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農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14W

農村的文化生活【精品多篇】

農村文化生活範文 篇一

1. 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實現較快發展

近年來,隨着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的深入發展,我國農村文化建設主動適應農村經濟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和新農村建設進程加快的要求,進一步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顯著發展,公共文化服務空前繁榮並呈現出可喜的發展勢頭。

1.1文化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 “十一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對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斷加大,文化事業經費大幅度增加,為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財政設立了專項扶持資金,加大對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文化建設的扶持力度,村村通、農村電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持續推進,使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得到了明顯改善。

1.2重點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實施 “十一五”時期,通過實施重點文化惠民工程,服務農民羣眾的文化資源更加豐富。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已完成覆蓋全部已通電行政村;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時期建成各級服務點83萬個,覆蓋90%的行政村;鄉鎮綜合文化站建設基本實現鄉鄉有綜合文化站;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十一五”時期實現了數字化,年放映達800萬場,基本實現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公益服務目標;農家書屋工程“十一五”時期從無到有,建成近40萬家,覆蓋50%的行政村。在農村基層看書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明顯改善。

1.3文化服務方式方法日顯多樣 通過創新文化服務運行機制,實現了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資源共享、綜合利用和社會化、多元化。2010年,我國電影故事片產量達到526部,影視動畫產量、電視劇產量大幅增長,大大豐富了農村文化服務的影視資源。手機電視、網絡電視、IP電視正在成為農民羣眾收看影視的新途徑。“十一五”時期,通過實施送書下鄉工程,改進報刊訂閲發行工作,縮短髮行時間,使農民羣眾及時看到報刊,為農民羣眾讀書看報提供了方便;農民羣眾自辦文化活動逐漸興起,成為新時期農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同時也要看到,雖然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實現了較快發展,但總體發展仍然滯後,農村文化經費投入不足,文化基礎設施落後,文化服務體制不健全,提供農民羣眾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文化服務總量偏少,還不能較好地滿足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和農民羣眾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仍屬於我國文化建設的薄弱環節。

2. 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意義重大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加快推進新農村建設的重要時期。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繁榮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對於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滿足廣大農民羣眾多層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2.1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要求,都與農村公共文化服務密切相關。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方面。健康豐富的文化具有統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功能。只有加快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不斷滿足農民羣眾文化需求,才能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2.2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有利於推動農村經濟社會持續發展 從一定意義上講,沒有農村公共文化相配套的農村經濟將是脆弱的。文化軟實力是經濟發展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既可以幫助農民羣眾掌握新知識、新經驗、新技術,改變束縛生產力發展的思想觀念,在人才培養、信息傳遞、科技普及、市場開拓等方面發揮作用,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也能為廣大農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產品,不斷提高農民羣眾的思想道德修養、知識文化素質和精神文明素養,為深化農村改革發展提供精神動力。

2.3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有利於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是維護農村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基礎。經驗表明,優秀文化服務在調節社會關係、化解社會矛盾、構建和諧農村中能起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作用。廣泛開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把美好的精神食糧提供給億萬農民羣眾,讓農民羣眾在共享文化發展成果中陶冶情操、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凝聚力量。

3. 全面提高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

“十二五”時期,我國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發展將迎來一個大好時期,各地部門要抓住機遇,應對挑戰,把大力發展農村公共文化服務提升到重要位置,將其作為農村文化建設的戰略重點,增強服務意識、提高服務能力、提升服務質量,在推動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進程中,不斷開創農村公共文化服務的新局面。

農村文化生活範文 篇二

【關鍵詞】改革開放;農村文化生活開展

引言

在我國的文化建設中,農村文化建設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要讓人民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就要堅持創新原則,並且不斷的添加新的元素。積極組織各種活動,例如讀書節、文化節和藝術節等等,面向農民,服務農民,通過多種多樣的文藝活動來滿足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引起了他們的共鳴,才能讓他們對文化活動關心和參與,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享受文化生活帶來的樂趣。農民也能夠通過活動,對自己家鄉的文化底藴有更深一步的瞭解,加深他們對家鄉的熱愛。

1、農村文化生活問題和現狀

近年來,由於建設的需求,政府徵收了大量的居民活動用地,沒有了可以進行文化生活的場地,而且隨着經濟水平的發展,電腦、手機等以及逐漸取代了農村的秧歌隊、電影隊等,這些行業的從業者也因為收入不佳,轉向了其他工作。沒有專門的人員對農村文化生活的開展進行管理,資金的缺乏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在市場利益的驅動下,越來越多有才藝的人,開始尋求新的市場,即使有一些留守的藝人,也會因為年齡問題放棄工作。所以,農村的文化生活已經越來越少,而且缺乏趣味,難以維持。

農民的思想、道德、習俗等等方面,都是包含在農村文化之中的,傳統的農村文化主要有以下特點:

在物質生活方面,能夠看到的、有形的物質,例如土地、房屋等等,基本能夠滿足農民對於物質文化的需求。土地是農民最為重要的物質,在土地中收貨的食物,是農民要求的基本物質文化。農村的文化造成了農民行為與城市居民很大的不同,農村社會是以地緣和血緣進行相互聯繫的,鄰里之間比較熟悉,小範圍的居民之間一般都有血緣關係,所以,維持農村社會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一輩一輩流傳下來的傳統。

對於農民,有着勤勞樸實的優點,善良並且豁達。農村不夠發達的交通條件也制約了農民對外面的世界的瞭解,農民主要依靠土地勞作來盈利,沒有足夠的迴旋空間,對於新事物的態度上,他們非常謹慎,防止新事物給自己的財務帶來影響和破壞,對於新式的農村文化建設方式,不敢輕易的接受。自己的觀察和主觀評價是對待事物的主要態度,經驗才能夠代表一切。

2、如何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建議

隨着政府和國家對農村文化的重視程度增加,農村活動場地逐漸增多,“文化廣場”已經在很多鄉鎮出現,人們可以在閒暇時間來到這裏放鬆。由於這裏是人羣的聚集地,所以可以組織一些演出、才藝展示等等,豐富人們茶餘飯後的生活,多組織農民之間的相互交流和溝通,塑造他們新時代農民的形象;在組織活動這個方面,政府和有關部門也要注意資金的投入,有了資金,才能夠購買進行文化活動所需的器材,例如音響和燈光等,也要組織人員進行定期檢查、保養和更換,因為這些器材超過使用年限的話,就不能為農村文化活動的展開提供服務;如果農民自發組織活動的話,對於器材的要求不高,可以將舊設備進行修理,二次使用,不僅能夠節省資金,也能夠讓農民擁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設備。

豐富農村文化生活,政府還可以組織“作品下鄉”的活動,這也是開展羣眾文化活動的好方法,農民羣眾可以欣賞高質量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對於很多的農村居民來説,他們的消費能力是比較低的,所以,“作品下鄉”是能夠使農民負擔最小的文化生活方式。這其中,下鄉作品是非常關鍵的。要使用羣眾在平時生活中自己創作的或者發現的作品,能夠反映農村的真實生活。通過這些作品的下鄉,為羣眾指明瞭發展方向,也能引領農村大眾進行良好的農村文化生活,把先進文化作為目標並逐漸努力。在豐富農村文化生活的工作中,文化活動種類比較少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雖然在政府和社會的推動下,農民進行文化生活頻繁了,但是質量仍然不是很高。隨意在農村文化建設中,要提倡“創新”和“新穎”,才能讓農民耳目一新,培養農民對農村文化生活的興趣。

政府和相關文化部門,應該培養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隊伍,進行下鄉活動,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給他們帶來先進思想和文化。人才隊伍中應該有專業的表演人員,有很高的藝術素養和水平。在下鄉時為農民表演,同時也能夠對農民自己組織的表演進行指導,提高他們的表演水平,是一舉兩得的好事。在農村,有很多具有潛力的歌唱者、表演家,文化工作者要盡力挖掘,充分調動全員參與農村文化活動的積極性。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具有很強的創作性,可以讓他們深入到農村羣眾身邊,和農民進行交流與溝通,共同合作,創作文化活動作品,並且傳授給農民表演知識,提高他們的興趣。對於農民來説,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更能貼近他們的生活,體現他們的生活特點和現狀,所以,要讓農民積極參與到農村文化活動中來。文化工作者也要盡力培養他們的表演能力,讓他們學會基本的導演和表演知識。組織小型的晚會,鼓勵農民羣眾同時做演員和導演,讓他們充分體驗到豐富的農村生活帶給他們的多角度的樂趣。對於農民羣眾,也要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水平,學習先進知識,培養先進思想,對農村的文化人員進行培訓和教育,充分利用現有的農村文化資源,投入人力和資金,做好農村文化建設工作。同時也要防止不良文化的侵入,對農村文化建設做好監督工作,完善體制,讓農村文化建設在社會主義發展的進程中貢獻一份力量。

結束語

隨着經濟的發展,從前的農村和現在的農村已經不可同日而語,温飽問題解決後,農民羣眾對文化建設也非常重視,吃飽穿暖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就要求了農村文化建設的改進,發展好農村文化生活,農村居民的文化素質水平才能提升,才能緊隨社會發展和現代化的腳步,成為現代化、文明的農民。

參考文獻

[1]田翠翠。新時期提高農民文化生活質量研究[J].大江週刊:論壇。2013,(08):113.

農村文化生活範文 篇三

羣眾舞蹈是舞蹈的一個體系,它是羣眾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反映普通老百姓生活、表達他們的思想感情的一門藝術,為人民羣眾所喜聞樂見。所謂羣眾舞蹈就是以羣眾為主體進行的、並以自我娛樂為主要目的的舞蹈活動。羣眾舞蹈的最大特點是“自娛性”,它的直接目的是自娛自樂而不是娛人。它沒有職業舞蹈所具有的那種職業勞動感,可以自由地發揮,盡情地宣泄。羣眾舞蹈大致可分為民間舞蹈、社交舞蹈、校園舞蹈、兒童舞蹈等主要門類。隨着社會的快速發展,羣眾舞蹈在內容、形式上日益豐富,多方面地反映和表現了人民羣眾的生活、思想、情感,滿足大家的審美需求。因此,羣眾性的舞蹈活動日新月異、蒸蒸日上,在城鄉得到廣泛開展和普及。它對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豐富城鄉業餘文化生活,滿足社會主義新農村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有着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於農民的文化生活由單一轉向多元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隨着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們在解決温飽之後,注意力逐步轉移到精神文化需求方面,文化藝術的審美心理和審美要求在觀念上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種類繁多和形式多樣的羣眾舞蹈在農村的普及和開展,為農民的文化生活注入了新鮮的血液,使他們的業餘文化生活由單一走向多元、從封閉步入開放、由外界轉入自身。由於羣眾舞蹈的“自娛性”特點,舞蹈過程中可盡情釋放內心的情感,從自身的投入中展示生命的韻律,從中獲得自我審美的愉悦和生活情趣。可消除疲勞,陶冶情操,煥發精神,並從中得到愉悦、知識、友誼和人間的真情。

二、有利於農民身心健康和審美情趣的提高

自娛性的羣眾舞蹈發展到今天呈現多樣化、大眾化的趨勢。除了我們常見的民間舞、民族舞、交誼舞、現代舞等,近幾年來又出現了時尚的街舞,以及帶有健體強身性質從體育項目改編過來的扇子舞、腰鼓舞、健身操、木蘭舞、球操舞等等。這些舞蹈形式被越來越多的農民朋友所接受,是既能自我娛樂,又可鍛鍊身體的有益活動。生命在於運動,舞蹈是人體動作的藝術。農民朋友們在悠揚悦耳的舞曲聲中通過肢體的運動,筋骨得到了舒展,情感得到了釋放,獲得了精神和肉體的美感和,達到了“身心合一”。使他們的生命充滿了活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追求與熱愛。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如何去審美?舞蹈作為美育教育的一種形式,可對美感進行啟示和教育。人們在參與過程中可得到感官的愉悦、意象的感悟,並超越功利意識,而達到陶冶情操、增強審美情趣、培養創新意識、提升精神境界、提高綜合素質的目的。羣眾舞蹈融合社會文化性、娛樂性與多樣的審美心理特質於一身,使得人們在彼此交流互動中體驗美感與愉悦,精神得以不斷昇華和提高。羣眾舞蹈在農村的普及無疑給新農村建設中的農民朋友帶來了美的呼喚。他們在悠揚的舞曲聲中輕盈漫步,舒展優美的舞姿,在舞蹈的表現中他們發現自我、認識自我、展示自我、突出自我。不斷提高和增強自身的審美情趣與審美意識,使自己光彩照人,增強吸引力,同時也得到社會的認可。

三、有利於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團結和增進友誼

當前,舞蹈已從相對專業而又狹小的舞台走向社區、學校、農村等社會各個角落,成為社會生活中最活躍、最普遍、最受羣眾歡迎和廣泛參與的一種文化現象。羣眾舞蹈的形式多種多樣,其中以集體舞最為大家喜聞樂見,它反映社會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為社會所廣泛接受。它對於調整和溝通人際關係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排練和表演過程中,能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彼此增進了解。另外,集體舞是一種有組織、有紀律的羣體活動,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協調性和整體感,提高集體主義意識,增強組織紀律觀念,體現羣體相互關照、相互依存的團結力量,最終使其形成一種凝聚力和向心力。

四、有利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羣眾舞蹈在農村的普及和發展,除了能更好地滿足農民羣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外,它還以自身特有的藝術教育功能對廣大農民羣眾進行積極的宣傳和教育。通過豐富的教育內容和多樣的教育形式充分調動起農民羣眾工作和生活的積極性,引導他們弘揚正氣、抵制陋習、打擊犯罪,以降低社會發案率,提高農民居住、生活的安全感,使農民們在農村能安居樂業。

羣眾舞蹈的價值,旨在推動先進文化建設和社會文明進步,它憑藉自身具有的宣傳、教育功能,積極±世教育人、鼓舞人、團結人、服務於人。當羣眾舞蹈在農村形成一種廣為傳播、全民參與的文化現象時,它必然能承擔起構建和諧農村的新使命。

農村的文化生活範文 篇四

關鍵詞: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

新農村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項目,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新農村文化建設是造福於全國人民的一項事業。然而,在我國東北部地區,由於新農村建設起步晚,農村村民思想相對守舊,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着一些問題。本文主要探討了我國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一、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

隨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斷向全國發展,東北地區也開始投身到新農村文化建設中。新農村文化建設在我國其他地區都取得了喜人的成績,農村的精神文化建設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新農村文化建設活動,如“三下鄉”活動,都深入農村人民心中。然而,在我國東北地區,由於該地區進行鄉村城市化轉型起步晚,各方面有所滯後,所以我國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存在着一些問題。

1.先天性基礎薄弱。

我國東北地區的農村,歷經了好幾代人,都是踏踏實實的農村人,每天忙碌於農活,面朝黃土背朝天。受到舊思想的深遠影響,農村人認為自己一輩子只為種地收穫莊稼,以此來養家餬口。隨着時間的沉積,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思想,導致我國東北部農村的文化基礎薄弱,歷史原因造成農村文化教育的服務不到位,造成新農村文化建設的先天性不足,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效果並沒有很大起色。

2.後天重視度低。

新農村文化建設,是近幾年來剛剛興起的一個熱門話題,新農村文化建設還處於新生階段,但對於一個祖祖輩輩都是農村人的地方,要從思想上改變人們,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新農村文化建設在東北農村並沒有得到人們的高度重視。首先,是農村村官對於新農村文化建設沒有予以高度重視,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農村的領導沒有帶頭大力倡導文化建設,牽頭領導作用沒有發揮到農村文化建設上,對於國家關於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政策方針沒有落實到位,導致我國東北地區新農村文化建設工作沒有做到位。另一方面,是農村村民對文化建設的重視度不高,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主體是農村村民,如果村民們對文化建設呼聲不高,認識不深,就算領導再支持宣傳也是枉然。東北農村人民祖祖輩輩都過着勤勤懇懇的農耕生活,生活圈子裏幾乎不會涉及到文化這種精神層面的東西,想要在短時間內改變人們多年來形成的思想,並非易事。

3.硬件設備不足。

所謂硬件設備,是指新農村文化建設所需的硬件,主要指文化活動場所。在我國東北部地區,很多農村都沒有公共的文化活動廣場,人們想要買書,也非常困難,各方面硬件設備不足,導致東北農村的文化建設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沒有硬件設備的支持,新農村文化建設沒有物質保障,很難持續下去。

二、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相對應的策略

針對我國東北部地區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需要找到有效可行的對策,以保證我國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順利進行,將文化建設真正落實到農村,提升農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層次。

1.在東北部地區深入開展新農村文化建設宣傳工作。

在東北部農村大力開展新農村文化建設宣傳活動,通過一系列的宣傳活動,讓村民們從感性上認識新農村文化建設,並且認識到新農村文化建設對於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意義。例如,多組織村民觀看新農村文化建設方面的電影,讓村民們自己從電影中去體會新農村建設的輝煌成就,及新農村文化建設帶給人民的福利,讓村民自我意識,比直接説教效果要好得多。

2.加強東北部農村領導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重視度。

農村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領導的領導水平,在我國東北部地區,要加強農村領導對新農村文化建設的認識意識,先從領導層開始進行新農村文化建設,然後由領導帶動羣眾,少數人帶動多數人,大家共同參與到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浪潮中來。農村的領導要提高自我思想覺悟,不斷學習新思想,新文化,加強領導的文化素養,增強領導的文化建設意識。帶好了頭,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將會順利進行。

3.鼓勵村民參與新農村文化建設活動。

新農村建設需要依靠全體村民,最後也要造福於村民。在我國東北部農村,要多開展文化活動,以東北二人轉為中心,根據東北人民的風俗喜好,開展一系列新農村文化建設活動,鼓勵全民參與,讓大家切身感受到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春風,並願意積極投身到新農村文化建設,改善自我的生活水平。在東北農村組織活動要有地方特色,不盲目追新求異,讓村民們自願參加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活動中來,不斷深入認識新農村文化建設的意義。

4.健全新農村文化建設活動場所和活動設備。

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不僅僅是東北部農村的事情,而是全國人民共同來完成的一件事,需要國家和社會大眾的支持。國家應該投入一定資金在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幫助東北部農村興建文化廣場,修建文化場所。同時需要依靠社會大眾的力量,為東北部地區新農村文化建設提供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勵城市志願者積極投身到東北部新農村文化建設中,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為農村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自己最大的幫助,例如城市官員下鄉輔助,城市大學生到農村支教等等行動,給予農村人民最好的幫助,幫助農村人走出落後的思想,引導農村人走上新農村文化建設的道路,提高農村人民的精神生活質量。

總結:

加強我國東北部地區新農村文化建設,有助於豐富農村人民的精神生活,幫助人民擺脱陳舊的思想,開拓人民的視野,有助於農村人民與時代步調一致,從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角度來看,有助於縮小城鄉差異,提高全民素質,有利於全國人民共同走向小康社會。(作者單位:吉林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參考文獻

[1]郭國祥,丁建芳。今年來新農村文化建設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學術論壇。2009(07).

[2]朱保安。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發展對策[J].河南社會科學。2005(01).

農村的文化生活範文 篇五

關鍵詞:生活化理念;農村國小語文;教學

中國分類號:G623.2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繫緊密。因此,要打破語文與生活之間的“厚障壁”,讓語文課堂與社會生活接壤,使語文教學“生活化”,使學生生活“語文化”。課堂學習應該是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學生能從中獲得生活的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並在這裏體會生活的苦與樂,感受生活的悲與喜[1]。“充分提供情節背景下的學習是最有效的”,教學時,藉助於情境的創設,再現語文所描繪的生活畫面,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能較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驗情感,激發學習興趣。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演示、表演等活動都是再現生活的常用方式。

1生活化教學理念的內涵

所謂生活化教學,就是將教學活動置於現實的生活背景之中,從而激發學生作為生活主體參與活動的強烈願望,同時將教學的目的要求轉化為學生作為生活主體的內在需要,讓他們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更好地生活,從而獲得有活力的知識,並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為此,我對國小語文的生活化教學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探索。《語文課程標準》根據語文教學的實際狀況強調語文課程的生活化,要求進一步密切語文學習與生活的聯繫,要求教師指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把語文學習的背景擴大到學生整個的生活世界[2]。

2國小語文課堂教學的現狀

目前,教研活動雖然在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中已佔一定的位置,但因具體實施中只強調以備課、上課為中心,忽視了每位教師的主導作用,把教研活動的範圍限得太小,往往停留在就理論課上,缺乏從理論的高度上來審視教學,缺乏對教學過程的反省和探究,教研活動很難取得預期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要在教研組內創設一個既能引起每位教師熱情,又能使他們通過教研探究全面提高教學素質的問題情趣,分析教學經驗之間或理論與實際之間的矛盾等,探索“探究性教研活動模式”來順應現代教學發展的要求。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拘泥於預先設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識代言人形象成了課堂的主宰,忽視學生的生命存在,忽視人的完整發展,過多地關注知識,過少地關注人的情感、態度、學習知識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學模式一般為“告訴一接受”。學生主要在教師的帶領下被動地學習,以聽教師的講解和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為主。教師常以自己的設計和思想去規範學生,教學活動基本上是按教師預先設計好的進程一步步進行,學生不過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劇的配角。教學的評價也是重結果而不重過程,價值取向單一,考試分數是評價學生的惟一標準[3]。

3生活化理念在國小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把國小語文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以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實踐能力。問題可以是學生在主動探究中自主發現獲得,也可以是在語文教師的指導啟發下獲得;可以是語文學科內部的問題,也可以是和其他學科有關的問題;可以是單一性問題,也可以是綜合性問題;可以是單純的語文問題,也可以是與社會生活相聯繫的問題。

3.1從理念上總體把握語文課程的生活化

語文教育脱離生活,是傳統語文教育的根本癥結所在:它人為地割裂了語文與生活的天然聯繫,造成了語文教育內容的封閉和狹隘,教學過程的機械和呆板,教學目的的單一和淺俗。“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便是傳統語文學習封閉性的生動寫照。學生學習負擔重、語文學習費時多且效率低,閲讀,寫作和語言交際等語文實際能力卻不能應付一般需要,更缺乏現代人所具備的創新意識,便是這種教育所產生的後果。現代課程理念認為,學生利用自己經驗學到的和教育者試圖帶給他們的一切,都是課程;凡是有助於學生的成長與發展的活動及所能開發與利用的物質的、精神的材料與素材,都是課程資源,如圖書、音像資料、網絡資料、風俗習慣,文史掌故、時事新聞、自然風光、與眾不同的人和事等。並且,學生作為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一員,他們首先接觸的、而且接觸最多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學世界。因此,學校教育不能和生活脱節,如果學校教育遠離了生活這個大課堂,就意味着失去了課程的另一半世界[4]。

3.2課程目標應體現與現實生活的聯繫

新課程所要求的語文素養是指能適應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續發展前景的語文綜合素養。要培養這種以促進入的發展為宗旨的語文綜合素養,必須將語文教育與生活緊密相連。而以往的語文學習卻往往與此大相徑庭,孤立地學習拼音,孤立地“集中識字”,再把孤立的課文“支解”成段落、層次、中心思想和寫作特點。閲讀,不重視引導學生運用生活體驗領會文章的妙要;寫作,不重視引導學生開發生活源泉,只在寫法上做文章。其結果必然導致學習與生活的脱節。語文課程內容的生活化要求,在語文課程目標的價值取向上,不僅要使;藝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知識和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更應注重在現實生活中應用語文的意識;不僅應關注學生現在達到的語文水平,更應關注學生適應未來發展需要的語文素養。

3.3教學內容應加強開放性,向生活拓展

語文教材是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課程資源,但絕不是惟一資源。另一方面,語文教材的內容本身都來源於生活,為語文教學內容向生活的開放拓展奠定了基礎。“教室的四壁不應成為水泥的隔離層,應是多孔的海綿,通過各種孔道使教學和生活息息相通”。語文教學理應打破教室的壁壘,變自我封閉性為開放性,使學生聯繫豐富多彩的生活學習語文。

結論

總之,語文學習更是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地和生活聯繫在一起的。語文教育理應迴歸和順應它與生活的聯繫,向廣闊的生活開放,並且教師還要有意識地以語文課堂為軸心,把學生的語文學習向生活的相關領域拓展,讓語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做到課內學習與課外生活緊密結合,使語文教學形成一個輻射型的整體網絡結構。

參考文獻:

[1]王麗霞。新課標下國小語文生活化教學的幾點思考[J].才智,2013,33:126.

[2]屈小萍。對國小語文教學生活化的思考[J].學週刊,2014,07:121.

農村的文化生活範文 篇六

【關鍵詞】:生活化 教學方法 觀察

農村孩子的語文基礎差,但農村是一片廣闊的世界,有城市沒有的無窮無盡新鮮事。如何讓學生迴歸到為生活而作文的狀態上來,讓學生的作文真正和生活聯繫起來,是老師應該負的責任。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我採用“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法。

一、作文內容生活化,寫獨特新鮮的農事

生活充實到什麼程度,就會寫出什麼樣的文字。作文內容生活化一方面指作文內容來自於生活,要反映生活,要圍繞生活廣開作文之“源”。我引導學生觀察充滿泥土氣息的農村事物,蒐集寫作素材,然後選擇學生自己最感興趣的所見、所聞、所感。如:陽春三月,叫學生跟隨父母到田間勞作;秋收季節,讓學生到稻田拾稻穗,爛泥裏挖泥鰍;雙休日,養家禽,種蔬菜;......為此,我經常在週五佈置學生同家長到田間勞作,如種蔬菜,種楊梅、養花等,並要求學生寫勞動後的體會,種蔬菜、種楊梅還要求對蔬菜、楊梅的成長作記錄,在班級裏交流經驗,然後再進行寫作,每人都有自己獨到的感受,説起來滔滔不絕,寫起來生動形象。

二、作文活動生活化,到廣闊的野外去

農村文化生活範文 篇七

關鍵詞:關注身邊實際;發現思考;實踐提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5-021-01

一、調查目的

當前,黨中央立足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戰略高度,提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這對培養時期農民,提高農村的文化生活以及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而在我國廣大農村,農民的文化生活狀況如何呢?為此,利用假期,帶上學生對本地附近的幾個村寨進行了走訪調查,以此瞭解當地農村的文化現狀。

二、農村文化生活中的喜和憂

近年來,隨着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農業生產發展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廣大農村整體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觀,農村的文化生活也開始豐富和發展起來,出現了可喜的變化:

1、廣大農民受教育的程度提高了,成年人中90%以上接受過國小教育,青壯年中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農民的文化程度相應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

2、農村文化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觀和變化,幾乎家家有電視看,除了老人外,人人有手機用,既可以通過電視、廣播瞭解國家、社會的變化發展,也可以通過現代的信息工具加強人們的交流聯繫,給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3、文化形式多樣化,文化生活越來越豐富。各級各部門的文化下鄉,文藝演出,法律、科普宣傳,農民自身自娛自樂的民間演唱、舞蹈,以及各種民族節日的跑馬,鬥牛,村運會等等多種多樣,豐富多彩,呈現一片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景象。

在調查中,我們也發現農村的文化生活中存在着許多的問題,不容樂觀,比如:

(1)農村中大多數農民由於文化素質不高,面對外來文化的衝擊,面對紛繁複雜的諸多文化,顯得盲目、猶豫,不會正確選擇文化中哪些是健康、積極、高尚的,哪些是低級、庸俗的,看電視、電影,容易受不良風氣的影響、缺乏判斷能力,文化品位低下。

(2)生活中,只注重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忽視精神文化生活。如今農村婚喪嫁取,還存在重物質輕文化的現象,房、車、家電樣樣齊全,可書箱、培訓,提高技能卻無人重視。家庭中文化資料幾乎為零。

(3)一些低級庸俗的文化活動日益氾濫,打麻將,等成風,大人小孩齊上陣;還有的地方封建迷信活動呈上升之勢,表面上看蓬勃發展,實則偏離了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

(4)傳統文化岌岌可e。自己的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知道甚少,傳統文化的傳承任重道遠。

三、問題的思考、建議

針對以上調查實踐,我國廣大農村的文化生活既有欣喜的變化,也存在種種堪憂。為此,要想改變廣大農村的文化生活狀況,可從以下方面去努力:

1、大力發展農村教育,作為新時代的農民,不僅提高科學文化水平,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水平,提高辨別正確文化方向的能力,避免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迷失方向,倡導積極健康向上的社會主義文化。

2、地方政府應加強對廣大農村的文化建設和文化管理。有些村每天有定時廣播,能讓村民及時瞭解國家政策,社會新聞時事,增長見識,這就很好。同時,對農村中的、打麻將等應加強管理,嚴肅查處。對農村中大辦灑席、擺闊氣等這些不良現象,應加強引導,倡導勤儉節約,樹立正確合理的消費觀和生活觀。

農村的文化生活範文 篇八

【關鍵詞】農村文化信息 農民媒介素養

推進中國的現代化、城市化進程,“三農”問題的解決是關鍵。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了“三農”問題,並且描述了新農村的理想圖景:生產發展、生活富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不難看出,文化信息生活是農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質量的高低直接關係到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業的現代化程度和整個農村的現代化進程。

2005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了“加強縣文化館、圖書館和鄉鎮文化站、村文化室等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發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文化基層服務點”的要求。2006年,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指出:力爭到“十一五”期末,在農村基本解決農民羣眾看書難、看戲難、看電影難、收聽收看廣播電視難的問題;在鞏固現有圖書館、文化館的基礎上,基本實現鄉鎮有綜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動室,支持農民羣眾開辦“農家書屋”。2008年初,新聞出版總署制定了支持“三農”類報刊發展措施,包括資助、優惠、推薦、補貼、獎勵等等。應該説,各部門都已意識到做好農村文化信息傳播工作的重要性。那麼,農村的文化信息生活現狀如何?各類媒體對“三農”傳播工作開展現狀又怎樣?

筆者經考察,發現現實中存在的幾個巨大的反差:

一、農村人口數量與享有的文化信息資源的反差。

當今中國文化傳播事業發達,各類媒介總量在全世界都佔前列,但是這些資源大部分都集中在發達的城市,廣袤的農村成了信息文化的“貧血”地帶。據調查統計:全國現有期刊9000餘種,而農業期刊僅187種;報紙2000餘家,而以農民為主要讀者對象的報紙不過數十家;各類電視台有上千家,可開辦對農欄目的只有1%,全國有2256個電視頻道,其中只有5個農業頻道,僅佔 0.4%,全國每年播出節目的總量是一千萬個小時,而涉農、對農的農業節目不超過1%;到2007年6月,農村的互聯網普及率僅為5.1%,而同期我國城市普及率達21.6%。

二、農民文化信息生活的貧乏與農民對文化、信息的冷漠之間的反差。

農民享有文化信息資源的匱乏沒有造成農民對文化信息的求知若渴,而是讓農民對文化信息越加冷漠。“看不到報、買不到書、看不到電影,那麼就乾脆看電視、打牌、,反正一把鋤頭一丘田,餓不死。就是那些見了世面的返鄉農民工捎回家的也是錢、是吃的、穿的,絕對不帶書。……看電視很少看新聞,新聞裏的那些事都是領導的事和我們無關。”一農村村民的話道出了當今“富”起來了的農民的無奈。

三、政策宣傳和基層工作落實的反差。

“三農”問題是每年兩會的熱點議題,加強農村的文化建設又是其中重要的一項內容。關注農村、報道農村、表現農村是一方面,把文化、信息送下鄉是其中的另一方面。對這兩方面國家都有積極的政策、措施甚至硬性規定,但深入落實,真正把農村文化信息工作開展起來的很少。

首先,對“三農”的報道,應時應景的多。有關“三農”的新聞因為難以產生豐厚的廣告經濟效益,長時間以來一直處於大眾媒體傳播的邊緣地帶,大都只在某個特定的時期,比如“兩會”期間、領導講話(倡導重視、關注三農)之後,許多媒體才會去進行有意識、有計劃的報道,在日常報道的計劃安排裏,“三農”問題經常受到忽視。

其次,對“三農”的報道,在內容上不深入、不完整。一直以來,黨報“三農”報道或者聚焦於農業增產增收、農村建設、農村科技資訊、農業政策調整等主題,或者推出樣板村的典型報道,而忽略報道農民(工)個體、農村生動的政治、文化社會生活等。

第三,對“三農”的報道,形式上單一、呆板。淺層次、一般化的農業動態報道多,而重點報道、深度報道少;單一形式、單一體裁、平面式的報道多,多側面、多層次,立體化、全方位式的報道少;單向政策灌輸式報道多,通過解剖典型加以引導和示範的報道少;對一些重點題目,分散寫、零星發的多,作為整體系統連續發的少;發自由來稿較多,主動策劃的報道少。

第四,文化、信息送下鄉渠道有限。筆者調查了湖南省耒陽市某鎮。這個還算繁榮的鎮沒有報刊亭,沒有圖書館,沒有書店,更沒有電影院,以前會在各個村偶爾放的露天電影在電視興起之後徹底消失。鎮集市上一家網吧不是給成年人去的,而是一些調皮搗蛋的國中生曠課光顧的場所。上邊來的文藝匯演在這更是天方夜譚。“文化下鄉”只是這裏百姓偶爾在新聞聯播裏聽到的詞兒,沒有現實意義。

造成農村文化信息生活極端貧乏現狀的原因是多重的:大眾傳播事業的產業化、商業化導致農民(工)羣體話語權的邊緣化;長期的城鄉二元結構致使農民處於失語狀態;較低的文化水平及學習能力導致農民(工)缺乏主動爭取話語權的觀念和積極性;農村條件的艱苦使得傳播事業很難深入基層等等。農村的這種較為隱蔽的文化信息“貧困”正在制約着農村進一步的發展,農村文化信息生活亟待“扶貧”。

如何做好農村文化信息活動的“扶貧”?這是一項艱鉅而重要的系統工程,它關係到農民生活的質量,關係到農村留住和吸納人才的能力,也關係到農村甚至整個國家的長遠發展。只有標本兼治,統籌管理才可能很好地解決問題。

第一、頒佈硬性規定,在量上做好保障。

農村文化傳媒設施的建設是個投入高、週期長、回報低的工程。所以政府部門要從宏觀角度認識到農村文化信息傳播對發展“三農”的重要性,制定硬性規定,狠抓落實,並對開拓農村市場的媒體給予政策上的扶持。如規定每個鄉鎮必須要有報刊亭、書店,村村有書屋,對於貧困的鄉村,由政府出資建設。這樣渠道暢通了,才可能進行文化信息傳播。

第二、改善文化信息表現形式,在質上做好文章。

以往的對“三農”節目與報道,形式單一、呆板,傳播效果欠佳。要想對農節目(報道)真正深入人心,必需變換表現方式。要多采用生活視角、平民視角,站在農民的角度去想問題,用農民的話去説農民的事。比如綜合類報紙可以開闢農村版,再開闢固定欄目,讓報道內容既有固定性又能異彩紛呈。這方面《安徽日報農村版》做得不錯。電視方面,對農節目要多用質樸、生動、形象的語言,運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進行表達,CCTV-7的《每日農經》《致富經》很受老百姓歡迎;近幾年的農村題材電視劇《劉老根》《鄉村愛情》《清凌凌的水,藍瑩瑩的天》讓農民朋友感覺很親切。

第三、開發農村文化資源,讓農民得到真正實惠。

農民需要懂得中央的農業政策,也需要知道各類農產品的市場需求,還需要掌握各類農業技術。這就要求負責“三農”報道的記者具有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牢牢把握報道的正確方向,發揚“三貼近”精神,抓好農民的增收問題、農產品安全問題、土地問題、政府服務問題、農村金融供需矛盾、農村社會事業發展等重大問題的報道,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農村還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資源,記者們應該做有心人,把這些文化資源充分挖掘出來,生動地表現出來,定會受到農民朋友的歡迎。

第四、加快農村城市化進程,優化農村文化信息環境。

從某個意義上講,現代化就是城市化,加快農村的城市化進程是提高農村文化信息生活水平的根本之道。只有農村的經濟、教育、交通、通信等發達了,農民才有更多的可能去享受文化信息生活,農民一旦處身跟城市一樣開放、活躍的環境,其心態與思想及需求就會跟着發生改變。另外,在農村城市化的過程中,農民工的作用不可小視。農民工流動於城市與農村之間,充當了在村農民瞭解外界環境的活渠道。農民工把城市的理念、生活方式帶回了農村,還有一部分農民工帶着資金、技術及管理方法回農村創業,給農村經濟生活帶來活力。

第五、提高農民的媒介素養。

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教育缺乏媒介素養方面的內容,國民的媒介素養普遍偏低,農民羣眾更是如此。在提高農民羣體的媒介素養方面有兩類人可能成為媒體的很好的助手。一是農村的意見領袖,二是農村大學生。記者要和農村的意見領袖們交朋友,與他們積極溝通,瞭解農民的思想動態及需求,提高報道的質量;另外媒體的一些報道通過意見領袖也更容易得到很好的傳播效果。農村大學生一般都文化素質高、思維活躍,有報效家鄉的熱情。媒體可以發動農村大學生多做鄉村調查,瞭解農村情況,並且在農村做一些有益的社會性工作,如辦牆報,及時宣傳國家的農業政策,反映農村的動態生活;如做講座,讓農民瞭解當今時代文化信息的重要作用,讓農民瞭解如何利用媒介獲得有用的文化信息,如何向媒體反饋自己的心聲等等。

總之,農村的文化信息生活現狀,決定農村文化建設必須從農村文化信息的“扶貧”與“低保”做起。只有建立農村基礎的文化設施,暢通農村文化信息傳播渠道,加大“三農”報道的力度,改善“三農”報道的形式,才能推動農村文化的大發展大繁榮;只有積極推動農村城市化進程,切實提高農民(工)的文化及媒介素養,才能真正提高農村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徐京躍、宋振遠,《2005中央一號文件:國家財政再向農村傾斜》

2、周瑋、吳晶,《我國確定“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六大重點》

3、趙志立,《新聞傳媒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歷史使命》

農村的文化生活範文 篇九

1、當前存在的問題

a、在我這次調查石塘下村中,有近42%的村民在打撲克、搓麻將的時候賭過錢,雖然數額不大,一般都是一元、兩元,並且按這些村民所説,“如果不來點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這種風氣應儘快阻止。

b、石塘下村中有近2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在該村傳播中,為了吸納更多的教徒,常向村民傳揚一些迷信思想,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針吃藥,有主保佑病就能好”。

c、部分村民將之前在農村生活中的一些習慣帶入到新小區中,給其他居民帶來不便。

2、幾點建議

1加強建設。為村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如:圖書館、健身器材、電影院等。

2重視教育。上級部門應針對村民需求,為他們提供學習機會,提高全民文化素質。

3加強農村學校的教育管理工作。應提高鄉村教師的知識水平和道德水平,使農村的孩子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真正地學到文化知識,提高文化素質,這必將對未來農村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