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高中語文高三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98W

高中語文高三教學反思精品多篇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篇一

期會考試剛過,語文成績也有了。之前的複習重點就是文學類文本閲讀,但是效果並不好,得分率還是很低。現對文學類文本閲讀的教學進行反思。

文學類文本閲讀這個板塊是學生學習的一個重難點,與作文和詩歌鑑賞一樣,都是不好拿分的部分,所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器其”,教給學生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就顯得很重要,並還需注重培養學生自己在大量的練習題中總結歸納的能力。

1、留心文章標題。無論哪種文體的閲讀,題目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或者為全文線索,比如在我們所用資料的練習題中的《燈火》,文中圍繞燈火展開了對兒時一系列温馨生活的回憶,以及由此而闡發了人生感悟;或者暗示內容、揭示文主旨,如《文化的梅嶺》,這篇現代文就着重敍述了梅嶺的貶官文化和梅文化,抒發了作者對梅嶺的熱愛之情。注意文章題目,是尋找理解文章的切入點和突破口。

2、關注文中特殊句段。總領句(或段)、過渡句(或段)、總結句(或段)、高頻句,對於理解文章結構及內容有着至關重要的作用。還有一些含義深刻的句子,如:結尾的議論、抒情性句子,往往暗示或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注意了這些特殊的句段,學生就比較容易讀懂文章進而準確解答。

3、分析引用原文詞句。在原文中尋找答案,是解題的方法之一。尤其是一些“指代”類型的題,答案就在上下文,只要抓住文章關鍵詞句進行概括、提煉、組合就可以。這樣的答案比用自己的話來闡述要準確得多,自然得分就會高。比如《魂系“一線天”》一文中,有一題是“請用精煉恰當的6個單音詞概括‘一線天’的特點。”從學生的答題情況來看,通過對文章的仔細琢磨後大多能答出四個特點:奇、險、幽、陡,這是原文中有的,而窄、暗這兩個特點就需要提取概括了。經過對文章相關段落的分析講解,學生恍然大悟,“哦,原來是這樣的啊!”在他們的回答聲中,我知道他們又深刻地積累了一種解題方法和經驗

“在練中學,在學中練”,現代文的題多如牛毛,但萬變不離其宗,考查的能力是相同的,只有把有效的方法傳授給學生,並在練習中加以運用,讓他們從每一道題中總結規律,悟出方法,規範答題能力,才能真正地做到“不丟分”。

4、堅持讓學生進行整理歸納:整理歸納並不是簡單的看原題,畢竟碰到原題的可能性基本為零。我們講了現代文的閲讀方法,但更多的需要學生的消化、鞏固。而消化鞏固不能停留在某一篇文章的解讀上,而應該是方法性的解讀,包括:解讀文章的方法、常見出題角度、同一問題的不同變式、答題模式的歸納整理。這樣的整理需要我們在一定時間的練習後將所做進一步的歸納。

除了方法的講解和常規的歸納整理外,我們還要強化審題訓練。兩個月的複習中,學生反映出的最大問題是審題錯誤,因審題錯誤而導致一些低級失分。比如明明是問“寫景的特點”,而很多同學會看成“景的特點”;問“如何來表達情感”,答成“表達了什麼情感”。這些都是一些明面上的錯誤;還有一些暗含的要求,很多學生則忽略了。比如問“用了什麼手法”,一般要包括手法所達成的效果。這些錯誤都是可以避免的,我們應強化。

除了常規講解之外,我們還可以把現代文靈活地運用到寫作中去,既完成了現代文的訓練,又能使作文有可寫的材料,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在平時所做的大量練習中,現代文是我們可以使用的“重要資源”,因為文章少不了優美語段、哲思道理、名人故事、絢麗景物……每當遇到好的文章時,我都提醒學生誦讀或者摘抄,以便寫作時可以當作自己作文中的“亮點”。現在的學生在課下是很少去積累的,大量的卷子和習題佔據了他們閲讀課外書的時間,所以,很好地利用現代文中優美語段是既替他們減輕了壓力,又幫助他們積累了較好的作文材料,可謂“一箭雙鵰”。如:《胡楊樹》一文,在現代文練習中我着重講了文中的惡劣大西北以及那生命力頑強、死而不屈的胡楊林,在後來有一次寫作中就有學生把“胡楊林”引用到自己的作文中,而且還加上了獨特的理解,這使我在批改卷子時突然眼前一亮,給了作文較高的分數,同時也頓生欣慰之情。“學以致用”,我想,其實也就是一個學生從學習到領悟的昇華過程。

當然高三的閲讀教學和高一高二的閲讀教學不同。高三教學直接面向大學聯考,命題特點是教學的指揮棒,考綱則是教學的中心,與高一高二的閲讀相比,靈活性就有所減弱,相對地,應試的規範性就大大加強,答題的規範性需要重點強調。

高三的閲讀教學是以練習題的形式進行,花費的時間較長,可以在這一段比較集中的時間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抓住文章中藴含的情感,適時地對學生給以鼓勵、啟迪,可以增強他們在壓力較大時學習的信心和動力,讓學生有希望地面對每一天,面對每一次考試或練習。猶如高三學子經歷漫長的大學聯考備考是一個“領悟”的過程,作為教師的我也經歷了對教學更為深刻的“領悟”過程。其間由於自己的經驗和方法都還不完善,需要在以後的教學中取長補短,不斷總結探索,“領悟”更多的真諦!

高三語文教師教學反思 篇二

一年的高三複習有經驗,也有教訓,有痛苦,基本沒有幸福,反思如下:

一、工作態度上

這一輪,因為不帶班,教學方面遇到的很多困難是以前所沒有體會過的。別説很少有人肯在語文科上格外下工夫,就是保證上課認真聽講,課下能認真完成任務都是很困難的事情,高三一年尤其如此。作為教師,我們也不能隨彎就彎,因此這一屆高三,覺得比以往都要累,這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吧。在課堂上要盯住紀律,每套卷子幾乎都要批,作文甚至面批,背誦要到辦公室過篩子。對於語文老師來講,這是良心活,想要對得起良心,就必然增加很大的工作量。即使這樣,到了後期也很難落實了,學生的確很疲勞了,課上睡覺很難控制,課下肯犧牲的大概也只有語文,又不讓你批評,一句“我們自己會努力的”就噎的你無話可説了,表面上信誓旦旦,實際上心口不一,老師就只有乾着急的份,所以後期教學效果尤其不好。儘管我依然堅持每一天考默寫,每一天批改,但學生對老師的安排幾乎毫不配合,不背,錯了的責令改完還是錯的,讓你有一種在荒野上呼喊,周圍毫無迴應之感,無比寂寞。

高三複習的確枯燥,所以我們還要儘量豐富課堂資料,調動學生學習興趣。講鑑賞時,必須要介紹作者,時代背景,講古文必須要聯繫相關歷史事件,調動興趣的同時,豐富了歷史知識,積累了寫作素材。這就涉及超多的查閲資料,看過的書記得不準便不好講,學生知識不豐富,挑毛病是很擅長的,所以又加大了工作量。

寒假,我們需要題的時候,複習題跟不上,只好自己組內研究訂了一本二十套的綜合題,之後,校園訂的各種套題紛至沓來,加之,後期校園格外安排的模擬測試,都使我們的時間變的十分倉促,很多題目我們務必精選,老師要提前都做一遍,才能挑選出適宜的給學生做,有時一天要完成好幾套題,加上超多的閲卷工作,很多任務要回家完成是必然的事情,有時星期天沒課,卻一整天也休息不上。

備課組內的工作都盡力而為,進度安排上,儘量合理,該準備的授課材料、習題、作文等都及時準備好,力爭為其他老師做好服務工作。

二、教學安排上

能夠説語文的這一次教改是失敗的,也許是為了減輕學生的負擔,大學聯考語文的考察範圍變得越來越狹窄,字音字形沒有了,標點符號沒有了,詞語運用沒有了,閲讀客觀題基本就是社科文,多半是文藝理論方面的,現代文選考題傳記的難度小於小説,所以基本上就只做人物傳記,固定的題型,固定的分值。文言文閲讀仍是人物傳記,固定的題型,固定的分值,作文便是議論文,我真不明白語文還有什麼可教,高三一年基本就是解題技能的訓練。現代文相對不太重要,而且課本內的不會考,所以,我們一輪複習就只安排了文言文,用了兩個月時間。然後即進入專項,成語病句,詩詞鑑賞,文言文是大頭兒,表達運用和現代文閲讀挑一些講,背誦和作文穿插其中,之後是綜合訓練,其實專項時便帶着綜合,綜合時,又要適當的加一點成語、病句、長短句等專項,直到最後,這幾塊資料學生才真正有了感覺。

這一輪在作文和背誦上我們是格外下了功夫的。作文力爭在前兩年構成一個系列,審題立意,結構,選材,語言……高三時就更細,開頭結尾,分析論據的方法,原材料的運用方法,修辭手法的運用……不厭其精,但是,在考場上,學生時間緊張,做題慌亂,實際上很多方法都沒了,大腦空白一片,基礎好的自然還是好,基礎不好的始終寫不出精品,因此頭兩年的功夫恐怕還就應多下些比較好。但能夠説學生還是構成了必須的作文框架,有了一點大模樣,素材的積累方面比往屆好一些,文章不那麼雜亂和乾癟了,這就是收穫吧。

背誦、默寫是最可恨的,必修和選修教材中諸多要背誦的篇幅,應對平時考試的需要,不能不背,但大學聯考不考。當時有些沒要求背的,如難度很大的《離騷》《逍遙遊》之類的,大學聯考又要考,再加上國中部分的50篇,負擔挺重,就只好一遍一遍的複習,學生記了高中的,忘了國中的,下了不少功夫,卻始終覺得不透亮,真不明白這教改搞什麼怪。

三、尖子生培養上

發了一些題,一些作文書,大部分是本人自費,但學生基本置之不理,很少有去有回。定期找學生談談話,李健飛,趙雪巖,楊凱等關注指導稍多,但作用不大,他們需要解決的更多的是興趣問題,思想問題,更重要的是時間問題,但這不是我能給他們的,有些老師太能佔用時間了(其實稍微改變一下方法,就能夠節省出來,比如把作業打印出來,不要在黑板上抄寫,有時學生還抄錯,導致做半天做不出來,太耽誤事了。而有的科目完全沒有必要整套卷都讓學生做,第一天務必做出來,第二天不必須能講,逼死學生阿)。其實更願意被關注的倒是從來不被關注又渴望被關注的幾個不聲不響的小差生。

四、成功的經驗

1、作文要堅持序列化訓練,儘量細緻些,並儘早下手。素材積累工作做得很好。

2、利用好網絡,複習題和解題方法等網上很全面,皆可據為己有。好的素材我都把它放在空間裏,學生有針對性閲讀學習,不必都打印出來,省時省力。

3、成語病句等專項不能一氣呵成,需要反覆訓練。

4、專項複習的參考材料中很多東西並不適用,如文言實詞、現代文閲讀等完全能夠以題帶練。

5、答題規範的指導要堅持始終,構成良好的得分意識。

6、白板用好了挺好的。

五、失敗的教訓

1、學生字太爛,高一高二始終重視不夠,高三已經沒有時間練。

2、學生記敍文、散文不會寫,議論文縱式結構不會寫,高一高二沒有適當練習,太過急功近利,雖然未必影響大學聯考,但也很危險。

3、不明白校園最後半個月的考試安排,沒有及早進入綜合,造成收尾倉促,沒有打出足夠的提前量,只憑經驗辦事。

4、最大的失誤是不該自作聰明地把重要資料放在最後,以為學生會重視,實際恰恰相反。比如背課文等,此時學生生病的生病,請假的請假,留下的離了歪斜,心不在焉,效果極差,好在這只是我個人的創新,沒有波及全組。

5、金太陽專家的預測可信度不太高,信專家不如信自己,練題還要儘量全面,比如語文閲讀客觀題,專家不但沒預測對,而且金太陽的練習題裏幾乎沒有這種類型的題目,該題目本身不難,只是學生沒有準備,導致亂了陣腳。

六、新一輪高一教學展望

1、現代文選取講,古文重點講。

2、專項訓練在高一即插入,能夠細緻一些,每人負責一部分,構成序列。

3、作文不必按照教材順序,為了大學聯考,可再細緻一些,構成體系。如果要真正兼顧寫作個性的構成,則要鼓勵學生寫隨筆。

4、背誦部分按照大學聯考大綱要求佈置,國中部分的及早插入,其他篇目只背重點句,別太擔心與八校的比較。

七、推薦

1、推薦校園以後不要再訂語文金太原的專項題了,多年來,我們能用上的就只有成語、病句和鑑賞(這些我們也能夠自己找,他們的題質量實在並不高,不是太負職責),其他全是浪費。各地大學聯考模擬題質量更好一些,東三省的,大慶的都不錯。

2、推薦八校安排授課資料要更合理,選修時講的新聞、現代詩歌等大學聯考又不考,為什麼沒有選先秦文學,不知是否八校一齊商量的,還是某權威拍腦門定的。

3、推薦校長以後講話慎重,語文這科學和不學是不一樣的,不要把特例當成規律,知識固然在於平時積累,但在知識普遍積累不足的狀況下,大學聯考語文考的更是答題的感覺和技巧,這種技巧是在超多訓練中構成的。這就是為什麼大作家大學者做大學聯考卷反而不及格的原因。其實我們告訴學生就應學什麼,落實起來往往很難,但你要告訴他們不用學什麼,學生理解起來就太容易了。其他科目學和不學差五十分挺恐怖,難道語文學和不學差二十分就就應嗎?對於還有一點靈性的學生來講結果確是如此,比如章超,而他們的帶動作用就不必説了吧,而且他們忽略的絕不止是課下,關鍵是他們同時忽略了正課和晚課。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篇三

應該説,在一年的高三教學實踐中,我秉承了我一貫的教育教學理念,我自以為是有效果的,在這裏略談幾點,一家之言,有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面向全體,關心全面。

教育,不僅是教書,更是育人,這話説起來未免有“老生常談”之嫌,但在我看來,這是一句實話,一句很有價值的實話。

不管成績如何,所有的學生對我來説都是一樣的,我都希望看到他們各得其所。所以,我的做法是:真正面向全體。有語文天賦、成績優秀的同學,重在督促,指出不足;中等生,重在鼓勵,適當提問,調動學習積極性;對成績差的同學,我特別重視——是發自內心的那種重視,幫他們找到差距,準確定位,樹立信心,作業有針對性、多檢查。

我關心學生是全方位的,關心他們的學習,關心他們的生活,關心他們的思想動態,甚至關心他們的家庭。我與學生談心,經常是手裏一份成績單,分析語文成績,也分析其他學科成績;談學習,也談生活;談學生,也談我自己的經驗和教訓。有時,我與他們一起分析總分,尋找差距,共同探討薄弱學科成績提高的方法;有時,其他學科的問題我解決不了,就為他們和任課老師“牽線搭橋”,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更多的時候,我鼓勵他們主動找老師特別是找我談心,學習上的,生活上的,思想上的,都可以。學生來了,我就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然後結合自己的理解和經驗,給出他們適當的指導。其實,很多時候,他們只需要傾訴,只需要宣泄,説出來了,心裏就痛快了,而我,喜歡給他們這樣的機會。雖然我不做班主任,但學生的事,只要我看見了,就都管,成績不好啦,思想開小差啦,生病啦,父母生病、吵架啦等第等第。久而久之,學生覺得跟我的關係比較近,我説的話他們也就喜歡聽了。哪怕有時我發火,他們也能理解和接受。

二、落實基礎,重視糾錯。

在學科教學中,我很重視基礎的落實。具體操作是這樣的:

1、重視積累。如字音字形複習中,我常常把由同一個偏旁或部首構成的常見但又難以區別的形近字交給學生,讓他們查出讀音,組成詞語,記在積累本上平時經常拿出來看。

2、強化訓練。基礎知識的訓練貫串於各個專題複習之間,以免生疏。訓練中讓學生養成查詞典的習慣,必須保證正確率。

3、重視糾錯。練習也好,作業也好,我都以檢查為主,而我的檢查重在學生的解題思路,看他改了多少,改正確了多少。檢查了以後要明確,首先是寫,字音字形題,指名學生到黑板訂正,這樣比較直觀,改得對不對、全不全,一目瞭然,更容易引起其他同學的注意;其次是講,同義詞辨析、語病辨析、成語的使用、標點的使用題不厭其煩地講,當然不是老師講,而是讓學生自己講,講得不對,其他同學補充,直到講對為止。時間長了,學生在這方面自然不敢懈怠,習慣也就養好了。

三、重視情感教育。

與學習成績相比,我更注重學生的情感和品行,所以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意在這方面的引導和影響。

首先是言傳。把我的看法告訴他們,多宣傳正面的、積極健康的東西,把自己在各媒體上所瞭解到的有影響力的人物、事件講給他們,並加以評價。

其次是身教。一個教師人格的魅力是最能打動學生的,所以我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不喜歡學生説的,我自己首先不説;不希望學生做的,我自己也絕對不做。

還有就是讓他們自己體會。我會把自己喜歡的那些最能使人感動、震撼的文章複印下來,張貼在班級的“美文欣賞”一欄內,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受到感染。學生有了感情,有了正確的導向,從某種意義上説也就會做人了,對學習尤其是對語文學習的好處也就不言而喻了。

系統、靈活,溝通、互動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篇四

這一學期對於我而言是一種挑戰,從高一到高三,從暑假就開始工作,這些學生完全陌生而且據其他老師所説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心裏有壓力是正常的。等我真正接手之後發現,這些學生的語文學習的基礎要比我預想的要差了不少,我所面臨的困難也要比預想的大了許多。

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分為學生的思想工作與語文教學工作兩個方面來做。

學生的思想工作方面:

首先就是得和這些不那麼熟悉的學生好好地交流溝通,只有真正地瞭解這些學生,只有真正讓這些學生接受我這個老師,我的語文教學工作才能順利開展。為此,我一方面利用課堂教學表達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另一方面也告訴這些學生該如何面對自己當下所面臨的一系列困難,而且還着重指出:每個人只要從當下開始努力拼搏,一切都還來得及,關鍵在於他們自己是否真的全力以赴,是否真的開始為自己負責任。這個環節不僅剛開始是這樣做,而且是在這個學期的整個語文教學都這樣做,目的只有一個讓學生對自己有信心。

其次,根據這些學生存在的各種各樣的不良習慣,包括生活習慣,語文學習習慣,給他們明確指出改正的方向,同時提供給他們適合每個人的方法。在生活方面,着重從日常行為規範方面矯正,平時的良好作息習慣的養成,日常良好紀律的養成,以及待人接物方面的要求,也包括對自我的要求。在語文學習方面,着重從日常的聽課習慣以及讀寫習慣入手,明確告訴學生如何養成較好的聽課習慣,提高課堂的聽課質量與聽課效率,其中包括如何記筆記,如何分類整理材料;如何堅持讀寫的習慣,特別要求學生要關注時事,關注生活,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平時養成寫點文章的習慣,逐步培養良好的寫作能力。

第三,注意與所有學生的一對一的談話,保證公平地對待每個學生,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他的關心與關注;同時,老師還能夠從生活與學習方面給予每個學生比較到位的方法指導與人文關懷。

語文教學工作方面:

1、語文教學注重從基礎抓起,從學生出現的問題開始,剛開始就發現這些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很薄弱,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讓學生慢慢有收穫。

比如文言文語法方面,我就從學生最需要也最薄弱的語法知識入手,從簡單的主謂賓定狀補開始,一個知識點一個知識點慢慢地講解,並且跟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相關的語文課文結合起來,讓學生髮現學習語法並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而是一件很有趣又很有用的事情。並且在第一輪的複習過程中始終貫穿這些內容,讓學生在複習的同時又更為深入地夯實基礎,而且又不覺得浪費時間,更不會覺得語文學習是沒有譜的。

2、從學生的最害怕的文言文學習入手,逐漸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信心,明確語文學習的方向。第一輪的文言文複習,既發現了學生過去文言文學習的效率低,還發現了學生對文言文的畏難情緒。為此,我從必修一開始,每一篇重點的文言文,複習目標明確,複習重點突出,而且要求學生儘可能做到字字落實,篇篇過關。該背誦的文章一定要落實過關。在這個過程中大部分學生慢慢嚐到學習的收穫與些許的成就感,甚至慢慢找到了文言文學習的一些規律與方法,於是對語文學習也開始有了一定的信心。

3、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視野,鼓勵學生加大閲讀力度。根據新大學聯考的要求,考試的閲讀量明顯增加,閲讀的難度也提高了不少。為此,我開了一節閲讀課,讓學生借閲書籍,保證這一節閲讀課能夠專注閲讀,逐漸養成一種安靜閲讀的習慣。同時也讓學生去積極蒐集一些最新的閲讀資料,保證學生能夠對當下這個社會生活的變化有足夠的瞭解。

不足與困惑:

1、這些學生由於以前打下的基礎不好,習慣不好,要學生提高成績絕對易事;這是需要老師跟這些學生進行比較艱鉅的“鬥爭”,既要靠腦力,還要靠體力,必須始終如一跟住這些人,但是還是有一些學生的習慣暫時難以改變,所以學生出現反覆懈怠是經常事

2、語文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需要一個長期積累的過程,有些學生長期養成了懶散不愛學習語文的習慣,是需要老師經常與之溝通交流,是需要老師不僅足夠的耐心,還要有足夠的溝通能力與交流能力,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學生的改變是很難的,是需要老師鍥而不捨地努力,再努力,才有可能。但是現實並非如此。要想徹底改變不太可能,只能靠我的努力一點一點底推着學生慢慢進步。至於結果如何,我還不敢肯定。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篇五

連續幾個月的高三語文教學體味了艱辛,也收穫了快樂,但更多的是感悟。

一、勇於創新

創新是現代教育個性強調的一個資料。語文教學和語文教師需要創新,高三的語文教師和教學更需要創新。離開創新高三的語文課堂會沉悶如一潭死水。

我所指的創新是指高三教師在複習時,不要囿於傳統的教法,而就應多思考求創新。以詩歌鑑賞為例,詩歌鑑賞教學歷來提倡並採用“知人論世”的方法。“知人論世”最早是由孟子提出來的。他認為要理解作品,必須要對作者和作者所處的時代有所瞭解,這才能與古人為友。“知人”就是要了解作者其人以及作者與作品的關係;“論世”就是要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環境,瞭解其創作背景,透過時代背景與創作背景鑑賞文學作品。“知人論世”的方法為歷代評論者所推崇,也為這天的詩歌鑑賞教學所推崇。現今大學聯考鑑於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為了避免猜題押寶所帶來的負面性,鑑賞所選詩歌迴避名家名篇。對於陌生詩人的陌生詩作,學生如何做到知人?如何做到論世?所以我認為“知人論世”的方法不太適應此刻的大學聯考;所以教學詩歌鑑賞時,我們要勇於突破“知人論世”的常規教學櫃架,敢於去思考去發現去創新,敢於總結出一套真正可行的鑑賞方法,這樣才能適應不斷髮展不斷改革不斷完善的大學聯考。

其實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潛力的前提就應是教師本身具有創新性。學無定法,教亦無定法。我們不能以不變應萬變,只有勇於創新與時俱進,我們的教學才能適應這個時代,我們教出的學生才能在未來的社會立足。

二、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但習慣認為高三的學生目標明確,不用再象高一、二學生那樣想方設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人們認為高三教師的主要任務是鞏固學生知識培養學生潛力提高學生成績,不必在培養、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上下功夫。其實不然,高三語文複習教學,大多是一練一講,一講一記的枯燥循環。學生在兩輪甚至三輪的題海中摸爬滾打極容易誕生厭學情緒,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減少他們的枯燥感覺也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

語文不僅僅僅是充滿實用的工具學科,更是飽含美感的人文學科。一位優秀的高三語文教師,他的課堂就應充滿生機,就應彰顯語文特有的人文之美;一位優秀的高三語文教師,他不是對學生做裁判性的引導,而是充分調動他們的用心性,努力誘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用心培養他們健全的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實踐中能夠不斷獲得成功的喜悦和甜美的感受。所以,調動興趣永久都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不可或缺的因素。

三、博採約取

“博採”與“約取”是針對教師的備課而言的。我們説,教師只有“博採”才能夠開闊眼界,尤其是對於年輕的高三教師。高三教學的成功離不開教學經驗,但是經驗的積累需要時間需要歷練。即使是經驗豐富的教師,“博採眾長”也是必需的,孔子説過“三人行必有我師”。但是“博採”並不意味着只要“博”,備課質量就會高。所以“博採”的基礎上還要“約取”。“約取”就是要對“博採”的資料比較、加工、創新的過程。“博採”是“他山之石攻玉”,“約取”是“桑葉轉成絲,花轉成蜜”。“博採”能夠啟迪教師的思維,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約取”能夠讓教師把他人的東西轉成自己的東西。

四、迴歸教材

高三複習除了題海式強化訓練,還應充分開發利用課本。實踐證明,迴歸教材是提升大學聯考分數的有效途徑,“以本為本”是大學聯考複習的有效策略。

平常考試,我們常説“萬變不離其宗”,還説“題在書外,答案在書內”。這話適用於大學聯考,也適用於當今極具靈活性和時代性的大學聯考語文。我們手中的複習材料儘管是精心挑選的,但其寬度與深度都不及教材。一是其涉及面不會比教材更全面,二是其深淺度的把握上不比教材更適中。所以對那些掌握教材不是十分透切的學生而言,教材就應是最好的複習資料。現今的大學聯考命題堅持以教材為依據,所以學生要想考出好成績,在高三的複習中仍不可脱離教材。下面以寫作為例談迴歸教材的重要性。

在寫作中,許多學生總是因素材太少太膚淺,從而導致“言之無物”。所以高三階段,教師和學生依然會在積累寫作素材上下大功夫,透過網絡,透過報刊,透過各個途徑積累方方面面的素材。殊不知,我們的教材就是一個巨大的材料寶藏,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説沒有有意識地去開掘罷了。歷年的大學聯考話題都沒有在教材中出現過,但是,均能夠從教材中找到直接、間接的寫作材料,找到分析問題的方法,獲得有益的借鑑或啟示。2003年大學聯考話題“感情的親疏與事物的認知關係”這一話題在《鄒忌諷齊王納諫》裏就能找到素材獲得啟示。同時,歷年大學聯考的優秀作文相當一部分是得益於“活”讀“活”用教材的,又如“相信自己與聽從別人””這一話題在《遊褒禪山記》裏也能找到素材獲得啟示。還有大家熟悉的《孔雀東南飛》一文,曾在多年的大學聯考優秀作文中被採用被演繹。僅從這個角度看,能夠毫不誇張地説,教材是一座富礦,等待着我們去開發。如果能靈活運用好課文中的素材,既能解決寫作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難題,又能增加文章的文學內涵及文化底藴,能夠説是一舉兩得。

五、感悟生活

當今大學聯考,語文是最貼近現實,最接近生活的一門學科。所以我們的高三複習要讓學生懂得感悟生活,學會感悟生活。

生活是豐富多采的。學會觀察生活感悟生活,能夠使寫作有源頭活水,能夠使鑑賞潛力有所提高。無論古典詩詞還是現代散文小説,都是藝術創作。藝術首先是來源於生活的。只有讓我們的學生全面而深入地感悟生活,才能提高他們鑑賞藝術作品的潛力。語文的外延是生活,大學聯考語文試題也不是關起門來造車。貼近生活,關注生活,以人為本是語文大學聯考命題的大方向。所以我們不要讓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否則我們的學生將又低能又低分,即便高分也將低能,我們教師的努力就付之東流。

在跌撞中、摸索中、嘗試中,我一路走來,深深淺淺的腳印在腳下延伸。但我明白我還很稚嫩,為了我摯愛的語文和我喜愛的學生,我還將一路走下去。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篇六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要體現。但對於作文批改究竟採用什麼方式,人們莫衷一是。我校近十年來在語文組開展的師生互動作文批改法,取得了顯著的成績。我認為學生互動作文批改法,切合了新課標對作文教學的要求:“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同時又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能把老師從繁重而效微的作文批改中解脱出來,真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它轉變了寫作觀念,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了學生的人格,發展了學生的人格。傳統的。寫作是被動的寫作,是為別人(老師)而寫。而傳統的作文批改更是一種以成人(老師)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習作,這就多了些世故,少了些天真;多了些功利,少了些淳樸。老師高高在上,審視着一切,主宰着一切,學生只能被動地接受老師最終的評定。這種作文批改法恰恰是作文教學中的大忌。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老先生曾對作文批改作過精闢的闡述:“於批改則但為詞句之修正,不為情意之增損。”,“批改乃修正學生所作意義及字句也。其意義不謬誤而尚有不完全者,不必為之增;字句已通順而尚欠凝練高古者,不必為之改。

一、生活實踐

傳統作文教學存在許多弊端,生活是寫作的泉源,已成為眾人的共識。然而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在分數這根指揮棒的淫威下,學生們個個埋頭於書山題海之中,有如何去接觸生活,體驗生活!

新課程提出了“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提出了“關心生活,在實踐中學習、運用語文”的總目標,這無疑為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指明瞭方向,也為廣大語文教師消除了“應試教育”時代留下的一些顧慮。於是我一方面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觀、野遊,讓學生在活動中觀察大自然的一景一物,審視社會的種種現象,體察各行各業實情。另一方面,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生活。

只有留心觀察生活,發現事物的特點,發現生活中的閃光點、美的所在,才能培養學生敏鋭的感悟能力,寫出藴含豐富的文章。

平時,我還注意讓學生看影視作品,引導他們懂得看門道,而不是看熱鬧,讓他們懂得看電視也能幫助學習,學到知識,這也就告訴了學生,作文可以是在生活實踐中的。

二、閲讀積累

“凡作文,須要胸中有萬卷書的跟柢”。綜觀古今中外文學大師,能在文章中縱橫捭闔,廣徵博引,顯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藴,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博覽、勤讀。大文豪魯迅説得好:“文章怎麼做,我説不出,因為自己的作文,是由於多看和練習,此外並無心得和方法。”新課程要求廣泛閲讀各類讀物,並加以量化“課外閲讀量不少於260萬字,每學年閲讀兩三部名著”。書讀多了,胸中列書萬卷,視野隨之開闊,在寫作時,就會構思,就會遣詞造句,語言就會如“萬斛泉水,滔滔汩汩,不擇而出”。

為了提高閲讀質量,我讓每個學生學年初制定一個讀書計劃,並及時進行督促和指導;我教給學生正確的閲讀方法,學會精讀、略讀、瀏覽、誦讀;鼓勵學生多記,記下名言佳句、精彩片段;指導學生多寫,寫自己的讀書心得,提出自己的看法疑問。

針對學生書籍少的現狀,我在班級搞了一個圖書箱,讓每位同學獻出自己喜愛的書與大家共同分享。我也拿出自己收藏的書。我還通過向學校圖書室借等方式,把圖書箱搞得小有規模,把讀書活動搞的紅紅火火。

三、興趣愛好

作文只有作自己感興趣的,才有話可説,做自己熟悉的,有真情實感的,才可以打動讀者,首先考慮作文是否與自己的喜好有聯繫,比如,形容某種感受或是經歷,某句歌詞,某一首歌,或是某一首詩,某一幅畫等等,或是某一種體驗就如體育項目給人的滿足與快感等等都可以用在作文中。

語言方面,只要不違背語法習慣,寫自己的語言個性特點。

四、合作交流

“ 合作”是新課程積極倡導的新的學習方式。我在作文教學中也進行了嘗試。我特別重視課前動筆之前的孕育準備階段。提前公佈作文題目及要求,讓學生早作準備,積累寫作材料。在作文課上,我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將自己的課前觀察閲讀感受盡情地述説出來,把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從而喚起同伴的體驗、認可或爭辯。在這裏,讓學生敞開心扉,大膽地説,自由地説,生與師、生與生的交流,讓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產生思維的碰撞,從而使學生既有自己的主見,有自己的選擇,保留自己的個性,又不閉門造車,實現了優勢互補。使他們在合作中競爭,使學生的思維自由的遨遊,從而激發創新潛能,寫出高質量的作文。

高三語文教學反思 篇七

連續半年多的高三語文教學體味了艱辛,也收穫了快樂,但更多的是思考。下面我想談談我所思考的幾點問題:

1、對語文學科特點認識的偏差

眾所周知,語文在大學聯考中的作用是舉足輕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為重要。但是,教學中,我發現有些學生,讀書的時間越久,語文學習的熱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輕視語文學習,表現出種種消極心理。有的學生不能正確認識語文學科的特點,認為上課聽聽、課後做做練習就可以提高,從不注意觀察生活,從不讀課外讀物,從不多寫一篇文章。抱着這樣的認識學習語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較之其它學科,大學聯考語文更側重於能力的考查,而能力的高下是綜合素質的表現,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奏效的。語文學習往往會出現花了一些時間而看不出成效的現象,但是隻要能堅持不懈,付出定有回報。有些學生的功利心太強,一旦努力沒有效果,馬上就打退堂鼓,破罐子破摔,自暴自棄,殊不知一旦拋開語文不學,或不能堅持不懈地學習,很快就會看出退步來。這從我所帶的兩個班中部分同學身上得到了印證,具體姓名就不列舉了。

2、對語文基礎知識積累的認識不足

語文基礎知識在每年的大學聯考語文試題中所佔分值很高,所以基礎知識掌握得紮實與否會直接影響到語文成績的高低,教師學生在高三語文複習中都知道重視,但複習效果不盡如人意。我認為主要是學生在認識上出現了問題。教師雖然重視字詞句的講解,但是學生抓得並不緊,認為基礎知識很枯燥,並沒有多大用處,只是在課堂上被動地聽講一部分,自己課後不去歸納總結,結果一到考場上,基礎知識題的得分總是不如人意。今年的江蘇大學聯考很多同學在分數下來後都説語文沒考好,實際上就是他們基礎知識薄弱、平時閲讀面窄造成的。所以,我們應該反思我們的平時語文教學,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抓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讓學生重視語文基礎的積累,讓學生重視語文閲讀與理解、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

3、對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調動不夠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對某一學科產生興趣時,總能以積極愉快的心態去主動學習。而要使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就必須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我們應堅信自己的每一位學生都是優秀的,都有能力考出語文學科的好成績,並在與學生的接觸中,有意無意地傳達這種信息,儘量挖掘學生的優點,鼓勵、肯定他(她)在語文學科的天賦、潛力,少些批評、斥責,才能充分調動學生這個主體的學習積極性,建立對語文的學習信心,激發其更好的學習表現。

反思我的語文課堂,很多情況下存在着喧賓奪主的現象,我總是自覺和不自覺地體現着主角身份,要了解學生的狀況,總是滿足於課堂上幾個活躍分子的反應,依賴於課後跟學生的單獨交流,其實,我早就發現,課堂上的那種交流是課後怎麼彌補都無法達到的效果。要能讓每一個學生的心在我的語文課堂上都動起來,這該是多麼令人振奮的事情啊!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心真正地動起來,而不致於使學生陷入“熱鬧是他們的,而我什麼也沒有”的窘境呢?語文教學影響着其他學科的學習,也影響着一個學生整個人今後的發展。而我們面對的教育對象還是普通中學的學生,能夠在語文教學過程中,讓他們積極主動地瞭解並接受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使他們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素養得到提高,不也正是我們努力的最終目標嗎?如果我們在高中階段做到了這些,那麼我們的教學就是成功的。

我相信,通過以上反思,在以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