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朝花夕拾》裏的各個人物分析【通用多篇】

欄目: 實用文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36W

《朝花夕拾》裏的各個人物分析【通用多篇】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篇一

作為革命民主主義的啟蒙思想家和偉大的反封建戰士,魯迅始終以極大的熱情關注着中國農民的命運。在短篇小説《祝福》中,他又挑開了很少為世人所知曉的生活一角──農村婦女創傷累累而又麻木愚鈍的心靈世界,向讀者提供了祥林嫂這個深受封建主義壓迫與殘害的悲劇典型。可是,究竟怎樣認識祥林嫂的悲劇?這個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祥林嫂是一個善良、樸實的貧苦農村婦女,她平生最大的願望,就是用自己誠實、勤懇的勞動,換取一種最起碼的“人”的生活。然而,誠如魯迅在雜文《燈下漫筆》中指出的那樣,中國人民在歷史上從來只有兩種命運:一是“想做奴隸而不得”,二是“暫時做穩了奴隸”。祥林嫂的一生,便始終在這兩者之間浮沉。祥林嫂本是衞家山一家以打柴為生的農户的兒媳,當比她小十歲的丈夫死去後,為了逃避婆家的轉賣,她逃到魯鎮,做了魯四老爺家的女工。她食物不論,幹活不停,“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這在她,似乎是“暫時做穩了奴隸”。但“好”景不常。不久,她就被跟蹤而來的婆家人搶走,捆綁着塞進花轎,以八十千大錢的價格賣給深山裏的農民賀老六做老婆。綁架式的買賣婚姻,以暴力強逼再嫁的遭遇,再次表明了祥林嫂的奴隸地位。幸而新丈夫“有的是力氣,會做活;房子是自家的”。加上有了孩子,她就又感到滿足了。旁人也認為她“交了好運了”。可這種“滿足”和“好運”,其本身就帶有悲劇的性質。因為她所感到滿足的,並非是不受壓迫的“人”的地位,而是“安分耐勞”的奴隸式生活。但即便是這種奴隸式的生活也不得長久。第二個丈夫不久死於貧病,兒子阿毛又被狼活活地吃掉了,族中的大伯收去了房屋。祥林嫂走投無路,只好再次到魯家幫工。她雖然蒙受瞭如此巨大的不幸,封建宗法勢力卻不能諒宥她的再醮兼再寡。最後竟將她當牛做馬的資格也剝奪了,使她落到了“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更加可悲的境地。可見,這種自覺的奴隸性格,正是造成祥林嫂悲劇的內在原因。

祥林嫂的悲劇,還表現在她不僅受到封建主義政治上、經濟上的壓迫,更遭致封建禮教與神權迷信的殘酷精神虐殺。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從一而終”,但封建族權又允許出賣守寡的媳婦。祥林嫂要遵奉禮教守寡,可宗法勢力又強迫她再嫁,她無論如何行事都是錯的。由此可見封建禮教的極端虛偽。小説中的魯四老爺──一位“講理學的老監生”,便儼然是封建禮教的化身。祥林嫂第一次到魯家幫工,魯四老爺就皺起了眉頭,分明“討厭她是個寡婦”。祥林嫂被婆家搶走,魯四老爺只説了句:“可惡!然而……”傭人被綁架,他不免感到有損自己的尊嚴和役使的利益,但一想到祥林嫂的婆家有權處置守寡的媳婦,他也就不好再説什麼了。他的一言一行,完全是從維護封建禮教出發的。因此,當第二次失去丈夫、死了孩子的祥林嫂再來幫工時,魯四老爺便視之為“敗壞風俗”的“謬種”,吩咐祭祀、祝福之類的事情決不許祥林嫂沾手。祥林嫂周圍的世界,也被封建倫理道德所支配。“鎮上的人們也仍然叫她祥林嫂,但音調和先前很不同;也還和她講話,但笑容卻冷冷的了。”祥林嫂全不理會這些事,她心中懷着一位仁慈母親的巨大悲哀,只是直着眼睛,和大家講述兒子阿毛被狼吃掉的慘事。開始,鎮上的人們頗有些同情,但不久,“便是最慈悲的唸佛的老太太們,眼裏也再不見有一點淚的痕跡”。祥林嫂哪裏知道,在那個冷漠的世界裏,她的悲哀“經大家咀嚼賞鑑了許多天,早已成為渣滓”。正當她被心靈的創痛苦苦地折磨時,迷信的柳媽又對她講述陰間的懲罰,這更使她感到極大的恐怖。為了“贖罪”,祥林嫂不惜將積年的工錢到土地廟去捐了一條門檻,自以為能夠恢復“人”的地位。不料,在冬至祭祖時,她又一次遭到主人的斷喝:“你放着罷,祥林嫂!”這一打擊使她的精神趨於崩潰。從此,她的記憶與體力大不如前,終被魯家趕走,淪為街頭的乞丐。到了這等地步,鬼魂和地獄的夢魘仍然咬噬着她的心。她不僅生前哀苦無告,還須懷着更大的恐懼走向死亡。從肉體到精神都被封建禮教與神權迷信摧殘虐殺,正是祥林嫂悲劇的根本所在。

祥林嫂的悲劇還在於,她一生順從封建禮教,到頭來卻被封建禮教活活吞噬;她受盡封建禮教與迷信的迫害,卻又被摧殘麻木得自覺和不自覺地去維護封建禮教與迷信。比如,她反抗再嫁,固然表明不願被婆家當做牲口一樣地出賣,要維護自己作為“人”的起碼的尊嚴,但支配她採取“出格”的反抗的內在原因,還是那種“從一而終”的封建觀念。祥林嫂花了極大的代價去捐門檻,也表明她信服了神權迷信,要以門檻作為替身,“給千人踏,萬人跨”,好贖了自己一世的“罪名”,免得死後到陰間再受酷刑。封建勢力的高壓與愚弄,就是這樣殘害、扭曲了祥林嫂的靈魂。通過這一完整的悲劇性格,《祝福》異常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禮教道德極端虛偽、殘酷的本質,向整個封建宗法制度提出了強烈的控訴。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篇二

細節描寫:

1、魯四老爺書房裏的對聯有沒有上聯?

《祝福》第二段中這樣描寫:“我回到四叔的書房裏時,瓦楞上已經雪白,房裏也映得較光明,極分明的顯出壁上掛着的朱拓的大“壽”字,陳摶老祖寫的,一邊的對聯已經脱落,鬆鬆的捲了放在長桌上,一邊的還在,道是‘事理通達心氣和平’。我又無聊賴的到窗下的案頭去一翻,只見一堆似乎未必完全的《康熙字典》,一部《近思錄集註》和一部《四書襯》。”這裏留下了許多疑問:魯迅先生為什麼沒有寫出全副對聯?有沒有上聯?如果有,上聯是什麼?

我查閲了《四書集註》,認為其上聯是:“品節詳明德性堅定。”之所以不寫上聯,一是暗示魯四老爺思想的陳腐,二是暗示魯四老爺品節和德性並不怎麼樣。留下的下聯,諷刺了魯四老爺處事並非“事理通達心氣和平”,而是一個脾氣粗暴的人。他和“我”一見面就大罵其新黨,在祥林嫂死的時候罵道:“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在衞老婆子合夥搶劫祥林嫂時,大怒説:“可惡!”如此等等,足見其心浮氣躁也。

2、祥林嫂死的時候到底多少歲?

小説裏,祥林嫂死之前的最後一次肖像描寫寫她四十上下,但究竟是四十以上,還是以下呢?通過細讀小説,可以擬出祥林嫂的“大事年表”:

二十六~二十七歲 第一次到魯鎮

二十七~二十八歲 再嫁(做了三個多月的工,被搶回家)

三十~三十一歲 第二次道魯鎮(生了阿毛,兩歲被狼叼去)

三十一~三十二歲 捐門檻

三十二~三十三歲 頭髮花白起來(捐門檻後不到半年)

三十七~三十八歲 死在祝福聲中(五年前的花白頭髮,即今已經全白)

所以,祥林嫂死的時候只有三十七八歲。

3、魯四老爺的兩次皺眉和兩個“可惡,然而……”

魯四老爺在文中着墨不多,但性格鮮明,且是一個重要的角色。他的肖像描寫很傳神,其中寫他的兩次皺眉頗有意思。

第一次皺眉是在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時,文章寫道:“四叔皺了皺眉,四嬸已經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討厭她是一個寡婦。”第二次是祥林嫂第二次到魯鎮,文章又寫道:“當她初到的時候,四叔雖然照例皺過眉,但鑑於向來僱用女工之難,也就並不大反對,只是暗暗地告誡四嬸説,這種人雖然似乎很可憐,但是敗壞風俗的,用她幫忙還可以,祭祀時候可用不着她沾手,一切飯萊,只好自已做,否則,不乾不淨,祖宗是不吃的。”可見魯四老爺的皺眉都是因為嫌棄祥林嫂是寡婦,認為她有剋夫命,傷風敗俗,聯繫到祥林嫂死時四叔的話:“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一個封建衞道者的形象躍然紙上。

同時,其語言“可惡,然而……”話中有話,耐人尋味。

第一次説“可惡,然而……”是在知道衞婆婆帶人來搶走祥林嫂時説的。其中的“可惡”是罵衞婆婆,意思是你竟敢到我這裏來搶人!魯四老爺認為這是有辱他的尊嚴的,所以説她可惡,但他馬上話語一轉:“然而……”,其意思是説:“你祥林嫂不該逃出來,既然婆婆來了,你是應該回去的。”顯然,他是維護封建道德觀念的。

第二次説“可惡”是罵衞老婆子。正如四嬸責怪她:“你是什麼意思?虧你還會再來見我們。你自己薦她來,又合夥劫她去,鬧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個什麼樣子?你拿我們家裏開玩笑麼?”待到老婆子道了歉,陪了罪,作出瞭解釋後,四叔又説:“然而……”意思是“不知者不為罪,你既然不知道她是瞞着婆婆,那就算了。問題嚴重的是祥林嫂怎麼能瞞着婆婆擅作主張跑出來呢?”可見,他是一個十足的封建衞道者。

4、為什麼要寫祥林嫂兩次將阿毛的故事?

阿毛的故事非常悽慘,對祥林嫂來説,可謂刻骨銘心。小説寫她兩次全過程敍述阿毛的悲慘故事,意在強化這一點。魯迅先生的高明之處在於,兩次敍述內容完全相同,但敍述的詞語有小小的變化。

第一次敍述如下:

“我真傻,真的,”祥林嫂抬起她沒有神采的眼睛來,接着説。“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清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我的話句句聽;他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掏米,米下了鍋,要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口看,只見豆撒得一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問,果然沒有。我急了,央人出去尋。直到下半天,尋來尋去尋到山坳裏,看見刺柴上桂着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説,糟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他果然躺在草窠裏,肚裏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手上還緊緊的捏着那隻小籃呢。……” 她接着但是嗚咽,説不出成句的話來。

第二次敍述如下:

“我真傻,真的,”她説,“我單知道雪天是野獸在深山裏沒有食吃,會到村裏來;我不知道春天也會有。我一大早起來就開了門,拿小籃盛了一籃豆,叫我們的阿毛坐在門檻上剝豆去。他是很聽話的孩子,我的話句句聽;他就出去了。我就在屋後劈柴,淘米,米下了鍋,打算蒸豆。我叫,阿毛!沒有應。出去一看,只見豆撒得滿地,沒有我們的阿毛了。(他是不到別家去玩的)各處去一向,都沒有。我急了,央人去尋去。直到下半天,幾個人尋到山坳裏,看見刺柴上掛着一隻他的小鞋。大家都説,完了,怕是遭了狼了;再進去;果然,他躺在草窠裏,肚裏的五臟已經都給吃空了,可憐他手裏還緊緊的捏着那隻小籃呢。……”她於是淌下眼淚來,聲音也嗚咽了。

兩次敍述處理是極有難度的。既不能簡單重複,也不能在情節上有絲毫出入。簡單重複,即一字不差的粘貼,給人的感覺是失真:“這麼長的故事,祥林嫂怎麼會背誦似的一字不漏?”情節上有出入,又不能生動地反映這件事在祥林嫂內心烙下的深深的印跡。要兼顧這兩點,魯迅先生給我們極好的典範。由此可見魯迅先生的藝術匠心。

《走馬路走車路》——記邊城讀後感 篇三

最初捧着《邊城》,懷疑自己能不能把這早期的文章看完,因為我一向對平淡的文章不報耐心。但沈從文的文字清新,行文如流水,雖散卻自然,給人一種詩意,使人不自覺地微笑。

“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偶然間看到這簡單又純淨的句子,沒有了城市中的喧囂和利慾薰心,讓人心裏一陣安詳又平靜。一條小溪一隻渡船,一個小屋一輩子,又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邊城的人民是一羣善良的人,他們保持着曾經所有的寧靜和諧與純樸勤儉。透過他們,我看到了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一個充滿自然人性的世外桃源,人們率直、真摯。正如沈從文所説,這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老船伕不貪財、不嫌貧、樂於助人且生性豁達。他有重重的心事,只為翠翠的將來。他幾乎是為翠翠而活,希望翠翠能快快樂樂。他和翠翠相依為命,他們之間正是人類最初乾淨透明的親情。而翠翠,這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這個本書的主角,為人天真活潑,她的身上散發的是天真爽朗的孩子香,簡單的生活賦予了她一顆毫不世俗的心。在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勤勞、善良、淡泊名利的中華傳統美德。

翠翠和儺送之間的愛情沒有海誓山盟,沒有轟轟烈烈,有的只是一個小鄉村極其自然的樸素純情,洋溢着含蓄之美。

文中的兩兄弟給我很深的印象。作者既寫出了他倆對愛情的忠誠、堅貞,又表現了他們自我犧牲的美德。他們都深愛翠翠,在他們心目中,愛,與世俗的錢財、地位毫不相干。哥哥天保,因為説話結巴,所以選擇走馬路,也就是託人提親,而比哥哥更早愛上翠翠的儺送,選擇了走車路,也就是為翠翠唱三年六個月的歌。他們用自己不同的方式訴説着自己對翠翠的愛。我不知道世間還有如此純粹的愛,等在岸上也好,等在船上也罷,“自己的心緊緊縛定遠遠的一個人”。

他們兄弟之間的坦然與誠實亦讓我感動,即使互為情敵,但是他們卻能坦白地告訴對方自己的真實感情,以淡淡地微笑,化作浮雲。我想,這笑聲中不只是絲絲的無奈與煩惱,還有兄弟間的信任與温柔吧。(而後來儺送因哥哥的死而選擇放棄翠翠,再次讓我看到兄弟間的深厚感情。)

我曾經不止一次埋怨過翠翠,為她的單純,為她單純中的無情。因為她單純,所以猜不透祖父話中的含義;因為她單純,所以不知道天保的死和自己有關;因為她單純,所以不知道自己讓祖父受了多少氣,莫名地成了“壞人”;因為她單純,所以太晚明白兩兄弟深刻的愛;因為她單純,所以面對愛時,她選擇羞澀地躲開,拆散了美好的姻緣,使三人各自神傷。但我明白,若少了她的單純也不會有這兩份深刻而又平淡的愛,而她只是一個孩子,一個將要孤單地守着愛,守着渡船的孩子。想到這裏,不禁為她感到哀傷。

最初看到這個結局,不能接受。為什麼讓那麼純粹愛着的人承受這些痛楚。若那年五月翠翠沒有守在那裏,是不是就不會遇上儺送?沒有兩人的邂逅,他們也許還是陌路人吧?也許。後來,我便釋然了,在這美得不實際的人性美下,翠翠無限期的等待和走馬路走車路的悲哀,或許是讓我們咀嚼這人生的不盡完美吧!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篇四

(一)小説《祝福》中悲劇性因素的解剖

亞里士多德十分強調悲劇情節在作品中的主要作用,他認為情節是基礎,也是悲劇的靈魂,只要把情節安排好,那麼就能達到悲劇的效果。《祝福》是魯迅作品小説集《彷徨》的開篇之作,主要是以第一人稱“我” 的敍事角度開展的,而在此小説中主要是以祥林嫂的悲劇人生展開敍述的。縱觀整篇小説可以發現,形成小説悲劇性的因素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第一,小説主人公祥林嫂的個人因素。作為小説中的核心人物,她的人生悲劇主要還是由自身的性格而造成的,祥林嫂和中國當時的眾多傳統婦女一樣,有着質樸善良、吃苦耐勞、安分守己、頑強不屈的良好品格,但是在舊中國社會環境以及制度的影響下,也存在着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中愚昧、麻木等不良的一面。在小説中,她為了保持自己的貞潔觀,寧願撞破頭;為了贖罪,寧願不吃不喝也要攢錢對土地廟捐門檻,心甘情願地接受神鬼地獄的説辭。也正是這些因素,更加體現出她為了願望、追求而下定的決心,這種表現進一步反映了當時的封建社會、封建迷信以及封建禮教對她的影響,同時也構成小説悲劇的內因。第二,小説主人公祥林嫂所處的社會背景和人文環境是造成她悲劇的客觀原因,社會背景體現在時代的思想、制度、觀念、文化等等方面。小説中的魯鎮,是基於特定社會形態的文化和制度環境以及人們的思想認識所構建的生存空間,而小説中特定的倫理價值觀、人性力量的缺失、心理的麻木都是由人們受到封建觀念的毒害而造成的;另外以魯四老爺為代表的地主階級控制着生產資料,對祥林嫂等勞苦大眾進行壓迫,這些都是構成小説悲劇的重要體現。此外,如柳媽、中人衞老媽子、祥林嫂的婆婆、堂伯、趕她的夫家大伯等等,他們都是受到當時傳統封建禮教以及傳統迷信和地主階級、官僚階級毒害的人,但是這些人物卻進一步推動了悲劇的發生。

(二)小説《祝福》中悲劇性矛盾的解剖

在小説中,祥林嫂自身因素的矛盾以及她所生存環境的矛盾,都是小説中悲劇性矛盾的重要體現。而悲劇性因素在當今社會環境中不斷地變化,隨着雙方不停地對抗,最終將悲劇衝突逐漸推向高潮。小説中,祥林嫂的性格是直率任性且愚昧無知的;是嚮往未來且留戀人世的;是倔強出格且善良質樸的;信奉禮教而又蔑視神靈的……正是由於祥林嫂複雜且又矛盾的性格,更深層次地反映出當時的舊社會、舊封建體制下的矛盾衝突。在小説中,祥林嫂想要慢慢將封建社會對自己的毒害擺脱掉,但她逃脱婚姻時的自殘、為洗脱心靈的“捐門檻”以及拷問靈魂等一系列的事件又充分展現出其受封建禮教的擺佈。另外,與祥林嫂作為階級對立的魯四老爺與她之間的矛盾也是必然存在的,魯四老爺不僅從道德上鄙視祥林嫂,而且直接剝奪她祭祀的權利更是對其做人權利的否認。小説中祥林嫂的婆婆、柳媽等一行人,雖然都是當時社會的受害者,但是由於封建思想的毒害,使得他們也成為相互對立的人,最終醖釀成祥林嫂的悲劇。

(三)小説《祝福》中悲劇性衝突的解剖

悲劇性衝突不僅是悲劇性矛盾在發展中的結果,同時也是悲劇性內涵的重要體現。縱觀《祝福》中的悲劇可以發現,主人公祥林嫂失去丈夫逃婚屬於小説中第一次出現的悲劇性衝突。由於她的第一任丈夫去世,她婆婆掌管家裏的所有權力,受到封建宗族制度的影響,她獨斷專行地逼迫祥林嫂改嫁,這次悲劇性衝突主要是祥林嫂與外在社會環境之間的衝突。出乎意料的是,她用頑強的反抗獲得了衝突的主動權。不幸的是,她剛剛在魯四老爺家立住腳跟,她的婆婆就找了一羣彪悍的人把她搶走,強迫她嫁給賀老六,這是悲劇性衝突的第二次。世事難料,祥林嫂第二次結婚後,沒過多久,又連着失去了丈夫和孩子,然而這並不是小説中的真正的悲劇衝突,小説中真正的悲劇性衝突是祥林嫂又來到魯四老爺家,接連着魯四老爺對祥林嫂進行罪人般的待遇:剝奪祭祀權利、攢錢捐門檻等,這些事件將其一步一步地引領到悲劇性衝突的高潮,最終導致她的精神崩潰。這種局面不僅是祥林嫂自身精神境界的矛盾升級,也是祥林嫂與傳統舊社會以及封建體制矛盾衝突的極端體現。

沈從文《邊城》人物形象分析 篇五

1(翠翠、爺爺)

翠翠:翠翠天真善良、温柔清純。她和外公相依為命,對外公關心備至。因為外公不理解她的心事,她就幻想出逃讓外公去尋她,可是想到外公找不到她時的無奈,又為外公擔心起來,為自己的想法的後果害怕自責。她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節選部分以後,儺送遠去,她又矢志不渝地等待着心上人的歸來,表現了她對愛的執著。

(邊城)中的主人公翠翠,是沈從文嚮往的優美人性與人生的化身與極致。這個湘西少女,是渡船老人的外孫女,祖孫倆相依為命,長期生活在山水間、渡船上,青山綠水與古樸的環境造就了翠翠清澈透明的性格,她美麗、熱情、純真,從不發愁,從不動氣,又從小常看着老人向那些困憊的旅人贈飲一杯涼茶,甚至不收過渡者的賞錢,過着勤儉、寧靜的生活。隨着歲月的更替,翠翠的情感發生了變化,作者細膩地展示了這個少女情竇初開時充滿愛的心靈,她喜歡看迎送新娘的喜轎,愛在頭髮上插朵野花,樂於聽人唱歌,因為在一次龍舟競渡時邂逅船總的兒子儺送,從此暗暗傾心。

至此,作者向讀者展現了翠翠的青春的覺醒和萌動,朦朧的憧憬和少女羞澀的美妙心態,表現人類感情中極為美好的一面。而在儺送遠走,渡船老人又溘然長逝後,翠翠懷着對老祖父的傷悼之情和對戀人的思念,守着渡口,雖有失落,但依然抱着期待,儘管儺送“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採”,翠翠仍一如既往,因循着傳統的方式,平和地生活着、等待着。作者通過這一形象,特別是通過這一人物在愛情生活中的態度,描繪出人世間一種純潔美好的感情、謳歌了象徵着愛與美的人性與人生,“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説明”。

祖父:他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傑出代表。他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於職守、克盡本分。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從不貪心;樂善好施,卻從不索取。終生為別人服務,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對於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他痛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

十七年前,當他的獨生女揹着自己與駐防的一名綠營兵戀愛,有了小孩子後,他“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為並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後來,士兵死於暴病,女兒為之殉情,他又毫不猶豫地負起了撫養外孫女的責任。隨着歲月的流逝,轉眼間,外孫女已出落成了一個如她母親一樣美麗的少女。從此,在老船伕的心裏又多了一層心事:為翠翠找一個如意郎君。

為此他不辭辛苦,竭盡全力周旋於翠翠、天保、儺送、船總順順和楊馬兵之間。無意中為孫女的婚事設置了一些障礙,導致了一〈WWW.〉系列的誤會,最終釀成了儺送與翠翠的愛情悲劇。他帶着萬般的無奈和無限的愧疚悄悄地離開了人世。老船伕慈祥、敦厚、善良、凡事但求心安理得的良好品德彷彿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化身;他對女兒、外孫女無私的愛彷彿就是我們炎黃子孫祖祖輩輩、生生息息得以繁衍的血緣紐帶。

從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純樸的人性之美。

小説正是通過老船伕這個典型人物的描述展現親子之愛的人情美。

2(天保、儺送)

大老(天保):天保個性豪爽,康慨。他是船總的大兒子,卻愛上了貧苦擺渡人的孫女。他知道弟弟也愛翠翠,兩人唱歌“決鬥”,他卻因為自己先提了親,“作哥哥的走車路佔了先”,一定要弟弟先唱;弟弟“一開口”,他知道自己不敵手,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充分表現了他的手足之情。後來他外出闖灘,一是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失望和難過,“好忘卻了上面的一切”。最後意外遇難,可以説他是為了親情和愛情在而死。

天保和儺送突然發現兩人愛上的竟是同一個姑娘,眼看兄弟要變成情敵,他們沒有反目成仇,也沒有像流行小説寫的那樣,其中一個慷慨“出讓”,他們懂得,姑娘不是財產,感情沒有價格,你必須接受姑娘的選擇,而不能代替姑娘做出選擇。於是他們公平地、正大光明地做了競爭,哥哥走了車路佔了先,就一定讓弟弟走馬路先開口,結果一唱定乾坤,這裏沒有裁判,沒有評委,沒有公證人,只有良心和道德,再加上血濃於水的手足深情。為了成全弟弟,哥哥帶着失戀的憂傷遠走他鄉……

這篇小説對天保的刻畫不多,但這個人物的性格卻同樣鮮明地突現在我們的面前。他愛翠翠,但無法讓翠翠同樣愛上自己,當得知弟弟也愛着翠翠,便懷着十分複雜的感情退出了角逐,既表現出濃重的手足之情,又流露着失敗的落寞。從他對老船伕的冷冷的神情和生硬的話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的內心是多麼的矛盾和痛苦。為了愛,他孤獨地外出闖灘;又為着愛,孤獨地客死他鄉。在這裏,天保所需要的也是社交需要,對弟弟,他需要保持親情和融洽的關係;對翠翠,他需要異性的愛。

二老(儺送):儺送喜歡翠翠。在不知情中踏入了愛情的糾葛中。最後他知道自己沒有任何希望,只能孤獨地離開傷心之地。最後死於意外,也許正是他孤獨的歸宿。

儺送也可以説孤獨地追求着愛情,和哥哥的“決鬥”,夜半唱情歌,卻並不為心上人所知。最後也孤獨地出走,不知飄泊到什麼地方。

儺送的形象是勇敢。他是一個心地善良、敢於追求、蔑視權財、責任感強的人。他和翠翠是一見鍾情,不走車路,執著地為翠翠唱歌求愛。對王團總陪嫁的碾坊,毫不動心,敢於追求自己的最愛。當知道哥哥闖灘而死的時候,他心懷愧疚,捨棄一切,遠走他鄉。

天保、儺送兄弟的共同特點:兩人都是船主又都是船手,哥倆忠誠的愛着翠翠,對待愛情都有謙讓的美德,當自己的幸福與別人的發生矛盾時,能忍痛割愛,成人之美。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篇六

會考小説閲讀的考查,人物形象分析是必考題,一個閲讀題一般有2~3道有關人物形象分析的小題。所謂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是指在一定時代、社會、環境中人物所體現的獨有的思想、品質、行為、習慣等方面的特徵。人物形象的分析是考查小説閲讀的重要內容。它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區分主要人物與次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徵,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意義。

(一)通過肖像、行為、語言、心理、和細節等方面的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1.肖像描寫。肖像描寫是指用精確、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人物外形各個方面的特點,成功的肖像描寫不僅能夠使人物凸現在讀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遭遇,從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徵。如魯迅的小説《故鄉》中二十年後的閏土肖像描寫:“先前的紫色的圓臉,已經變得灰黃,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皺紋;眼睛也像他父親一樣,周圍都腫得通紅,他頭上是一頂破氈帽,身上只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索着,那手也不是我記得的紅活圓實的手,卻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這裏的肖像描寫使讀者感受到舊中國廣大農民所經受的饑荒、苛税、兵、匪、官、紳的種種重壓,感受到他們身心所忍受的無限的痛苦與摧殘。

2.行動描寫和語言描寫。行動描寫與語言描寫是通過對人物的動作和對話的具體來表現人物的精神面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徵的描寫方式。動作描寫給讀者鮮明的視覺印象使人物形象具體、可感知、生動化;語言描寫則易表現行動所不易顯示的細微情感、態度等。總而言之,行動和語言兩種形式密切配合,相得益彰。如《孔乙己》通過個性化的語言描寫,揭示孔乙己自命清高、迂腐不堪、自欺欺人的性格。課文多次描寫他滿口“之乎者也”,反映他受封建教育毒害之深。孔乙己用“四書”“五經”中的所謂“聖言”為自己辯解,連偷書也説成“竊書不能算偷”。這些性格化的語言極能表現人物鮮明的個性。如《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裏,店小二阻攔魯達時,是這樣描寫魯達的:“魯達大怒,揸開五指,去那小二臉上只一拳,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水,再一拳,打落兩個當門牙齒。”一個“揸”字,把人物怒不可遏,義憤填膺的形象刻畫得微妙微肖,充分表現了魯達愛打抱不平、濟危扶貧的性格特徵。

3.心理描寫。小説家在刻畫人物的時候,用心理描寫來揭示人物在特定環境中的內心活動的。人物的`語言和動作其實是內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準確而深刻地刻畫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態與內心世界有機地統一起來。例如《最後一課》寫小弗郎士上習字課時,“屋頂上鴿子咕咕咕地低聲叫着,我心理想:‘他們該不會強迫這些鴿子也用德國話唱歌?’”這就很符合小孩子的心理特點,只有小孩子才能在侵略者強迫他們放棄學習祖國語言的權利時,由鴿子叫聯想到侵略者的罪惡,從而表達了孩子們對侵略者的強烈憎惡和對祖國的無比熱愛之情。

4.細節描寫。細節描寫是指人物、環境、物件等方面所作的具體而細緻的描寫,其特徵是細微之處見精神。如《變色龍》中脱大衣穿大衣的細節描寫,就暗示人物具有變色龍的特色,揭示了人物見風使舵,欺下媚上的典型性格;外表的變化同卑鄙的心理相映稱。足見作者匠心獨運。

(二)通過小説精心設置故事情節來分析人物的性格。

人物性格支配、影響着故事情節的進展和情節的發展,同時,人物性格又通過情節獲得具體的顯現。

1。情節的安排以人物為軸心。如《皇帝的新裝》按照“愛新裝——做新裝——穿新裝——展新裝”安排情節,揭露和諷刺了皇帝和大臣們的虛偽、愚蠢和自欺欺

人的醜行。

2。從情節的發展中表現人物性格。如《最後一課》中,隨着情節的發展,展現了小弗郎士從怕老師到愛老師,從貪玩無知到恨敵人,從沒有民族意識到心中植下愛國的根的愛國思想。

(三)通過典型環境的具體描寫分析人物形象。

人在一定環境中生存、活動,事件也總在一定環境是發生、發展。所以小説通常通過典型環境的具體描寫刻畫人物形象。

1.小説通過對自然環境描寫,烘托人物性格,這種自然環境可以由作者來描寫,也可以通過小説中人物的眼睛去觀察。如魯迅的《故鄉》開頭對故鄉蕭條景象的描寫,襯托出“我”的悲涼心情。

2。小説通過對社會環境的描寫顯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如《孔乙己》以咸亨酒店為中心的社會環境描寫,不但自然而巧妙地交代了故事發生的社會背景,而且形象而又深刻地揭露了階級對立、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

(四)如何判斷小説主人公

判斷人物是否是主人公,不是看人物是否貫穿始終和用的筆墨的多少,而是依據作者所要表達的中心意思,看他是否體現了作者的創作意圖。概括人物性格特徵應抓住言行心理等方面。因為,人物的性格和人物的言語行動是統一的,什麼樣的性格決定有什麼樣的行為,不同性格的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習慣,所以從人物的語言行動人手,不難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肖像、心理描寫也是刻畫人物的重要手段,分析時也不能忽視。而對那些既具有獨特而鮮明的個性,又能反映社會的某些本質,具有某種共性的典型人物,還要從人物之間的關係和人物與主題的關係去分析其典型意義。

我認為,首先應該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典型人物的典型性如何體現呢?這就需要注意人物的共性和個性的統一,共性是指典型人物所代表的那一類人的共同性格。小説中的人物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他是當時社會某階層那類人的代表,如《范進中舉》中的人物塑造,“胡屠户”和“范進”這兩位人物,他們代表了當時社會不同階層的兩類人,一類是趨炎附勢、嫌貧愛富、前倨後恭、市儈小人的代表,另一類則是熱衷追逐功名利祿、人格扭曲、思想空虛、人性腐朽、精神頹廢的讀書人代表。個性則是指即使是同一類的人,由於他們的生活經歷、所受教養和所處的具體環境互不相同,他們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獨特的生活習慣、心理氣質、興趣愛好、精神狀態等。在《范進中舉》一文中,“胡屠户”是一個賣肉的屠户,生活上能吃飽飯,沒有社會地位,在有錢有勢人面前卑躬屈膝,在比他生活得差的人面前吆五喝六;在“胡屠户”身上,我們看見了虛偽勢利、嗜錢如命、愚昧迷信、庸俗市儈等社會低層的“小人物”的人性弱點,這一人物的鮮明個性在典型環境中得到淋漓盡致的表現。而“范進”這一人物形象,是當時眾多讀書人熱衷追逐功名利祿的代表,他利慾薰心、猥瑣懦弱、圓滑世故、可悲可笑,中舉前是一個唯唯諾諾的猥瑣之人;中舉後,與張舉人平起平坐,打起了官腔,儼然變成了一個擁有特權的新貴。文中最精彩的描寫,應該是對范進中舉後喜極而瘋一事的描繪,“噫!好了!我中了!”“一腳踹在塘裏,掙起來,頭髮都跌散了,兩手黃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來到集上,見范進正在一個廟門口站着,散着頭髮,滿臉污泥,鞋都跑掉了一隻,兀自—拍着掌,口裏叫道:‘中了!中了!’”文章不惜筆墨、極力描繪出范進發瘋的醜態,體現了讀書人終生追求的功名,僅僅是一個無用的、進入上流社會的敲門磚而已,把范進那人格扭曲、思想空虛、人性腐朽、精神頹廢的內心世界入木三分地寫了出來,這是文章中人物個性展現的最精彩的部分。

其次,我們還必須掌握小説中描寫人物的具體方法,即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心理活動的描寫、神態描寫、細節描寫、正面描寫、側面描寫等。在《智取生辰綱》一文中,為了突出楊志不體恤軍漢、粗暴蠻橫、急功近利的性格,作者運用了大量的語言描寫:①“你兩個好不曉事!這干係須是俺的!你們不替灑家打這夫子,卻在背後也慢慢地挨。這路上不是耍處!”②“你這般説話,卻似放屁!”③那軍人們思量要去柳蔭樹下歇涼,被楊志拿着藤條打將來,喝道:“快走!教你早歇!”④一個軍漢道:“提轄,我們挑着百十斤擔子,須不比你空手走。你端的不把人當人!便是留守相公自來監押時也容我們説一句。你好不知痛癢!只顧逞辯!”楊志罵道:“這人不慪死俺!只是打便是了!”這類人物的對話在課文中比比皆是。

另外,瞭解小説創作的歷史背景,也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住小説中的人物性格。如《楊修之死》一文,它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諸葛亮智取漢中,曹阿瞞兵退斜谷”,《楊修之死》即後半回“曹阿瞞兵退斜谷”的主要內容。原回目是從戰爭發展的進程着眼,反映三國交戰情況,曹操遣大軍去蜀,兵敗;蜀兵渡漢水,曹操退守陽平觀,再敗;復兵退斜谷,以待時機。但終因蜀兵積極防守,難以進去。此時,曹操心中進退猶豫不決,課文節選就由此開始。楊修那恃才放曠、聰明才智的性格與曹操那十分奸詐,深謀遠慮的性格得到相互的映襯。

1。從分析人物的描寫入手。

(1)正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正面描寫就是通過直接描寫人物的肖像、行動、語言、心理等,來揭示人物思想品質和性格特點,從而反映作品的主題的描寫。①通過肖像描寫刻畫人物形象。肖像描寫它的作用不只是在於勾畫出這個人物的外部特徵,而是為了更好的以“形”傳“神”。例如《故鄉》中對閏土的描寫:“十一二歲,紫色圓臉,項帶銀圈,有一雙紅活圓實的手,手捏一柄鋼叉,向一匹猹盡力刺去”這寫出的是一個活潑、勇敢、英俊的少年。而中年閏土卻變成:“身材增加了一倍,臉色灰黃,很深的皺紋,眼睛周圍腫得通紅,頭戴破氈帽,身上只有一件極薄的棉衣,渾身瑟縮着,手提一個紙包和一隻長煙管,手又粗又笨,而且開裂,像是松樹皮了”。這是一個飽經憂患、歷經滄桑,已變得麻木遲鈍而又非常自卑的人了。小説通過對閏土的肖像描寫,生動地表現了他性格的巨大變化,從而揭示了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給人民造成了苦難。②通過語言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小説《守財奴》中有幾處個性化語言描寫,如“咱們中間可有些小小的事情辦一辦。對不對,克羅旭?”“是呀,是呀,小乖乖。我不能讓事情擱在那兒牽腸掛肚。你總不至於要我受罪吧。”“我覺得更滿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錢。這樣,你愛做多少台彌撒給誰都可了!”“克羅旭,你這些話保險沒有錯嗎?可以對一個孩子説嗎?”句句話語,把一個貪慾十足的守財奴形象刻畫得淋漓盡致。③通過動作行為刻畫人物形象。如小説《守財奴》中“搶梳粧匣”一處動作描寫:“老頭兒身子一縱,撲上梳粧匣,好似一頭老虎撲上一個睡着的嬰兒。”這一“縱”一“撲”寫得生動極了,使人如見其形,如窺其靈魂,把一個金錢狂形象塑造的栩栩如生。

(2)側面描寫刻畫人物形象。側面描寫,概括地説就是通過他人的言行,來間接刻畫人物的描寫。如《林黛玉進賈府》中對賈寶玉的形象刻畫,就使用了側面描寫的方法。林黛玉從王夫人口中得知賈寶玉是一個孽胎禍根,是一個混世魔王;從母親口中得知賈寶玉頑劣異常,極惡讀書,最喜在內幃廝混。結果一見,卻是面如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這些側面描寫的目的是欲揚先抑,它極大地豐富了人物形象,突出了林黛玉對賈寶玉的認同感。

2.從分析小説的故事情節入手。

小説的故事情節是小説中用以表現主題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組織的生活事件。閲讀小説,既要緊緊抓住人物某個動作或某個事件,同時,也要注意小説情節的曲折跌宕。大學聯考中涉及到的小説往往是微型小説,雖然它寫的是小題材,擷取的是生活中的一個小片斷,卻是生活內容的高度濃縮,應該説正是這高度濃縮的故事情節凸顯了人物形象。如小小説《同意》:祕書送進一份文件。

王廠長像往常一樣拿起筆輕鬆熟練地在上面寫下“同意”二字。突然,他睜大了眼睛,筆從他無力的手中滑到了辦公桌上。

第二天,他離開了他熟悉的辦公室。

這篇小小説故事情節簡單,但卻把一個只知“同意”的糊塗廠長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從而諷刺了社會上一部分官員不分具體事件,只知道動用手中的權力,結果輸得一塌糊塗的形象。由此可見,小小説的故事情節常常是以小見大,以微見著,所以閲讀時,必須透過情節來分析人物形象。

3.從分析小説的環境入手。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所處的具體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人物的活動,事件的展開,總是在一定社會環境、自然環境中進行的。小説的環境描寫除了有交代故事的時代背景、渲染氣氛的作用外,還有烘托人物性格的作用。如《祝福》的最後一段描寫的祝福景象:“我給那些因為在近旁而極響的爆竹聲驚醒,看見豆一般大的黃色的燈火光,接着又聽得畢畢剝剝的鞭炮,是四叔家正在‘祝福’了,知道已是五更將近時候,我在朦朧中,又隱約聽到遠

處的爆竹聲連綿不斷,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着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在這裏,作者拿有錢人的祝福活動和祥林嫂的慘死作了一個鮮明的對比。一邊是魯四老爺之流興高采烈地為自己來年好運祝福,一邊是被壓迫者在寒冬臘月、大雪紛飛的祝福聲中慘死在雪地裏,烘托了人物形象,增強了祥林嫂遭遇的悲劇性,同時加強了對舊社會吃人本質的揭露,進而深化了小説的主題。再如孫梨《荷花澱》開篇水生嫂“月下編席”那段環境描寫,景色被渲染得很有詩意:“這女人編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編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潔白的雲彩上。她有時望望澱裏,澱裏也是一片銀白世界。水面籠起一層薄薄透明的霧,風吹過來,帶着新鮮的荷葉荷花香。”這段描寫很有詩意,它使人物猶如仙子,與明月、清風、銀白的水、透明的霧以及清清的荷香,共同構成了妙不可言的詩的境界;同時,這景色又與具有着人情美的人物交相呼應,彼此映襯,有力地烘托出了人物的心靈美。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篇七

一般説來,文章的情節往往圍繞人物展開,結構根據人物性格和命運安排,語言和藝術技巧的運用為人物性格服務。在現代文閲讀當中,屬於重要內容,查閲有關資料,主要從四個方面揣摩人物形象。

一、從肖像描寫上分析,肖像描寫,就是描寫人物外貌特徵,包括容貌、聲音、表情、身材、神態、服飾以及風度、氣派等。通過肖像描寫,往往能反映人物的精神風貌和思想品德。請看《一面》,作者對魯迅先生的肖像作了三次集中描寫。這三次集中肖像描寫,不避重複,由遠而近,由粗到細,由略到詳,由整體到局部,抓住“瘦”的特點,突出魯迅先生把整個生命獻給革命事業的崇高品質和頑強意志,同時也表達了對魯迅先生的深徹懷念之情。文章中心也因之而得以具體表現。

二、從行動描寫上分析。行動描寫,就是通過人物行為和行為方式刻畫人物形象。《最後一課》中“他轉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枝粉筆,使出全身的力量,寫了兩個大字:法蘭西萬歲”從韓麥爾先生的行動上,我們深徹地感受到他對自己的祖國那種強烈的愛國和對國土淪亡的無比悲憤,體現了韓麥爾老師的愛國精神,同時也表達了他對祖國終將戰勝敵人充滿必勝的堅定信念。《柳葉兒》第8自然段行動描寫具體寫出“我”上樹爬高的本領最大,同時一個活潑淘氣的兒童形象栩栩如生展現在讀者面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低處柳葉兒已被大人們搶光,從而揭示了過去年月饑荒的嚴重,表現了主題。

三、從語言描寫上分析。語言描寫,就是通過人物的語言表現人物思想、精神境界,心理活動。以刻畫其性格特點。如《羚羊木雕》當得知我把珍貴的羚羊送給好朋友萬芳後,媽媽、爸爸、奶奶各説了一段話,我們先看媽媽的話,內容上,她認為羚羊木雕貴重,不該送人,要“我”討回,一個重財輕義之人物形象呈現在讀者面前,從説話語氣上看,她是非常嚴厲之人,“現在就把它要回來!”毫無商量的餘地。爸爸説話比較講究技巧,他在説話的語氣和方式上異於媽媽,但這也掩飾不了他輕義重財的性格,他同媽媽屬於同一類型之人,要説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爸爸的話語之中透着冷酷的個性。奶奶話雖不多,但她更明白事理,她知道要回答羚羊木雕,對孩子的心理,對孩子之間的感情,對兩家大人之間關係影響都不好,她把情義看得重於財物,不過奶奶在家庭中進位不高,是作不了主的。

四、從心裏描寫上分析心裏描寫就是直接描寫人物心裏活動,能夠把人物內心世界展現在讀者面前。《皇帝新裝》中,面對眼前一無所有,老大臣心裏想到:“通道我是愚蠢的嗎?我從來沒有懷疑過自己,這一點決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我看不見布料。”年輕的官員:“這大概是我不配現在這樣好的官職吧。”這也真夠滑稽,但是我決不能讓人看出來。”皇帝:“我什麼也沒看見!這可駭人聽聞了。難道我不夠資格當皇帝嗎?這可是最可怕的事。”在騙局面前,他們三個人都否定了自己是愚蠢的,否定自己不稱職,目的何?老大臣、年輕官員都是為了保住自己的頭頂上的烏紗帽,皇帝是為了保住自己皇位。正是由於這種心理,才把裸體遊—行醜劇的發生。作者描寫三人心裏時,技巧嫻熟,寫老大臣心裏,用祈使句:“願上帝可憐我吧!”表示哀歎,突出老大臣衰朽的特點。寫皇帝,用疑問句:“這是怎麼回事呢?”細膩地表現出皇帝驚異疑惑的心理狀態,寫年輕官員,用感歎句:“我並不愚蠢呀!”寫出年輕得志,自信心不強的特點。除上面外,我們還可從概括描寫,細節描寫,對比描寫,烘托描寫等方面揣摩人物形象,一句話,閲讀要緊扣情節,結合背景及對人物具體描寫,來分析人物形象。

《祝福》人物形象分析 篇八

我認為,祥林嫂的死,是《祝福》情節發展的主線,可以説,《祝福》的整個情節內容,都是圍繞着一個“死”字開展的。這樣,也正好體現了魯迅所指出的,短篇小説藝術表現的特點:“借一斑略知全豹,以一目盡傳精神。”

小説的主人公祥林嫂,很大程度上就是被鬼神宗教觀念,這種為封建統治的合理性辯護的,極端野蠻、荒誕的意識形態殘害致死的。

可見,小説開頭的關於“祝福”氣氛的描寫,就為祥林嫂的死,提供了一個最恰切的環境。

接着介紹了人物所賴以生活的這個家庭。其主人魯四老爺是一個“講理學的老監生”;廳堂的佈置,几案的擺設,處處顯示出令人窒息的死氣。要知道,中國的宋明理學對於處在封建等級制最底層的勞動婦女來説,是最殘暴最苛虐的一種思想體系。什麼“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之類,稍有觸犯,則賜死、沉塘。各地誌書、家譜的記載,以及《烈女傳》《儒林外史》等書中關於烈女、節婦的血淚故事,至今使人不寒而慄。

祥林嫂不幸生活在這樣禁錮重重、腐朽愚妄的封建觀念和習俗如此濃重、強烈,真如泰山壓頂的環境裏,還有什麼生路可言呢?她的死,是必然的了。

果然,在追敍人物一生幾次重大的波折之前,作者便讓我們預先知道:祥林嫂已經死了。而且,在臨死之前,她腦子裏產生了對於鬼神觀念的“疑惑”──“這裏的人照例相信鬼,然而她,卻疑惑了”。

這“疑惑”非同一般,不可等閒視之。千百年來,由於長期封建制的野蠻統治,造成了中國勞苦百姓的麻木、愚昧;他們,尤其是其中的婦女,有誰懷疑過人類社會之上,冥冥中還有一個鬼神世界主宰着?而這樣的一位祥林嫂,竟對它表示“疑惑”了,這是破天荒的事。要知道,對鬼神的“疑惑”,就是對封建統治意識的“疑惑”,也就是對中國勞動婦女傳統命運的“疑惑”;這一驚人的意念,從一個備受禁錮、束縛的弱女子的頭腦中產生,真是談何容易啊!任何人讀到這裏,都會從心裏提出一個問號:祥林嫂心中的“疑惑”是怎樣產生的?

作者這樣鮮明、醒目地通過人物之口指出這一“疑惑”,事實上是在這裏設置了一個懸念;這一懸念是貫串至終篇的。可以説,自此以下的'全部描寫,都是為了解答這一懸念,充實這一懸念。同樣地,作者也是為自己提出了一個難題:怎樣用具體描寫,來證實祥林嫂心中這一“疑惑”的出現,是合理、自然而又真實、可信的。這一懸念和難題解決好了,作品就獲得了成功。

要看到,祥林嫂是以她的整個生命,也就是以她的死來換得這一可貴的“疑惑”的。

以往的分析評論大都認為,將祥林嫂迫害致死的是封建宗法制的“四條繩索”──政權、族權、神權和夫權。錢穀融先生在《祥林嫂是怎麼死的?》(載《華東師大學報》1981年第4期增刊)一文中認為:祥林嫂“主要就是被程朱理學所崇奉的舊禮教迫害死的”。這樣,就將《祝福》的“思想鋒芒”闡述得更鮮明、更準確、更符合作品的實際和作者的原意了。

我認為,在錢先生精當分析的基礎上,還可以進一步看到:作者在描寫祥林嫂被舊禮教迫害致死的過程中,同時也寫到了“死”的另一面,那就是她的活力。小説讓我們清楚地看到:祥林嫂有強烈的活的願望,而且希望儘可能地活得體面些。她有頑強的生命力,她是最能活下去,也是最應該活下去的人。就是這樣具有旺盛生命力,這樣耐活的人,終於被迫害死了;封建禮教的罪惡,真是令人髮指。作者充分寫出祥林嫂的活力,正是為了拿來襯托她的死的冤屈和悲哀。

在封建禮教的統治下,婦女根本沒有獨立的人格,所謂“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婦女對任何事情,任何處境,只有服從認命,不能有自己的選擇;所謂“婦者,服也”。此外,還有“節烈”觀念,這世上最“昏迷的強暴”來束縛摧殘婦女。

作為貧苦的勞動婦女的祥林嫂,她當然不可能認識整個封建禮教的野蠻和不合理;但是,她在承認和遵從一切婦道條律的前提下,卻為自己能比較安穩地活下去──“做穩了奴隸”,做了盡其所能的最大的努力。

正如前面所述,落後、愚昧的中國勞苦百姓,對於為封建統治辯護的鬼神宗教迷信,歷來是無疑義地信奉的。而宗教迷信的要義,説穿了無非就是胡亂編派給你什麼前世的罪孽,憑空應許給你來世的幸福,目的是要你做一個現世的馴羊,一任他們剪毛剝皮,至死而無怨。祥林嫂當然不可能抗拒、背叛這“從來如此”、世代相傳的鬼神迷信觀念。──她的“疑惑”是臨死之前才產生的。然而,對於現世的悲苦的命運,她並不是一味馴順地接受,相反地,是一再掙扎、苦鬥過的。

統觀祥林嫂的一生,她善良、本分,又能吃苦、耐勞,是個“拼命硬幹的人”(《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她又能思考,有決斷,而且勇於行動。──丈夫死後,隻身從婆家逃出來,在魯四老爺家當傭人,為的是做一個不依賴他人的、自立、自守的“未亡人”。對於野蠻的暴力綁架,她做了“出格”的反抗;説明她不是逆來順受,任人隨意擺佈的。與山裏農民賀老六結合之後,一度生活過得還安穩,人也胖了,“交了好運了”;可見她又不是那樣頑固、執拗地死守“節烈”,而是思想圓通,能面對現實的聰明人。聽信了柳媽的勸説,她立即採取行動,──到神廟裏去捐門檻,為的是變被動為主動;她不甘心被人輕賤蔑視,被認為是“不乾不淨”,她要做一個跟旁人一樣的正常的人。

及至一切掙扎、苦熬都無濟於事,最後還是被宣判為有罪。從魯四老爺家被趕出來之後,祥林嫂陷入了徹底的困境,顯然是無法再活下去了。這時,她體力雖已不支,但腦子還是能思考的。面對死亡,面對死後酷刑的恐懼,她回首一生悲苦的經歷,終於不能接受這“有罪”的宣判了。她想到,鬼神不是以公正、慈悲為懷的嗎?為什麼對自己是那樣的不公,那樣的殘忍無情呢?她從自己切身的痛苦經歷中,引申出對鬼神世界的“疑惑”了。

祥林嫂見到“我”時這樣説道:“這正好。你是識字的,又是出門人,見識得多。我正要問你一件事──”從這説話的語氣來看,問題不是偶然提出,在她,是慎重思慮多時的了。再從她對提問對象的選擇來看,祥林嫂確是一個有見識、愛思考的人,並不是一般懦怯昏庸的弱女子。

這裏,無妨拿她與《故鄉》中的閏土作一比較:少年時代那樣天真、活潑、機靈的閏土,幾十年生活的困苦壓得他像一個“木偶人”;與兒時的好友,讀書“出門”的知識分子“我”見面時,只會歎息生活“非常難”。由於他相信鬼神,相信命運,視一切不平,一切苦難為命中註定;所以“老爺”二字,很自然地從他口中吐出,不帶一點兒怨憤和不平。對於現世生活的質疑問難,更是談不上的了。而祥林嫂呢,由於所受的打擊、迫害,尤其是在精神上的,遠遠甚過閏土,加之她對一生所遇的種種不幸,歷來是採取主動掙扎苦鬥的手段;而且她又是那樣愛思考的人。於是,臨死之前,那種世道不公,神鬼不靈的怨憤之想,就很自然地在心中升起。

可以看出,作者筆下的祥林嫂,是相當理想化的人物。在苦難深重的中國勞動婦女羣中,是很難找到像祥林嫂這樣的婦女的。她身上具有那麼多“有價值”的東西,不只是勤勞、質樸。但正如前面所分析的,這理想化並沒有失去真實性。要知道,祥林嫂這樣的人物不可能出現在以揭露封建社會的黑暗和罪惡為主要任務的《吶喊》集中,而只能出現在《彷徨》中。因為創作《彷徨》之時,魯迅已側重考慮到如何探路前進的問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祥林嫂就以她的不尋常的死,以及死前對舊世界統治的“疑惑”,去警醒和教示一切活着的人,沿着這一“疑惑”繼續“求索”下去。

祥林嫂到底是怎樣死去的呢?

關於這,歷來的評論者大都認為沒有必要細加考究,因此不作明確的判斷。電影《祝福》的處理是:祥林嫂最後是由於凍餓,倒斃在風雪交加的野地裏。後來有個別論著也襲用了這一判斷(如《中國現代文學史教程》上318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版),認為祥林嫂最後是“慘死在祝福時的雪地裏”。其實,這在魯迅原作中,是找不到什麼根據的。

我認為,祥林嫂是自殺而死的。在別無生路可走的情況下,最後以自殺來結束自己的生命,這才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而事實上,人物的自殺,也是作者在小説中作了多方的暗示,“將意思傳給別人”了的。

試想一想,當祥林嫂被魯家趕出來之後,已是體衰力竭,人們將她視為不潔的異物,任誰都不會同情關心她的了;她所面臨的唯一結局就是死亡。與其慢慢地挨着,凍死餓死,倒不如儘快地主動結束自己的生命。自殺是需要一定的勇氣的,祥林嫂就有這勇氣。究其一生,她雖是受盡迫害,受盡摧殘的婦女,但也時時顯示了她的不斷掙扎的主動性。這一生中最後一次的抉擇──如何結束自己的生命?在祥林嫂來説,也是採取了主動的手段的。我認為,只有認識到、理解到這一點,我們心目中的人物性格才是完整的、統一的、一以貫之的,也才是符合作者的原意的。

再從小説的具體描寫來看,祥林嫂一出現,便那樣鄭重其事地向“我”詢問人死後的情狀。必然地,她早已埋下了死的念頭了。

且看魯四老爺對她的死竟如此惱怒:“且走而且高聲的説:‘不早不遲,偏偏要在這時候,──這就可見是一個謬種!’”如果是一般的凍餓而死,他的反應不會那麼強烈:“偏偏要在”──可見是死者主動選擇的行為。

再從“我”在祥林嫂死的前後一系列心理反應來看:回答了她關於靈魂有無的問話之後,馬上便“心裏很覺得不安逸”,想到“我的答話怕於她有些危險”,倘若“因此發生了別的事,則我的答話委實該負若干的責任”。而且,“我”“彷彿懷着什麼不祥的豫感”,“這不安愈加強烈了”。

當魯家短工告訴“我”,祥林嫂“死了”時,“我”的反應也是強烈的:“‘死了?’我心裏突然緊縮,幾乎跳起來,臉上大約也變了色。”而且特別追根究底的要問個明白:“怎麼死的?”短工的回答卻是“怎樣死的?──還不是窮死的?”由於這是凶死,在年關祝福時,短工忌諱説出真相,所以只好這樣籠統地回答。中間的破折號是停頓之意,説明短工有所猶豫和躊躇。短工顯然沒有按“我”所要求的回答。但“我”知道祥林嫂準是自殺而死,於是內心“驚惶”了一陣,“還似乎有些負疚”。

作者接連用好幾段文字反覆敍寫“我”心中的不安、“預感”和“負疚”的心情,其目的是在強調突出祥林嫂的不尋常的死。

還應該看到,作者用了相當多的筆墨,着力描寫的,由於祥林嫂的慘死,在“我”心中引起的系列反應,是寄託了他對軟弱動搖的知識分子的勸喻的。

很有意思,作者筆下的“我”是一個知識分子新派人物。他能看清社會的黑暗,心中有所不平,對封建守舊派(自己的“四叔”)產生強烈的憎惡和反感。──從“話不投機”到“決計要走”。

遇到祥林嫂那樣嚴肅認真地向“我”提問,使“我”措手不及,敷衍了事的回答之後,心裏立刻產生了一連串的不安;但隨後又想“我”明明説過“説不清”,已經推翻了答話的全局,即使發生了什麼事,於“我”也毫無關係了。“‘説不清’是一句極有用的話。”給人“解決疑問”,“用這‘説不清’來作結束,便事事逍遙自在了。”──多麼圓滑乖巧的一種應世手段啊!

待知道祥林嫂的慘死,起初“我”“還似乎有些負疚”,接下去,就不這樣了。“我靜聽着窗外似乎瑟瑟作響的雪花聲,一面想,反而漸漸的舒暢起來。”一走了事,何必自尋煩惱。城裏的“清燉魚翅”“價廉物美”,對“我”有更大的吸引力。“我”就是以吃點兒喝點兒的行動來求得內心暫時的“平衡”。嗚呼!“人和人的感情”,竟是那樣的“不相通”。

小説結尾一段,再次借寫祝福的氣氛,寫景中的幻覺:

……我在這繁響的擁抱中,也懶散而且舒適,從白天以至初夜的疑慮,全給祝福的空氣一掃而空了,只覺得天地聖眾歆享了牲醴和香煙,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蹣跚,豫備給魯鎮的人們以無限的幸福。

這裏包含了對封建禮教吃人罪惡的憤懣之情,但更主要的是通過這自嘲的獨白,表現了對社會的黑暗和醜惡無可奈何,聽之任之的頹唐心情。説到底,“我”是在社會鬥爭面前抱着玩世不恭的逃遁態度的,一個苟活的知識分子。

顯然,作者對這一人物是有所譴責和批判的。因為,五四至第一次大革命時期,魯迅對中國革命的希望,更多的還是寄託在知識分子身上。在1925年3月寫的《通訊》一文中,他曾説過:“現在”“也只好從知識階級一面先行設法,民眾俟將來再談”。(《華蓋集》)

《祝福》寫祥林嫂的死,一方面固然揭露控訴了封建禮教對婦女的殘酷迫害,另一方面也是通過這一紐結,將不同身份,不同思想狀況的兩個人物串在一起,發生碰撞,引起對比。讓讀者看到,一個是地位卑微,身上有許多封建意識束縛的勞動婦女,在她那低賤、狹小的天地裏,卻向來是那樣的勇於行動,勤于思考,臨死之前,終能悟出一個對鬼神觀念的“疑惑”來。另一個是“出門人,見識得多”的知識分子,他有清醒的頭腦,有一定的是非愛憎之心。也許是由於經歷過多挫折,磨損了他的鋭氣吧,而今變得圓滑世故,遇到現實問題繞着走,更不愛深思探究,袖手旁觀而心安理得了。

我認為,作者這樣寫“我”,其用意是在勸喻中國知識分子“都擺脱冷氣”,不要“自暴自棄”,積極投入到改革社會的“韌”的戰鬥中去,“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而且要更多地、更深切地瞭解勞苦大眾的苦難,看到他們身上的可貴品質。

繼《祝福》之後半個月,魯迅寫了《在酒樓上》;這篇小説着重刻畫了一個青年時代懷抱“改革中國”的壯志,中年成了苟且敷衍、得過且過的、軟弱退縮的知識分子呂緯甫。我想,作者筆下這一人物的出現,也可以反證《祝福》中的“我”是寄託了魯迅對知識分子的批評、勸喻的意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