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關於鼓的成語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8.28K

關於鼓的成語

關於鼓的成語1

春秋時期,有一次齊國攻打魯國。當時,齊國強大,魯國弱小,魯國的國君魯莊公動員全國的軍隊準備抵抗。魯國有一個精通兵法、很有謀略的人叫曹劌,他自告奮勇,請求跟魯莊公一同參戰。

魯莊公和曹劌同坐一輛戰車,率領軍隊在魯國的長勺與齊軍作戰。雙方剛擺好了陣勢,魯莊公就要擊鼓進攻。曹劌説:“時機未到,不能進攻。”齊國擊了三次鼓,發了三次進攻的命令,曹劌才對魯莊公説:“好了,現在可以進攻了。”於是,魯軍鼓聲震天,士兵們像潮水一樣衝向齊軍,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抱頭逃命。莊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劌卻又阻止,並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跡,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觀察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説:“現在可以追擊了!”

莊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魯莊公問曹劌:“為什麼要等齊軍擊鼓三次以後,你才讓我下令出兵呢?”曹劌答道:“打仗時主要是靠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兵們的鬥志最旺盛;第二次擊鼓的時候,大家的士氣就會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擊鼓的時候,士兵的勇氣就全消失了。等齊軍的三通鼓擊完,我們才擊鼓衝鋒,這時齊兵的勇氣已經衰竭,而我方的士氣正是最旺盛的時候。因此,一鼓作氣,打敗了齊軍。”

在高中的語文課本上有這樣一篇文章叫做《曹劌論戰》,講的就是這樣的一個故事,曹劌是一個十分富有智慧的人,他擁有巧妙的作戰技巧和方案,並且最後以少勝多的戰果都不禁讓人敬佩。

我相信,大家都想成為一個像曹劌這樣有勇有謀的人。那麼就讓我們現在先來看一下在這個故事中藴藏着的小道理吧。曹劌之所以能取得勝利,依靠的就是一鼓作氣這個道理,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曹劌選擇在對方軍隊最弱的時候第一次吹響號角,全軍大鎮,最後才能夠取得勝利。

在生活當中也存在着這樣的一個道理,當我們第一次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往往是積極性最高的,然後往後就會依次衰減。所以,我們要學會合理的分配安排自己的做事順序和時間,這樣就會大大的提高我們做事情的效率和成功率。

關於鼓的成語2

【出處】

《左傳·莊公十年》:“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解釋】

一鼓:第一次擊鼓;作:振作;氣:勇氣。第一次擊鼓時士氣振奮。比喻趁勁頭大的時候鼓起幹勁,一口氣把工作做完。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一往直前。

【近義詞】

一氣呵成、趁熱打鐵

【反義詞】

一敗塗地、偃旗息鼓

【典故】

據《左傳》載,這次魯國的勝利,與曹劌[guì]的精明策劃有很大關係。

曹劌既非武將,也非文臣,但深通兵法。他得悉齊國發兵來犯,魯莊公準備抵抗,便主動要求面見莊公。他的親友鄰人勸他:“國家大事,自有那些天天吃肉的大官管着,你何必瞎操心?”曹劌説:“那些大官目光短淺,不會有深謀遠見。”

曹劌去見了莊公,他首先提出:先取信於民,是戰前重要的政治準備,這也是獲勝的保證。並要求作戰的時候允許他一起去,於是莊公便叫他同車出發。在長勺的地方,齊、魯兩軍相遇。雙方列成陣勢,戰鬥即將開始。只見齊軍大擂戰鼓,準備進兵。莊公也準備擂鼓迎擊。曹劌阻止道:“等一等。”齊軍見魯軍沒有反應,又擂了一通鼓。這樣齊軍擂鼓三通,魯軍總是按兵不動。直到齊軍三通鼓罷,曹劌才説:“現在可以進兵了!”魯軍戰鼓一響,下令衝殺,士兵們一聲吶喊,直撲敵陣,猛不可當。齊軍大敗,狼狽而逃。

莊公正想下令追擊,曹劌卻又阻止,並下車細看地面齊軍兵車輪跡,又攀上車前橫木,注意暸望敵軍退走的情形,然後説:“現在可以追擊了!”莊公當即下令追擊。魯軍乘勝前進,把齊軍全部趕出國境。

這次獲勝,魯莊公卻不明由曹劌為什麼這樣指揮。曹劌説:“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戰鬥,主要是靠勇氣。第一通鼓時,士兵們勇氣最足,到再擂鼓時,勇氣有些衰落;到第三通鼓,勇氣更全部消失了。敵軍勇氣消失,我們則一鼓作氣,鬥志昂揚,所以打敗了他們)”。曹劌又説:“齊國軍力不能低估,説不定會設下伏兵,詐敗引誘我們。我‘視其轍亂,望其旗靡’,這才放心追擊 ”。(“轍亂”,輪跡混亂;“旗靡”,旗幟倒掩,説明倉皇逃竄。)

關於鼓的成語3

1、卧薪嚐膽: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奮圖強。

2、有志者事竟成:比喻有崇高志向的人,只要堅持不懈地為實現這種志向努力,就一定會取得成功。

3、磨杵成針:杵:鐵棒。把一根鐵棒磨成一根針。比喻只要有恆心,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功。

4、披荊斬棘:劈開叢生多刺的野生植物。比喻在創業過程中或前進道路上清除障礙,克服重重困難。

5、髀肉復生:根據這個故事,後來人們引出“髀肉復生”這個成語,比喻不甘虛度光陰,要有所作為。

6、百丈竿頭:原意是佛教學説,指道行造詣達到最高境界。比喻不滿足已得的成就,要繼續攀登高峯。

7、囊螢映雪:原是車胤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後形容刻苦攻讀。

8、只爭朝夕:朝:早晨;夕:晚上;朝夕:形容時間短暫。比喻抓緊時間,力爭在最短的時間內達到目的。

9、焚膏繼晷: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10、兀兀窮年:出自東漢·班固《漢書·王褒傳》,指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勤勞不懈。比喻做事不辭勞苦。

11、引錐刺股:錐:錐子;股:大腿。晚間讀書時想睡覺,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以保持清醒。形容學習勤奮刻苦。

12、熟能生巧:熟能生巧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説任何工作只要反覆實踐,堅持不懈地努力,都能掌握熟練的技巧,找到竅門。

13、韋編三絕:韋編:用熟牛皮繩把竹簡編聯起來;三:概數,表示多次;絕:斷。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比喻讀書勤奮。

14、百折不撓:撓:彎曲,比喻屈服。這則成語的意思是無論遭受多少挫折都不動搖不退縮不屈服。形容意志堅強,品節剛毅。

15、水落石出:水滴石穿這則成語的本意是水不住往下滴,時間長了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懈,細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難辦的事。

16、學如不及,猶恐失之:學習好像追趕什麼,總怕趕不上,趕上了又怕被甩掉。形容學習勤奮,進取心強。又形容做其他事情的迫切心情。

17、大器晚成:“大器晚成”,指能做大事的人往往要經過長期的鍛鍊,故成名一般都比較晚。現在,人們常用來作為對長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話。

18、往者不諫來者可追:往者:過去的事;諫:規勸;來者:未來的事;猶:還;追:趕上。過去的不能挽回彌補,未來的還是能趕得上的。後多用作鼓勵之辭。

關於鼓的成語4

順接:掀風鼓浪 → 浪子宰相 → 相互尊重 → 重氣徇名 → 名正言順 → 順天應人 → 人馬平安 → 安忍阻兵 → 兵燹之禍 → 禍從口出 → 出詞吐氣 → 氣驕志滿 → 滿舌生花 → 花貌蓬心 → 心億則樂 → 樂山愛水 → 水火不投 → 投鞭斷流 → 流水桃花 → 花樣不同 → 同仁一視 → 視有若無 → 無一不知 → 知無不言 →

逆接:掀風鼓浪 → 得月較先 → 一蹴而得 → 眾口如一 → 一不扭眾 → 合兩為一 → 珠連璧合 → 好語如珠 → 私諧歡好 → 舞弊營私 → 神飛色舞 → 下筆有神 → 正冠李下 → 大中至正 → 事關重大 → 草率了事 → 驚蛇入草 → 骨顫肉驚 → 龍章秀骨 → 馬如游龍 → 風檣陣馬 → 一路順風 → 言行抱一 → 知而不言 →

關於鼓的成語5

西漢末年,王莽篡位,改國號為“新”。

劉秀起兵反對,實力不斷壯大,後來當上皇帝,建立東漢王朝。

光武帝劉秀雖然建立了東漢政權,但是邊遠地帶卻還沒有完全統一。

公孫述佔據了四川一帶,並且自己當起了皇帝。

隗囂(wtiáo)在甘肅一帶自稱西州大將軍。

而隗囂和公孫述也有矛盾,雙方不斷髮生鬥爭。

於是,劉秀為了孤立公孫述,就想拉攏隗囂。

有一次,劉秀聽説隗囂打退了公孫述的進攻,便立刻寫信給隗囂,表示願意同他友好,並聯合起來共同對付公孫述。

信中説:“我現在忙着在東方打仗,目前實在是沒有力量攻打成都和公孫述一比高下,而且,我西方的'兵力也很薄弱。

如果公孫述侵犯漢中,甚至騷擾長安的話,我希望能得到你軍隊的幫助。

這樣,在西方戰場上,我就可以和公孫述旗鼓相當了。

”後來,隗囂就歸順了劉秀,成為光武帝的將領。

後來,人們用“旗鼓相當”來比喻雙方的實力非常接近,難以分出誰高誰低。

旗鼓,都是古代軍隊行軍打仗用來傳達指揮官命令的工具。

關於鼓的成語6

膠柱鼓瑟的成語故事説的是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技術,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鄉。齊人回家後,擺弄了多年,總是彈不出一支曲子。

1 、膠柱鼓瑟的故事

齊人跟趙人學習瑟這種樂器。他不去刻苦鑽研演奏瑟的技術,卻依照趙人預先調弄好的音調,將瑟上調音的短柱用膠粘固起來,就高高興興地回到了家鄉。齊人回家後,擺弄了多年,總是彈不出一支曲子。他還覺得奇怪呢!後來,有人從趙國來,瞭解到是怎麼回事,覺得這個齊人的舉動是多麼愚蠢啊!

2 、膠柱鼓瑟材料

【發音】jiāo zhù gǔ sè

【出處】《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王以名使括,若膠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讀其父書傳,不知合變也。”

【解釋】原意就是用膠把柱粘住,使音調不能調整。現含貶義色彩,指不能靈活變通。多用於書面語中。膠柱鼓瑟”,亦作“膠柱調瑟”。比喻拘泥成規,不知靈活變通。

【近義詞】膠柱調瑟、刻舟求劍

【反義詞】隨機應變、通達權變

【成語舉例】若非公孫杵臼,焉得趙氏孤兒,既以遇難避仇,不必~。 ★明·無名氏《鳴鳳記·桑林奇遇》

關於鼓的成語7

卷旗息鼓 擂鼓篩鑼 鼓刀屠者 矇在鼓裏

密鑼緊鼓 暮鼓晨鐘 旗鼓相當 篩鑼擂鼓

詩腸鼓吹 陶熔鼓鑄 掀風鼓浪 腰鼓兄弟

揚鈴打鼓 偃旗息鼓 搖脣鼓舌 一鼓作氣

漁陽鼙鼓 重整旗鼓 朝鍾暮鼓 扯鼓奪旗

櫜弓卧鼓 村歌社鼓 村簫社鼓 對牛鼓簧

鼓吹喧闐 鼓脣搖舌 鼓脣咋舌 鼓腹含哺

鼓腹含和 鼓腹擊壤 鼓睛暴眼 鼓腦爭頭

鼓餒旗靡 鼓旗相當 鼓舌掀簧 鼓舌揚脣

鼓舌搖脣 鼓衰力盡 鼓吻奮爪 鼓吻弄舌

鼓舞歡忻 鼓舞歡欣 鼓眼努睛 鼓樂喧天

歡忭鼓舞 歡呼鼓舞 歡忻鼓舞 擊壤鼓腹

金鼓連天 樓船簫鼓 掉舌鼓脣 烽鼓不息

鼓盆之戚 鼓舞人心 鼓角齊鳴 含哺鼓腹

鼓脣弄舌 歡欣鼓舞 擊鼓鳴金 膠柱鼓瑟

緊鑼密鼓 開台鑼鼓 羯鼓催花 金鼓齊鳴

擂鼓鳴金 兩部鼓吹 鑼鼓喧天 布鼓雷門

鼓樂齊鳴 桴鼓相應 鳴鼓而攻 敗鼓之皮

敝鼓喪豚 晨鐘暮鼓 打退堂鼓 大張旗鼓

暮鼓朝鐘 敲鑼打鼓 收鑼罷鼓 懸鼓待椎

偃旗僕鼓 偃旗卧鼓 掩旗息鼓 搖脣鼓喙

一鼓一板 漁陽鞞鼓 朝鐘暮鼓 鐘鼓之色

鐘鼓饌玉 重興旗鼓 重振旗鼓 鳴鼓而攻之

明鼓而攻之 破鼓亂人捶 當面鑼,對面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