了幾塊玲瓏的石頭,或者種些花草,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3)“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這是不可取的。”

(4)“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

(5)“遊覽者必然也不會忽略另外一點,就是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階砌旁邊栽幾叢書帶草。牆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薔薇木香。如果開窗正對着白色牆壁,太單調了,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句中的“畫”“圖畫”,應該就是中國畫。(1)和(3)句的議論,是以中國畫的審美觀為依據的,而(2)(4)(5)句作者隨手摘取的幾幅小景,我們覺得很熟悉,因為它們原是中國畫上最常見的。這就足以説明園林建築與繪畫是有聯繫的。

從3-9節4個“講究”、3個“注意”我們可以看出課文的主體部分採用哪種結構形式?

(明確:“總—分”結構。)

請你用所學的知識來鑑賞下面的圖片(任選一張)。説説:美在……

三、小結全文:

蘇州園林無論是整體,還是它的每一個局部,甚至每一個細部處處都注意到了圖畫美,作者反反覆覆用圖畫作比,目的在於始終強調蘇州園林總的特徵。由此我們可以知道説明文始終要注意緊緊抓住被説明事物的特徵。

四、課文的説明順序:

明確:邏輯順序(概括——具體主要——次要)

五、拓展練習:

1、倘若要我説説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標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

明確:“標本”在這裏是典範和樣本的意思。

2、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和“技術”有什麼區別?)

明確:“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給人以審美愉悦,並且無法複製;“技術”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3、下面句子使用了什麼説明方法?

A、我國的石拱橋幾乎到處都有……其中最著名的當推河北趙縣的趙州橋,還有北京豐台區的盧溝橋。(舉例子)

B、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作比較)

C、橋洞不是普通的半圓形,而是像一張弓。(打比方)

D、趙州橋全長50.82米,兩端寬9.6米,中部略窄,寬9米。(列數據)

E、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引用)

4、品味詞語。

A、蘇州園林(據説)有一百多處,我到過的不過十多處。

明確:“據説”表明不是作者親身考察的,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B、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絕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明確:“一切”、“絕不”語氣肯定,強調了蘇州園林的共同特徵。

C、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

明確:“往往”是就一般情況而言,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真實性,使表達更準確。

六、課後作業:

作文:學寫説明文

題目:《我們的校園》

要求:1、認真觀察,抓準特點。

2、按照一定的説明順序。

3、用3~4種説明方法。

4、字數:500字左右。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六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積累本文優美的詞語;理解本文總説和分説的結構及説明語言的多樣性。

2、過程和方法:整體感知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運用的説明方法,培養説明文的閲讀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領略中國園林的圖畫美,逐步培養學生的藝術鑑賞力;瞭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愛國思想,感受寫作大師的語言美,增強熱愛母語的感情。

教學重點:

1.理清課文思路,把握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和本文的説明順序。

2.揣摩語句,理解句子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難點:

1.理解繪畫與園林建築的聯繫。

2.搞清本文所運用的説明方法,並理解其作用。

教學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課文,簡介作者

1、導入新課(多媒體顯示“蘇州園林”美景)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足以説明蘇州之美。蘇州的園林藝術歷史悠久,現存園林遠則上千年,近則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處園林,可以説是集歷代江南園林藝術之大成。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藝術風格。葉聖陶先生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基本藝術特徵,作了具體而生動地説明。

2、簡介作者:

葉聖陶(1894~1988)現代文學家、語文教育家。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國第一部童話集。1928年創作了優秀長篇小説《倪煥之》。他原籍江蘇蘇州吳縣,22歲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蘇州,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葉老病癒後為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言。

二、教學新課:

1、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xuānxièqiūhèlínxún

軒榭丘壑嶙峋

xiānglòuqiángwēi

相間鏤空薔薇

zhēnzhuóchóngluándiézhàng

斟酌重巒疊嶂

(2)解詞:

自出新裁胸中有邱壑嶙峋鏤空

標本——指在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

佈局——全面安排(多指作文、繪畫等),這裏指分佈的格局。

敗筆——字寫的不好的一筆;繪畫中畫的不好的部分;詩文中寫的不好的詞句。

閲歷——由經歷得來的知識。

2、整體感知:精讀課文,完成思考題

(1)蘇州園林給作者總的印象是什麼?

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2)這是一篇事物説明文,被説明的事物——蘇州園林具有怎樣的共同點?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具體表現的特點分別對應了後文的哪些段落?

共同點: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具體表現: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依次對應:3、4、5、6段。

(3)課文的第3、4、5、6段內容與第2段是什麼關係?

第2段是總説,第3、4、5、6段是分説。每一段與前面的一個“講究”相照應,具體説明蘇州園林某一方面所體現出來的圖畫美。

(4)課文第7、8、9段寫了什麼內容?與中心有何關係?

這三段從園林角落、門窗以及色彩方面説明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

這是細部次要介紹屬非重點,所以放在後面,寫得簡略。

(5)讀第10段,本文結尾有何特點?

文章收尾留有餘地,引人回味。

(6)給課文劃分結構脈絡,並歸納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①:突出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總領全文。

第二部分②—⑨:從園林建築的各個方面,説明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總的特徵。

第一層②:指出蘇州園林的總體特徵。

第二層③—⑥:分別從四個方面説明蘇州園林四個“講究”所體現出的圖畫美。

第三層⑦—⑨:從角落、門窗、色彩等方面進一步説明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第三部分⑩:指出蘇州園林圖畫美的特點不止於此,留有餘地,引人回味。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大體感知了蘇州園林的圖畫美,瞭解了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下節課,我們將一起深入去探究作者所使用的説明方法,感受其優美嚴謹的語言。

四、作業:

1、完成課後第一題。

2、課後請同學們去查找有關説明文的資料(如國小六年級課本、國中語文課本或者上網搜索),看看常見的説明方法有哪些?説明順序有哪些?

3、精讀課文,去領略中國園林的圖畫美,瞭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感受葉聖陶大師寫作的語言美。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精讀課文,進一步瞭解作者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哪個特徵,又是怎樣突出這個特徵的。

2、理清結構,學習本文嚴謹的結構層次。

3、學習為了突出説明事物的特徵,運用了由主要到次要、由概括到具體的説明順序,掌握相關的説明方法。

教學重點:

學習抓住事物特徵進行説明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檢查課後第一題:

總説分説

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園林整體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

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

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

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園林局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

門窗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

建築物顏色與花草搭配和諧

二、觀察表格,本文運用了怎樣的説明順序?

(補充介紹:

説明文是以説明為主要表達方式來解説事物、闡明事理而給人知識的文章體裁。

依據説明對象與説明目的的不同,把説明文分為事物説明文和事理説明文兩大類。

説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邏輯順序:

從原因到結果、從結果到原因、

從主要到次要、從次要到主要、

從整體到局部、從局部到整體、

從具體到一般、從一般到具體、

從概括到具體、從本質到現象。)

本文運用的説明順序:從概括到具體、從整體到局部、從主要到次要。

三、作者在描繪蘇州園林的美時採用了哪些説明方法?有何作用?

(補充介紹:

常見的説明方法有: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引資料、列數字(列圖表)、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作引用、作假設等。)

作比較——突出説明對象的特徵

説明方法的作用:舉例子——使被説明的事物更具體,有助於理解

打比方——形象具體地説明了説明對象的特徵

引資料——生動形象地説明了夏秋季節池沼之美

概括(總説)——具體(分説)

內容特徵説明方法

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不對稱③作比較、舉例子、打比方

無論站在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藝術④主要(整體)舉例子、引資料

哪個點上,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重畫意⑤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

眼前總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景緻深⑥舉例子

一幅完美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享受⑦舉例子

的圖畫②門窗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圖案美⑧次要(局部)

建築物顏色與花草搭配和諧——安靜閒適⑨作比較、舉例子

四、本文在語言上有什麼特點?

揣摩語句,理解語句豐富的內涵,體會本文表達方式靈活多變,語言準確、簡潔、生動的特點。用多媒體顯示:

(一)讀下面的句子,説一説加橫線的詞對説明事物所起的作用。

1、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

“絕”字突出數量之多,更顯出蘇州園林的獨特。

2、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

“僅”字説明假山的堆疊不僅是技術,也是一項藝術。

(“藝術”與“技術”有什麼區別?)

“藝術”是強調個人獨創性的活動,其成果能給人以審美愉悦,並且無法被複制;“技術”,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實際效用的東西,一般可以大量複製。

3、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極”字突出數量之少,但也不是一點兒沒有,避免絕對化。

(二)分析下面句子在語言上的特點:

1、誰如果要鑑賞我國的園林,蘇州園林就不該錯過。

(後半句能否改為“誰就不該錯過蘇州園林”?

不能,原句突出了“蘇州園林”。

2、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去掉“一切”“決不”,可以嗎?)

不能去掉,“一切”“決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強調蘇州園林的總特點。

3、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樣,往往安排橋樑。

(去掉“往往”好不好?)

去掉“往往”,使表達失去了分寸。原句強調“大多是這樣,但又不全是”這一層意思。

(以上句子體現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三)分析下面句子在語言上的特點:

1、倘若要我説説總的印象,我覺得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

(“標本”在這裏是什麼意思?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標本”原指實物原樣或經過整理、供學習研究時參考用的動物、植物、礦物。這裏是典範、樣本的意思。用這個詞非常簡練地説明蘇州園林在各地園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對各地園林的廣泛影響。

(這體現了説明文語言的簡明。)

(四)分析下面句子在語言上的特點:

1、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悦,可是沒法説出來。

(這體現了本篇説明文語言的生動。)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介紹了蘇州園林藝術的整體特徵,説明順序合理,説明方法得當,説明語言準確簡明又生動,既突出了被説明事物的特點,結構又顯得清楚有序,實為一篇難得的好文章,顯示了葉聖陶先生駕馭複雜事物的非凡筆力。我們在領略蘇州園林圖畫美的同時,瞭解了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感受到了葉聖陶大師寫作的語言美。今後我們可以借鑑作者説明的技巧、優美嚴謹的語言,力求學以致用。

六、作業

完成學法練習題。

《蘇州園林》教案 篇七

設計思路: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徵,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説明事物的方法。

2.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

3.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其中,調動學生合理互動的想象,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和從反覆誦讀、重點詞句賞析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是本文的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抓住事物特徵,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説明事物的。方法是教學難點。

教學步驟:

一、激趣以導入

多媒體投影課前大家蒐集的有關蘇州園林的圖片,師生邊欣賞邊交流感受,通過創設情景,激發起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學習。

二、披文以感悟

1. 組織學生大聲朗讀課文,熟悉課文內容。

2. 請同學們談朗讀課文後的發現、感受,或提出不懂的問題。

3. 巧妙過渡,研讀第二段。

三、合作以探究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閲讀課文的三至六段,合作探究蘇州園林在具體設計時是如何體現四個“講究”的,作者採用了什麼説明方法。要求大家邊讀邊標畫關鍵句,並嘗試在課本空白處做旁批。

重點學習第五、六段,通過反覆誦讀,調動學生合理互動的想象,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2.葉聖陶先生已經把四個“講究”介紹的很清楚了,蘇州園林的“畫意美”也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為什麼還要寫7、8、9、10段呢?去掉行嗎?同學們自由朗讀這四段,思考交流。

四、鞏固以拓展(含作業)

1.師生共同總結對本課的收穫、感悟。

2.拓展延伸,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個完成。

⑴寫一篇文章,介紹你遊玩過的一座園林,200字左右。

⑵説明一幅畫。(提示:可按照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進行介紹。)

《蘇州園林》的教學設計 篇八

[教學設想]:

一、本文着筆於蘇州園林的總特點,有很強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瞭解文中總説和分説的自然結合,是教學的重點

二、蘇州園林的總特點就是畫意美,教學時應儘可能將有關文字還原成畫面。

三、本文以説明為主,有時也穿插使用了議論、描寫等多樣化的語言表達方式,教學時應適當分析,這是教學難點。

四、本文的語言很有特色,教學時要引導學生仔細領會,認真辨析。

[教學目的和要求]:

一、查字典等有關工具書,掌握生字的字形、讀音,瞭解文中部分字詞的意義。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整體感知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瞭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總説和分説的結構層次。

四、學習本文多樣化的語言。

五、領略蘇州園林的畫意美,激發學生愛美愛國。

[教學重點]:

一、整體感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二、理清全文的結構佈局。

[教學難點]:

學習説明方法,領會描寫句、議論句的作用。

[教具準備]:

蘇州園林的圖片、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把握蘇州園林的總特徵。

2、理清説明順序。

3、感受蘇州園林的圖畫美。

[教學過程]:

一、佈置預習:

粗讀課文,抓住本文的説明中心,劃分課文段落,藉助工具書弄懂生字詞。

二、導入新課:

人們常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美在西湖,蘇州美在園林,那麼蘇州園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讓我們伴着清雅的古箏曲,一起來欣賞一組蘇州園林的圖片,感受一下蘇州園林的美趣。

三、課件顯示圖片欣賞,請同學們説説看圖片後的感受。

[感受蘇州園林的美趣,激發學生學習本文的興趣,激發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

1、圖片介紹了哪些園林?

(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蘇州四大名園)

2、説説你對蘇州園林總的印象。

(鼓勵學生運用詩句)

四、整體感知,理清思路。

[感受畫意美的同時,把握蘇州園林的總特徵,理清文章説明的思路,培養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下面請同學們聽聽葉聖陶對蘇州園林的評價,看看葉聖陶先生跟你們有沒有同感。

[幻燈出示思考題]

1、作者對蘇州園林總的印象是什麼?

2、作者是怎樣用一句話概括蘇州園林的特點的?

3、作者分項概括,又從四個方面體現以上特點,是哪四個方面?

4、課文餘下部分又介紹了什麼?

5、結合是上述問題,標明全文説明順序。

(電腦播放課件:蘇州園林的相關圖片、原文文字)

(學生獨立解決問題,自由發言。)

五、小組合作,自主探究。

[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將朗讀訓練與學生個性的發展需要相結合,培養學生自信、有主見。]

1、結合圖片,用語言再現蘇州園林四個“講究”的圖畫美。

(學生分小組合作,教師提供相應的圖片、音樂,小組推薦代表表演,師生共同點評。)

2、文中優美的句子很多,找出你最喜歡的一句,並説説你喜歡的原因。

3、從文中你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學生自由發言)

六、質疑問難。

[提倡學生有發問精神]

(鼓勵學生敢於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尋求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幫助。)

七、拓展訓練。

[學文與作文成為一體,意在指導學生注意作文的條理性]

試以“我的家”為題進行寫作練習,要求不實寫哪一處景或哪一件事,而從總的印象寫起,引出對事物總的特點的概括,然後圍繞中心多方面説明。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一、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二、學習常用的説明方法。

三、學習本文多樣的語言。

[教學過程]:

(略)

板書設計:

13、蘇州園林葉聖陶

總印象:標本影響

務必使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

遊覽者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局部主

無論站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

在哪個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點上,

眼前總角落的圖畫美

是一幅門窗的圖案美細部次

完美的色彩的和諧美

圖畫

《蘇州園林》教案設計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一等獎 篇九

1、學習本文圍繞中心,從整體到局部多方面説明事物的方法在整體把握全文的基礎上,體會文章的結構美。

2、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從反覆誦讀和重點詞句賞析中,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3、運用多種媒體,創設豐富情境,通過調動學生合理互動的想象,引導學生感知園林的畫意美

1、作者是如何抓住蘇州園林的特徵,並突出這個特徵的。

2、嚴謹的結構層次,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3、合理互動的想象、蘇園畫意美的感知。

多媒體powerpoint課件。

一、導入課文

欣賞評彈,導入新課。

由欣賞蘇州評彈,聯繫到蘇州的園林,導入新課

二、講析

1、把握全文結構(蘇園特徵)

⑴(幻燈顯示課題、作者)葉聖陶,1894年生,我國現代作家、著名語文教育家,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他原籍江蘇蘇州吳縣,22歲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蘇州,對蘇州園林很熟悉,又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入的研究。本文是葉老病癒後為攝影集《蘇州園林》寫的序言。

⑵(解題)

俗話説: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足以説明蘇州之美。蘇州的園林藝術歷史悠久,現存園林遠則上千年,近則四五百年,全城有一百多處園林,可以説是集歷代江南園林藝術之大成。其中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了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藝術風格。葉聖陶先生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基本藝術特徵,作了具體而生動的説明。

⑶蘇州園林的地位和特徵(範讀開頭兩段,幻燈展示)

①請對出江南園林甲天下的下聯?(蘇州園林甲江南)

②作者對蘇州園林的總體印象是什麼?作者是如何引出蘇州園林的?

明確:

a、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各地園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蘇州園林的影響。標本地位決定了蘇州園林值得鑑賞、不該錯過,即:窺蘇州園林之一斑,見各地園林之全豹。

b、用作比較的方法,通過與其他地方的園林比較,説明蘇州園林是各地園林的標本。

③各地園林都有自己的特色,上學期我們學過的瓜州於園的設計風格是什麼?(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

④(蘇園特徵)蘇州園林的設計理念是什麼?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⑤(操作方法)如何體現出入畫的原則?

為了達到完美的圖畫的目的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2、課件顯示圖片欣賞(幻燈),把握重點部分脈絡。

①讓我們一起走入蘇州園林,欣賞下面蘇園美景圖片,説説在這些蘇州園林的圖畫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後的感覺如何?

②同學的感受。(學生自由發言,教師適當點評)

明確:有亭台軒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樹木、有鏤窗廊子

③剛才同學們各抒已見,或雲園林斗拱飛檐,彷彿鳥兒要振翅欲飛,十分生動;或雲園林曲徑通幽,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師談談自己的感想。

明確:或曲徑通幽,或庭院幽深倏忽間似乎深諳了其中的深味,轉瞬間又無法洞悉其神韻,完完全全被蘇園圖畫的完美、內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卻不能用言語表達!

④下面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閲讀課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蘇州園林在具體設計時是如何體現四個講究的。

閲讀要求:ⅰ、自由讀,讀準字音,掌握字形

ⅱ、和鄰座討論,嘗試畫出你認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提問:ⅰ、四個語段按照什麼順序,各語段間能否互換?

ⅱ、佈局、配合、映襯和層次用的是否精準?

明確:亭台軒榭是園林中的主要建築,分佈範圍廣,風格類型一致,用佈局最能説明這類設置的全局性和整體性。池沼在園林景色中主要起連通、映照、組織作用,平曠的圖景或大小不一、相互關聯的若干景點,用配合一詞最為恰當。花草樹木美在千姿百態的形態組合和萬紫千紅的光色輝映,因而用映襯。近景遠景不是園中的單一的、某一類,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體畫面,所以説層次。可見作者遣詞很準確,貼切。

3、詳解重點段落,體會文章的語言美和畫意美

⑴請同學讀第三段,思考

①蘇州園林中亭台軒榭等建築的佈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亭台軒榭等建築的佈局突出自然之趣,決不講究對稱。)

②這一自然段寫法上有什麼特色?明確:作者運用作比較和打比方的説明方法,使讀者對蘇州園林的佈局特點有了明確的認識。

⑵齊讀第四段,試着給語段分層。(精講)

①蘇園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蘇園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麼,遵循的是什麼原則?

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怡情山水、置身山間,讓人暫時忘卻塵世的喧囂、煩憂!達到疊山理水,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效果。

②引導分析説明層次。明確:首先説明假山的堆疊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藝術,指有創造美的'方式方法;技術,指生產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遊人只覺得身在山間。其次寫池沼。先抓住關鍵,説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後從動靜的配合上説明了蘇州園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過對假山池沼的形象説明,讓讀者對蘇州園林的山水既有畫意又有詩意的特點留有深刻印象。

⑶指導學習第5自然段:

①自讀這一段,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應注意些什麼?

注意高樹與低樹、落葉樹與常綠樹、季節不同的花樹的相間映襯,栽種中式的藤蘿、不栽西式寶塔樣的松柏、閲兵式似的行道樹。

②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兩句從正面概括説明栽種上着眼於畫意,是空間上使高低樹俯仰生姿,互相映襯;一是根據季節變化花樹相間,達到四時不謝。第四句從修剪和栽種方面説明着眼畫意。第五、六兩句舉例説明蘇州園林樹木的畫意美。

⑷講析第6自然段:

①在蘇園裏安排鏤空的花牆、無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鏡子這樣做想達到什麼目的?為了避免一覽無遺、為了體現柳暗花明;為了增加景緻的深度、層次和觀賞點;為了給人如在畫中、美不勝收的感覺。

②你能運用剛學到的知識,談談你對杜甫的詩句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理解嗎?窗子本來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開窗户,西邊的山嶺,白雪皚皚,盡收眼底,反而別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4、略談其他段落:

①完成或達到了四個講究後蘇州園林就可以成為處處完美了嗎?蘇州園林大處十分講究,是一幅完美的圖畫,小處也不可忽視,更進一步説明了蘇州園林的處處入畫。

②蘇州園林各個角落都注意畫意美,門和窗簡樸而別具匠心。蘇州園林的彩繪也自出心裁。這幾節是緊緊圍繞處處入畫的説明中心來説明的,而且巧妙地照應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之句。

三、反饋和遷移

1、設計者和匠師們的設計是否達到了預期的完美的圖畫的效果,你能從文中找到例句證明嗎?(從遊覽者的角度來談)

2、遊覽蘇州園林有沒有最佳觀賞角度和觀賞時間?談談你的看法。

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角度)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魚戲蓮葉間和荷動知魚散這兩句詩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歡哪句?

4、文章結尾葉老説可以説的不止以上這些的確,蘇州園林值得我們瞭解的還有很多很多,介紹蘇州園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會只有本文的一種。它要我們親身去體驗、用心去品味、執畫筆來描繪、寫文章來讚美蘇州園林。

《蘇州園林》的教學設計 篇十

【教材分析】

《蘇州園林》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築特點和風格的説明文,文質兼美,字字錘鍊,字裏行間充滿了美感,顯示出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對家鄉園林真摯的喜愛之情。

本文先總括《蘇州園林》從整體上呈現出的特點,再從各個方面分別加以説明,這樣先總後分,抓住特徵條理清晰的介紹了《蘇州園林》,從而顯示了蘇州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的智慧以及我國園林藝術水平的高超。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充分體會蘇州園林的美,進而瞭解中國園林建築之美,開闊學生的眼界,激發他們對祖國文化的自豪感;深入挖掘蘇州園林的文化內涵,體現語文教學的人文性。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掌握文章生字詞,瞭解文章的內容。

過程與方法目標:

1、學習用總説分説相結合的方法,來突出被説明事物的特點。

2、體會説明文的語言特點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認知蘇州園林的詩畫般藝術美,欣賞設計者和匠師們巧奪天工的技藝,感受我們中國園林的博大精深的藝術。

【教學重難點】

抓住特徵條理清晰地説明事物,體會語言的準確性。

【教學方法】1朗讀法2合作探究法

【課前準備】

學生準備:收集一些蘇州園林的圖片或音像資料,也可準備一些其他地方的園林的圖片作對比。

教師準備:投影儀,投影片,圖片、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放一組優美的園林的圖片。)

1.導語:同學們,你知道這麼美的地方是哪嗎?是蘇州園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蘇州園林》。

2.作者介紹

3.出示本課的教學目標。

4.檢查預習

(1).給下列字注音:軒榭邱壑嶙峋薔薇鏤空巒嶂

(2).解釋詞語:

軒榭:嶙峋:

胸中有丘壑:峯巒疊嶂: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是什麼?(遊覽者無論站在那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2、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説明這個特點的?

學生可以先討論再回答問題,教師明確答案:講究亭台軒榭的佈局,講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講究花草樹木的映襯,講究近景遠景的層次。

3、作者還介紹蘇州園林還有什麼特點?

⑴蘇州園林在每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⑵蘇州園林的門和窗,圖案設計和雕鏤琢磨功夫都是工藝美術的上品⑶蘇州園林與北京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4、作者重點寫的是蘇州園林的那個特點?(當然是蘇州園林的整體特點了。)

5.蘇州園林的共同特點是什麼?為了突出這一特徵,作者運用了怎樣的説明順序?(從全文看,按由整體到局部的順序;從各部分看,按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的順序。提示:本文先總説後分説的結構層次在段中也有體現。以第4段為例作分析。)

三、精讀課文,研讀賞析

1、本文的結構方式怎樣?

先總説,後分説。先總説蘇州園林的特點,然後分項説明四個“講究”。

2、文用了哪些説明方法來突出蘇州園林的特徵?結合實例説説起作用。

在文中劃出來,並在旁邊標出來。作比較:

(1)我國的建築,從古代的宮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左邊怎麼樣,右邊也怎麼樣。蘇州園林可絕不講究對稱。

(2)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作用:通過比較,容易突出被説明對象的特點。

引用: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如畫的一景。作用:引用別人的話或有關資料,可以增強文章的説服力。

打比方:沒有修剪得象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作用:可以是要説明的對象形象可感。

四、質疑問難,合作探究

問題:文中多次提到繪畫,把繪畫和園林建築聯繫起來,以繪畫原理分析園林建築,或以園林建築印證繪畫原理,試找出幾處加以簡要説明。(師生共同探究)

學生討論、試答:

1、“而園林式美術畫,美術畫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講究對稱的。”

2、“還在那兒佈置幾塊玲瓏的石頭――――這也是為了取得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的效果”

3、“沒有修剪得象寶塔那樣的松柏――――這是不足取的。”

4、“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

5、“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給補上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

教師明確小結:以上語句中所説的“畫”“圖畫”,應該是指中國畫,第1、3句的議論,是以中國畫的審美觀為依據的,而第2、4、5句作者隨手摘取的幾幅小景,我們覺得很熟悉,以為他們原是在中國畫上常見的。

五、拓展延伸

你從課文中領會到哪些欣賞中國園林的方法?

學生各抒己見,老師總結歸納:

因為正如文中所説,“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所以從文中獲得的有關欣賞園林方面的知識可以得到遷移運用。概括地説,是要注意園林內各方面的佈局是否妥當適宜,具體景物的安置是否自然合理等。

六、課堂總結

1、學生談收穫

2、教師結束語:本文抓住説明對象的特徵,恰當地安排説明順序,靈活地運用多種説明方法,語言準確,明晰,表達充分、嚴密。這是一篇典範性説明文,構思縝密,脈絡清楚。説明準確,敍述生動是本文的顯著特點。

七、佈置作業

寫一篇日記,介紹你遊玩過的一座園林,沒有去過園林的同學可以寫你遊玩過的公園的某一角類似園林的地方,200字以上。

八、板書設計

蘇州園林

講究

講究

整體特點:遊覽……圖畫。講究

講究

圖畫美

其他特點門和窗

少用彩繪

【課後反思】

張信玲

蘇州園林教學設計 篇十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按照園林建築的內在條理組織材料,圍繞中心,從幾個方面有條不紊地説明事物的方法。

2、學習本課使用的説明方法,體作文吧會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3、瞭解蘇州園林的特點,領略作者筆下的畫意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學習本文按照園林建築的內在條理組織材料,圍繞中心,從幾個方面有條不紊地説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體會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課前準備:1、要求學生通過工具書自學生字詞,

2、課前瞭解作者,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在江蘇有這樣一句俗話: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究竟有多美,今天,我們大家一起來學習《蘇州園林》,瞭解蘇州園林的美。説到園林,你們應該都不知道吧,我來告訴大家:園林,就是利用並改造天然的山水地貌或人為開闢山水地貌,結合植物的栽種和建築的佈置,從而構成一個供人們觀賞、遊玩或居住的環境。你們想像一下你心中的園林是什麼樣子的?

同學們都説得很好,我們今天一起來走近美麗的蘇州,真實的感受一下蘇州園林之美。

請大家欣賞蘇州園林圖片資料。蘇州城歷史悠久,蘇州有的園林距今2600多年,經過歷代修建,清末時城內外有園林170多處。為蘇州贏得了“園林之城”的稱號。現存名園十餘處,聞名遐爾的有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網獅園、怡園等。1997年12月,蘇州古典園林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首先讓我們走近作者。

二、作者簡介葉聖陶:原名葉紹鈞,蘇州人。現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有長篇小説《倪煥之》。

三、字詞處理1.生字2、生詞

四、朗讀欣賞並糾正字詞讀音。

1、學生朗讀展示一下他們的自學情況。同時為了讓他們的閲讀不枯燥乏味。老師給他們配了一首很好聽的古箏曲,哪些同學願意上來讀。別的同學仔細看書看他們哪些地方讀得不好,哪些地方值得學習。(讀後師生共同點評)

2、接着請大家自由大聲朗讀讀。按照“抓特徵—理結構—找方法—品語言”的步驟朗讀。

五、課文講解

(一)段落層次劃分

根據同學們的分析,我們可以把課文分為三個部分。你們來概括下每部分的內容。

討論明確:

第一段(第1、2節),説明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建築中的地位和作用;概括説明蘇州園林總的特點。

第二段(第3——9節),具體説明蘇州園林的特點。其中,第3—6節是第一層,圍繞四個”講究”分別加以具體説明;第7——9節是第二層,從園林角落、門窗圖案、屋室裝飾等方面説明也沒有“欠美傷美的敗筆”。

第三段(第10節),總説蘇州園林該説的還有許多。

六、從説明順序和用詞方面歸結本文寫作特點。

討論明確:

1、本文具有圍繞中心,有條不紊地説明事物的特點。文章的第2節提出了説明中心,從第3節開始,按照園林景物的種類分門別類加以説明。在組織材料加以説明時,大致按照由概括到具體,由大到小,由外到內由遠及近的順序進行的。

2、語言準確生動,富有表現力

(1)文中第7段説明蘇州園林在第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用了“栽”“蔓延”幾個動詞。緊扣“注意圖畫美”一個補字説明了匠師們的細心,善於化單調為多彩。

(2)如“池沼大多引用活水”,“蘇州園林極少使用彩繪”,其中的“大多”、“極少”用得很有分寸,既不誇大,又不縮小。

(3)又如“總之,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其“一切”、“決不”則表示十分肯定的語氣,對突出蘇州園林的特徵有着重要的作用。

七:作業,寫一處你到過的地方。

《蘇州園林》的教學設計 篇十二

一、設計理念: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課堂教學應以學生自讀自悟、自學探究為基礎,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架設生活與教材相聯繫的橋樑,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內心感受,注意培養學生的鑑賞和審美能力。

使小組合作、討論成為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重要手段,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閲讀理解、感受、體悟園林建築的自然美,讓每個學生從心底熱愛自然。

二、教學方式的構建

藉助多媒體課件展示蘇州園林畫面,使學生對蘇州園林的認識更形象,激發學生閲讀興趣及其審美情趣,激發學生對園林建築藝術的熱愛之情。利用課件展示教學內容,面與文字疊放,能讓學生在圖文並茂中理解、領悟教材內容,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這篇説明文適合培養學生自我審美鑑賞能力,同時教學中注重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構成“整體把握”——“具體感受”——“審美探究”的學習過程。

三、教材分析

1、地位:本文是五四制九年義務教育第四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是一篇説明文。本冊教材着重培養閲讀説明文的能力,閲讀説明文首先要抓住説明事物的特徵,其次瞭解説明方法、説明順序,及其準確的説明語言。因此,作為説明文的起始課,本文有着重要的地位,學好本文,對學習其他説明文起着拋磚引玉的作用。

2、教材內容分析:《蘇州園林》是一篇介紹園林建築藝術的説明文。作者葉老先生以其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做了全面、深刻的介紹。文章高度概括了蘇州園林在建築上的成就,稱其為“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即典範之作。然後,詳細介紹了園林建築佈局,寫得情文並茂,趣味盎然。我覺得本文與其他説明文最大的不同在於,它不是像導遊詞一樣的平面介紹,也不是呆板嚴肅的結構剖析,而是把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展示在讀者面前,所以作者在文中處處提到“畫”字,使讀者無不“心裏想着口頭説着‘如在畫圖中’的”感覺,不見其景卻如臨其境!學習這樣作品,既可以使學生了解我國園林建築的成就,激發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又可以豐富關於園林建築藝術方面的知識,獲得美的享受。

四、教學要求

(一)教學目標:(依據新課標和教材內容)

知識與能力:

1、瞭解課文總説和分説的説明順序

2、通過學習本文運用多種説明方法説明事物,讓學生體會説明語言生動形象的特點

方法與過程目標:

1、指導學生閲讀和鑑賞的方法

2、培養學生討論、探究的自主學習能力

3、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引導學生探究的習慣

情感與價值觀目標:

激發學生熱愛中國古老園林的感情

(二)教學重點:

理清文章結構、把握蘇州園林的特徵,領會文章的語言特點。

(三)教學難點

初步鑑賞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設計方法、手段

我沒有去過蘇州園林,讀了葉老的《蘇州園林》之後,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蘇州地處江南水鄉,園林建築更是富有詩情畫意。雖然這是一篇説明文,但我真的不想讓這種詩情畫意在傳統的教學中流逝,於是我讓學生抓住“以讀為本”的宗旨學習課文——在讀中思考、在讀中説話、在讀中質疑、在讀中鑑賞、在讀中感受。具體來説,我是讓學生在讀中思考、領悟最能表現蘇州園林特點的句子,整體把握全篇關鍵所在,然後通過朗讀具體感受蘇州園林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品味文章的語言,感受蘇州園林獨有的藝術魅力。同時採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活動自主解決問題,用電化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理解、鑑賞能力。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俗話説,“桂林山水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作為中國四大名園之一的蘇州園林,因其獨特的園林藝術而名聞天下。

(放多媒體,展示並欣賞有代表性的蘇州園林部分圖景,讓學生看圖擴寫一句話:這是一處的園林。)

如果我們能去遊覽一番,定會終身難忘,可惜條件有限。我們就通過學習葉老的這篇《蘇州園林》,來領略蘇州園林的風采。〔出示課題、作者的鏡頭〕

(二)學習新課

第一步:現在,讓我們初讀課文,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讀書方式讀課文。讀書時,可以把課文的重要內容、重要信息、關鍵語句劃出來。讀完後我們交流。讀的過程如有疑問、請舉手。

同學一起交流(指導讀書的方法)

通過學生交流明確“標本、鑑賞”兩個關鍵詞

〔放鏡頭2〕:出示“標本”“鑑賞”

(由“標本”“鑑賞”總領全文,選好教學切入口,有創意)

<1>解釋“標本:

(因為蘇州園林“可以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3>那麼這幅畫中,都有些什麼內容呢?(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

〔放鏡頭3〕關於亭台軒榭自然之趣

假山池詔藝術

花草樹木畫意

花牆廊子畫意

(出示畫冊)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蘇州園林特點,每一張畫片都是一幅完美的畫。可見,蘇州園林的特點確實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我想:這就是標本,因為它代表了中國園林的特徵。我們讀説明文,首先就要抓住特徵。

接下來再釋義“鑑賞”,和“欣賞”“觀賞”比較釋意

(同學發言後,師歸納,同義詞比較,體現語言課特色)

〔板書:欣賞、玩賞、鑑賞〕

可見,作者寫蘇州園林,是從鑑賞的角度寫的,所以他會看到一幅幅畫。

2、第二步:請同學們再讀課文,從鑑賞角度看看哪段文字寫得最好。(請同學們交流)

(這是指導學生精讀課文,這一問引導學生欣賞和評價課文,讓學生獨立閲讀,自由發表意見)

下面老師來談談看法,好嗎?老師讀了這篇課文,覺得第4段挺好。

〔放鏡頭4〕結構美總論——分説

從多角度説

的字樣,並板書

因為:第一,層次清楚:第一句話是總説,“蘇州園林裏都有假山和池沼”,然後分兩個層次來對第一句話進行説明,先説假山,後説池沼。這樣,文中總説分説清清楚楚。再看寫假山時也是按總分順序寫的。

第二,多角度來説,如寫假山部分:先正畫寫假山“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然後呢,從設計者和匠師的角度來寫,就是“設計者、匠師”胸中有丘壑,即胸中有畫,所以他們堆疊出來的假山就是一幅幅畫。最後從遊客角度寫。遊客攀登假山時,能欣賞到、領略到這些畫意,因此即使這些在城裏的假山,也會讓遊客覺得“身在山間”。

現在我們要研究的是:課文在寫假山時,為什麼要從設計者,匠師和遊覽者的角度來寫呢?

我們再回頭看這些文字中第三句話:“或者是重巒疊嶂,或者是幾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這些句子能涵蓋蘇州園林所有的假山嗎?不能。因為從正面寫,是寫不盡假山的美的,只有寫設計者、匠師,寫了遊覽者後才可把假山的美都表現出來了。

我還喜歡這段文字的語言,請看:

〔放鏡頭5〕魚戲蓮葉間鏡頭

板書語言美概括性強

精練而形象

一、概括性強。如“假山的堆疊,可以説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這句話。這個句子將蘇州園林的假山藝術都概括出來了,它強調的是藝術,假山的堆疊充滿了畫意,這就是藝術。

二、精練而形象。如結尾句“遊覽者看‘魚戲蓮葉間’,又是入畫的一景”這句。這中間“魚戲蓮葉間”就是一幅畫:紅色的鯉魚,翠綠的蓮葉,清澈的池水,它把魚、蓮葉和水的美都表現出來了。“戲”字用得非常形象,將魚兒那種調皮、玩耍、遊戲的神韻、靈氣都寫出來了,而畫恐怕就達不到這種境界了,這就是語言文字的魅力。

“又是入畫的一景”,句中的“又”字,它強調這是許許多多畫中的一幅,一個“又”字,涵蓋了多少內容啊。大家看,僅這麼一個句子,就讓我們感覺到了這篇文章語言的精練而形象,似乎也充滿了畫意。

3、下面,讓我們在鑑賞、品味的基礎上來集體朗第4段。

師小結:

同學們:鑑賞課文可以有很多種方法。今天,我們是從兩個方面來鑑賞的:一個是結構,一個是語言。讀書也可從兩方面讀:初讀了解,再讀精讀、鑑賞品味。

下邊,請同學們也像老師那樣,從這兩個角度來鑑賞。小組合作完成,然後交流。(引學生舉一反三,教會學生閲讀,鑑賞方法)。

(三)知識探究、延伸

同學們,我們剛才跟着作者領略了蘇州園林的實景,大家有沒有注意到蘇州園林還有很多美地方。

老師提示,如園林裏的楹聯是可以研究的課題。什麼是楹聯?(就是在堂屋或亭子前柱子上的對聯。)現在大家看這幅楹聯:“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

〔鏡頭6〕演示楹聯

大家看看:這幅楹聯掛在哪裏最合適?有荷花或水的地方即可,它與亭前池中的荷花共同構成了一幅完美的荷花圖。楹聯與景物是相互映襯的,這就是蘇州園林的另一個方面。這個課題值得我們研究。

(這個課題的設計是由課內向課外延伸,提出探究性課題,體現學習方式的轉變,符合新課程理念)

(四)最後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再一次感受《蘇州園林》帶給我們的精彩和美麗(齊讀)

這是我設計的《蘇州園林》第一課時。第二課時,我將採取分組合作、研討,讓學生梳理歸納全文脈絡,並展示給大家。明確説明順序,瞭解説明方法,進一步體會説明文語言及其特點(即多種表達方式、修辭手法的運用)。板書設計我採取框式結構形式,按文章結構特點來設計的,直觀清晰。

七、設計特點:

(一)突出了學生學習過程。安排了三次閲讀活動,每次的目的不同,這樣安排強調閲讀本身就是一種學習。放手讓學生自由讀,有創意的讀,而不是老師的講代替學生的讀。這樣設計符合新課標對閲讀教學提出的要求。

(二)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安排三次比較集中的合作交流活動。

(三)教師的指導作用得到了較好的體現。教師在教學中始終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和指導者。教師以學習者的身份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闡述自己的觀點,並以自己的行動對學生的閲讀和表述起着較好的指導作用,同時教師又注重教學過程的創新設計,為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創設了一個良好的氛圍。

《蘇州園林》教案設計 篇十三

作 業 導 航

1.多方面説明蘇州園林的特點

2.揣摩重點詞語,體會説明文語言的準確性

3.掌握文中的一些説明方法

一、基礎部分

1.下邊詞語中加點字注音全都正確的是( )

a.軒榭(xuān) 池沼(zhāo) 丘壑(hè)

b.嶙峋(xún) 鏤空(lòu) 闌干(lán)

c.重巒疊嶂(zhànɡ) 攝影(niè) 玲瓏(línɡ)

d.鑑賞(jiàn) 薔薇(qiánɡ) 稱心(chènɡ)

2.找出有錯別字的一組( )

a.因地制宜 佈局 映襯

b.自出心裁 閲厲 漫延

c.珠光寶氣 歡悦 敗筆

d.雕鏤 琢磨 別具匠心 閲兵式

填空

3.《蘇州園林》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我國現代________________,著名________________。

4.蘇州各個園林在不同之中有個共同點: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們講究____________,講究________________,講究____________,講究____________。

5.指出下面句子的説明方法。

(1)蘇州園林與北京的園林不同,極少使用彩繪。( )

(2)攝影家挺喜歡這些門和窗,他們斟酌着光和影,攝成稱心滿意的照片。( )

(3)用圖畫來比方,對稱的建築是圖案畫,不是美術畫。( )

閲讀下列語段,完成6~11題。

①蘇州園林栽種和修剪樹木也着眼在畫意。②高樹與低樹俯仰生姿。③落葉樹與常綠樹相間,花時不同的多種花樹相間,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④沒有修剪得像寶塔那樣的松柏,沒有閲兵式似的道旁樹:因為依據中國畫的審美觀點看,這是不足取的。⑤有幾個園裏有古老的藤蘿,盤曲嶙峋的枝幹就是一幅好畫。⑥開花的時候滿眼的珠光寶氣,使遊覽者感到無限的繁華和歡悦,可是沒法説出來。

6.第①句中“着眼在畫意”的意思是( )

a.重視圖畫的意味 b.從圖畫的意境上考慮

c.觀察畫面的意趣 d.把眼光放在表現一定的情調上

7.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單冷清”,這裏是________________之意。

8.對“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是議論,點出這樣設計的藝術效果 b.是説明,告訴這樣設計的藝術目的

c.是敍述,表明這樣設計的藝術感受 d.是描寫,體現這樣設計的藝術魅力

9.這節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加橫線句運用了議論的表達方式,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對它的理解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對本段文字的正確劃分是( )

二、提高部分

閲讀短文,完成12~18題。

雲水洞

①北京周口店西20餘里,有一座上方山。②在山影林間,掩映着一簇規模龐大的廟宇——兜率寺。③在這座古剎西南方3千米的山腰上,有一個深邃的洞穴,名曰云水洞。④這是一座規模很大,奇特異常的“地下深洞”,人稱“地下宮殿”。⑤雲水洞深600餘米,由七個廳堂和一個150米長的入洞通道組成。⑥七個廳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廳頂均呈穹窿狀,高的達20餘米。⑦從廳頂垂下來的石乳和與此相對的地面石筍,玉肌冰膚,千姿百態,難以名狀。⑧有的像十八羅漢,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狀物,有的貌人,無不惟妙惟肖,各盡其妙。⑨洞中一廳、三廳各有一泉,曰黑龍、白龍,水清洌,可飲。⑩為什麼上方山會形成這樣的溶洞呢?○11原來,這是石灰巖地區在特定的氣候條件下形成的特殊地形。○12據研究認為,在過去地質歷史的某一個時期,上方山地區氣候濕熱,地下潛水在石灰巖的裂隙中緩緩移動,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雲水洞的雛形。○13再加上後來地殼上升,洞體在溶蝕中不斷擴大,便形成了今天規模的雲水洞。

12.雲水洞的特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⑤句中“600餘米”具體説明________________。

14.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主要運用了________這一説明方法,意在説明____________。

15.選文⑦~⑨句運用生動的説明文字意在説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選文○11~○13句介紹了雲水洞的什麼內容?

17.⑩句“為什麼上方山會形成這樣的溶洞呢”在結構上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説出下面句中加點詞語的表達作用。

七個廳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廳頂均呈穹窿狀,高的達20餘米。

三、試一試

19.德國詩人海涅是一個猶太人,常常遭到無禮的攻擊。在一次晚會上,一個旅行家對他説:“我發現一個島嶼,這個島上居然沒有猶太人和驢子。”

海涅白了他一眼,不動聲色地説:“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問:海涅如何回答才能力敵萬鈞,罵得痛快淋漓?

參考答案:

一、1.b(a. zhǎo;è;èn)

2.b(“厲”應為“歷”)

3.葉聖陶 作家 教育家

4.略

5.(1)作比較 (2)舉例子 (3)打比方

6.b

7.空曠單調

8.a

9.①句

10.強調遊覽者面對這種成就所產生的愉快感覺

11.b

二、12.規模很大,奇特異常

13.洞穴深邃

14.列數字 雲水洞規模很大

15.雲水洞奇特異常

16.雲水洞景觀的成因。

17.承上啟下

18.“均”,都,表毫無例外。“餘”,多。這兩詞説明了大廳之高,用語十分準確。

三、19.只有你和我一起去那個島上,才會彌補這個缺陷。

《蘇州園林》教案設計 篇十四

蘇州園林簡介

有人説:“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素以園林美景享有盛名,這些園林可分為宅地園林、市郊園林和寺廟園林三大類。蘇州園林多為宅地園林,由貴族、官宦、富商等所建,精緻優雅。這些園林反映出歷代園林的不同風格,同為中國園林藝術的代表作。“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之所以獲得“天堂”的美稱,在很大的程度上由於它擁有一批全國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園林。

拙政園

拙政園與北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蘇州留園並稱為我國四大古典名園。拙政園初為唐代詩人陸龜蒙的住宅,後為明代監察御史王獻臣歸隱之地,取“拙者之為政”的語意而名,曾為太平天國忠王府的一部分,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拙政園全園分東、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蘇州民居,現佈置為園林博物館展廳。

滄浪亭

滄浪亭地處城南三元坊,在現存蘇州園林中,歷史最為悠久。全園佈局自然和諧,堪稱構思巧妙、手法得宜的佳作。與獅子林、拙政園、留園並列為蘇州宋、元、明、清四大園林。全園景色簡潔古樸,落落大方,不以工巧取勝,而以自然為美。

獅子林

獅子林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元代至正二年,名僧天如禪師維則的弟子“相率出資,買地結屋,以居其師”。因園內“林有竹萬固,竹下多怪石,狀如狻猊(獅子)者”而得名。獅子林既有蘇州古典園林亭、台、樓、閣、廳、堂、軒、廊之人文景觀,更以湖山奇石、洞壑深邃而享譽盛名,素有“假山王國”之美譽。

留園

留園始建於明嘉靖年間,園中分四個景區:中部以山池為中心,風景明淨清幽;東部則廳堂宏麗軒敞,重樓疊閣;西部是土山楓林,景色天然清秀;北部是田園風光。全園建築佈局結構嚴謹,尤以建築空間處理得當而居蘇州園林之冠,亦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

網師園

網師園,全園佔地約八畝餘,還不及拙政園的六分之一,但小中見大,佈局嚴謹,主次分明又富於變化,園內有園,景外有景,精巧幽深之至。建築雖多,卻不見擁塞,山池雖小,卻不覺侷促,因此被認為是蘇州古典園林中以少勝多的典範。

怡園

怡園,在蘇州園林中建造最晚,得以博採諸園之長,形成其集錦式的特點,由於其佈局緊湊,手法得宜,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全園面積約九畝,東西狹長。園景因地制宜分為東西兩部,中以復廊相隔,廊壁花窗,溝通東西景色,得以增加景深,廊東以庭院建築為主,曲廊環繞亭院,綴以花木石峯,從曲廊空窗望去皆成意藴豐富的國畫。廊西為全國主景區,池水居中,環以假山、花木及建築。中部水面聚集,東西兩端狹長,並建曲橋、水門,以示池水迴環、涓涓不盡之意。池北假山,全用優美湖石堆疊,山雖不高而有峯巒洞谷,與樹木山亭相掩映。

假如我教《蘇州園林》(葉至善)

國中語文課本第四冊選了我父親的一篇文章——《蘇州園林》。

假如我是語文教師,在教同學們學習這篇文章之前,我要先給他們説明這是一篇“序文”——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這本攝影集就叫做《蘇州園林》。

1979年初,香港有一家出版社打算出一本介紹蘇州園林的攝影集,約我父親寫一篇序文。為一本書寫序文,總得先看一看這本書的內容,為攝影集寫序文當然也應該如此。可是那家出版社還沒有把攝影集編好,説是收集到的照片不太滿意,準備重拍。內容還沒有看到怎麼能寫序文呢?好在我父親從小生長在蘇州,幾處有名的園林他都熟悉。還有,他書架上有一本陳從周教授編撰的《蘇州園林》,是二十多年前同濟大學出版的,雖然是學術性的著作,卻附了195幅精美的照片,可以作參考。有了這兩個條件,寫序文就不會憑空亂説了。我父親寫這篇序文,開頭就從陳教授的《蘇州園林》説起,還説這本書中的照片使他回想起他的童年;而且在最後一段,交代了這篇文章是為將要出版的《蘇州園林》作的序文。

序文寫好後就交給香港那家出版社了,不知什麼緣故,這本新的《蘇州園林》遲遲不見出版。《百科知識》雜誌編輯部知道了我父親有這樣一篇文章,要求讓他們先發表,於是就以我父親贈陳從周教授的詞《洞仙歌》中的一句——“拙政諸園寄深眷”為題目,發表在《百科知識》1979年第4期上。發表的時候刪去了最後的幾句話,是得到我父親的同意的。但是這樣一刪,讀者就不明白這是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了。後來,人民教育出版社把它編入語文課本,又刪去了這篇文章的第一段,也是得到我父親的同意的。“拙政諸園寄深眷”這句話在第一段裏,第一段刪去了,題目只好改了,改成了《蘇州園林》。編者作了一條注,交代了這篇文章的出處和原來的題目,可惜沒有説明這是一本攝影集的序文。如果説明了,讓語文教師瞭解了我父親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教起課來一定會切合實際得多。

我是知道這段經過的,所以假如我是語文教師,在教這篇課文之前,我先要告訴同學們這是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接着,我要給同學們説明一本書為什麼要有序文。序文有由本書的作者自己寫的,也有由別人寫的。由作者自己寫的,大多表明他為什麼寫這本書、怎樣寫這本書之類;由別人寫的,大多介紹這本書的內容,或者加上一些評論,也有給讀者介紹作者的。我説“大多”,等於説並非全都如此。但是不管序文寫些什麼,對理解這本書都是有幫助的。我父親的這篇《蘇州園林》既然是為一本攝影集寫的序文,那麼對讀者欣賞這本攝影集有沒有幫助呢?在佈置預習的時候,我就提出這個問題來讓同學們考慮和討論。我應該把攝影集拿出來,供給同學們比照。香港的那一本至今還沒有出版,我可以取父親所藏的陳從周教授的那一本來代替;還有個辦法,就是從各種畫報上去找蘇州園林的照片,找那些跟文章最相配合的,當然越多越好。現在各種畫報上蘇州園林的照片極多,收集並不困難。

同學們經過這樣的預習,就用不着我再説什麼了。我只要問:“你們讀了文章,再看這些圖片,是不是覺得圖片上的景物更有意思了?”同學們一定同聲説“是”,這是可以預料到的。光這樣回答很不夠,我要請同學們説一説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同學們的回答一定各有不同,有的從文章説到照片,有的從照片説到文章,我只要在一旁隨機指點幾句就成了。在必要的時候,我可以拿出一些圖片來讓同學們比較,例如對稱的宮殿式建築、西方園林中的行道樹、北京的宮廷園林等等。作這樣的比較是為了幫助同學們辨別異同,絲毫不含褒貶的意味。各種建築設計和園林佈置都各有長處,文章中也並沒有説世界上的園林惟獨蘇州的好。經過這樣一番討論,同學們鑑賞造型藝術的能力一定會有所提高。藝術鑑賞能力的提高是修養方面的事,看不出痕跡,也沒有止境,需要的是不斷地訓練。我應該明白這個道理,把這個道理貫穿在教學工作中,但是不必向同學們明説。

如果同學問我:“在寫作技巧方面,從這篇文章可以學到一些什麼?”我就告訴他們:介紹任何一件事物總得抓住這件事物的特點,這篇文章就是抓住了《蘇州園林》這本攝影集,其實就是抓住了蘇州園林的特點來寫的:第一段説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第二段總説蘇州園林佈置的匠心,以下的四段説容易被人們注意的大處,再往下的兩段説容易被人們忽略的小處,第九段把蘇州園林跟北京的宮廷園林作了比較,最後一段説可以説的還有,意思是讓讀者自己從攝影集中去尋找。文章的結構很平常,沒有什麼“技巧”可言,但是這樣的結構很容易使人接受。

有一點倒可以説一説:這篇文章原題為“拙政諸園寄深眷”,課本上是註明了的。“寄”是“寄託”的意思,“眷”是“眷戀”,也就是“深切的懷念”。我要請同學們説一説,他們讀了這篇課文有沒有體會到這種“深切的懷念”的感情。假如他們回答説體會到了,我就進一步問:“文章中並沒有一句動感情的話,你們是從哪兒體會到這種感情的?”對這個問題能談到多麼深就多麼深,我不強求他們。

現在還要告訴同學們:讀一本書一定要讀序文,如果書中有序文的話。最好讀兩遍:讀正文之前讀一遍,可以心中有數,知道讀正文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地方,應該如何去理解;讀完了正文再讀一遍,可以回憶一下正文的內容,加深記憶和理解,同時判斷序文對這本書的評論有沒有説過頭和沒説夠的地方。如果佈置作業 的話,我就請同學們找一本曾經讀過的課外讀物,重讀它的序文,用實例説一説讀序文的好處,寫下來也可以,開個討論會談談也可以。

許多語文老師常常採用這樣的辦法:教過一篇課文就讓同學們仿照這篇課文寫一篇習作。我以為這個辦法不太好,因為有些課文,或者從內容説,或者從形式説,並不適宜於同學們仿作。這篇《蘇州園林》,要仿作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從實際出發。我想同學們不論住在哪裏,本城本鄉總有一兩處可供遊覽的地方。我就挑選同學們常去的一處作題目,讓同學們開個會,大家來説説這處地方有什麼特點。如果向不曾去過的人作介紹,哪些是非説不可的,哪些是可説可不説的;怎樣説才能説得明白,怎樣説才能打動人……討論過後,可以集體合寫一篇,也可以每人寫一篇。如果同學們負擔太重,不寫也可以,因為已經討論過了,他們已經受到了一次訓練。

可是我並非語文教師,我沒有一點兒實踐的經驗。我的設想到底行得通行不通,完全沒有把握,恐怕只是紙上談兵,説説罷了。

情趣兼備匠心獨運——讀《蘇州園林》(秦兆基、浦伯良)

蘇州園林,名聞全國,譽滿世界。距今二千四百年的夫差的館娃宮,便是蘇州第一座園林。現存的園林近則四五百年,遠則上千年,可謂源遠流長。蘇州園林究竟有幾處,尚無確切的統計,現存園林尚近二百處,無怪乎人們稱蘇州為“園林城市”。蘇州地處江南水鄉,湖光山色,旖旎動人。這裏文人薈萃,能工巧匠,代代相傳。園林設計者和匠師們將大自然優美的景物,根據他們自己的藝術趣味和美好理想進行概括、提煉,創造出富有詩情畫意的園林,使它成為傑出的藝術品。

歷來介紹蘇州園林的文章,或從建築學角度寫,或從園林歷史寫,或從導遊角度寫,各盡其妙。葉聖陶的《蘇州園林》以精練的語言、嚴謹的結構,從欣賞者的角度,抓住蘇州園林的藝術特點,條分縷析地作了全面、深刻的介紹。

葉老曾説:“大凡讀一篇文章,摸清作者的思路是最要緊的事,按作者的思路去理解,理解才能透徹。”(《評改兩篇報導》第33頁)這是夫子自道。讀他的文章自然也可以從抓思路着手。本文的思路很清楚,先説明寫作的緣由,指出蘇州園林總的特點,然後根據園林的組成部分,分類加以説明,最後推出一道餘波,使人感到含意不盡。

全文11節(指未經刪改的原文),可分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第1節)是引子,説明寫作動機。(此節在教材中已被刪去)

文章從陳從周教授的《蘇州園林》寫起,娓娓道來,自然親切。這本著作多照片,葉老工作餘閒,常常翻看,這固然帶來一次次的“愉快的享受”,更使他想到他的童年。

葉老是蘇州人,1894年出生,22歲之前,他一直在蘇州生活。“想童年時常與窗侶嬉遊,蹤跡遍山徑樓廊汀岸①”,道出了他對蘇州園林的深厚的感情,他和同窗顧頡剛、王伯祥等都是很要好的朋友,課餘經常遊玩,欣賞園林,所以對蘇州園林的情趣和特徵有深刻的體會,儘管已入高齡(寫這篇文章時75歲),長期居住北京,但對故鄉園林卻從未忘懷,而陳從周教授的圖冊,“多年珍玩”,以此寄託思鄉之念,並進而激起寫文章的動機。

從陳從周教授的《蘇州園林》寫起,表面看來似乎起筆太遠了,實則對文章的中心扣得很緊。這本圖冊不僅使作者產生寫作要求,而且長期以來,他藉助這些圖片,經常回味、揣摩蘇州園林,從而加深了對蘇州園林特點的認識。

第二部分(第2至10節)是主體,着重介紹蘇州園林的特色。作者先提出總的看法,然後分類介紹。

①  語出葉聖陶《洞仙歌》,見《拙政諸園寄深眷——談蘇州園林》。

第一層,包括第2、3兩節,從對我國園林總的印象談到蘇州園林設計的總的原則。先説總的印象:“蘇州園林是我國各地園林的標本。”這是作者根據自己遊了蘇州十多處園林的體會,也是與其他地方的園林比較的結果。“標本”一詞,很確切地説出了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的地位和影響,同時指出鑑賞蘇州園林的重要。前人早已説過,“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這話可以和葉老的印象印證。

説明文常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事物的特徵講清楚。蘇州園林眾多,風格不同,比如主要園林滄浪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分別代表宋、元、明、清四代不同的園林風格,要概括它們的特點不容易。葉老有高度的藝術修養,對蘇州園林又有過長期的欣賞和研究,所以概括它們的特徵並不困難。他認為,蘇州大大小小的園林,“似乎設計者和匠師們一致追求的是:務必使遊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為了突出這一點,作者用四個“講究……”,對此作了概括的説明,接着用“一切都要為構成完美的圖畫而存在,決不容許有欠美傷美的敗筆”作了歸納,最後再用遊客的反應證明自己看法不謬。

第二層,從第4節到第10節。分別從佈局,景物處理,花木,乃至牆、廊、門、窗的設色等方面説明蘇州園林的特點。對園林這樣複雜的事物,單憑概括性的説明顯然是不夠的,還須分類加以説明。分類説明可以使讀者對被説明的事物、事理理解得更透徹、具體。下面選幾節來説一説。

第5節,介紹假山和池沼。蘇州園林離不開山和水。在這兩種景物的處理上最能體現蘇州園林的特點。作者把它們作為重點加以説明。

先説假山。蘇州園林的假山堆疊構思非常巧妙,“使遊覽者遠望的時候彷彿觀賞宋元工筆畫,或者倪雲林的小品,登假山或觀賞假山時忘卻身在蘇州城市,只覺得身在山間”。獅子林的景物以山為主,全用太湖石堆疊而成,有的巍峨雄渾,有的瘦削娟秀,嵌空玲瓏,盤旋曲折。滄浪亭有幾座堆壘而成的小山,高下升降,極盡委婉之美。葉老用“重巒疊嶂”來概括這些變化多端的假山,決非溢美之辭。元代譚惟則在《獅子林即景》中寫道:“鳥啼花落屋西東,柏子煙青芋火紅。人道我居城市裏,我疑身在萬山中。”這可以作為葉老的説法的佐證。在幾座小山上種植少許竹子花木,到了春天,萬木葱綠,益顯得山石嶙峋;到深秋,萬木蕭條,就成疏木寒山了。作者指出,這些藝術創造,是設計者和匠師們“生平多閲歷,胸中有丘壑”的結果,這一見解,非常深刻。

其次説池沼。江南多水,水使園林增色。池水有空闊、明澈的特色,是構成園林幽美景色的重要因素。作者點出蘇州池沼之水“大多引用活水”,有一股生氣。各個園林的水,情況各異,富有藝術才華和創造能力的能工巧匠,根據池沼的特點,構成一幅幅動人的圖畫。一種是把“池沼作為全園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佈置”,網師園便是典型一例。其園甚小,但池沼周圍亭台樓閣,倒映水中,分外有趣,吸引很多遊客。一種是水面成河道模樣,如拙政園,沿着縱長的池面,點綴着少數建築物,安排靈巧的小橋,再佈置一些湖石,或種零星花木,宛然有江南水鄉風味。如果沿着池邊漫步,“從各個角度看都成一幅畫”。在池沼中常常種植荷花,養金魚,這“又是入畫的一景”。拙政園荷花種得最多,到了夏天,萬柄搖風,香遠益清,簡直一片蓮花世界。怡園的荷花另有一種風味,“疊石疏泉不數旬,水芝開出似車輪。石幢一尺桃花雨,便有紅魚跳綠萍。”(李鴻裔《怡園》)這首詩生動地描繪了一幅“魚戲蓮葉圖”。

第7節,寫花牆和廊子。這兩樣東西看起來是附件,但也能顯示蘇州園林的特點。花牆和廊子使整個園子時而幽曲,時而開朗,有分有合,互相穿插,增加風景的層次和深度。所以作者説:“有牆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層次多了,景緻就見得深了。”留園多廊子,長達七百多米,兩邊無所依傍,上又有各種鏤空圖案(名漏窗,又名窗花),妙就妙在“隔而不隔,界而未界”,使遊者幾經轉折,目不暇接,時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滄浪亭用的是復廊,把牆外的水和牆內的水聯成一片,是借景的佳例。

蘇州的漏窗本身便是一幅幅圖案畫,滄浪亭復廊的漏窗達一百餘種。而透過漏窗,瀏覽那若隱若現的綺麗景色,真如一幅幅出色的山水畫,使人有觀賞不盡的感覺。

園林中增置花牆、廊子、漏窗,其目的都是為了增加觀賞點,力求從有限的空間創造出更多的優美的意境,讓觀賞者感到美不勝收。

第8節,説明“蘇州園林在每一個角落都注意圖畫美”。蘇州園林整體而言,佈置得疏密相間,主次分明,形成完整的藝術整體;就每個局部而言,也裝飾得特別精緻,很難找到一點破綻。作者運用舉例的方法,用階砌旁邊的書帶草,牆上的爬山虎、薔薇、木香,牆下的幾竿竹子或幾棵芭蕉做例子,説明都能在極小的範圍內景物也能被佈置得錯落有致,令人吟味無窮,得到美的享受。

第10節,説明建築物的顏色,也是形成美感的重要因素。樑柱、木窗、欄干是暗紅色,牆壁是白色,水磨方磚是淡灰色,屋瓦和檐漏也是淡灰色,周圍草木是綠色,這些顏色非常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從而使人有一種“安靜閒適”的感覺。到了花開的季節,相映成趣,把花襯托得更加“明豔照眼”。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結尾。説明自己病後“心思體力還差,因而不再多寫了”。葉老的文章一向嚴謹細緻,這篇文章儘管寫於病後,仍然精心構思,一絲不苟,惜墨如金。而“可以説的當然不止以上寫的這些”,文章留有餘地,使人不斷回味和思索,也想親自到蘇州園林觀賞一番,領略其中的美景。

(見《課文分析集》國中第三冊,廣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