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培訓簡報怎麼寫(多篇)

欄目: 信息簡報 / 發佈於: / 人氣:2.68W

培訓簡報怎麼寫(多篇)

簡報 篇一

日前,市委政法委召開機關黨支部及黨員創先爭優活動動員大會。

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丁紹東出席會議並講話。

丁紹東指出,在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中開展爭先創優活動,是黨的和十七屆四中全會提出的重要任務,是黨的建設一項重要的經常性工作。

市委政法委機關廣大黨員要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決策和部署上來,積極投身到創先爭優活動中來。

全市政法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緊緊圍繞市委工作大局,着眼全市政法工作實際,認真履職盡責,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社會管理創新、公正廉潔執法三項重點工作,推進平安宣城和法治宣城建設,為我市跨越崛起、富民強市創造平安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公正高效權威的法治環境。

丁紹東強調,全市政法機關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要按照創爭活動的總體要求。

一是要不斷推動科學發展。

以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為抓手,提升推動科學發展的本領。

要圍繞推動流動人口的服務管理創新,推動特殊人羣的幫教管理創新,推動社會治安重點地區綜合治理創新,推動城鄉平安和諧社區建設創新等社會管理創新,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二是要不斷促進社會和諧。

以深入推進社會矛盾化解為抓手,提升促進社會和諧的本領。

圍繞推動建立完善科學有效的利益協調機制,推動建立健全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和社情民意調查機制,推動積極探索運用化解社會矛盾新機制,推動健全完善大調解工作體系,推動健全統一指揮運轉高效的應急處置機制等,開展創先爭優活動。

三是要切實服務人民羣眾。

以深入推進公正廉潔執法為抓手,對危害人民羣眾生命財產安全、危害社會穩定、妨礙平安法治宣城建設的違法犯罪行為進行及時有力打擊,對違法犯罪分子進行懲處。

積極組織推進執法教育培訓、推進執法規範化建設、創新和完善執法監督制約機制確保公正廉潔執法,服務人民羣眾。

四是切實加強基層組織。

加強思想建設、作風建設、黨風廉政建設、先進性建設。

充分發揮政法機關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通過加強政法機關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帶動政法機關隊伍建設。

丁紹東要求,市委政法委機關黨支部和黨員在創先爭優中要爭當先鋒、爭做表率,實現黨支部創先進、黨員爭優秀。

要講大局,努力提高政治素質;要講作風,加強組織紀律觀念;要講境界,加強學習擴大視野;要講正氣,模範遵守廉潔從政準則。

簡報 篇二

為進一步加強中外文化交流及融合,豐富同學們的課餘文化生活,在聖誕節到來之際,由國際部老師和班委會精心策劃籌備的“歡樂慶聖誕”活動於20xx年12月25日下午在國際部教室舉行。

整個國際部區域在老師及同學們的設計和佈置下,洋溢着濃烈而又喜慶的聖誕歡樂氣氛。同學們在老師、外教的帶領下積極參與到活動中:與聖誕老人互動,發放禮品;與外教老師交流,討論聖誕風俗;品嚐聖誕糖果及飲品,開展各種才藝表演、娛樂互動遊戲等。邱文榮校長等校領導也參加了本次活動,並參與抽獎環節,將活動推向高潮。

通過這次活動,一方面使同學們親身感受到聖誕節的習俗風情,增進了對西方文化的認知;另一方面,通過策劃組織本次活動,也增進同學之間、師生之間的相互瞭解,鍛鍊了同學們的合作能力、協調能力、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提升了國際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愛心捐款 篇三

愛心捐款

——策劃書 ——策劃書 一、活動背景 池州市貴池區有個 14 歲的女孩曉曉, 從小失去父親的她跟着 爺爺奶奶長大,而媽媽在外地打工供她讀書。曉曉自小懂事,回 家後經常做些家務,而且成績優秀。但他對這樣的生活人感到滿 足。但是 2014 年 7 月,她心中的美好生活竟也被打破了,她媽媽 患了白血病,這噩耗猶如晴天霹靂。鉅額的醫藥費,這樣的家庭 又怎能承受得住,東挪西來的 1 萬元,剛住進醫院就被花完了。 曉曉不知偷偷哭了多少次,但他決不氣餒,退學撿破爛賺錢。她 説: “我已經失去了爸爸,我不想再失去這個世上最親的親人! ” 愛是無私的雪花, 無論飄在那裏, 都會融化。 同在一片藍天下, 卻有着截然不同的境遇,她的每一個期待的眼神,無不觸動着每 個人的心絃,彷彿有一種使命感,驅使着每一顆善良的心,想着 為她做些什麼?為此,池州職業技術學院發起了這次愛心募捐活 動,現在我們能做的是利用每一份每一秒去做我們可以做到的事 情。 二、活動地點 貴池西街秀山門後廣場 三、活動時間 2014 年 11 月 20 日 星期六 10:00---12:00

四、活動人物 指導人員、愛心志願者、主持人、藝術團 五、活動對象 所有的愛心人士 六、組織單位 池州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會,志願者協會,藝術團 七、活動目的 a、以我們現有的能力通過實實在在的行動來幫助曉曉 b、在活動中培養大家對社會的責任感、使命感並帶動周圍 的人播散愛心,收穫愛心 c、通過我們的活動切實的解決曉曉困難作出力所能及的貢 獻;用大家的力量共同托起她對生活的希望 八、活動內容 1、前期準備:提前一天,組織達標去看望病人,瞭解病人 的現狀和曉曉的情況 2、搭建小型舞台 3、在各個學校、企業、繁華街道進行宣傳,並在本院的網 站上進行宣傳,鼓勵愛心人士進行捐款 4、製作捐款箱及相關工具 5、組織人員在 8:00 之前必須到場準備,9:00 開始播放音樂 (愛的奉獻,感恩的心,輪流播放) 6、10:00 正式開始活動,先有藝術團合唱《祈禱》並表演手

語 7、主持人講話,介紹曉曉的困難情況,號召更多的人蔘與 活動,並開始捐款; 8、12:00 結束活動,公開獻款金額,並致感謝詞。 九、補充內容 1、活動始末上台路段要安排志願者在旁邊,幫助行動不方 便的捐款人 2、舞台設計:紅底黃色字符一個,內容“攜手愛心,共建 暖冬” ,旁邊寫一些宣傳語“給愛心插上翅膀(更多請關注,讓愛心 自由飛翔” 。 3、道具:dvd 一台,功效一台,音像一台,麥克風一個, 筆 20 支 在捐款箱上貼上“愛心捐款”字樣,製作多量愛心符號, 貼在所有工作人員的手臂

上 4、細節:主持人在捐款過程中要不斷地與捐款人互動,帶 動氛圍,組織現場捐款簽名活動 5、結束捐款後,統計名單及捐款金額 十、活動後期 1、將捐款金額在當地政府陪同下交給曉曉 2、經費預算 3、製作感謝的海報

簡報 篇四

萬物都在自己的秩序裏走動。而人是其中比較有意思的一種:他在勞動,思考,相愛,歌唱。還有什麼也如此有意思?或許是:水邊的青草,躍過水麪的風,剛剛過去的昨夜,以及夜色裏一閃一閃的螢火蟲。

這也是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你無法“把水珠從水中挑選出來”(道輝詩句)。在歲月的長河裏,每一滴水,既是喧譁,也是傳奇。我們是作為一個人同時也是作為一個教師,懷抱人間並俯身於這一片教育的大地的。

這是我們必須自我覺知的。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思考。我們的目光來自我們自己的瞳仁。在這個恆久的世界和紛繁的時代面前,我們需要有一個最基本的認識,需要有最基本的道德判斷力和審美能力,去思考、追問那些最基本的人生、

人性和文化、教育的問題,諸如生與死、愛與恨、自我與他者、個人與族羣、兒童與成人、現實與夢想、科學與人文、此在與彼在、已知與未知

我們必須抓住這些“本”的、“體”的、“根”的、“源”的東西,並以此為土壤,培植與提升為人、為師的精神品格——除了“教育愛”,還要有民主、平等、對話、悲憫、誠信、擔當等公民情懷。所有這些,既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基石,也是我們教書育人的依據。

只有紮根於此,我們的工作才可能是建設性的,積極影響每一個孩子的,有益於這個時代、這個社會以及這個世界的未來的。

在歲月的長河裏,沒有兩岸,只有前方。我們期待,當你主動參與這次網絡研修的時候,你生命的叢林裏,有一個個明亮的事物,在慢慢升騰,輕輕移動。

各位研修的親們:

大家好!

去年的那隻的蝴蝶還在我們身邊翩躚,今年的這隻火狐又躍躍而來。

是研修的轉型之年,省廳做出了新定位,“以集中研修為導向,以問題解決為目的,以校本研修為基本組織形式,以網絡學習社區為支撐”,促進教師全員專業發展。從今年開始,“遠程研修不再是集中學習的代名詞,而是全省中國小教師專業生活的新方式。”其中,最關鍵、最核心、最重要的一個詞是“專業”。

教師的專業生活,預示着教師將告別過去純經驗式的重複教學,將扭轉以往隨意、感性的教研,繼而代之以研究的性質;昭示着教學要在研究中工作,在工作中研究,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於課堂。研修開啟了教師專業生活方式的序幕,奏響了教師專業生活方式的序曲。要以“專業”的姿態行走,需要我們修煉內功。

在被“時尚和功利”所裹挾的今天,我們也許沒有富足的金錢、顯赫的權勢、人前風光,但我們依然高昂高貴的頭顱,保持自己內心那份自尊、骨氣、堅守和對事業追求的幸福。

無研修,不暑假。研修是一種修為,學習充電,研討交流,修為知識,修為涵養,在時間裏感悟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即便沒有這樣一個統一組織的暑期集中研修,暑假,也該是研修的最佳時機。可閲讀,可總結,可反思,可寫作。但並不是每一個老師都有這樣的認識,於是部分老師的暑假就荒蕪了過去。因為有了這樣的一個平台,暑期的研修就增加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生活也增加了一些職業的意義。

附件:

國小教師遠程研修集中階段各角色工作進度表

簡報 篇五

工 作 簡 報

2011年第1期„總第1期‟

吉林省國中語文張豔秋工作室編2011年4月19日

本 期 要 目

◆重要活動

◎4月19日,吉林省首批中國小名師工作室“國中語文張豔秋工作室”在舒蘭市第七中學舉行了揭牌儀式。

◆交流園地

◎兩位工作室成員分別上了展示課

◎兩位工作室成員分別作了讀書彙報

◆典型推介

◎工作室成員參加工作室活動的心得體會

周豔霞的《聽課感悟》(詳見社區個人空間)

◆活動剪影

謝曉民副校長主持會議

舒蘭七中譚恩奇校長致辭

工作室主持人張豔秋老師做報告

工作室成員接受聘書

吉林市教育學院曾院長對工作室寄予深切希望

活動綜述

吉林省首批中國小名師工作室落户舒蘭

4月19日,吉林省首批中國小名師工作室“國中語文張豔秋工作室”在舒蘭市第七中學舉行了掛牌儀式,並在教師進修學校學術報告廳開展了教師培訓活動。吉林市教育學院曾昭福副院長、吉林市教育科學研究所劉曉民主任、吉林市教育學院中教部李冬梅副主任、舒蘭教育局範景學局長、政府督學室朱宏偉主任、教育局基礎教育科鄭大鵬科長、教師進修學校校長、相關部主任、教研員,張豔秋工作室全體成員及全市各國中業務校長、語文教研組組長、語文教師,國中語文學科“特崗教師”參加了掛牌儀式及教師培訓活動。舒蘭教師進修學校謝曉民副校長主持了掛牌儀式及教師培訓會。

吉林省中國小名師工作室是在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指導

下,以名師姓名及其專業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機構,是由同一學科領域骨幹教師共同組成的, 集教學、科研、培訓等職能於一體的教師合作共同體。吉林省首批名師工作室共有19個,其中有兩個設在縣級市,“國中語文張豔秋工作室”是其中一個。

“國中語文張豔秋工作室”共有14位成員,他們分別來自7個地、市、縣,是經過嚴格選拔而評出的育人模範、教學能手、科研骨幹,是教師中的佼佼者。在三年這一週期內,不但每一位成員要有新的發展,取得新的成果,而且還要發揮幅射、引領和帶動作用,引領區域國中語文教師的專業成長和自我提升。她將以網絡信息為載體,學習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開展教育教學研討和課題研究等活動。發揮先行研究、共同探討、及時推廣的作用,實現優質資源共享,為熱愛語文學科的教師,提供學習、研討和發展的平台,為區域內各國中培養優秀語文教師,打造優秀學科教學團隊,推廣研修成果。

在掛牌儀式上,舒蘭市政府督學室朱宏偉主任宣讀了《關於公佈吉林省中國小名師工作室主持人的通知》。教育局基礎教育科鄭大鵬科長宣讀了《吉林省中國小名師工作室管理辦法及“張豔秋名師工作室”成員名單》,併為“張豔秋名師工作室”成員頒發了聘書。

“張豔秋名師工作室”所在學校舒蘭七中譚恩奇校長在發言中表示:要把建好“張豔秋名師工作室”作為強校的突破口,在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全力支持工作室工作,要把工作室作為科研興校,內涵發展,打造名校的工程來抓。力爭通過一位名師帶動一批骨幹,形成一個研究團隊。同時將與工作室各成員學校積極聯繫,互相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工作室主持人張豔秋站在時代的高度上,理性分析了當前語文教學的現狀和麪臨的問題。她指出語文教師必須通過科研來“自己救自己”。為了工作室今後更好地工作,她公佈了《國中語文張豔秋工作室工作方案》要求工作室成員的工作具有主動性、創造性和前瞻性。希望工作室成員都能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帶動其所在校的發展,最終實現推動時代教育進步的理想。

名師工作室成員集安七中的華貞芝老師代表工作室全體成員鄭重承諾:確定三年的發展目標,深入學習學科專業知識和教育理論,不斷積澱自己的專業基礎。積極參加工作室開展的各項活動,出色完成各項工作任務,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在工作室內團結協作,互相交流,形成一個團結的團隊、專業的團隊、研究的團隊,在自我發展的同時帶動區域教育教學的發展。

揭牌儀式結束後,工作室成員蛟河天北鎮九年制學校的張秀梅老師和舒蘭市第十六中學的王晶老師分別上了兩節觀摩課。吉林市教育學院中教部李冬梅副主任在點評中認

為:兩節課重視了課本語言的挖掘,重視了語言教學和朗讀教學,重視了語文教學中的詞、句的理解和積累,關注了學生對文本的感受。永吉縣西陽鎮九年制學校的馬穎老師和舒蘭教師進修學校的李忠陽老師的讀書彙報也受到了與會領導與教師的一致好評。

吉林市教育學院曾昭福副院長對此次會議的圓滿召開表示祝賀,並對今後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和要求:一定要充分認識建立“名師工作室”的意義,要作為深化教師全員培訓,推動優秀教師成長的一項重要工作。依託名師工作室,加快每一位成員成為名師的步伐。要充分發揮其示範、引領、和幅射作用,促進全體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促進區域教育的均衡發展。各校要以“名師工作室”建立為契機,大力宣傳名師的社會影響及現實意義,引領教師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工作觀,鼓勵教師追求卓越。在充分利用“名師工作室”資源的同時,探索區域教師培訓的有效方式,培養一定數量的優秀教師引領和支持區域教育的發展。

我們相信“張豔秋名師工作室”一定能成為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輻射中心、成為教師發展的平台,每一位成員在研究中思想得到鍛造與昇華,在實踐工作中不斷豐富和驗證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特色,帶動區域教育的發展。祝願“張豔秋名師工作室”在素質教育的大潮中,高揚風帆,乘風破浪,爭創一流,打造成全省的品牌,為區域教育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