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个人文档 个人总结 工作总结 述职报告 心得体会 演讲稿 讲话致辞 实用文 教学资源 企业文化 公文 论文
当前位置:蒙田范文网 > 论文 > 教学论文

国中英语故事类语篇阅读教学探究

栏目: 教学论文 / 发布于: / 人气:2.69W

【内容摘要】:在国中英语日常阅读教学中,故事类语篇阅读教学的活动设计长期处在碎片化、浅层化、片面化、形式化的迷境中。学校教育正面临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大挑战。21世纪5C核心素养包括合作素养(Collaboration)、沟通素养(Communication)、审辩思维素养(Critical Thinking)、创新素养(Creativity)、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Cultural Competence)。本文基于“5C核心素养”的内涵,探究如何在国中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中多维度解读文本、多层次设计活动、多方面拓展思维,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国中英语故事类语篇阅读教学探究

【关键词】:国中英语 故事类语篇 阅读教学 “5C核心素养”

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者能力发展的基础,阅读能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能力、丰富相关知识、激发学习兴趣,这要求我们应该重视阅读教学。英语故事文本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对英语初学者来说是较为宝贵的阅读素材,其多样性、复杂性、情境性、趣味性和整体性能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对故事文本的处理往往停留在简单的梳理文章结构,讲解语言结构层面,过多关注单词、短语、句型的操练,只见大树不见森林,忽视了对教学材料多维度的解读和挖掘,缺少激活学生思维的问题和活动,使学生的阅读素养仍然处于低层次的状态。

下面,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如何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从5个维度优化国中英语故事类语篇阅读教学活动设计。

一、设计团队任务,培养合作素养

尽管小组合作已经在教学实践中广泛开展,但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往往出现因小组分工不明确而造成组内参与不均衡、因缺少准备和思考时间而造成小组讨论不民主等问题,最终小组合作成为成绩较好学生的独角戏。因此,合作素养的培养仍需系统化、全方位的推进。合作素养包括愿景认同、责任分担和协商共进三个要素。以人教版英语八下Unit6 Section B的故事Hansel and Gretel为例。

1. 角色定位,责任分担

责任分担是指小组成员根据领取到的任务进行小组分工和承担分内职责。为了增加学生思考和讨论时间,教师可提前布置课前导学任务,让学生通过感知全文分析Hansel, Gretel, father and stepmother几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再让小组讨论并确定好各成员最想演绎的人物,如有些同学会选择扮演集聪明、勇敢于一身的Hansel,有些同学会选择扮演自私、恶毒的stepmother,也有同学因能力有限而选择台词较少的father...在分工明确后,小组各成员开始对自己所选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进行演绎,为了增加表演的真实性,有些学生还会自己制作必要的道具。

2. 小组协商共进,达成愿景认同

愿景认同是指通过讨论实现对小组目标的认同。教师可提出问题“Will Hansel and Gretel be lucky to get the help of the old woman?Will they find the way home?”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故事的后续发展并将其演绎出来。此时,小组成员会发挥各自的想象力,对此问题进行有效协商,最终拿出大家都同意的方案。

二、再现问题情景,培养沟通素养

不同学科课程标准对沟通素养都有较为明确的阐述,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各个环节中,沟通素养的培养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与重视。学生不能清晰地表述自己的意思,也不能突出重点,说话缺少力量和热情。他们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素养是基础教育阶段重要的教育目标。沟通素养包括同理心、深度理解和有效表达三个要素。以人教版英语八下Unit3 Section A3a的故事文本为例。

1. 运用同理心,促成深度理解

同理心是指在出现不同想法时,能理解对方感受,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深度理解是指理解言者所传达的信息并对听到的内容进行反思和评价。

首先,教师可选取矛盾激化片段的对话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语言的输出让学生体会人物的情感。

故事当中Nancy的母亲在情绪爆发中说出了事实:“You watch TV all the time and never help out around the house! I can’t work all day and do housework all evening.” 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如果Nancy对妈妈所表达的内容进行反思,思考自己是否真的一直看电视从不帮忙做家务,并且站在妈妈的立场去思考问题,理解感受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还要做家务的艰辛,还会出现文中Nancy shouted back,“I work all day at school, too! I’m just as tired as you are!”这样的情景吗?教师提出“If not, what will happen next?”让学生对后半部分故事进行改编。

接着,教师可以“Sharing the housework makes a happy family”为主题展开,让学生反思现实生活中他们在家帮忙分担什么家务及未来生活他们愿意为家庭分担什么家务。

2. 运用语言与非语言媒介,增强有效表达

有效表达是指运用语言形式(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或非语言形式(身体语言、面部表情、眼神交流等),清楚地表达观点、传达信息,以达到沟通预期的目标。故事中Nancy与妈妈矛盾激化后妈妈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失望地走开,结果两人一周都没有做家务,最终Nancy找不到一个干净的盘子和一件干净的衣服。此时,教师可设计如下表格(表1)引导学生思考Nancy可以怎样做来化解与妈妈的矛盾。

表1

Verbal form(written words, oral words)

Nonverbal form(actions, body language...)

say sorry to mom

do the dishes

三、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审辩思维

教育部门对审辩思维的培养给予了高度的关注。早在2016年,审辩思维的素养框架已融入核心素养的总框架中,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判断,能辨证分析问题,注重学思结合,避免盲目从众。审辩思维包括质疑批判、分析论证、综合生成和反思评估四个要素。以人教版英语八下Unit6 Section B的故事The Emperor’s New Clothes为例。

1. 分析论证,综合生成

书中所展示的为删减后的故事,教师可呈现完整的故事原文,让学生通过阅读能根据上下文推断理解生词的含义,理解段落中各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简单的阅读策略获取关键信息。通过询问“How does the story begin? What happened next? What’s the ending?”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口头输出该故事情节,培养其总结概括能力,促进综合生成。

2. 质疑评判,反思评估

“质疑”即提出疑问。“反思”即再思考。主要体现在客观评价他人、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善的方案和措施。

教师可提出问题“In the story,who did right? Who did wrong? Why?”引发学生对the emperor, the two brothers, the young boy and the other people的思考。

接着,再抛出问题“In our daily life, are there any people like the emperor? If you are the minister, what will you do? Will you tell the emperor truth or just praise ‘the beautiful clothes’ like others? Why?”进而引发学生反思自身。

最后,教师可在ppt上呈现八上Unit5 Section B 3a 的故事文本----Mulan。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隐瞒身份,也是一种欺骗行为。教师通过询问“Cheat exists in both of the two stories, what’s the difference?”再一次引发学生思维上的冲击,从而做出理性的评判。

四、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创新素养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现阶段,我国在培育创新型人才的道路上存在诸多困难与挑战。推动教育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刻不容缓。创新素养包括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实践三个要素。以九年级Unit11 Section A的故事The Shirt of a Happy Man为例。

1. 创新人格,创新思维

创新人格是指那些能够驱动和引导创新思维开展的特指性人格,创新思维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探索、求新、综合为特征的心智活动。教师在梳理故事脉络时,将故事分为Para.1-2(the king),Para3-5(the prime minister, the banker and the palace singer ), Para6(the result),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故事情节串联起来。最后,教师可设计启发性问题:“What can make us happy?”引导学生将故事的内涵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以衬衫的形式绘制出来。

2. 创新活动,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旨在通过引入新颖的思路和方法,进而生成有创造性的作品。The Shirt of a Happy Man 的故事结局是国王让首席大将军去民间寻找快乐的人。教师可设计故事续写环节。学生以“Who would be taken into the palace by the king’s top general?”为主线展开,小组讨论将军在民间的活动。此时,教师可设计如下表格(表2),为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支架。学生所填写的表格内容可以反映出学生思维的不同之处。对于将军在民间可能遇到哪些人物,不同小组给出的答案不同,如儿童、乞丐、农民等。接着,学生按照自己的设想演绎将军遇到这些人的情景。此时学生会在措辞、身体语言、表情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以加强表演的戏剧性。

表2

Who/Character

Why/Reason

Where/Place

What happened?(action...)

a beggar

represent broad-minded

In a hutong

sing songs, beg for food

五、加入文化背景,助推文化理解与传承

近三年的台州英语会考作文命题体现了在未来教育教学中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是大势所趋。生于拥有上下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强国,我们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在教育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学生理解、传承并积极践行文化。同时,作为英语教育工作者,还应在传授教育专业知识的同时承担起培养学生对国外文化的接纳与理解,让国内外文化碰撞时避免发生冲突。文化理解与传承包括文化理解、文化认同和文化实践三个要素。以九年级Unit2 Section B 的故事AChristmas Carol为例。

1. 文化理解,文化认同

文化理解不仅指对文化共性与差异的认知,也指对文化所隐含的价值观的认知。中国学生对西方圣诞文化的了解可能仅限于圣诞节,圣诞树,圣诞袜,圣诞老人等。因此教师在上该阅读文本前可先将Christmas与中国的Spring Festival进行对比,让学生了解西方圣诞节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春节,有亲人团聚、辞旧迎新的寓意和内涵。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扫清对2a思维导图中“activities”和“symbols”的障碍。

而通过阅读,学生可以很容易地找到“the true meaning of Christmas” —— the importance of sharing and giving love and joy to people around us,此时学生对圣诞文化所蕴含的思想只停留在文本字面意思上,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加入文化背景元素,帮助学生主观能动地内化文化,深化对文化所蕴含的价值观的认知。

2. 文化对比,文化实践

故事中的Scrooge从一个自私自利、冷漠无情的守财奴到与人为善、乐善好施的大善人,这种心灵的返璞归真正反映了人性对美好的向往,从而奠定现代圣诞文化的寓意和内涵。那中国的春节文化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搜索课外读物The Story of Nian 了解中国春节的相关故事,并通过讲故事、写春联等实践活动感受文化、传承文化。

六、结语

教师在优化英语故事类语篇阅读活动设计时,应引导学生既见故事中的树木,又见故事中的森林。在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文化意识,为其扫清文化障碍并树立文化自信;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培养,关注学生语言知识的内化和迁移;要引导学生积极创新,在实践中学会合作与沟通。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科中的应用仍然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需要不断地研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徐冠兴,魏锐等.合作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五[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83-96.

[2]马利红,魏锐等.审辩思维: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二[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45-56.

[3]康翠萍,徐冠兴等.沟通素养: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之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38(2):71-82.

[4]麦合比热提·阿不都热依木.基于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的国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J].喀什大学学报,2021,42(4):111-120.

[5]谢丽君.如何在英语故事阅读教学中培养国中学生的思维品质[J].英语教师,2018(1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