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鄉鎮文化工作彙報

欄目: 彙報材料 / 發佈於: / 人氣:2.05W

紮實推進農村基層文化建設

鄉鎮文化工作彙報

豐富羣眾精神文化生活

----鄉鎮文化工作彙報

第一部分:2012年工作回顧

2012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康莊鎮社會事業蓬勃發展的嶄新一年。2012年,在縣文委的關心支持下,在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康莊鎮文化工作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始終堅持文化“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努力踐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積極探索和研究鎮域文化活動特色,大力發展公益文化事業,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全年完成各類文化演出100餘場;在豐富羣眾文化生活、提升羣眾文化素質、提高地區文明程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全鎮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了強大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動力。

回顧2012年,康莊鎮文化工作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各級領導高度關注,文化工作更具保障力

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是康莊鎮開展文化工作的動力源泉和堅強後盾。一年來,縣、鎮有關領導對康莊鎮的文化工作給予了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縣政協副主席趙志萍、縣文委主任劉永強多次親臨鎮文體中心施工現場,檢查指導康莊鎮文體中心建設;縣文委主任、各位副主任、縣文化館及各業務科室多次深入康莊鎮指導羣眾文化工作,在歌曲大賽、舞蹈大賽、農民歡樂節、文藝中專班匯演等活動中均得到了各位領導的大力支持和高度重視。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文化工作,把文化工作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抓。鎮黨委擴大會多次研究討論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羣眾文化活動開展等諸多工作。不斷加大文化投入,為開展羣眾文化活動和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保障。

二、努力貼近實際,羣眾文化更具生命力

貼近實際是文化工作的根源所在。在開展羣眾文化工作中,康莊鎮始終秉承文化“三貼近”原則,努力實現文化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羣眾。

一是貼近農村生產生活實際,廣大羣眾喜聞樂見。在開展基層文化工作的過程中,我們認識到,藴含濃郁鄉土氣息農村文化,更容易得到農村羣眾的廣泛認可,更會具有不竭的生命力。一年來,康莊文化活動緊緊紮根農村生活實際,以廣大農村羣眾為主體,以羣眾身邊典型的人和事為素材,充分利用各村文化活動室、圖書室、數字影廳等文化陣地,開展了原汁原味的農村文化活動。太平莊、馬營、許家營、屯軍營、大營、刁千營等10多個村均組織本村羣眾開展了村級春節晚會、慶“三八”節晚會、農民才節展示等文化活動。廣大羣眾以自編自演、自娛自樂的方式積極參與到活動當中,創造出了情景劇《老兩口誇農村新變化》、小品《浪子回頭金不換》、三句半《科技文化下鄉好》、評劇《小拜年》等一批為羣眾所喜愛的節目,既豐富了羣眾的文化生活,也讓羣眾達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的目的。

二是貼近時代需求,弘揚社會主流文化。文化在實際生活中誕生,在時代需求中發展。弘揚“北京精神”、“喜迎十八大”是2012年最大的時代需求,也是康莊鎮文化工作的重要內容。為深入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的文件精神,根據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政府的統一部署,康莊鎮圍繞弘揚北京精神、迎接十八大召開的主題,舉辦了首屆農民歡樂節。在農民歡樂節舉辦期間,康莊鎮組織了全鎮農民才藝展示大賽、全鎮手工藝術作品大賽。全鎮31個村的近百名羣眾自編自演了小品、歌舞、快板、三句半等60多個節目, 200餘名婦女親手製作了300餘件手工藝品。通過這種藝術形式,展現和宣傳了北京精神、迎接“十八大”召開、新農村建設、幸福家庭建設等內容,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三、有效整合資源,文化工作更具凝聚力

按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原則,康莊鎮採取“大型活動統一辦,小型活動分散辦,專業業餘相結合”的方式,採用與各科室聯辦、與各村羣眾聯手的辦法,保證了羣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2012年,鎮文化站與鎮機關各科室聯合,組織了春節團拜會;與大學生村官聯合,組織了大學生村官聯歡會;與鎮計生辦聯合,舉辦了“人口文化作品展”大型文藝演出;與駐康部隊聯手,在北京防空導彈部隊出征前,鄉民同樂藝術團進行了慰問演出。協助司法所進行普法匯演,我中心的《三句半》節目獲得好評。充分發揮各村文化組織員的主體作用,以各村為單位,發動羣眾參與健身操、廣場舞、秧歌、合唱等文化活動,形成了羣眾文化遍地開花的局面。

以“文化下鄉”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專業團的帶動作用,提升地區羣眾文化活動檔次。2012年,我鎮文藝演出團體在我鎮及大榆樹、張山營、八達嶺等鄉鎮進行文藝慰問演出30場次。完成8個專業演出團體30場次的文藝演出、 7個非專業演出團體44場次的文藝演出接待工作。完成電影放映2030場。完成夏日文化廣場演出3場。通過文化下鄉活動,帶動了地區羣眾自娛自樂,增加了羣眾對文化活動的參與度,擴大了社會影響面。

四、嘗試挖掘特色,羣眾文化更具感染力

為打造康莊鎮文化品牌,我們在31個村進行了深入走訪、系統調研,摸清了康莊鎮民間文化的分佈情況,並通過舉辦農民歡樂節、農民才藝展示等活動,為民間藝術展示搭建平台,從中發掘、整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文化節目。如:大營村滿族宮廷舞、滿族高蹺,西紅寺村舞獅表演,屯軍營等村的地方戲曲表演都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特色節目的整理、發現和展示,豐富了羣眾文化的血肉骨骼,使其更具感染力。2012年,鎮政府重點投資打造了60人規模的滿族高蹺隊,並在元宵節、端午文化節等全縣文化活動中進行了展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即鍛鍊了隊伍,也使這種民族文化為更多羣眾所熟悉瞭解。

五、加強隊伍建設,文化隊伍更具號召力

基層文藝骨幹和文化工作者是基層文化工作的支撐,為加強這支隊伍建設,康莊鎮從加強基層文藝隊伍的培訓入手,以點帶面,不斷提高全鎮文藝隊伍的能力和水平。全年共開展各類培訓1100人次。

一是系統培訓提素質。舉辦了首期文藝中專班,開設了葫蘆絲、電子琴培訓班,開展了電影放映、舞蹈、合唱的培訓活動,提高了組織員的業務素質。

二是搭建平台展才藝。通過舉辦農民歡樂節、文藝中專班匯演活動,為全鎮31個村的文化組織員搭建才藝展示的舞台。在活動當中,學員們表演了民族舞、小品、雙簧、快板、三句半等文藝節目。節目內容從村民的生活實際挖掘素材,相互交流、學習促進,不僅繁榮了農村文藝事業,也為建設文明、和諧的社會作出了貢獻。

三是完善制度促規範。堅持每月例會制度,制定村級組織員管理考核制度,將日常管理與定期檢查結合起來,將村委會考核與鎮文化站考核相結合,促進了文化組織員管理的規範化。

經過一年來的培養鍛鍊,各村文化組織員達到了“會組織、會指揮、會唱歌、會電腦”的能力要求。也收穫了一定的成績。在第二屆北京國際自行車騎遊大會、第四屆北京國際馬球公開賽決賽和環北京職業公路自行車賽,我鎮的文化組織員積極組織羣眾參與活動,展示了康莊地區羣眾的良好精神風貌。在延慶縣第四屆“次仲杯”風箏大賽,取得1個一等獎和1個三等獎。在端午節龍舟大賽中,獲得了第三名。在農村歌手大賽中,獲得了第二名。在第五屆羣眾合唱節活動中,獲得了二等獎。在廣場舞蹈大賽中,我鎮精心排練的《炫舞民風》舞蹈獲得了評委的好評。

六、加強文化資源和文物管理,文化市場更加規範有序

為切實加強我鎮農村文化資源的管理與利用,我鎮建立農村文化資源管理新機制,制定科學的管理辦法和嚴謹的工作制度。

進一步完善了文化大院管理制定、益民書屋管理制度和數字影廳管理制度,並將制度落實情況納入村級文化工作 考核。積極做好村級益民書屋管理和電影放映方面的業務輔導,充分發揮村級文化資源在服務“三農”、推進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獨特作用。

堅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的方針,堅決貫徹執行黨和政府的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協調公安、工商等部門加強對文化市場的日常檢查和管理,堅決取締不健康,不文明的文化經營行為,規範文化經營秩序,努力為羣眾創建一個和諧、文明的文化市場環境。

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進一步加強依法保護文物的力度,紮實抓好文物保護與管理工作。堅持定期對榆林古驛站,馬營村的土城,大營村的烽火台,東紅寺的老王廟和古戲樓,榆林堡村、刁千户營村的地下漢墓羣進行檢查維護,對存在的危險進行及時排除。

七、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隨着黨和政府文化惠民政策的實施,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支持下,康莊鎮的文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與羣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相比,與“十二五”時期實現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目標相比,康鎮地區的文化工作還有很多差距。

一是文化基礎設施有待完善,農村文化工作比較薄弱。文化陣地活動形式單調,農村文化活動檔次低、發展慢,不能很好地滿足廣大羣眾求知、求樂的需要,職能作用得不到充分的發揮,與文化大繁榮、大發展不相適應。

二是文化事業經費投入少,文化活動規模小、檔次低。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不了人民羣眾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