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頒獎詞素材摘抄【精品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86W

感動中國2022十大人物頒獎詞素材摘抄【精品多篇】

.胡忠謝曉君夫婦堅守在雪域 篇一

高原上的支教者

胡忠、謝曉君夫婦都是成都中學的老師。2000年,胡忠以志願者身份來到甘孜州塔公鄉,2003年,妻子帶着三歲的女兒也來到這裏支教,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這樣評價胡忠、謝曉君:他們的高原紅,是陽光的沉澱,也是心中澎湃的熱血在臉上的體現,這是我們這個時代最新鮮最健康的紅潤。這一票我要表達向他們的敬意和讚美。

推選委員于丹説:這兩位老師讓我們知道:人最大的富庶在於愛和信念的堅持,他們用生命提攜了孤兒的成長,在一個物質繁盛的時代裏,他們仍然讓世界相信:精神無敵。

頒獎辭∶他們帶上年幼的孩子,是為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放下蒼老的父母,是為了成為最好的父母。不是絕情,是極致的深情;不是衝動,是不悔的抉擇。

感動中國觀後感素材 篇二

“生命於你不止一次,士兵於你不只是經歷。沒有屈服長津湖的冰雪,也沒有向困苦低頭。與自己抗爭,向貧窮宣戰,一直在戰鬥,一生都在堅守。人的生命應當像你這樣度過。”這是2021年度“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給予朱彥夫的頒獎詞。

“父親在我眼中是一位自立自強的勇士,他一輩子就像一個軍人一樣。在戰場上打仗就豁上命去打,當村支書就豁上命去幹,寫書的時候就豁上命去寫。”朱彥夫的女兒朱__這樣形容他。

朱彥夫的事蹟並不是第一次進入《感動中國》的視線。“在朱彥夫老人身上,幾乎具備了中華民族全部的美德。在每一個階段,他都是一種傳奇,可以説早就應該登上感動中國舞台了。”《感動中國》製片人朱_告訴記者,雖然欄目組在很早以前就把朱彥夫列入了候選名單,然而《感動中國》畢竟是一個年度的節目,很多時候要有年度新聞性的考量。“但今年《長津湖》的上映讓觀眾對那段歷史有了更多的瞭解,我們也就借這個契機把老人推上了這個舞台。”_説。

秦玥飛 篇三

澄清有片心

阿布列林·阿布列孜,維吾爾族,哈密司法系統出了名的黑臉包公,他在哈密市檢察院和法院工作了31年,辦理了近千件案件,經他審理的案件,沒有發生過一次改判、錯判,樁樁是無可辯駁的鐵案,人稱“鐵案法官”。

31年來,阿布列林經歷了死亡的威脅,説情者的糖衣炮彈,親戚們的怨恨,數十年如一日,他恪守着職業準則,用生命去捍衞法律的尊嚴。

阿布列林為何有堅如磐石的意志?因為他心中有個榜樣——焦裕祿。1968年,阿布列林曾經在途徑河南時訪問蘭考焦裕祿故居,這次蘭考之行影響了他一生。

阿布列林退休以後,依舊不忘初心,常去哈密最大的惠康園社區,為百姓做免費的法律諮詢,幫素不相識的人們解決實際困難。

阿布列林説,“在這40多年當中,我可以説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管是年輕的時候也好,老的時候也好,能做的工作,我都滿腔熱情地去做,我自己可以説,我是焦裕祿的好學生。”

頒獎辭

在細碎的時光中守望使命,以奮鬥的精神擁抱生活。執法無私,立身有責;恪盡職守,勤勉為公。在這片土地上,紅柳凝聚水土,你滋潤心靈。

楊振寧愛國事蹟 篇四

1949年,楊振寧進入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後,開始同李政道合作進行粒子物理的研究工作,其間遇到許多令人迷惑的現象和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們大膽懷疑,小心求證,最終推翻了宇稱守恆律,使迷惑消失,問題解決。楊振寧在1957年諾貝爾演講中這樣説道:'那時候,物理學家發現他們所處的情況就好像一個人在一間黑屋子裏摸索出路一樣。他知道在某個方向上,必定有一個能使他脱離困境的門。然而究竟在哪個方向呢?'原來,那個方向就是宇稱守恆定律不適用於弱相互作用。'

楊振寧謹記父親楊武之的遺訓:'有生應記國恩隆'。他在1971年夏,是美國科學家中率先訪華的。他説:'作為一名中國血統的美國科學家,我有責任幫助這兩個與我休慼相關的國家建立起一座瞭解和友誼的橋樑。我也感覺到,在中國科技發展的道途中,我應該貢獻一些力量。'

楊振寧是這樣説,也是這樣做的。6年來,他頻繁穿梭往來於中美之間,做了許多卓有成效的學術聯繫工作。他寫過這樣兩句詩:'雲水風雷變幻急,物競天存爭朝夕。'

人們讚揚在理論物理前沿度過了半個世紀的諾貝爾獎得獎人楊振寧是一位堅忍不拔、具數學天才的科學家。他致力於揭示自然的對稱性,而這些對稱性常常是隱藏在雜亂的實驗物理結果的後面。

楊振寧長時期在看來是神祕的物理學和數學的十字路口工作。在這個領域內,一組漂亮的方程式可以是靈感的源泉,甚至可以在還沒有實驗證據以前就洞察物理世界是怎樣運轉的。這是一個外行很難懂的世界,其中有充滿了希臘字母的方程式的黑板,有尋求用數學去解決問題的“品味”和“風格”,有尋求用正確語言來描述物理世界的出自內心的靈感。

物理學家戴森去年在石溪為楊振寧退休所舉行的學術討論會上説:“楊振寧對數學的美妙的品味照耀着他所有的工作。它使他的不是那麼重要的工作成為精緻的藝術品,使他的深奧的推測成為傑作。”這使得他“對於自然神祕的結構比別人看得更深遠一些”。

楊振寧已有華髮,可是看起來比他的實際年齡年輕得多。他仍穿梭於紐約和遠東之間。他和香港以及北京的大學有密切的聯繫,並且是設在南朝鮮漢城的一個理論物理中心的主席。

在關於他的生活和時代的一次廣泛的談話中,楊振寧談到他的物理學生涯,談到他沒有能從事某些領域的研究而感到的遺憾。楊振寧也談到他在中國童年和他長時間為溝通美國和自己的祖國在科學和文化方面的差異所作的努力。楊振寧談到他擔心中美關係的裂痕會擴大,以及由於新近對台灣出生的物理學家李文和間諜活動嫌疑的調查,將為亞洲和亞裔美國科學家帶來的困難。·1971年中美關係開始解凍,楊振寧自1945年到美國來當研究生以後第一次回到中國大陸。他會見了已故的周恩來和中國的其他領導人,幫助開展了兩國之間的科學合作。他擔心這些合作將面臨危險。

那時候,當他從國外旅行回來後,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的人員常常去找他。中央情報局的官員第一次去找楊振寧時楊要讓他的祕書記錄他們的談話,以免誤解。楊振寧繼續保持和中國的密切聯繫,他説:“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近來沒有再來找我的麻煩。”

楊振寧最關心的是科學而不是政治。他談到自己的一些經歷:一個從中國偏僻地區一個落後的城市來的年輕學生,怎麼會有幸參與20世紀一個最主要的思想革命。這場革命是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方法來了解自然的無窮多樣性,從混沌的星球爆炸到電子環繞原子核的顫動。

1956年楊振寧第一次出名。那一年他和李政道共同發表了一篇文章,推翻了物理學的中心信息之一——宇稱守恆基本粒子和它們的鏡象的表現是完全相同的。因為這個工作,兩人獲得了1957年的諾貝爾獎。

從長遠來看,1954年楊振寧和已故的米爾斯的開拓性的工作卻更為重要。那一年,兩人都在布洛克海文國立實驗室工作。他們提出了一個稱為非阿貝爾規範場的理論結構。以後證明它是以統一的方式描述作用力和基本粒子的關鍵。布洛克海文的一位理論物理學家馬奇努説:“當它在1954年寫成時,爭論極大。一些人認為它和物理世界無關。”當時,楊和米爾斯沒有繼續發展下去。可是以後證明,這個從微分幾何和纖維叢這樣的抽象世界中抽提出來的數學,正是為描述像磁、電、強核力,也許還有重大相互作用中,中界作用力的粒子交換所。戴森講道:“我要説,在楊振寧的工作中最最重要的是規範常已經證明這比他和李政道關於宇稱的工作要重要得多。”

楊振寧和李政道的關係變得愈來愈緊張,兩人在1962年分手。楊振寧拒絕談論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的關係變得緊張的。他説:“這是我生命中令我非常失望的一件事情。我要説,這是一個悲劇。”他們兩人已經有幾十年沒有講話了。

如果非要説楊振寧的愛國事蹟,那就是他現在回來到清華教書,把先進的思想,理念,技術,在美國的先進資料都帶回來了,並且教育了祖國的下一代!

這就是他最大的貢獻和最愛國的事蹟!

.阿里木烤羊肉串的慈善家 篇五

40歲,新疆維吾爾人。8年來,阿里木賣出30多萬串羊肉串攢下的10多萬元,全部捐獻出來資助了上百名貧困學生。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崔永元這樣評價阿里木∶阿里木的義舉告訴我們,慈善沒有門檻,哪怕只有一米見方的鐵皮家當,你也可以為慈善扇風點火。阿里木,草根慈善,用人間煙火展現善良情懷。

推選委員陳菊紅説:傳説中貴州晴天很少,阿里木的行動給這裏帶來了照亮人內心世界的熱烈的陽光。

頒獎辭∶快樂的巴郎,在煙火繚繞的街市上,大聲放歌。苦難沒有冷了他的熱心,聲譽不能改變他的信念。

一個人最樸素的惻隱,在人羣中激盪起向善的漣漪。

支月英 篇六

暖帶入春風

山西臨汾紅絲帶學校,目前有33名學生,都是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有一半孩子失去了雙親。這樣的學校,全國只此一家。郭小平是這所特殊學校的校長,也是創始人。

2004年,山西省臨汾第三人民醫院院長郭小平看到艾滋病區的幾個孩子到了上學年齡卻沒法上學,便和同事一起辦起了“愛心小課堂”,在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2006年9月1日,臨汾紅絲帶學校正式掛牌成立,2011年學校被列入正式國民教育序列。艾滋病感染兒童在這裏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安心接受與正常孩子一樣的教育。

多年來,郭小平創建紅絲帶學校一事,在社會上也受到不少爭議,但他一直在艱難中努力堅持。2015年,郭小平做出決定,辭去臨汾市傳染病院、第三人民醫院和中醫院這三家醫院的院長職務,只擔任臨汾紅絲帶學校校長。

郭小平説,“我應該把精力集中到這。好多人迷惑,醫院院長不當,跑這幹這,好像不可理解。換一個院長其他人也能做,但是這個學校的校長不是換一個校長就能做成了,因為這些孩子認人,就認我這個人,不是認這個位置。”他最大的願望就是,隨着社會進步,艾滋病患兒終究會到正常的學校去上學。

頒獎辭

瘦弱的孩子需要關愛,這間病房改成的教室,是温暖的避難所。你用十二年艱辛,呵護孩子,也融化人心,郭校長,你是風雨中張開羽翼的強者。

.朱光亞兩彈元勛 篇七

生於1924年,逝於2011年。20世紀50年代末被任命為中國核武器研製的科學技術領導人。

感動中國推選委員陳章良這樣評價朱光亞:縱覽全局,心繫祖國,中國核事業的領航人,保衞的是家,捍衞的是尊嚴,顯示的是中華民族的錚錚傲骨!

推選委員閻肅説:肅然起敬,卓越功勛,他代表的羣英,使我們的民族——自強,自信,自力,自尊!

頒獎辭∶人生為一大事來。他一生就做了一件事,但卻是新中國血脈中,激烈奔湧的最雄壯力量。細推物理即是樂,不用浮名絆此生。遙遠蒼穹,他是最亮的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