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多篇新版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51W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多篇新版由本站會員“xyz”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多篇新版

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藴含着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揉了多種民俗為一體,節俗內容豐富。扒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那你知道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都有那些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5篇最新範文_。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1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從“划龍舟”、“佩香囊”到“吃粽子”,現在,人們對端午節的記憶只剩下吃粽子和放假。有學者甚至提出“保衞端午節”,就是要保衞這一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弘揚愛國精神,多些家國情懷。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為何成為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節日?因為屈原舍小家為大家,心繫國家和人民,卻受排擠誹謗,被流放後自沉於汨羅江,以身殉國。這種人值得紀念。因為,他詮釋着一個人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大愛,體現出一種家國情懷。

時至今日,端午節不僅為弘揚傳統文化,更為讓我們找到彌足珍貴的家國情懷。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與國緊密相連。千萬家好,最小家才能更好,有國才有家,無國哪有家。

革命戰爭年代,家國情懷很容易產生,“母親教兒打東洋”、“妻子送郎上戰場”都是詮釋。但和平年代,家國情懷需要厚植並弘揚。家國情懷是接續民族進步的精神紐帶,凝聚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激發個人成長的向上追求。

厚植家國情懷,要牢記歷史使命,心繫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密切關注時代和社會變化,勇於擔當真抓實幹。我們要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傳播中華文明的歷史使命,認清世情、國情、黨情,保持危機意識,與時代共奮進、與祖國共命運、與人民共發展。

現今,端午節紀念屈原,絕不僅僅是流於表面形式,而是要有“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決心,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傳承和弘揚其中藴含的家國情懷。

讓中國傳統節日承載家國情懷,永續家國情懷,激發創新、前行的動力,創造更輝煌的“中國奇蹟”,譜寫更精彩的“中國故事”。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2

截至15日上午,北京市已通報累計新增79例確診病例,後續不排除出現續發病例的可能。在抓緊救治患者的同時,儘快阻斷病毒傳播鏈,控制住疫情反彈波及的範圍,守護好首都人民的生命健康,任務緊迫,責任重大。

此次出現新增病例之前,北京已連續56天無新增病例,前一階段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明顯。但此次疫情反彈説明,新冠肺炎病毒無孔不入,防控難度極大,稍有疏漏就可能功虧一簣。面對已經取得的防控成果,不能有絲毫驕傲自滿、麻痺鬆懈,必須堅決貫徹落實中央關於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部署,以慎之又慎的精細措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把各項防控工作做在前頭,落在實處。

當務之急是流行病學調查和病毒溯源要更加精細。目前,北京市通報的絕大多數確診病例均有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活動史或與該市場高度關聯。農產品市場人員流動性大、輻射面廣,當務之急要進一步做好流行病學調查和病毒溯源工作,這兩項工作務必要精細到每個商户、每個攤位、每塊案板,精準篩查出密切接觸者並第一時間隔離,程度切斷疫情傳播途徑,減少感染病例。

其次是常態化防控的各項工作要更加精細。疫情防控存在不確定性,必須以更高的標準做好常態化防控,堅持思想不鬆、責任不鬆、措施不鬆、工作不鬆,防控措施要精細到每個街道、每個社區、每個單位、每個人,加大對疫情防控死角的清查,堵住所有可能的漏洞,切實把首都疫情防控網織密織細,不讓病毒有可乘之機。對於新增病例,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的原則,切實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落實到患者救治工作中。

再次是保供給穩物價工作要更加精細。新發地市場是北京重要的農副產品供應市場,要降低市場暫時休市造成的影響,切實保障首都市民的“菜籃子”“米袋子”,讓羣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除了及時出台應急交易保供措施之外,還需要在農副產品貨源組織、市場調配、價格穩控、檢疫檢測等各個環節上下功夫。

針尖大的窟窿能漏過斗大的風。北京已經啟動問責機制,各級黨政幹部應當引以為戒,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僥倖心理,各負其責、各盡其責,主動查找潛在風險,完善政策、打好補丁,將工作措施抓緊抓實抓細。要立足防大疫、打大仗,強化底線思維和擔當意識,以更加堅決果斷的舉措、更加精準精細的工作,從防與治兩端發力,將疫情反彈遏止於成災之前。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3

粽香濃、雄黃烈;龍舟競逐、吟詩折柳;插艾條、菖蒲辟邪,帶銅錢、肚兜祈福……端午臨近,這一中國節,再次激活歷史傳統、喚起文化記憶,塑造着一個民族共同的心靈認同。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端午節內涵豐富,從其各種別名中可見一斑。天中節、龍舟節、浴蘭節、端陽節、詩人節……顧名可思義,歲時節點、人神祭祀、祈福納祥、家庭人倫,是構成端午文化的多重景深。“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對詩人屈原的紀念,更讓這個節日有了特殊而重要的地位。有人極而言之,“沒有端午,何以中國”,正是因為端午富含中華文化基因,既是中國人文化身份的表達,更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文化財富。

不過,就像很多傳統節日一樣,很長一段時間以來,端午也曾在“古今”和“中西”之間,一度失落。

自“古今”而觀之,高樓大廈的生活,遠離了田野山林,難以採摘艾草、菖蒲;流動時代的人們,雖能買到粽子,卻少了一大家子包粽煮粽食粽的其樂融融。自“中西”而觀之,聖誕節、感恩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成了“闖入者”,其商業化、娛樂化、趣味性,對中國傳統節日生態造成不少衝擊。這樣的“古今之變”“中西之惑”背後,是中國社會三千年未有之大轉型,也是人類文明亙古未有之大交融。置身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大潮之中,基於農耕文明而形成的端午節俗,該如何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場景?如若讓端午傳統持續失落,無疑會有損文化認同感、消散文化向心力。

然而,中華文化卻也正是在“古今”“中西”之間,獲得了更大張力。文化恰似長河,既有大浪淘沙沉澱的河牀,也有奔騰澎湃匯入的支脈,因而不捨晝夜、源遠流長。外在環境越是變化,文化傳統越需堅守,只有這樣,傳統方為傳統——這是考驗文化守成定力的重要維度。但傳統也不是死水、不是靜物,主動適應變化,創新表現方式,注入時代氣質,傳統方有生機也更具價值——這是考驗文化應變創新能力的重要維度。

端午文化,應該更可以在傳承中別開生面。現代化、全球化、信息化,正可為端午提供新的載體、創制新的手段、賦予新的內涵。比如,立足對屈原的紀念,發掘“詩人節”傳統,讀詩誦詩賽詩,重塑“詩如海”的端午;比如,借鑑電商營銷模式,網上摘粽葉、自助配香包,實現“數字化”的端午;比如,順應全球化大趨勢,推動東亞國家共建共享端午文化,打造“走出去”的端午。在這些方面,政府、企業、媒體、社會都可大有作為。端午如是,整個中國的文化建設又何嘗不是這樣?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前提是文化自覺,關鍵是文化創新。傳統節日,藴藏着一個民族的集體意識,描繪着一種文化的共同底色,是以文化創新形塑文化自信的抓手。從這個角度看,弘揚端午文化,正是為了塑造中國人的文化認同和身份認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4

《史記》中的《屈原列傳》,是極富感情色彩的篇章,記述了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忠誠不渝。受讒遭貶的悲慘遭遇,高度評價了屈原的才幹和人格。司馬遷寫道,屈原回答漁翁的提問:“我寧願投入浩浩的江水而葬身魚腹,又怎麼能讓高潔的德操,蒙受世俗的污穢呢?”於是,屈原寫了一篇《懷沙》,抱着石頭自投汨羅江。2200多年後的抗日戰爭時期,現代作家郭沫若的歷史劇《屈原》中,屈原那長達1500多字的吶喊着力塑造了熱愛祖國、不畏強暴、堅持鬥爭的愛國詩人和政治家的形象,震動了1942年的山城重慶。屈原的愛國精神感天動地,須知,愛國主義是對祖國最純潔、尚、最神聖的感情,愛國是一種尊嚴,一種信念。所以端午文化,它也是中華民族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精神支柱。

為了紀念屈原,端午節的內涵豐富。從古自今,每逢農曆五月初五,家家門上都會掛着菖蒲避邪;大江大河舉辦龍舟競賽;把灌醉的鴨羣放入江河中,人們爭相游水去搶,觀者水泄不通,熱鬧非凡;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粽子,喝雄黃酒,盡享天倫之樂;有文化之家還吟詩折柳祈福;戲曲《白蛇傳》久唱不衰……這些富含中華文化基因,塑造着一個民族共同的心靈認同,所以有人極言之“沒有端午,何以中國”!

“江流曲似九迴腸”(柳宗元句),歷史長河就是這樣,端午文化也命運多舛。曾經被當成落後文化被打壓,至今難以恢復元氣,一些地方被淡化,甚至失落。改革開放後,西方“洋節”乘虛而入,以商業性、娛樂性、趣味性衝擊着中國傳統節日,情人節、聖誕節、感恩節等等……一點點地磨損着文化的認同感、消散着文化的向心力。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句)魯迅稱讚那些有自信力、埋頭苦幹的人是“中國的脊樑”。總書記也講:“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一定會使傳統文化獲得更大的發展張力,端午文化也應該發揚光大。置身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的時代,如何讓基於農耕文明形成的端午習俗,融入現代人的生活,就要求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可喜的是,各地發揚傳承端午文化,都有一些新探索,努力走進新時代。比如,把搶酒醉鴨子也像龍舟競逐一樣,納入羣眾性體育活動,端午時節在有江河水庫的地方舉辦。又比如,有些地方端午節舉行讀詩寫詩賽詩活動,繁榮文藝創作。也還有把吃粽子、喝雄黃酒納入飲食文化範疇的,端午期間羣眾評選美食、評級廚師。還有在網上摘粽葉、購菖蒲,買粽子、打造“數字”端午……等等,不一而足。

歸來吧,端午文化,這是社會的共識、政府的作為、企業的良知、媒體的責任。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5

豐富的歷史意義、文化意涵,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巨大魅力,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對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詮釋,很好地呈現了傳統節日中藴含的傳統文化,推動傳統節日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生活。

端午節臨近,在一些城市的商場等公共場所,龍舟、菖蒲等為節日平添了文化意藴,不僅為公共空間拓展了文化內涵,也對端午節背後的傳統文化進行了具有當代意識的闡釋,讓人們近距離體驗了一次有“文化味”的端午節。

古語有云,“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作為文化的重要載體,傳統節日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信仰、倫理道德、價值觀念、行為規範等。我們在端午節紀念2000多年前的愛國者屈原,就是為了憶念其偉大,傳承其精神。又因為農曆五月是仲夏,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的好日子,故五月初五也被稱為“端陽節”。這些豐富的歷史意義、文化意涵,賦予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以巨大魅力,並以潛移默化的方式,將中華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力量根植人心。

然而,包括端午節在內的許多傳統節日的內涵一度被人們淡忘,不少人索性將端午節稱為“粽子節”,彷彿節日除了吃粽子再無別的含義。過年吃餃子,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這些是通過飲食的方式對傳統節日的紀念。但也要看到,隨着時代的進步,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元,生活節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怎樣才能讓傳統節日更好地吸引年輕人,讓人們更好地體驗傳統節日背後的傳統文化?如何將傳統節日更好地與當代生活相結合?這些都構成了新的課題。

事實上,隨着近年來人們對傳統文化的興趣逐漸提升,公眾對傳統節日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一些適應當代生活的表現方式、傳播方式紛紛湧現。對傳統文化的新表達、新詮釋,很好地呈現了傳統節日中藴含的傳統文化,推動着傳統節日融入當代中國人的生活。這些嘗試表明,今天,傳統節日也可以過得很時尚。比如,前不久,某網絡視聽平台播出紀錄片《佳節》,分為《春望》《秋思》和《冬聚》3集,展現了中華民族代表性傳統節日慶典如何從農耕社會發展而來,這些古老的傳統又如何在當代中國快速的發展中伴隨人們的生活與時俱進,贏得大量觀眾點贊。

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在今天得以更好地涵養和傳承,既要藉助一些看得見、摸得着的象徵性場景、儀式性物品,也需要適應當代生活的表現形式和表達方式,將傳統文化通過當代的表達方式和傳播渠道呈現在人們面前。比如,在年輕人聚集的網絡平台上,推動傳統文化與最新的網絡視聽方式相結合,不僅能為網絡視聽節目的創作帶來更有分量的題材和內容,也有助於傳統節日及其承載的傳統文化的傳播,為傳統習俗更好走近年輕人搭建平台。

我國地域遼闊,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不盡相同,但節日中藴含的文化認同感和價值觀是相通的。傳統節日就像一條紐帶,連結着生活在廣袤中華大地上的人們,傳承着中華民族共同的文化基因。

2020端午節的收穫和感受5篇最新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