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武夷山峯九曲溪導遊詞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3.06W

武夷山峯九曲溪導遊詞

武夷山九曲溪導遊詞1

溪右邊這座陡峭的山峯,是小藏峯,又名仙船巖、船場巖。請大家注意看,小藏峯的千尋絕壁隙間縱橫交錯地插了許多木板,木板上擱着形似小舟的棺材。半在隙內,半懸於空中,風雨不毀。當地人稱之為“虹橋板”和“架壑船棺”。經考古工作者考察,所謂“架壑船棺”是古代聚居在這一帶的閩越族葬俗的遺物。船棺外形分為兩類:一類為兩頭翹起如般形;一類方形其狀如盒,俗稱“函”。所謂“虹板橋”,也就是用來支架船棺或架設棧道的木板。經碳14測定,架壑船棺歷時已在3800多年。按史籍記載,閩越人通常聚居在溪谷間,習於水斗,善於用舟。因此反映到思想意識上,船被認為是最珍貴的的東西;用“船”作葬具,是十分隆重的。而利用懸崖絕壁上巖穴來藏棺起先很可能是為避免遭到野獸的侵襲和外人的損害,久而相沿成習,形成一種葬制,以此表示對死者的崇敬。在家也許會問,三千多年前在生產力十分低下,生產工具又很落後的情況下,閩越人是怎樣把一具具船棺放安放在懸崖絕壁的巖洞中?是啊!這個問題有過許多解釋,但至今仍未解開,仍然是個迷。

筏下雷磕灘,是為三曲。前面這座形狀如柱,兀立挺拔數丈的山峯,就是玉女峯[圖]。玉女峯是武夷山景區最著名的景觀,是福建旅遊的標誌。著名作家劉白羽在《武夷頌》中寫道:“我曾仰望長江上的神女峯而惆悵,我曾凝眸石林中的阿詩瑪而慨歎,但我以為武夷山東的玉女峯的確是美得驚人,它不但婀娜多姿,而且神情飄逸,當我們的竹筏已浮游而過,我還屢屢回顧,它使想到我在巴黎羅浮宮中默默觀賞維納斯那一時刻我心中所升起的親切、喜悦、完善的人和生命自由的莊嚴的嚮往。”“二曲亭亭玉女峯,插花臨水為誰容?”玉女峯與雄峙一曲的大王峯隔溪相望,好像一對戀人。左邊這座山峯稱“鐵板嶂”,橫亙兩峯之間,好像故意遮斷作梗。也許是寓情於景,這裏流傳着一段動人的民間故事。相傳很早以前,武夷山是一個洪水氾濫,野獸出沒的地方。百姓輾轉溝壑,無以為生。一天,從遠方來了一個小夥子,目睹這一慘境,便帶領大夥劈山鑿石,疏通河道。經過不懈的努力,終於治服了水患。被疏通的河道就是今天的九曲溪,挖出來的砂石,便堆成了三十六峯、九十九巖。有一次,天上玉女出遊路經武夷山時,被武夷山的美景迷住了。於是她便偷偷下凡留在人間,並愛上了這個勤勞勇敢的小夥子。不幸此事被鐵板鬼知道,他就從中作梗,將此事密告發玉皇。玉皇大怒,便下令捉拿玉女歸天,玉女不從,一定要與這小夥子結為夫妻。玉皇無奈,只好將他們點化成石,分隔在九曲溪兩岸。鐵板鬼為討好玉皇,也變成一塊大石,插在他們中間,日夜監視他們的行動,他們只好憑籍鏡台,彼此淚眼相望。

武夷山九曲溪導遊詞2

筏過老雅灘,是為五曲。諸曲唯五曲地勢寬曠。左側這座山峯是隱屏峯,峯下有宋代大儒朱熹親手創建的武夷精舍。右側這座山峯是晚對峯,峯的石壁上鐫刻有出自清乾隆狀元馬易齋之手的“道南理窟”四個足有三米見方的大字。據專家、學者的研究結果,道南理窟大意是:宋元豐四年(1081年),閩學鼻祖遊酢和楊時一道前往河南穎昌(今許昌)拜大理學家程顥為師。二人到程家時,恰遇老先生正閉目養神,兩人不敢驚擾,恭立門外。時值隆冬季節,大雪紛飛,待老先生醒來時,門外積雪已達盡餘,故留下了“程門立雪”的佳話。二人誠心拜師求學的精神深深感動了老先生,老先生便竭盡全力教誨這二位學生。時至學成,程顥送至大路口,望着他們漸漸遠去的背影,高興地説:“吾道南矣”。遊酢和楊時回閩後極力傳播程氏理學,相繼湧現出羅從彥、李侗、朱熹等閩學先賢。尤其是朱熹,這位理學集大成者,在武夷山親手創建武夷精舍聚眾講學達十年之久,培養出了大批理學人才,如蔡元定、遊九言、黃幹、真德秀等。在此期間,他完成了集理學之大成的代表作——《論語集註》和《孟子集註》。南宋時期,武夷山五曲一帶書院林立,除武夷精舍外,相繼還有遊九言的“水支寮”。蔡沈的“南山書堂”,蔡沅的“詠歸堂”,徐幾的“靜可書堂”,熊禾的“洪源書堂”等等。武夷山儼然成為祖國南方理學研究的中心,因而把武夷山稱為“道南理窟”是恰如其分的。

大家請看,前面右邊這二座山峯,一座是丹爐巖,一座是仙蹟巖。前者因頗像傳説中的太上老君的煉丹爐而得名;後者山巖上有兩個圓石窩,相傳是武夷仙人跪拜皇太姥留下的膝窩,故又名“仙膝巖”。溪邊的這兩個巖洞,一個叫米倉,一個叫鹽倉。再往前走,撲入眼簾的這座山峯是天柱峯,俗稱“酒罈峯”。傳説在一次瑤池的蟠桃會上,李鐵枴不屑於王母娘娘所賜的“仙酒”,卻端出一罈從武夷山山民家裏討來的家釀米酒,咕嘟咕嘟大喝起來。不料想,醇郁的酒香四處飄溢,眾仙們便紛紛丟棄“仙酒”,來搶喝鐵枴李的武夷米酒。鐵枴李眼看酒被指搶光了,一氣之下,便舉起枴杖向酒罈擊去,酒巴壇便不偏不倚地落在更衣台旁的九曲溪邊。請大家注意看,它的半腰有遭擊的杖痕。連着天柱峯這座山巖是更衣台。相傳武夷仙人魏王子騫是在此更衣登天柱峯成仙,故名。登上更衣台,五曲山水一覽列遺。

武夷山九曲溪導遊詞3

過五曲大橋,右折,便進入四曲。溪南這一片空曠的平地,就是元代皇家御茶園的遺址。武夷山產茶歷史悠久。據《崇安縣誌》記載:唐貞元年間(785-805年)武夷山一帶已有蒸焙後研碎而塑成團狀的“研膏”茶製造,這便是最早的武夷巖茶。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在詠茶詩中讚道:“武夷溪邊粟粒芽,前丁後蔡相寵嘉。”武夷巖茶的入貢,始於宋代。色、香、味俱全的武夷巖茶入貢,立即受到朝庭上下的喜愛。為極大地享用武夷巖茶。元大德六年(1302年)便下令創辦武夷御茶園。據《武夷山志》記載,御茶園初創時,曾盛極一時。園內建築佈局是前在仁鳳門,中有拜發殿、清神堂。四周有思敬亭、焙芳亭、燕嘉亭、宜寂亭、浮光亭等。此外,還有碧天橋和通仙井。御茶園設場官2名負責管理,每年交貢茶360斤。泰定五年(1328年),崇安縣(現為武夷山市,下同)縣令張端本於園之左右各建一個茶場。至順三年(1332年),建寧總管暗都刺又在通仙井旁築一高台,高五尺,方一丈六尺,名為“喊山台”。台上有亭,名為“喊泉亭”。所據説每年“驚蟄”這天,崇安縣令都要在此舉行隆重的開山儀式。當縣令拈香跪拜,念罷祭文後,隸卒就鳴金擊鼓,同時高喊:“茶發芽了!茶發芽人!”舉行過儀式,爾後開山採茶。武夷巖茶的入貢,給武夷山茶農帶來深重的災難。茶園官吏為完成上交貢額,便對茶農進行敲榨勒索。茶農不堪其苦,被迫四處逃亡。到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這個有着250多年的歷史的御茶園便被子廢棄了,只留下一口水味清甜的通仙井。

與御茶園隔岸相對的這個渡口,就是平林渡。這是古時候上雲窩、天遊峯的必經渡口。渡口石壁上鐫刻有“龐公吃茶處”和“應接不暇”這兩段有趣的題刻。龐公是明代福建建州太守,即現在的地區專員。一天這位閩北地區最高行政長官微服私訪到此,見僧人正忙着以茶待客,顧不上招呼他。他等了很久才品了茶,於是寫了“寵公吃茶處”放在桌上。事後僧人察覺怠慢了太守,趕忙將“龐公吃茶處”刻在石壁上,旁邊加上“應接不暇”表明歉意。太守沒有擺架子唬人整人,和尚不卑不亢,彼此心領神會了。渡口邊斜倚一石,石上裂開一罅,如同利劍所劈。相傳是武夷控鶴仙人試劍之處,故名“試劍石”。溪流穿過試劍石,可見石上有峭壁、穹崖、裂罅、洞穴,幾竿翠竹低垂於水面,乘筏洄洑其中,好似在九曲溪裏漂流一樣,故人稱“小九曲”。

武夷山九曲溪導遊詞4

過小九曲,經題詩巖,前面這座壁立萬仞的山峯為大藏峯。後面那座是鳴鶴峯,相傳曾有白鶴翔集,仰天長唳而得名。大藏峯橫亙數百丈。山巔聳拔如檐,巖溜滴落水中,叮叮咚咚敲擊水面,大家是否感覺到有如悦耳動聽的琴聲。筏過其下,但覺“日午吹陰風,晝氣暗若夕”,不知大家有否這種感覺。請大家抬頭看,大藏峯半壁有兩個洞穴,一上一下,相去不甚遠。上為雞窠巖,洞內一團稻草,不知何時擱此,至今錄腐不朽;下為金雞洞。峯頂有超真亭、仙史館,今已廢圯。請大家坐穩,現在我們筏下的這個潭,名卧龍潭,深達30多米,是九曲溪內最深的水潭。關於這個深潭的來歷,有着一段令人驚心動魄的傳説。相傳在很早以前,這潭裏曾潛伏着一條惡龍,它時常帶領八條小龍張牙舞爪,追逐嬉戲,攪得天昏地暗,溪水氾濫。有一天,一位仙人途徑此地,見惡龍作怪,便拔出寶劍,將8條惡龍斬死在潭中,唯有一條小龍搖尾乞憐,苦苦求情,願意改邪歸正,仙人便留下它,命它在此護佑武夷山。從此,這潭便有了“卧龍潭”之稱。如果有緣,大家到武夷山觀光時説不定還可以看到小龍出遊的情景。西遊記中小白龍騰出水面的鏡頭就是在這裏拍攝的。與大藏峯相對的這座山巖叫仙釣台。請大家注意看,巖壁半腰相距不遠的兩個石隙裏,插着三根不朽的木器廠杆,相傳是姜太公的釣竿。

從卧龍潭前行,過仙遊巖,便進入了三曲。仙釣台旁邊這座山峯是仙遊巖。緊挨着仙遊巖的是上升峯。三曲的這個灘叫雷磕灘,灘前這個山巖名車線巖。車線巖背後這座獨立的峯巖,叫升日峯。每天清晨峯頂映日,色彩豔麗,故名“升日”。竹筏前移,大家再回頭看這座山峯,像不像個猿人,故又稱“猿人石”。

武夷山九曲溪導遊詞5

舟過湍急的芙蓉灘,是為七曲。溪右邊的這座山峯,四面峭壁,宛如聳立於水中的巍峨的石城,俗稱“城高巖”。其半腰有門可見,那是攀登城高巖的唯一石徑。巖上松竹環簇,滿坡滴綠。在始建於明代的城高庵舊址。巖下的潭,名放生潭。南宋端平元年(1234年)端午節,山中道士曾奉旨在此設壇祈禱,放生魚潭內。從那時起九曲溪禁止捕魚,相沿成為習俗。

筏下獺控灘,便進入了六曲,諸曲唯此曲行程最短,然天遊峯乃“武夷第一勝地”。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題詩讚道:“六曲蒼屏繞碧灣,茆茨終日掩柴關。客來倚棹巖花落,猿鳥不驚春意閒。”筏至六曲,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這塊如刀切斧劈的巖壁,就是曬布巖。神話傳説是赤腳大仙晾曬帛綿的,曬布巖又高又闊,又平又險,寬約800米,高200米,似一張巨大的屏風,把武夷山景區隔為溪南山北。巖壁上有宋、元、明、清歷代名士留下的題刻二十餘處,其中朱熹的“逝者如斯”[圖]題刻,是迄今武夷山景區內所能辨認的400多處摩崖石刻中最早的一幅。由於此處題刻又多又雅,故而常常引來諸多凡夫俗子到此評頭論足,觀賞一番。他們高一聲,低一聲,鬧鬧哄哄有時還加上過往竹筏工的山歌和號子,既給遊人助興,又給評論眾士添煩。時間久了,那些生長在九曲溪的筏工,都驚奇的發現,無論山歌還是號子,對歌還是呼喊,都能引發出陣陣空谷回聲,招至從近至遠此起彼伏的聲浪,真是唯妙唯肖。一些文人墨客便給這塊本不起眼的巨巖取了個“響聲巖”的雅名。響聲巖前這塊巨石叫目魚石,大家看其形,像不像個新鮮飽滿的目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