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師提升工程工作總結多篇

欄目: 教師工作總結 / 發佈於: / 人氣:5.69K

教師提升工程工作總結多篇

【第1篇】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工作總結

學校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搖籃,素質提升工程校本培訓是“十五”期間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內容。為了切實做好我校教師素質的提升培訓,提高全校教師的教育素養,認真紮實地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根據浙江省《農村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實施辦法》、《杭州市農村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規劃》和蕭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關於農村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加快建立與課改相適應的校本培訓管理運行機制,以提升我校教師的素質與發展水平為中心,以校本培訓為依託,以理論學習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陣地,組織教師開展了《師德與教師職業》、《e環境下的中國小學科專題研修》、《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等培訓項目的學習。現就兩年來的培訓情況總結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我校是浙江省“百年名校”,1999年兩校合併,成為蕭山區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本部現有教學班38個,下轄山後、峽山、民豐三所分校。共有專任教師131名,是一所辦學規模大、辦學條件完善的、正走向高速發展期的農村學校。近兩三年內學校青年教師大量擁入造成學校教師年齡結構的變化,青年教師所佔比例不斷提高,其中35週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已超過教師總數的70%,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素質提升已成為學校發展最重要的任務。因此省素質提升工程,與我校的實際需求非常吻合,我們提出“學習使教師進步,活動促專業成長”的教師素質提升之路。

二、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自收到相關文件開始,學校就着手準備本次素質提升工程培訓的相關工作,成立了以孫海堯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李建奇、教科室主任郭傑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學校教科室具體落實培訓的各項事宜。每個學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領導小組就提升工程進行專門會議商討如何實施本次培訓,將提升工作作為學校教師培訓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了義橋實驗學校素質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訓計劃,在校本培訓中重點落實好提升工程校本培訓的相關內容,並及時做好校本培訓工作階段性小結。利用教師會議向全體教師宣傳本次培訓的重要性和務實性,使全體教師深刻體會到本次培訓是政府花錢、教師受益的民心工程、實事工程,從而使全體教師以積極的心態,認真的態度投入到本次培訓工作之中。

(二)制定獎懲制度:

學校制訂並修改了《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學校教科室主任工作職責》、《學校教育理論學習制度》、《學校教科研獎勵制度》、《學校學分進修制度》等一系列科研製度,做到制度健全、運作有序、實施到位。關於素質提升工程,我們特別強調:

1、全體教師必須認真聽好輔導課,記好筆記,及時完成作業。

2、集中培訓輔導,建立點名制度,無正當理由不準缺席。如請假的,事後應補課、補筆記。缺勤1次,“出勤情況”扣2分,缺勤4次則無平時成績,需重修;遲到、早退2次作缺勤1次處理。

3、學校中層以上幹部應帶頭積極參與培訓,做到學習認真,成績優秀。

4、針對培訓內容每位教師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上示範課、研究課,做到人人蔘與,同時每位教師應積極認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務。列入教師個人年度考核。

(三)努力創建我校實施提升工程的特色。

1、在新課程下,我們極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質師德的教師隊伍,我們牢牢抓好素質提升的契機,並訂製了切合我校實際的師德培訓計劃:

首先我們組織老師們集中學習了《蕭山區教育局關於認真做好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師德與教師職業>;培訓統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過學習,使全體教師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開展《師德與教師職業》培訓統考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以及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主要措施。

為了讓教師在本次培訓中學到實實在在的知識,並在實際的生活、工作中加以靈活的應用,學校要求教師充分地利用好《師德與教師職業》這本教材,除了組織教師集中進行培訓學習外,還選擇與教師的實際生活、工作聯繫較為密切的內容,組織教師開展分散自學,為了保證集中培訓和分散自學的質量,學校要求教師在培訓、學習過程中人人做好學習筆記,通過分散自學和集中學習,讓教師們瞭解為人處事的基本禮儀常識,初步掌握教書育人的技能藝術。培訓期間,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使全體老師受到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通過學習教育,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有效提高了教師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的自覺性。將師德培訓成效落實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實際行動上。這次師德培訓,我校堅持重點突出、務求實效、不走過場。培訓採取了大會學習和小組座談討論相結合,集中培訓與教師自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學習培訓。 在培訓過程中還組織教師討論一些工作中的重點問題,主要圍繞5個問題,即

(1)優秀教師的良好師德精神集中體現在哪幾個方面?

(2)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如何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如何做好學業有困難、行為有偏差學生的轉化工作?

(3)如何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

(4)你對有償家教、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以及教師參與賭博等的看法如何?

(5)你認為學校在師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在討論過程中,老師們各抒己見,老師們推心置腹坦誠交流個人的實踐經驗,暢談體會,從思想深處認識到師德師風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了教師加強思想、道德、作風建設的自覺性,明確努力方向,開展自我教育、自我改進、自我提高。教師把此次學習同自己的實際工作聯繫起來,表示要全心全意投入教書育人的事業,做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同時,為了全面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總結反思能力,我們還進行了每週一次的“教學心得大家談”活動。在會上交流了教師教育學生的一些經典做法,講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苦與甜……通過身邊的事例,闡述着她們的教育故事,使老師們深受啟發,促進教師們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育人水平,兩年中,我校的趙銀芳老師被評為“蕭山區首屆愛心大使”,吳愛國老師被評為“蕭山區百佳班主任”,葛建慧老師被評為“蕭山區優秀班主任”。

《師德與教師職業》課程的學習完成並沒有代表老師們就放下了師德提升,我們每位教師將在今後的時期,更注重自己的教師形象,“道德體現於細節中” 日三省吾身“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細節積累成行為,行為變成習慣”成為肩付下一代教育使命的我們——人民教師,時常在注意自身對孩子對家長的影響。。

2、在開展“e環境下學科專題研修”中,我們擔任語文學科培訓的黃彩娣老師和擔任數學學科培訓的何偉良老師專門安排去年學期的開學教師報到的兩天時間進行學習,在學習教材的同時,也學習了省特級教師海鹽縣教師進修學校的邱月亮老師作的題為《提高學科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e環境下學科專題研修輔導講座。

我校的《e環境下的中國小學科專題研修》培訓活動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與學校的共同發展為價值取向和目標。在培訓主體上強調教師的主體參與,教師既是受訓者,也是主體參與者。學校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着眼於教師發展,採用多種培訓形式,集中與分散結合,自學與輔導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使教師自覺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模式與方法,紮實有效開展培訓工作。

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培訓材料《e環境下的中國小學科專題研修》的理論與操作部分,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有效開展教育理論學習。半年多來,我們既集中組織教師學習,又進行了學科分組培訓,並與本學科組的教研活動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與反思相結合,反思與修正相結合,使培訓更靈活,更有效。教師參訓率達100%,有的教師因為臨時有事或因公外出,不能參加培訓,事後也必向同教研組的老師請教,補上所培訓內容。每次集中培訓後,要求每位教師再認真自學教材,摘錄主要內容,寫學習筆記。通過學習,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努力改進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

為了鼓勵教師把e環境下專題研修中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我們組織教師進行教師自制課件比賽,並參加了區裏的評比,有兩個課件獲區一等獎,有7人的新課程案例課例和隨筆被收錄在《魅力新課堂》一書中,在區 “e環境下的學科專題研修與我的教學”的徵文比賽中,我校韓東興老師的文章獲得二等獎。

3、在開展“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和“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專題學習中,我校首先做了培訓學習的動員會,從指導思想、培訓意義、重要程度等方面作了詳細的分析。然後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因為學習內容較多,時間較長,在安排學習時間的過程中,學校考慮到集中學習的時間有限,於是決定採用集中培訓、分組研討、個人自學三結合的方法。學校利安排四次集中培訓,利用每週教研組活動的時間分組研討。根據科任教師和班主任教師的上課時間不同,分別組織班主任教師、科任教師分散學習,這樣安排,保證了每人的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果,而且還不影響學校整體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們還把這兩們課的學習和學校教師的有效教學學習結合起來,邀請了區教研室主任徐和平老師作理論指導,開展了青年教師的“有效教學”大比武等活動。教師們通過學習交流、自查反思、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培訓,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能力、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通過學習,我們老師明白了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學習貫穿課堂內外。認識到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切實將從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培訓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使每位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通過學習,教師從單純的教書匠向專業型的人才轉變有了載體。教師不單單只是會教學,未來的教師需要有豐厚的教育理論的底藴,能對自己所教的學科展開課題研究,不斷實踐,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有更新穎的教學方法,會寫各類的總結和調研報告等等,向全面發展的人才靠攏。教師要會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會運用現代化的工具查找資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加知識的儲備,做一個真正博學多才的人。;通過這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培訓,教師領略到教育的大千世界,從而明確自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我們更要掌握多種學習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樣,才能在新課程時代的教學中游刃有餘,開創新的教育新紀元。

(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策略

1、加強學習,理論引領

教師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徑是學習。我校對教師培訓、培養的目標是“學習型”教師,兩年來,學校通過教師主題學習會、青年教師教學研討、骨幹教師經驗介紹,校外專家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為教師的學習培訓提供平台,營造氛圍。通過聆聽教育教學專家的理論報告,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鋪設學習文化氣氛形成的底子。通過隨時開放教師閲覽室,並增訂了大量的教學雜誌,供教師們學習之用,每學期還要求教師撰寫以上的論文,每個月撰寫教學隨筆,定時交教科室,對優秀論文或教學隨筆向區級以上推薦發表或蕭山教育電子版上發表,兩年來,我校有多人在區級及以上雜誌上發表文章,在電子版上發表的文章已經數不勝數,這極大的促發了教師們的學習熱情。以上這些做法對教師確立學校主流意識,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投身新課程改革實踐,從而提升教師素質起到引領作用,為“學習型”教師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2、加強校本培訓,自覺走進新課程

(1)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拓展校本培訓的空間

走出去,就是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教研科研活動,我們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兩年來,我校先後派出多位教師赴上海、寧波、杭州、紹興、淳安、建德、温州等地參加新課程培訓及有關學科研討活動,使與會教師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新觀念,掌握方法,並運用於自身教學實踐。同時,我們積極爭取承辦學區級以上教研活動,使教師不走出校園也能接受高質量的培訓與交流。我們聘請省語文教研員騰春友、省特級教師沈大安、杭州市小數會祕書長市教研員平國強、省特級教師徐和平等專家來校講座、上課、輔導,為教師在更高層次上的提高奠定基礎。

(2)開展師徒結對,促使青年教師更快成長

針對本校近年每年新教師引進較多的特點,為使新教師儘快適應工作環境,融入這個大家庭,我們在“提升工程”培訓中,特別重視青年教師的培訓、培養工作,建立師徒結對制度,每名新教師由骨幹教師進行學科指導和班主任工作指導,並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指導要求,期末進行考核,作為對指導教師年度考核的內容之一。通過一系列的培養措施的落實,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3)嚴格規範教研組計劃,各項活動有條不紊

各教研組制定好各自的計劃,我校嚴格按計劃進行,即使因為開會、放假等原因,也將推遲進行,每次做到有組織、有紀律、有記錄。我們提出了基於團隊協作的教學行動校本研修模式:“診斷——領悟——改進——提升”。在教學案例中診斷;在理論指領中領悟;在實踐教學中改進;在互動交流中提升。學校月月有主題,週週有活動,每週有教學研討課,我們的教學向同行開放,向家長開放。 “青年協作組”“組內研討課”“青年教師優質課 “骨幹教師示範課”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學校為各年齡層教師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各教師積極參與,唱好教學實踐的戲,使教師在活動中迅速成長。從05學年開始,校內各學科教研課每個學期開課節數超過60節,各教研組內業務研究的氛圍濃厚。我們開展全校性的示範課、展示課等,通過不斷的磨課、評課,各位青年教師成長很快,同時,學校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別是華芳老師還代表我省到上海執教華東地區的觀摩課,孔荷紅、李永潮老師獲省優質課二等獎,趙銀芳老師獲杭州市優質課一等獎。為青年教師樹立了一個好的典範。由於我校的教研組紮紮實實地開展了,所以教師們在收穫了優秀成績的同時,在教學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要求教師們學會反思,並應用於實踐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體驗,必須要求教師們注重過程,如何使今後的行動更具科學性,必須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總結、反思,所以我們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前要反思,要求教師在反思過去(包括前一節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再寫出教學設計方案,這樣,可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逐步培養教師良好的反思習慣;第二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反思,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在反思中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實踐證明,課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教學實踐活動後的反思,這一階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師在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思考性回憶,包括對自己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表現、教學的成效進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對典型的反思情況形成案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好課多磨”“同課異構”“同題異構”等教學研究方式,促使我們教師提高。

三、我校素質“提升工程”培訓成效

1、教師隊伍素質得到整體提高

通過素質“提升工程”培訓、“學習型”教師的培養,我校教師十分安心於農村工作,學校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優秀教師也不斷湧現,學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我校師資隊伍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我校現有蕭山區級及以上名優教師21人,與“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校教師參加區級及以上的各類業務比賽成績顯著,與“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較大飛躍。

2、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們提出“在實踐中反思與理論學習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師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經常總結。規定全校教師每年至少完成教育教學論文,青年教師寫教學案例和做課題的具體要求,學校中已初步形成了寫論文成風的良好氛圍, xx年度學校專任教師區級以上獲獎和發表論文共8。

3、教師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質量觀、專業成長觀

我們按照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並且具有科學文化知識及學習能力的現代社會公民。圍繞這一目標,我們在教師中組織開展什麼樣的學生是好學生的討論。學習成績優秀固然是好學生,但學習成績有差異也完全正常,對學生來説,用功就是成功,堅持就是勝利。貫徹落實“面向全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方針。教學工作指導思想,面向全體,落實到教學工作上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利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對歧視後進生,做到“關愛每一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在專業的自我成長上,我校教師對校本培訓的內容與專業提升的關係理解透徹,認真紮實地去做好這件事,聽課、評課、講座、隨筆、理論學習樂此不疲,0

4、0

5、06學年我們都申報校本培訓,並進行紮實的校本提升工程。在今年的6月份的校本培訓驗收中,我校的校本培訓工作規範、資料完備、實效明顯,受到進修學校主管老師的好評。

4、教師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日益嫻熟。

我校根據“素質提升工程”的培訓目標,充分為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提高創設平台,今年6月,為每位教師配備了液晶電腦,為每個班級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迅速提升,兩年來,我校教師在平時上課時經常製作簡單的課件輔助教學,在xx年的區課件比賽中,我校韓紅燕老師製作的課件和韓東興、俞炳娣老師合作製作的課件均獲區一等獎。

5、教師教學能力明顯提升

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反映在教學質量的提高上,我校學生在區級及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人數逐年增多,自從“提升工程培訓”後“更上一層樓”。獲獎達到300多人次,在國家級、省級科技節競賽中,我校也佔有一席之地,有多人獲獎。xx年,在《共建和諧家園》讀書徵文比賽中,我校田豔斐同學獲得浙江省三等獎,另有4為學生在杭州市獲獎。實施提升工程以來,我們學校先後被評為蕭山區 “首屆校本教研示範校”、“浙江省百年名校”、“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杭州市平安示範校園、蕭山區教育形象提升年活動先進集體、蕭山區“共建和諧家園”讀書活動先進集體、蕭山區暑假讀好書活動優秀組織獎等多項集體榮譽。

以上是我校素質提升工程培訓上的一系列做法和取得的成就,當然也有一定的不足之處,懇請領導、專家就我校的提升工程培訓和校本教研培訓方面的缺點批評指正,提出寶貴的建議和意見。

【第2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總結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按照學校的安排,我從20xx年x月x日開始,參加了“四川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學習,雖然是遠程培訓,但收穫頗大。在培訓中聆聽了各位專家精彩紛呈、風格各異的講座,觀看了名師嫻熟精湛的課堂實錄視頻,他們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恰到應用,讓我受益匪淺。這次培訓,提升了自己在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

一、教育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

這次培訓的是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通過這次培訓,我瞭解了信息技術引發的教育變革,讓我對信息技術有了全新的認識,讓我樹立了“信息技術為教育教學服務”的理念,我明白了信息技術使教育教學賦予更多的內涵,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促進教師專業的發展,改變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方式,使我的課堂更具活力,使我們的教學更具實效。

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力有了提升

這次培訓我認真學習了必修和選修的全部課程,做筆記、做作業、與同行交流,實實在在地學到了信息技術的應用知識。在課堂上我將信息技術融合到教學之中,利用網絡資源,蒐集信息、處理信息,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死板無味,無精打采的教學氣氛。教師和多媒體、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枯燥乏味。由於其視聽結合、手眼並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和遊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最終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信息技術的應用,確實給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多媒體計算機把語言、聲音、圖象、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教學中重點的講解、難點的突破有很大的輔助作用。同時,化抽象為具體,更加直觀和具體地將信息傳達給學生,不僅把學生的聽覺、視覺等一起調動起來,使學生成為主動參與、發現、探究和建構知識的主體,這不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也提高了教學效果和課堂效率。

三、課件製作水平有了提高

通過學習,掌握多媒體技術,熟悉多媒體軟件的使用,瞭解多媒體課件製作流程已成為當代教師應具備的基本素質,而製作課件既要講究精美又要講究實用。製作課件是一個艱苦的創作過程,將課件應融教育性、科學性、藝術性、技術性於一體,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潛能,強化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所以通過此次培訓使我學會從網上等多種途徑下載視頻、圖片、flash等資源,以及截取網頁和視頻等,並將它們整合到課件中等技術操作,從而製作出更加豐富多彩的多媒體課件,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教學行為發生了深刻變化

信息技術在教育中的廣泛應用,教師不是像以前那樣光是翻閲書本、備課寫教案,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網絡查閲資料、製作課件、開展教學。 在這次的培訓學習中,通過看專家的講座、名師的課堂教學視頻,與同行的交流,我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處,我將以此為起點,讓“差距”成為自身發展的原動力,不斷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斷成長。我會繼續學習深化信息技術基礎知識,更好的運用信息技術指導教學。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20xx年7月5日-7日,我有幸參加了“20xx年四川省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省級專項培訓(中國小校長培訓)”。短短几天的培訓,雲計算、大數據、mooc„„,不斷刷新我的認知。當今世界,計算機及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互聯網+”概念的提出,讓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成為人們基本的能力。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如何在“互聯網+”的環境中,讓信息技術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學生的個性成長,成為教育新的探索和發展方向。雖然學習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幾天,但專家們博大精深的專業知識水平、精彩的語言表達能力、詼諧幽默的講座風格,讓我獲益頗多,回顧培訓,我主要有以下幾點收穫:

一.時代呼喚教師信息素養的進一步提升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多媒體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時代已使人們的學習和交流打破了過去的時空界限,既給教育帶來的令人激動的、史無前例的巨大機會,也為教師提高能力和發揮作用帶來了新的空間。學校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的場所,是他們展現才能的舞台。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教師的新角色越來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成為學生探索新知識、獲得有效學習方法的引導者和參與者。

二.提高教師信息技術環境下專業發展成為學校不可忽視的一個環節

在校園網絡即信息化建設過程中,無論是從資金的分配,還是從培訓的內容來看,都只注重技術層面的培訓,忽視了教育思想、教育觀念、教學設計方法、技術整合等方面的培訓,忽視了營造一個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

隨着網絡技術的發展,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引導教師掌握有關信息技術的基本理論、方法,以及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教師運用所學的方法去從事教育教學活動,從而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是學校不能迴避的一個重要問題。在網絡教育背景下,教師應該是一位既有理論知識,又能熟練應用技術解決教學實踐問題的專業化人員,培訓的方法不能僅僅是教授先進的信息技術理論,重要的是讓教師通過參與培訓活動,獲得基本素質和技能,能夠運用信息技術實施教學。從傳統課堂到網絡環境下的“互動”課堂,再到課堂中app的應用,這告訴我們信息技術的使用要因課制宜,靈活多樣,策略適當,不能利用計算機投影將課本“搬家”,把傳統的“人灌”變為現代的“電灌”。

三、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有效整合呼喚教師自我更新

信息化環境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存在着巨大差異。傳統教學以教師授課為主,網絡環境下以教師啟發、引導並與學生共同探討為主;傳統教學基本上是灌輸式教學,信息化條件下是交互式教學;傳統課堂教學目標單一,注重知識、注重智力;信息化課堂教學目標的多樣性,智力與非智力並重,注重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因此,教師要適應信息化環境下教學模式的變遷,必須應對挑戰,主動進行自我更新。

信息技術與課程相整合的過程決不僅僅是現代信息技術手段的簡單運用過程,它必將引發教育、教學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把課堂還給學生,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讓每個學生各得其所,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得到最充分的發展;把世界引進教室,使課堂成為社會的組成部分,使學生與現實零距離接觸;把信息化為知識,把知識化為智慧,使有限的課時得到最大的收益。為此,面對信息化和知識經濟的'浪潮,教師應該是信息、思想及知識的先覺者,更多、更快、更好地傳播最新、最前沿的先進文化信息。教學不只是傳授語言邏輯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蒐集、分析、加工和運用信息資源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能夠充分利用多媒體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使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

2.專業知識的更新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人生價值實現的過程,是教師在充分認識教育意義的基礎上,不斷提升專業精神,增強專業修養、掌握教育規律、拓展學科知識、強化專業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過程。

教師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才能使教學工作始終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觀察他人教學的同時,反思自己的教學,並在理論指導下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要樹立終身學習和與學生共同發展的觀念,只有這樣才會從自己的生命體驗中懂得終身學習的價值,努力在自己的教育實踐中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習慣和能力,真正實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理論實踐與文化的統一。

教育是充滿智慧的事業,它呼喚教師的創造,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科研意識、科研知識與能力,永遠站在學科的前言,矢志不逾地追求真理。沒有科研活動,只靠背講義,念講義的教師是不稱職的、落伍的教師。科研能力是高質量教育和教師自身專業發展的必要條件。 教師的研究能力,首先表現為對自己的教育實踐和周圍發生的教育現象的反思能力,尤其是利用信息化環境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開拓、創新能力。

此次培訓讓我更深層次感受到了新的教育技術理念,也發現了自己身上許許多多欠缺的地方。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不斷運用教育信息技術,豐富自己的學習資源,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倡導和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活動,對學生進行科學評價,以優化課堂教學,推進教師專業化、信息化的協調發展,促進教師教學方式與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進而促進學校新的發展,緊跟形勢,與時俱進,在校園信息化建設工作中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20xx年11月開始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遠程培訓,使這個冬日尤其忙碌,每天上課之餘,便置身網絡學習的平台,雖陣陣寒意,而竟不覺。

一、眼界視野更高闊

課程學習與研討交流過程中,深感專家的專題講座、名師的課題講座,都是理論水平高、立意高遠、立足課堂,既具前瞻性、又密切聯繫實際,使我在觀念得到更新、理論得到提高、知識得到積澱的同時,眼界視野更高闊。現在感到我們的辛勤耕耘,也可能不知不覺中,就匯入信息技術推動教育變革的洪流之中,雖然我自知做不了“可汗”,卻能理解它存在和發展的合理性與價值意義。

二、參與互動更積極

在網絡學習參與專家視頻答疑活動、瀏覽簡報、學習同伴優秀作品的過程中,切實感受到網絡平台功能強大,教育資源豐富,專家名師的水平高,同行之中山外有山。文章和評論,觀點獨特新穎、方法行之有效。在這裏,好的講座可反覆收看,並有配套的資源下載供參考;提出的問題,有人助答;同行在關注、評論你的發言,你也自覺不自覺參與互動。雖在現實互不識,網絡在線見如故,哪怕在靜靜的深夜,你也絕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三、手段手法更熟練

經過培訓,不僅對具體的通用信息技術, word、ppt、plash等掌握加深,對用工具處理文件的技巧(比如圖片、音視頻處理)、素材的蒐集、資源的整合、課件的編寫也更熟練。當然也體會了在網絡平台中伴隨着經驗值提升是貢獻的增加,有貢獻才能分享。儘管目前主要還是用信息技術支持優化教學環節,對“微課程”、“電子書包”、“翻轉課堂”尚無能企及,但自如地利用多媒體與課程融合,教師、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組合成了一個合理、協調、有創造性和發展性的學習整體,已經算收穫頗豐。

四、研修課題更具體

本次培訓最大的特點是“學評測一體,融入過程”, 研修成果的呈現,無論是信息技術支持的教學環節優化課程作業,還是校本實踐環節提交研修成果(教學設計、教學課件及相關資源、教學反思等),都是立足學校、課程、學生,在專家引領、同伴互助協同、個體反思實踐中完成。

五、實踐運用更自覺

在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把語言、聲音、圖像、文字、動畫、音樂等經過處理後,形成一種全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形式呈現教學信息,彌補了以往課堂教學中的某些不足,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教學難點,優化數學教學有很大的輔助作用。以往可能更多在上公開課才調動全力運用,現在成為常態,自覺運用。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通過參加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培訓,讓我對教育現代化的發現有了新的認識。在這短短的培訓中我收穫頗多。

一、樹立了新的教育教學理念

隨着信息化快速發展,作為教師必須具備終生學習、不斷完善自身的信念。教師應具有現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學觀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熟練運用信息工具(網絡、電腦等)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的收集、加工、組織、運用;這些素質的養成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才能滿足現代化教學的需要。

二、開闊了交流空間

與專家老師交流,在班級論壇中發帖、回貼,進行論壇研討等活動,我學到了很多新知識,併為以後的教學工作奠定了厚實的基礎。

三、更新了教學方法

此次遠程教育培訓,教育觀念有所更新,教學方法更新,讓我們農村教師也充分享受了運用遠程教育培訓的成果。結合專家講座、作業練習、教師間相互交流等學習方式,更新教學理念,也明確了今後教學努力的方向。

六、增進了老師的友誼

通過遠程教育培訓,在學習的同時,在班級論壇學習交流時與區(縣)內區(縣)外相識或不相識的同行朋友進行網上探討。學到了許多新的教育觀念,也通過同行的幫助,解除了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許多困惑。“發帖、回帖”充分交流闡述自己在教育教學的感想、心得、體會,促進了教師之間的真摯交流,增長了教師的見識,增進了我們老師之間的友誼。

這次研修,使我耳目一新。通過深入學習,知道了作為一名教師必須不斷的提高自己,充實自己,具有豐富的知識含量,紮實的教學基本功,才能適應社會,適應學生。它讓我站在了一個嶄新的平台上審視了我的教學,使我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了明確的方向。

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培訓總結

21世紀是一個多元化的世紀,是一個信息化的世紀,當今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正飛速的發展,慢慢滲透了各個行業,也慢慢融入了我們的課堂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在慢慢方式改變,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的能力將作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教育和信息技術的融合,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已經迫在眉睫。

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國培計劃(2015)”河南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通過為期一個周的培訓學習,讓我對教育現代化、教育時代化、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體會,對教師的角色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聆聽專家老師對“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和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一名老師,要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使我深刻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掌握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的基本應用。

通過聆聽專家們對“網絡學習資源應用”、“ppt2010高級應用”、“學科教師的媒體素養培養”、“電子白板的創新應用”、“中國小微課設計與製作”、“微視頻的加工與編輯”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術的匱乏,軟件使用的貧瘠,也深深的認識到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對於一個現代教師的重要性,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信息的腳步,跟上社會的發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練掌握和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和工具,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也要求我們適應教育的信息化的到來,適應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改革。聽了老師們的解析與演示操作,使我開拓了視野,信息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教育不是孤立的、封閉的,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循規蹈矩的。教育也要時代化,要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這個信息的時代,這個信息的社會。同時,我會一如既往的學習各種關於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自我的專業技能、業務能力,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努力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綜合能力的現代化的新興人才。

【第3篇】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遠程培訓個人研修總結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遠程培訓個人研修總結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技術,越來越深刻的改變着我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方式。信息的獲取、分析、處理、應用等能力,已成為現代人最基本的能力和素質的標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適應工作的需要,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提高,才能適應當今教育發展的需要。從小培養學生掌握和應用現代信息技術,是信息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增強綜合國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於現代教師而言,運用現代教學技術進行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育的一大趨勢。信息技術教育培訓給我帶來了一次與現代技術接觸的機會。

通過學習我的最大收穫是:

1.通過培訓,結合了教師應掌握的大部分內容(powerpoint多媒體展示,教學設計,個人博客的創建,文字處理軟件,電子郵件)。這種任務驅動式學習,更營造了一種學習的氛圍。沒有大而空的理論闡述。師生平等,使我更易於理解與接受。使我認識到怎樣從學生的角度,將自己的課設計好和上好,並且很大程度的彌補了我的計算機知識的缺陷。

2、通過培訓使我收穫最大的是教育觀念的更新

培訓之前對於什麼是計算機、什麼是信息技術以及計算機教師和信息技術教師的認識相當模糊,通過培訓發現原來計算機只不過是處理信息的一個工具而已。授課的關鍵在於幫助並培養學生良好的採集、加工、處理信息的意識、方法和能力等。要想上好,上成功信息技術課,信息技術教師對此必須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3、互相幫助,合作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共同進步。在學習的過程中學員們能夠就學習方法、內容、資源等進行積極交流、認真切磋、熱情幫助。

培訓後的打算:

1、將本次培訓所學到的知識運用於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力爭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2、為鞏固並擴大培訓成果,我將做好校本培訓工作,讓更多的教師掌握信息技術,並能充分利用。

3、利用本次培訓成果,積極開展學科教學活動,探討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學模式,努力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遠程培訓個人研修總結

我非常榮幸的參加了“國培計劃(201x)”河南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應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培訓,通過為期一個周的培訓學習,讓我對教育現代化、教育時代化、教育信息化有了新的體會,對教師的角色和綜合能力的提升有了新的認識。

通過聆聽專家老師對“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養”和 “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專題與案例分析的學習,使我充認識到作為一名老師,要具備基本的信息素養,掌握信息操作的基本能力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具備信息收集處理以及表達的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使我深刻認識到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真正理解了信息化教學環境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教育信息化的是現代化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必須掌握幾種常用的教學模式和軟件的基本應用。

通過聆聽專家們對“網絡學習資源應用”、“ppt2010高級應用”、“學科教師的媒體素養培養”、“電子白板的創新應用”、“中國小微課設計與製作”、“微視頻的加工與編輯”等等的解析,才真正的意識到自己掌握的信息技術的匱乏,軟件使用的貧瘠,也深深的認識到信息技術能力的提高對於一個現代教師的重要性,跟上時代的步伐,跟上信息的腳步,跟上社會的發展,跟上教育模式的改革就要熟練掌握和應用現代化的技術和工具,隨着信息時代的.到來,也要求我們適應教育的信息化的到來,適應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改革。聽了老師們的解析與演示操作,使我開拓了視野,信息技術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總之,通過這次培訓學習,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教育不是孤立的、封閉的,教學模式不是一成不變的、循規蹈矩的。教育也要時代化,要融入到現代的生活之中,融入到這個信息的時代,這個信息的社會。同時,我會一如既往的學習各種關於信息技術的專業知識、持之以恆,不懈的努力優化自我的專業技能、業務能力,更好的適應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努力培養新時代所需要的具有綜合能力的現代化的新興人才。

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遠程培訓個人研修總結

從信息技術在中國小教學中的應用,以及與各學科的整合變化來看,我作為一名實踐者,談一點自己的體會,希望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第一、信息技術的普及。以我校為例,這幾年變化很大,最初是開設信息技術課程;到網絡化應用,主要是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再到現在遠程教育的有效利用。充分説明了教師對信息技術從排斥到主動應用的過程。例如:我是一名英語老師,在擔任七年級歷史教學中,我參加了市裏的新課改培訓,當時那位老師使用的是多媒體教學課件,而我卻感到很陌生,同時又有一種很新穎的感覺,腦子裏邊反應的是“英語課居然能上的這樣輕鬆和有創新。”從那時起我就在想,什麼時候我也能上這樣一節課。回來後,我就開始慢慢接觸電腦,從幻燈片的製作到聲音的加入;從資源的下載到製作簡單的flash課件。我用了3年的時間,使自己從一個對電腦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熟練操作與應用,我覺得自己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讓學生也喜歡上了英語課,讓過去死的知識不再那麼單調。

第二、信息技術在各學科中的不可替代性。

1、它可以讓教學信息顯示的多媒體將聲音、文字、圖畫、視頻融為一體。例如:我在講授時,就將教學內容和資料製成了課件,讓學生很直觀的對所學知識有所瞭解,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2、教學信息的超文本形式,主要説的是超級鏈接的有效應用,這樣可以增加教學容量。

3、教學信息的交互性。

4、教學信息的再現性。、

第三、信息技術的實施方式。我校在這方面改革很明顯,首先從教師培訓入手,在以前是個別培訓,到現在全校性的基礎性培訓,並大力提倡教師上網查閲資料和製作教學課件。從學生入手變化更大,以前學生每週只有一節信息技術課,而現在每天都可以上網1個小時,因為我校開放了計算機房,開設了綠色網吧等,提倡學生健康上網,除了查找學習資料,也可以給校領導、班主任和廣大教師留言、提問題等等,這樣更加有利於學生去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

總之,不管是教師的教學,還是學生的學習,他們對信息技術資源的有效利用,都從另一個側面對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熟練的應用電腦,其次是轉變自己的理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的將信息技術與自己的學科或學習整合起來,讓其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不是變成一種形式。

【第4篇】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工作總結精選

學校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搖籃,素質提升工程校本培訓是“十五”期間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的核心內容。為了切實做好我校教師素質的提升培訓,提高全校教師的教育素養,認真紮實地做好教師繼續教育培訓工作,根據浙江省《農村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實施辦法》、《杭州市農村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培訓規劃》和蕭山區教師進修學校《關於農村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校實際,加快建立與課改相適應的校本培訓管理運行機制,以提升我校教師的素質與發展水平為中心,以校本培訓為依託,以理論學習為指導,以課堂教學為陣地,組織教師開展了《師德與教師職業》、《e環境下的中國小學科專題研修》、《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新課程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等培訓項目的學習。現就兩年來的培訓情況總結如下:

一、學校基本情況

我校是浙江省“百年”,1999年兩校合併,成為蕭山區第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本部現有教學班38個,下轄山後、峽山、民豐三所分校。共有專任教師131名,是一所辦學規模大、辦學條件完善的、正走向高速發展期的農村學校。近兩三年內學校青年教師大量擁入造成學校教師年齡結構的變化,青年教師所佔比例不斷提高,其中35週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已超過教師總數的70%,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素質提升已成為學校發展最重要的任務。因此省素質提升工程,與我校的實際需求非常吻合,我們提出“學習使教師進步,活動促專業成長”的教師素質提升之路。

二、教師素質“提升工程”的基本做法

(一)、加強領導,明確職責

自收到相關文件開始,學校就着手準備本次素質提升工程培訓的相關工作,成立了以孫海堯校長為組長,副校長李建奇、教科室主任郭傑為副組長,其他班子成員和教研組長為成員的“提升工程”領導小組,學校教科室具體落實培訓的各項事宜。每個學期期初、期中和期末,領導小組就提升工程進行專門會議商討如何實施本次培訓,將提升工作作為學校教師培訓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制定了義橋實驗學校素質提升工程的校本培訓計劃,在校本培訓中重點落實好提升工程校本培訓的相關內容,並及時做好校本培訓工作階段性小結。利用教師會議向全體教師宣傳本次培訓的重要性和務實性,使全體教師深刻體會到本次培訓是政府花錢、教師受益的民心工程、實事工程,從而使全體教師以積極的心態,認真的態度投入到本次培訓工作之中。

(二)制定獎懲制度:

學校制訂並修改了《學校教育科研課題管理辦法》、《學校教科室主任工作職責》、《學校教育理論學習制度》、《學校教科研獎勵制度》、《學校學分進修制度》等一系列科研製度,做到制度健全、運作有序、實施到位。關於素質提升工程,我們特別強調:

1、全體教師必須認真聽好輔導課,記好筆記,及時完成作業。

2、集中培訓輔導,建立點名制度,無正當理由不準缺席。如請假的,事後應補課、補筆記。缺勤1次,“出勤情況”扣2分,缺勤4次則無平時成績,需重修;遲到、早退2次作缺勤1次處理。

3、學校中層以上幹部應帶頭積極參與培訓,做到學習認真,成績優秀。

4、針對培訓內容每位教師積極進行專題研究、上示範課、研究課,做到人人蔘與,同時每位教師應積極認真完成分配研究任務。列入教師個人年度考核。

(三)努力創建我校實施提升工程的特色。

1、在新課程下,我們極其需要一支具有高素質師德的教師隊伍,我們牢牢抓好素質提升的契機,並訂製了切合我校實際的師德培訓計劃:

首先我們組織老師們集中學習了《蕭山區教育局關於認真做好中國小教師素質提升工程<師德與教師職業>培訓統考工作的通知》等文件,通過學習,使全體教師統一思想,充分認識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明確了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開展《師德與教師職業》培訓統考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以及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主要措施。

為了讓教師在本次培訓中學到實實在在的知識,並在實際的生活、工作中加以靈活的應用,學校要求教師充分地利用好《師德與教師職業》這本教材,除了組織教師集中進行培訓學習外,還選擇與教師的實際生活、工作聯繫較為密切的內容,組織教師開展分散自學,為了保證集中培訓和分散自學的質量,學校要求教師在培訓、學習過程中人人做好學習筆記,通過分散自學和集中學習,讓教師們瞭解為人處事的基本禮儀常識,初步掌握教書育人的技能藝術。培訓期間,學校組織全體教師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使全體老師受到一次又一次深刻的教育,通過學習教育,統一了思想,提高了認識,有效提高了教師加強自身思想道德建設的自覺性。將師德培訓成效落實在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水平的實際行動上。這次師德培訓,我校堅持重點突出、務求實效、不走過場。培訓採取了大會學習和小組座談討論相結合,集中培訓與教師自學相結合的形式進行學習培訓。 在培訓過程中還組織教師討論一些工作中的重點問題,主要圍繞5個問題,即(1)優秀教師的良好師德精神集中體現在哪幾個方面?(2)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如何面向全體學生,特別是如何做好學業有困難、行為有偏差學生的轉化工作?(3)如何做一名人民滿意的教師?(4)你對有償家教、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以及教師參與賭博等的看法如何?(5)你認為學校在師德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是什麼?在討論過程中,老師們各抒己見,老師們推心置腹坦誠交流個人的實踐經驗,暢談體會,從思想深處認識到師德師風的重要意義,切實提高了教師加強思想、道德、作風建設的自覺性,明確努力方向,開展自我教育、自我改進、自我提高。教師把此次學習同自己的實際工作聯繫起來,表示要全心全意投入教書育人的事業,做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同時,為了全面提升教師的理論水平和總結反思能力,我們還進行了每週一次的“教學心得大家談”活動。在會上交流了教師教育學生的一些經典做法,講述了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苦與甜……通過身邊的事例,闡述着她們的教育故事,使老師們深受啟發,促進教師們全面的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和育人水平,兩年中,我校的趙銀芳老師被評為“蕭山區首屆愛心大使”,吳愛國老師被評為“蕭山區百佳班主任”,葛建慧老師被評為“蕭山區優秀班主任”。

《師德與教師職業》課程的學習完成並沒有代表老師們就放下了師德提升,我們每位教師將在今後的時期,更注重自己的教師形象,“道德體現於細節中” 日三省吾身“性格決定命運,態度決定一切”,“細節積累成行為,行為變成習慣”成為肩付下一代教育使命的我們——人民教師,時常在注意自身對孩子對家長的影響。。

2、在開展“e環境下學科專題研修”中,我們擔任語文學科培訓的黃彩娣老師和擔任數學學科培訓的何偉良老師專門安排去年學期的開學教師報到的兩天時間進行學習,在學習教材的同時,也學習了省特級教師海鹽縣教師進修學校的邱月亮老師作的題為《提高學科專業素質,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e環境下學科專題研修輔導講座。

我校的《e環境下的中國小學科專題研修》培訓活動以學校為主陣地,以教師與學校的共同發展為價值取向和目標。在培訓主體上強調教師的主體參與,教師既是受訓者,也是主體參與者。學校從教師的需求出發,着眼於教師發展,採用多種培訓形式,集中與分散結合,自學與輔導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使教師自覺更新教學觀念,調整教學思路,改變教學模式與方法,紮實有效開展培訓工作。

學校組織教師認真學習培訓材料《e環境下的中國小學科專題研修》的理論與操作部分,採用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形式有效開展教育理論學習。半年多來,我們既集中組織教師學習,又進行了學科分組培訓,並與本學科組的教研活動結合起來,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實踐與反思相結合,反思與修正相結合,使培訓更靈活,更有效。教師參訓率達100%,有的教師因為臨時有事或因公外出,不能參加培訓,事後也必向同教研組的老師請教,補上所培訓內容。每次集中培訓後,要求每位教師再認真自學教材,摘錄主要內容,寫學習筆記。通過學習,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樹立正確的教育觀、質量觀、人才觀,樹立以學生髮展為本和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努力改進教師教的方式和學生學的方式。

為了鼓勵教師把e環境下專題研修中學到的知識應用於實踐,我們組織教師進行教師自制課件比賽,並參加了區裏的評比,有兩個課件獲區一等獎,有7人的新課程案例課例和隨筆被收錄在《魅力新課堂》一書中,在區 “e環境下的學科專題研修與我的教學”的徵文比賽中,我校韓東興老師的文章獲得二等獎。

3、在開展“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和“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評價”專題學習中,我校首先做了培訓學習的動員會,從指導思想、培訓意義、重要程度等方面作了詳細的分析。然後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做到學習、工作兩不誤。因為學習內容較多,時間較長,在安排學習時間的過程中,學校考慮到集中學習的時間有限,於是決定採用集中培訓、分組研討、個人自學三結合的方法。學校利安排四次集中培訓,利用每週教研組活動的時間分組研討。根據科任教師和班主任教師的上課時間不同,分別組織班主任教師、科任教師分散學習,這樣安排,保證了每人的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果,而且還不影響學校整體工作的正常開展。我們還把這兩們課的學習和學校教師的有效教學學習結合起來,邀請了區教研室主任徐和平老師作理論指導,開展了青年教師的“有效教學”大比武等活動。教師們通過學習交流、自查反思、整改提高三個階段的培訓,教學設計與案例分析能力、新課程學科教學評價能力有了明顯提高。

通過學習,我們老師明白了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學習貫穿課堂內外。認識到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學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並切實將從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培訓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使每位教師的教學實踐能力得到限度的提升。;通過學習,教師從單純的教書匠向專業型的人才轉變有了載體。教師不單單只是會教學,未來的教師需要有豐厚的教育理論的底藴,能對自己所教的學科展開課題研究,不斷實踐,積累更多的教學經驗,有更新穎的教學方法,會寫各類的總結和調研報告等等,向全面發展的人才靠攏。教師要會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會運用現代化的工具查找資料,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增加知識的儲備,做一個真正博學多才的人。;通過這次教學設計與教學評價的培訓,教師領略到教育的大千世界,從而明確自己必須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尤其是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我們更要掌握多種學習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這樣,才能在新課程時代的教學中游刃有餘,開創新的教育新紀元。

(四)實施素質提升工程策略

1、加強學習,理論引領

教師文化素養和專業素質的提升最重要的途徑是學習。我校對教師培訓、培養的目標是“學習型”教師,兩年來,學校通過教師主題學習會、青年教師教學研討、骨幹教師經驗介紹,校外專家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為教師的學習培訓提供平台,營造氛圍。通過聆聽教育教學專家的理論報告,更新教師教育觀念,樹立新的教育理念,鋪設學習文化氣氛形成的底子。通過隨時開放教師閲覽室,並增訂了大量的教學雜誌,供教師們學習之用,每學期還要求教師撰寫以上的論文,每個月撰寫教學隨筆,定時交教科室,對優秀論文或教學隨筆向區級以上推薦發表或蕭山教育電子版上發表,兩年來,我校有多人在區級及以上雜誌上發表文章,在電子版上發表的文章已經數不勝數,這極大的促發了教師們的學習熱情。以上這些做法對教師確立學校主流意識,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投身新課程改革實踐,從而提升教師素質起到引領作用,為“學習型”教師的培養奠定了基礎。

2、加強校本培訓,自覺走進新課程

(1)採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法,拓展校本培訓的空間

走出去,就是由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的教研科研活動,我們積極支持教師參加,兩年來,我校先後派出多位教師赴上海、寧波、杭州、紹興、淳安、建德、温州等地參加新課程培訓及有關學科研討活動,使與會教師開闊視野,增長見識,更新觀念,掌握方法,並運用於自身教學實踐。同時,我們積極爭取承辦學區級以上教研活動,使教師不走出校園也能接受高質量的培訓與交流。我們聘請省語文教研員騰春友、省特級教師沈大安、杭州市小數會祕書長市教研員平國強、省特級教師徐和平等專家來校講座、上課、輔導,為教師在更高層次上的提高奠定基礎。

(2)開展師徒結對,促使青年教師更快成長

針對本校近年每年新教師引進較多的特點,為使新教師儘快適應工作環境,融入這個大家庭,我們在“提升工程”培訓中,特別重視青年教師的培訓、培養工作,建立師徒結對制度,每名新教師由骨幹教師進行學科指導和班主任工作指導,並對指導教師提出了指導要求,期末進行考核,作為對指導教師年度考核的內容之一。通過一系列的培養措施的落實,青年教師迅速成長起來。

(3)嚴格規範教研組計劃,各項活動有條不紊

各教研組制定好各自的計劃,我校嚴格按計劃進行,即使因為開會、放假等原因,也將推遲進行,每次做到有組織、有紀律、有記錄。我們提出了基於團隊協作的教學行動校本研修模式:“診斷——領悟——改進——提升”。在教學案例中診斷;在理論指領中領悟;在實踐教學中改進;在互動交流中提升。學校月月有主題,週週有活動,每週有教學研討課,我們的教學向同行開放,向家長開放。 “青年協作組”“組內研討課”“青年教師優質課 “骨幹教師示範課”等活動開展豐富多彩,學校為各年齡層教師搭建了展示的舞台,各教師積極參與,唱好教學實踐的戲,使教師在活動中迅速成長。從05學年開始,校內各學科教研課每個學期開課節數超過60節,各教研組內業務研究的氛圍濃厚。我們開展全校性的示範課、展示課等,通過不斷的磨課、評課,各位青年教師成長很快,同時,學校也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平台,特別是華芳老師還代表我省到上海執教華東地區的觀摩課,孔荷紅、李永潮老師獲省優質課二等獎,趙銀芳老師獲杭州市優質課一等獎。為青年教師樹立了一個好的典範。由於我校的教研組紮紮實實地開展了,所以教師們在收穫了優秀成績的同時,在教學能力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4)要求教師們學會反思,並應用於實踐

新課程改革注重學生的體驗,必須要求教師們注重過程,如何使今後的行動更具科學性,必須需要我們教師不斷地總結、反思,所以我們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前要反思,要求教師在反思過去(包括前一節課)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再寫出教學設計方案,這樣,可以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可以逐步培養教師良好的反思習慣;第二在教學實踐活動過程中反思,解決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在反思中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實踐證明,課中反思,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三是教學實踐活動後的反思,這一階段的反思主要是要求教師在課後對整個課堂教學行為進行思考性回憶,包括對自己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學生表現、教學的成效進行理性分析,在反思中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對典型的反思情況形成案例。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好課多磨”“同課異構”“同題異構”等教學研究方式,促使我們教師提高。

三、我校素質“提升工程”培訓成效

1、教師隊伍素質得到整體提高

通過素質“提升工程”培訓、“學習型”教師的培養,我校教師十分安心於農村工作,學校越來越具有吸引力,優秀教師也不斷湧現,學校在老百姓的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我校師資隊伍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我校現有蕭山區級及以上名優教師21人,與“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較大幅度的增加。校教師參加區級及以上的各類業務比賽成績顯著,與“提升工程”前相比,有了較大飛躍。

2、教師的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

我們提出“在實踐中反思與理論學習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師勤於學習,善於思考,經常總結。規定全校教師每年至少完成教育教學論文,青年教師寫教學案例和做課題的具體要求,學校中已初步形成了寫論文成風的良好氛圍, xx年度學校專任教師區級以上獲獎和發表論文共8。

3、教師樹立了正確的學生觀、質量觀、專業成長觀

我們按照新課程理念:培養學生健全人格,並且具有科學文化知識及學習能力的現代社會公民。圍繞這一目標,我們在教師中組織開展什麼樣的學生是好學生的討論。學習成績優秀固然是好學生,但學習成績有差異也完全正常,對學生來説,用功就是成功,堅持就是勝利。貫徹落實“面向全體,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方針。教學工作指導思想,面向全體,落實到教學工作上貫徹因材施教的原則,利用分層教學的方法,對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反對歧視後進生,做到“關愛每一名學生,不放棄任何一名學生”。在專業的自我成長上,我校教師對校本培訓的內容與專業提升的關係理解透徹,認真紮實地去做好這件事,聽課、評課、講座、隨筆、理論學習樂此不疲,04、05、06學年我們都申報校本培訓,並進行紮實的校本提升工程。在今年的6月份的校本培訓驗收中,我校的校本培訓工作規範、資料完備、實效明顯,受到進修學校主管老師的好評。

4、教師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日益嫻熟。

我校根據“素質提升工程”的培訓目標,充分為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的提高創設平台,今年6月,為每位教師配備了液晶電腦,為每個班級配備了多媒體設備。教師的現代教育技術運用能力迅速提升,兩年來,我校教師在平時上課時經常製作簡單的課件輔助教學,在xx年的區課件比賽中,我校韓紅燕老師製作的課件和韓東興、俞炳娣老師合作製作的課件均獲區一等獎。

5、教師教學能力明顯提升

教師教學能力的提升,反映在教學質量的提高上,我校學生在區級及以上各類競賽中,獲獎人數逐年增多,自從“提升工程培訓”後“更上一層樓”。獲獎達到300多人次,在、省級科技節競賽中,我校也佔有一席之地,有多人獲獎。xx年,在《共建和諧家園》讀書徵文比賽中,我校田豔斐同學獲得浙江省三等獎,另有4為學生在杭州市獲獎。實施提升工程以來,我們學校先後被評為蕭山區 “首屆校本教研示範校”、“浙江省百年”、“杭州市人民滿意學校”、杭州市平安示範校園、蕭山區教育形象提升年活動先進集體、蕭山區“共建和諧家園”讀書活動先進集體、蕭山區暑假讀好書活動優秀組織獎等多項集體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