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合集800字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4W

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合集800字

母校給予的教育,不會因為你們畢業而中斷,氣質、品格和習慣,必將伴隨着你們度過漫長的人生。無論你是一帆風順,還是艱難曲折,母校一直都是你心靈的依偎,母校一直都是你揚起風帆、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同學們,無論你願意與否,自從四年前我們相見的那一刻起,你的名字註定和母校永遠的連在一起了!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方便大家閲讀與鑑賞!

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1

同學們、老師們、各位家長: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要祝賀各位順利完成學業,今天畢業了。還記得四年前在迎接你們的時候,我曾經説過,四年後有一個事實是永遠不會改變的,老師們都會變得更老,但是我們年輕學生會變得更加成熟。我這裏説的“成熟”不是指那種喪失了純真和熱情的“左右逢緣”式的世故,而是指因智慧和知識的增長帶來的冷靜、理性和持重。或許,這才是畢業的真正含義。我們在座的很多人都有過相似的經歷,所以我在這兒或許可以用我的經驗來猜測一下大家現在的心情。

畢業,讓你們對學校存有一份依戀,無論你在這裏碰到的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畢業,也讓你們對老師和同學,無論是你們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無論是你們仰慕的還是有一些非議的,都有一種依依不捨的情感。畢業也會讓你們興奮不已,因為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確定的還是不確定的。然而,我更相信畢業後的“成熟”,會讓你們在興奮後對未來會心存忐忑、焦慮和隱憂,或許這就是金曉峯老師説的“傷感期”。

不知是哪位復旦學子留下的感言這樣説道,“之於這所學校,我們只是滄海的一粟,而它的烙印卻常相陪伴我們去到更多、更遠的地方……”他(或她)用文字表達了對學校的依戀,但把自己的憂慮放進了省略號裏。實際上,所有人在走向成熟的過程中,焦慮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他開始對自己和這個社會都有所期許。美國心理學家在《少有人走過的路》這本書中寫道:“人生苦難重重,這是個偉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真理之一,它的偉大在於我們一旦想通了它,就能實現人的超越,只要我們知道人生是艱難的,只要我們真正理解並接受這一點,那麼我們就再也不會對人生的苦難耿耿於懷了”。對一名知識分子而言,更是如此。從寬泛的意義上來説,就像剛才阿拉法特·居來提同學所説的,你們已經成為一名知識分子。因為有人認為知識分子這個稱號跟受教育的程度沒有直接的關係。我認為復旦人應當努力成為一名知識分子,因為社會對我們有這樣的期待。所以我覺得,你們的焦慮,在很大程度上應該來自於對國家與社會的責任,以及來自於你們想要維護知識分子尊嚴性的考慮。

要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我覺得你必須對這個國家和社會負責、擔當。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意味着社會對你,你也對自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識分子作為一種特殊的存在方式,當然應該用所學來服務於人類,服務於社會,為社會提供各種必要的具體的知識或者是精神文化產品。但是一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應該在社會狂熱的時候保持着清醒,在社會失範的時候對大家提出警醒。畢業後,你們會接觸一些新的現象或者各種各樣新的觀念,有好的也有壞的。你們中的大部分人可能會經歷處處碰壁的窘境,無非這個碰壁有大有小,甚至於你們中有一些人可能會被這種碰壁或者困難所暫時性地擊跨,然後產生很大的挫敗感。由此,你就會對這個社會產生種種質疑。如果你們對身邊發生的一切,只是採用一種漠然麻木的態度去面對,或者反過來只是採用一種非常偏激或者冒進的方法去處理,都不可能有助於問題的真正解決。好在復旦大學是一所開放的大學、包容的大學,學校竭盡所能為大家創造了接觸廣闊世界的機會,搭建了各種交流和溝通的平台,你們可以在書院裏面接觸到不同的專業,不同理想的同學,你們可以在海外交流當中培養你們的跨文化交流能力。經過復旦的訓練,現在的你們已經認識到自己的責任,並且初步習得了擔當的這種能力,這就是復旦留給你們所特有的印記。

我想強調的是,責任不是空洞的。它是具體的,包括對自己、對家人。首先,是對家人的責任。剛才蔡彤先生分享了他和汪新芽女士的夫妻恩愛,以及他們為這個社會作出的貢獻。責任是一種感恩,包括你對朋友、對陌生人,也許是一個普通的路人,或者其他你從來沒有面對過的事情,乃至對整個國家、民族或者整個人類,所負有的大大小小的責任。我們不要以為一談責任就是一件大事。不,很小的事情也是責任。一個人對責任的認定和履行實際上出自他的信仰和追求。作為知識分子,我們不能做一個冷眼旁觀的批判者,更不能成為隨意的解構者,而應當是負責任、有擔當而又務實的建構者。這應當是復旦人的一種基本氣質。

要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還意味着必須堅持理性,並且依理而行。理性對知識分子來説,是最最基本的。知識分子作為這個社會最敏感的成員,乃至作為社會的良知,在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大眾苦難等等的重大問題上,理應發出自己的聲音。但是這個聲音必須是理性、清醒、有説服力的,儘管在説的時候可以聲情並茂,但是絕不可簡單的情緒化。至少我相信,討論一些重大問題的時候,從學理出發的研究和批判雖然不像某些言論那樣高調,但是它具有更大的力量,那就是理性的力量。我相信經過復旦的多年訓練,大家已經養成了一些基本的學術習慣,也就是説尊重事實的態度,縝密的思維習慣,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大家不要隨着畢業就把這種訓練扔到腦後。將來,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這些訓練對大家永遠是有益的。

我也認為復旦校歌裏所唱到的思想自由,就應該是一種自由理性,守護自由理性就是守護人類的文明和尊嚴,就是守護人類的真善美,守護人類的正義、良知、自律和真情,包括家庭的情意,夫妻的情意。知識分子應該是理性思維的楷模,守護理性就是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守護理性就是來創造一個大家都講道理的社會環境。

知識分子要守護你的尊嚴,意味着你一定要進行獨立思考。知識分子在本質上不是一個職業性的階層,而是一個精神性的羣體。知識分子藉助知識和精神的力量,對社會表現出強烈的關懷。知識分子本着自己的道德良知和學術良知,懷揣着心中不滅的理想和信念,獨立思考,對社會發聲,對面臨的各種大大小小的問題——無論是文化思想、科學技術,還是社會政治方面的——提出思想和解決方案。説到獨立思考,它首先來自於獨立的精神,體現在用自己的理性去判斷,而不是人云亦云,人行亦行。知識分子的獨立精神要求我們不是一味的抱怨這個社會或者是身邊的環境。我常説每一個個體都是構成這個環境的一分子,對於所有的他人來講,你就是這個環境的一部分。所以這個社會的好壞有賴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只有大家都保持獨立的人格,用獨立自由的理性精神進行思考,那麼社會環境才能夠不斷的進步。相反,如果你對權勢進行依附,對財富過度迷戀,對意識形態過度偏執,都會喪失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和自由思想。這樣社會的發展就會喪失方向,就會失範。因此我們説知識分子能不能保持獨立的人格,追求學術和藝術獨立的價值,守護自由理性的精神,維繫着這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興衰和存亡。所以只有堅持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我們才能夠真正來贏得我們應有的尊嚴。

要守護知識分子的尊嚴,還要各位有道德自律和道德的勇氣。知識分子有兩種存在,一種是作為知性的存在,另外一個更重要的是作為德性的存在。知識分子是一個知識人,當然首先是作為一個知性的存在,但它的更重要的德性的存在,對這個社會的影響會更大。道德從來就不僅僅是話語,而更是一種實踐倫理;它不是高談闊論的對象,是一種堅持正義的勇氣。魯迅先生曾經説過,真正的知識階級是不顧利害的,如果想到種種利害,那麼他就是那種假冒的知識階級。我認為魯迅所説的不顧利害就是勇於堅守公平和正義的立場,而不為利益或者權勢所左右,這才是作為一名真正知識分子應該有的品格,也是他們應該被稱為社會的良心的理由。因此,道德的自律和勇氣就成為知識分子的又一個鮮明的品質。

自律和責任是相伴而生的,自律和知識分子的獨立性密切相聯。作為知識分子。我們必須知道,選擇自律當然是在對自己負責,但同時也為他人創造了一個良好的環境。如果每一個人都不自律,肆意妄為,那麼這個環境就會得到破壞,最後就會導致霍布斯所説的叢林狀態,那麼在這個狀態下,叢林法則就會大行其道,這是非常恐怖的。那時候,人人焦慮,人人自危,人人失望。因此,日本的企業家稻盛和夫有過這樣的論述,出人頭地,追求成功可以;想過一個瀟灑多彩的人生,也可以;但是那都是人生的一個過程,人生的目的是在於塑造高尚的人格。自律還與每個人心中的人生價值有關。從古到今有那麼多的名人名家寫了那麼多的著作,那麼多的思想家、哲學家都在探討這個問題,所以或許我們要花很長時間才能夠或者永遠也不能夠弄明白自己到底在追求什麼,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希望究竟想過怎樣一種生活。這一點,即使我到了這樣的年齡,這個問題有時還是會困擾我。但是我們應該至少明白,要在紛繁複雜的環境中保持自律而不墮落,拒絕與社會的污濁同流合污;不要工於心計、明哲保身,放棄對人生價值的追問,或者對成為一個更好的自己的追求。希望大家能夠記住一句簡單的話,愛因斯坦説過,不要去嘗試做一個成功的人,但是要盡力去做一個有價值的人。

説到這裏我常常有一種擔憂,如果連知識精英都為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而墮落,並且慢慢成為一種風氣,那麼這個社會是真的有病了。因此,我認為道德的自律和勇氣是我們守護作為知識分子應有的尊嚴的最後的底線。説到底,知識分子何為?知識分子就是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讓這個社會也變得更加美好,而首先當然要讓我們每個人的思想和心靈變得更美好。總之,知識分子的職責是守護人類的基本精神價值,努力使社會朝着健康的方向發展。為此我們首先要努力做到的是我們守護並且維持我們作為知識分子應該有的尊嚴,而這個尊嚴是靠我們的行為和態度來贏得的。

最後我想説一下復旦的校訓,校訓告訴我們,“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我的解讀是,在我們心靈成長的不同階段,要讀一些不同的原典,這就是“博學”;要為心靈和精神而閲讀,在閲讀當中生活,把閲讀當成一種生命狀態和習慣,這就是“篤志”;讀書要細,首先需要對文本進行精讀,此為“切問”;知識分子應當心有隱憂,心存焦慮,對問題進行獨立的思考,這就是我們校訓當中所説的“近思”。我想校訓不僅僅是在校內受用,而是使每一個復旦人,包括畢業生,包括我們的校友,使每一個復旦人的終生受用。在這點上,我想跟大家一起共勉,遵守我們的校訓。

謝謝大家!

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2

大家上午好!

今天,在座的各位同學順利完成了研究生階段的學業,即將開啟人生新的旅途。在這樣一個具有紀念意義的特殊時刻,我首先代表學校的全體教職員工,向你們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辛勤哺育你們的父母、培養你們的導師以及所有陪伴你們成長成才的朋友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衷心的感謝!

就在昨天,也是在這裏,我們送走了3000多名本科畢業生。如果説,本科生的校園生活更加浪漫,更加年少輕狂,那麼,作為碩士、博士研究生的你們,已經在青春的個性張揚之中,增添了幾分成熟與睿智。你們拿到了北京大學的學位,這除了證明你們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嚴格的學術訓練之外,更意味着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今年是五四運動95週年。看看那些1_年前的五四先賢,李大釗生於1889年,許德珩生於1890年,傅斯年、高君宇生於1896年,羅家倫生於1897年……正是1_年前這些“80後”、“90後”的北大先賢們,“以青春之我,創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國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類,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在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歷史洪流中譜寫了驚天動地的青春樂章。

青春,永遠和夢想相連。就像我們前不久發佈的微電影《星空日記》中説的那樣,對於北大人來説,夢想才是最真的現實。北大就像一把梯子,總能讓我們越過生活的柵欄,看到有些比現實更遠的東西。95年過去了,沙灘紅樓雖歷盡滄桑,卻從未褪去本真的顏色與理想的光彩;而今天,在美麗的燕園裏,紅樓傳下的薪火生生不息,它照亮了你們的青春,淬鍊了你們的意志,用共同的信念與追求將你們和五四先賢們這兩代世紀之交的“80後”、“90後”精神相通、氣魄相連。

北大的精神就是青春的精神,正如李大釗先生所説:“此之精神,即生死肉骨、迴天再造之精神也。此之氣魄,即慷慨悲壯、拔山蓋世之氣魄。”今日的北大,在踐行博雅教育理念,追求幾代北大人創建世界一流大學夢想的同時,也傳承了京師大學堂的國學傳統和五四時期所誕生的新文化精神。兩代青年人的青春雖相去百年,但我相信,你們會同他們一樣,以自己的方式承載中國人民上下求索、歷經千辛萬苦確立的理想與信念,並將其付諸實踐。

同學們,再過一會兒,在師長為你們撥穗的那個瞬間,你們是否會想起在實驗室裏多少個通宵達旦的艱辛,想起圖書館裏多少個晝夜兼程的苦讀,想起一幕幕青春懵懂的故事,想起一個個曾經一起k歌、一起刷夜、一起歡笑、一起哭過的小夥伴們。青春難忘,在北大度過的日子從此將成為永生的記憶。作為你們的師長,我希望你們在以後的日子裏,能夠銘記兩代北大人之間的精神傳承,不忘北大給予你們的這筆最大的財富。

依依惜別,言猶未盡。我和在座的各位一樣,在北大度過了自己最珍貴的博士研究生時光。此時此刻,我非常瞭解各位同學心中的不捨,也彷彿看見了20多年前的自己。當時中國的改革開放才起步不久,誰也沒有想到,20多年後的中國會有如此巨大的發展,我們距離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如此之近,誰也想不到我們所深愛的北大會有今天的成就。正如今年校慶_來校的五四講話中所指出的:“時間之河川流不息,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際遇和機緣,都要在自己所處的時代條件下謀劃人生、創造歷史。”

如何謀劃人生、創造歷史?我想把近代思想家鄭觀應《盛世危言》中的一句話送給大家:“無體何以立,無用何以行,無經何安常,無權何以應變?”這裏的“體”,是指根本,是學理;“用”,説的是應用;“經”,是指人類社會亙古不變的道理;“權”,是特定時期的策略與方法。這也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説的“學為學理,學為基本;術為應用,術為枝葉”。那麼,我們要進一步追問:如何把握“體”、“用”、“經”、“權”?如何在離開校園之後,繼續做敢為天下先的北大人?如何始終保持北大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又如何不忘、不負北大前輩先賢給你們的精神傳承?

在這裏,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一是精研學理,傳承對學術的敬畏之心。蔡元培校長曾説:“一個民族或國家要在世界上立得住腳,而且要光榮的立住,是要以學術為基礎的。尤其是,在這競爭劇烈的二十世紀,更要倚靠學術。所以學術昌明的國家,沒有不強盛的;反之,學術幼稚和知識矇昧的民族,沒有不貧弱的。”“以後要想洗去被人輕視的恥辱,恢復我們固有的光榮;只有從學術方面努力,提高我們的科學知識,更進一步對世界為一種新的貢獻,這些都是不能不首先矚望於一般青年學生的。”1_年前的“80後”、“90後”,他們的問題與主義之爭,科學與玄學之爭,或精研西方先進科學,或介紹各種主義,或守望中華固有之學説,表現了神聖的學術敬畏和如飢似渴的科學熱忱,為中國的現代學術作出了重要貢獻。

各位同學,你們同樣生長在偉大的變革時代,見證了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的普及,見證了科技改變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方式——技術變革之於你們,正如受到新文化衝擊的“他們”,變革的大時代與青春相得益彰。科技發展的真正目的,在於為人類發展提供更為平等的空間和更為廣闊的平台,也為大家創造了終身學習的便利條件。你們在北大所受到的學術訓練,正是為日後終身學習儲備科學的學習方法和縝密的思維能力。用一種研究式的心態去生活,這是現代社會對每一個青年人的要求,更是母校對你們的期許。知識是樹立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也是人生成才的重要基礎,更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首要前提。同學們,用在北大所學到的研究能力,繼續你們的研究之路吧!日後不僅要研究某個領域的精深學問,更要研究和實踐社會人生的大學問,讓生活和閲歷淬鍊你們的判斷力,希望母校帶給你們的這份財富能使你們受益終身。

二是篤實力行,傳承對事業的執着追求。就在去年10月,侯仁之先生與世長辭。在緬懷大師的同時,我不禁想到先生1944年寫給大學畢業班的一段寄語:“人生的究竟,並不盡在衣食起居,而一個身受高等教育的青年,尤不應以個人的豐衣美食為滿足。他應該抓住一件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這件工作就是他的事業,就是他生活的重心。為這件工作,他可以忍飢,可以耐寒,可以吃苦,可以受折磨;而忍飢耐寒吃苦和受折磨的結果,卻愈發使他覺得自己工作之可貴,可愛,可以寄託生命,這就是所謂的‘獻身’,這就是中國讀書人所最重視的堅忍不拔的‘士節’。一個青年能在三十歲以前抓住了他值得獻身的事業,努力培養他的士節,這是他一生最大的幸福,國家和社會都要因此而蒙受他的利益。”即將離開學校的同學們,我祝願你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找到這樣一份“足以安身立命”的工作。這不是一句空話,找到值得你為之奮鬥的事業併為之奉獻終身,這是人生之大幸。侯仁之先生1940年於燕京大學畢業,1952年執教北大直至去年逝世,先生一生的事業開啟於戰亂之時,先生因參與抗日活動被逮捕後,曾考慮過到成都避難,他的導師洪業教授告訴他:“如果不走,即使再次被捕,燕京人也會知道侯仁之是為什麼而判刑的,拿起筆,做學問。”正是這句“拿起筆,做學問”,開啟了先生的研究事業。幾十年來,侯仁之先生以歷史地理學為安身立命之所在,孜孜不倦,堅毅卓絕,在北京舊城改造、沙區治理等諸多方面作出了大的貢獻,成就了一番大的事業。

同學們,畢業初入社會,你們也許會覺得生活壓力很大,也許抱怨工作的瑣碎,試着找準生活的重心,把你們眼前每一份小的工作都當作一份事業來完成,“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工作的內容不會妨礙你們為社會作出屬於自己的貢獻。我祝願每一位畢業生都能找到值得你們奉獻的事業,事業與生活相融合,才是讀書人真正的快樂。

三是建功立業,傳承世代北大人的精魂氣魄。你們和95年前的北大人固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然而,我相信,你們的氣質是相通的,“愛國、進步、民主、科學”的傳統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兩個月前,_在與北大師生座談時,勉勵同學們要發揚五四精神,在實現中國夢的道路上不斷奮鬥,要努力做到勤學、修德、明辨、篤實,要求得真學問,加強道德修養,注重社會實踐,要明辨是非,慎於決斷,紮實幹事,踏實做人。

北大精神和近代中國人民上下求索的理想信念是一致的,同樣承載着民族復興的偉大願景,同樣經過時間洗禮而歷久彌新。我們昔日的校長鬍適先生曾説過,要繼承五四精神,“其一,須使個人有自由意志;其二,須使個人擔干係,負責任”。一個人,既然是獨立自主、擁有自由意志的,他就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那麼,就請同學們擔當起屬於北大人的責任吧。從今天起,你們中的大部分同學將逐漸淡出大學這座象牙塔,有的要開始過北漂生活,有的準備成家立業,有的要繼續深造,有的要奔赴基層邊陲。從今天起,你們將走出這片園子,開始新的征程,但無論在哪裏,無論處在什麼樣的崗位,都請記住師長們對你們的囑託,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從小事做起,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自己的基本遵循,並身體力行將其推廣到全社會,切切地做到位卑未敢忘憂國。“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同學們,請在開拓人生和奉獻社會之中努力抒寫屬於你們自己的青春豪邁!北大留給大家的,是這裏的生活砥礪出的真正智慧,這份睿智將陪伴你們,在腳踏實地間實現諸位入校時“指點三山五嶽”的壯志豪情,這才是北大人敢為天下先的大氣魄。

同學們,剛才我們一起聽了幾位同學和師長精彩的發言,被他們凝鍊人生的深刻體悟所打動。很奇怪,他們講的時候,我的腦海中總是浮現出一張張圖片,而最打動我的是吳軍橋教授在雪地裏留下的一串孤獨的腳印,我想也許正是這串留給大家深刻印象的腳印,會在將來某個時刻鼓勵你們共同前行。現在,讓我們再次用熱烈的掌聲,感謝他們的精彩講述!

同學們,你們即將從北大走向更大的舞台,從未名湖啟程遠航。從今往後,維繫我們的,將不再是課堂與宿舍,聆聽與辯論,而是共同的記憶和永恆的精神。

從踏出校園的那個瞬間開始,母校對你們的祝福也將伴你們從燕園走出,走向海角天涯。當你們迷茫或勞累的時候,請回到母校,到未名湖畔散一散步,享受湖光塔影的寧靜與恬適;請回到圖書館讀一會兒書,讓自己迴歸理性與安寧;或者可以回到體育場上,重新激起拼搏與奮進的力量。請大家記住,母校就是你們的家園,她始終與你們同在。母校永遠祝福你們!

謝謝同學們!

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我們的校園裏,每年的六月註定是最深情、最濃烈的季節。我們又一批學子即將告別這片曾經揮灑青春的熱土,開啟一段新的人生旅程。在離愁別緒的包圍中,也許你會傷感地哭,也許你會放聲地笑;面對未來的路,也許你躊躇滿志,也許你有些迷茫。但不管怎樣,所有的真情流露,都遮掩不住你們的美麗可愛和山大人特有的魅力。

今天我們在此舉行盛大的畢業典禮,用最温暖的方式為你們送行,為你們祝福。同時,也讓我們靜下心來共同梳理一下,在這美好的大學時光裏,你都記住了什麼?在你即將離開的時候,你又將帶着什麼與你同行?

也許網上的這段話可以代表所有畢業生的心聲:是坐在大成廣場的噴水池旁感受時光靜止,是在夕陽下和夥伴們漫步小樹林的石子路,是秋日裏中心花園燦爛的楓葉,是雪天裏千佛山潔白的身影,是洪樓教堂一年四季裊裊的鐘聲,是早起在圖書館排起的佔座長龍,是無數深夜獨自一人從自習室走過的路……這一幅幅充滿詩意的畫面無疑是山大生活的生動寫照,我相信這將成為你們永遠抹不去的記憶,並裝點你未來豐富多彩的生活。

我同意同學們的説法,但是我不認為這是全部或者最本質的。我還有補充答案。但在給出我的答案之前,請允許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對大學和大學文化的看法。

我有一個觀點,一所大學的存在表現為三個基本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物理的,或者説物質層面的大學,它以校園景觀、圖書館、教學樓、實驗室、花草樹木等客觀實在呈現在我們眼前,而且有邊界清晰的校園,它看得見摸得着,你用自己的眼睛就可以知道這是怎樣的一所大學;第二個層次是學術層面的大學,包括學府裏“做學問”的“人”與他們從事的“業”,例如課程的傳授、知識的創造、技術的轉移等活動,學術層面的大學要抽象一些,需要我們去參與才能瞭解。第三個層次是文化層面的大學,體現為大學的理念、風格、傳統、價值觀等等,是耳濡目染、代代相傳的大學,需要用心感受才能體會。

對於一所大學,此三種層次缺一不可,各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文化層面的大學卻能長久彰顯一個學校獨特的魅力。我一向認為,大學之道不僅在於傳承文明、熔鑄新知,更在於塑造靈魂、開啟夢想。那麼它靠什麼來塑造靈魂、開啟夢想呢?靠的就是大學優秀的文化傳統或者説大學精神。大學精神是經過長期積澱和凝鍊而形成的共同的追求、理想和信念,是大學的獨特靈魂和內在氣質,它賦予大學以生命力、活力並積澱了大學最富有典型意義的精神特徵。這不僅是學校的一筆寶貴財富,更是大學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在一定程度上説,學子們進入大學除了學習知識、提升能力外,更主要的是接受大學文化的薰陶,這種薰陶往往是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它是熔爐,在你身上永遠留下鮮明的烙印;它是酵池,讓你身上永遠散發着獨特的味道;它是基因,永遠鐫刻在你的身心中。

每一所大學都有屬於自己的氣質和文化。沒有大學精神的學校,永遠成不了一流的大學。世界上眾多的一流大學無不具有鮮明的文化個性和文化傳統,是令人敬仰的思想燈塔。

山東大學根植齊魯大地,擁有豐饒的文化資源和道德資源,以及獨特的地理環境。一方面,齊魯文化集中華民族文化之大成,齊風魯韻的浸潤,使山大文化富於道德情懷;一方面,山東大學南望泰山,東臨黃海,山魂海韻的滌盪,使山大文化擁有了博大胸懷。在這樣的維度下,在百餘年的發展歷程中,造就了山東大學獨特的文化品格。

山東大學有着敢為天下先的氣魄。大家一定有興趣知道“誰是中國第一所現代大學”,教育史學家把這項桂冠送給了1864年創辦于山東蓬萊的登州文會館。我們為此感到驕傲和自豪,因為登州文會館是山東大學的源頭,由它所開創的齊魯大學的歷史和傳統後來被山東大學所吸收和繼承,用事實奠定了山東大學中國現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學的歷史地位。從登州文會館到今天的山東大學,綿延跌宕150年,以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在各個時期譜寫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璀璨華章。登州文會館是19世紀末20世紀國中國最好的大學,它所培養的畢業生遍佈全國,其中有一批被京師大學堂等高校聘為西學教習,對全國的現代高等教育產生了重要影響;齊魯大學曾經享譽海內外,與當時的燕京大學共同享有“南齊北燕”之盛名;山東大學歷史上創造過兩次輝煌,留下了“文史見長”、“生物學科中國最好”、“海洋學科遠東第一”的美譽,並開創了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無數個第一,早在19_年,山大教授便在英國《自然》雜誌上發表文章,這是中國科學界走向世界的開端;“童魚”、“夏道行函數與夏不等式”、“彭一般原理”等國際上為數不多用中國人命名的重大成果也皆源於山大;山大教授參與阿爾法磁譜儀、atlas強子對撞機等國際合作項目,所取得的成果在世界範圍內引起轟動。我們今天回顧歷史的榮耀,不是為了滿足一種無謂的虛榮,而是從中汲取信心和動力,傳承追求卓越的精神,向着世界一流大學的夢想邁進。

山東大學有着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在學校門口的校規石上,“為天下儲人才,為國家圖富強”這兩句話,也許大家早已熟視無睹,但是每當我看到這十二個大字,內心依然感到震撼。我們都知道它出自1_年前的《山東大學堂章程》,而且也對那段完整的表述耳熟能詳,但今天我仍然願意再為大家重複一遍:“公家設立學堂,是為天下儲人才,非為諸生謀進取;諸生來堂肄業,是為國家圖富強,非為一己利身家。”這就是一個多世紀前山大先賢的價值追求,他們把學校的命運同國家的興衰、民族的存亡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價值融入了社會進程。與今天的功利和世俗相比,我們的先賢境界如此高遠,實在是崇高而可貴。胸懷天下、勇擔重任,這就是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與責任。無論哈佛耶魯,還是北大清華,或是中外其他著名大學,在每年的畢業典禮上,大學校長們講述最多的是責任。為什麼要對同學們如此強調責任?因為大學是思想的燈塔,是道德的高地,具有引領社會文明進步的使命,這個使命如果不是由受過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擔當,那麼應該由誰來擔當?山東大學在一個多世紀的辦學歷程中,培養了40餘萬國家棟樑和社會中堅,其中有革命先驅、抗日名將、共和國元帥,近百位兩院院士,十餘位黨和國家領導人,百餘位部長、省長,大批藝術名家、駐外大使、世界冠軍以及商界領袖先後從這裏出發,一代又一代山大人正是沿着這樣的精神脈絡,接續永恆。 山東大學有着寬厚、穩重、樸實、內斂的品格。這是山大人最典型的特質,也是社會對山大人最為中肯的評價。這種品格決定了山大人學風紮實,做事踏實,為人忠實。老舍先生曾説過:“山東”二字滿可以用作樸儉靜肅的象徵,山大是最帶“山東”精神的,這個精神使我們樸素,使我們能吃苦,使我們靜默,是一種強毅的精神。也正是因為擁有這樣的品格,所以山大人備受社會青睞,他們以其堅毅執着的精神扮演着社會中堅、中流砥柱的角色。山大一代一代校友以自己的行動詮釋着這種精神。我們的傑出校友項懷誠曾説過,山大對自己的培養不僅是專業上的,而且是人格和素質上的,如果説自己有什麼優點的話,那就是做事認真。他説:“我的老師中有許多大師級人物,他們那種鍥而不捨、精益求精的治學態度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並在無形之中感染着我、塑造着我,在我身上打下了‘山大人’的烙印,使我受益終生。”被媒體譽為中國“當代保爾”的馬俊欣校友很好地詮釋了山大人的剛毅厚重。他身殘志堅,用鐵打的脊樑支撐病軀走過了近30年的坎坷征程,在普通檢察官這個平凡的崗位上追求着崇高,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感動了中國社會。這就是真實山大人的寫照。

敢為天下先,不斷追求卓越;以天下為己任,為國家圖富強;寬厚、穩重、樸實、內斂,這就是山大優秀文化傳統的鮮明特質,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這種文化基因和精神品格構成了山大人的生態,就好比陽光、空氣和水分,時刻滋養我們的心靈,引領我們的方向。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文化基因,山東大學才能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綿延至今依然保持頑強的生命力。不管是否認識或者接受它,它都已深深融入我們的血液裏,成為我們勇往直前、奮發開拓的不竭動力。

山大的文化傳統是一代代山大人鑄造、積累和傳承下來的,做山大文化的傳承者和傳播者,是所有山大人共同的責任。在我看來,物質層面的大學,是外在的、基礎的,主要由行政系統來主導管理;學術層面的大學,是本質的、發展的,主要由教授來主導,就是我們所説的教授治學;而文化層面的大學,是內生的、靈魂的,其塑造者和傳承者包括在校的老師、學生和已經離校的校友,而校友更是傳承和傳播大學文化傳統的生力軍。因為社會對一所大學的評價,通常不會囿於沒有生命力的辦學指標,而更多地會從對其所培養的畢業生的感性認知出發,所以,你的一舉一動就代表了社會對山大的印象,你就是山大的名片,你就是山大的形象代言人。在這個意義上説,校友資源是學校最寶貴的資源。

親愛的同學們,在大學時代你已經參與了傳承和建設山大文化,今後,不管你是步入社會,或者繼續深造,將母校的優秀文化播揚出去,以此為任,自我砥礪,並以實際行動不斷豐富其精神內涵,你依然責無旁貸。

山大文化與我們個人的成長和國家的需求是相統一的,它是值得世人尊重的優秀傳統。只要你們用心體悟山大精神、山大品格,把這種珍貴的文化基因發揮出來、傳播出去,就會令人尊敬、獲得信賴,就會贏得更多的機會,你的事業就會無往而不勝!

所以,我要給你們的答案就是:帶着山大精神,帶着由內而外散發的山大文化品格和魅力,永遠追求卓越,永遠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去開創自己美好的未來。

永遠地祝福你們,親愛的同學們!

謝謝大家!

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4

同學們,你們不愧是時代驕子,既是幸運的,也是幸福的。就在昨天,_專程來到北師大,和全校師生一起歡度節日。當時,很多新同學都親歷了校園激動人心的沸騰場面,你們不斷地歡呼,不斷地刷屏,臉上洋溢着自豪,充分展示了同學們良好的精神風貌,給_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為你們出色的表現深感驕傲和自豪。

同學們,_在講話中闡述了在今天這樣一個重大的改革時代,作為一個好老師的四條重要標準,那就是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這四條標準,也是對你們、對全國高校的同學們提出的努力方向和奮鬥目標。

當然,作為校長,我清楚地知道,由於歷史欠賬較多,我們在辦學空間和硬件設施等方面還存在不小的差距,學校的管理服務水平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你們也許已經聽到一首歌叫《董校長》。因為學生宿舍裝空調的事,你們的師兄師姐們緊密合作,把我成功推上了頭條!雖然2019屆學生畢業之前沒有用上空調,但你們明年一定能用上空調。學校會盡全力為你們更專心地學習創造良好的條件。同時我也希望,你們明年能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再創作一首新歌,但不是唱給我聽的,而是唱給你們自己和全國高校學生們聽的,名字自然不能再叫《董校長》,而應是《做有擔當的大學生》!

同學們,_在昨天的重要講話中指出,“今天的學生就是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主力軍”,並把你們形容為“中華民族的夢之隊”。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成為中華民族夢之隊中的骨幹,成為國家發展的棟樑之材,成為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希望你們在未來的時光中,能按照_的要求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堅定理想信念,做一名有社會責任感的好學生。同學們,三天前,我國兩彈元勛、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我校著名教授黃祖洽先生離開了我們,但他憂國憂民、無私奉獻、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仍然激勵着我們。請大家關注他的事蹟,學習他的精神。希望你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秉承我校“學為人師,行為世範”的校訓精神和“治學修身,兼濟天下”的育人理念,不斷增強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希望你們將自身成長成才與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復興緊密聯結在一起,將個人的成才夢融入師大夢、中國夢,努力成為適應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二是要樹立道德情操,做一名明善惡、懂是非的好學生。成人成才的根本在於德,沒有了德,就像無根的花草樹木,就不會長成棟樑之材。希望同學們培養起良好的道德修養,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希望同學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樹立高雅的審美情趣,到大自然中去發現美,到社會實踐中去張揚自己的個性,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

三是要堅持刻苦學習,做一名愛學習、會學習的好學生。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希望你們把學習內化成一種精神追求、一種生活方式,明確學習目的,增強學習動力,始終保持高昂的學習興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好專業知識;希望你們善於思考,開闊視野,融會貫通,養成獨立的科學思維和批判精神,不唯書,不唯師,不唯分,自主學習,創新學習。大學的學習與中學不同,你們要充分利用大學的學術資源,從教師為主導的被動學習轉向以自己為主導的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四是要從點滴做起,做一名腳踏實地的好學生。對一千個目的地的嚮往,不如一次出發和遠航。同學們,有了更為清晰的目標與方向後,你們一定要求真務實,平心靜氣,從小處着眼,從細微處做起,不虛度每一天,不錯失每一次成長的機會,這樣才能不斷增長知識和才幹。切忌眼高手低、好高騖遠。希望你們發揚北師大的優良學風,少睡懶覺多鍛鍊,少玩手機多聽課,少談空話多實踐,用自己的健康成長證明自己是一名優秀的大學生。

同學們,_在第30個教師節之際專程到北師大,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教師的重視,也説明了北師大在全國高校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了黨和國家對北師大寄予的厚望。對北師大而言,這既是莫大的榮耀,更是沉甸甸的責任。這份責任,是學校的責任,是老師們的責任,更是每位同學的責任。能否履行好這份責任,不僅關係到北師大的發展、關係到每一位北師大人的發展,更關係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希望你們與學校一道,以_提出的四個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培養世界之眼光、理性之思維、質疑之勇氣、創新之意識、開放之視野,爭做有理想、有擔當、有愛心、有知識、有創新精神、有國際對話能力的好學生,書寫下人生最美麗的青春篇章,為實現同學們的成才夢、為實現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師大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共同努力奮鬥!

2020大學畢業校長致辭5

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首先,我謹代表學校,也代表自己,向我們_級5055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新同學表示最熱烈的歡迎,並通過你們向你們的父母和你們的中國小老師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謝意。每一年開學的時候,也是我最高興的時候!因為,每進來一位新生,學校就多了一份期待。若干年後,誰也無法估量,在座的各位,你們將會成就多少令我們激動和欣慰的、屬於我們這所大學的榮耀和驕傲!

同學們,你們能夠考進湖南大學,在你們的人生當中是一件非常值得慶賀的事情。

首先,你們通過刻苦學習,在大學聯考中取得了優異成績,圓了你們的大學夢。我舉湖南省為例,全省每100名理科考生,只有2人有機會進入湖南大學學習,每1000名文科考生,僅4人有機會進入湖南大學學習。其他有的省份難度還更大。你們能夠在這麼多的同齡人中脱穎而出,這當然值得慶賀!

然而,更重要的是,你們來到了一所值得你們驕傲的大學!今年暑假,中央電視台用14分鐘特別報道了湖南大學,開場白是這樣描述的,“在我國眾多的高校中,湖南大學可以説歷史非常悠久,它的源頭可以上溯到北宋的嶽麓書院,從古代書院到近代學堂再到現代的大學,湖南大學‘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的校訓凝結着深厚的文化傳承和鋭意進取的精神。”

湖南大學起源於公元976年創建的嶽麓書院,至今已有1038年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嶽麓書院名列中國古代最著名的四大書院之首。中國古代的書院大家知道是幹什麼的嗎?書院是古代讀書人讀書、藏書、成就學問的地方,是大師們討論學術、傳播思想的地方,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成就人才以傳道濟民、教化天下的文化搖籃。現在我們稱之為大學。嶽麓書院有着自己獨特的文化教育傳統,千餘年來,從嶽麓書院到湖南大學,這裏學脈綿延,絃歌不絕,人才輩出,堪稱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座豐碑。

今年4月9日,前國家_到訪湖南大學,他對我們嶽麓書院講堂前的一塊“實事求是”匾饒有興致。同學們高中政治課上一定學習過“實事求是”。但是你們瞭解得不一定完整。“實事求是”出自《漢書》,是史學家班固對河間獻王劉德的評價,稱他“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本意是講一個人認真做學問的嚴謹態度,強調事理和依據,一分依據説一分話。嶽麓書院“實事求是”匾源於1917年在此辦學的湖南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也是湖南大學前身之一)。當時的校長賓步程先生非常認同“實事求是”所藴含的學術精神,於是就把它書寫下來,作為當時學校的校訓,懸掛於書院,用於激勵當時的學生。由於老師楊昌濟的原因,曾在19_年至1919年間多次寓居嶽麓書院半學齋,並受此影響。後來將“實事求是”賦予了全新的科學含義,將“實事求是”引入哲學領域。

“惟楚有材,於斯為盛”,是嶽麓書院大門久負盛名的一幅對聯,敍説的並不是湖南人的霸氣和自負,而是一種對這裏作為瀟湘槐市人才興盛的感慨,描述的只是這座古老學府的教育盛況。瀟湘槐市是源於漢代長安儒林的一個典故,借指人才薈萃之意。南宋張栻主教嶽麓書院時,曾提出“成就人材”、“傳道濟民”的辦學思想,培養了一大批經世致用的人才,形成了宋代理學中一個獨立的學派——湖湘學派,奠定了嶽麓書院在中國古代學術界的重要地位。當時他還數次邀請福建學者朱熹前來講學,討論學術,開學術會講之先河,留下了朱張會講的千古佳話。

在湖南大學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傳承着很多寶貴的教育精神,無論是我們今天所恪守的“實事求是、敢為人先”的校訓,還是書院先賢在講堂留下的“忠孝廉節,整齊嚴肅”,歷代山長及主教者們所強調的“傳道濟民”、“通經致用”、“愛國務實”、“兼容幷蓄”,“重踐履、務實學、通時務”、“博學、睿思、勤勉、致知”等辦學思想,無不給現在的湖南大學打下了深深的文化烙印,留下了歷久彌珍的精神財富,有待我們一代代的湖大人去領略、傳承、堅守和發揚光大。

同學們,學術沒有藩籬因而活躍,大學沒有圍牆因而更加開放,湖南大學是一所沒有圍牆的大學。湖南大學有着全國最美麗的校園,它開放、厚重、包容。同學們可以在這裏坐擁“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嶽麓山,俯瞰“百舸爭流、魚翔淺底”的湘江北去,春天,這裏有曲鳴澗泉;夏天,這裏有桐蔭別徑;秋天,這裏有風荷晚香;冬天,這裏有竹林冬翠。課堂之餘,你可以漫步千年書院,品味太極精微,神會古聖先賢;也可以陟嶽麓峯頭,看朗月清風;登赫曦台上,覽衡雲湘水;漫步校園,是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走進教舍,每棟建築都是一道景觀,一段歷史。

同學們,今天的湖南大學,是教育部直屬的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正在朝着國際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的目標邁進。今年5月4日,_考察北京大學時強調指出要“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我們要辦出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就必須堅持走自己的道路,利用好自己的文化。有老師説,湖南大學雖不能説是中國最好的大學,但可以説是中國最有文化的大學。在大力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建設中國特色現代大學的偉大實踐中,湖南大學肩負着光榮而厚重的使命。倡導“獨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大學精神,培養經世致用的人才,營造平等開放的學術環境,一直是我們堅持和努力的方向。

大家進校之後,一定能夠感受到,學校對同學們的高度重視和嚴格要求。為了同學們學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學校致力於為學生提供完善的硬件設施,優質的教學服務。我們正想盡一切辦法,設計讓最好的老師來給本科生上課的教學制度。“以學生為本”,成為了學校各項工作的主要導向和評價準則。在最新制定的《湖南大學章程》中,我們用了26款文字,對學生的權利和義務,以及服務與保障進行了具體的規定,以更好地保障學生的各項權利。

我一直認為並且強調,對學生好,最好的方式是從嚴要求學生!依法從嚴治校,這是我們一直以來的做法。我們有着近乎嚴苛的制度,來強調學生的學風和紀律,來要求教師對教育教學的全身心投入。有高年級的同學在網上調侃,“要想花一樣的錢,上更多的學,就請來湖南大學吧!”我並不介意這種説法,反倒覺着這是同學們對學習任務重、學習要求嚴的一種接受和習以為常。我不希望我們的同學在大學四年鬆鬆垮垮,無所事事。你們的湖南大學從來都不是可以選擇鬆懈的地方,如果同學們不好好學,我能夠接受70%按時畢業的畢業率;能夠接受一次性處分70名舞弊的學生;當然如果是我們的老師上課不好的原因,我也能夠接受一次性讓30%的教師離開講台。講了這麼多,無非是想讓同學們對你們的大學有一個大致的瞭解。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湖大人了,希望你們慢慢能夠了解,什麼是湖大人,怎樣成為一名優秀的湖大人。同學們,你們所生長的時代,是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社會形態急劇變革的時代,也是國家大發展、大變革的時代。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我們每一箇中華兒女的夢。一個“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國家,一個“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的社會,正等待着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學好本領去參與,去建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我們每一位公民的責任,更是我們當代大學生起碼的社會準則,同學們一定要牢牢記住,終身踐行!

接下來,作為校長,我還要給你們提幾點希望。

第一,希望你們堅持實事求是,追求真理。大學是研究學問、傳承文明、啟迪智慧、創新知識、探索真理的地方。實事求是,既是我們一貫繼承和不斷髮揚的校訓精神,也是我們改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的有力思想武器。無論是為人,還是處世,無論是自由學習,還是科學探索,我們都必須始終堅持實事求是,這是方法和準則。追求真理,既是大學最崇高的目標,也是大學最起碼的堅守。試想,如果一個社會連高居人類文明塔尖的大學都漠視真理、隨波逐流,那這個社會還有希望嗎?那這樣的大學還有必要存在嗎?實事求是地説,當今中國大學客觀存在的一些庸俗化現象仍然值得我們警醒和引以為戒。人文精神缺失,官本位嚴重,學術腐敗,道德失範等不良現象,仍然不同程度地損害着我們中國大學的形象和聲譽,對我們的大學生造成不好的影響。同學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已經正式邁入了大學之門,所幸的是,你們的大學是一所崇尚學術、追求真理的大學,你們的大學是一所校風嚴謹、寬容失敗的大學,你們的大學是一所人文鼎盛、蓬勃向上的大學。愛因斯坦説,對真理和知識的追求併為之奮鬥,是人的最高品質之一。我希望同學們在大學生活裏,熱愛知識,崇拜知識,擁有知識,並且始終保持對知識和真理不懈追求的高貴品質。

第二,希望你們勤于思考,大膽創新。思考和創新,是大學永恆的主題。作為肩負民族復興偉大使命、實現中國夢想的新一代大學生,你們要學會獨立思考,學會不斷創新。對於知識、社會和人生,你們都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能人云亦云,不能亦步亦趨。從國小到高中,你們最喜歡的就是老師的標準答案。但是,我要告訴你們,學術和人生都沒有標準答案。大學裏不會再教給你標準答案,而是需要你們認真去思考,去質疑,去探索、去創新。湖南大學有思考和質疑的傳統。清代的書院學規,最後一條就是“疑誤定要力爭”。書院山長王九溪提出“正義、通義、餘義、疑義、異義、辨義”的讀經六法,也特別強調了質疑、求異、辨偽的重要性。在今年的7月3日,國務院總理_專程來校考察時也勉勵湖大學子“在學校做求知的思想者,到社會上做創業的實踐者”。

第三,希望你們勇於開拓、敢於擔當。湖大人歷來就有着開拓和擔當的意識。敢為人先,是湖大的校訓精神,也是湖大人的性格。千百年來,嶽麓書院始終與國家和民族的命運緊密相連,_同志來嶽麓書院時評價説,“就近代以來,每到重要的歷史關頭,都有來自嶽麓書院的湖南人,起到決定性的作用。”_同志在今年五四青年節與大學生座談時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這是時代賦予我們的責任,也是時代為我們提供的機遇,希望同學們志存高遠,勇於開拓,敢於擔當,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和奉獻者。

第四,希望你們發奮學習,全力修為。嶽麓書院有一副對聯,上聯是“業精於勤,漫貪嬉戲思鴻鵠”,下聯是“學以致用,莫把聰明付蠹蟲”。上聯是要我們的同學們心存鴻鵠之志,對學習要勤奮精進,切不可以荒廢耽誤。下聯是希望同學們學用結合,理論聯繫實際,不要做死記硬背的書呆子。大學裏,學習永遠是第一要務。希望你們能夠在大學的幾年時間裏,靜下心,沉住氣,好好運用學校給你們提供的各類優質資源,在課堂上聽好每一堂課,在圖書館充分利用好每一本書,在實驗室認真做好每一次實驗。現在大家一同來到了湖南大學,站在了同樣的起跑線上,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雖然是同樣的校園,同樣的老師,同樣的課程,但是,你們四年後卻一定會有着不同的未來。為什麼?努力的程度不一樣產生的差距。有的人四年裏天天泡圖書館如飢似渴博覽羣書,有的人夜以繼日勤奮學習忙着拿各種獎學金,有的人學習之餘還積極參與學校活動鍛鍊了各種能力,得到了全面發展;也有的人,大學四年沒怎麼看過幾本書,沒怎麼認真上過幾次自習,沒自己主動去實驗室做過幾次實驗,什麼活動都不積極主動參與,於是上網、睡覺,掛科、重修,再掛科,甚至畢業不了。畢業找工作的時候,一些人的簡歷上寫滿了各種經歷和榮譽,另外一些人卻乏善可陳,收穫寥寥,甚至像從來沒有讀過大學一樣。離開學校後,這種區別還會越來越大。同學們,大學四年真的非常關鍵,它或許就直接決定着你們未來的生活狀態和人生境界。

我今天要講的就這麼多。最後,預祝你們在湖大的日子裏,收穫知識,收穫智慧,收穫友誼,收穫成功!祝福你們!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