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祠堂精品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1.5W

祠堂精品作文多篇

祠堂優秀作文 篇一

我的家鄉位於番禺區鍾村鎮詵敦村,爸爸和爺爺那裏出生長大,那裏全部人都是姓孔的,聽爺爺説我們家鄉的“孔家祠堂”就是為了紀念中國鼎鼎有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儒家思想佔有統治地位,儒家創始人被尊為萬世師表。為紀念孔夫子而興建的。

當你走到祠堂門前,就會被精美的雕刻壁畫吸引,有萬馬奔騰的,鯉魚跳龍門,還有騰雲駕霧的五爪金龍。門口有兩隻威武的石獅子。像是兩位大將軍在看守着。步入門口就看見院內蒼松翠柏,有一座石拱橋,橋下的池裏荷花開得又美又大,一陣微風吹來,清香撲鼻,好像在和我點頭招手。當我進入到大堂,是最吸引人的一個好地方。內裏有許多介紹孔子一生的彩畫,其中有孔子的畫像,還有精緻的雕刻,內堂一恭着古銅色的孔子銅像,許許如生,原來這就是我尊敬的先人“孔子”。

在孔家祠堂裏還看見一些老人在休閒,有的看粵劇,有的下棋,有的打麻雀,還有的在打乒乓球,原來這也是老人的活動中心。這裏給老人帶來無限的快樂和安享晚年。這一切構成了一幅和諧美麗的圖畫。

祠堂優秀作文 篇二

我的家鄉——浙江,江山。這兒有美麗迷人的須江,有神奇壯觀的江郎山,還有······但今天值得我一提的還是我的老家大陳。

走近大陳村,你不由地會被那兒汪氏宗祠所吸引。你也會驚喜的發現,今天的文化還可以帶來明天的經濟發展。那是一幢有着近300年曆史的老宗祠,坐東向西,三進二天井五開間。全祠由門樓、廂樓、正廳、廂房、後堂組成,用材考究,雕刻精細,錯彩鏤金,為省重點文保單位。

大陳村民每年都會在這裏舉行一年一度、農曆十月初十的麻餈文化節。那情景可有趣了:戲台下麻餈大賽,戲台上載歌載舞,趕來看熱鬧的遊客擠滿了祠堂的各個角落,村民們微笑着用熱情招呼着每一位來客……大陳的今天,離不開這座汪氏宗祠,更離不開麻餈文化節。

今年春節,我在祠堂裏,還榮幸看到了書記汪衍君與其他村民的隆重表演。這是在迎接省長和市長的到來哦!村民們敲鑼打鼓,響亮的歌聲在耳邊迴盪。 “輕輕的在風中翻轉,香香的在碗中盤旋,美美的和着我們歡笑,那芳香誘人的大陳面……”這就是汪書記演唱的那首《媽媽的那碗大陳面》摘得全國村歌大賽金獎的大陳村歌。這場由村民們自編自演的大聚會精彩不斷、笑聲連連,整個祠堂一派歡歌笑語!

短短的幾年中,大陳古村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路變得更寬,天空變得更藍,樹變得更綠了,花兒變得更香了,古色古香的祠堂也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遊客。我相信,人們的生活一定會越來越幸福美好!

祠堂優秀作文 篇三

重訪範公祠堂

同濟大學附屬存志學校高一年級 唐宇軒

寒風南下,又是一個深秋。風拂過,吹紅了漫山楓葉,吹散了一池碧波。罷,放下行囊,攜一縷秋風,重遊天平山故地。

不同於往日,深秋的天平山少了一份悽清,多了一絲絢爛。接天的紅楓灼燒着天際,西風漫卷殘葉向遊人訴説着往昔歲月。它是想表達年華隨時光而飛逝?是意志隨歲月而流逝?我似乎難以言表。

沿着小徑一路走去,一尊俊偉的雕塑首先映入眼簾——范仲淹像。但見範公的眼神中蓄滿了黎明前的濃黑,長鬚飄然,劍眉皓齒,神態堅定。他右手緊握書卷,左手負背而立,仰望蒼穹,心憂天下。我想,這就神情應該是他“先天下之憂而憂”的寫照吧!佇立良久,我以虔誠之心深深地向範公鞠了一躬,隨後便向小徑更深處走去。

繞過幾經曲折的彎道,穿過紅楓,眼前是一片松林。漫山遍野的深綠、碧綠、淺綠直逼我的眼球,彷彿整個世界都圍上了一層曼妙的綠紗,甚至連空氣都被染成了綠色。穿過鬆林是清高宗特意為範公修建的“高義堂”。祠堂在蒼松下顯得格外氣魄恢宏、莊嚴。一幅“赤子情懷系桑梓,隢裔傳世定高平”的對聯與門匾上“範氏宗祠”四個大字相互映襯,我想,這祠堂這對聯該是後人對範公最好的悼念吧!

祠堂旁邊,一座五折橋將範氏故居與荷花池分隔開來,左側的荷花早已盡數凋零,枯黃的花柄更是為範氏故居平添了一份肅穆。右轉,跨過門檻,古樸的氣息撲面而至,一泓清泉載着星星點點的落葉,淌過假山,引我進入正廳。這裏是范文正公在蘇州任知州時的住所。整體給人曠遠悠然的意境,頗有些佛家禪語縈繞紫檀煙的意味,正廳兩側是範公用於自勉的對聯,蒼勁有力的字體是他在此留下的印記,也是精神與抱負的寄託。穿過正廳是他的書房,深色的檀木與菊花浮雕相映成趣,那是體現特定文化的意象。兀地,腦海中不禁浮現出範公少時貧困力學的情景;出仕時意氣風發的情景;主持改革時憂國憂民,心繫天下的情景,鞏固邊防與將士同甘共苦的情景。一切都是過往雲煙,一切又那樣的歷歷在目。是什麼支撐他一路走下來?是什麼造就了他非凡的一生?是責任感。他認為自己有責任治理天下,有責任直言進諫,有責任主持改革為民謀利。在責任感的驅動下,他矢志不渝,砥礪前行,縱使困頓也在所不辭。也正是這份責任感,這份“先憂後樂”的情懷,使他得以被後人銘記。

走出範公祠堂,回首望過一林傲然挺拔的蒼松,忽然發現自己的肩頭變重了。那是一份責任,一種千百年來備受推崇的“先憂後樂”文化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