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科普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4.07K

春節的傳統文化知識科普精品多篇

春節文化資料 篇一

一、春節的來歷

傳説,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兇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二、春節前的準備

1.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神",俗稱"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宮,向玉皇大帝彙報情況。除夕時分再返回人間。人們擔心向玉皇大帝進讒言,所以再他去天宮的時候為他進行祭祀活動,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其他準備活動:寫春聯,準備肉食,準備麪食以及理髮、沐浴,打掃衞生。

3.春聯:

(1)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説,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鬱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鬱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後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此後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有人家喜歡貼"福"字,而且倒着貼。因為"倒"諧音"到",所以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畫:

(1)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説法。一説源於神荼、鬱壘的神話傳説,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並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

(2)灶神畫的來源:民間傳説灶神在除夕從天宮返回人間,所以人們總在這時候買新的灶神畫貼在門上,希望他能帶來吉祥與幸福。

(3)其他常見的年畫。

5.福字:最早?"福"字--傳説史於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妻子為窮神,説"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過年貼"福"字,始於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給大臣賜福之習。一年賜福,恭王福晉把賜給的福拿倒了,犯殺頭之罪,李連英為其解圍:"老佛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年賜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聽極高興,連説:"福到了……"傳至民間,"福"也貼倒了。

6.窗花:窗花是貼在窗户上慶賀新年的剪紙作品。窗花有兩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是剪刀剪,巧手的婦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紙剪出許多花樣。第二種是刻刀刻,一般由專業的民間藝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張窗花,供應市場。

春節食俗 篇二

在古代的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的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的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的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的臘味最為。

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年糕的口味因地而異。北京人喜食江米或黃米制成的紅棗年糕、百果年糕和白年糕。河北人則喜歡在年糕中加入大棗、小紅豆及綠豆等一起蒸食。山西北部在內蒙古等地,過年時習慣吃黃米粉油炸年糕,有的還包上豆沙、棗泥等餡,山東人則用黃米、紅棗蒸年糕。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乾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鹹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餃子,北方年夜飯有吃餃子的傳統,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有的地方七年級吃餃子,北方一些山區還有七年級到初五每天早上吃餃子的習俗。吃餃子是表達人們辭舊迎新之際祈福求吉願望的特有方式。按照我國古代記時法,晚上11時到第二天凌晨1時為子時。“交子”即新年與舊年相交的時刻。餃子就意味着更歲交子,過春節吃餃子被認為是大吉大利。另外餃子形狀像元寶,包餃子意味着包住福運,吃餃子象徵生活富裕。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遊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做成餃子皮,再用皮包上餡,餡的內容是五花八門,各種肉、蛋、海鮮、時令蔬菜等都可入餡,正統的餃子吃法,是清水煮熟,撈起後以調有醋、蒜末、香油的醬油為佐料沾着吃。

也有炸餃子、烙餃子(鍋貼)等吃法。因為和麪的“和”字就是“合”的意思;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合歡;又取更歲交子之意,非常吉利;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一家大小聚在一起包餃子,話新春,其樂融融。

元宵,元宵節,道教稱之為“上元節”。據元代伊土珍《(女+郎)環環記》引《三餘帖》記:嫦娥奔月後,羿思念成疾。正月十四日夜忽有童子求見,自稱為嫦娥之使,説:“夫人知君懷思,無從得降,明日乃月圓之候,君宜用米粉作丸,團團如月,置室西北方,叫夫人之名,三夕可降而。”羿如法而行,嫦娥果然降臨。可見元宵節吃元宵,是取“團團如月”的吉祥之意。

明代時,元宵在北京已很常見,做法也與今天無異。清代康熙年間朝野盛行“八寶元宵”、馬思遠元宵。民國初年還有袁世凱因元宵與“袁消”音同,故下令禁喊元宵之事。元宵用面除江米麪外,還有粘高梁面、黃米麪等。餡則有桂花白糖、山渣白糖、什錦、豆沙、棗泥等。形制上,或大若核桃,也有小如黃豆的“百子湯元”,還有實心圓子和薄皮的“碌皮湯園”。

春節的文化 篇三

中國傳統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每到大年三十,商場里人來人往,大家都忙着買年貨。但你知道嗎?過年還有一個美妙的神話故事,我講給你聽吧!

傳説中,在一個山谷裏住着一隻叫“年”的怪鼠,每到春節的晚上“年”都會襲擊山下的一個村子。村子裏的人非常害怕年,準備到城裏過年,在路上,他們看見一個仙人,仙人對他們講“年”最害怕紅色的東西和響聲,人們聽了以後,連忙去買了春聯和鑼鼓。到了晚上“年”又來了,它看到紅色,聽到鑼鼓聲趕緊逃跑了,從此村莊太平了。

現在,我們每到過年,吃完午飯,就興高采烈地跑到爆竹店裏買許多禮花。到了晚上,我便迫不及待的拿出禮花撕開包裝袋,取出禮花,用打火機小心翼翼的點燃後向天空發射,只聽一聲“啪”,一束美麗的煙花掛在天空上,五彩繽紛,好看極了。放完禮花後,我依依不捨的回家了,和家人觀看晚會。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四

10多年來,出於環境、安全等因素,中國共有北京、上海、廣州、武漢、西安、深圳、福州、南京、長沙、蘇州等282個城市禁放煙花爆竹。但是,對於許多中國人來説,沒有鞭炮的新年如同燒菜沒放鹽——寡淡乏味。

“小時候過春節一聽到鞭炮響,大家就去聽響,還爭着搶,感覺這才是過年,才有年味。”在德國讀書探親回鄭州的熊錚錚特別留戀過去。她説,德國每逢元旦當地政府都會有組織地燃放煙花爆竹。德國的花炮很多還是中國產的。

在北京做生意的李先生今年買了幾千元錢的煙花爆竹,和好幾家朋友到位於通縣的家中小院裏放了個夠。看着孩子們放炮時興奮的臉。他説,放花是為了過年喜慶,放炮仗則是崩崩“晦氣”,祈求來年生意興旺。再説,將來女兒長大了,想不起有鞭炮聲的新年,該是多麼遺憾的事啊。

“燃放煙花爆竹表面上很簡單,其實內涵很豐富。它是千餘年來中華民族慶賀新年的傳統,反映的是一個民族積極向上的心理期待,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具體體現。”中國民俗學會副理事長張振犁説。

“禁放令”自出台之日起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指責,有學者認為“春節禁煙花如同聖誕節沒有聖誕樹”。一些市民乾脆就違反禁令偷偷燃放煙花爆竹,與執法人員玩起“捉迷藏”,禁放鞭炮的城市進入了一個禁放僵局。可見的事實是,每年中國都出動大量人力禁放,遺憾的是,每年春節,鞭炮聲仍此起彼伏,造成“執行部門禁又禁不住,不禁又違法”的尷尬局面,除夕晚上,北京一些郊區的鞭炮聲一直響到快天亮。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五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如;剪紙,陶瓷;我們有古老的民族藝術,如;戲劇,國畫;我們有獨特的風俗習慣,端午節賽龍舟,元宵節鬧花燈……不過我最喜歡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每到這個時候,家家户户都要聚在一起吃團圓飯。大街上張燈結綵,熱鬧非凡,家家户户貼着“倒福”,對聯。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穿上節日盛裝,臉上個個都帶着笑容,走親串鄰去拜年,一片詳和的景象。大家見面第一句話都是恭喜恭喜。

“噹噹噹……”隨着新年鐘聲的敲響,煙花和爆竹便鳴起來。煙花一聲巨響升到了半空中,一瞬間爆炸了,那爆炸的煙花,像是一朵美麗的蓮花在空中展開了笑臉,又像無數的明亮而璀璨的流星,各式各樣,五光十色,把天空點綴得格外美麗。場面,被笑聲,鞭炮聲,喊聲,樂曲聲合成美妙的旋律包圍着人間,真是熱鬧極了。“春節”也是小朋友們最快樂的時候,因為大家既可以得到長輩祝願的紅包---壓歲錢,又可以盡情地玩。

春節的文化 篇六

一、春節的來歷。

傳説,有一種叫"年"的野獸,每當寒冬將至,出來食人,使人不得安寧。人們在與"年"的搏鬥中,這種兇惡的猛獸怕火光和響聲,於是,人們想了一個辦法,在"年"出現時,便燃起大火,投入竹節,燃起熊熊大火,"年"聽到爆竹的響聲,便逃走了。以後,人們開始以"掛紅燈、放爆竹、吃年飯"來慶祝新年。

二、春節前的準備。

1. 祭祀灶神:灶神,又稱"灶神",俗稱"灶王爺"。每年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返回大宮,向玉皇大帝彙報情況。除夕時分再返回人間。人們擔心向玉皇大帝進讒言,所以再他去天宮的時候為他進行祭祀活動,希望他"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2. 其他準備活動:寫春聯,準備肉食,準備麪食以及理髮、沐浴,打掃衞生。

三、民俗活動--靜態民俗。

3.春聯:

(1)春聯的來源:古代稱"桃符"。據説,東漢王充《論衡o定鬼篇》中神荼、鬱壘二神住在大桃樹上,處理鬼魂。他們把為非作歹的`惡鬼都喂老虎吃。因此,人們認為鬼害怕神荼、鬱壘,也害怕桃樹。於是每到過年的時候人們總在門口懸掛桃符或桃木人來趨鬼避邪保佑平安。

(2)最早的春聯:公元965年,後蜀皇帝孟昶在皇宮內門的桃符上寫了:新春納餘慶,佳節號長春。這是我國已知最早的春聯。

此後春聯成了春節最有代表性的民俗活動之一。也有人家喜歡貼"福" 字,而且倒着貼。因為"倒"諧音"到",所以倒貼福字意思是"福到了"。

4.年畫:

(1)門神畫的來源:有三種説法。一説源於神荼、鬱壘的神話傳説,古人把二神像掛在門口驅鬼。一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尉遲恭看門驅鬼,並把二將畫在宮門上。一源於唐玄宗夢見鍾馗為自己捉鬼,醒後命令畫工把鍾馗畫在門上。

(2)灶神畫的來源:民間傳説灶神在除夕從天宮返回人間,所以人們總在這時候買新的灶神畫貼在門上,希望他能帶來吉祥與幸福。

(3)其他常見的年畫。

5.福字:

最早"福"字--傳説史於周朝姜子牙,即姜太公。當年姜太公封神時,封妻子為窮神,説"有福的地方你不能去"。百姓過年貼"福"字,史於慈禧,每至年,太后有給大臣賜福之習。一年賜福,恭王福晉把賜給的福拿倒了,犯殺頭之罪,李連英為其解圍:"老佛爺福如東海,壽比南山,今年賜福,福真的就到了。 "慈禧一聽極高興,連説:"福到了……"傳至民間,"福"也貼倒了。 6. 窗花:

窗花是貼在窗户上慶賀新年的剪紙作品。窗花有兩種製作方法。第一種是剪刀剪,巧手的婦女用一把剪刀可以把彩紙剪出許多花樣。第二種是刻刀刻,一般由專業的民間藝人操作,一次可以刻成四五十張窗花,供應市場。

四、春節民俗--動態民俗。

1.除夕守歲:

1)什麼是除夕:除夕,是一年的最後一個夜晚。由於農曆月有大有小,所以有的年份臘月三十夜是除夕,有的年份臘月二十九夜是除夕。

2)除夕守歲:除夕重要的活動是守歲。因為秦漢以後,我國人民基本都把夜半子時當作一天的開始時刻,相當於現代計

時方法的23點到1點。除夕夜的子時,正是辭舊歲,迎新年的關鍵時刻。為此,人們不得不徹夜不眠,守候着這一時刻的到來。全家人團聚一堂,一邊包餃子,一邊等待,耐心的等待。

2.放鞭炮:

1)什麼叫鞭炮:鞭炮,又名"爆竹"。新年鐘聲一落,大街小巷立刻鞭炮齊鳴,迎接新年到來。

2)爆竹的來歷:據南朝梁代示懍《荊楚歲時記》記載?"正月一日,雞鳴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惡鬼。"意思是説,當時人在七年級早上起牀後先把竹子放在火裏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大約到了唐朝,人們把竹筒裏裝上火藥,點燃火藥,發生爆響。後來,人們又用紙卷代替竹筒,就形成了和今天一樣的鞭炮了。

3)鞭炮的種類:鞭炮有各種花樣。宋代人把鞭炮稍加改進,又發明了煙花。煙花:又稱"禮花","焰火"。它在爆炸時能發出極為絢麗的光芒。因而深受人們的喜愛。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用煙花裝點自己的節日夜空。

3.舞獅子:

白居易《西涼傳》:假面胡人假獅子,刻木為頭絲作尾。金鍍眼鏡銀貼齒,奮迅毛衣襬雙耳。如從流沙來萬里,紫髯深目兩胡兒。跳舞樑前來致辭,應似涼州未陷日。安西都護進來時。舞獅起原一南北朝朝代,即佛教興起的時代。

4.其他民間活動:

扭秧歌,踩高蹺,敲鑼鼓。

5.祭神祭祖:

在傳統的春節活動中,最重要的是祭神祭祖。迷信的家庭都設有專門的神龕,供奉各位神靈,同時還供奉有列祖列宗的牌位的畫像。正月七年級早上,人們恭敬地在神龕與祖宗牌位前獻上供品,(其中包括剛剛煮好的第一碗餃子),點上香火。十分虔誠地感謝神明與祖宗在天之靈在過去一年對自己的保護並祈求他們保佑來年的幸福。

6.拜年:

祭神祭祖之後,兒孫們開始向長輩親人拜年。傳統的拜年禮是向長輩親人三叩首,現在大多已經改為三鞠躬。一邊行禮,一邊祝願長輩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長輩端坐,接受兒孫們的拜年以後,把一個紅包送給兒孫們。這就是"壓歲錢"。一般作為孩子們春節期間的零花錢。其他親戚之間則互相拜年,陸陸續續,可以持續很多天。朋友之間見面,則互道"恭喜發財"或"春節好",以示慶賀。拜年活動體現了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孝敬孝順;長輩對兒孫的慈愛關懷。

親戚朋友之間的拜年,也極大的促進了彼此感情的加深。所以自古以來,人們都十分重視拜年活動。宋代詩人戴復古《歲旦族黨會拜》:"衣冠拜元旦,樽俎對芳辰。上下二百位,尊卑五世人。排門喬木古,照水早梅春。寒事將消歇,風光又一新。"把當時大家族二百多人互相拜年的活動寫得有聲有色。

7.人日:

正月七日,又名"人日"。隋代詩人薛道衡《人日思歸》入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正月七日為什麼稱為"人曰"呢?這和中國古代神話有關。神話中説,神在七年級創造了雞,八年級創造了狗,九年級創造了羊,初四創造了豬,初五創造了牛,初六創造了馬,初七創造了人,因此,初七是人類誕生的日子。

於是,古人把這一天稱?"人日"。為了紀念人類的誕生,南朝梁代每到人日的時候,人們就剪出彩色的紙人,貼在屏風上或戴在頭上。用來象徵人們在新的一年裏,面貌煥然一新。到了唐代,人日剪紙的內容又有發展變化。唐代詩人餘延壽《人日剪綵》:"閨婦持刀坐,自憐裁剪新。葉催情綴色,花寄手成春。貼燕留粧户,黏雞待餉人。擎來問夫婿,何處不如真?"所剪內容包括紅花綠葉,飛燕家禽。個個栩栩如生。這已經於現代民間的窗花十分相似了。

五、春節民俗--飲食民俗。

1)年糕:

又稱"年年糕"。它諧音"年年高",包含着生活一年比一年好的期望。年糕採用黏性較強的穀物製成,北方多用小黃米,南方多用糯米。北方一般都是甜的,南方年糕可以作成不同口味的。不過,好吃不過餃子。北方人更喜歡的春節食品是餃子。

2)餃子又名"角子、交子、扁食"。它的起源非常古老。考古工作者曾經發現過一枚一千多年前的餃子保存下來。北方人過年,一定要吃餃子。而且春節這一天吃的餃子必須在除夕12點以前包好。餃子好吃,關鍵在於餃子餡,純肉的,純菜的,肉菜混合的,花樣無窮,口味可異。可以根據自己口味任意變化,所以男女老少都喜歡吃餃子。

在春節所吃的餃子中,有一個包着豆腐餡的,還有一個包着一枚硬幣。誰吃到豆腐餡的餃子,誰在新的一年裏就會發財,人們的理想也都包含在餃子裏。

六、元宵節。

正月十五日,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為"元宵"。漢文帝曾於正月十五日平定叛亂,所以規定這一天為"上元節"。東漢明帝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點燈。此後,元宵就逐步演化為觀賞花燈的民俗節日。故名"燈節"。元宵的應時食品是湯圓,北方也叫元宵,象徵着團團圓圓。

唐代,元宵賞燈活動盛況空前,舉國同慶。《開元天寶遺事》記載,楊貴妃的姐姐韓國夫人曾派人造出一盞百枝燈樹?"高八十尺,樹之高山。上元夜點之,百里皆見,光明奪目。"唐玄宗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七

每當新的一年開始時,人們都喜貼春聯,敲鑼打鼓,張燈結綵。每一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

過年為什麼要貼對聯、放鞭炮、掛燈籠呢?這裏還有一個奇妙的神話故事。從前,有一個叫作“年”的怪獸,它居住在一個僻靜的山谷裏。這個怪獸生性兇猛,樣子可怕。他很聰明,他知道大年三十人最多,各種野獸也多,所以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會跑到村子裏,見人吃人,見獸吃獸。百姓們都很討厭他,但又害怕他,人們都束手無策。所以每到大年三十他們只能把門窗關得緊緊的不進不出。

但年這個怪獸還是可以進來的。又是一年的大年三十,人們早早的就把門窗關緊了。這時一個從外地來的人來到村子裏,看見家家户户都關着緊緊的,覺得很奇怪。心想:大白天為什麼一個人都沒有?他連忙走一户人家門前,敲了敲門,一位老人問道:“是誰呀?”“我是一個外地人,想借宿一晚。”這個外地人説。

老人便把外地人請進屋裏,並告訴這個外地人年獸的事情,外地人聽了哈哈大笑,説:“我知道年獸怕什麼,我有辦法來整治它。”老人聽了,高興地説:“你知道呀!那太好了,我把村民都叫來,你跟他們説説。”説着,村裏的村民都來了。外地人説:“年獸怕三樣東西:紅色、火光、響聲。”有的人説:“我趕緊回家找幾張紅紙貼在門口上。”有的人説:“我趕緊回家燒火去。”到了晚上,年獸又來了,它看見家家户户都貼着紅紙,院子裏又燒着大火,嚇得狼狽而逃,又因為有一户家人用竹子在燒火發出噼啪聲,年獸被嚇壞了,他逃回了山谷。年獸因為沒有吃到東西,活活地被餓死了。從此,人們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到現在為止,放鞭炮、貼春聯、敲鑼打鼓這些習俗都流傳下來,成了我國春節的傳統文化。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八

近年來,保留春節燃放煙花爆竹以增加節日氣氛的呼聲越來越高,有專家建言:單純地“禁”或單純地“放”,都行不通,政府應該加強引導和管理,規範燃放煙花爆竹,把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點,而不是一禁了事,解決之道在於在“禁”與“放”之間找到一個結合點——有組織限放。

河南大學民俗與文化研究所所長高有鵬建議説,“單純地‘禁放’,勢必造成節日文化符號的單調,進而危及傳統文化的延續。政府應選擇為多數民眾所接受的、社會安全有保障的地方,在特定時間內有組織地燃放煙花爆竹,強化民俗的正面功能。”

“執行了這麼多年的禁放規定,把警察放在了‘管’與‘不管’的兩難境地。對原有的民俗,我們既沒有加以正確引導,又沒有進一步改進管理措施,把政府放在了與百姓的對立面上,導致羣眾與政府‘捉迷藏’,損害和扭曲了法律的功能。”朱小光律師分析説。

目前,哈爾濱、成都、杭州、濟南等城市市區內禁放煙花爆竹的政策有所鬆動,由原來的全面禁止調整為指定地點、指定時間的限制燃放。現全國已有106個城市在實施禁放後重新有限開禁。

張振犁指出,“禁放”的話題讓我們認識到:立法者在制定規則時,除考慮別的因素外,還要認真對待傳統文化。如果法律規則和傳統文化衝突過於強烈,不僅規則不能得到遵守,反而可能引起逆反心理,影響法律法規的嚴肅性。

春節的文化 篇九

“人們對過年的理解,一般認為臘八是春節大序列中的第一個序幕,它源於古代臘祭,如魏晉時,要慶祝豐收,感謝天地,驅除鬼祟。”袁學駿説,“其次是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要糖瓜祭灶,因為灶王要上天彙報人間情況,並迎接天上眾神下來過年。人們怕灶王爺在玉皇大帝面前説三道四,就用糖瓜粘住他的嘴。並以專用對聯‘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或:下界保平安)’,表達人們對灶王的囑託和希望。”之後每天都有相對特定的過年準備活動,一般稱為“忙年”。

袁學駿説,在我國北方至今還流傳着這樣的過年歌謠:臘月二十三,灶火爺上天;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白麪發;二十九,貼道酉(對聯);年三十,閤家團圓捏扁食(餃子)。這是北方城鄉大致的“忙年”活動。

大年三十(除夕)這天晚上辭舊迎新“守歲”現在已經是全國人民共同的習俗。大年七年級,人們早早起來,要祭祀神靈,燃放鞭炮,還要同族或全村有組織地進行磕頭拜年,先拜長輩,再拜同輩兄嫂。正月八年級、九年級,是外甥拜年,在石家莊一帶也有閨女女婿回門拜年。初四初六等日走親訪友拜年。

“自古以來五日是惡日,正月初五被稱為”破五“。這天也是恨窮日,要大放鞭炮而不串門,防止給別人家帶去窮氣。有的地方,這一天要做些輕微的勞動,希望通過這天象徵性的勞動發財發家。”破五“之後,一些人就開始準備元宵節的節目,城市一些店鋪就要開門營業。”

據介紹,正月初十是河北省藁城市、正定縣、石家莊市一帶的老鼠節,為老鼠娶媳婦包餃子、嗑瓜子,晉州市一帶正月十二為老鼠節。各地以老鼠為節的含義不同,一種是恨老鼠,包成水餃煮老鼠;一種是關照老鼠,讓它和人類一起活着,只是讓它少咬箱櫃。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新年第一次月圓之日。正月十六,太行山區要烤柏靈火,民間認為烤柏靈火會祛除百病,但現在山區烤火經常引起火災。過了正月十六,一般認為新年就過完了。

春節的文化傳統資料 篇十

一、春節的來歷

春節是指傳統意義上的農曆新年,俗稱新年、大年、新歲,但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新歲、過年。古時春節曾專指節氣中的立春,也被視為一年的開始,後來改為農曆正月七年級開始為新年,一般認為至少要到正月十五新年才結束。春節和新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來自農業,古時人們把谷的生長週期稱為“年”。春節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中國殷商時期的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

夏商時代產生的夏曆以月亮圓缺的週期為月,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以不見月亮的那天為月首,同時以冬至點迴歸運動的週期為年,並設閏月調整陰月陽年。以正月朔日的子時為歲首,即一年的開始,歲末年初要進行舊一年豐收的慶祝和新一年好收成的祈禱,於是產生一系列祭神、祭祖、慶祝、祈禱等活動。

“年”的名稱是從周朝開始的。至於歲首(一年開始)時間的確定(換言之,月序的排列)還與天文曆法有關,傳説夏在寅月(今農曆正月),商在丑月(今農曆十二月),周在子月(今農曆十一月,即冬至所在月),秦在亥月(今農曆十月),到西漢才又恢復夏正,定寅月(今農曆正月)為歲首,一直沿用至今。

二、春節的傳説

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百姓。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只見他手拄枴杖,臂搭袋囊,銀鬚飄逸,目若朗星。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誰還有心關照這位乞討的老人。只有村東頭一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鶴髮童顏、精神矍鑠,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説,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年”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着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

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驚慌失色,狼狽而逃了。

第二天是正月七年級,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説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着紅紙,院裏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噼裏啪啦”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着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走親訪友。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户户燭火通明、守更待歲。七年級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三、春節的習俗

春節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迎接和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些活動有感恩祈福、閤家團聚、除舊佈新、迎喜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一)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説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塵布新”的含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着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

(二)祭祖

祭祀先祖,是春節期間一項隆重的民俗活動人們在春節期間祭祀祖先、叩拜神靈,其實就是給祖先、諸神拜年。春節必須祭祖,緬懷自己的祖先,激勵後人。

(三)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的習俗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最早記載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五)爆竹

“爆竹聲聲辭舊歲”説的就是過春節放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説。即在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户户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噼噼啪啪的爆竹聲除舊迎新。

(六)拜年

新年的七年級,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説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有兩種,一種是以彩繩穿線編作龍形,置於牀腳,此記載見於《燕京歲時記》;另一種是最常見的,即由家長用紅紙包裹分給孩子的錢。壓歲錢可在晚輩拜年後當眾賞給,亦可在除夕夜孩子睡着時,由家長偷偷地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現在長輩為晚輩分送壓歲錢的習俗仍然盛行。這些傳統的習俗在傳承中國的傳統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人們的節日生活,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四、春節的食俗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中國人歷來很講究吃,到了節慶那就更注重了,春節時地食物就更要精心準備了,而且豐富多樣、寓意很多。比如:在古代地農業社會裏,大約自臘月初八以後,家庭主婦們就要忙着張羅過年地食品了。因為醃製臘味所需地時間較長,所以必須儘早準備,我國許多省份都有醃臘味地習俗,其中又以廣東省地臘味最為著名。蒸年糕,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着變化多端地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地應景食品。年糕地式樣有方塊狀地黃、白年糕,象徵着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地意思。年夜飯是春節最重要地活動之一,在這一天,家家户户都會齊聚一堂,早早地就開始忙活準備年夜飯,到了晚上,端上豐盛地美味佳餚,大家相聚一起守歲酣飲,送舊迎新。

中國傳統節日沉澱了千百年地傳統文化,它藴含了中華民族深厚地文化底藴,體現了中華民族獨特地精神內涵和魅力並承載着中華民族文化淵源地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