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國精神的作文(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81W

中國精神的作文(精彩多篇)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一

在辜鴻銘先生所著《中國人的精神》一書中,有一篇名為《中國的婦女》的文章,其中對於中國“女性理想”進行了闡述,得出了中國女性歸屬於無私的“忘我教”,具有温柔、靦腆、忍耐的性格特點——並以此為榮。

當時,飽經戰火的中國正處於衰敗之中,形象被西方極度扭曲,本書則有力的維護了中國文化的尊嚴,改變了部分西方人對於中國的偏見,就這一點而言,我十分欽佩辜先生,並折服於其文字的力量。但是,論及其中內容,我卻無法全部接受,尤其《中國的婦女》一文,讓我忍不住在此反駁。

文中用大量篇幅圍繞中國納妾這一現象進行討論,認為納妾並不與夫妻之愛衝突,也並不會影響家庭幸福,反而是一種促進。男性對妻子的保護與愛,就體現在讓妻子免受妾的責罵、侮辱。這不免就有些可笑了,如果男性沒有納妾,也就不會存在妻子被家中另一個女子辱罵甚至奪位的可能性,又何來保護一説?如此愛護不過是亡羊補牢罷了。

作者認同納妾——接納另一個女人與自己共享一夫、共同生活,是一件會令人生氣的、難以接受的事情,但他卻通過“忘我教”這樣一種看似高尚的讚賞,武斷的認為中國女性因無私而不會有上述心理感受,更不會與自己的丈夫大鬧——就這樣用一個“高帽子”把納妾一事再次合理化了。在我看來,這便是一種“道德綁架”,是對納妾這一劣習的狡辯。在做出女性屬於“無私教”的時候,已經將男女置於不平等的地位上,再冠以如此高名,讓女性承受來自社會的道德壓力,稍有反抗,便會被加上莫須有的不良不淑的罪名。無奈低頭的女性,默默忍耐着丈夫納妾一事——這樣乖順的行動,又強化了人們對“無私教”的認可,惡性循環下,納妾一事最終成了全社會認可的合理的行為。“道德綁架”下,可憐的女性也只能無私忘我了。

文中作者批評了彈着鋼琴唱着歌、出入社會的女性,他堅定地相信女性的美德就是照顧家庭。我很認同家庭在中國人心中有着極其重要的地位,照顧好家庭固然是一種美德,但這樣的美德必須是建立在自願的基礎上,如果是被時代所迫、被社會道德所迫而只能一心照顧家庭,操心每日飲食起居,這便不能稱作美德了。何況,將女性捆綁於家庭之中也會造成男性被捆綁於社會之中,個人興趣被壓抑,不能遵從自身意願的生活,總會帶來煩惱和矛盾。

每個人依據個人意願而各在其位,對於提高生產力,促進整個社會的進步將會起到相當大的作用。

不過,對於一個生活在清末的老先生來説,儒家文化薰陶下寫作而成的文章,有一些我們現代人不能認可的觀點是情有可原的。本書的價值,也並不在於將其中觀念照搬至當今社會,恢復所謂“中國真正的文明”。為晚清之後的中國挽回文化尊嚴,這才是我們應當從中學習的——用我們的文字,在現代社會,消除西方對我國的偏見,塑造文化中國的形象。

中國精神作文 篇二

20xx年5月12日14時28分,四川省汶川縣發生了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使我們大家措手不及,但是,當我們一起伸出雙手時,就擁有了戰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我讀了《中國精神》這本書後,我明白了在這場災難中體現出的不是一個受傷的中國,而是一個強大的中國。

這是一位母親的故事。當救援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停止了呼吸。清理完廢墟,人們發現他的身軀下躺着一個嬰兒。嬰兒被被子包裹着,看上去有三四個月大,小寶貝毫髮未傷,安靜的睡着,當救援人員揭開被子準備給嬰兒做進一步檢查時,發現了一部手機。手機上面有一天編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還活着,你一定要記住,我愛你。”讀到這裏,我不禁淚流滿面,在朦朧淚光中我似乎看到了一位偉大母親對孩子的愛——超越生死——不惜用自己的身軀為孩子撐起一切。

這是一位老師的故事。在汶川縣映秀國小,一位四年級的語文老師嚴蓉在地震時為了儘快疏散學生,被留在了最後。等第13個學生跑出來,教學樓就倒了。學生們得救了,而嚴老師卻匆匆走完了她光輝燦爛的人生……當看到這裏時,我的心被深深地觸動了:在生與死的瞬間,嚴蓉老師用自己嬌小而偉大的身軀為學生開闢了生命通道,把生的希望留給自己的學生,樹立起了一座大愛無私的里程碑。

又有這樣一個藏族女孩,她在映秀國小年級是班長,也是學校少先隊大隊長。地震發生後,教室開始左右搖晃了,她臨危不懼,主動協助老師組織學生撤離,後來,已經跑到2樓樓梯口的她聽到一個同學的求救聲,又毫不猶豫的返回教室。不幸的是,教學樓倒塌了,她也沒能跑出來。她的名字叫鄒雯櫻,她是汶川縣體育運動會第5名的運動員,她是有能力跑出來的,可她用稚嫩的生命換來了其他同學生的機會,她小小的身軀裏有怎樣感人至深的愛呀!

還有一個叫鄧清清的女孩。她是什邡市華鎮中學七年級年級的學生,當救援人員在廢墟里找到她的時候,她正忍着傷痛、孤寂和恐懼,就着這手電筒微弱的光亮沉浸在書的世界裏。當她被救出來後,她説當時又冷又餓又害怕,看着書就什麼也不怕了,就能堅定活下去的信心。她的堅強和不屈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我也深深被震憾:鄧清清那種不懼死亡威脅、在地震後的廢墟下還能打着手電筒讀書的精神真是值得我們學習啊。

還有很多很多讓人感動的故事……

大難無情,人間有愛。當我合上《中國精神》這本書後,我的'眼裏再次閃爍着淚花。災難中那感人的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石塊下的同學們唱起了國歌;廢墟下,黃月、張揚兩姐妹互相鼓勵的畫面;救援者們緊張忙碌、奮不顧身的身影……不管是遇到災難的人們,還是去救援的人們,都向世人證明了一點:地震震垮的只有建築、房屋,震不跨的是中國人民不畏艱險、百折不撓、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精神!災難是不可避免地發生了,但災難過後,幾千萬災區幹部羣眾擦乾眼淚,從廢墟上堅強的站起來,與援建者手牽手、心連心,克服困難,共建新家園,廢墟上開出了自強不息的幸福之花!

這場災難已經過去,但是,卻讓我們永遠銘記那一刻!安息吧,不幸遇難的人們!奮進吧,倖存下來的人們!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擁有偉大的不可磨滅的堅強不屈的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三

懷着一種崇敬的心情讀完了錢穆先生寫的,中國文化精神。讀完的第一個感受就是,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應該自信,都應該把“應該”這個詞去掉。很多時候我們不自信,是我們對自己根的文化了解的太少,在當代社會發展的潮流中,我們少不了對物質的追求,但在物質追求中,不能忘了我們的精神文化。

書中説到,中國文化就體現在中國人身上,就像英國文化也體現在英國人身上一樣。從中國人身上就能看到傳統的家文化,國文化,中國文化看中如何“做人”;西方文化看中如何“成物”。因此中國文化更重在“踐行人道”;而西方文化則更重在“追尋物理”。讓我想到大學老師説的,希臘哲人在愛琴海邊上思考着人與物的關係,印度哲人在恆河邊上思考着人與神的關係,而中國哲人則在黃河邊上思考着人與人的關係。

可以看出來中國文化更注重的是精神,做人。這就是中國文化偉大的地方,做人得大家做,所以要無條件的做。我們今天,還能學做孔子,至少可做一不賢的孔子,復興中國文化的大道就在此。

書中寫道,作者去日本,感受到日本在飛速發展的同時,日本的本民族氛圍也很濃,他們能不忘本,日本人很以日本為榮,甚至還帶些傲慢,而在中國講中國,中國人則覺得中國的全要不得。我們就要學習西方的,我們急於前進,要變,使我們陷在一時常的病態下,我們知變而不知化。讓我想到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國的作戰方式都與蘇聯不同,蘇聯是從城市開始進攻,而根據我國實情,則是從農村包圍城市。所以在面對文化交流,學習中,我們首先想到的也應該是根據自身情況的基礎上,加以瞭解判斷與吸收。

在講到文化傳統中的衝突與調和時,我感受到了我們中國文化強大的調和性,想想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有西方文化的帝國主義國家發起的,他們之間的衝突乃是西方文化內部自身的大沖突,西方文化中一面講“個人自由”,一面講“集體統治”,這本來不就是一大沖突嗎?看看我們中國文化,照中國人的想法,一男一女,配合在一個家庭之內而成為了一夫一婦。既同在一家之內,大可不必再各爭自由互論平等。在中國,就變成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路貫通下去。之所以説中國文化調和力量很大,是因為在中國文化中很有“分寸”。比如,佛教再中國魏晉南北朝,隋唐時期傳入中國的,那時的中國人,一面信受了一個出家的宗教,而另一面又保留着一個大家庭傳統,其間卻沒有發生過沖突。不得不説,中國文化調和性,兼容性都很大。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完整性,先要學“為人”。學為人,要“盡人道”。中國文化的完整性,寄託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每人可以影響其他人。窮則獨善其身,先影響我自己,其次可以影響到我家,影響到我朋友。達則兼濟天下,就從這裏達去。范仲淹為秀才時有言“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顧亭林有言:“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從這些流傳下來的名句中,就能深刻地感受到中國文化的一種士的理想與培養。我們現在提倡文化自信,我覺得首先就要弘揚我們傳統文化中的士精神。

都知道中國是一個人情社會。中國人不看重外面事業,而看重在內面的性情上。看到這句話時,我首先想到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裏面的108位梁山好漢,個個都是性情中人啊,這就是中國文化。在家可以做好兒女,好丈夫,好妻子,對外可以做一個夠得上朋友的,或做一好下屬,好上司。這些從哪裏來,一切皆從“性情”來。

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老子《道德經》

聖人是不存佔有之心的,而是盡力照顧別人,他自己也更為充足;他盡力給予別人,自己反而更豐富。這是中國人一番極高深的道理,而在一種極平凡的人生中表現。

看完這本書,才發現自己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竟瞭解的那麼少,源遠流長的中國文化在我們每一箇中國人身上都有很好的體現。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好好品讀一下《論語》《道德經》。

中國精神作文 篇四

中國。對於經濟發達的國家,他是一匹不容小覷的黑馬;對於經濟落後的國家,他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對手;而對於我,一箇中國人,他是一方熱土,不大不小,恰恰嵌在心中央。

從仕途坎坷,屢遭重創卻依然深思高舉,“長歎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甚至寧願以死明志的屈原,到信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卻息影林泉都心繫祖國,剛直不阿,慷慨殉國的文天祥,再到在槍林彈雨中穿梭不息,祖國人民的安危與利益而奉獻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的愛國軍人們,還有現代仍然為了社會羣眾而在山林泥濘中滾爬訓練的特種兵,他們或許不是英雄,因為戰爭年代已早早地成為過去,但他們同樣會在和平年代揮灑屬於自己的別樣的青春年華。這些東西是看不見,摸不着,只能用心感受的,因此,它們被稱為“精神”。這些精神是許許多多的中國人用血與淚詮釋的,因此,它們被稱為“中國精神”。

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擁有五千年的深厚歷史文化,並不是每個國家都承受得了五千年來的大起大落,也並不是每個國家都像中國一樣耗費五千年的青春從原始的遠古攀上世界的巔峯。因此,並不是每個國家都能代表一種精神。

然而,那一樹柔嫩的枝承載不了過多的陽光,也並不是每個中國人都能擁有中國精神。

或許是因為中國精神太高尚以至於顯得有點遙不可及,我們似乎只能遠遠地展望,卻沒有辦法付諸行動。時代的進步不會改變一種好精神的實質,卻會使那個時代的人們漸漸將其淡忘,這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人能阻止進步的步伐!

忙於在校園中奔波的我們,閒暇時分,取捨關頭,或許會湧現出一點點淡淡的遐思與懷念。在燈紅酒綠的大都市中,或許偶爾浮現出幾張熟悉親切純樸的臉,但卻極有可能叫不上名來。我們就好比那些柔嫩的枝,承載不了過多的陽光,只能任由其砸下一地的斑駁。我們沒有先輩們的勇猛與剛毅,卻多了幾分聰穎和開朗,這或許就是所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吧。

那砸下的一地的斑駁早已被歷史拾輟,而被我們所接納的陽光將成為不久之後的輝煌!

中國精神作文 篇五

一個人需要一種精神,一個民族需要一種精神,一個國家更需要一種精神,這就是中國精神。

永不服輸,寬豁大度的精神。“不因波折讓信念動搖,不懼傷痛與低谷,也不懼強敵。”體操運動員肖若騰對自己默默發誓。在東京奧運男子體操全能決賽中,肖若騰以完美的表現拼下銀牌,雖憾失金牌,但他有一顆永不言敗的心,堅持如初走好每一步,這也源於對自我的認知及對自我的肯定。他在場上表現出堅定自我的力量,不服輸的精神以及寬豁大度的氣量,這就是中國精神!

團結一致眾志成城的精神。“一方有難八方支援”這是中國人們面對疫情做出的表率。疫情期間全國各地成員主動請纓,要求上前線。八十四歲的鐘南山院士一邊建議民眾不要前往武漢,一邊踏上了飛向武漢的飛機。他們在千家萬户共享團圓之時摩拳擦掌,紛紛請戰。戰書上一個個鮮紅的手印,是醫護人員一顆顆必勝的決心。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他們團結一致眾志成城,國家有需赴湯蹈火。這就是中國精神!

捨己為人勇敢善良的精神。“暴雨無情,人間有愛。”洪災現場各個省份的消防救援隊,爭分奪秒,星夜馳援。地鐵五號線一個赤裸上身的大哥抬着受傷的女士大喊:“先團結自救再幫忙救援。讓婦女孩子先走。”這一句惹得全網淚崩。天災雖無情,人間真情在。大家互相幫助,鼓勵,他們的勇敢善良捨己為人。這就是中國精神。

辜鴻銘老先生説過:“我們中國人身上有其他民族都沒有的,難以言喻的東西,那就是温良。温良不是温順更不是懦弱,温良是一種力量,是一種同情和人類智慧的力量。”這個夏天,讓我們明白了這就是中國人的精神,這就是中國精神!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六

文化無疑是一個高頻率使用詞語。但究竟何為文化,少有人能説得清楚。再進一步講,中國文化的精神是什麼,更是很難説清。張岱年先生與弟子程宜山博士的《中國文化精神》一書,則試圖從中西比較的角度出發,將這些文化問題講個明白。

文化定義的中西之辨

在世界文化研究史上,曾發生過一場文化(Culture)與文明(Civilization)的詞義之爭。英美學者在指稱文化時,常常用文明這個詞,但是德國學者則常常使用文化這個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咬文嚼字的爭論,實則體現了西方文化研究中兩種對立的傳統:即英美的實證社會學傳統和德國的歷史哲學傳統。在實證社會學傳統的研究者看來,文化就是人類創造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而歷史哲學傳統的研究者認為,文化是一種以生命或生活為本位的活的東西,或者説是生活的樣態,他們認為文化的形態化、制度化、模式化正意味着文化的死亡,因此也就有“文化是活着的文明,文明是死了的文化”的觀點。

文化一詞在中國古代是“文治與教化”之意,西漢的劉向曰:“凡武之光,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後加誅。”晉束皙説:“文化內輯,武功外悠。”不難看出,文化不僅是一種在人本身和身外自然的基礎上不斷創造的過程,而且是人不斷從動物狀態中提升出來的過程。通俗地講,文化是“文”與“化”的合稱,如果“文”不能影響、教化、感化人類的心靈,給人精神性的啟迪,那就不能成為“文化”。比如,自然界中的一座山,本身是沒有文化的,可文人對山進行讚美寫成優美的詩句,並給人帶來美的感受與啟迪,那麼自然中的這座山,就賦予了文化的意藴。

此書對文化如此定義:“文化是人類在處理人和世界關係中,所採取的精神生活與實踐活動的方式及其創造出來的物質和精神成果的總和,是活動方式與活動成果的辯證統一。”書中探討中國文化精神時,基本上也是在這個定義的基礎之上拓展開來。也許,並不是所有的學者都贊同這個定義,可是對此定義中提到的物質、精神等關鍵要素,想必不會提出強烈的質疑。

文化精神的中西之異

任何一種文化能持續發展,必然有着特定的精神作為支撐。文化失去了精神,就如同失去了靈魂。何為中國文化精神?這又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此書中,張岱年和他的弟子把中國文化的基本精神歸納為四點。一是剛健有為,這涵蓋了自強不息與厚德載物兩個方面。二是和與中,其思想主要是解決人與人的關係,包括民族關係、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倫關係。三是崇德利用,主要是解決人自身的關係,即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關係。四是天人協調,其精神是解決人與自然的關係。如果對這四種基本精神進行重要性的排序,那麼天人協調的精神,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在東西方文化交流、交融、交鋒的今天,唯有進行橫向比較,才能更清晰地認識中國文化精神的特質。書中認為,中西文化精神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人與自然關係的認知方面。中國文化比較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西方文化則強調征服自然、戰勝自然。

中國傳統文化何去何從

中國傳統文化曾經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但是自15世紀以後逐漸衰微,特別是“五四運動”之後,有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嚴重阻礙了中國步入現代化的歷程。這種論調雖然偏激,可也不得不承認,中國傳統文化的缺陷是客觀存在的。至於最主要的缺陷,張岱年在書中認為:那就是缺乏實證科學的文化傳統。

它具體表現在人們重整體輕分析、重直覺輕知解、重關係輕實體、重實用輕理論。這對於以分析、知解、實體和公理化體系為特點的近代自然科學的產生顯然是不利的。另外,中國古代強調“天地一體”“變化日新”,其許多結論與支配近代自然科學的“理學自然觀”格格不入。

這裏要指出,中國人缺少實證科學的傳統,並不意味着中國就沒有科學技術。比如,當前很多人都套用西方科學的標準,認為中醫藥學不是科學,原因是中醫藥學不能把病理説清楚,中醫藥學中的“穴位”“脈象”“養氣”“食補”等學説,在西醫科學中根本就不存在,也沒有“科學”根據。然而,中醫藥學在治療各種疾病方面,發揮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不能因為中國缺少實證科學的文化傳統,就徹底否認了整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盲從或者貶損中國傳統文化的兩種極端,必須引起警惕。

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國傳統文化該何去何從?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充分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去其糟粕,另一方面要將世界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為我所用,正可謂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真正做到美美與共。中國傳統文化之探索,是一條沒有止境的道路,無論世界變化的節奏有多快,作為中國人,永遠都可以從中汲取力量。

中國精神作文 篇七

2022年2月6日,在印度孟買舉行的女足亞洲盃決賽中,中國女足在0比2落後的情況下絕地逆轉,以3比2戰勝韓國隊獲得冠軍,時隔16年重登亞洲之巔。

強強對決中,在競技水平之外,心態和意志力的考驗尤為重要。賽時過半,仍久攻不下、落後兩球,在足球賽場尤其是在重要賽事的決賽中,如此境地可謂“瀕臨絕境”,甚至許多觀眾都已做好“最壞結果”的心理準備。危局中,中國姑娘們不屈不撓、敢打敢拼,用最蕩氣迴腸的方式,把困境轉為順境,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堅韌不拔的鏗鏘玫瑰,永不言敗的女足精神,把困境寫成詩篇,讓汗水湧動激情,在絕望中升騰起希望。在中國足球歷史上,這注定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中國女足的前行之路,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距離上次進入亞洲盃決賽,已經過去10多年時間,浮浮沉沉、曲曲折折,我們看到過女足姑娘們經歷的低谷與坎坷,也能夠體會到她們身上肩負的責任和壓力。

因為精神的力量,因為信仰的支撐,經歷了一次又一次風雨的洗禮,中國女足扛住了所有難題,成就了“一棵大樹的茁壯”。

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更應該學習女足精神,披荊斬棘、無所畏懼、一路向前!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相信女足精神還會歷久彌新、不斷豐富,影響一代又一代敢於追夢的奮鬥者。

教師點評

“女足精神”是一種堅忍不拔、頑強拼搏、無畏艱難、團結奮鬥的精神,它生動詮釋了“祖國至上、敢打敢拼、團結友好、堅強拼搏”的中華體育精神,更是中華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中國女足就是用這樣的一次次“鏗鏘綻放”,詮釋着永不言敗的女足精神,傳遞着震撼人心的中國力量。

追逐夢想總是千轉百回,風雨彩虹又見鏗鏘玫瑰。任何的成功都不是隨隨便便取得,前行的路上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相信女足精神能夠給予我們無窮的力量。我們要學習“女足精神”,堅定理想信念,團結協作,敢於擔當,善於作為,永不言棄,在實踐中增長才幹,用奮鬥拼搏書寫無悔青春。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八

坦白説,看完大名鼎鼎的晚清大學者辜鴻銘先生的《中國人的精神》之後,我很有些失望,我失望於這位享譽世界的文人學者,並沒有多麼高深和高明的見解,不可否認辜鴻銘先生的學識是淵博的,遣詞造句的能力也算是出色的,但對於一位學者而言,最最重要的是思想,看了他1915年所寫的《中國人的精神》,我深感失望,因為辜鴻銘先生的思想依然是兩千年前儒家文化的那套思想,我覺得有些悲涼。

《中國人的精神》是一本雜文合集,或者準確一點説算是論文合集,包括了《中國人的精神》、《中國的女人》、《中國的語言》、《約翰·史密斯在中國》、《大漢學家》、《論漢學一》、《論漢學二》、《暴民崇拜及戰爭的出路》共八篇文章,在辜鴻銘先生的眼中,中國人的精神可以用温文爾雅來形容、也可以用利他精神來形容、還可以用良民宗教來概括。但其核心就是兩條,忠君和孝親。仁、義、禮都是圍繞着“忠”和“孝”來展開的。也許在百年前之世界,對於西方人而言,他們看到了辜鴻銘先生的文章,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了集體主義或者説家國文化,但如果用現代的陽光和進步的思想,可以説辜鴻銘先生完全被儒學給毒害了。如果論中國人的精神,我以為不能用“忠”和“孝”來詮釋,或者換一種説法,“忠”、“孝”是不能夠完整準確的界定中國人之精神的。如果論中國人之精神,我認為“重集體而輕個人”可以算是比較準確概況表述。歷史學已經告訴我們,中國曆代王朝更迭,絕對不是“忠”、“孝”兩字形成的。同時還有更深入的一點,雖然統治階級一直用儒學來傳播中國文化,但老莊的道家文化、墨子和管子等人的思想從來都沒有在中國文化和中國精神中消失。“兼容幷包”可謂之中國文化的精神。

在辜鴻銘的文章《中國的女人》中,三從(從父、從夫、從子)依然被這位學貫中西的大學者視為理所當然之事,而且還用了一大堆廢話和假話來為納妾這種落後文化辯護。客觀説,我看完這篇《中國的女人》之後,對辜鴻銘先生大大的失望了,我沒有想到一位接受了西方哲學思想的學者,居然能夠厚着臉皮昧着良心為中國落後的納妾文化和歧視婦女文化辯護。

誠然,對於中國的文化,以及中國人之精神,我們應該要有該有的自信和自愛,但自信和自愛的時候,我們也需要清楚,任何一種文化,任何一種精神,都是不可能完美無瑕的,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女性的歧視、對婦女的不尊重,這是我們需要客觀承認的事實,可惜辜鴻銘先生並沒有客觀的審視自己的文化。

自信本沒有錯,但自信過了頭《www.》就變成了自負和自大,對於一位學者而言,自負和自大也就沒有了進步的動力。

當然,在100多年前,不可否認辜鴻銘先生對中國文化傳播向世界是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但這不能彌補其在《中國人的精神》這本書中所犯下的錯誤。

如果有讀者看了《中國人的精神》,希望不要被辜鴻銘的錯誤之思想所影響。

不過如此而已罷了!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九

那一年,在中國大地上出現了很多突如其來的災難,房屋倒塌,森林毀壞,人員傷亡,這一年全中國傾注了太多的感情與眼淚,那是驚心動魄的一年,也是感天動地的一年。那就是2008年5月12日。

“5月12日”是一個讓我們永遠銘記的日子,“14點28分”是一個讓我們永遠銘記的時刻。就是在2008年的這一天這一刻,汶川地震讓我們銘記中國歷史上一個重大災難和嚴峻考驗。全體中華兒女海外華僑華人為之同泣,為之震撼,為之奮鬥。中國挺起了脊樑,與之作堅決鬥爭。汶川地震震撼了四川,震撼了中國人民,震撼了亞洲,震撼了世界。短短几天時間,地震這個可怕的惡魔就摧毀了4625萬多人的家園,造成69295名同胞遇難,17923名親人失蹤,這是一串多麼可怕的數字啊!我們不會那麼容易被打倒。我們是龍的傳人,是炎黃子孫,有着鋼鐵一般的脊背,在災難中頑強抵抗,在地震中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有互相幫助的親人,有捨己救人的老師,有默默搶救在第一線的醫生,軍人、農民、志願者。最讓我感動的是黃月和張揚,他們兩都是都江堰聚源中學的學生,政治課上,他們正在專心一意的聽老師講課,教師突然左右搖晃起來,頃刻間,整棟教學樓變成了一片廢墟,王月感覺到自己身體不能動彈,就呼喊其他同學,這時聽見張揚也在叫自己,感覺就在傍邊,於是他們兩就緊緊的握着對方的手,給與彼此的鼓勵,一直到被救出。每一次讀《中國精神》,那些感人肺腑的故事,那些激盪人心的場面,都在腦海中縈繞。眼淚就控制不住的掉下來,這淚,我流的驕傲,我深深的感到我們中國人民團結、友愛、堅強不屈的精神,他激勵着我,催我奮進。作為一名中學生,我感到自己是那麼的慚愧,對那些災區的難民們我卻不能親臨現場安慰,沒有做更多對他們有幫助的事情,但我從心地裏深深的祝福他們。“他們的災難,是為你而發生。”這句哲人説的話,在安定年代人們或許未能深明其中真義,但在多災多難之秋,隱晦在深處的人性光輝便會驟然閃耀,指引着我們用黑色的眼睛去尋找光明。舉國同悲的汶川大地震,我們看到了一種力量,在全國民眾身上凝聚;我們看到了一種刻骨銘心的愛,在全國民眾心裏蔓延。這個時候,沒有任何其他雜音,只有為逝者默唸,為傷者祈禱,為生者祝福的聲音,這個時候,神州大地處處都在重複着同一動作,傳遞着同一種心聲,每個人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受難者獻上一點愛心。而在災區發生的一個個感人細節,更是讓我潸然淚下。這是因感動而流淚,淚水奪眶而出,和着細密的雨水,滴在山的那一頭,一座座温暖的房屋化為廢墟,一張張可親的面孔失去笑容,我的心跳比地震還烈,我們的淚水比暴雨還猛,但是我相信,震不垮的是人們的勇氣和堅持。我們會不畏堅強,百折不饒。朋友,請你永遠記住這句話:經過風雨洗禮後的海燕更加堅強,經過雨雪沖刷過的麥苗更加茁壯,經過風霜考驗過的輕鬆更加挺拔,經過暴風雨盪滌過的彩虹更加豔麗。只要我們堅持到底,我們的祖國會更加繁榮富強,我們祖國人民的生命之花就會在春天綻放更加豔麗的光彩。

《中國精神》讀後感 篇十

二十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辜鴻銘是何許人也?他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婚在東洋,仕在北洋。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臘文、馬來文等9種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創造性地翻譯了中國“四書”中的三部——《論語》、《中庸》和《大學》,並著有《中國的牛津運動》(原名《清流傳》)和《中國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義》)等書。這位“清末怪傑”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説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憑三寸不爛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講孔學,與俄國文學大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中國人的精神》一書的主旨,是揭示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鼓吹儒家文明救西論。它是一戰前後也就是五四時期世界範圍內興起的東方文化思潮的代表作之一。也許如今的中國人不再像是辜鴻銘所寫的那樣,可是設想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就可以感受到一個固執痴狂的學者以洞透世情的老辣與火熱純淨的童心堅守着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情懷。這個倔強執拗又特立獨行的人,用他的尖鋭老練的文章展現出他對西方文化利弊的獨特分析、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褒揚和推崇,對同胞們去親就疏,去傳統而就舶來的行為之痛心與責備,通過這本書,通過其特有的“理性激情”滿滿地宣泄出來。

在這本書裏,辜鴻銘把中國人所有的行為都歸結為精神的附屬品。在他的另類推論裏,認為人類自身的自私與怯懦產生了商業主義,從而造成了英國的羣氓崇拜的泛濫,導致了德國的強權崇拜教和軍國主義,並最終促成戰爭的爆發。而控制軍國主義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道德力量。而中國文明中的這種使軍國主義失去必要性的道德力量,便是“良民宗教”。

那麼,中國人的精神究竟是什麼?辜鴻銘認為,“中國人的精神第一個就是紳士性,紳士性並不是天性軟弱,也不是脆弱屈服,而是沒有強硬、苛刻、粗魯和暴力,真正的中國人可能是粗卑的,但粗卑之中並沒有粗野;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醜陋的,但它的醜陋並不可怕;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庸俗的,但庸俗之中並沒有侵略性;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愚昧的,但愚昧之中卻並沒有荒唐;真正的中國人也許是狡黠的,但在他的狡黠之中卻並沒有邪惡。”作者由此推論出中國人的第二種精神就是強烈的同情心,因為幾乎所有的中國人都生活在強烈的同情心之中,這是一種心靈的生活,也是一種感覺的生活,這是由於中國人把身體作為一個有機體而產生的自覺或不自覺。由於真正的中國人過着一種感情的或受人類影響的生活,可能有時會被人説成忽視了應該做的事情。辜鴻銘在書中還談到了中國的語言。中國的語言在他眼裏是一種心靈的語言,它是用心靈思考和使用的,而不是像受過理性教育的歐洲人那樣用大腦和智力來使用。他還認為真正的中國人過着成年人的生活而具有孩子的心靈,也就是説,真正的中國人是具有“孩子般的心靈和成人的頭腦的人”。“與其説中國人的發展受到了阻礙,不如説它是一個永不衰老的民族”,一個“擁有了永葆青春的祕密”的民族。這個“像孩童一樣過着心靈生活”的民族,對於抽象的、刻板的科學技術當然是沒有興趣的。

而且在書中,多是中西比較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辜鴻銘在把中國文明和歐洲現代文明進行比較的時候得出這樣的結論:現代歐洲的宗教,使他們的心靈而不是頭腦得到了滿足,哲學使他們的頭腦而不是心靈得到了滿足。西方人認為中國人沒有宗教,作者也認為,作為羣體的中國人在某種程度上沒有嚴肅的歐洲式的宗教,中國道教和佛教的廟宇、寺院和道觀更多的是邊緣化了的消遣娛樂的場合。然而,與其説沒有宗教,還不如説中國人不需要宗教。辜鴻銘認為儒學的真正偉大之處就在於給人以正確的國家理念,並把這種理念上升為一種宗教。儒家的哲學和倫理體系,是可以代替宗教對人類社會和文明產生影響和教化作用的,是這種人類社會與文明的綜合體儒學取代了宗教。

這本書雖然有着一些比較偏激和迂腐的主觀思想,但是我們可以通過全書去感受辜鴻銘在時代之下的不安與期盼,去了解中國人精神和中國傳統文化內涵,拓展一些關於中華民族與中國國家在哲學及政治層面的理解。“如果説中華民族之精神是一種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麼,民族精神不朽的祕密就是中國人心靈與理智的完美諧和”,但願“中國人的精神”的思考與探索之路能夠一直走下去。

Tags:多篇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