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教學工作計劃新版多篇

欄目: 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39W

教學工作計劃新版多篇由本站會員“小雷”投稿推薦,但願對你的學習工作能帶來參考借鑑作用。

教學工作計劃新版多篇

教學工作計劃怎麼寫?要樹立先進典型,併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輻射作用。要針對自身特點,創新工作,創建經驗,為創建市級綠色學術交流作出新貢獻。共同閲讀教學工作計劃最新5篇精選,請您閲讀!

教學工作計劃1

【教學目標】

1、掌握實詞:若、鄙、説、辭、知等,虛詞:之、以、於等。

瞭解相關文學常識。

2、能理解課文內容、層次結構和人物形象。

3、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在掌握字詞語句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方法】

以誦讀、討論、練習為主。

【教時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預習要求

1、給生字注音。

2、能流暢地誦讀課文。

二、導入新課

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學家錢學森衝破重重阻撓回國,當時美國的海軍處長金波爾説:“我寧可把這傢伙槍斃了,也不讓他離開美國,無論他在哪裏,都抵得上五個師。”一個人的力量能抵得上五個師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燭之武退秦師》會告訴我們答案。

三、檢查預習

1、注音貳、汜、佚、縋、説、戍、敝、共、逢、闕。

2、填空《左傳》是我國第一部體史書,傳説是春秋末年所著,由於它是對史書《》所作的傳注,所以又稱《》,國中我們曾學過其中的《》,出自其中的成語。

四、誦讀課文

1、老師範讀。

2、學生齊讀。

3、自由誦讀。

五、解釋字詞

1、且貳於楚也

2、晉軍函陵

3、師必退

4、今急而求子

5、夜縋而出

6、朝濟而夕設版焉

7、既東封鄭

8、因人之力而敝之

9、失其所與

10、亦去之

六、翻譯語句

1、臣之壯也,猶不如人;

今老矣,無能為也矣。

2、若鄭亡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3、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

4、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七、自主研讀

先自己對照註釋研讀課文,對難解之處相互討論,然後集中提問,老師解疑。

八、理解課文討論分析

1、秦晉為何圍鄭?開篇交待這些有何作用?

提示小結:説明這次圍鄭主要是晉國想報復鄭國,從而擴大其勢力;而秦鄭之間並沒有直接的利害衝突,這就為下文燭之武成功地離間秦晉埋下了伏筆。

2、鄭伯是怎樣説服燭之武使秦的?

3、燭之武是怎樣説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

⑴ 以退為進;

⑵ 曉之以弊;

⑶ 許之以利;

⑷ 巧施離間。

4、鄭伯説服燭之武使秦和燭之武説服秦伯退兵有何異同?

同:都從對方的切身利益出發。

異:

鄭伯:直截了當;

燭之武:迂迴曲折。

5、晉文公為何不願攻秦?從本題和第4題可以看出春秋時期諸侯爭霸有何特點?這對你有何啟示?

提示:

⑴ 課文原句

⑵ 都以本國利益為中心

⑶從中可以看出,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也沒有永恆的仇敵,只有永恆的利益。古代如此,現代亦然。一九九九年美國轟炸我駐南聯盟大使館,是對我國主權的公然挑釁和侵犯,而我國政府沒有感情用事,而是從根本利益出發,通過外交手段來解決這一事端是完全正確的。

九、實踐活動

1、結合課文內容分析本文結構特點

提示小結:組織嚴密,曲折有致,首尾呼應。

2、結合原文語句分析燭之武的形象。

提示:愛國,睿智超羣,能言善辯。

十、知識積累

1、找出本文中之、於、以的不同用例,並解釋,然後再找出以前所學課文中與此相同的例句。

之:

A:臣之壯也,猶不如人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

B:是寡人之過也助詞,的

C:子犯請擊之代詞,指秦軍

D:唯君圖之指示代詞,這件事

a: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c: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d: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找出本文和以前所學課文中實詞“鄙、若、知、説、辭”的用例,並解釋。

鄙:

先帝不以臣卑鄙:淺陋

蜀之鄙有二僧:邊境、邊邑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陋

越國以鄙遠:邊境、邊邑

教學工作計劃2

一、指導思想

以閲讀教學為基礎,培養學生多角度觀察、體驗生活的能力;詳略得當表達主旨的能力;運用聯想、想像豐富內容的能力;列作文提綱、修改作文的能力。培養學生與人合作的習慣;多樣選材、增色添彩的技巧。在提高寫作能力的同時,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許多學生視野狹窄,閲讀面窄,名著積累相對較少。寫作時審題、選材思路不開闊;表達以敍述性語言居多,缺少文學性語言。大部分同學寫作隨意,缺乏構思。個別同學對寫作存在畏懼心理。

三、培養目標

1、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2、鞏固寫人方法,學會靈活運用敍述、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

3、拓寬學生寫作思維,學會多角度審題、立意、選材。

4、鼓勵學生積累語言和素材,學會運用聯想與想像豐富內容

5、學會用多種形式表達內容,如日記、書信等,鼓勵學生有創意的表達。

6、掌握常用擬題、開頭、結尾技巧,通過會考專項訓練,教給學生整體構思、巧妙作文的方法。

歸納適合學生的技巧。

四、具體措施

1、加強語文與生活的聯繫,寫作與實踐的溝通,喚起學生寫作真實體驗,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要求學生每週至少一篇生活日記。

2、樹立閲讀教學為寫作服務的意識,結合閲讀教學與每單元的學習活動,指導學生寫作。

3、教給學生構思方法,學會片斷組合法、一波三折法。

教給學生巧妙用詞、合理運用修辭手法的技巧,讓學生學會潤色文章。

4、通過作文多種形式的命題方式的訓練加強學生應變能力。

5、重視學生作文的評價,加強師生間交流,讓學生作文在互評互改的基礎上得到提高,並通過班上宣讀、展覽等方式讓學生獲得成就感。

6、展示優秀範文與本班學生優秀作文,增強作文教學的趣味性、直觀性。

7、以材料為主線,歸類專題訓練。

8、通過修改培養學生語言規範、書寫規範的能力。

結合歷年作文題目,整理自己以往作文,按照材料的範圍給這些作文分類。比如:先分出學校生活:寫老師、同學關係、學校活動;家庭:母親、父親、家庭關係的;社會內容:鄰里之間、所見所感;生活感悟、成長、經歷、興趣愛好、心得體會等。

五、專題安排

第一至三週:寫作積累

結合綜合訓練、模擬考等積累素材

第四周:審題

①全命題作文 抓出關鍵詞比較。

②半命題作文 多角度讀挖深意。

第五週:立意

結合隨筆,感悟生活;運用議論,提高認識。

第六週: 選材

圍繞中心選典型;詳略得當有新意。

第七週:謀篇佈局

首尾呼應;過渡自然;一條線索;插敍倒敍。

第八、九周:形式創新

如:日記體、書信體、排比段等。

第十、十一週:語言表達

在通順、得體基礎上注重運用一定的寫作方法:

描寫中注重細節描寫、景物描寫;運用修辭方法;推敲用詞。

第十二週至十五週:分類訓練

①美麗校園②温馨家庭③生活話題④心靈足跡 ⑤個性風采

針對以上四大範圍,將原有的作文進行分類整理。現有缺少的分類補充。

第十六至十九周:綜合訓練

此階段偏重於作文修改,並複習寫作相關知識、技巧。

(師導)自改——學生互改——教師點評

六、其他

1、在每兩週的大作文寫作中,學習歷年的優秀範文。

2、每週針對訓練專題進行提綱式寫作。

3、注重每週的隨筆並給予指導,重在提高學生認識水平。

5、素材提供:

①社會熱點,如:20__世博會、虎年文化、20__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等;

②教師整理收集的其他資料,名人名言、精彩片段、開頭結尾。

教學工作計劃3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更好的開展本學期的教學工作,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現結合本班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品德與社會教學計劃如下: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班共有學生41人。四年級是國小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他們對自我、他人、家庭、社會有了一些淺顯的認識,養成了一定的好的行為習慣,隨着他們社會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進一步認識瞭解社會和品德的形成成為迫切的需要。因本課程的開放性、活動性、實踐性較強,絕大部分學生樂於這一門課程的學習,能積極與到本課程的課內外的學習活動中去。

二、教材分析

四年級上冊教材共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珍愛生命”,第二單元“安全地生活”,第三單元“花錢的學問”,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

四年級上冊教材向學生展示了從家鄉民風、民俗到工業、農業、交通、通信、生活常識等多個方面的社會生活事實,教材在引導學生了解社會、探究社會的過程中,努力幫助學生形成健全的人際意識和社會意識,學習解決人際問題和社會問題的技能。四年級上冊教材的顯著特點是讓學生在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的過程中進行道德教育,探究和認識社會事實作為教材編寫的“明線”,道德教育作為教材編寫的“暗線”。

如第一單元《珍愛生命》,引發學生思考:生命給世界帶來了什麼?我們怎樣做才能成為植物和動物的朋友?我們的生命是誰給予的?為什麼説生命是生生不息,又是有限的?第四單元“關心你,愛護他”,以爺爺奶奶的故事作為引線,感受向需要幫助的人伸出手,是關心。説話做事多替鄰里鄉親着想,是理解。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的品德教育很自然地藴含在社會事實之中,使品德教育的“無痕性”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三、教學目標

1.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探究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

品德與社會課程旨在促進學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奠定基礎。上冊教材通過引導學生感受生命的意義,掌握安全常識,懂得花錢的學問,伸出友愛的手,大家的事情大家做。這樣的編寫方式,使學生對社會基本事實的認識不只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引導他們看待社會現象的時候,能探究和思考社會生活中,各類事物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本質。

2.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出發,引導學生對間接生活的認識和了解。

兒童的品德和社會性源於他們對生活的認識、體驗和感悟,兒童的現實生活對其品德的形成和社會性發展具有特殊的價值。因此四年級上冊教材在編寫時,注意了將社會事實方面的內容與兒童的生活聯繫起來,讓他們能從自己的世界出發,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會。

3.注意了相關知識的整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品德與社會”是一門打破學科界線的“綜合課程”。四年級上冊教材在處理各知識領域之間的關係及知識與生活之間的關係上,將跨學科的知識有機地融為一體,在本冊教材中,涉及到了人文,情感生活等方面的知識,教材將這些知識綜合在一起,強調認知與情感綜合,較好地體現了綜合課程的特點。

4.將引導學生獲取信息與指導學生探究問題的方法融合在一起,培養學生對社會的認識能力和社會研究能力。

5.通過活動的設計和教材中的留白來引導學生動腦、動手和參與實踐。

四年級上冊教材仍注意了對學生活動的引導,教材根據內容需要設計了許多學生直接參與的活動,讓學生通過親歷的活動來獲得對社會的認識和體驗。

四、教學基本思路和方法及主要措施

教學中主要採用講授法、討論法、實際操作法、演示法、練習法、比較法、分析法、綜合法。

1、改變陳舊的觀念,樹立新觀念

2、遵循品德與社會課的教學理念 3、要追求教育的基礎性和有效性 4、改革教學方式 5、重視學生學業評價

五、優生的培養及學困生轉化措施

1、學困生的轉化措施:

學生透過老師的行為來判斷老師的人格,一旦他認可了老師的人格,他就會接納之,從而完善自己的人格。只要我們用一種合理的、民主的鼓勵和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學生,以學生的個性發展為目標,用發展的目光看待學生,用滿腔熱情和期望去塑造學生的性格,相信耕耘就會有收穫!

(1)、課堂內外尊重個體。

尊重學生,還表現在尊重學生的個性,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有創造力又具個性特徵的人。

(2)、點燃自信、磨礪性格。

自信是成功的'保證,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戰勝自我很重要,要讓他們明白老師心中永遠有他們的位置,老師永遠都在關注他們,同時,還要引導學生要善於發現自己的閃光點,讓他們在黑暗中看到希望。在困境中重拾信念。

(3)、欣賞、鼓勵、張揚優點。

激勵永遠是教育的態度。給學生一些鼓勵,可以喚起後進生的上進心,張揚他們的優點,從而感受到成功感。針對學生髮展傾向方面的特點,積極鼓勵引導,獎勵學生髮展中的優勢傾向,發展和張揚學生的個性,使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個性特長,都能感受到自己的成功和長處,都能保持強烈的自信心和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

2、優生的培養:(1)重點培養,課上除完成課堂作業外,給他們安排一些有難度的題目練習。

(2)隔週進行一次有針對性的比賽活動,激發他們主動學習的興趣。

教學工作計劃4

音樂課程作為基礎教育的組成部分和必修學科,是人文學科的重要領域,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本學期教材編寫都有了很大的改動,因此音樂課將更加嚴格遵循新課標的基本理念,努力為學生創設各種生動的音樂實踐活動,結合每單元出現的知識與技能,全方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一、學生情況分析

本學期,還是原來自己的教學班級,共五個平行班。為此,針對四年級學生由於心理及生理的發展特點及自己的熟悉程度,教學中我要運用各種手段,採取多種方式策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和掌握所學知識,對於個別學生的表現要個別對待。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聲樂方面、器樂方面、欣賞視唱、節奏練習、表演等方面學生的素質能力,盡力幫助學生改掉以往上課的壞習慣,使音樂教學更加和諧、高效地完成。

二、教材分析

本冊音樂教材的內容強調了音樂與人、音樂與社會、音樂與民族、音樂與大自然的聯繫,把音樂置身於大文化背景之中,以文化主題組織教材。共有八課,分別是《歌唱祖國》、《家鄉美》、《快樂的校園》、《甜夢》、《童心》、《水上的歌》、《祝你快樂》、《龍裏格龍》讓學生接觸並瞭解中國的幾首優秀兒童歌曲如《採一束鮮花》《童心是小鳥》《讓我們蕩起雙槳》都是比較優秀經典的。本冊教材還賦予濃郁的民族地方色彩教學內容,如欣賞《牧歌》《故鄉是北京》歌曲《盪鞦韆》《楊柳青》。另外傳統的中國京劇劇種內容在本冊教材也系統的出現於第八課,如歌曲《龍格里龍》《京胡》欣賞片段《幹灑熱血寫春秋》《夜深沉》。國外較經典的兒童歌曲也出現於本冊教材,可謂內容豐富多彩。

另外教材的編創與活動,編有大量的實踐要求,讓學生在編創與活動中去體驗音樂的美感,提高他們的音樂感受、表現、創造的能力。四年級時期的學習,在這個階段有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知識與技能、發聲練習相比以前內容增多,注重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如:附點音符、拍號、連線等,均為今後的音樂學習做下伏筆,打下基礎。

第1課《歌唱祖國》表演《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採一束鮮花》,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歌唱祖國》,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

第2課《家鄉美》表演《楊柳青》《大雁湖》,欣賞《牧歌》《故鄉是北京》,感受我國各地極富特色的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家鄉和民族民間音樂的無限熱愛之情。

第3課《快樂的校園》表演《哦,十分鐘》《大家來唱》欣賞《乒乓變奏曲》《陀螺》《打字機》,感受音樂表現的課間、課餘生活的放鬆、快樂和有趣。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的良好情趣和品質。

第4課《甜夢》表演《愉快的夢》《月亮月光光》,欣賞《小夜曲》《夢幻曲》《旋轉木馬》,在音樂中體驗月夜帶給人們夢幻般的美好意境,激發音樂想象力,並學會用輕柔的聲音深情的表現這一特定情景。

第5課《童心》表演《盪鞦韆》《童心是小鳥》,欣賞《節日舞》《山童》。感受音樂所表現的快樂有趣的童心世界,表達對童年生活的熱愛之情。

第6課《水上的歌》表演《小螺號》《讓我們蕩起雙槳》,欣賞《劃龍船》《水上音樂》,感受音樂對《水上的歌》主題的表現,體驗音樂與生活、自然地交融關係。

第7課《祝你快樂》表演《幸福拍手歌》《陽光牽着我的手》,欣賞《生日快樂變奏曲》《祝你快樂》,感受音樂傳遞友情,表達祝福的主題和情緒,在音樂的感染下學會珍視友情,團結友愛。

第8課《龍格里龍》表演《龍格里龍》《陽光牽着我的手》,欣賞《幹灑熱血寫春秋》《夜深沉》,感受體驗我國民族藝術中的“國粹”——京劇的音樂風格和韻味,培養對民族民間音樂的興趣。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歌曲的情感

2、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音樂活動。

難點:

1、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即興創造活動

2、樂理常識:附點音符、連線分類等教會學生領會、認識、掌握。

發聲練習指導學生掌握聲音的力度變化、氣息控制及運用等。

四、教學目的

1、激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興趣,開發音樂的感知力,體驗音樂的美感。

2、培養音樂感受與欣賞的能力,逐步養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

3、能自信、有表情的演唱,培養藝術想象力和創造力。

4、突出音樂學科特點,培養合作能力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五、教學內容及要求

1、能夠聽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強弱,體驗並簡要描述音樂情緒的變化。

2、能夠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和呼吸方法唱歌,有表情的獨唱或參與齊唱、輪唱、合唱,並能對指揮動作作出恰當的反應。

3、能自信、有表情的參與演唱,主動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

4、能利用教材提供的材料,獨立的或與他人合作完成每單元后的編創活動。

六、教學措施

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使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更好地感受、體驗音樂的美。本學期我將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係,針對四年級學生學習特點:

1、採取對比聆聽、反覆聆聽的方式,讓學生感知音樂要素的變化所帶來的不同體驗,從而更好地表現音樂。

2、引導學生學會傾聽,在安靜的氛圍中感受樂曲所表達的情感。

3、學習正確的歌唱姿勢和演唱技巧,引導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演唱,避免喊唱。

4、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視聽結合、聲像一體、資源豐富的優點,為教學服務。

教學工作計劃5

環境保護,教育為本。加強學校環境教育,是貫徹落實我國環境保護基本國策,提高全民族的環保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的基礎工程,對推進可持續發展、建立和諧社會有着重要的意義。我校要從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和促進教育改革的高度,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創建工作的迫切性和責任性。務必以創建綠色學校、綠色園丁、綠色小衞士為載體,加大力度,認真落實環境教育。

一、健全組織機構,使環境教育制度化和規範化。

學校建立由學校校長、學校校長校長和總務主任組成的環境教育領導小組。

結合研究學校雙週工作,對環境教育工作,要及時總結,認真分析,落實措施,使環境教育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要充分認識環境教育的重要意義,增強環境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要從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高度加強環境教育。做到教師落實,時間落實,內容落實的評價落實,使環境教育成為素質教育的有效載體之一。

二、提高環境教育水平,在課堂中滲透環境教育。

要加強實施環境教育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採取集中培訓、教學觀摩、論文評比、參觀考察等形式,提高師資隊伍素質。

針對各學齡段學生身心和智能發展的特點選擇教育內容和創新教育形式,做到有教學計劃、有教學方案,並引導學生從身邊開始認識環境、關心環境,積極參加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各種活動。要合理安排環境教育的必要時間,確保各年級的環境教育課與環境教育活動每學期不少於2課時。

各年級組要求各年級選擇好每學期2課時的環境教育內容,並撰寫好詳案。開展教育實踐活動或班團隊活動的,要寫好每次活動的設計方案(活動主題、參加活動人數、要求、實施方法)和活動總結。

三、以各項環保活動為載體,不斷提高環境教育課程的實施質量。

為了推進環境教育,提高環境教育課程的質量和發揚先進典型的示範輻射作用。學校將積極開展創建“三綠”(綠色學校、綠色園丁、綠色小衞士)的活動。

學校以實施高質量的環境教育為突破口,將環境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積極倡導生態文化建設,倡導綠色生活方式和消費方式,組織師生因地制宜地開展形式多樣的環保實踐活動。

各年級要組織師生積極投身到“三綠”活動中去,要樹立先進典型,併發揮他們的帶頭作用、輻射作用。要針對自身特點,創新工作,創建經驗,為創建市級綠色學術交流作出新貢獻。

四、營造“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濃厚氛圍。

結合“世界環境日”、“世界地球日”、“國際愛鳥周”和我市、縣基層創建等各類活動,開展環保宣傳活動,大力營造環境保護的濃厚氛圍,努力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各年級定期開闢環境教育黑板報,報導重視環境保護的典型經驗,宣傳積極開展“三綠”創建活動的先進事蹟,大力推進學校環境教育。

學校要加大投入,結合校園文化建設搞好保護環境的設備設施建設:一是搞好學校周邊的美化、綠化,使之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二是淨化和綠化吉拉口公路兩邊。三是對原有綠化加以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