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91K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多篇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 篇一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問題意境,引導學生通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主動獲得知識。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活潑富有個性地去學習。因此,教師為達到此目的,我認為要從以下幾方面去努力。

一、做好課前準備,重視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備課首先要備好教材,要備教材思想內容;知識體系;課堂教學目的主要是使學生掌握知識,發展智力,培養能力。其次是備學生,備好學生才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使教師教和學生學和諧統一。還須備教法,教法是教師教學藝術的體現,在備教材,備學生基礎上選擇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是十分必要的,大法必依,小法必活。

二、做好課堂教學模式的選擇

要想達到好的教學效果,教學模式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對於教學模式的選擇我認為可從三方面選擇:一是可根據本堂課教學內容來選,若本節課內容較為簡單,可選用以學生自學為主。教師輔助或點撥。這樣可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若本節課內容較難。教師可設計一系列活動,使學生由淺入深逐步進入知識的海洋。從而自主掌握好內容。二是根據學生的情況來選擇,由於學生是學習主體,根據每班學生年齡;知識基礎;認識水平;學習動機;學習能力;學習風格;學習態度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若某班數學基礎較好,自學能力較強。常選用自學輔導模式或引導發現模式。若學生年齡較小。認識水平較低,常選用實踐活動模式,使他們能通過活動感受知識來源;應用。這樣印象較深,易於掌握。三是教學模式還可根據教師特點進行選擇,教師可根據自己特點,教學風格選擇不同教學模式。教師若對教學內容有透徹理解,善於用生動的語言表達自己思想,可用講練結合模式。若教師洞悉數學教學發展,善於啟發學生思維,可選用引導發現模式,本人常採用後面一種。

三、做好課堂教學設計,重視引趣

在教學模式選擇基礎上,根據學生情況,教學內容做出較好的課堂教學設計是十分必要的,它是貫穿整堂課的主線,是能否能吸引學生的關鍵,教學設計主要以適合學生,教學內容重點突出,引起學生興趣,使學生能主動學習為目的而設計的教學活動。可根據班級不同風格,選擇不同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注重設計不同層次的活動,大面積激發學生思考,將分層教學貫穿在課堂教學之中。使學生對抽象枯燥的數學課變為較深動;較有趣的活動課。使他們能主動去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也要注意隨機應變,而不是對課堂準備的設計生搬硬套,還要在實際操作中要注意適當變化或聯想,使一堂課更加有意義;更加生動。

四、做好例題、練習、作業的選擇

課本例題是如何運用知識解題的經典,是思維訓練的典範,教師對例題選擇是十分重要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在較短時間內較好的掌握基礎知識和解題方法。因此教師要在選題上下功夫,在講例題時,我認為應選些能説明問題的,如包含知識點較多,有特殊解法的,容易出錯等,通過講解能讓學生複習知識,掌握解題技巧,學會辨別是非從而找到正確解法。對幾何題的選擇可選擇些具有拓展深度和廣度的題目,有助於開闊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用數學思想來解決問題。

對練習、作業的選擇也是十分重要的,應選擇有代表性的,如同一知識不同類型的題目,有不同的解法的題目。可進行變式引申的題目。實際操作的題目等。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注意對練習;作業的挑選,有意義;有目的地去訓練學生思維,使他們少走彎路,培養數學解題思想,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提倡題海戰術這樣既浪費時間,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五、做好學生學習反饋

教師可根據學生課後提出的疑問,每天批改作業情況,將所教知識進行反饋,教師要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做好記錄。評講作業時針對學生出現的問題做出點評。教師講評作業不僅是講本題出現的錯誤,而更重要的是追溯產生錯誤的原因,要能從根本上幫助學生分析出產生錯誤根源,進一步加以糾正。教師還可幫助學生對作業中有同種類型或有多種解法的題目做出歸納小結。也可利用原題進行變式;引申。這樣能促進學生思維。使課堂生動活潑有趣,不是單純的評講作業。而是知識的延伸,也有助於學生更加深刻掌握好所學知識和解題方法。

總之,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做到如何深刻吸引學生是十分重要的。在課堂中要調動學生積極性,可在不同程度設計不同活動來“刺激”他們,使他們有興趣去學,主動去學,這樣教師也變得較主動,而效果也會明顯提高。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 篇二

成功之處:在感受松鼠可愛的一個環節的教學中,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句,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從而準確地把握了文本,走進了作者,與作者進行了心靈的對話。

不足之處:在教學中自我感覺不敢放手,不相信學生,講的還是過多,過細,過詳,以至於閲讀課文和略讀課文沒有太大的區別。

改進措施: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應讓學生把平時學過的方法自覺的加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 篇三

整節課,我力求體現新課標的教學理念,有以下四個特點。

1、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上課伊始,我利用學生最愛看的動畫片《喜洋洋與灰太狼》導入新課,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良好的開始時成功的一半,一節課下來,學生學得津津樂道。教學效果很好。

2、要保證基礎知識,也要重視學習方式。

周長計算的方法可以通過學生練習、集體交流而獲得,但這樣的學習缺乏一種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改變傳統的教師一味的教,學生聽的教學形式,學生是認識的主體,發現的主體,實踐的主體。教學中我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機會。我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手中長方形的長和寬,再計算長方形的周長。讓學生深刻地理解到求周長的必要條件,自己做完後與其他同學交流,同學間計算方法得到交流和互補。課本例題變成練一練,讓學生理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以及數學知識的應用性。正方形的周長計算相對容易些,學生自己能總結出兩種方法,並能強烈地感受到用乘法計算的簡便。通過比較歸納,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求圖形周長的必要條件,理清幾種思路,併合理擇優。

3、要方法多樣化,也要方法優化。

對於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方法,教材並未説明哪一種是最好的,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去選擇,每個學生都在學習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悦,這樣做到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發展。 通過交流想法,讓學生理解算理。用連加計算是基礎,用長乘2加上寬乘2是進步,用長加寬的和乘2是空間感理解上的一大步。對於長+寬的理解是個難點。方法的優化上雖説學生喜歡哪種就哪種,但老師應有所提煉,讓學生感受到第3種最簡便。在練習中鼓勵學生用第3種方法,當然,對一些不善於用周長公式計算的學生,也不必強求統一,隨着計算周長經驗的積累,他們慢慢也能悟出周長公式的意義的。

4、要考慮練習的層次性,也要兼顧應用的多樣性。

只有通過相應的練習,才能更好地鞏固新知,形成技能。我設計了闖關的練習過程,激發了運用知識的激情。

第一個層次是基本的填空題和選擇題;

第二個層次是簡單算算,使學生明確計算周長的必要條件,練習周長的計算方法;

第三個層次是生活中的問題,學生靈活運用周長的計算方法,解決不同程度的問題,使學生的學習更深入。練習安排要注重層次性,還要同時滲透多樣性,讓學生理解用所學的知識可以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 教學的過程是一種境界,那就是要把學生推向採石場,令其主動地去探求尋覓知識。課堂無法做到完美,但只要把一些學習理念、學習方法落實到細節處,那必定是有效的課堂。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 篇四

社會時代在變,教學教材在變,人的觀念也在變。國小語文新課標的頒佈實施,對語文教師而言,既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語文課堂教學的改革,不僅是課程改革的熱點,更是課程改革的難點。我們教師努力學習新課標,同時又進行了有力的探索和教學反思。

面對新課標,面對新教材,面對新的教學目標和評價體系,我們就有必要重新學習,甘當一名國小生。要認真領悟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區別新課程標準與以往教學大綱的不同,吃透新教材的特點,重構新的教學體系。而不能自以為是,要不然在教學實踐中只會“新瓶裝舊酒”,或是“換湯不換藥”而已。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主要載體,還有必要在新一輪的教學改革中充當教研的先鋒,邊教學,邊研究,成為專家型,學者型的教師,這應該是我們語文老師努力的方向。同時在具體的語文教學中,還要注意充當不同的角色。既要當學生的教練員,又要當學生的陪練員,有時還是學生學習中的夥伴。應當説,在新課程標準下,對語文教師的要求是越來越高了。若是把握不好課改中的位置,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那隻會失去向,無所適從。

對於新課標,新理念,我們也要理性的對待。語文教學需要改革,這是必然的,於此我們就不能拘泥於傳統,而裹足不前;但是,我們又不能急於冒進,要結合舊教材,結合傳統教學法,構建“在實踐中嘗試,在反思中研究”的教學新模式。在每一天的具體教學實踐中,不斷的總結,不斷的反思,從而得到不斷的進步。教材資源的整合主要表現為語文教材內在知識結構的縱橫交錯,以及與其它學科、社會生活的聯繫。多年來,我們語文老師教學上習慣於“滿堂灌”,用理性肢解人文性很強的文學作品,用理性肢解禁錮學生的審美評價想象;將一篇篇文質兼美的文章,將一個個互為聯繫的知識點,肢解得零離破碎,學習新課標以後,在教科書的使用上,就要具備一種開放的理念。打破原來的照本宣科,提倡“用教科書教”,而不是“教教科書”,這是教學中的基本任務。再説語文課,也不一定就是侷限於語文教材,應結合其它學習內容,拓寬學習資源。並且要結合生活,用於生活,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習資源的整合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它包括學習的方式、內容等方面。就學習的方式而言,有整體學習,合作學習,個人學習三種。傳統的語文課堂是教師一言堂,是教師的獨白,是一對多的單一交流,而忽視了其他幾種學習方式。

“路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語文新課標就是提倡研究性、探討性、自主性的一種學習方式,主張師生、生生、人機等多種互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在僅有的學習資源中獲取最大限度的教學效益。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 篇五

新課標下的國小教學存在着諸多問題,需要引起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足夠重視。本人以教育教學活動實踐中的一些體會,及從聽課中例舉兩個事例以供大家共同探討。

事例一:教學開放過度

實例:這是一節公開課。老師一上課就提出問題,問大家知道嗎?然後讓學生嘗試解決,彙報交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都是讓學生自己説,不作任何講解、評價、示範。練習鞏固時發現大部分學生未掌握新知。

反思:新課程標準提出我們必須實施開放教學,讓學生有更多的學習空間和更多的思考餘地,然而,審視這節課,學生在課堂上表現的“轟轟烈烈”,可是學生卻並沒有獲得知識。在開放教學中,我們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學生的主動學習上,忽視了對學生參與學習的深度的把握,特別是忽略對學生參與的實際可能性的分析,以為只要給學生開放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暢所欲言,這樣學生就會主動掌握知識,忘記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幫助者、指導者”的角色。教師在課堂上應該放開手腳,當需要點撥時還需要點撥,當需要講授時還需要講授。

事例二:合作流於形式

實例:這是一節參賽課。老師剛剛提出一個問題,便立即宣佈小組討論。前排學生唰地回頭,滿教室都是嗡嗡的聲音。有的小組你一言我一語,每個都在張嘴,誰也聽不清誰在説什麼;有的小組組長一人唱“獨角戲”,其餘學生當聽眾,不作任何補充;有的小組的學困生把此時作為玩耍的最好時機。

幾分鐘後,學生代表發言,“我怎麼怎麼看”,“我覺得應該如何如何”,“我的意見是------”。

反思:作為新課程倡導者的三大學習方式之一,小組合作學習在形式上成為有別於傳統教學的最明顯的特徵。上述片段中,整個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表面上熱熱鬧鬧,但在熱熱鬧鬧的背後更多的是放任,隨意和低效。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大多數討論僅僅停留在形式上。學生關注的仍然是“我怎麼樣”,而不是“我們小組怎麼樣”。很明顯,這並不是真正的合作。首先,“合作”應建立在學生個體需要的基礎上。只有學生經過獨立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後,再展開合作學習才是有價值的、有成效的。其次,“交流”應涵養二個層面,一是表述自己的想法,二是傾聽別人的意見。而上述片段中的交流過程只是一個表述的過程,缺少傾聽的過程,交流的效果就只能大打折扣了。三是合作與交流應在教學或學習過程中確實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或問題出現分岐的時候才展開。在教學中合作與交流很重要,但我們不能為了合作而合作,一味的強調小組合作,學生將會喪失獨立思考、自主探索的學習能力,缺少對求知事物的猜想、試探與驗證等心理髮展過程。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 篇六

材中安排角的分類與畫角同課時教學,我覺得一節課裏要掌握的知識點太多,學生肯定接受不了,所以,我把這部分內容分為兩課時進行教學,先教學角的分類,然後教學畫角。

在教學畫角時,我讓學生根據導學案的提示自主探索畫法。從大展示的效果來看,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在家庭作業中出的問題卻較多,主要是畫不準,有的學生甚至把鈍角畫成了鋭角,鋭角畫成了鈍角等。仔細反思,可能是以下幾方面造成的:

1、學習畫法時,有的學生在小組內是被動的接受知識,沒有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課堂上來看學生好像已經學會了,實際由於體驗不深刻,學生並沒有把知識很好的吸收並內化,掌握得並不牢固,所以導致家庭作業效果不好。

2、學生出錯最多的就是找不準數。這説明學生前面的基礎還是沒打好,對量角器上的刻度還是不熟悉,找不準數。特別是不是整十度時,錯得更多,很多學生都少畫了10度,説明他們在畫角時,對於這個度數的取數範圍在哪裏心裏都不是很清楚。

3、學生在畫角時,內外刻度不分清。學生在畫的過程中,把內外刻度弄混的狀況也很多。這説明他們在畫角時,頭腦裏並沒有去認真想清楚該找內刻度還是外刻度,只是看到這個度數就馬上打好了點,導致本來是鋭角的畫成了鈍角,本來是鈍角的畫成了鋭角。其實最主要的一點是,學生對於零刻度的理解不是十分到位,由於本單元過於抽象,這是國小生第一次接觸抽象數學知識,沒有在頭腦中形成數學抽象思維模式,在教學過程中要逐漸摸索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把現實生活中的實例帶入課堂,讓逐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為第四單元平行四邊形打下基礎。

4、有的學生使用的量角器不好。有的學生量角器上的刻度線很少,有的量角器上面圖案很多,有的量角器中心點是一個小洞,學生在重合的時候左移一點或者右移一點就會有10度的誤差等,這些也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干擾。

5、有的學生利用內圈刻度畫角,個位是5度的。如75度,不能直接在量角器內圈的75度的位置上打點,於是找不到記這個點的位置。他們不會在量角器上75度的位置一直向外看,有的會看的也把刻度線看歪了,偏離到別的刻度去了。還有很多學生對於內刻度的數對應外刻度的哪個數這一點並不熟悉,所以找不到點。

新課標教學的反思 篇七

新的中學物理課程標準提倡“以學生髮展為本”,“強調科學探究過程”的課程理念,教學既要重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又要重視知識、技能的形成過程,發展學生的能力。教學中應以科學探究為主線,讓學生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等要素,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新課標下,應如何上好每一節課,成為我們每個教師科研關注的主題。我在這裏談談我參加新課標賽課的一點反思:

一、認真備課,更要認真備學生

傳統物理教學過於強調知識教學,老師備課時側重於根據教學大綱備教材,因而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和差異性、學生的非智力因素,諸如情感、興趣、意志和價值觀念等沒有引起足夠重視,現代物理教育理念倡導讓學生自己在創設的教學環境中積極主動的學習、獲取難忘的體驗。所以教師備課時,應側重於備學生,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理解能力,課堂上的反應請況等等。我賽課前備課時,課題引入環節:“老師讓兩個學生買瓜子,一個學生用一元錢買一個小袋的真心瓜子,另一個學生用三元錢買一個大袋的真心瓜子,哪個更合適?”,改了四次。第一次試講完,全組都感覺錢和瓜子多少都不同,需要學生計算完再回答,耽誤時間,應改為用同樣多的錢買瓜子;第二次試講完覺得“合適”應該改為“合算”,第三次試講後又把“合算”改為“更實惠”,第四次改為“直接讓學生選擇教師手中的瓜子”,並説出選擇的理由,這樣效果更好。我先前設計了一些不必要的細節,沖淡了我的主題,沒考慮學生的認知能力、分析能力,學生很難進入我設計的情境中學習新課,覺得自己設計的情境太羅嗦,不直接。沒有備好學生,給學生設計的問題不到位,重點不突出,盲目追求:“新、奇、特”。可見備好學生是上好一節課的前提。

二、立足課堂主陣地,創設情境,促使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

新課標教學要求我們將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聚焦在課堂教學的實踐中,在組織安排教學過程時,不是把大量的時間用於組織講解教案上,而是應放在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上,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豐富多彩的課堂演示、扣人心絃的起伏懸念,來營造良好的教與學的氛圍,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誘發學生的創造需要讓學生在情境中提出猜想,進行探索,合理論證,發現規律,拓展知識,以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應儘可能創造條件,引導學生通過自主的活動,讓他們在科學探究中去體驗、去學習、去感悟,從而真正領悟科學的思想和精神,在愉快而輕鬆的氛圍中獲得科學知識、科學方法和基本技能。在學習“在光的世界”裏一節時,我為每一名同學分發了一段點燃的蚊香(蚊香的煙霧可用於顯示光在空氣中的光路),一隻激光手電筒,一張硬白紙片,橙汁飲料,玻璃磚,燒杯,紙片,火柴,一隻透明的、帶孔的飲料瓶,一隻長吸管等,讓學生自主探究光的傳播規律。得到的結論比平時單純由老師演示得出結論要好得多。學生探究實驗後的總結交流中,共提出了這樣一些有意義的探究結論:

1、光線在水中也是沿直線傳播的;

2、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改變傳播方向,

3、光射到鏡面返回;

4、光從空氣中垂直射向水中時,不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5、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光的傳播方向改變;

6、光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當入射角增大到一定時候,沒有光線進入空氣;

7、光斜射到空杯底某點,慢慢加水後,光斑的位置發生了偏移;

8、斜射入水中的吸管看上去向上彎折了;

9、豎直放的吸管從上面看上去在水中的部分好象變短了,而從旁邊看過去,好象變粗了;從側面看好像斷了……

學生們在經過了這樣的活動過程後所獲得的知識,一定會比通過常規的學習方式所獲得的有質的昇華。我們認為可從如下幾方面給學生提供一種寬鬆、活潑的學習情境:允許學生打斷老師的講話或對老師的觀點提出質疑,隨時講出自己的探究體會或好的解題思想方法;容忍那些與眾不同、行為古怪、有獨創性的學生;鼓勵學生指出老師的不足,修正老師的錯誤,戰勝老師,超越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計劃提出問題,有意識地設計錯誤,讓學生去發現、去探究,創設師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氛圍。例如,學習質量時,先引導學生看教材上的“天平使用説明書”,觀看天平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及保養方法,學生掌握了使用方法,讓他們當“裁判”,然後我特意用錯誤的使用方法進行測量演示,讓學生糾正我測量中的錯誤,學生給老師挑錯積極性很高,通過師生互動環節真正學會使用天平,然後分組進行實驗探究質量屬性,實驗結束後,學生之間進行分組討論,彼此之間進行交流,成果展示時,學生彙報着自己的成果的同時,更多的是在交流着自己的感受、經歷和獲取信息的途徑,教師及時對學生給予指導,通過教師的調控,對同學的學習結果進行分析、評價,達到認知能力的發展,合作精神的培養和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

三、注重物理與生活實際的聯繫,培養探究能力

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聯繫相當密切,物理是把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進行歸納形成知識,讓學生帶着探究慾望進入課堂學習再帶着問題走出去,為下次學習設下懸念,我們要學會將學生的探究視點從課堂引導到社會,通過展開廣泛的社會調查及其他學習活動,切實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物理新課程標準》一書中介紹的很多事例,都是將探究的焦點引導到生活中的。例如:“比較材料的保温性能”、“電冰箱中的物態變化”、“自制指南針”,等,都離我們的日常生活相當近。教學之餘,我們按照新課程標準要求,多次佈置學生利用生活經歷來探究新知識、實踐新知識。又例如:在講到“聲現象”時,我們要求學生調查家鄉的噪聲現狀,鼓勵學生將自已的見解上書到當地噪聲嚴重的企業,對這些噪聲嚴重的單位提出自己整改建議;在學習了“光現象”後,我們讓學生到校外廣泛瞭解光污染及光污染的治理,還要求學生到眼鏡修配店瞭解近視眼和遠視眼的視力檢查和鏡片的配製過程。當然,科學探究,百花齊放、形式多樣。我們通過不斷嘗試,從學生學習的每一個方面展開探究活動,一方面可使學生更好的領悟科學思想和精神,經歷發現科學的過程;另一方面,也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其終身發展夯實基礎。

四、教師的自我反思、同伴互助提高教學水平

我覺得教師的成長是經驗 反思,更需要教育科研組的幫助。只有你認真搞科研,注意每節的課後反思,並形成文字材料,你才能不斷成長,成為專業化的老師。過去我們學校理化組一直沒有機會在一起辦公,理化教師缺乏教育科研的氛圍,這學期理化在一起,在教研組長王老師的帶領下我們組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教育科研活動,課題就是:上好每節課。我們組成立了備課──説課──上課──評課一條龍活動。組長要求聽課教師人人蔘與評課,每個人都必須説出自己的見解,肯定優點的同時,主要是挑毛病,大家共同研究每節課的教法、學法及學生評價,共同幫助授課教師隨時及時診斷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改正反思。並在平行班中再次試講改過的課。我的區級公開課在校內試講、全組聽評五次,説心裏話我最初的設計思路都改的一點影都沒有了,最後成型的課是我們組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上公開課,我意識到:教師課後隨時反思很重要,我們平時上課總埋怨學生學不會,基礎差,卻很少找自身的原因,通過上課我才知道是對學生的體驗關注不夠。

每節上課前,老師都應該站在學者的角度,設想可能遇到的問題,老師應怎樣解決,引導,才能激起學習慾望,為進一步學習奠定基礎,是學習能延續並深入下去。這樣教師想讓學生探究的預設性問題才能不斷轉化為學生的生成性的問題。是在探究活動中,老師對學生的點撥幫助抓準時機,或早,或晚。以上這些問題中的很多因素都是導致課堂完不成教學任務的直接原因。我覺得教師加強自身反思學習的同時,學會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體驗學生的所感所想,真切地瞭解學生,才會把握課堂教學的主動權,駕馭和調控整個課堂。通過學習和實踐使我明白:一個專業化的老師必須搞教育科研。面對新的教育對象,會出現許多新的問題,我們要不斷學習教育理論,搞教育科研,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取別人之長補己之短,及時與同行交流,不斷向專家請教,及時反思和改正,形成文字材料,我們的教學能力才會有發展,才能成長為專業化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