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師的童年故事_名人大師的童年故事【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67W

大師的童年故事_名人大師的童年故事【精品多篇】

大師的童年故事4:霍金生病前 篇一

史蒂芬·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這個時候他的家鄉倫敦正籠罩在希特勒的狂轟濫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倫敦附近的幾個小鎮度過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後,他們的鄰居回憶説,當霍金躺在搖籃車中時非常引人注目,他的頭顯得很大,異於常人———這多半是因為霍金現在的名聲與成就遠遠異於常人,鄰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記憶裏重新刻畫一下天才兒童的形象。

不過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鎮上的確顯得與眾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過正規的大學教育。他的父親是一位從事熱帶病研究的醫學家,母親則從事過許多職業。小鎮的居民經常會驚異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駕駛着一輛破舊的二手車穿過街道奔向郊外——汽車在當時尚未進入英國市民家庭。然而這輛古怪的車子卻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動的天地。

霍金熱衷於搞清楚一切事情的來龍去脈,因此當他看到一件新奇的東西時總喜歡把它拆開,把每個零件的結構都弄個明白——不過他往往很難再把它裝回原樣,因為他的手腳遠不如頭腦那樣靈活,甚至寫出來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歲時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他仍舊不是一個用功的學生,而這種態度與當時其他同學是一致的,這是戰後出現的青年人迷惘時期——他們對一切厭倦,覺得沒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東西。霍金在學校裏與同學們一同遊蕩、喝酒、參加賽船俱樂部,如果事情這樣發展下去,那麼他很可能成為一個庸庸碌碌的職員或教師。然而,病魔出現了。

大師的童年故事9:鐵棒磨成針 篇二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於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閒遊閒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裏拿着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着,神情專注,以至於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幹什麼,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麼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着手裏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裏磨着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麼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説:“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麼?”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脱口又問道:“這麼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説:“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可是我每天不停地磨呀磨,總有一天,我會把它磨成針的。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恆心,天天堅持去做,什麼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想到這裏,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燒了。於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讀起來。

名人大師的童年故事12:居里夫人小時候的故事 篇三

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妮雅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一次,瑪妮雅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妮雅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妮雅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妮雅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妮雅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妮雅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 瑪妮雅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

童年的瑪麗身體很弱,但記憶力超凡,6歲那年,瑪麗就去念書了。學校裏,學生只能學俄語,應為要反抗,所以,大家偷偷學波蘭語。學校有個俄國的督學,長長監視,學校為了防督學再來,每個教室都設了鈴。

一天他又來,班上正學波蘭語,聽到鈴聲,大家馬上收起書,督學走進來,説:“給我叫個人來,我要考一考。”老師把記憶力最好的瑪麗叫了出來,“背祈禱書!”瑪麗用一口流利的俄語背了出來,督學又問:“我們神聖的國王是哪幾位?“有塏瑟林二世,寶羅一世,亞歷山大一世------”督學官看瑪麗用流利的俄語回答着他提出的問題,有些懷疑地問瑪麗:“你是在俄國出生的?”

“不,我是出生在波蘭”。

終於,意志堅強的居里夫人研究放射性元素“鐳”,完成了鐳的單獨分離,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辦法的諾貝爾化學獎。並且,她後來把自己發現的新元素命名為“釙”,以紀念自己的祖國。

名人大師的童年故事10:列寧小時候的故事 篇四

列寧在8歲的時候,有一天,跟父親到姑媽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見到列寧都很高興,拉着他一道去玩。他們在房間裏捉迷藏。列寧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隻花瓶掉下來,打碎了。孩子們正玩得起勁,誰也沒有注意,還是互相追趕着。姑媽聽見聲音,跑進來一看,花瓶碎了,就問:“是誰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説:“不是我!”列寧也低聲説:“不是我。”姑媽笑着説:“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來,只有列寧沒有笑。

回到家裏,列寧躺在牀上不説話。媽媽問他為什麼不愉快,列寧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訴了媽媽。媽媽叫他寫信給姑媽,承認自己説了謊。

過了幾天,郵遞員送來姑媽是回信。姑媽在信上説:“你做錯了事能自己認錯,是個誠實的孩子。”

名人大師的童年故事2:魯迅的童年 篇五

魯迅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他的記憶力很好。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記得熟的東西,他念兩三遍就能背了。他這樣能背,老師就讓他比別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經讓他一本書一本書地背。他還是背出來了。當然,魯迅讀書不光憑自己的聰明伶俐,還依靠自己的勤奮。

魯迅小時也很喜歡玩耍。他怎樣玩呢?第一,他喜歡種花。為了種花還專門買了一本怎樣種花的書——《花鏡》來看。他還專門在各種花旁插上竹籤,寫明花的名稱,弄得津津有味。第二,他喜歡描畫。那時候沒有美術課,他自己買了一些宣紙,映在繡像小説上,把書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來,再訂成一本一本的小冊子。這對他以後在南京路礦學堂學畫圖很有幫助。

魯迅小時候的學習和玩耍,給了我們一個深刻的啟示:讀書學習就該專心致志,決不可三心二意、不動腦筋;休息玩耍,不要呆頭呆腦,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幼年的魯迅會那麼可愛。他長得很健壯,圓圓的臉,矮墩墩,眉眼又清秀,用紹興話來説,長得很“體面”事實上,直到後來從日本回家完婚,他都被家鄉人看作是一位漂亮人物。他性格活潑,機伶,自然也就調皮。他的曾祖母戴氏,平常不苟言笑,總是一本正經地端坐在門口一張硬梆梆的太師椅上,讓人覺得不大好接近。魯迅卻偏偏要去逗她,故意從地面前走過,假裝跌跟頭倒在地上,引得老大太驚叫:“阿呀,阿寶,衣裳弄髒了呀……過一會兒又從她面前走過,又假裝跌,要引她再作那樣的驚呼。那麼個小小孩,就會如此去和一臉嚴正相的曾祖母尋開心,倘在別的場合,你想他會有多頑皮

隨着年齡增長,小小孩的頑皮也就逐漸發展成少年人的鬼腦筋,甚至是惡作劇。三味書屋裏有一項必修的功課,叫作“對裸”,老師出一句“紅花” ,讓學生按照詞義和平仄,選相對的兩字棗譬如“綠葉”、“紫荊”來回答。魯迅的對課成績相當不錯,屢次得到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稱讚。有一回,一位姓高的同學偷看了壽先生的對課題目,是“獨角獸”,就悄悄地來問他:“你説我對什麼好?”魯迅説:“你對‘四眼狗'好了。”那人也真是呆子,上課時竟真以“四眼狗”回答壽先生,壽先生是近視眼,正戴着眼鏡,聽了自然大怒,把那同學狠狠地罵了一頓,再看魯迅,卻在一旁用書遮着臉,憋不住要“咕咕”地笑出聲來。

一個健康頑皮的男孩子,往往有幾分野性。魯迅雖是長在城裏,卻沒有一般城市中少年人的孱弱相。他七八歲的時候,常受到另一個比他大幾歲的名叫沈八斤的親戚的威嚇,心中非常生氣,可是家中有規矩,不許與別人打架,他就只好用畫畫來發泄,畫一個人躺在地上:胸口刺着一枝箭,上面寫着:“射死八斤!”進入三味書屋以後,他的好鬥的性情更有發展,有一次不知聽什麼人説,城中另一傢俬塾的老師,綽號“矮癩胡”的,竟然虐待學生,連撒尿都要從他手上領一枝竹籤才能走,魯迅不禁大怒,放學後就和幾個同學一起,衝到那“矮癩胡”的私塾裏,正巧裏面沒有人,他們便打翻硯台,折斷竹籤,大大地造了一通反。還有一次,也是聽到一個傳聞,説有位姓賀的武秀才,經常在家門口打罵過路的國小生,魯迅們便相約着埋伏在那人的家門口,預備揍他一頓。他們都還是小孩子,那姓賀的卻是武秀才,為了保證必勝,魯迅特地取了祖父的一腰刀,藏在大褂底下帶去,幸虧那武秀才聽到風聲,不願意來和小孩子們惹麻煩。

魯迅是個聰明的孩子,四書五經之類的正經書並不能滿足他的求知慾,他對這些枯燥乏味的説教,從心裏不感興趣。因此,他從很小的時候起,就自己來開闢另外的求知途徑。首先是看雜書,從畫着奇形怪狀的神話人物的《山海經》,到《封神演義》和《西遊記》之類的神話傳説,凡是他覺得有趣的,都千方百計搜來讀。其次是抄雜書,從陸羽的《茶經》陸龜蒙的《耒耙經》,一直抄到《西酉叢書》裏的古史傳和地方誌。再就是繪畫,先是從大舅父那裏借來繡像本的《蕩寇志》,把裏面的一百多張繡像全都描下來!後來更自己買來好兒本畫譜,用紙蒙着,一頁一頁地描。明明是自己買來的書,卻這樣耐心地描畫,魯迅在這當中感受到的樂趣,想必是非常強烈吧

名人大師的童年故事3:霍金 篇六

霍金是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他全身癱瘓卻依然熱愛科學研究,為人類的科學幾步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很多人都為之感動,卻很少人知道,他小時候並不是很出眾,甚至有人認為他是個傻子。

在霍金12歲時,學習能力似乎並不強,他很晚才學會閲讀,上學後在班級裏的成績從來沒有進過前10名,而且因為作業總是“很不整潔”,老師們覺得他已經“無可救藥”了,同學們也把他當成了嘲弄的對象……他班上有兩個男孩子用一袋糖果打賭,説他永遠不能成材,同學們還帶有諷刺意味地給他起了個外號叫“愛因斯坦”,誰知,20多年後,當年毫不出眾的小男孩真的成了物理界一位大師級人物。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

原來,隨着年齡漸長,小霍金對萬事萬物如何運行開始感興趣起來,他經常把東西拆散以追根究底,但在把它們恢復組裝回去時,他卻束手無策,不過,他的父母並沒有因此而責罰他,他的父親甚至給他擔任起數學和物理學“教練”。

在十三四歲時,霍金髮現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有興趣,雖然中學物理學太容易太淺顯,顯得特別枯燥,但他認為這是最基礎的科學,有望解決人們從何處來和為何在這裏的問題。從此,霍金開始了真正的科學探索。

大師的童年故事11:愛因斯坦的小板凳 篇七

愛因斯坦小的時候,有一次上手工課,他想做一隻小木凳。下課鈴響了,同學們爭先恐後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給了漂亮又嚴厲的女教師。愛因斯坦沒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滿頭大汗。女教師寬厚地望着這個數學、幾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愛因斯坦交給女教師的是一個製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條凳腿還釘偏了。滿懷期望的女教師十分不滿地對全班同學説:“你們有誰見過這麼糟糕的凳子?”同學們竊笑着紛紛搖頭。老師又看了愛因斯坦一眼,生氣地説:“我想,世界上不會再有比這更壞的凳子了。”教室裏一陣鬨笑。

愛因斯坦臉上紅紅的,他走到老師面前,肯定地對老師説:“有,老師,還有比這更壞的凳子。”教室裏一下子靜下來,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愛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從書桌下拿出兩個更為粗糙的木板凳,説:“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製作的,剛才交給老師的是第三個木板凳。雖然它並不使人滿意,可是比起前兩個總要強一些。”

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師向愛因斯坦親切又深思地點着頭,同學們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讚許的目光。

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同學們經常對愛因斯坦們製作的粗糙的小板凳投去不屑一顧的目光,此時你可知道,你這一瞥、一笑、一噓對愛因斯坦們會造成多大的損傷嗎?有多少人會製作第三隻小板凳呢?如果你注意到了愛因斯坦們在製作小板凳過程中體現出來的韌性、勇氣、耐心,你還會笑嗎?

請不要再對愛因斯坦們的第三隻小板凳不屑一顧,也許它們在同齡孩子的作品中是蹩腳的,但是它們是愛因斯坦們付出巨大努力之後做出的第三隻小板凳,請記住是第三隻,讓我們為他們不滿自己已有成績、不斷追求完美的態度鼓掌、喝彩吧!相信我,他們不會讓你失望,總有一天他們會成為真正的愛因斯坦

大師的童年故事5:卡羅素小時候 篇八

安利可·卡羅素於1921年以48歲之齡去世時,全世界的人都悲傷得幾乎説不出話來。相信任何人都不曾聽過如此美好的聲音--而唱出這麼美好聲音的人--如今卻永久地沉默了!這位世界首屈一指的歌手,在聲譽到達巔峯時,突然被死神召去,起因於一次感冒,這原是極平凡的疾病,但卻因長年的操勞過度,致使身體變得極為虛弱,在經過6個月的勇敢奮鬥之後,還是敗在死神的手中。在那6個月期間,全世界的歌迷熱心地為他祈禱過數萬次,也特地為他舉行彌撒大典,祈求命運之神助他渡過難關。

卡羅素的美妙歌聲,並非僅受賜於神的恩惠,而是經過長年的苦練所獲致的成果,也就是不屈的毅力及不懈的練習下的結果。

最初,他的聲音相當微弱細小,連音樂老師都説:“你的聲音就像是風吹着百葉窗似的,這種聲音根本沒辦法唱歌。”

即使數年之後,每當唱高音時,聲音仍會顯得嘶啞,參加歌劇演出,演技也笨拙無比,經常招來觀眾的噓聲。當他成為古今無比的大歌手,名聲達於絕頂時,一憶及修業時代的辛苦情形,就會汩汩地流出眼淚。

當他15歲時。母親就與世長辭,自此以後,他不論走到哪裏,都隨身攜帶着母親的照片。他母親一共生了21個孩子,其中18個很小就夭折,只有3個小孩好不容易才活下來。這位除辛勞及貧苦之外一無所知的貧農妻子,竟然認定唯有安利可這個兒子頭頂有天才光輪,為了安利可,她願作任何犧牲。“我的母親為了讓我成為歌星,甚至連鞋子都捨不得買,終年打着赤腳生活。”卡羅素每當憶起這段往事時,臉上都會淌滿淚水。

大師的童年故事7: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 篇九

達·芬奇從小喜歡大自然,他經常去畫山、畫水、畫花草,忘記了回家。

有一天,他找了一塊木板,在上面畫了許多動物,有蛇、蝙蝠、螞蚱。

在達·芬奇十四歲那年,爸爸看到他有繪畫才能,就把他送到了一個大畫家那裏拜師。

到佛羅倫斯拜著名藝術家弗羅基俄為師。弗羅基俄是位很嚴格的老師,他給達。芬奇上的第一堂課就是畫雞蛋。開頭,達·芬奇畫得很有興致,可是以後第二課,第三課,老師還是讓他畫雞蛋,這使達·芬奇想不通了,小小的雞蛋,有甚麼好畫的?有一次,達·芬奇問老師:為甚麼老是讓我畫雞蛋?老師告訴他:雞蛋,雖然普通,但天下沒有絕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個雞蛋,角度不同,投來的光線不同,畫出來也不一樣,因此,畫雞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練到畫筆能圓熟地聽從大腦的指揮,得心應手,才算功夫到家。

達。芬奇聽了老師的話,很受啟發。他每天拿着雞蛋,一絲不苟地照着畫。一年,二年,三年。達·芬奇畫雞蛋用的草紙,已經堆得很高了。他的藝術水平很快超過了老師,後來,達·芬奇畫的《最後的晚餐》和《蒙娜麗莎》,成了全世界人民非常喜歡的名畫。終於成為偉大的藝術家。

達·芬奇小時候自以為畫畫很好了,想放棄畫蛋,差點就失去了他鍛鍊繪畫基本功的機會。通過這個故事告訴寶寶,沒有好的基本功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功。將來,寶寶的生活、學習肯定也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告訴孩子不要被暫時的困難嚇倒,在困難中挖掘積極的一面,再堅持一下,就會找到通向成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