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

欄目: 企業管理範文 / 發佈於: / 人氣:8.7K

****有限責任公司

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

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

衞生標準操作程序(SSOP) _

版號:A 版

受控狀態: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發佈日期:****年2月10日實施日期:****年2月10日

目錄

十三、操作性前提方案(PRPs)/SSOP-衞生標準操作程序 …………………………………55

生產用水衞生控制程序 ………………………………………………………56

食品接觸面衞生控制程序 ……………………………………………………59

防止交叉污染控制程序 ………………………………………………………63

洗手、手消毒和衞生設施控制程序 …………………………………………70

防止摻雜物控制程序 …………………………………………………………74

化學物品的標識、儲存和使用控制程序 ……………………………………80

員工健康控制程序 ……………………………………………………………82

蟲害和鼠害控制程序 …………………………………………………………84

生產用水衞生控制程序

XS/SSOP-01

1.0目的

在紅棗、杏子等乾果加工過程中,直接接觸產品或產品表面的水,其水源要安全衞生或經過處理,使其達到國家飲用水標準,生產用水是未受到污染的,以保證本公司產品的衞生質量。

2.0適用範圍

適用於廠區及車間內用水。

3.0職責

3.1化驗室負責對生產用水進行定期抽樣並送檢測機構(如地區衞生防疫站)化驗水質,保存《水質檢測報告》。

3.2生產技術部負責對供、排水設施(水箱、管道、鍋爐)的監測,並定期組織人員對供水設施進行清洗和消毒。

4.0控制程序

4.1水源衞生

本公司飲用水、加工用水均為地下水(自來水),水質的各項指標均符合GB5749—1985《生活飲用水衞生標準》。

4.2水的儲存

1)生產技術部建有儲水箱一個,可儲水2t左右,地下水用水泵抽至儲水箱經過濾後進自來水管道,共生產加工使用,儲水箱加蓋封閉防塵。

2)儲水箱的清洗消毒

a) 清洗消毒頻率:每半年清洗消毒一次。

b) 消毒劑及濃度:AD粉,配製400mg/kg濃度溶液。

c)清洗消毒程序:清水沖洗箱壁、箱底→用噴霧器噴灑消毒劑溶液→清水清洗兩遍→水放淨。

d) 記錄:質檢員必須參加每次的清洗消毒過程,並將執行情況記錄在《水箱清洗消毒記錄》表內。

4.3水質檢測

1)加工用水應安全衞生,必須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GB5749——1985)。

2)每年一次送樣到地區衞生檢疫站進行水質檢測,並將《水質檢測報告》存檔。同時,每次採樣必須記錄採樣的出水口。

4.4防止加工用水與污水的交叉污染

1)生產加工場所中有液體流至地面及以水洗方式清洗作業區域的,其地面應有適當的排水斜度(1/100以上)及排水溝。

2)生產污水及清洗消毒池內的污水,要排入排水溝內,要儘量減少污水溢至地面。

3)排水溝應保持暢通,並且溝內不得設置其它管路,水溝底部保持一定的斜度,易於污水排放,水溝上加蓋不鏽鋼蓋板。

4.5 污水處理

每季度清理一次污水管,過濾出的固體物經包裝後交垃圾站處理,保持污水管道流暢。

5.0控制與監側

1)水質檢測機構(衞生防疫站)檢測結果不符合飲用水標準時,不能生產,由生產技術部檢查和維修供水設施,重新檢驗合格後方可投入生產。

2)檢查發現供、排水管道有交叉污染或供水有虹吸情況時,應停止生產,及時組織檢修,交叉污染或虹吸消除後方可繼續生產。

6.0糾正措施

1)當衞生防疫站檢測發現水源存在問題時,立即停止使用,及時加以評估並採取措施,經重新檢測合格後方可繼續使用。

2)檢查時發現生產用水管道與排污管道有交叉連接時,必須立即整改。

3)發現污水污染到產品,必須立即將產品隔離,按不合格品的規定處理。

4)各項糾正措施詳細記錄在《SSOP糾正措施記錄》表內。

7.0 相關記錄

《水質檢測報告》

《水箱清洗消毒記錄》

《SSOP糾正措施記錄》

食品接觸面衞生控制程序

XS/SSOP-02

1.0目的

防止食品在生產、包裝、儲存、運輸等過程中被微生物、化學品及物理污染物污染而採取的對食品接觸面的衞生控制,以便將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2.0適用範圍

所有生產、包裝及儲藏運輸過程的衞生控制。

3.0 職責

3.1化驗員負責對生產過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容器的衞生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3.2生產技術部負責對設備及設備維修過程中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潤滑油的安全衞生進行監督檢查。

3.3 生產技術部負責對車間設施及生產環境衞生的管理和檢查。

3.4生產技術部衞生監督員負責對操作人員的衞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0控制程序

4.1直接與食品接觸的表面:

1)加工設備,如傳送帶、打耙機、清洗機等;

2)枱面、工器具、秤、托盤等;

3)內包裝物,內包裝袋等;

4)加工人員的手、工作服等。

4.2間接與食品接觸的表面

車間環境、衞生間門把手、設備按鈕、電燈開關等。

4.3設備的使用與管理

1)生產設備製作精細,達到無粗糙焊接、凹陷、破裂,便於清洗、消毒。

2)設備設施安裝合理,便於徹底清洗、消毒,保持良好的維修狀態。

4.4 設備設施的清洗消毒程序

1)設備的日常清理

a) 各種設備每天生產結束後及時清洗。

b)生產設備和工具在更換品種及清理時應將設備內部物料處理乾淨後消毒。

c) 隨時清洗設備內部,除去雜質等異物。

d)每天生產結束,使用水或洗潔精擦洗設備表面進行消毒,並用清水沖洗乾淨,確保設備無污漬。

2)工器具的清理

a) 各種工具應存放在指定地點,各工序不得混用。

b) 產品運輸過程中應按消毒程序消毒。

c) 每天生產結束後對各工序使用的工器具進行清洗消毒。

d)班後應將紙箱、箱板碼放整齊。

3)輔助設施的清理(包括地面、牆壁、玻璃等)

a) 每週應安排專人清理乾淨門窗玻璃,做到明亮清潔。

b) 每天清理地面,用1:11的次氯酸鈉溶液清洗地溝、地溝蓋,無衞生死角,防止吸引害蟲或微生物孽生。

c) 及時清理落地物料。

d) 隨時清理地面異物、積水、紙屑。

e) 每週擦洗牆壁瓷磚,及時修補破損。

f) 每天班後使用水、洗潔精或次氯酸鈉溶液對生產技術部的牆角、地面、凳子等進行沖洗。

g) 定期用濕布擦天花板、日光燈、殺菌燈表面,確保安全。

e) 擦洗工作台面、計量器具、物品架,設備地腳不得有粘性附着物殘留。

4.5 工作服清洗消毒程序

1)浸泡:根據衣服數量的多少,放入適量洗衣粉(每80件衣服加入洗衣粉400克),在池中浸泡30分鐘。

2)機洗。

3)殺菌:洗淨後的工作服,用紫外線滅菌燈滅菌30分鐘。

4.6 包裝物料衞生

內外包裝分開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4.7 空氣

每週在車間內消毒一次,由化驗室檢查消毒效果,並填寫消毒記錄。

5.0 控制與監測

1)各班組的衞生由班組長監督檢查。

2)以下各項由化驗室負責檢查:

a)定期對設備、工器具、工作服的清潔狀況進行檢查。

b)對每批內包裝進行檢查。

c)器具、設備、輔助設備的清潔消毒是否按程序進行,檢查消毒記錄。

3)微生物指標:

a)清洗消毒後的設備和工器具食品接觸面細菌總數低於100個/c㎡為宜;

b)對衞生要求嚴格的工序,食品接觸面細菌總數應低於10個/c㎡;

c)沙門氏菌及金黃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均不得檢出;

d)車間空氣的清潔程度可通過空氣換氣暴露進行檢驗。

6.0 糾偏措施

1)經檢查不乾淨的食品接觸面,應重新清洗、消毒,能更換的立即更換。

2)工、器具微生物檢測不合格者應進行連續監測,並對此時間內加工的產品重新檢驗和評估,必要時更改清洗消毒方案。

3)加強員工培訓,增強衞生質量意識。

4)消毒液濃度經檢驗不符合要求的應重新配置。

7.0 相關記錄

《車間衞生檢查記錄》

《原輔料驗收單》

防止交叉污染控制程序

XS/SSOP-03

1.0目的

防止紅棗、杏子等乾果、紅棗、杏子等乾果包裝材料、食品所有接觸表面受到物理的、化學的、生物的污染,確保質量、食品安全。

2.0適用範圍

適用於紅棗、杏子等乾果加工、儲存、運輸等全過程對原材料、設施和設備、工器具、人員、環境等的衞生控制,防止交叉污染。

3.0職責

3.1生產技術部部負責對車間生產設備、廠區環境衞生的監督檢查。

3.2 化驗室負責對生產過程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容器的衞生管理進行監督檢查。

3.3 生產技術部負責對食品加工人員的個人衞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0控制程序

4.1 防止工廠選址、設計、車間佈局不合理造成的污染

1)廠址選在地勢乾燥、交通方便、水源充足、無有礙於紅棗、杏子等乾果生產的其他因素,無昆蟲大量孽生的潛在場所和危及產品安全衞生,廠區應遠離石油化工、冶金、建材、造紙、皮革廠等企業及煤場、施工工地、養殖場、垃圾場、化糞池、污水出理廠等有害場所。

2)工廠佈局要求

a) 建築物、設備佈局與工藝流程三者結合合理,建築結構完善,並能滿足生產工藝和質量衞生要求,原料與半成品和成品不會造成交叉污染。

b) 廠區道路通暢、平坦,便於機動車輛通行,廠區道路採用便於清洗的混凝土鋪設,有效防止積水和塵土飛揚。廠房與外緣公路保持一定距離,廠區內的裸露地面已進行綠化。

c) 儲存原材料的場地和倉庫與生產能力相適應。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生產區在生活區的上風向。

3)各種管道、管線集中走向。冷水管的走向與生產線和包裝工作台沒有任何交叉,有效的防止了冷水管產生的冷凝水滴入食品。

4)屋頂有一定坡度,在結構上減少凝結水的滴落,便於沖洗、消毒,防止蟲害和黴菌孽生。

5)設備與地面、屋頂之間有足夠的空間,且不能擁擠,其距離要便於作業人員操作,而且不至使食品或食品接觸面被操作人員的衣褲或人體的接觸而受到污染。

6)其他輔助設備的安裝對紅棗、杏子等乾果生產無不良影響,便於清洗、消毒、檢查和維修。

7)車間內的牆壁平整光滑,便於清洗,防止積塵、積垢、結冷凝水和生長黴菌。

8)更衣室、衞生間、淋浴室應保持清潔衞生,其佈局和設施沒有對食品加工車間造成潛在的污染風險。

9)加工車間進出口設置靴鞋消毒池。

10)不準生產技術部內使用的車輛出車間,也不允許車間外的車輛進入車間,原料、成品進出在車間門口中轉。

4.2 防止由於個人衞生造成的污染

1)食品加工人員應保持良好的個人衞生,勤洗澡、勤換衣、勤理髮,不得留長指甲和塗指甲油。

2)食品加工人員不得在穿戴車間專用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的情況下進入與生產無關的場所。

3)上班前不許喝酒,工作時不準吸煙、飲酒、吃食物和做其他有礙食品衞生的活動。

4)操作人員手部受到外傷不得接觸紅棗、杏子等乾果或原料。

5)進車間前,必須按規程從上到下,依次戴口罩→戴工作帽→穿工作服上衣→穿工作褲→穿工作鞋(或靴),頭髮不得外露。

6)直接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觸的人員不準戴耳環、戒指、手鐲、項鍊、手錶和其他飾物進入車間,不允許化粧、染指甲、噴灑香水進入車間,以免摻雜或污染食品。

7)生產區域內不得帶入或存放任何個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煙酒、藥品、化粧品、工具等。衣物或個人其他用品存放在車間更衣櫃中,更衣櫃應遠離食品、設備及用具清洗處。

8)開始工作前,離開工作台後,以及在雙手可能已經弄髒或受到污染的任何時候,都要徹底洗淨並消毒雙手(包括手接觸髒物、進廁所、吸煙、用餐等)。

4.3 防止清潔消毒不當造成的污染

1)生產時應遵照工藝規程要求,並注意保持操作枱的清潔,以保證產品衞生質量。

2)重複使用的工器具,其結構應便於清洗、消毒,並加強檢查,有污染者不得使用。

3)加工設備、工具、容器、場地等在使用前後均應徹底清洗、消毒。

4)使用的運輸工具必須經常清洗、消毒,保持清潔衞生。

5)生產中使用的工器具採用易清洗和消毒的無毒無害環保材料製作。

4.4 防止工序操作不當造成的污染

1)容易造成交叉污染的工序,特別是包裝間、紙箱庫,應採取有效措施予以隔離,防止清潔區與非清潔區的交叉污染。

2)同一車間內生產同一類產品,沒有同時加工影響車間衞生或產品質量的副產品。

3)在加工過程中,必須將原料處理、半成品、成品等工序分開,防止前後工序互相污染。

4)各工序應嚴格避免積壓原料和半成品,防止食品變質。

5)加工人員調換工作崗位可能導致食品污染時,必須更換工作服,並洗手、消毒。

6)裝廢棄物的容器不得與裝食品的容器混用。廢棄物容器應選用金屬或其他不漏水的材料製作,並應有明顯的識別標誌。

7)經檢驗合格後的成品應存放於成品庫,成品庫容量與生產能力相適應。儲存時應按品種、批次分類存放,防止相互混雜。成品庫不得儲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

8)原料、輔料、半成品、成品分別存放在不會受到污染的區域,加工過程產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紅棗、杏子等乾果和廢棄物,在固定地點用有明顯標誌的專用容器分別收集盛裝,並在檢驗人員的監督下及時處理,其容器和運輸工具及時消毒。

9檢查、維修設備時,對帶入、帶出的零部件、工具的數量進行清點,並有記錄,不得污染食品。

10)明確人流、物流、水流的方向:

人流——從高清潔區到低清潔區;

物流——不造成交叉污染,可用時間、空間分開;

水流——從高清潔區到底清潔區。

4.5 防止原輔材料不潔造成的污染

1)對購入的原料進行驗收。其應具有該品種應有的色澤、氣味和組織形態特徵,不含有毒有害物質,也不應受到污染。原材料不能含有過量的微生物,以致使人造成食物中毒或患有其他疾病的任何因素。

2)原材料的包裝或容器,其材質無毒無害,不受污染,符合衞生要求。

3)各種原材料應按品種分類分批儲存,每批原材料均明顯標誌,同一庫內不得儲存相互影響的原材料。

4)原料必須按不同原料性質決定消毒處理方法,達不到衞生質量標準要求的,不得投入下道工序。

5)庫存原材料應先進先出,及時剔出不符合質量和衞生標準的原料,防止污染。

6)原材料必須經過檢驗、化驗,合格者方可使用,不符合質量衞生標準和要求的,不得投產使用,放在指定位置,做好標識,與合格品嚴格區分開,防止混淆和污染產品。

4.6 防止儲存運輸過程中的污染

1)運輸作業避免強烈震盪、撞擊。不使原料受損傷,不得損傷成品外形。儲存和運輸不得與有毒有害物品混裝、混運。搬運之後 搬運人員應撤離搬運場地,防止污染食品。

2)在運輸中間產品時 ,防止運輸車輛及其他因素污染產品。

3)接觸產品的運輸帶必須乾燥、清潔,防止污染產品。

4)成品的儲藏和運輸條件應符合國家標準或企業標準的規定。成品庫的温度常年保持在20℃以下,防止微生物的污染。

5)包裝物料間乾燥通風。內、外包裝物料分別存放,不得有污染。

6)產品發運前,應對產品逐箱進行確認,若發現該批貨物中有不良品,則該批貨物不準發出,庫管員填寫異常報告,由董事長做處理決定。

5.0控制與監測

以下各項由車間衞生監督員負責檢查:

1)車間建築設施完好,設備佈局合理並保持良好;加工間和包裝間應相互隔離;原料、輔料、半成品、成品在加工、儲存過程中要嚴格分開,防止交叉污染。

監測頻率:每班開工前、儲存過程中隨時監測。

2)減少因操作人員個人衞生不良造成的交叉污染,進車間的作業人員必須穿戴整齊,工作衣、帽、鞋潔淨 ,不得戴首飾,嚴禁染指甲和化粧。

3)監測內容:

a)開工前、離開工作台或受到污染後,操作人員都應對手部進行清洗消毒。

b)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物品不得帶入生產技術部。

c)作業人員不得在生產技術部吃零食、口香糖、喝飲料和吸煙等。

d)各工序的人員不得串崗。

e)操作人員進車間,要嚴格按消毒程序對手、靴鞋、衣服進行消毒,頭髮不得外露,手部有受傷者不得從事食品加工。

監測頻率:每班開工前、生產過程中隨時監測。

3)各作業區工器具標識明確,不混用。

監測頻率:每班開工前、生產過程中隨時監測。

4)由於生產工序操作不當造成的污染

a)工序之間安排不當產生交叉污染;

b)人員操作不當產生交叉污染;

c)人流、物流不當產生交叉污染。

監測頻率:每班開工前、生產過程中隨時監測。

5)原輔材料的清潔度

監測頻率:每批原輔料購進時。

6)廠區內運輸作業規範

監測頻率:生產過程中隨時進行。

7)倉庫温度

監測頻率:每班開工前。

8)盛裝廢棄物的容器衞生

監測頻率:每班開工前。

6.0 糾正措施

1)4.1~4.6發生的問題,衞生監督員應及時糾正。

2)不潔的原輔材料拒收。

7.0 相關記錄

《原輔料驗收單》

《車間衞生檢查記錄》

《產品檢驗記錄》

《包裝材料驗收單》

《庫房產品異常報告》

洗手、消毒和衞生設施控制程序

XS/SSOP-04

1.0 目的

保持操作人員的手及衞生設施的清潔衞生,防止污染食品。

2.0 適用範圍

適用於車間的食品加工人員、檢驗人員、管理人員及進入車間的參觀人員。

3.0 職責

由車間衞生監督人員及全體員工共同監督。

4.0 控制程序

4.1 洗手

進入車間的食品加工人員應嚴格按照規定的程序進行洗手消毒。

1)生產技術部的洗手設施要求:

a)管道直接通入排水管,廢水不得外溢。

b)車間內的適當位置安裝感應式水龍頭(每15人一個水龍頭),洗手設施始終處於正常使用狀態,使用方便。

c)應備有供洗手用的清洗劑、消毒劑和熱風乾手設備。其設計及結構要防止乾淨消過毒的手免受污染。

2)洗手流程:

a)皂液洗手→清水沖洗→消毒液浸泡30秒→清水沖洗→幹手。

b)洗手液:正規廠家生產,洗手液有充足泡沫,具有良好的清潔效果,無香味、無異味,並有廠家提供的產品合格證。

c)消毒液要求:

所使用的消毒液:有一定濃度的水、洗潔精或次氯酸鈉;

消毒液的配置方法:1:150(水、洗潔精或次氯酸鈉/水);

消毒液的更換頻率:4次/天。

d)烘手機:應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

3)加工人員遇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洗手,應有監督措施:

a)開始工作之前;

b)上廁所之後;

c)處理被污染的原材料之後;

d)從事與生產無關的其他活動之後;

4)食品加工期間也應按規定洗手消毒。

4.2 廁所

1)車間及廠區廁所設施的要求

a)廁所的數量足夠生產加工人員使用,並且方便員工進出。

b)生產技術部的廁所一律為水衝式,並配有洗手清潔劑。有防蠅、防鼠、防黴措施。

c)廁所備有排風扇排臭設備。

d)廁所出入口沒有正對車間門。

e)廁所的排污管道與車間的排水管道分開設置。

f)地面平整,採用便於沖洗、消毒的材料。

g)牆裙應砌成淺色、平滑、不透水、無毒、耐腐蝕、不易滋生蚊蠅的白瓷磚,保持清潔衞生。

h)設“便後洗手”的標牌。

2)加工人員進入廁所的步驟:

在更衣室脱掉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穿上自備鞋進入廁所→入廁→便後沖洗→洗手。

4.3淋浴室

1)淋浴室設施的要求

a) 淋浴室內噴頭的數量足夠車間工人適用,每10人使用一個。

b)淋浴室應有冷熱水供水系統。

c)淋浴室有排風設施,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d)地面和牆體平整,採用便於沖洗、消毒的材料。

4.4其他衞生設施要求

生產技術部有與車間人數相適應的更衣室、廁所和淋浴室。洗手設施、消毒池佈局合理。通風良好、清潔衞生、無氣味。有專人管理,保持良好狀態。

1)進入車間的程序

更衣室內更換工作服、工作帽、工作鞋→整理好工作服,嚴禁頭髮外露,按洗手程序洗手消毒→清理身上的灰塵→雙腳浸泡到消毒池內消毒→按照洗手程序洗手消毒。

2)衞生要求

a)工作服應每天清洗。清潔區的工作服與非清潔區的工作服應有明確的顏色區分,分別清洗。

b)不同區域的人流物流嚴格區分,不允許穿着清潔區的工作服進入非清潔區,同樣不得穿着非清潔區的工作服進入清潔區。有必要交叉作業時,要及時更衣。

c)更衣櫃及走廊窗台要每天至少擦一次,以減少灰塵。

d)鞋消毒池:

消毒液:次氯酸鈉溶液。

消毒液的配置方法:1:150的水、洗潔精或次氯酸鈉+75%的酒精。

消毒液的更換頻率:1次/天。

5.0控制與監側

1)洗手設施堵塞:由車間的衞生清潔員每班次檢查一次;車間全體工作人員共同監督。

2)洗手液、消毒液是否充足,發現洗手液、消毒液不足時應立即補充。幹手設施是否處於正常工作狀態。車間衞生監督員隨時確認。車間員工發現異常應立即通知衞生監督員。

3)員工是否按照規定的程序洗手、消毒後再進入車將,由車間衞生監管員隨時監督。

4)手、鞋消毒液由車間衞生監督員配置和更換,並填寫配置記錄。檢驗員對消毒液濃度進行抽檢。

5)洗手消毒的監督:由車間衞生監管員隨時監督、確認,並填寫記錄。

6.0 糾正措施

1)洗手設施的下水管堵塞、廢水外溢時,應立即停止使用,採用臨時的洗手盆洗手,並立即通知維修人員進行維修。

2)進入車間的人員在使用時發現各種衞生設施不能正常工作,應立即通知車間衞生監督員,衞生監督員立即通知設備部門進行檢修,並填寫記錄。

3)車間員工在進入車間時,如未按規定的程序更衣、洗手消毒的,應令其立即離開車間,按照程序更衣、洗手消毒,並對其進行批評教育或處以罰款。

4)需要進入車間的參觀人員須經公司董事長審批,並由公司相關人員陪同,按照公司的規定進入車間參觀。

7.0 相關記錄

《原輔料驗收單》

《車間衞生檢查記錄》

《設備維修單》

《清洗消毒劑配置記錄》

《生產技術部清洗消毒記錄》

防止摻雜物控制程序

XS/SSOP-05

1.0 目的

防止紅棗、杏子等乾果包裝物及所有食品接觸表面被微生物、化學品及物理的污染物污染食品,確保質量、食品安全。

2.0 適用範圍

適用於紅棗、杏子等乾果生產的全部過程。

3.0 職責

3.1 化驗室負責對原料的檢驗和化驗。

3.2 生產技術部負責對設備及設備維修過程中所使用的零部件及潤滑油進行監督檢查。

3.3 生產技術部負責對車間設施及生產環境衞生的管理和檢查。

3.4生產技術部衞生監督員負責對操作人員的衞生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0 控制程序

4.1 防止被污染的冷凝水摻雜

1)保證車間有良好的通風,並遠離污染源。通風口處有防蠅、防鼠和防塵設施。

2)天花板使用無毒、白色、防水、防黴、不脱落、耐腐蝕、表面光潔、易於清洗的材料,有適當坡度。不得有成片脱落、積塵、納垢、侵蝕等情形。

3)食品暴露的上方天花板不應有冷凝物滴下情形。

4))定期清洗天花板,保持環境衞生。擦洗時先用清水擦拭,然後用有一定濃度的漂白粉溶液噴灑消毒。

5)冷水管線與生產線和食品包裝台無任何交叉。

4.2 防止污水的飛濺

生產時保證地面無積水、無污水溢濺和倒流,隨時清理地面積水、跌落地面的產品及其他污物。

4.3 防止外來物質摻雜

1)生產技術部不得帶入或存放與生產無關的個人用品,如:衣物、食品、煙酒、藥品、化粧品等。

2)嚴禁所有人員在車間吃食物、吸煙和隨地吐痰。

3)進車間前,必須穿戴好工作服、口罩、帽、靴(鞋),頭髮不得露於帽外。

4)直接與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觸的人員不準戴耳環、戒指、手鐲、項鍊、手錶和其他飾物,不準化粧、染指甲、噴灑香水進入車間。

5)開始工作前或離開工作台後,以及在雙手可能已經弄髒或受到污染的任何時間(如:手接觸髒物、進廁所、倒垃圾、吸煙、用餐等),要徹底洗淨並消毒雙手。

7)不得在穿戴車間專用工作服、工作帽和工作鞋時,進入與生產無關的場地。

8)建築物、固定設備及其他設施應在衞生的條件下進行維修和保養,保持良好狀態,防止食品摻雜物。生產場所內的機器設備所用潤滑油全部採用食品級潤滑油。

9)生產技術部管理人員每天對設備及工器具的使用狀態進行檢查,無鬆動、無破損、無丟失的金屬件,定期維修保養,使其在良好的狀態下工作。對帶入、帶出的零部件、工具數量進行清點並記錄。

10)用適當的有效手段(如金屬探測器等)檢查原輔材料和成品,以防止金屬或其他外來物質摻入食品中。

11)使用的包裝容器完好無損。

12)運輸車輛和使用的工具應符合食品衞生要求,不得污染食品。

13)在處理摻雜的食品、原料及其他配料時必須防止其他食品受到污染。如果被摻雜的食品能夠通過重新加工成為合格產品,則應對其加工後進行重新檢驗,證實已不是摻雜食品後才能加入其他食品。

14)採取各種措施對加工、運輸和銷售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以消滅或防止不良微生物,尤其是有害公眾健康的微生物的生長繁殖。

4.4 防止地面污物的摻雜

1)隨時清潔地面,使地面保持清潔、無污物。跌落地面的產品不得混入已加工的產品中,應作為廢物處理。

2)不得穿生產專用工作鞋進入與生產無關的場地。

3)廢物收集在廢料桶內,垃圾和廢料必須細心存放、運送和清除,及時運出車間和廠區。

4)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的堆放應離地不少於15cm ,離牆不少於30cm 。

4.5 防止無防護設備的照明設備和温度計的污染

1)車間、倉庫的照明燈具必須裝有防暴燈罩,以防燈具破碎而污染食品。

2)生產用温度計一般為金屬温度計,原則上不用玻璃温度計,如用則應具有防護罩,以防發生意外時玻璃碎片摻入食品,造成污染。

4.6 防止潤滑劑、清潔劑、殺蟲劑的摻雜

1)使用潤滑劑、清潔劑、殺蟲劑時,應由經過培訓的人員嚴格按照説明書規定的使用方法和要求使用,消毒劑必須用量適量而且安全,防止污染食品和人身中毒。並在使用後確認其效果。

2)除衞生和工藝需要,均不得在生產技術部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種類的藥劑。

4.7 防止不衞生的原料和包裝材料的摻雜

1)成品有內包裝和紙箱。用於包裝食品的內包裝和紙箱應符合衞生標準,並且保持清潔衞生,不得含有毒、有害物質(如滑石粉、油劑等)。紙箱須經檢驗合格後方可用於包裝。包裝應在良好的狀態下進行,防止異物帶入食品。

2)存放包裝材料的庫房要保持乾燥、清潔、通風,防止黴爛,有防蟲、鼠措施。

3)原材料不得含有過量的微生物以致使人食物中毒或患其他疾病,導致食品成為摻雜製品。公司要求供應商提供擔保或質量證明書以達到上述要求。

4)凡被寄生蟲、有害微生物或其他外來雜質污染的原材料,經過檢驗達不到衞生標準的要求時不得投產。

5)原材料中含有的農藥殘留不得超標,必須提供農殘檢驗報告,原輔料在使用前需經檢驗合格方可使用。

4.8 防止空氣中的灰塵、顆粒的摻雜

1)廠區道路應平坦、通暢,無污染源、雜物,便於機動車輛通行。道路應採用便於清掃的混凝土或瀝青路面,防止積水或塵土飛揚。

2)廠房之間、廠房與外緣公路保持一定距離,中間種植綠化帶。廠區內除道路以外的裸露地面應進行綠化。

3)每天由專人對廠區衞生進行檢查,對衞生清掃不徹底的地方及時清掃。

4)開工前及收工後對車間進行空氣消毒。

5)採用不活動窗、雙層門等其他有效措施保證車間空氣清潔。

4.9 檢驗、化驗的衞生控制

1)各工序檢驗人員所使用的採樣工具、檢驗工具應清潔衞生。

2)化驗室應乾淨衞生,無污染物 ,不得存放與檢驗無關的物品。

5.0 控制與監側

以下各項由衞生監督人員進行檢查:

1)生產使用的清潔劑、消毒劑、潤滑劑應有供方的質量合格證明或標識,其質量符合國家衞生標準及公司的要求,驗收合格後方可入庫。

監測頻率:按批次檢測。

2) 原輔材料和包裝材料必須提供供方的檢驗報告,並經本公司檢驗合格後方可入庫。

監測頻率:每批原輔材料和包裝材料均需提供檢測報告,進行入庫檢驗並記錄。

3)包裝材料存放在加工區域外的清潔、乾燥的庫內,內外包裝分別存放。內外包裝距地面10cm上架存放。

監測頻率:每週一次。

4)車間使用的消毒劑及其他化學藥品單獨存放,專人管理,使用有記錄。

監測頻率:每天檢查。

5)設備維護良好,零件無鬆動、無破損、無鏽蝕、無丟失的金屬件。

監測頻率:每班工作前檢查。

6)車間通風良好,無冷凝水。

監測頻率:每4h檢查一次。

7)廠區環境衞生狀況。

監測頻率:每天檢查。

8)車間環境衞生及工器具清潔度。

監測頻率:每天檢查兩次,開班一次,中間一次。

9)庫存產品按不同品種、規格、批次做好標識,庫房保持清潔,定期消毒。

監測頻率:每天檢查。

10)車間污水、污物的排放。

監測頻率:每週檢查一次。

6.0 糾正措施

1)無檢驗報告的清潔劑、消毒劑、潤滑劑和包裝材料 、原輔材料拒收。

2)存放不當的包裝材料、消毒劑等物品,應正確存放。

3)設備定期檢查和維修。

4)車間通風不暢時應加大排氣換氣。

5)清掃車間衞生,按消毒規程對工器具消毒,對可能造成的污染情況加以評估。

6)庫房產品按規定管理,按規定消毒。

7)由維修人員疏通排水管道,車間清理過濾網。

8)檢驗出現誤差及時糾正,重新檢驗。

7.0 記錄

《原輔料驗收單》

《車間衞生檢查記錄》

《檢驗報告》

《包裝材料驗收單》

《設備維護保養記錄》

《設備檢修記錄》

化學物品的標識、儲存和使用控制程序

XS/SSOP-06

1.0目的

對化學物品的標識、儲存和使用進行有效控制,確保使其不會污染食品和導致質量、食品安全危害。

2.0適用範圍

適用於紅棗、杏子等乾果加工處理及檢驗的全過程。

3.0職責

3.1庫房負責對化學物品按規定標識、儲存,建立台帳,並保存發放、回收記錄。

3.2生產技術部負責按規定對所用化學物品的管理。

3.3化驗室負責對化驗所用化學品的管理,並保存使用記錄。

3.4消毒劑由化驗室進行驗收,洗滌劑由庫房負責驗收。

4.0控制程序

4.1化學物品的使用

加工過程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標準和公司的原輔材料驗收標準,生產廠家應有生產許可證、商標和檢測報告,並在保質期內的食品級添加劑。

4.2化學物品的標識和儲存

1)清洗劑、消毒劑及其它有毒有害物品,均應有固定包裝,有明顯標識,設置專用庫房、櫥櫃存放所有有毒有害物品,加鎖並專人負責保管,建立管理制度並嚴格管理。

2)除衞生和工藝需要,均不得在生產技術部隨意使用和存放可能污染食品的任何種類的藥劑。

3)由於衞生和工藝需要在車間存放的消毒劑,貼顯著標識,存放在專櫃內加鎖專人保管,建立發放管理制度。

4)公司所使用的清洗劑為水、洗潔精或次氯酸鈉。

5)如使用殺蟲劑除蟲,應做好防止污染和人身中毒的預防措施,用藥後將所有設備、工具清洗乾淨,消除污染。

6)清洗劑和消毒劑不能帶有不良微生物,使用必須安全。

7)設備使用的潤滑油必須是食品級,防止交叉污染。

8)檢驗室所用的各種化學藥劑存放在專用的通風櫥櫃內加鎖專人管理,建立領用記錄。

9)化驗用化學藥品的保管應:

a) 一般化學試劑按元素符號分類,按順序擺放。

b) 原包裝試劑,保留原標籤,放在試劑櫃中。

c) 分裝試劑貼標籤保存,標籤上註明藥品名稱、濃度、配製時間、配製人。

5.0控制和監測

1)對消毒劑、清洗劑的使用、標籤、存放進行確認,並做好記錄。

監測頻率:每天上班前檢查。

2)藥品、有毒有害物品到貨時應驗證檢驗報告,必要時抽檢其中幾項進行驗證。監測頻率:每批來貨均驗證或抽檢。

6.0 糾正措施

1)化學藥品、洗滌劑、消毒劑發生問題,化驗室監督各相關使用部門糾正。

2)購進的化學藥品等有毒物品驗證後與檢測報告不符合,拒收。

3)不符合使用標準的,拒收。

7.0 相關記錄

《清洗劑、消毒劑、化學品領用記錄》

《化學品驗收單》

《清洗劑、消毒劑、化學品配製記錄》

員工健康控制程序

XS/SSOP-07

1.0 目的

從事食品加工的人員身體應保持健康,不得患有妨礙食品衞生的疾病,以免污染食品,造成質量、食品安全危害。

2.0 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全體員工健康控制。

3.0 職責

3.1 行政辦負責組織公司員工健康檢查。

4.0 控制程序

4.1 健康檢查

1)食品加工廠的全體在職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檢查,取得衞生監督機構頒發的體檢合格證後方可從事食品加工。

2)新參加或臨時參加工作的人員在沒有取得衞生監督機構頒發的體檢合格證,一律不得從事食品生產,必須經健康檢查並取得健康合格證後方可工作。

3)必要時接受臨時檢查,以確保質量、食品安全。

4.2 健康要求

凡患有下列病症之一者,不得在食品加工車間工作:

a)痢疾、傷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傳染病(包括病原攜帶者);

b)活動性肺結核;

c)化膿性或滲出性皮膚病;

d)其他有礙食品衞生的疾病。

如有加工人員臨時覺察患有上述疾病時,應主動向車間負責人報告,以便調整工作或作妥善處理。

4.3 受傷處理

食品加工人員手部受傷或其他外傷時,不得從事直接接觸原料、半成品、成品和食品包裝工作,待痊癒並經過鑑定後方可繼續工作。(受傷:有體液滲處或破裂的傷口,為本程序規定的受傷)。

4.4 衞生教育

1)公司應對新參加工作的人員及臨時工進行衞生安全教育。

2)定期對全體員工進行有關衞生規定的宣傳教育,做到教育有計劃,考核有標準,衞生培訓制度化和規範化(每年至少一次)。

5.0 控制和監測

1)每月由行政辦檢查本月新進人員的健康證。

2)生產人員日常健康狀況由衞生監督人員每班查看一次。

6.0 糾正措施

1)無健康證人員不得上崗。

2)臨時患有妨礙食品衞生疾病的人員調離原崗位,直至恢復健康。

7.0 相關記錄

《員工健康檔案》

《個人衞生檢查記錄》

《培訓記錄》

蟲害和鼠害控制程序

XS/SSOP-08

1.0目的

在廠區內設置防蟲、防鼠設施,以防止蟲、鼠的侵入對產品造成污染。

2.0 適用範圍

適用於廠區內對防蟲鼠設施的設置與蟲鼠防治。

3.0 職責

生產技術部負責對廠區內防蟲鼠設施的佈置,並定期檢查防治效果。

4.0 控制措施

4.1防鼠措施及方法

1)車間下水道通口處用網密封。

2)車間外出水口下水道用密封水泥板。

3)物品庫及其他直接與外界相通的門外兩側安置防鼠擋板。

4)廠房外圍和廠區周圍每30m安置一個捕鼠夾或粘鼠板。

5)生活區由專人負責打掃清潔衞生,及時運走生活垃圾,保持廠區、餐廳清潔衞生。

4.2 防蟲措施及方法

1)每次飯後徹底清理餐廳,垃圾每日清理乾淨。

2)每年定期對廠區和廠區周圍噴灑殺蟲劑。

3)車間入口處安裝塑料軟門簾進行防蟲,窗户密封。

4)原輔料存放間入口有緩衝間。

5.0 控制和監測

1)監測人員每天檢查捕鼠設施,按規定更換。

2)每週末檢查防蟲設施,並做好蟲、鼠防治記錄。

6.0 糾正措施

1)根據發現捕獲鼠的數量和次數以及老鼠活動痕跡,及時調整防鼠方案,必要時調整捕鼠設備的疏密或更換其他設備。

2)根據防蟲殺蟲效果及蟲害發生情況,及時調整滅蟲方案,必要時採取其他有效措施。

3)蟲鼠害活動頻繁季節加強檢查和控制。

4)如果原輔料倉庫發現老鼠活動痕跡必須立即報告有關領導,對鼠害危害進行評估並採取有效措施。

7.0 相關記錄

《防鼠、防蠅檢查記錄》

附錄:

SSOP記錄彙總表

記錄名稱記錄編號

1)《水質檢測報告》JL-SSOP-01

2)《檢驗報告》JL-SSOP-02

3)《水處理設施及管道檢查記錄表》JL-SSOP-03

4)《水箱清洗消毒記錄》JL-SSOP-04

5)《車間衞生檢查記錄》JL-SSOP-05

6)《原輔料驗收單》JL-SSOP-06

7)《包裝材料驗收單》JL-SSOP-07

8)《庫房產品異常報告》JL-SSOP-08

9)《產品檢驗記錄》JL-SSOP-09

10)《設備檢修記錄》 JL-SSOP-10

11)《化學品驗收單》 JL-SSOP-11

12)《清洗劑、消毒劑、化學品領用記錄》 JL-SSOP-12

13)《生產技術部清洗消毒記錄》 JL-SSOP-13

14)《工器具清洗消毒記錄》 JL-SSOP-14

15)《設備日常維護保養記錄》 JL-SSOP-15

16)《員工健康檔案》 JL-SSOP-16

17)《個人衞生檢查記錄》 JL-SSOP-17

18)《培訓記錄》 JL-SSOP-18

19)《防鼠、防蠅檢查記錄》 JL-SSOP-19

20)《SSOP糾正措施記錄》JL-SSO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