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的英雄人物事蹟故事新版多篇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8.98K

中國的英雄人物事蹟故事新版多篇

中國英雄人物 篇一

老當益壯的馬援

東漢時期,光武帝劉秀手下的一員大將,雖六十三歲高齡,卻仍然馳騁戰場,並立下赫赫戰功,他馬革裹屍的英雄氣概至今讓人折服。此人正是老當益壯、鼎鼎大名的伏波將軍——馬援。

馬援出身於官宦家庭,父親早逝,他從小就立志要闖蕩出一番事業。有一天,他對長兄馬況説:“大哥,男兒志在四方,我想去邊郡闖蕩一番。”馬況一聽,雖然有些擔心,但還 是非常支持他,並鼓勵説:“援弟,你有宏遠志向,日後必然會有所成就。玉不琢,不成器。現在你既然有這樣的想法,就趁機磨鍊下自己,放手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吧!”有了大哥的支持,馬援更是信心滿滿。

然而就在馬援準備妥當,即將出發的時候,大哥馬況因病去世。“長兄如父”,於是,馬援暫時放棄了遠行。他要留下來,為大哥守孝。

一年之後,馬援依依不捨地告別了家鄉,開始了人生的旅程:他做過督郵,但因同情囚犯、私放犯人而獲罪,不得不逃亡;他畜養過牛羊,因不斷改進飼養方法,擁有馬、牛、羊幾千頭;他處事果決,富有領導力,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歸附他……正是經歷了種種風霜,當初那個青澀少年,以亂世為磨礪場,將自己打磨得猶如一柄即將出鞘的寶劍。

馬援所處的年代,正值王莽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俗話説,亂世出英雄。南陽的劉秀揭竿而起,推翻王莽政權,建立了東漢。為開創一代盛世景象,劉秀廣招賢良。所謂識英雄重英雄,劉秀十分欣賞馬援有勇有謀,馬援也為遇到這樣一位賢明的君主而感到慶幸。

當時的西州大將軍隗囂佔據西州,稱王稱霸,對東漢存有二心。光武帝率軍征討,馬援看到周邊勢力眾多,關係錯綜複雜,便堆米成山為光武帝演示戰略部署,同時謀劃分解各方抵抗勢力的方法,果然將西州一平而定,天下從此安定許多。

馬援在平定西州的過程中功勞最大,但他卻不自滿,反而總是認為自己做得不夠,不斷請求去邊境討伐侵擾東漢的敵人。

公元35年的夏天,光武帝任命馬援為隴西郡郡守,前去平定隴西的羌族作亂。馬援雷厲風行,一上任便開始整頓兵馬,加強練兵,嚴明軍紀,整個軍隊立刻煥然一新。

一切準備妥當後,年近五十歲的馬援銀髮飛揚,親自領騎兵三千出征。當時,羌人各個部落有幾萬人,他們聚集在浩亹,以浩亹隘為天險,形成一道屏障。揚武將軍馬成率兵正面強攻,卻遲遲突破不了。於是馬援率部暗中繞過羌人的防禦圈,從側面偷襲。羌人見突降奇兵,大驚失色,趕緊撤退。羌人退到北山後,逐漸穩住陣腳,派精兵堅守固防。

馬援見北山山勢險峻,易守難攻,強攻必然損失慘重,心中已有定計。他趁着夜色悄悄派出幾百騎兵,命他們繞到敵軍背後偷襲。為避免羌人的懷疑,馬援天天領兵叫陣。羌人見他率領的兵士雖少,但屢次被他打敗,心中本能地對他畏懼幾分,始終不敢應戰。馬援派去偷襲的騎兵,殺了羌人個措手不及。再加上馬援的夾擊,羌人腹背受敵,紛紛潰逃。

此戰,馬援憑藉獨特的謀略,以少勝多,大獲全勝。光武帝賜給馬援牛羊數千頭,他絲毫不取,全部拿來犒賞那些浴血的將士。

馬援一生多次征戰,五十一歲以少勝多平定隴右羌人;五十六歲領兵克服瘴氣、疫病南定交趾(今越南);六十三歲征討南方武陵五溪蠻,病逝於途中。

縱觀馬援一生,多次大戰都發生在他年邁時期,然而他毫不畏怯,用自己的行動踐行着“大丈夫立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的豪言壯語。

中國英雄人物 篇二

驃騎將軍霍去病

霍去病,西漢抗擊匈奴的著名將領,大將軍衞青的外甥。在衞青的影響下,霍去病自幼就勤奮好學,擅長射箭、騎馬、擊刺等,從小便嚮往馳騁沙場,建功立業,成為和舅舅衞青一樣居功至偉的大將軍,報效國家。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漠南之戰打響。未滿十八歲的霍去病聽説舅舅又要出征,便主動向武帝請戰,跟隨衞青出征定襄。武帝聽後十分高興,當即任命他為“剽姚校尉”,統領八百名騎兵。霍去病從這時便開始嶄露頭角,並表現出了高超的指揮才能。

他率領八百騎兵,縱馬馳騁在茫茫大漠,一路遠程奔襲數百里,孤軍深入匈奴腹地。黃昏時分,霍去病發現了匈奴人的營地,他當即帶領部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殺過去,殺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結果,殺敵兩千多人,活捉匈奴單于的兩個叔父。

首戰告捷,霍去病和部下全身而退。這次戰鬥令霍去病脱穎而出,漢武帝因此對他賞識有加,立即封他為“冠軍侯”,以表彰他的勇猛果敢,功冠三軍。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河西大戰爆發。漢武帝發動了第六次北伐匈奴的戰爭。這次,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獨率精鋭騎兵一萬人,從隴西出發,攻打匈奴。十九歲的霍去病不負眾望,帶着他的鐵甲騎兵在千里大漠里長途奔襲,六天轉戰匈奴五部落,一路高歌猛進,勢如破竹。霍去病在皋蘭山激戰匈奴,並斬殺匈奴二王,活捉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和都尉等,殲敵近九千人,並且繳獲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人。

漢軍大獲全勝,武帝聞訊喜出望外,決定乘勝追擊,收 復 河西。霍去病一鼓作氣,收復了河西平原。從此,漢軍軍威大振,而年僅十九歲的霍去病更是威震四方,令匈奴人聞風喪膽。

兩場河西大戰後,渾邪王聽説因自己戰敗,單于要處置他,於是率眾投降漢朝。漢武帝怕匈奴人以詐降方式襲擊邊郡,派霍去病前往黃河邊受降。

霍去病率領一萬漢軍輕裝簡從渡過了黃河。正在營帳中坐立不安的渾邪王聽到霍去病已經快到營地,慌忙帶領手下部將列隊出迎。剛走出營門,就只見漢軍如波濤般翻滾着往營門直壓過來,渾邪王本能地往後退了幾步。

渾邪王定睛一看,為首的是員年輕小將,身穿黑色戰甲,頭戴紅纓盔,背後的紅色披風如雲飄舞,身後一面威風凜凜的“霍”字大旗在晨風中迎風飄揚,啪啪作響。渾邪王手下一看到那杆大旗,隊伍中立馬引起了不小的騷動。

“霍”字旗的出現對他們來説就意味着失敗和死亡,一股恐懼之感油然而生。有不少人驚恐地大叫道:“霍去病!是霍去病!”一時間人馬紛亂,吶喊聲遍野。渾邪王拔出長刀,一聲怒喝:“休要妄動!”誰知眾人根本不理會渾邪王,一些本就不屬於渾邪王部落的將領,紛紛上馬準備逃走。他們大聲地叫道:“霍去病一定不會放過我們,一定會殺了我們的,不想死的就殺出去!”

霍去病坐在馬上,冷冷地看着渾邪王和譁變的兵將。部將上前問是否前去受降,他沉聲答道:“其他人等不動,你們隨我來!”於是,霍去病帶着幾十個人,向着營門疾馳而去。

渾邪王一看,就幾十個人,心裏一閃念:如果殺了霍去病,我就是匈奴的大英雄了,單于就不會再怪罪我了吧?

轉眼之間,霍去病就到了渾邪王面前。清晨的太陽剛剛從草原上升起,霍去病的身上流溢着金色的陽光,如戰神般倚馬而立,那種一言不發卻能將眼神裏的冷靜和掌控一切的霸氣表露無遺。這樣的眼神渾邪王看在眼裏,使得他剛冒出的逆反苗頭馬上煙消雲散——不是不想,是不敢。

霍去病端坐馬上,高聲問道:“渾邪王,你可是真心降漢?”

渾邪王心跳加快,手心裏冒出了冷汗,連忙答道:“將軍,我渾邪王部一心向漢,只是有些部落反悔降漢,還 請將軍處置。”

霍去病一點頭:“好!”他一馬當先,衝進混亂人羣之中,斬殺不願降漢士卒八千餘人,制止了騷亂。從此,河西走廊正式併入了西漢王朝。

元狩四年(公元前119),漠北大戰打響。霍去病率五萬騎兵,打敗匈奴,戰功甚至超過了他的舅舅衞青。從此,匈奴被徹底趕出大漠,以後數十年內無力侵犯漢朝邊境。霍去病也被封為“大司馬驃騎將軍”。遺憾的是,年僅二十四歲的霍去病英年早逝。但他“匈奴未滅,何以家為?”的報國之心令人歎服,成為後世將領的楷模

中國英雄人物 篇三

投筆從戎的班超

在中國光輝燦爛的歷史長河中,父子皆為名人、名將的有很多,其中東漢的班氏三父子——班彪、班固、班超就是大家再熟悉不過的人物了。班彪和班固在中國史學上的成就已是有口皆碑,而班超雖然沒有繼承父兄的衣缽,卻在西域立功,同樣被炎黃子孫銘記於心。

公元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前往都城洛陽任職校書郎。班超和母親也隨同哥哥到了洛陽。當時哥哥的薪水微薄,為了減輕負擔,班超常常替官府抄寫文書。

抄書是一件非常辛苦的工作,需要忍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但班超卻將這份工作看作一種鍛鍊,不僅可以磨鍊自己的意志,還 可以博覽羣書。正是憑藉這種驚人的意志,班超在書海中領略並學習到前人的謀略和智慧,為他以後立功西域打下堅實的基礎。

有一次,班超在官府裏抄書,實在是抄累了,就站起身來,把毛筆丟到一邊,感歎道:“身為男子漢大丈夫,應當像張騫那樣,在萬里之外建功立業,揚大漢國威,報效國家。”

周圍的人聽了,譏笑他:“一個天天抄抄寫寫的書生,從來沒有帶過兵、打過仗,還 想萬里封侯、加官晉爵?真是異想天開啊!”

班超聽了,不加理會。他知道,只要自己心存志向,並付諸實踐,就一定能成功。恰逢朝廷出兵攻打匈奴,班超決定投筆從戎,去實現自己胸中的大志。

公元73年,班超跟隨大將軍竇固抗擊匈奴。在蒲類海一戰中,班超獨當一面,有勇有謀,帶兵攻下了伊吾。這一戰,不僅讓班超一舉成名,也贏得了竇固的賞識。竇固認為班超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決定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目的是重新建立和西域各國的聯繫,聯合起來抗擊匈奴。

這是一個艱鉅而又困難的任務,且不説通往西域的道路充滿了重重險阻,還 得時刻提防匈奴人。可班固全然不顧,他滿懷着一腔熱血,只帶了三十六人,便和郭恂一起上路了。

他們先來到鄯善國。鄯善王聽説是大漢派來的使臣,非常高興,親自出來迎接,並派專人接待他們。不料,過了幾天,鄯善王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對待班超一行態度冷淡。大家都十分納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唯獨班超早就洞察出事情的真相。

班固給大家分析道:“鄯善王的態度逆轉,説明一定有匈奴的使者來了。鄯善王想和大漢結交,但又害怕大漢實力不夠,不能夠保護他們。依我看,鄯善王現在一定正在權衡利弊呢。”

大家一聽,大驚失色。班超揮揮手,讓大家冷靜下來:“大家少安毋躁,這只是我的一種猜測。我們現在需要弄清楚事情,然後再採取行動。”於是班固馬上找來鄯善國的接待人員,假裝什麼都知道了,漫不經心地問道:“匈奴的使者已經來了好幾天了,他們現在住在哪裏呀?”接待人員愣住了,大驚失色,以為班超什麼都知道了,只好老老實實地告訴了他匈奴人的住所。

班超當機立斷,把接待人員軟禁起來,以免他走漏了風聲。隨即,班超召集大家商量對策。班超故意激將道:“我們不遠萬里來到這裏,就是想建立功勛,成就大業。不料匈奴人也來到這裏。如果鄯善王把我們交給匈奴人,我們可怎麼辦呀?”

大家一聽,面面相覷。班超接着説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我們只有乘着月黑風高,對匈奴人發起突然攻擊,把他們全都消滅。這樣才能保全我們,也才能逼鄯善王和大漢聯合。”眾人聽了,紛紛表示願意聽從班超的安排。

等天色完全暗了下來,班超帶領眾人直奔匈奴人的營地。他安排十個人帶着鼓繞到匈奴人營地後面,二十個人帶着兵器埋伏在大門兩旁,自己和剩下的人則負責放火。一時間,火隨風起,擂鼓震天。匈奴人被突如其來的大火和鼓聲嚇得不知所措,亂作一團,很快就被班超等人消滅。

鄯善王知道後,害怕極了。不料班超對他和顏悦色,並曉之以理,好言勸慰他歸附漢朝。鄯善王這才放心,欣然同意和漢朝共同抵禦匈奴。

正是憑藉這種謀略和勇氣,班超屢立戰功,使得西域五十多個國家都歸附了漢朝,促進了民族融合,實現了立功異域的抱負。班超以其傳奇的一生,彪炳史冊,光耀千秋。

中國英雄人物 篇四

一曲胡笳救孤城

在中國歷史上,不費一兵一卒,就能讓陷入重重包圍的軍隊轉危為安的人,屈指算來,僅有幾個。而西晉時的劉琨,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劉琨是西晉時期著名的將領、音樂家和文學家,也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

西晉末年,匈奴騎兵經常南下騷擾中原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劉琨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他和好友祖逖一起,聞雞起舞,發憤圖強,希望能收復失地,還 老百姓一個安寧的生活。

公元307年,劉琨帶領部下一千餘人離開洛陽,歷經艱難險阻來到晉陽(今山西太原)。當時的晉陽由於戰亂頻仍,已是一座空城。劉琨到了那裏,安撫流民,加強城防,重視農業,發展生產。很快,晉陽城恢復了活力,到處呈現出一派安居樂業的景象。

然而,好景不長,匈奴騎兵再次興兵南下,圍攻晉陽城。一夜之間,五萬匈奴兵把晉陽城圍了個水泄不通。劉琨一看,大事不妙,一面趕緊修書一封,命人快馬加鞭送出城去,請求救援;一面在城內嚴防死守,各個要塞都增加了兵力,以抵禦匈奴人的進攻。

劉琨深知晉陽城的士兵根本不是匈奴大軍的對手,便守城不出。雖然匈奴人數次罵陣,劉琨都置若罔聞。他希望以拖延時間的方式來等待援軍。惱羞成怒的匈奴人卻等不了,他們數次攻城,但都被劉琨帶領的守軍頑強地擊退。匈奴人見久攻不下,索性就駐紮在晉陽城外,坐等劉琨彈盡糧絕,那時再攻城就不費吹灰之力。

劉琨在煎熬中又過了幾天,援軍還 是未到。已是深夜,劉琨還 在四處巡查。此時的他千鈞重擔在身,不敢有絲毫懈怠。他登上城樓,看着一隊隊的巡邏士兵走過,心裏稍感安心。但憑樓遠望,不遠處就是匈奴騎兵的營地,雖然燈火通明,卻寂靜無聲,顯然,匈奴人已經睡去。

劉琨深知:現在晉陽城內,糧草僅能維持半月;原本守軍才不過兩千,匈奴人幾次攻城,又損兵折將不少;援軍遲遲未到……想到這裏,劉琨忍不住一聲長歎,抒發心中的抑鬱之情。

突然,遠處的匈奴營地裏傳來一陣騷亂,似乎被劉琨的長歎聲驚醒。看到這,劉琨靈機一動,想起西楚霸王項羽被劉邦的四面楚歌所懾,不戰自敗的故事。他趕緊命人拿來胡笳——匈奴人最喜愛的樂器,站在城樓上吹奏起來。

劉琨忘情地一遍又一遍地吹着匈奴人最熟悉的曲子。憂傷的胡笳一路嗚咽着傳到了匈奴營地,好似慈祥的母親在呼喚久別的遊子,又似温婉的妻子在思念離家遠征的丈夫。漸漸地,匈奴營地裏騷動起來,許多士兵走出營地,急切地尋求聲音的來源。有的情不自禁地低聲吟唱,有的則黯然淚下。連年背井離鄉的征戰,久攻不下的城池,已經讓匈奴士兵備感疲憊。在這異域他鄉,突然聽到熟悉的鄉音,濃濃的思鄉之情在士兵中間蔓延開來。

劉琨吹了一夜的胡笳,吹得自己淚流滿面,吹得匈奴士兵歸鄉心切。

第二天一大早,探馬來報,匈奴已經撤兵北歸。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昨夜劉琨的胡笳曲,讓匈奴人軍心大亂,士氣低落,許多士兵結夥乘夜逃亡回家。匈奴首領見狀,不得不下令連夜拔營起寨,退回老家。

就這樣,劉琨不費一兵一卒,解了晉城之圍。從此,“一曲胡笳救孤城”成為流傳千古的美談,劉琨以他面對強敵時的勇敢和智慧,留名青史,被後世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