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多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代表在政協全會上發言材料

欄目: 代表發言 / 發佈於: / 人氣:1.41W

(多篇)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代表在政協全會上發言材料

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代表在政協全會上發言材料彙編(10篇)

加快推進xx農業農村現代化(民革xx市委會主委)近年來,xx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發展步伐,與“在全省打造現代化大農業發展先行地中當好排頭兵”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應該在聚焦重點、突出特色上下功夫。為此建議:

大力發展科技農業,努力打造“精準農業港”。着力完善現代科技裝備體系、農技推廣體系,推廣使用北斗定位播種機、植保無人機、聯合收割機等並擴大應用範圍和場景,開展耕地質量、農業節水、設施農業、園藝機械等關鍵環節技術攻關,探索建設農機農藝融合示範基地。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努力打造“綠色農業之都”。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高標準建設秸稈綜合利用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研發平台,健全城鄉一體化垃圾治理體系,大力發展質量農業,建設國家重要糧食生產大基地,實施良田強基、良種賦能、良技示範工程。深入實施保護性耕作、黑土地保護項目,提升土壤有機質含量,完善農產品質量標準和追溯機制,推進“兩品一標”認證;建立育種創新體系,發展特色化種植、標準化養殖、打造生態化漁業、突破林下產業、發展設施農業、培育微生物產業。打造龍頭企業“新雁陣”,制定農業品牌建設專項獎勵資金,創響一批“珍稀牌”“工藝牌”“文化牌”等鄉土產品品牌,建立市級農產品知名品牌目錄制度,推動xx農業品牌數字化、品牌化、市場化和國際化轉型升級。

積極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民盟xx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未來產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導產業,xx應立足新發展格局,把握“賽道”切換,積極培育發展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構築產業體系新支柱、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塑造未來競爭新優勢。為此建議:

伴隨前沿技術迭代升級和發展,儘早制定可操作性強的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行動方案,分步實施、梯次培育。依託本地重要科創平台和研發機構建立顛覆性技術創新中心,對識別出的顛覆性技術或項目,推動項目落地轉化。激勵高校院所和科技企業引領我市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醫藥、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領域實現顛覆性技術創新突破,抓好技術供需對接,探索構建鼓勵創新、彈性包容的未來產業產品和服務市場準入與監管制度,營造寬容審慎、敢闖敢試的未來產業發展環境。以遼寧材料實驗室、遼寧遼河實驗室等建設為契機,開展全方位主動服務與深度合作,實現“科”“產”融合。設立未來產業投資基金,着重培育一批產業生態主導型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支持一批“老字號”“原字號”企業升級改造為高新技術企業,聚焦“投小投早投硬科技”,引導各類政府產業投資基金對未來產業領域創新型企業耐心投、放心投。建立戰略諮詢專家團隊,編制科技預見報告,及時發佈未來產業發展指引,避免產業重複投資,造成新的資源浪費。

打造“新型儲能之都”(民建xx市委會主委)xx新型儲能產業基礎較好,初步形成了新型儲能裝備製造及配套關鍵核心部件製造企業集聚發展態勢,具備打造門類齊全、體系完備、具備很強市場競爭力和行業穩定性的“新型儲能之都”基礎。但對標國內先進地區仍存在差距,為此建議:

強引領,以打造“新型儲能之都”為定位,編制我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規劃。建立儲能產業發展和推廣協調工作機制,在構建新型儲能有序發展體制機制方面積極開拓創新、先行先試,及時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成功經驗和做法。重培育,通過重大項目建設帶動重點企業發展,支持產業鏈龍頭企業,打造新型儲能裝備製造產業集羣。聚攻關,積極開展新型儲能關鍵技術研發,加速實現核心技術自主化,推動產學研用各環節有機融合,加快新型儲能產業創新成果轉化。優化創新資源配置,推動技術和商業模式創新。拓應用,加快發展電源側新型儲能,推進新能源項目配套建設集中式新型儲能電站,構建電源出力特性與負荷特性匹配的友好型電源集羣。有序發展電網側新型儲能,合理佈局電網側新型儲能電站。靈活發展用户側新型儲能,推動開展冷、熱、電、儲綜合能源服務。拓展新型儲能與其他領域結合的業態範圍,支持構建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電池租賃等新型儲能生態體系,鼓勵在新能源汽車換電站和超級快充站配置儲能設施。

強化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撐作用(民進xx市委會主委)加強xx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推動科技創新,塑造素質優良、總量充裕、結構優化、分佈合理的現代化人力資源,為更好地服務xx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為此建議:

聚焦教育發展,確保培養高素質人才。優化教育資源配置,加強對教育資源的統籌規劃和管理,圍繞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打造“安全、健康、樂學、成長”的教育場景。優化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機制,重點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推動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聚能科技進步,有效提升公民科學素養。構建政府、社會、市場等協同推進的社會科普大格局。加快科教融匯發展,深化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強化高校科技成果源頭供給,提升高校成果供給質量和轉化率。統籌推進創新空間、創新生態、創新平台、創新人才建設,有效培育創新文化發展,讓領軍人才脱穎而出,讓有真才實學的青年科技人員有用武之地;聚力引育用留,着力打造高素質人才聚集地。加速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讓各類人才都有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深入實施“xx英才計劃”,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全面掌握人才相關數據情況。聚焦關鍵領域、瞄準一流水平,搭建人才和企業之間交流合作平台。充分發揮重大人才工程牽引作用,引導高層次技術人才在技術攻關中發揮關鍵性作用、取得突破性成果。

為社區養老注入新活力(農工黨xx市委會主委)截至目前,我市建有區域性居家養老服務中心xxx個、改造社區養老服務站xxx個,老年人家門口“養老服務陣地”初具規模。但仍存在缺少政策體系進一步支持、專業人才不足、長護險制度未試行等問題。為此建議:

探索社區養老服務自我造血,創新智慧養老發展模式。積極鼓勵社區養老服務業與金融機構深層次合作,搭建多元化養老服務平台。盤活現有社區資產加以經營,推出陪診、助浴、代採等特色衍生服務,增強社區養老機構的盈利能力。引進上門增值服務包的新概念,與社區衞生服務中心合作開發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包,實現增值服務創收。強化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統籌社區養老人才佈局,加快職業集羣建設,探索從疾病預防、慢病干預、失能康復到安寧療護等多種職業延伸的發展機制。完善養老護理培訓和崗位激勵政策,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和志願者為失能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精神撫慰等服務,鼓勵老年人以老助老、互相幫扶。推進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盤活社區養老機構運營。從有醫療資質的社區養老機構開始推行,逐步拓展到社區居家照護。探索設立統一的長護險基本服務項目目錄清單和基金支付的基礎費用清單,採用“服務給付”模式。引入第三方機構參與評價,突出公益性和社會效益,實現長護險試點效果管理的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

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致公黨xx市委會主委)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xx新篇章,在xx打造東北亞開放合作樞紐地中當好排頭兵,發揮區位優勢、做優通道、做實平台,持續深耕xx、拓展xx。由此建議:

樹立“東北口岸都是xx向北口岸”理念,優化都市圈佈局,以xx首位度提升的重點突破和溢出效應,帶動都市圈整體提質增效。促進東北板塊聯動,與大連雙核牽引,與x-x-x城市羣多核聯動,以“一盤棋”參與東北亞經貿合作。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探索共建面向東北亞“飛地經濟”“園中園”,打造全國面向東北亞經貿的“一站式”集散中心。

構建完善的東北亞集疏運綜合體系。做優海空通道,做強陸路通道,加快多式聯運中心建設,實現公鐵海航“一單制”。深耕日韓傳統市場,讓xx成為日韓在中國投資佈局的“首選地”。深化精準對接,重點在無人機、智能汽車、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等新興動力產業領域,挖掘增量。實施對俄貿易主體引培計劃,提前佈局,打造一批境外示範合作區。搶抓投資合作先機,構建“買全俄賣全國、買全國賣全俄”的對俄貿易格局。開拓對蒙貿易市場,積極承攬高速公路、電氣線路、鐵路、天然氣、石油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探索與蒙古在採礦、製造業、畜產品加工、建築、餐飲等領域合作,並逐漸向礦產品深加工、綠色能源等領域拓展。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鏈優化升級(九三學社xx市委會主委)xx當先鋒、打頭陣,要聚焦新興產業培育、優化產業鏈,推動新技術、新模式與產業深度融合,把實體經濟做實、做強、做優,儘快形成多點支撐、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產業發展格局。由此建議: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政產學研金用”深度合作、開放共享的創新體系,構建企業出題、高校和科研機構答題、各類創新主體協同聯動、相互賦能的區域創新聯合體。加快形成科技、產業、金融協同互促的產業鏈供應鏈生態體系,持續營造激勵創新的制度環境,在機制設計、主體培育、政策導向、資源配置上持續發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堅突破,圍繞重點產業鏈,着力突破關鍵基礎材料、零部件核心技術,成體系突破“卡脖子”技術難題。以重大應用場景為牽引,促進自動駕駛、智能機器人、新藥研製等未來產業發展。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培育發展創新型領軍企業、創新型企業集羣,充分激發“政產學研金”各類創新主體成長活力。探索職務科技成果單列管理、技術轉移人才評價和職稱評定、橫向科研項目結餘經費出資成果轉化。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開展深度合作,在生產、經營、研發等環節嵌入數字化系統,專注並深耕產業鏈某個環節或某個產品,或直接面向市場提供具有競爭優勢的自有品牌產品,聚焦專業化發展。

深化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台盟xx市委會副主委)近年來,xx市始終將人才作為振興發展第一資源,深入實施人才強市戰略,持續深化人才分類評價改革,設立“xx市人才編制池”,在人才引進方式上實現“柔性引進”轉變,人才評價機制改革取得明顯成果。為深入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由此建議:

量體裁衣,加速推動人才評價政策的細化和落地實施。要因地制宜、全方位多角度進行評價,注重實績,突出專業性、創新性、實用性,及時跟進相關政策落地實施情況,結合實際對政策及時進行評估調整,不斷優化政策的使用效能,最大限度調動人才創新創造精神。完善監督,增強人才評價機制的科學性、有效性保障機制,形成由政府“一元管理”向社會和市場“多元共治”格局的轉變,注重強化人才評價流程監督制約機制,進一步發揮第三方監測評估的作用,設立申訴通道,賦予評價對象一定的話語權,以有效地預防和糾正人才評價機制可能產生的不科學現象。開放共享,建立人才資源數據庫一體化平台。儘快完善人才資源數據庫,全面收集數據樣本,為人才量化評價發展提供技術支持。實現平台與企業、社會,省內乃至全國互通共享。貼合實際,在留住本土人才上發力。建立長效化機制,立足本地的大院大所大學,不斷創新,注重產學研一體化發展的同時,建設符合xx本土的科學實用人才評價培養體系。

為民企發展營造公平公正法治環境(工商業聯合會主席)按照《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意見》要求,着力優化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為促進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穩定預期,提振發展信心已迫在眉睫。由此建議:

着力提升服務民企法治能力,在全市執法、司法部門中開展“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大討論活動,集中解決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突出問題。加強執法、司法人員法律和業務培訓,建立健全監督考核獎懲激勵辦法,制定企業參與執法司法評價機制,將服務質效納入單位目標考核。積極營造公平公正法治氛圍,由政府牽頭建立執法協作聯動機制,防範多頭執法、重複檢查,嚴防執法擾企。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公開執法部門權責清單。大力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告知承諾+事中事後”監管、包容審慎監管等新型監管方式,讓企業感受到執法公平,有“温度”。不斷加強民營企業法治保障,加快形成系統配套保障民營企業發展的法規制度體系,依法保護企業知識產權。探索制定《xx市促進民營經濟發展條例》,為民營企業市場平等准入權、企業家財產權平等保護構建清晰而權威的政策法規依據。加大普法宣傳教育力度,充分發揮商(協)會黨組織作用,推動民營企業加強法治教育,建立健全企業法制學習、宣傳、教育和培訓制度,營造誠信廉潔的企業文化氛圍。

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無黨派人士代表)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是黨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xx要抓住實施新型工業化的重大機遇,數智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建設新型工業強市和國家中心城市。由此建議:

要建立一個強有力的跨部門組織機構,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落實、企業發揮主體作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大格局。做好科學規劃,要做好各方面政策和要素保障。充分利用xx的產業、人才和創新優勢,優化存量、培育增量、拓展產業鏈;大力培育新動能,形成新優勢。應圍繞其主導產業,深入研究產業發展定位、趨勢,瞄準頭部企業,引進一批建鏈強鏈的旗艦型項目,落地一批促進延鏈補鏈的配套型項目。強化“鏈長+鏈主”機制,建設區域產業鏈和產業集羣,確保產業鏈和供應鏈的韌性和安全。構建公共支撐平台是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的最優路徑,構建工業軟件和控制系統平台、工業互聯網平台、數字孿生和大數據平台,實現生產製造的數字化和智能化。新型工業化需要構建新型工業化產業生態,要建立管理、規劃、實施的新模式,要構建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金融鏈、數據鏈,多鏈融合,實現數據確權、數據共享、數智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