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玉樹地震英雄志願者黃福榮/阿福事蹟(附詩歌)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1.89W

第一篇:玉樹地震英雄志願者黃福榮/阿福事蹟(附詩歌)

玉樹地震英雄志願者黃福榮/阿福事蹟(附詩歌)

本報駐香港特約記者 凌德青海玉樹4月14日發生7.1級地震後,國家主席胡錦濤要求提前舉行了“金磚四國”的峯會,推遲了對委內瑞拉與智利兩國的訪問提前回國,要“同人民在一起”。4月18日胡錦濤乘飛機抵達玉樹機場,看望慰問災區幹部羣眾,實地指導抗震救災工作。國務院總理温家寶已於4月15日先期抵達地震災區。

除了國家領導人對人民的深情和救援機構的快速反應,感動了中國普通百姓外,在這次救災過程中,黃福榮――一位來自香港的普通志願者的英勇犧牲,也深深地打動了內地和香港的民眾……

一場發生在遠離香港的青海玉樹的大地震,奪去了一千多人的生命,其中包括人稱阿福的正在當地孤兒院做義工的香港市民黃福榮。這位普通貨櫃車司機捨己救人的事蹟,近日在香港和內地流傳。

“來自香港的志願者阿福在救人時遇難!”當玉樹地震消息不斷更新時,內地“貓撲”網在14日下午突然貼出上述信息。隨後,“西部愛心公益網”等網站證實了有關消息,並透(請您支持:)露了更多信息:阿福名叫黃福榮,地震時他本安然無恙,是為救人而犧牲的。

他返回廢墟營救師生

在網站發消息的是玉樹州慈行喜願會慈善家園孤兒院的內地義工林子,他在網上講述黃福榮的遇難過程時説,黃福榮在地震發生後及時逃生,但見有孤兒和老師被困,於是不顧危險,重返震災現場救人,結果被奪去生命。

“因為樓房倒塌,有3個孩子和3名老師被壓在倒塌的房屋下面;阿福和其他孤兒院裏的人員,返回倒塌的廢墟中實施營救……阿福他們將這6個人剛剛救出的時候,6.3級的餘震突然發生,阿福不幸被樓房廢墟掩埋。其他人員將阿福救出來後,找了當地的醫生給予急救,但半小時後阿福不幸離開了。”

黃福榮是去年4月前往四川進行地震重建的義務工作時,認識了內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其中一人在深圳發起做愛心網站的工作,幫助內地窮困兒童。黃福榮經愛心網站輾轉認識一名蘭州的朋友。該蘭州友人最近通知他,玉樹慈行喜願會慈善家園孤兒院需要義工,黃福榮聞訊後,遂在3月底飛往蘭州與友人會合,並留在當地做義工。

徒步北上為中華骨髓庫籌款

黃福榮的三姐對媒體透露,弟弟這次出發前往青海做義工時,表現得很興奮。3月30日,黃福榮乘火車啟程經蘭州再到玉樹的那個早上,阿福沒忘記一直掛念他的年逾80歲的老母親,全家人一起吃過早茶後,黃福榮才起行。“想不到這頓飯之後,阿福就與我們陰陽相隔了!”黃福榮的三姐感歎説。

終年46歲的黃福榮,家中有5個兄弟姐妹,阿福排行第四。中學畢業後,阿福曾與朋友開店賣電腦,後又與朋友合股經營貨櫃運輸公司。2014年,38歲的他在內地自助旅行期間,偶然在書店看見血癌病人隋繼國的著作《挑戰死亡――白血紅心走天涯》,知道隋從北京步行到深圳,為中華骨髓庫籌款。阿榮深受感動,中途加入隋的行列,用3個月時間從香港步行到北京,(本站)為白血病人籌得20萬元款項。

當年曾隨同黃福榮從香港出發,打算一路採訪他到北京的善舉的香港《蘋果日報》記者林社炳憶述,那一次,他跟團採訪了10天。黃福榮雖然腳板走得長滿了水泡,但每天天還沒亮,他就冒着寒風,踏上了每天平均要走的40公里的漫漫長路。走累了,就隨便找個路邊攤檔果腹,晚上為省路費,堅持住簡陋的平價旅店。“10日來一起食宿,阿福堅持與我算清楚,從不願佔半點便宜。”

林社炳還説,沿路遇上不少好心人,掏腰包拿出“真金白銀”,贊助黃福榮“白血紅心行動”的義舉。但他總是婉拒直接收取善款,請求這些人轉贈到中國紅十字會骨髓庫。“記得有次吃早餐,同桌一位打算到廣東打工的湖南青年,被他的義舉打動,一聲不響幫我們結了賬,算是支持他的一點心意。”

2014年,隋繼國和幾名在內地認識的血癌病友先後離世,黃福榮大受打擊,後發現自己也患上肺結核和糖尿病,情緒更加低落,一度一蹶不振。直至2014年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災民慘況再次觸動阿福的善心,他堅持帶病獨往重災區協助災民。今年,阿福再積極參與內地慈善工作。

“阿福,請你相信我們,我們會替你教育好那些你牽掛着的孩子,那些你用生命去拯救的生命……”地震中救人遇難的黃福榮,其捨身精神感動了內地民眾。連日來,來自五湖四海互不相識的人紛紛在網上向他致敬。

與黃福榮一直有聯繫的“西部愛心公益網”,4月15日晚在蘭州市為他舉行悼念晚會。約200名來自甘肅愛心公益聯盟的團體成員和當地市民,默默將蠟燭在地上排成“4・14”的字樣,“讓大家記住這一天、記住黃福榮”。

香港各界稱他為“香港英雄”

在香港,社會各界紛紛讚揚黃福榮的捨身精神,稱他是“香港英雄”。

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田北辰在接受《青年參考》報記者訪問時表示,古語説“仗義每從屠狗輩”,黃福榮是一位貨車司機,未必受過高深教育,但他具備長期熱心助人、且在緊急關頭為拯救他人而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的精神,確實十分崇高而又令人感動。

田北辰認為,黃福榮為救人犧牲自己生命,以及長期當義工(志願者)協助內地貧困地區同胞的事蹟,應得到廣泛的肯定和表揚,特區政府更要及時對其家人給予關注和支持。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曾蔭權在自己的網頁上發表題為《香港的光輝榜樣》的文章,深切哀悼在青海玉樹地震中遇難的香港義工黃福榮,並對他“無私奉獻、捨身成仁的精神”表示敬仰。曾蔭權寫道:“噩耗傳來,我感到十分難過。……我萬分敬仰他無私奉獻、捨身成仁的精神,並引以為榮。”香港特區政府決定向黃福榮授勛。

黃福榮的行為震撼了香港人的心。當地各大慈善機構繼援助四川汶川大地震後,紛紛再次伸出援手,至今已捐出逾200萬港元,為災民購買救援物資。其中,聯合國兒童基金會撥款100萬港元,購買毛氈等禦寒裝備、飲料和礦泉水及醫療用品,援助當地受災婦女及兒童。而香港世界宣明會則撥出78萬港元賑災款,由3~4人組成的小分隊正趕赴玉樹評估災情及向災民派發衞生包,並籌劃為災民提供其他緊急救援物資。

玉樹有個身影叫阿福

地震牽出了玉樹,

它在青海,

剛剛過去了汶川,

唐山還沒有從記憶中抹去。

記得父親是動物地震異常行為的具有世界級的人物,

單位的領導並不看好他,

據説社會關係複雜,

連累到我的母親,

檔案裏依然有那麼一些階級,

在地震裏面我看到的是科學,人道,大愛。

我看到了香港的旗子,他叫阿福,沒有子女,沒有老婆,還有爹孃。

我深深地感動,

台灣的援助來了,

澳門善款來了,

沒有人再談階級。

發現了中央電視台的募捐晚會,

認真地聽,

受到感動,

我的力量不大,

於是作詩。

科學應該不分階級,

只要它正確地預報地震,

就應該得到人民的支持,

人民能夠逃離災難是最大的福祉。

我看到了普天之下莫非弟兄姐妹,父老鄉親。

救人一命,

勝造七級佛陀,

我感覺到人類普遍的關愛與友情。

非常之下的人民有非常的故事。

我的力量在於文學,

嘗試着涉及人性,

聽到藏族的兄弟要學習阿福,

感覺到奉獻的偉大,

阿福是中國的旗子,

人性的尊嚴,

在災害面前有無數的眼淚,

它們都匯流在一起,

結晶成了新玉樹,

應該是人性的光輝,

玉樹遠古就是母親的源頭,

哪裏的風光迷人,

藏漢民族幾千年的融合,

早成為中華,

我繼承父母 遺願,

祈福人民,

做公正的事業,

小詩算作一點成績,

灰椋鳥到了玉樹,

紅嘴鷗抵達青海,

鸕鶿回去西寧,

它們會重建家園,

等到冬季我會看到它們,

來到武漢的東湖,

它們身上多少有高原的影子,

在冬天裏把它們保護好,

會有我善意的福氣,

願它們帶着子女來,

看看全球對他們的支援。

玉樹應該是最後一個,

只要你拿起科學的旗幟,不再瞎掰。

阿福玉樹認識了你,

小河彎彎,

向東流,

東方之珠,

我的理想。

你的燦爛輝煌,

與張治中,戴安

瀾,陳懷民,郝夢玲一樣不朽,

你是工人的旗幟,

你是志願者的光輝,

玉樹人民的心中,

已經有阿福的名字,

遺體雖然回到了香港,

舉行公祭,

但你的塑像,

將永遠留在了崑崙,

那王母娘娘的呼喚。

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生命重於泰山,利益輕於鴻毛。

捨身取義,

是抉擇中的信念,

震撼了中華每一顆心,

指引了人民前進的方向。

都説來到世界上不容易,

人最為尊貴,

阿福照亮了世界,

世界擁抱着阿福。

阿福是和諧的先鋒隊,

是藏人的啟明星,

他播撒了璀璨的種子,

阿福倒下了,

千萬個阿福一起站出來,

這是時代的造就,

是理性的光芒,

超越了社會,

超越了政黨,

超越了愚昧,

超越了家庭,

超越了世紀,

阿福是民族的脊樑,

是世界的英雄,

是楷模的化身,

他的英名同格薩爾王一樣光輝,

是茫茫大海的北斗,

拂曉的啟明星,

阿福世界為你祈福

全人類為你燭光守夜,

你昇華到天堂,

你復活在玉樹,

你是世界的精神,

完美的力量,

你是仰止的幽靈,

對一切生命,

都是那樣温馨,

你燦爛的微笑,

永遠點亮着世界,

你是革命的先行者,

你是大愛的詮釋,

你雖然沒有子女,

但你是人類的慈父,

一個活生生的天主,基督,佛祖,觀音。

(本站 )

阿福人民要讚美你,

你使荒漠得到了甘泉。

我要歌唱你,

你使崑崙得到了靈魂。

我要頌揚你

你使人性昇華到天庭。

我要傳頌你,

你是我的日月,我的慈父。

我要崇拜你,

你在人類需要的時刻,

顯現神蹟。

地震摧毀了你的肉體,

但你的魂魄,

飄揚在高原,

香港為你驕傲,

華夏為你折服,

世界為你驚歎!

阿福,

你天葬,安息,圓寂,

一路成聖,

我要信仰你,

再見到一個好人,

一個真幫人的人。

我要宣傳你,

你善解人意,

不善言辭,

默默奉獻。

我要服從你,

你永遠地偉大光輝正確,

我要擁護你,

就像葵花向陽,

阿福顫顫巍巍與你溝通,

你太崇高,

我遠不夠做一個人,

給我洗禮,受戒,摩頂吧,

需要你,

就像需要父親。

就像羊羣需要牧羊人。

阿福你有許多的朋友,

不僅是志願者,義工,

阿福神州留下了,

你謙遜的足跡,

足跡的後面走出了路,

億萬人民邁出了康莊大道,

世界是奴隸的,

世界由工人主宰,

工農是奉獻者,

工人解放了人類,

證明真理,

有的用肉身不腐,

有的用宣傳,

有的用團隊力量,

有的用科學,

有的用迷信,

有的用塑像。

有的用血緣,

而阿福,

卻敢於用生命,

這種力量,在玉樹,

它震驚了世界。

人類共同有【愛】。

它沒有派別,

沒有貧富,

不分信仰,

然而,他值得大中華懷念,

他是一座世紀豐碑,

超越了花木蘭,

王昭君,文成公主,

他是不朽的大愛。

一個大我的明證。

阿福世界有你而光輝,

阿福就是輝煌,

光明

舵手

領袖

導師

統帥

啊,我的太陽,

有了你,才雄赳赳,氣昂昂。

因為你,

教授,專家才措手不及,

還是因為你,

是香港,教育,培養,

如何解釋,

出來這樣,

偉大的人物,

是容國團,

多少還是有國家扶持,

而你像白鷺,

來去都是那麼高貴,

你永遠是世界的光芒!

希望見到你的區葬,

更希望見到你的國葬,

青海更青,

玉樹阿福,

大愛中華。

阿福你瀟灑地走了,

玉樹你輕輕地來,

草原上的花朵,

是你微微的精彩。

蔚藍的天空,

有一顆美麗的玉樹,

白雲飄過,

是無悔的風彩,

在清澈的柔波中,

鳴翠了精神,

藏民的心目中,

你成就天鷹,

翱翔在青海,

阿福你甜美的微笑,

迷人的魅力,

希望成龍放歌,

崇敬歌王歌后們抒懷。

母親的源頭喲,

孕育了黃河長江,

雪聖高山喲,

是阿福為我們喝彩,

有了阿福喲,

便有了一切,

阿福的口碑喲,

長存於我們的胸懷。

青海的泉水喲,

滋潤了江南,

豐富的寶藏喲,

奉獻了大愛,

阿福的心靈喲,

比藍天更藍,

比雪山更純,

比酥油更亮,

比月亮更圓。

忘不了阿福,

不帶走一片雲彩。

聖潔的崑崙,

是你燦爛的慈愛。

阿福你輕輕地走了,

玉樹你微微地來,

揮揮招手,

有着無限地愛,

行李包裏,

萬壽無疆,

充盈着父親慈祥,

温馨親密的摯愛。

阿福你不會丟下我吧,

看着你的笑容,

我要步你的愛。

阿福你輕輕地走了,

帶不走夢中的思念,

阿福你微微地來了,

不親吻一片雲彩。

阿福

阿福

你成了格桑花,

每年的春天都有個約會!

獻給偉大的抗震救災。

第二篇:關於玉樹地震的詩歌

驚聞玉樹大地震,牽動億萬人民心, ,

地震無情人有情,情繫災民一家親。

黨和政府極關切,緊急佈署救災民,

主席總理赴一線,抗震救災暖人心。

人民政府愛人民,人民政府人民愛,

全心為民是宗旨,社會和諧花盛開。

全民攜手共患難,眾志成城人勝天,

黨和政府好領導,建設美好新家園。

第三篇:黃福榮1

由黃福榮事蹟想到的

玉樹地震給我們帶來了悲傷和遺憾,讓我們再一次感受到自然災害的強大威力,但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在災難面前全國人民的眾志成城,讓我們明白了何為大愛無私,使我們認識了一個讓我們引以為豪的國人——黃福榮,他用他的生命救出了內地少數民族同胞。

綽號“阿福”的香港義工黃福榮本是一位普通的貨車司機,每月工資只有一萬多港元,在香港這個高消費的城市根本不夠花,同時阿福有嚴重的糖尿病,每天都需打胰島素,卻還要省吃儉用把錢攢起來從事公益事業。每年黃福榮都利用假期在各地從事公益活動。

黃福榮本是利用假期到青海玉樹的“慈行喜願會”孤兒院做義工,於8日到達玉樹。14日地震發生後,孤兒院受到嚴重損毀,本已及時逃離的孤兒院義工他冒險折返廢墟,英勇地救出了三名孤兒和一名教師,卻在6.3級的餘震中被殘餘的樓房壓倒而遇難。他臨終前最後一句話,是詢問孤兒院師生的安危。這位把死在公益道路上視作上天恩賜的熱心人,用無私大愛譜寫了“生命之歌”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尾聲。

香港領導為表彰黃福榮的事蹟為他舉行了香港各界人士的追悼大會。

黃福榮一個生活並不富裕的普通中國人,卻用他的一言一行無私地踐行了“大愛無疆”和“無私奉獻、捨身成仁”的精神。這位在玉樹災區現場犧牲的志願者,讓我們又一次見證了志願者身上可貴的道德力量和精神品質。黃福榮很平凡,但他的志願者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我們要以他為榜樣,把志願者精神發揚光大,在生活中繼續發揚“奉獻、友愛、團結、互助”的志願精神。

孟子説過:“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在地震的生死考驗中,這個“義”就是大愛,就是為救他人生命而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正是有了這些捨生取義的人,我們這個民族才有興旺發達的希望。

很多人都有學義行善的念頭,可是要麼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要麼把行善目標定得太高,誤以為行善就是捨己救人,甚至是拯救人類。實際上,能夠為這個社會盡一份心、出一份力,便已達至“善”的境界。行善的前提是“不做惡”,而且這是在為社會作無私奉獻。這意味着,世界不僅因此少很多“惡”,更會因行善的

人多起來而變得更加美好。是的,無須刻意拔高阿福勇於赴難的精神,他平日所作所為已經堪稱義舉。

每個人除了追求個人利益,還應有非自利、非物質的情懷與追求,而這其實也是一個健全的現代公民所應具備的素質。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既是對立的 ,又是統一的。既要通過暫時捨棄某些個人價值以確保社會價值的實現 ;又要把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矛盾控制在適當的程度上 ,增強社會價值目標的兼容性 ,擴展個人價值選擇空間 ,才有利於社會的穩定與發展。當我們的民族受到重大災難時,我們應該學習黃福榮精神,自告奮勇,為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從黃福榮的事蹟中讓我們看到了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大精神動力。同時也是我們對社會負責的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承愛國主義優良傳統,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以熱愛祖國為榮,以危害祖國為恥”,做一個忠誠的愛國者,是每一個國民的責任。繼續堅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斷增強全民族的凝聚力,不斷豐富全民族的精神世界,必將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巨大的精神動力。

化學與化工系 07級本一班賈釗金2014100104

第四篇:玉樹地震最感人文章朗誦詩歌-玉樹地震救災有感

小雨啊,你為什麼下個不停,

是不是為了哀悼集中逝去的生命!

大地啊,你為什麼顫抖不止,

讓我們再一次遭遇災難的降臨!

六百多天前的傷痛還未平靜,

玉樹地震又範文網[]讓人揪心。

忙碌的綠色橙色身影帶來希望,

温總理不辭辛苦前往災區行。

親自安排佈置救災事項,

視察探訪慰問災區的人民。

四面八方愛心湧動,

救災,救災!全力以赴奔行。

為了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不拋棄,不放棄,努力搜尋!

眼見遍地的殘垣斷壁,

國人的心情是如此的沉悶。

讓我們用愛心搭建課件下載[]神聖的殿堂, 愛的鮮花永不凋零。

偉大的祖國堅韌的臂膀,

是我們戰勝災難的堅強後盾。 度過難關,重建家園,

我們一定能行,能行,能行!

第五篇:青海玉樹地震感人事蹟

青海玉樹大地震中的感人事蹟

(談朝聞)

4月16日上午9點到11點,兩個小時,廣州消防20多名救援者經歷了從希望到失望的劇痛。

在玉樹州震中結古鎮民主街住宅區,他們發現客廳裏沒有永吉才仁和她姐姐白文毛的蹤跡,卧室裏也沒有。官兵們每徒手搬開一塊磚、一片木板,失望就會增加一分。

11點,一個男人的出現,終結了大家的希望:“白文毛與妹妹永吉才仁已經遇難。”這個男人是永吉才仁的丈夫珍夏。

挖出來的白文毛懷裏,是她9個月大的孩子。白文毛雙手緊抱孩子,頭部死死地護着孩子的腦袋,倒塌的磚頭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後腦。她是用母愛和生命,換來愛子最後生存的機會。

手都割破了,還是沒發現生命跡象

沒有人抱怨自己的腳被扔過來的磚頭砸到,更沒有人抱怨鐵鍬揚起的陣陣灰塵。廣州消防20多名官兵正在徒手將坍塌的房屋清理乾淨,期待奇蹟的出現。在他們腳下,姐姐白文毛和妹妹永吉才仁或許正等待着救援者的到來。

玉樹電力公司禪古發電廠的羅松江永帶着7名兄弟趕來幫忙。“一定要找到她們兩姐妹”。羅鬆對記者説。

白文毛是禪古電廠的運行班班長。4月14日早上7點多地震過後,白文毛和她妹妹的手機從此“無法接通”。懷疑兩姊妹還在廢墟下的羅鬆向救援隊求助。

拯救行動從9點開始。這是一片面積超過150平方米的住宅。今年30歲、已成家3年的永吉才仁和34歲、未婚育有一子的姐姐白文毛住在這棟住宅裏。

廣州消防救援者和一些志願者開始從客廳位置尋找生命跡象。所有的磚頭通過一雙雙手送到了外面的院子裏,可視儀從4個方向向下面空隙的地方往最深處送,但那裏連一隻襪子的影子都沒有。

“有一張牀,這裏有一張牀。”一個志願者大叫起來。所有人的目光開始轉移到了西北角。這時已是9點40分。官兵們撲上去,掏出磚頭和玻璃碎片往外扔。玻璃碎片將手割破,血通過手套滴到了泥土上。

掏開一個口子,生命探測器開始向下搜尋。但又一次讓所有人失望了。這裏除了幾顆石子,沒有其他物件。

參與救援的人開始轉戰最東頭的一間大房子的廢墟。10點半了,探測儀顯示,房子的南面靠牆的地方東西各有一張牀。那裏再次成為官兵們看到生命跡象的希望所在。牀被抬起來,但沒有兩姊妹的影子。在羅鬆的左手腕上,錶針指向11點整。

母親懷中的孩子還活着

失望的情緒瀰漫着在場的每一位救援者。

這時,一個男人跑了過來,“你們不要找了,白文毛和永吉都遇難了。”男人説。“我是永吉才仁的丈夫,我叫珍夏,是玉樹州孤兒學校的老師。”幾位鄰居認出了蓬頭垢面的珍夏,然後對人羣喊:他是永老師的愛人,你們應該相信他的話。

救援隊員們臉上一片悲傷。廣州消防援救隊指揮官搖了搖頭,“我們來遲了。”人羣開始散去。

“地震時,我住在學校,跑得快,然後狂奔回來,卻沒找到永吉和姐姐白文毛的影子。”珍夏流着淚告訴本報記者,地震半小時後,姐妹倆的遺體已經被珍夏挖出。

珍夏告訴記者,挖出來的白文毛懷裏,是她9個月大的孩子。白文毛雙手緊抱孩子,頭部死死地護着孩子的腦袋,倒塌的磚頭正好砸在白文毛的後腦,母親白文毛是用母愛和生命,換來愛子最後生存的機會。孩子挖出來後哇哇大哭。如今由珍夏帶到孤兒學校的院子裏,住在外面沒有帳篷的地鋪上。

據珍夏介紹,30歲的永吉才仁在很小時父親即去世,1999年母親又去世了。永吉從青海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畢業後,主動回到家鄉玉樹州,在州孤兒學校任教。在那裏,珍夏與活潑可愛的永吉才仁相遇,2014年確定戀愛關係,2014年完婚。在鄰居眼裏,永吉才仁的稱呼就是“永老師”。

當人羣散去,幾個孩子拿着一張心形卡片,輕輕地插在坍塌的牆上。“你雖然走了,但卻永遠活在我們心中。”卡片上這樣寫着。

珍夏説,永吉是愛孩子的女人。姐姐白文毛未婚育有一子,永吉視為己出。在學校,孤兒們親切地稱永吉為“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