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村醫先進事蹟故事

欄目: 先進事蹟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99W

苔花如米小  也學牡丹開

村醫先進事蹟故事

——村醫先進事蹟故事

王曉玲,儀徵市新集鎮八橋村村醫。四十多歲的她,看上去還是那麼文靜、幹練、充滿青春的朝氣。一直以來,王曉玲都是父母心中的乖乖女,姐姐眼裏的甜小妹。誰也不曾想到,有朝一日,她會成為八橋村民心中最為親切的“自家人”——她是一位技術嫻熟的護士,也是一位值得信賴的醫生,更是一位讓人放心暖心的導醫顧問。

一、不忘初心,甘做村民健康的守門人

王曉玲,可謂出生在“醫學世家”,父母都是醫生,後來姐姐也選擇了醫療職業。也許是成長環境的潛移默化,也許是骨子裏的熱愛,國中畢業時的王曉玲很自然地選擇衞校。三年的孜孜不倦,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後,順利地成為一名光榮的白衣天使。

原本只是為了到村裏去鍛鍊鍛鍊的她,一去竟然就成了永遠。當年身為鎮衞生院院長的父親,若為自己的寶貝女兒調動一下工作,絕非難事,然而,王曉玲一次次地婉言謝絕父親的關心。

王曉玲從事村醫二十多年來,帶着那份青春的熱情、醫者的仁心以及那份難捨的責任,默默守護着一方百姓的健康和平安。

面對一直不變的平淡,每天都一樣的環境和工作,王曉玲保持着一樣的細緻耐心、嚴謹務實工作作風。門診出診、打針治療、微信諮詢……二十多年來,王曉玲對村民們無微不至的關愛,為她在百姓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也是多年後,當父親屢屢聽見別人在自己面前親切地稱王曉玲為“二先生”時,那顆可憐的懸着的“父母心”才算放下了,從此,父親也給了王曉玲許多許多的支持和幫助。

現在,王曉玲成了家,也有了孩子,可繁瑣的工作常常使她疏於對家庭的照顧。她説,每當面對丈夫和孩子時,她能讀出他們眼中的理解和關心,可越是這樣,她自己心裏越愧疚。她知道,一邊是家庭,一邊是工作,她得用心。

二、與時俱進,拓展村醫服務的經緯度

王曉玲深切地知道,在醫學技術日新月異的今天,廣大人民羣眾對醫療服務的需求也日益提高,自己的醫學知識和醫療經驗,對於村醫的工作來説,無異於杯水車薪。學習,只有學習,才能不斷提高自己,才能滿足工作需要。

可以説,王曉玲從參加工作那天起,就沒有間斷過學習,她珍惜每一次外出培訓的機會,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訂閲醫學刊物,收集醫療視頻、圖冊,既能學習系統的專業知識,又能尋找機會請教專家名醫。對王曉玲來説,多年來,晚上陪伴兒子一起學習,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讓她感到幸福得習慣。

由於王曉玲的不懈努力,她於2008年就取得了執業醫師資格證書,去年在“衞計委”舉辦的技能競賽中,她奪得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

成績面前,王曉玲從不驕傲。她永遠保持着謙虛的學生姿態,與揚州三甲醫院的許多名醫建立“醫療求助”通道。工作中一旦遇到疑難,或在線求助,或立即轉診,急村民之所急,總是把村民的利益在第一位。她在工作中早已實現了1+1+N的服務模式,

三、牢記使命,做農村醫療事業的守燈人

農村衞生所,在那些上了年紀出行不便的病人眼裏,在整天忙於勞作的村民眼裏,它就是一盞黑夜裏的明燈,它能給人温暖,給人希望。農村衞生所服務村民,預防治療相結合,能有效治療一些常見病、小病,既緩解大醫院的壓力,又方便了人民羣眾。因此,加強我國農村醫療事業的建設,是新時期黨在醫療衞生工作方面的重要戰略安排。

王曉玲身為村醫,自然明白自己的責任,二十多年來,她一直嚴格要求自己,總能積極認真完成上級主管部門佈置的工作,盡心盡職做好農村醫療事業的守燈人。每天,王曉玲早上六點多鐘就去上班,中午也不休息,還要利用內網錄入資料,晚上六點多才能下班,到家時間一般要在七八點鐘左右。她從不抱怨。

每天,王曉玲面對五六十個門診病人,她總能熱情接待,精心診治;面對上門診治的病人,她從不爽約,細心服務;面對參加“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村民,她手機時時暢通,隨時連線。

王曉玲是一個有心人,她為村民服務,不怕苦,不嫌累。她根據村民健康狀況和需求進行分類,對不同類別的重點人羣有針對性地進行“家庭醫生簽約服務”。

村醫王曉玲對工作的責任心,對村民的愛心,還有她過硬的技術,為她贏得八橋村村民的信任,八橋村村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簽約率在儀徵市名列前茅。

二十多年來,王曉玲不僅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也充分發揮了農村基層衞生室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