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合集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6.52K

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合集多篇

“嚴謹、求實、文明、公正”的校訓,應已深深刻在同學們腦中;“法治信仰、中國立場、國際視野、平民情懷”的育人理念,同學們也已耳熟能詳。那就牢牢記住、慢慢體會、終身去實踐吧,同學們,西法大的精神,將是你們用之不竭的寶貴財富。希望同學們好好享受自愛、自強、幸福的人生!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方便大家閲讀與鑑賞!

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1

一、失意時,要耐得住寂寞

1975年12月,我十一歲,國小四年級。老師忽然帶領我們“反擊右傾翻案風”,批_,説他“翻案不得人心”。國小生,連左右都不太明白,知道什麼“右傾”和“左傾”?“案件”是什麼東西?他為什麼要翻案?我們只明白一條,他不是好人,不得人心。一天放學回家,忽見住房的牆上,刷上醒目的標語:“將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進行到底”。我當時想,這底有多深?象旁邊的河溝那麼深,還是象水井那麼深?想了一分鐘,想不明白,我就去玩了。不到一年,_去世。再過半年多,1977年7月,_復出,任中央副主席,國務院副總理,主管並開始了教育改革,而我們曾經批判他,真是嚇死寶寶了。原來這“底”只有一年半深,而且,他很得人心。

我對小平同志,有一點極為佩服。_期間三起三落,曾經下放到江西工廠勞動。他經常散步,鍛鍊身體,靜待世變。等到復出的時候,他73歲,神采奕奕,紅光滿面,而_此時已年老體衰,説話都困難。如果他沒有健康的體魄,就不可以領導中國改革三十年。這説的是大人物。

下面説我這個小人物。1984年,我在縣城的機關工作。因為年輕,不明世事,很快就讓一位領導不高興。現在想來,他其實也沒大毛病,只不過染有小官僚的惡習。阿諛奉承,拍上壓下……得罪領導,是官場大忌,他不讓我入黨。在機關工作,不能入黨,意味着不能進步。有一次,我和他單獨談話,問他憑什麼?他説了一些官話,我年輕氣盛,説了一句大話:“是金子總要閃光的!”

大話説出去了,但有什麼用呢?領導不久採取行動了。縣裏成立一個臨時性機構,叫“黨的組織史辦公室”,編寫我縣黨的組織發展史。理由冠冕堂皇:“這項工作很重要,是組織對你的考驗和鍛鍊。”實際上就是流放。組織史辦公室,沒什麼事做,同事們上班就喝茶和下棋,那時我才24歲,前景暗淡。有一天,偶然聽説國家有一個律師資格考試,沒學過法律的人,也可以考。我覺得機會來了。找幾本複習資料,別人喝茶我看書,複習三個月,考取律師資格,後來又考上北大研究生。我們組織史辦公室在年終工作總結中,特地寫了一條:去年,我辦還為國家培養了一位人才。

我回家鄉,合肥著名的刑辯律師請飯。席間閒談,發現我倆原來是同一年參加律師考試。他自豪地説,那年他考了第一名,我笑着説,第二名在此。而我的那位領導,現在應該還在監獄裏。

大家即將踏上事業的征途,臨別之際,告訴大家個人的第一個人生經驗:人生總有失意的時候。好景不常在,好花不常開。失意時,你要耐得住寂寞。不放棄,不懈怠,尋找你的機會。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二、得意時,要經得住浮華

我考大學時,因為護士筆誤,將身高填錯了,身高1.67米寫成1.47米,我只好讀了物理專科,巢湖師專。地方師範專科學校的學生,發展空間總是受限的。同學裏發展最好的,做到了我們合肥市某區一把手。同學聚會時,他總是眾星捧月,指點江山,意氣凌雲,不知收斂。前年,他跳樓自殺了,傳聞涉及經濟問題。我還有一位最好的同學,官場上春風得意。三十出頭,做了副縣長,後來做了更大的官。他是個重舊情的人,對我很好。我回鄉他時常張羅一桌飯。他好客善飲,風趣幽默。酒過三巡,妙語連珠,滿桌生風。有幾次,他找我拚酒。結局總是這樣:他問,你服不服?我説:我服,我服。他笑眯眯地放過我,去征服別人去了。

我們家鄉的習俗是,請客一定要讓他喝好。_大前,官場風氣不正,酒風盛行,他大約難以免俗。前幾年去世了,剛滿五十,肝癌。直到如今,我常常憶起他,我在薊門橋還請過他。他的英容笑貌,宛在眼前。每每想起他,我就想到魯迅的詩:“此別成終古,從茲絕緒言。故人云散盡,我亦等輕塵。”

我博士同學中,兩位做了大官,一位正部,一位副部,如今也都進去了。

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都有可能一時失去準星,陷入整體無意識。納粹的德國,侵華戰爭時期的日本,大躍進時期的中國,無不如此。當社會整體混沌時,多數人隨波逐流,主動地迎合或消及地被挾持,一時間泥沙俱下。此時,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畏浮雲遮望眼。人在得意時,總有人阿諛奉承你,精神賄賂你。開始,你可能有所警覺,時間一久,習以為常,忘乎所以,以為自已才華蓋世,可以左右乾坤。其實,在茫茫人海中,我們每個人,只是微塵。暴風雨會在不經意間,忽然降臨。

我的一位研究生,今年畢業去了某國家機關,他就坐在你們中間。幾天前,同學們請我吃飯——“謝師宴”。我送了他一餅茶,一本書。書上面題了一行字:“常在海邊走,就是不濕鞋。”我也將這句話,送給所有進入國家機關工作的同學。白居易有首詩,題目叫做“輕肥”,專門描寫官場得意之人:意氣驕滿路,鞍馬光照塵。借問何為者,人稱是內臣。……食飽心自若,酒酣氣益振。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

我的人生第二個經驗是:人在得意時,要經得住浮華。

三、保持你的赤子之心

大家年青,雖然身上不免落上世俗的塵埃,但總體上心地純潔,單純善良,有着治國平天下的雄心和抱負。但慢慢地,一些學生就世俗化了,放棄了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只追求自身的幸福。可怕是的,最後將追逐權力和財富,作為生活的目的。

我在煙台大學做過一屆班主任。三年前,他們將我拉到班裏的微信羣裏,後來我退出來了。因為個別當官的同學,眼界狹窄,俗不可耐。北京的同學勸我説:“老師,你別和他們生氣。地域所限,沒有辦法。”

我倒不認為,身處地方,就一定眼界狹窄。但身處官場,容易產生官僚主義和職業麻木,這就需要警惕了。幾天前我在微博上放了篇小文章“法官為什麼心狠”,文中説道:

“二年多前,我到外地,一羣學生請我吃飯談天。一位在刑庭工作的女生對我説:老師,我覺得自己的心,怎麼越來越狠呢?我説:是啊,當年上課時我就提醒過你們。長期從事司法這種職業,會使人形成職業麻木,心越來越狠。説實話,我對自己多年來的這一判斷,並無內心確信。但屢屢發生的事實,又一再印證了我的判斷。這是為什麼?

我想到了以下原因。公檢法人員,大多來自升斗小民之家。入職之初,仍然記憶着普通人民失敗和困苦,弱小和無奈,努力和希望……點點滴滴,仍在心頭。但入職時間越長,他們與普通人民交住漸少,檢法人員相互交往日多,互相發酵和激勵。他們看到的,更多是卷宗裏一張張冷冰冰的證據,一條條幹枯的法律。天長日久,他們變了。他們更相信懲罰和報復。他們相信,刑罰會保護秩序,會保護更大的社會利益。他們忘記了,刑罰同樣會破壞社會秩序。刑罰導致家庭破碎,子女失教,夫妻離異,父母失侍……在他們心目中,這些無足輕重,這都是罪有應得。他們忘記了,天生犯罪人其實很少,大多數犯罪都有社會原因。他們見多了,他們麻木了,他們聽不見了。

同學們,你們來自於人民,希望你們將來即使深居九重,富可敵國,永懷赤子之心,不要忘記普通人民的掙扎與辛酸,不要放棄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

大家畢業的這個中國政法大學,在我國法學教育界,排名通常前三名。你們是國家的精英,你們將要掌握國家的權柄,決定當事人的命運乃至國家政策走向。無論你們意識到,還是沒有意識倒,國家和人民,對你們寄以厚望,在你們的身上,寄託着中國的未來。希望大家永遠銘記入學時的誓言:“揮法律之利劍,持正義之天平。除人間之邪惡,守政法之聖潔”。

中央正在推進依法治國的國家戰略。在一個有着幾千年人治傳統的社會,實現法治化轉型,需要數代人為之奮鬥幾十年。_一個人,能完成這個艱鉅任務嗎?李總理一個人,能完成這個艱鉅任務嗎?這是全民的任務。我們法律人,不僅自身要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為法治建設,添磚加瓦,而且要喚起全體人民,共同努力,從而建設一個富強、民主、自由、法治的新國。如果你們放棄了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我們的教育,就徹底失敗了。

四、追尋你真實的幸福

我有時想,人為什麼會迷失自己?我從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一書中,找到部分答案。他描述法國大革命前的巴黎:“不借一切代價發財致富的慾望、對商業的嗜好、對物質利益和享受的追求,便成為最普遍的感情。這種感情輕而易舉地散佈在所有階級之中,甚至深入到一向與此無緣的階級中,如果不加以阻止,它很快便會使整個民族萎靡墮落。”我們古人用四個字概括這一現象,叫做“利慾薰心”。

十多年前,中國成為世界工廠,大家興奮不已,我卻一再質疑,因為身邊的水沒了。我們從薊門橋到昌平,路過沙河、清河、白浮泉。清河的水,還清嗎?沙河的水,還在嗎?白浮泉又在哪裏?北京最近將人口最高值,限定在2300萬,依據是什麼?——以水定人。中央政治局上個月開個專題會,討論在全民中推進綠色生活方式。

我希望大家不要放棄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不是要求大家做苦行僧。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但不要被權力和財富迷失本心。財富和權力,並不必然帶來幸福。

_大前,我曾經和一個縣委書記談天。他説:每天晚上都有二到三桌的應酬,苦不堪言。我認識一個地產商,他説經常晚上到十一多,拖着疲憊的身體上牀休息,忽然接到某個官員的電話,讓他去喝酒,其實是讓他買單,他恨得不能哭。

人的稟賦、志趣和才能,千差萬別。花有千種,人有百樣。並不是每個人都善於控制權力和財富。多少人因為權力和財富而身陷囹圄?你要認清你自己,認清你的才能和志趣,追逐你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是別人認為你應當幸福的生活。我認識一些權貴,我認為他們並不幸福,只不過陷入權力和財富的羅網,無力自拔。財富不是硬道理,權力不是硬道理,幸福才是硬道理。

半個多月前,我到麗江,在玉龍雪山下,在一個納西人的村莊裏,拜訪一位朋友。他租下一個古木參天的大院子,住在那裏,看閒書,喝普洱。我問他,以前做什麼工作?他説在上海做證券。三十多歲,辭了工作,遠離繁華的都市,到了古城麗江。起初只是想試試換一種活法,後來再也不想回去了。我的朋友野夫,因為某種原因,曾經生活很落魄,而今已是世界著名作家,而他現在也住在大理。

曾子説:“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每天反省三次,這是聖人做的事,容易失眠,常人做不到,但每隔一年半載,反省下自己,尋回迷失本真。這是必要和可能的。

同學們,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你們的時代開始了。

未來的幾十年,中國社會的矛盾將會更加尖鋭,你們重任在肩。但無論你們成功還失敗,母校都會張開雙臂,歡迎你們的歸來。

最後贈詩一首,給諸君送行:

薊門橋頭聽雨聲,

陽關唱罷舉離樽。

堂上不聞庭上見,

法律人要仗劍行。

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2

各位師弟師妹們,大家好!

非常榮幸今天能夠站在這裏,參加你們的畢業典禮,見證這個你們從法律學子走向法律職業者的重大時刻。

這是學業有成的時刻,也是離別的時刻。從你們的眼神裏,我看得出那種依依不捨。

人們不總説嘛,人生中最鐵的情誼有四種,一起扛過槍,一起同過窗,一起下過鄉,和另外一種。同窗三年,你們從陌生人變成了一家人,相互扶持,共同成長,這將成為你們一生的回憶。

在這場典禮結束之後,把這身碩士服脱下來,你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將穿上職業裝,奔赴工作崗位。你們中的大多數人會成為法官、成為檢察官,成為律師,成為公司法務,成為公務員。無論成為何種職業,你們都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祝福送給對方。

作為一個離開法學院已經21年的“老人”,我為看到這樣惺惺相惜、相親相愛的場景而感到高興。但也不得不提醒你們,要珍惜這樣的時光。不僅因為你們即將分開,難得再聚,更因為你們即將要加入的法律職業羣體,它們之間並不像今天這樣一團和氣。

有一些同學會成為法官。可能一進法院就會有老法官過來對你説,律師很壞,蓄意炒作,為賺取眼球故意抹黑法官,甚至煽動輿論,影響法院公正裁決。

有一些同學會成為律師。同行之間聊天,有些人會憤憤不平地抱怨:法官不公正,在庭上玩手機、打瞌睡,粗暴打斷律師陳述,惡語相向;在庭下講關係、講人情但不講法律,枉法裁判,判決不公。

這樣的割裂並不僅僅停留在言語上。從重慶的李莊案,到廣西北海案、貴州小河案,律師中有一些人成了“死磕派”。法官打律師、法警把律師扔出法院;律師在法院門口絕食、律師拉橫幅向法院抗議、公訴人當庭抓走律師……種種真真假假的亂象在媒體上傳播開來,成為人們心目中更為生動的“法治現實”。

你們能想象這樣的場景就發生在從同一個法學院走出來的同學之間,甚至師生之間嗎?這並不是不可能的,我舉一個真實的例子,有些同學可能在知乎上已經看過。

2019年底,重慶的法院開庭審理億萬富豪黎強涉黑案,給他辯護的是西南政法大學刑法學教授趙長青,老爺子可以説是這個領域的泰斗,十分牛氣。

對面的公訴人發言,説根據我國刑法某一條之規定,應該如何。老爺子打斷他説:“你別説了,這個法條不是你説的那個意思。你們到底記不記得我課上跟你們怎麼説的?這個法條是我起草的,我來跟你們説説這個法條是什麼意思……”

這屬於比較温和的對抗。許多更為極端的對抗和死磕,也都發生在校友、院友甚至同班師生之間。如果你們把這些事講給身邊不是學法律的親人朋友聽,他們可能會覺得好笑。沒有幾個人會仔細分辨這究竟是律師的錯還是法官的錯,他們只會説:“你們這幫搞法律的人又鬧起來了”,或者跟你開玩笑説:“貴圈真亂”。

為什麼從同一個法學院走出來、接受同樣教育的法律人,在從事不同的法律職業後會走向隔閡,甚至互相打壓,彼此埋怨,兵戈相見?説好的有共同知識、共同語言、共同思維、共同氣質、共同理想的法律職業共同體呢?

有人可能會説,不同法律職業羣體之間,本身就是針鋒相對、相互制衡的,所謂的法律職業共同體本身就是個偽命題。

事實並非如此。制衡的結構之所以必要,是因為我們的法律體系本身複雜而模糊。很多時候,法律的適用並非一目瞭然,只有在優質的爭辯中,法律的真義才會愈辯愈明。但法庭上的對抗並不代表了兩個羣體之間的惡性對立。相反,優質的法庭對抗恰恰依託於一個有共同法律素養、互相協作、互相尊重的法律職業共同體的建立。

這裏可以舉一個大洋彼岸的例子。我們常常羨慕他們的法院獲得的尊榮,而在彼國,律師在法庭上和法官對話,句句不離“法官大人”;法官想在法庭上批評律師,他不會大聲喝止律師,而是把雙方的律師叫到自己跟前,小聲提醒律師要注意的問題。

美國最高法院上個星期剛剛裁定的同性婚姻合法案,以及去年底十分熱鬧的弗格森案,都曾讓他們的司法機關面臨巨大的輿論壓力,但即便民意洶湧,在判決最終下來之前,法官和律師們都把自己的意思限制在法庭上理性表達,而沒有到公共輿論上去互相指責。

一個健康的法律職業羣體關係,應該是建立在這樣一種彼此默契和信任基礎之上的。如此才能讓公眾保持對法庭、對法律的信任。

我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去年的12月10日。對你們來説,這一天可能平淡無奇。但中國的大多數法官和律師都會記得這天。這天下午,上海高院副院長鄒碧華突發心臟病,經搶救無效逝世。他是一位法官,但在他去世之後,最先在朋友圈刷屏紀念他的,有很多都是律師。

之所以獲得這樣的尊敬,是因為他真正尊重律師,並且致力於通過制度的改進把這種尊敬落到實處。他率先在上海長寧法院推行《法官尊重律師的十條意見》,並且一步步推動上海法院律師服務平台上線,免去律師為了立案來回奔波的辛苦。

他甚至設想出了一幅“未來法院”的藍圖。隨着法院信息化水平和公開程度的提高,法院將不僅僅是法官的地盤領地,而是由包含法官、律師、檢察官在內的所有法律人共同運作和管理的法律服務平台。

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讓這樣的“共治法院”越來越成為可能。其最大的意義在於降低了各個法律職業羣體之間的溝通門檻。“無邊界”、“透明”、“開放”的互聯網精神,將深度影響這個人羣,消弭羣體之間原本無處不在的鴻溝和偏見。在這方面我自己就深有體會。這一週,北京高院法官、吉林高院副院長帶隊的訪問團先後訪問了天同律師事務所。對互聯網將給法律行業帶來的改變,他們充滿了興趣,而這也讓他們得以放棄羣體之見,坦然地來和律師這個羣體交流,這釋放出的是增加兩個羣體之間互信的強烈信號。

所以我們可以想象這樣一幅圖景:今天在座的各位都是同窗同門,從這個地方出發,奔赴的是中國法治這駕巨型機器上的不同崗位,扮演流水線上的不同角色,但共同的目的是推動這駕機器不斷前進,正義不斷實現。這正是我們來到這個法學院最初的夢想,也是我們將要去向的未來。

如果這樣一個彼此信任、互相尊重的法律職業共同體得以實現,即便從這個法學院走出去的人四散天涯,我們也可以説:

看,到處都是我們的人。

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3

親愛的同學們,尊敬的老師們和家長們:

大家下午好!

畢業典禮是神聖而美好的時刻,祝福各位同學完成學業,獲得學位,展開人生新的旅程。

你們在法大經過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從開題、中期考核、預答辯、查重到答辯,就畢業論文的流程而言,已經是法大虐我一千遍。更可以想象,你們和導師還有同學們就論文的往復討論,論文發表時的漫長等待,求職時的焦灼不安。但我相信,此刻你們的心情,一定是法大虐我一千遍,我待法大如初見。還未離開,已經想念。功不唐捐,你們的努力,摶形化影,成就了今天你們頭上的方帽,身上的學位服。你們流光溢彩、志得意滿,走向美好前程。作為教師的我,為你們的青春喝彩。誰的青春不迷惘?但你們的青春沒有虛度。

當你們從法大畢業,成為碩士博士,相比於絕大多數的同齡人,你們已經獲得了更多文化資本。作為法律人,你們的一生都在和法律打交道,但本質上是在和人打交道。法律人的職業比其他職業更多見識到人性的幽暗和複雜。親愛的同學們,幽暗無涯畔,良善映千秋。哲人羅素説,對愛的渴望,對真理的追求和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心,這三種純粹但強烈的激情支配了他的一生。這對我們法律人也是極好的可以借鑑的榜樣。

時代的洪流正滾滾而來,二戰以來乃至冷戰結束後的世界政治經濟體系在發生着前所未有的變革。就在我演講的同時,美國發表了退出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的演講。更不用説英國脱歐,川普當政,歐洲右翼主義的崛起,中美之間的貿易戰。這一切在在顯示,我們進入了鉅變的時代。我希望你們在法大積累的經驗,獲得的知識讓你們在面對鉅變的時候,保持坦然。我從來不擔心你們的專業能力,因為大家在法大接受了最好的法學訓練。年輕的朋友們,你們很快就走向工作崗位,你們會發現最艱難的問題,不是專業問題,而是道德上的兩難,倫理上的拷問,未泯良知和現實利益的權衡。無論是你們將來是法官、檢察官還是律師,不要忘記入法學之門的初衷。你們千百次的隨波逐流中,也許有一兩次的內心掙扎。當你們內心掙扎的時候,相信黎敏老師所説的思想的志業、意義的追問,焦院長無償贈送的法大密碼能夠讓你們做出正確的選擇,明智的判斷。

和世界體系變革疊加的還有技術變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時代已經到來,今天和明天在這裏相遇。我們心懷美好向往,擁抱着大數據時代。對於技術帶來的便利,我們都有直接的感受;對於技術帶來的霸權,我們需要深深警惕。我們的一切行為的蹤跡都在被收集、記錄和存儲。隨着人類社會的變革,社會的財富形態也在改變。數據已經成為了最重要的商業資源。大數據的賦能之下,國家獲得了上帝之眼,企業形成了壟斷寡頭,而個體成了無隱私的透明人。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帶來的不僅是生產力的變革,生產關係也因此產生了革命性和顛覆性的變革。算法的統治之下,我們需要更多的算法透明和算法問責。我們要復興人文,高揚人文主義的旗幟;重塑法律,思考算法的法律規制;呼喚倫理,確立底線正義,在這異化的世界中實現心靈的自由和人的解放。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是行深思邃的卓越法律人,英雄輩出的九零後。在這鉅變的時代,獨立意志和專業判斷尤其珍貴。在我們這樣一個有二千年皇權帝制傳統的國度,儘管有一百多年法治近代化的努力,七十年社會主義建設的成就,現代法治根基仍顯不足。如果沒有了公共理性的基礎,沒有了人權價值的尺度,法治的形態必將遁入傳統的法家之治。

就在我們的樓下一層大廳,有一座不太為人注意的紀念館,錢端升先生紀念館。錢先生是我們法大的創建者,我們的校格里鐫刻着他的靈魂與理想。錢先生的一生就是中國近代法治命運的寫照。飲其流者懷其源。錢先生開創,江平校長賡續的只向真理低頭的法大精神必將在諸君的身上發揚光大。大學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我們不受人惑,成就健全人格,並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我也能想象,當你們走向社會,高企的房價、工作的壓力、婚戀的選擇,人心的波詭雲譎,你們都會遇到。但是,

當世界轉身而去的時候,你仍然緊緊地擁抱着自己,因為生命的熱愛。

當權力瀰漫四方的時候,你要高高抬起自己的頭顱,因為法律的尊嚴。

這就是鉅變時代我們法律人的堅守。

親愛的同學們,熱鬧的快意,寂寞的歡愉。但願這些不同的體驗,充溢着你們美好而壯麗的未來歲月。我希望這旅行,永無止息。

親愛的同學們, 祝福你們,遠大前程。

謝謝大家!

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4

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三年前,我們在這裏以天為幕,以地作台,迎接中國政法大學_級研究生入學。今日,我們再次與天地同慶,在這裏舉行中國政法大學_屆研究生畢業典禮,共同見證_多位同學完成學業,開啟人生的新徵程。在此,我代表學校和全體教職員工,對所有應屆畢業研究生順利完成學業,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同學們,當你們感懷法大三年“時間都去哪兒”的時候,也是我要問“你們都去哪兒”的時刻。我每年最幸福的是九月,最感傷的是六月。這麼多年了,我早已習慣了九月,也以為習慣了六月,但今天我站在這兒,才發現還是不習慣與你們揮手離別!這也許是我與你們很多人最後一次相見,試問東流水,別意誰短長,這讓我想起這三年中你們的點點滴滴。

這三年,我看到你們當中,有人叫喊了三年的“減肥”,卻一路飆肥,如今依然是“吃貨”一枚,對於那些口頭減肥愛好者,我的建議是:誠實地對待自己吧,很多時候,“吃”才是民法上所講的“不可抗力”,可見,民法你們還沒有“吃”透。

這三年,我看到你們當中,有人在如此狹小的校園裏,卻能找到如此多的談戀愛的無人角落,彼此傾心,互訴衷腸,主觀故意,不當得利,交換着學習婚姻法的心得,議論着婚後財產的歸併。

這三年,無論經歷了什麼,你們都成長了,知識的滋養、友情的鋪展、師長的呵護,讓你們年少輕狂少了幾許,成熟穩重多了幾分,從你們意氣風發的精氣神中,我感受到你們此刻平和而喜悦,萌動而陽光。

同學們,今天之後你們將走出校園,離開學校這個小世界的庇護,投入大社會的_。未來,對你們來説,理想將遭遇現實,曉月河畔的綠蔭可能不再,你們將遇到生活的難、事業的坎兒,各種競爭撲面而來,壓力山大。然而我相信,這些生活的困境,很快會隨着你們生活的穩定、工作的展開、經驗的積累而一一克服,煙消雲散。我相信法大學子有這樣的實力!

但隨之而來的是,你們將要走向的社會,在很多角落都被娛樂化解構,被私慾與誘惑所充斥。你們將會看到明顯的不公,遇到諸多的引誘,感受偶爾的傷痛。這一切,會風化你們的靈性,拷打你們的靈魂,動搖你們的信仰。今日你們所擁有的,很可能會漸漸被人剝奪、被你們自己放棄。那時,你們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心靈困境與精神匱乏,而這才是會真正困擾你們一生、讓你們從此陷入不堪與不幸的沼澤。母校怕你們沉淪,老師為你們擔憂啊。

同學們,作為法大學子,你們在法大三年,耳濡目染,法大的精神、傳統和文化,在你們身上已經打下深深的烙印。今後,無論你們身在何處、位居何職,我希望你們將法大的印記珍藏在心底。

你們要珍藏的第一個法大印記是伸展人性的光輝。

不錯,法大是一所法科強校,具有法治精神是法大人的特質。但缺乏人文精神和科學理性滋養的法治精神是殘缺的。所以,我們十分注重培養學生以人為本、尊重人權的人文精神和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的科學理性。我們希望法大學子成為馮友蘭先生所説的“真正意義上完善的人”,“先成為完善的人,再成為某種人,某種職業的人”。我們法大學子應該懷揣一種真摯的人文主義關懷之情與人道主義關愛之心。大家要記住,比獲得成功更有價值的是始終擁有一個敞亮的人生、一顆充盈而富有靈性的內心、一個閃爍着生生不息的人性光輝的靈魂,因為這些決定着一個人超越成敗而享有幸福的能力。

當然,努力保持人性的潔淨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你們在紛繁喧囂、極度浮躁的社會中,自造一方精神自由、內心安寧的天地;需要你們在枯燥反覆的生活中,挖掘出持久的温暖與感動,給予愛與寬容;需要你們在毫無生機的地方,突破時空的侷限與物質的束縛拓寬精神疆域,努力尋找美好來滋潤荒蕪的生活與乾涸的心靈。保有這份人文的光彩,正是母校留給你們的第一份禮物。心懷對人的最深沉的尊重與關愛,儘可能地表達體貼與理解,富有人情味與悲憫心,會讓你活得平和而踏實,會使你成為一個真正有靈性的幸福之人。

你們要珍藏的第二個法大印記是保持奮鬥的本能。

古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是大家從小耳熟能詳的至理名言,但真正做到並不容易。這三年,你們一直在為學業而奮鬥,你們聆聽了許多有力量的聲音,德才學識,與日精進,你們依靠自身的綜合素質贏得了尊重,用自身的聰明才智創造了神奇。你們今天畢業意味着一個奮鬥階段的結束,但同時意味着另一個奮鬥階段的開始。未來,奮鬥將伴隨你們終身。不辛苦勞作、不持久打拼、不觸動點人的疲憊神經、不空乏幾次肉身,人是打不開的。要知道,奮鬥是件苦差事,要奮鬥就會有犧牲。法大學子應該具有這樣的本事:揪着自己的頭髮把自己從泥地裏生生地拔出來。未來,如果在世事滄桑、人生寂寞之時,你還能夠把持續的奮鬥作為一件快樂的事,那你真的是地地道道的法大人。請相信我,苦盡了自然也就甘來了,怕只怕,苦也不盡,甘也不來。

你們要珍藏的第三個法大印記是恪守法治的信仰。

法治是現代文明人的生活方式。在法大,無論你是法學生還是“非”法學生,法治都是我們共同的信仰。這三年,你們追尋法治的精義,探尋法治的良方;這三年,你們確立了做人的原則,懂得了做事的理性、看清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的面孔;這三年,在你們的心底,“法治天下”的理想漸漸生根,飽受法治文明所滋養的心靈慢慢放射出了正義之光。這是法大給你們最特別的烙印,標誌着你們從此有了現代文明人的共同信仰。

未來,當你們看到,人間道義在動搖、社會良知在消退、道德倫常在侵蝕、金錢權力在囂張之時,請你們不要忘記,你我都曾在、也一直在追求文明、秩序與進步,你我都曾在、也一直在追求對尊嚴的捍衞、對自由的渴望,對權利的保障。這些推動人類車輪滾滾前進的力量,其實就是你我終身事業的命脈,也是你我終日追問的命題。對於法大學子,你們身負的責任更重,你們將是法治天下的締造者與守護者,你們對於這一使命責無旁貸,你們的肩膀要做好準備,會酸、會疼、會累、也終會有幸福。正如德國哲學家費希特在《論學者的使命》一書中所説:“你們都是最優秀的分子,如果最優秀的分子喪失了自己的力量,那又用什麼去感召呢?”所以,母校希望你們不忘初心,守護着“公平正義”這個法治最堅韌的磐石,不要讓世俗糟粕傷及你生命中最值得珍視的價值。不昧良心,恪守法治,這不僅是一種意志,更是一種境界,一種與身外周遭保持距離的智慧和超越塵世遭遇的信仰。

同學們,從法大走出去,你們並非一無所有,而是財富滿滿。這些財富是人品的財富、知識的財富、能力的財富、智慧的財富和精神的財富。這些財富就是你們身上的法大印記。對人性之光輝的呵護,對奮鬥之不懈的追尋,對法治之信仰的堅守,就是這些財富的重要部分。如今畢業了,你們可以賣掉教科書、扔下破牀單、砸毀舊水壺、彈斷吉他弦、唱盡離別曲,但我希望你們能珍藏法大的印記,終身攜帶。因為這些印記是你們抵禦一切風暴、面對世間難題、追問人生意義的開山斧;是你們與“中國政法大學”這六個字血脈相連的紅綢帶,是母校“刻在你腳底板的三顆痣”,它會讓你精神有根基,心靈有源頭,情感有安放。如果不去堅持與呵護它,你就愧為“一生一世法大人”;如果你小心珍藏與愛惜它,“凡你在處,便是法大”。

同學們,“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終身珍藏法大的印記吧,這就是母校給你們的所有,也終將成為你們回饋母校的所有。

同學們,你們永遠是母校的“花兒”,你們永遠是母校的“少年”,我真誠祝願你們一生幸福平安!萬事如意!

2020政法大學畢業致辭5

各位來賓、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們以“天下”為會堂,在這裏隆重舉行中國政法大學_屆研究生畢業典禮。同學們,你們是我來法大擔任校長後迎進來的第一屆研究生,又是法大建校60週年的畢業生,我們共同度過了三年時光,我們有特別的聯繫和感情,看到你們完成學業,順利畢業,獲得學位,我和你們一樣,感到非常非常的高興。首先,我代表學校和學校的全體老師,對大家表示最真誠、最熱烈的祝賀!

同學們,在這依依不捨、揮手告別的時刻,我想起了一首詩: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餵馬,劈柴,周遊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這首我們耳熟能詳的現代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是我校已故教師、當代著名詩人海子的代表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代人對幸福的嚮往。今天,籍此詩句,我想與大家談一談這個時尚而又經典的話題——那就是“幸福”,作為對全體畢業研究生和全校師生的祝福與期望,祝福大家一生一世與幸福永遠伴隨,希望大家成為幸福的法大人。

英國哲學家大衞·休謨説過:“人類刻苦勤勉的終點就是獲得幸福,因此才有了藝術創作、科學研究、法律制定,以及社會的變革。”的確,我們無論是對國家富強與民族復興的追求,還是對民主法治與公平正義的追求,抑或是對財富與愛情的追求,其終極意義都是為了追求人的幸福。/g% p9 h! r( d# j) f" n/ v& d

當下中國,幸福感缺失問題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事實上在我國,幸福,已經超越了個人精神感受層面,進入到了國家公共政策領域,一些機構甚至推出了城市幸福指數排行榜,其內容涉及到城市建設、生態安全、經濟轉型、公共政策等等,幸福公民的內容也包括物質生活水平、身體健康、家庭和諧、自我價值實現等等。許多專家學者都在給幸福下定義。幸福究竟是什麼呢?坐在寶馬車裏哭就比坐在自行車上笑幸福嗎?留在國家中央機關就比紮根西部服務基層幸福嗎?做顛倒紅塵的富律師就比做兒童公益的窮律師幸福嗎?這些都不盡然。哈佛大學排名第一的視頻公開課《幸福》的講師泰勒·本-沙哈爾認為,幸福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在快樂中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幸福。我比較認同他的觀點。那麼怎樣才能“在快樂中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呢?我認為,有兩點很重要,這就是我今天想對大家講的兩點:修身立世與修業濟世。只有堅持修身立世與修業濟世,我們才能得到長久的幸福。

我要講的第一點是,堅持修身立世,感受生活中的快樂。

曾子的《大學》開篇就講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特別強調修身是內明外用的關鍵,是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前提。所以,注意改變人性中不利於感受快樂的缺陷,提高自身修養,是我們處理好家庭關係、做好本職工作、參與公共事務的基礎,更是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生活的基礎。2

修身首先要修境界,要活得踏實。任何人都會對周圍的生活環境產生“情感的共振”,會在意周圍的人對自己這樣或那樣的評價,並可能按照這種評價來行事。這就是生活環境會對人產生影響的原因,也是人的攀比之心的來源。我們的很多苦惱都源於這種人性帶來的攀比,這就要求我們對生活環境有清醒的認識和判斷,對塵世有獨立的人格和自由的思想,不在名利場中迷失自我,不在滄浪之水中隨波逐流。請記住孔子的兩句話:“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修身其次要修心態,要活得從容。同學們,你們進入社會以後,我不擔心你們能否成功,因為我相信,法大的學子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會擁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成功。我所擔心的恰恰是你們急於成功,以至於你們每天都忙忙碌碌,沒有時間感受生活的細節和美好,甚至都沒有時間抬頭仰望一下星空。其實,成功並不等於幸福,急於成功反而是快樂殺手,急功近利可能欲速則不達。正如電影《飯局也瘋狂》裏譚大師的那句戲謔之言,“幸福與貧富無關,與內心相連。”:y: v" m_ m1 s' j/ g# z4

修身也要修習慣,要活得自在。思維指引行為,行為漸成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亞里士多德曾説:“我們的習慣造就了我們,網絡不是一次行為,而是一種習慣。”這裏講的習慣,不是別人點撥你的為人要有城府,而是深淺由性,待人真誠;不是別人讓你羨慕模仿的誇誇其談,而是言之有物,言行如一;不是熱衷於參加各種中國式飯局,而是給自己固定的時間去運動、讀書和保持業餘愛好。這裏講的習慣,是從我們本性出發,獲得我們內心認同,能夠給我們帶來快樂的習慣。9

我要講的第二點是,堅持修業濟世,追求生活中的意義。

英國哲人亞當·斯密在《國富論》和《道德情操論》中分別闡述了人在經濟上的利己性和在倫理上的利他性,並指出倫理上的這種“利他”的道德情操永遠地根植於人的心靈深處,這是自我價值的產生原因,也是人生意義的原始來源。幸福人生只有快樂還不夠,還需要有意義,還需要實現自我價值,還需要經國緯政、經世濟民,有所貢獻,這是人的本性所決定的。

修業首先要修社會公德,踐行公序良俗。中國近代思想家梁啟超在我國最早提出公德與私德之分,他講,公德是人人相善其羣,私德是人人獨善其身。人生活得是否快樂主要取決於私德,人生活的是否幸福還需要公德。同學們踏入社會以後,尤其是進入公權力部門的同學,你們或掌握當事人一生命運,或決定一個行業發展,或影響一方羣眾生活,這就需要我們加強公德修養,儘自己努力,來昇華社會公共生活,完善社會公共秩序。古代晉國執政者範宣子問魯國大夫叔孫豹説:“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叔孫豹回答説:“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立功和立言,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人生理想。在這“三不朽”之中,最高層次是立德,立德對社會的貢獻要遠遠大於立功、立言。可以這樣説,在公共事務與公共生活中樹立公德,既是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對社會的實在貢獻,更是自我價值的高度實現。

修業其次要修社會責任,發揚“照一隅”精神。我曾在多個場合講過“照一隅”精神。那是數年前,我訪問韓國的一所大學,他們校長送我一本書,名為《照一隅》,“照一隅”的意思就是照亮一個角落,他介紹這是他讀中國《史記》得到的啟示,“照一隅”是他的人才培養觀,他希望他們大學培養出來的學生都有“照一隅”精神。照亮一隅,其實就是人生意義所在。如果將來你是一名法官或檢察官,公正審理手裏的每一個案子就是意義;如果將來你是一名律師,依法維護當事人的權益就是意義;如果將來你從政,造福一方百姓就是意義;如果將來你經商,對你的客户誠信服務、對你的員工負起責任就是意義;如果將來你為學,潛心治學、教書育人就是意義。無論你是居廟堂之高的賢達,還是處江湖之遠的白丁,無論你是陽光,是星光,還是月光,或者是燭光,只要你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照亮了一隅,履行了自己的社會責任,那你就找到了人生的價值、生活的意義。

修業最後要修社會理想,為法治天下、公平正義而努力。中國現正處在一個轉型發展時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政治的文明進步、社會的管理創新、文化的繁榮燦爛、國家的民主富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還需要我們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懈努力。我們研究生身為讀書人、知識分子、社會精英,要有讀書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境界和情懷,關心國家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的文明。推進國家法治昌明、政治民主、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不僅是法大的歷史使命,同時也是我們每一位法大人的歷史使命。同學們步入社會以後,既要埋頭拉車,踏踏實實地做好本職工作,也要抬頭看路,盡己所能推進國家法治建設和社會公平正義,在實現人類美好理想的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收穫人生的意義。

電視劇《士兵突擊》裏的許三多有句名言,“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情,做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好好活。”_多年前,羅馬帝國的愷撒大帝在登上夢寐以求的權力頂峯後,也曾説過一句著名的話——“這一切原來是如此空虛和無聊”。這兩個時空、兩種身份的兩個人,説的兩句看似毫無關聯的話,卻道出了人生的真諦:沒有幸福,“神馬都是浮雲”;人生的意義在於你是否生活幸福。其實,正如道不遠人一樣,幸福也不遠人,幸福就在我們身邊,幸福就在我們內心。今天,就在你們中間,有一位來自韓國的博士畢業生,他叫金英俊,師從張晉藩先生。他入校時67歲,今年已70高齡。他曾任韓國高級檢察官、律師,退休後來中國學習漢語,研究中國法文化。他學習認真刻苦、研究潛心致遠,模範遵守校紀校規,在學生中堪稱楷模。真可謂“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攻讀中國法制史博士學位,沒有任何功利考慮,只為實現其從事中韓法文化交流的宿願。我想,金英俊同學就是在追求幸福,他就是一個幸福的法大人。據説,他還希望在法大繼續從事博士後研究,情意甚切。金英俊同學的案例告訴我們,我們既不要醉生夢死的虛無主義,也不要忙碌奔波的功利主義,而要在快樂中體會生活,在快樂中幫助別人,在快樂中做好工作,在快樂中實現人生價值,在快樂中尋找人生意義,做一個高在境界、富有才華、帥在灑脱的“高富帥”,做一個白在行止、富有才情、美在心靈的“白富美”,做一個幸福的法大人。

做一個幸福的法大人!這就是我在同學們離校之前最想對大家説的話。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