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6W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精品多篇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一

目前,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的學生存在專業思想狀態不容樂觀、專業意識淡薄、學習積極性不高、臨牀能力不強、就業情況不理想等等問題。因此,探討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因素

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生產生專業思想問題的原因很多很複雜,包括有專業的發展現狀、專業教育的現狀、一些人對這個學科的誤解和偏見、整個國家衞生政策的限制、前輩們的就業狀況等。

(一)中醫西化,發展緩慢

現在中醫發展不平衡,雖然全國上下出台了很多中醫發展的優惠政策,但現實中,中醫院依舊與綜合醫院的發展存在很大差距,尤其是基層的中醫醫院基本上發展緩慢,存在中醫西醫化的傾向,即以“西醫的模式”指導中醫臨牀。在臨牀方面有用西醫的辨病取代中醫辨病,用西醫理論指導中醫用藥,治療以西藥為主,中藥為輔等嚴重地影響了中醫學特色的發揮和中藥療效的體現,使廣大大學生對中醫藥基礎理論的科學性、中醫藥的治病防病能力等等產生了懷疑,動搖了大家的專業思想。

(二)專業教育現狀

現在的中西醫臨牀醫學院校普遍移植西醫的培養體系,按照西醫模式培養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生,中醫文化薰陶已不存在,中醫教育正日益衰退。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生自從入學就接受兩套學科的學習,即要接受中醫學習,又要接受西醫課程,課程多,極大地造成學生的心理負擔;再者學生是分別接受西醫和中醫知識,並未直接接受融合的中西結合的臨牀思維,這是學習過程中造成學生思維矛盾的根本性因素。而中西醫結合專業學生的學習年限並沒有延長,且各課程過分強調各學科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往往造成學科齊全、內容繁多且重複,學生疲於應付,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極大地妨礙了學生的個性發展和自我潛能的發揮。另一方面專業深奧,中醫、西醫在學習上存在着很大的差異,西醫學具有明快、方便、好學的特點,而中醫的特點是抽象、難學、難悟。然而,對於當今靠着現代科學文化知識培養起來的高中生,要認真鑽研經典、理解經典是很困難的,因而很多人傾心於學習西醫。這就導致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的學生西醫知識掌握不牢靠而中醫方面知識和技能卻捉襟見肘。

(三)就業壓力大,職業發展前景不樂觀

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表面上是一個發展前景不錯的專業,但實際上與國家的醫療衞生工作方針不相一致,其前景不容樂觀,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就業困難,一些中西醫臨牀醫學系的學生畢業就面臨着失業。這種就業難題不僅困擾着本科專業的學生,甚至研究生乃至博士生。其原因是與現代醫學相比,中醫教學、科研、醫療機構數量少,規模小,使中西醫專業隊伍形成嚴重的不對等態勢;再加上在實際運行過程中,中西醫身份並沒有得到一樣的尊重和認可,比如有些綜合醫院就明確提出,不招錄中西醫畢業生或中西醫畢業生只能到中醫科工作等等;二是考研專業受到限制,很多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生就是要想通過考研,脱胎換骨,擺脱中醫身份對自己今後職業發展的困擾。但是,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在報考研究生的受到限制,多數中西醫臨牀醫學生考取科學型的研究生。然而2011年國家規定“科學型碩士研究生不得以研究生學歷去考取醫師資格證,只能以本科學歷考取醫師資格證”。這對於中西醫臨牀醫學系專業的學生來説不異於是當頭棒喝。三是職業前景不好,中醫發展緩慢,而且具有西化嚴重的問題,中醫院效益不好,學中醫沒有出路,已經成為很多中醫大學生的一個心病。再加上很多中醫的執業行為會受到人為的限制,這就導致其在今後的職業發展不容樂觀。

二、鞏固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學生的專業思想對策

為了解決中西醫臨牀醫學學生專業思想不穩定問題,我們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着手:

(一)增強中醫自身吸引力和優勢

不斷增強中醫自身的吸引力和優勢,要採取積極的政策措施,切實做到中西醫均衡發展,給中西醫平等的地位。中醫藥學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醫學科學,除要有正確的政策保障外,自身學術的繁榮和提高則更為重要。因此,每個中醫工作者都應當認清形勢,努力把自身隊伍建設搞好,不斷提高中醫學術水平與臨牀療效,實現中醫的騰飛與超越,贏得社會支持和認可。

(二)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大師資力量

考慮到較短的培養週期和難度較大的教學任務,課程設置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內容則是整體優化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在中西醫臨牀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上,應當強調在知識結構上的“複合”,中西醫並重,重點着眼於臨牀技能的結合。讓學生在學習中弄清中西醫各自的優勢和不足,能夠建立中、西醫兩套思路,以便更好地應用中西醫兩套知識及技能,揚長避短,發揮優勢,畢業後可以更快地適應臨牀工作需要,取得更好的工作效果。在教學安排中,讓中西醫臨牀經驗豐富的醫生執教,突出中醫治療疾病的優勢。加強學生辨病辯證的能力和臨牀思維模式,積極培養中西醫臨牀醫學醫師。

(三)政策支持

將中西醫臨牀醫學事業在國家關係中的重要地位用法律形式肯定下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中西醫臨牀醫學在全國各地得到普遍、有力貫徹,確保各地中西醫都有一個均衡、穩定的發展。因此,現階段從中央到地方都要重視中國西醫臨牀醫學。首先對中醫的投入,要與社會對中醫的需求和中醫本身發展的需要相適應,即應用多種扶植、優惠的特殊措施、辦法促進中醫發展;另一方面,國家應加大中西醫臨牀科研的資金投入,只有新興學科中得到新探索新研究才能更有利於學科在臨牀中的應用。另外要取消限制中醫發展的政策和局部性的制度,做到中醫研究生從業的無障礙化。站在專業科學發展的角度,有關部門必須對此予以高度的重視,加強調研,搞清楚大學生“改換門庭”的根本原因,採取積極的政策引導,將中醫研究生的平台搭建得更為牢固。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二

超聲醫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也是一門臨牀橋樑學科,因此我們希望超聲診斷學的專業課英語教學主要以實踐訓練為主,提高學生在專業領域應用英語的能力。我們採用以中文超聲診斷學為基礎,英文原版超聲診斷學為主要參考,結合當前超聲醫學的最新研究進展,作為超聲醫學專業英文授課內容,同時側重於臨牀實踐活動和案例式授課[3]。

二、目前中國醫學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及其優缺點

1.全英語教學

中國不是傳統的英語系國家,大部分中國教師還不具備全英語授課帶教的能力,對於年紀較大的教師而言更是如此。儘管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專業知識,但在全英文教學中卻不能完全發揮作用[4]。雖然我校專業課英語教學主要由中青年教師承擔,即便如此,首先教師對知識的表達遠不如用中文那樣準確,對機理的闡述也不如用中文那樣清晰,學生的提問也難以得到有針對性地回答。因此教學很難達到準確傳授知識、隨心所欲地交流思想的境界;更難以像學習基礎英語那樣生動有趣。而就學生而言,由於目前中國教育對英語語言學習的重視,大部分大學生英語水平都較以前有很大提高,但是在英語聽説方面,都不能夠達到自如交流的水平,而影像專業術語單詞多較長,突然面對大量生僻的專業英語詞彙和大量的縮略語,再加上部分詞組看似熟悉卻猜不出關鍵含義,學生很容易跟不上教學節奏,從心理上容易產生恐懼和厭惡。常見問題是學生在課堂上沉默寡言,反應平平;更談不上與教師溝通與交流。所以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也不如對中文那樣容易,也就更不容易發現學習中的存在問題和難點,也很難提出有針對性問題。由於語言表達和交流障礙,教師一般藉助多媒體和幻燈片教學,或多或少存在照本宣科,教師對課件的依賴性特別大;這些都導致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減少,影響教學效果[5]。儘管學校採取了很多措施,教師英語水平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在短期內要達到一個較高水平也不是容易的事情。

2.雙語教學

雙語是指在某個國家或某個地區有兩個或者兩個以上民族同時存在,並存在兩種或者兩種以上文化歷史背景下,可能或必須運用兩種語言進行交流的情景[6]。“雙語教學”是指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媒介語,通過學習學科知識來達到掌握第二語言的目的。著名教育家奧蘇伯爾指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竭力設法避免學習者本族語言的中介作用,這既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效的[7]。因而,“雙語教學”不是簡單的母語加第二語言,而是要從聽説讀寫上培養學生第二語言的綜合能力,培養學生用第二語言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其實質就是用教學語言來促使學生語言能力的發展[8]。在我國,“雙語教學”是指除漢語外用一門外語作為課堂主要用語進行學科教學,目前絕大部分是用英語。它要求教師用正確流利的英語進行知識講解,但又不絕對地排除漢語,避免由於語言滯後造成學生的思維障礙;教師還應利用非語言行為,直觀、形象地提示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以降低學生在英語理解上的難度。目前適用於我國高等院校的雙語教學模式主要是加強模式和雙語協助模式[9]。其中加強模式以英語教學為主,對其中無法表述清楚或難以闡述的部分,再由母語教學來彌補,以防學科自身目標的偏差,對學生來講,這種模式增加了掌握所學知識的難度。而雙語協助模式是指在課堂上較為平衡地使用兩種語言作為教學語言。該模式有利於學生兩套符號的交叉利用。自由切換,但常常導致語言輸入有限,影響學生使用任何一種語言進行自如表達。這種模式在我國雙語教學中最為常見。當然,實現雙語教學還有一些重要問題有待解決。如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師資。這個問題已經成為我國高等院校開展雙語教學的一個瓶頸。但對我校來説這卻不是問題。因我校及醫院每年都有數批青年骨幹赴國外學習和深造,其中大部分人的英語水平都能夠勝任醫學專業英語的教學。而我院超聲科教學師資不僅是多年從事超聲診斷學臨牀工作的高年資醫師,具有豐富的臨牀及專業科教學經驗,同時也具有良好的英語表達能力。在超聲診斷學英語教學中,學生普遍反映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顯著。若是雙語教學經驗豐富之後,不僅僅適合對我國學生的教學,同時也可能適用於對留學生的教學[10]。

3.情景教學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三

臨牀醫學專業主要課程主幹學科:基礎醫學、臨牀醫學。

主要課程:人體解剖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生物化學、神經生物學、生理學、醫學微生物學、醫學免疫學、病理學、藥理學、人體形態學實驗、醫學生物學實驗、醫學機能學實驗、病原生物學與免疫學實驗、診斷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循證醫學、衞生法學、醫學倫理學、醫學心理學、醫患溝通與技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養;英語、高等數學、醫用物理學、化學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畢業實習安排一般不少於48周。

臨牀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臨牀醫學專業在醫學類專業中屬於大學聯考報考中熱門的專業。醫學生是就讀於醫學院校的學生,臨牀醫學專業是醫學生中的一種,其他醫學生專業還有藥學、護理專業、鍼灸推拿專業、醫學影像專業、口腔醫學專業、中藥專業等。大學聯考報考醫學類專業目前來説已經成為了熱門中的熱門了,因為如今社會的發展速度,人民生活步入小康社會,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並且人類的進步永遠離不開醫學所以報考醫學類專業的人數越來越多。臨牀醫學專業作為醫學類專業之一發展從古至今已經相當成熟,因此臨牀醫學專業作為醫學類專業報考的人數也是相當之多。

臨牀醫學專業在醫學上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專業,並且該專業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專業,當然臨牀醫學專業作為綜合型實踐性專業也是需要很大的知識量的,一般臨牀醫學專業的學制都是五年制的也就是學士學位,但是這並不影響在畢業以後從事醫院中一份重要的工作。因為臨牀醫學專業的必不可少所以它的就業前景是一片光明的。

臨牀醫學專業就業方向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醫療衞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後主要在醫療、製藥、新能源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醫療/護理/衞生;

2 製藥/生物工程;

3 醫療設備/器械;

4 新能源;

5 美容/保健。

從事崗位:

畢業後主要從事醫藥代表、銷售代表、護士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醫藥代表;

2 銷售代表;

3 護士;

4 內科醫生;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四

醫學個人簡歷彩色封面背景圖片展示

醫學個人簡歷彩色封面背景圖片(一)

醫學個人簡歷彩色封面背景圖片(二)

醫學個人簡歷彩色封面背景圖片(三)

醫學個人簡歷彩色封面背景圖片(四)

醫學個人求職簡歷範文

個人基本簡歷

姓名:baihuawen

國籍: 中國

目前所在地: 清遠

民族: 漢族

户口所在地: 湖南

身材: 155 cm 48 kg

婚姻狀況: 未婚

年齡: 24 歲

培訓認證: 誠信徽章:

求職意向及工作經歷

人才類型: 應屆畢業生

應聘職位: 醫學檢驗員:檢驗員

工作年限: 0

職稱: 無職稱

求職類型: 全職

可到職- 隨時

月薪要求: 1000--1500

希望工作地區: 廣東省

個人工作經歷:

公司名稱: 清遠市中醫院

起止年月:2007-06 ~ 2008-04

公司性質: 事業單位

所屬行業:醫療,衞生事業

擔任職務: 檢驗員

工作描述: 各臨牀檢驗工作,

離職原因: 實習結束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 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最高學歷: 大專

畢業- 2008-06-01

所學專業一: 醫學檢驗

所學專業二:

受教育培訓經歷:

起始年月 終止年月 學校(機構) 專 業 獲得證書 證書編號

2005-09 2008-06 懷化醫學高等專科學校 醫學檢驗

語言能力

外語: 英語 優秀

國語水平: 優秀 粵語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強,熟悉掌握各種檢驗常規技術操作。有較強的交際能力及表達能力 。思維靈活,動作敏捷,具有創新精神和一定的科研能力

詳細個人自傳

本人性格開朗、樂觀向上、為人誠懇、興趣廣泛、擁有較強的適應能力和組織能力,並且喜歡去嘗試新事物。在校學習期間利用課餘時間做過初高中家教。在校期間一直組織隊員訓練以及比賽。參加學院的學生會一年。

看過“醫學個人簡歷彩色封面背景圖片”的人還看了:

1.醫學生的簡歷封面背景圖片模板

2.好看的醫學生簡歷封面背景圖片

3.醫學生簡歷封面背景圖片模板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五

就業空間:許多本科學生認為本科畢業就業困難,讀研就是為了找份好工作,臨牀醫學專業的研究生畢業後就業面廣,選擇空間大,可到不同級別和不同科室工作,而基礎醫學專業就業面窄,只能當老師,而且在“官本位”、唯利是圖的思想觀念下,一線工作的老師社會地位低下,許多本科學生更不願從事教師職業。

社會認可度:社會認同感也是影響學生志願方向的重要因素。醫生治病救人、救死扶傷,從來就被社會所尊重,當成功救治患者後常常會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感激和社會的認同,臨牀醫生本人頗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學校因素①學校引導不足:許多學校對本科學生只注重就業率和升研率,至於對考研學生選擇什麼專業並沒有過多考慮,沒有從需要儲備基礎醫學後備人才的角度出發引導本科學生考研。②招生宣傳力度不夠:目前基礎醫學研究生招生一般由研究生學院管理,基礎醫學院負責具體招生,而負責研究生招生的多為兼職人員,時間和精力有限。有的考生並不瞭解基礎醫學的發展現狀和前景、學校的招生政策和優勢等,多數考生對未來從事的專業以及導師並不瞭解。

轉變觀念和制度改革目前普遍認為,基礎醫學專業研究生畢業後只能在基礎醫學領域工作,而很多醫院也只錄用本專業的研究生。實際上臨牀醫學本科專業的學生在經過5年的系統學習後,可參加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從事臨牀工作,而在此基礎上又讀了基礎醫學的研究生,在學歷層次、科研思維、科學精神和研究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培訓和提高,為何不能進醫院從事臨牀工作?事實上,臨牀研究生和基礎研究生的差別主要是臨牀實踐技能的多少而已,但這些均可在就業後得到提高。對醫學研究生還可探索實行基礎醫學和臨牀醫學相結合的共同培養模式,並在碩士畢業生的簡歷、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中體現,其一方面可有效解決基礎醫學研究生招生就業難的現狀,還可實現基礎醫學導師和臨牀醫學導師的優勢互補。

加強宣傳力度首先,醫學院校可以在本科學生考研前,向擬報考學生介紹基礎醫學各專業的教學科研概況和發展前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激發學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和熱情。其次,在對本科生授課過程中,適當介紹一些與基礎醫學各學科相關的研究方向和發展動態,使學生正確認識基礎醫學在臨牀醫療和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在招生過程中適時向考生介紹基礎醫學的優勢和特色、錄取後的待遇等,例如:基礎醫學全是公費生,畢業後實際上具有多種就業途徑等。我院基礎醫學往屆畢業的碩士研究生,最終選擇在醫院從事臨牀工作(如內分泌、腎內科、骨科、病理科)或者繼續攻讀博士學位者比比皆是。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六

(1)口腔醫學技術

口腔醫學技術是國家教育部規定的相關高職高專院校招生專業名稱,旨在培育學生專業核心能力—口腔修復工藝技術的基本操作技能。

專業核心課程和主要實踐環節:口腔解剖生理學、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正畸學、口腔修復材料、口腔修復工藝、口腔醫學、口腔美學、口腔修復工藝實訓、口腔科見習、畢業實習等,以及各校主要特色課程和實踐環節。

(2)口腔醫學

口腔醫學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口腔醫學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口腔及頜面部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訓練,具有口腔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斷、修復和預防保健的基本能力。

2、學制不同

(1)口腔醫學專業是本科院校開設的專業,學制是四年。

(2)口腔醫學技術是高職院校開設的專科專業,學制是三年。

3、就業前景不同

(1)口腔醫學專業前景:我國牙病患者比例比較高,數量也較大,看牙病的人也越來越多,而口腔醫學嚴重不足,因此口腔醫學在我國還有相當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選擇學習口腔醫學專業前景還是非常不錯的。

市場上對於牙科醫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而且薪資待遇也非常高。可以説是一個比較熱門的專業,學生想要進入大城市的大醫院工作,那麼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學校口腔醫學專業就讀是非常有必要的。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七

【摘 要】 對近幾年在我院實習的醫學影像專科生的就業情況進行隨訪,得出目前影像專科生的就業前景良好,就業壓力相對較小,為了更好的就業,畢業的影像專科生要看準醫院的發展前景及給予你的發展空間,不要盲目的提高自己的就業要求,一味的追求效益及醫院規模,更要不斷的完善自我,提高業務水平,為更好的就業做好準備。

【關鍵詞】 就業;發展空間;前景;對策

由於連續多年的高校擴招,畢業生數量逐年增多,就業壓力明顯加大;我國目前正處在醫療改革的關鍵時期,改革的前景還不明朗,醫療體制政策還不完善,較多醫療衞生單位嚴重差人也不願或不能進人,導致醫護人員處於超負荷工作狀態,醫療事故頻發,同時,部分專業的醫學畢業生明顯供過於求,導致大多數用人單位紛紛提高進人門檻;在這種就業困難的情況下,我院實習的醫學影像專科生保持了較高的就業率,現將原因分析如下:

1 就業情況的隨訪

對近幾年在我院實習的31 個醫學影像專科生的就業情況進行隨訪研究,其中男生9 人,佔35.8%,女生22 人,佔64.2%,已工作或已簽約縣級、區級及市級醫院或同等級醫院的共19 人,佔61.3%,其中女生13 人,男生6 人,縣級以下醫院7 人,佔22.6%,已經或正在專升本的5 人,佔16.1%,;其中從事超聲工作的14 人,佔45.2%,從事放射技術工作的8 人,佔25.8%,同時從事放射診斷及技術工作的4 人,佔12.9%,均在縣級以下醫院工作;通過以上調查,得出影像專科生近幾年的就業率達到83.9%,加上已經或正在專升本的5 人,就業率達到100%。

2 就業前景分析

2.1 醫學影像畢業生的就業範圍

醫學影像學科涉及面廣,整體性強,發展迅速,是一門獨立而成熟的學科。它的研究範圍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①放射醫學、包括傳統的X 線診斷、計算機體層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介入性放射學;②超聲醫學(US),包括B 型超聲、超聲心動圖、介入超聲;③核醫學,包括γ照相、單光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照相(SPECT)、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照相(PET)和介入核醫學。

2.2 醫療技術及醫療事業的發展

1970 年代,電子計算機X 線斷層掃描儀(簡稱CT)和核磁共振診斷技術的發明和應用,被譽為自倫琴發現X 射線以後,放射診斷學上最重要的成就,隨着計算機圖像分析技術越來越強,能夠對大量的來自高度檢測儀的數據進行快速分析,迅速成像;20 世紀後期,世界上掀起了以微創手術為主的醫療技術革命,出現了許多以醫學影像設備引導下的介入技術學,通過最新影像診斷技術,可以檢測出早期腫瘤和其他許多早期病變,為進一步的治療提供影像學依據。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一方面醫生越來越倚重儀器設備的檢查,另一方面在目前緊張的醫患關係下,各項儀器檢查結果成為醫生在治療過程中有無過錯的重要法律依據,此儀器檢查使用率必然提高,導致我國醫療衞生單位醫學影像科室的迅速擴張,出現醫學影像人才短時間內的相對匱乏。 轉貼於

自改革開放以來,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個人醫療服務的投入也不斷增大,同時國家也加大醫療衞生投入,基本建立起遍及城鄉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及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制度,同時各地政府紛紛提出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規劃,如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政府提出在2015 年前重慶區域內三級綜合醫院將達到30 所,以上政策和措施進一步促進了我國醫療衞生事業的發展,特別是近幾年來各種高端影像設備不斷普及到縣及縣級以下醫院,導致目前中國較多醫療衞生單位,特別是西部醫療衞生單位對影像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增大;在目前這種醫療體制下,醫療衞生單位需要影像專業人才,但又無法提供足夠的人員編制,很多醫療衞生單位不得不以招聘影像專科生來解決這種矛盾。同時,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影像專業也越分越細,主要分為影像診斷及影像技術兩個專業,目前設有影像技術專業的醫學院校相對較少,畢業生也較少,特別在西部省份的畢業生就更少,那麼他們的就業情況就相對較好。

2.3 醫院自身的發展

長期以來,在政府投入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公立醫院都靠自我創收維持發展,牀位越多,病人越多,設備越先進,創收就越多。為了保持領先地位,在激烈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各同級及同區域醫院還互相開展“軍備競賽”,不斷要在醫院規模上壓倒對方,同時還在先進儀器設備數量上壓倒對方,先進儀器設備中大部分為影像設備;同時,部分區縣級醫院沒有專門的影像技術人員,為了醫院的發展,必須新招收專業的影像技術人才;以上幾方面也是導致醫學影像技術專業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3 就業對策

3.1 努力學習理論知識,盡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

實習生在實習之前,應該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樹立搞好實習的信心。充分估計實習中的困難,並作好應對措施。在醫學知識方面,實習生在實習前有必要重温與影像學密切相關的臨牀知識和基礎知識,儘快瞭解和熟悉所到影像科室的有關醫療制度,為今後圓滿實習做好準備。在實習過程中,要善於學習、思考、提問、總結,儘量將所學書本知識與臨牀實習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有意去培養良好的思維方式,為今後的工作打好基礎。

3.2 增強帶教老師的責任、着重提高實習生的實踐技能

影像實習帶教中,教師應注重如何使學生更好地運用影像檢查手段,知道何種疾病應首選何種檢查方法,如何識別疾病的基本影像學表現;加強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採取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去引導學生,反覆讓學生將學到的影像學知識運用到實際的臨牀病例中來,圍繞問題、病例進行影像實習帶教,讓學生主動地參與日常的工作、讀片和病例討論,為學生提供參與、相互合作、學習的良好學習環境,同時帶教老師要多使用多媒體教學形式,為同學們講解更多的典型臨牀病例,設置更多形式的自我測試、教學考試等形式,多渠道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讓學生們學會將人體解剖、病理生理、臨牀檢查資料等與影像學資料相結合的方式來自主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要盡力教會學生如何去書寫各系統基本疾病的影像報告。總之,帶教老師要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學生。

醫學專業就業前景 篇八

2015年,經總理籤批,國務院正式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這是推動互聯網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拓展,鼓勵產業創新、促進跨界融合、惠及社會民生的新舉措。

一、“互聯網+”大背景

國內最早的“互聯網+”理念可以追溯到2012年易觀國際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於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上的發言。“互聯網+”代表着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它指的是依託互聯網信息技術實現互聯網與傳統產業的聯合。通俗來説,“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比如:“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農業”“互聯網+教育”“互聯網+醫療”。其中“互聯網+醫療”,將有望從根本上改善現實中存在的看病難、買藥貴等難題。具體來講,互聯網將優化傳統的診療模式,為患者提供一條龍的健康管理服務。患者可以在網上掛號、詢診、購買、支付,既節約時間和經濟成本,又提升事中體驗,並依靠互聯網在事後與醫生溝通,從移動醫療數據端監測自身健康數據,做好事前防範,加強醫療自我保健。以此推動社會養老、社會保障等服務。

二、“互聯網+醫療”衍生出的人才需求

“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其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諮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管家服務,將有利於解決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如此龐大的服務機構、內容豐富的服務業務以及多層次、多角度的服務形式,勢必會應運而生出眾多的工作崗位,需要大量的多層次專業人才來滿足這種新型民生服務的需求。

三、“互聯網+醫療”與“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融合

“互聯網+醫療”的運營模式中,人員的配備是多專業、多層次的。它需要不同的人根據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水平各行其職。比如在社區醫療保健工作中,它不僅需要IT網絡工作人員,還需要醫療服務人員;不僅要有資深的專家,還要有以志願服務身份參與其中的初級工作者。

衞校現階段探索的“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其目的是為了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進一步掌握,它提倡“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筆者學校的學生中從一年級新生到臨近畢業的實習生,在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方面,雖具有專業性,但也存在明顯的層次特點,這正迎合了“互聯網醫療”服務的多層次人員需求。作為學校,教師可以藉助“互聯網+醫療”的大背景、大平台,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可以先從一名醫療服務志願者做起,逐步融入互聯網醫療中,完成學校“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目標。如一年級學生羣體,因其只有基礎醫學知識,而對臨牀知識卻知之甚少,更談不上護理技能水平的高低。這樣的羣體可以在以社區為基礎的移動醫療中儘自己的能力去參與醫療志願服務,完成體驗式學習。在學習過程中不僅鞏固已有的基礎醫學知識,通過接觸臨牀疾病,逐步對臨牀知識產生感性認識,促使其產生進一步求學的慾望;二年級學生羣w,因其已經初步具備了臨牀專業知識和技能,學生就可以憑藉自己所學到的專業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參與互聯網醫療具體的診療和護理當中,通過實際接觸病人並參加醫護診療,促使其對已有的醫學知識的鞏固,並對醫學行業產生了榮譽感和歸屬感,幫助學生樹立獻身醫學的遠大理想;三年級的學生在為互聯網醫療提供服務的過程中進一步夯實專業技能,並在參與中奠定了創業基礎,尋求創業機會。衞校的學生在校三年中,結合不同階段的學習和其自身高低不一的能力和水平,在互聯網醫療中以各種形式均能得以鍛鍊和提高。

四、“互聯網+醫療”與衞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融合的意義

“互聯網醫療”是一種新型民生產業,它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遠景,它需要不斷地充實和更新觀念,不斷地擴大人員投入,不斷地增設服務內容和選項。那麼,具有不同知識和能力層次的人員加入到互聯網醫療護理隊伍中,不僅降低了“互聯網醫療”的經濟成本和資源消耗,更重要的是可以實現人員更替、觀念更新、行業永葆活力。

對職業衞校來講,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就業競爭非常激烈,這不僅是學校面臨的嚴峻考驗,也是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在“互聯網+”的大背景下,學校的人才培養模式有了探索、改革的條件,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得以提高,同時也為源源不斷的畢業生尋求到了多種創業機會和途徑。可以説,“互聯網+醫療”與衞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融合,既是優勢互補,又是互利共贏的一種合作方式,前景看好。

五、如何將“互聯網+醫療”與衞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融合

鑑於以上幾點思考,我們不妨模擬一下“互聯網醫療”與學校“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相融合的模式:首先,由學校收集整理在校學生的信息資源,與“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共建學生實習就業供需數據庫;其次,學生在校學習理論知識的同時,“互聯網醫療”服務平台分批、分層地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和社工護理服務標準培訓;其次,在學生具備了初步的醫學理論知識後,學生先以“志願者”身份投入到醫療服務平台所提供的活動當中,分批跟隨問診大夫,進行體驗式學習;隨着學生對醫學知識的不斷充實和掌握,學生可利用寒暑假等其他時間,由醫療服務平台提供勤工儉學崗位進一步深入學習;三年級學生經過參與三年的醫療服務,並完成實習階段的學習之後,專業知識得到掌握,實際操作技能得到鍛鍊。總結前面的學生表現,對於專業能力強、工作表現優秀者,可被醫療服務公司錄用,或者應聘有醫療服務公司推薦的正式工作崗位,成為正式員工;除以上舉措之外,為了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學校還可提供往屆畢業生的信息資源,由醫療服務平台與學校共建學生實習就業數據庫,醫療服務公司可根據學生所學專業和專長,分流到各家社工機構和社會企業中,實現學生創業和就業。

總之,不論商業還是教育,都會有一個常態以及發展趨勢。“互聯網+”提出之前,職業教育的常態是需要轉變觀念,從根本上發展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互聯網+”提出之後的發展趨勢則是大量“互聯網+”模式的爆發以及傳統教學觀念的“破與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