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3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精彩作文一等獎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8.85K

2023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精彩作文一等獎多篇

國際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 篇一

十一年前,一場家庭變故讓張桂梅從大理來到麗江山區;原張桂梅本只想忘卻愛人過世的悲傷,她卻看到了山區貧困孩子一張張渴望知識的純真面龐。愛的本能讓這位女教師在山區紮下了根。為了改善孩子們的生活、學習狀況,她節衣縮食,每天的生活費不超過3元,省下的每一分錢都用在學生身上。日積月累,張桂梅先後捐出了40多萬元。令她引以為豪的是,她的學生沒有任何一個因貧窮而輟學。2006年,雲南省政府獎勵的30萬元,她全部捐獻給了一座山區國小用來改建校舍。2001年起,她義務擔任麗江華坪縣“兒童之家”的院長,成為了54名孤兒的母親。為了孩子們,她全身心投入教學,將病痛置之度外;她把學生送進會考考場後才去醫院--醫生從她腹腔切出一個超過2公斤的腫瘤。她把生命獻給了這片貧瘠的土地,除了孩子們,她別無所求--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感人事蹟記住窮困1975年底,張桂梅國中畢業隨姐姐從東北牡丹江來到雲南中甸林業局支邊。

她先後在林場、黨校任團支部書記、政治教員,又到局機關當文書、團支書、婦女主任。1983年調到子弟學校當中學教師後,她就深深地愛上了“釋道、解惑”這一神聖的工作。但是,在教學實踐中,自己的學問與當好一名稱職教師距離不小。198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麗江教育學院中文系。三年緊張、快樂的學生生活,不僅使她在學識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也找到了自己的如意郎君──一位英俊的白族小夥子。1990年,一對戀人在大理市喜洲一中喜結良緣,開始了美滿的婚後生活。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幸福屬於張桂梅的時間卻是那麼的短暫!丈夫患上了癌症。她為了給丈夫治病,不僅花光了自己的積蓄,能借錢的地方她都去借了,在這段日子裏,張桂梅深深地體會了借錢的艱難、領會了沒錢的困難,也嚐盡了求醫的艱辛!深深懂得了,一個人困難的時候,是多麼地需要有人能伸出援助之手!1995年2月24日,是張桂梅悲痛欲絕的日子──中年喪夫!隨後的一年多,她觸景生情,見物思人,精神晃忽,幾乎崩潰。為了解脱,她終於做出了離開喜洲的決定。她選擇了無親無故,比喜洲邊遠偏僻的華坪,去踐行自己的諾言:“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精彩作文一等獎 篇二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向全國脱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獲得者頒獎並發表重要講話。大會表彰了在脱貧攻堅工作中作出重大貢獻,表現特別突出,事蹟特別感人的個人和集體。

期間讓筆者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在這個英雄的行列裏,許多女性身影令人矚目,她們或為母親、為妻子、為女兒,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她們是21世紀的“花木蘭”,是這個時代的巾幗英雄,她們用柔弱的肩膀擔起脱貧重任,用堅定的聲音訴説着那一樁樁、一件件感人肺腑的脱貧故事。

97歲高齡的夏森坐着輪椅,被工作人員推上台,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她先後兩次顫顫巍巍地用手撐着輪椅扶手,試圖站起身來接過總書記手中的榮譽證書。看到老人的舉動後,總書記則輕拍她的肩膀,示意其坐下,隨後更是十分暖心地彎腰俯身,向坐在輪椅上的夏森頒授證書。這一幕在現場引發熱烈掌聲,同時也透過直播畫面,讓眾多網友熱淚盈目。

她説:“我的願望就是儘自己的全部力量,幫助到每一位寒窗苦讀的學子們。”14歲投身革命、15歲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夏森,在耄耋之年,仍心繫老區教育,她的信念是扶貧先扶教,治窮先治愚,“不能讓孩子在教育上吃苦”,因此離休後的她便決定在社科院的兩個定點扶貧縣,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和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捐資助學。雖已高齡,但她仍艱苦樸素、崇尚節儉,堅持自己買菜、做飯,吃穿用度皆“夠用”即可,然而在捐資助學方面,她總是不“知足”,總是毫無保留,目前已累計捐出200多萬元用於改善貧困鄉村學校的教學條件,資助180多名貧困大學生圓了“大學夢”。回顧夏森老人的一生,她為脱貧攻堅事業付出了滿腔的赤誠,助力多名貧困學子圓夢,用熱血和實幹踐行了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無悔的堅守點亮貧困學子通向幸福的明燈。

張桂梅坐在輪椅上,被推上台領獎,讓許多人流淚了。網友注意到,不久前,在感動中國頒獎儀式上,張桂梅還能站着出席,今天卻坐輪椅接受表彰。他們留言:“張老師怎麼坐輪椅了?”“張老師這件衣服已經穿了很多年。”

她説:“培養一個女孩可以影響三代人,培養出有文化、有責任的母親,大山裏的孩子就不會輟學,更不會成為孤兒。”帶着這樣的初心,張桂梅創辦了全國第一所免費女子高中——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為讓貧困女孩走進學校,她挨家挨户做工作,每天早上5點起牀,第一個出現在校園裏,每天至少3次巡校、查課。12年間,1804個可能輟學的女孩走進大學,華坪女子高中升學率也由創辦前的50%發展為目前的90%以上,並且連續10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達到100%,創造了滇西山區的“教育奇蹟”。張桂梅的初心篤行,已經從潺潺溪流匯成浩浩江河,惠澤了雲嶺大地的千萬女童家庭,她將一輩子獻身教育扶貧,點燃了大山女孩的希望,這種毫無保留、不求回報的付出,讓人由衷敬佩。

在提到“黃文秀”名字的時候,鏡頭切到了黃文秀的父親黃忠傑,聽到女兒名字的瞬間,黃忠傑的眼睛越來越紅,眼淚在眼眶裏打轉。這一幕,讓許多人心疼不已。

她説:“父老鄉親哺育了我,從山裏走出去的人很多,總是要有人回來的。而我就是那個回來的人。”有人選擇優越的大城市生活,她毅然決定回到革命老區,有人喜歡在寬敞辦公室裏施展抱負,她決定用雙腳“丈量”這片貧瘠的土地,她就是廣西百色市委宣傳部幹部、樂業縣新化鎮百坭村第一書記黃文秀,將扶貧當作自己“心中的長征”,帶動全村貧困羣眾戰天鬥地,短短一年多,就有88户418名貧困羣眾脱貧,全村貧困發生率下降20%以上。對於工作,她總是盡心盡力,對重病的父親、對自己則考慮得太少,即使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她仍然在拍攝災情視頻,向後方報道受災情況,直到被洪水吞噬,生命永遠定格在30歲。黃文秀用其短暫的一生書寫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崇高信念,用生命詮釋了青年人的責任和擔當,她是所有黨員幹部學習的榜樣,是當之無愧的時代楷模!

脱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創造了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蹟,向這些脱貧攻堅戰場上的巾幗英雄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她們學習,傳承她們的精神力量,生命不息、奮鬥不止。

2023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 篇三

今天是婦女節,一大早起來,我裝作不知道。看到這裏,你一定想問為什麼,就讓我來告訴你:是因為我想給媽媽一個驚喜。

前幾天,潘老師佈置了一項特殊的作業:讓媽媽笑一笑。我打算送一朵花給媽媽。一放學,我就來到花店,叫爸爸幫我買了一朵康乃馨和一張小賀卡。回到了家,我趁媽媽還沒下班,製造起了驚喜:首先,我把買好的小賀卡拿出來,寫上自己想對媽媽説的話,又拿來一個回形針,把花兒的包裝和小賀卡別在一起,最後,我把花兒放在媽媽平時回來時放包包的地方,一回家就能看見。我還畫了一張特別的畫像,準備在媽媽回來的時候送給她。等到媽媽回了家,看見了我的驚喜,媽媽感到幸福湧上心頭。我也很高興。媽媽把我的驚喜發到朋友圈,瞬間,點贊無數。我看見了這一幕,心裏美滋滋的。

這是個特別的節日,也需要特別的禮物——用心。

2023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 篇四

今天是婦女節,我要送給媽媽一件禮物,送什麼呢?我跑到廚房,左思又想,突然看見,台子上很髒又有許多油,早上吃的飯碗還沒洗呢,我就想幫媽媽整廚房吧,然後我就拿出了洗潔淨,布,開始洗碗。我在鍋裏倒點水,擠點洗潔淨,一攪拌,水上就冒出了許多小泡泡,我唰唰唰,幾下就洗完了,再用水一涮,布一擦,碗就潔淨如新了。

然後又去擦台子,瓷片,我幾下子就把它們弄的一塵不染,媽媽回來了,她看看廚房很驚訝,我説;這是我整的。媽媽説;這是你給我最好的禮物。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 篇五

“我野蠻生長沒能成為自己的月亮,能遇見你,是星河慷慨賜我的糖……”近日,雲南省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同志被授予“時代楷模”稱號。張桂梅堅守滇西貧困地區教育事業40多年,用愛培育愛、傳播愛,用嘔心瀝血踐行“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錚錚諾言。墨芳流轉,指間繞流年,點墨芳菲,輕染歲月餘香綿,雖是大山裏不起眼的剎那芳華,但張桂梅身上彰顯出的忠誠於黨、無私奉獻的品格,卻温柔了大山裏1600多名女學生的歲月,並將一代一代繼續驚豔時光。

餘韻繞樑,堅持不懈,高歌繁錦傳奇。“心若有所向往,何懼道阻且長,總有些堅持,能從冰封的土地裏,培育出十萬朵怒放的薔薇。”雖然病魔纏身,但毅然投身黨的教育事業,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年。她所創辦的免費女子高中,是當地的教育奇蹟,全校大學聯考上線率、升學率連年高達百分之百,本科上線率穩居麗江市前列。她始終把學生的成長進步放在心上,把黨的教育事業放在心上,她用樸實無華的力量書寫了堅持創造的奇蹟。廣大黨員幹部,要學習張桂梅一往無前、堅韌不拔、堅持不懈的幹事精神,以實實在在的擔當作為,擔負起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努力創造出經得起實踐檢驗的實績,勇於挑起時代重擔,讓堅持的生命在祖國大地遍地開花。

逆風翻盤,矢志不渝,染指似水流年。“你不歇斯底里精疲力盡,怎麼能破繭成蝶涅槃重生?”作為一名普通山區教師,孑然一身、無兒無女的張桂梅立下誓言:“我想建一所免費的女子高中,讓這些山裏的女孩們讀書,讓她們走出大山。”筆者也來自大山,我深知要體面地走出大山有多艱難。張桂梅,在大山深處播撒着希望的種子,讓信仰在每個孩子們心中牢牢紮根。廣大黨員幹部要像張桂梅那樣,立身不忘做人之本,擦亮對黨忠誠、對黨感恩、對黨信賴的底色,永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初心。“天下至德,莫大於忠。”要將對黨絕對忠誠做為政治標準,用實際行動去踐行,去落實,讓信仰的光芒普照大地。

長袖翩翩,無私奉獻,舞盡錦瑟年華。“如果我是小溪,就流向沙漠,去造就一片生命的綠洲。”2018年初,張桂梅再次病危住院,她感覺自己可能挺不過去。華坪縣縣長龐新秀來醫院看望她,她拉住縣長的手説:“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讓民政部門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着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生命以痛吻她,她卻報之以歌,生活有艱辛、有困難,但都阻擋不了一顆歷經風雨卻永遠懷抱暖陽的初心。廣大黨員幹部,要像張桂梅那樣,把對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處世態度和最高追求、最高目標,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一心為民的公僕情懷和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高尚情操,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時刻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用自己的血淚、自己的一生踐行入黨誓詞,讓黨的光芒薪火相傳、熠熠生輝。

2023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 篇六

“巾幗擔當”撐起中國戰“疫”半邊天

第_個國際勞動婦女節、我國第_個婦女節即將到來,今年的婦女節過節方式與以往都不同,眼下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許許多多女性同胞正奮戰在抗疫第一線,成為這場戰“疫”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在全民戰“疫”中貢獻“巾幗擔當”。

她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用精湛技術書寫“巾幗擔當”。在這場戰“疫”中,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特別是護士隊伍中,女性佔了很大的比例。她們中,有“疫情不走,我們不散”的堅守,有“等打完怪獸就回家陪孩子”的思念,有“等我長髮飄飄時,再來看看武漢”的約定。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她們“不計報酬、無論生死”,舍小家為大家,逆向而行,以過硬的專業素養救治患者,以親人般的柔情撫慰人心。她們不再是父母眼中長不大的孩子、孩子眼中温柔的媽媽、丈夫眼中嬌弱的妻子,而是像穿上白衣戰袍的“鐵娘子”一般,守護在病患身邊,細心呵護、暖心陪伴;她們衝鋒在前、連續作戰,同時間賽跑,與病魔作鬥爭,在防疫戰中亮出了巾幗底色,用精湛技術書寫“巾幗擔當”。

她們“走村入户、築牢防線”,用初心使命展現“巾幗擔當”。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也是基層幹部、是黨員、是志願者。當新冠肺炎疫情來襲,她們戴起口罩、披上紅馬甲,變身為“排查員”“宣傳員”“代購員”,衝在防疫第一線;她們是羣眾和組織的聯絡人,也是默默無聞的“戰疫人”,沒有豪言壯語,沒有豐功偉績,她們的身影透露着温情與堅韌,築起抗擊疫情的磅礴力量;她們放下柔弱,齊心應戰,用自己的默默堅守和身體力行,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為“最前線”守好“大後方”,築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她們如綻放在戰場上的戰“疫”之花,成為防疫中的一股“強流”和一道“風景線”,用責任和擔當撐起了戰“疫”半邊天,用初心使命展現“巾幗擔當”。

她們“春耕備耕、復工復產”,用現實行動詮釋“巾幗擔當”。當下,疫情防控仍是重中之重,復工復產亦是當務之急,統籌抗擊疫情和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兩個大局顯得尤為重要。安徽天康集團8000平方米無菌車間內,所有機器開足馬力,100多名穿着防護服、戴着口罩的女工端坐在設備前,手中的布料在縫紉機針線下來回穿梭,縫大身、上帽、上鬆緊、檢驗、包裝……各道工序有條不紊,一件件防護服在她們靈巧的雙手間逐一“問世”。在隆隆機械聲的車間裏,在春耕備耕的田間地頭,都有她們的身影。她們盡心盡責,堅守各條戰線,既要做好自身防控,還要為春耕備耕、復工復產提供巾幗力量;她們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發揮巾幗英雄“半邊天”的作用,確保社會經濟平穩發展。

在抗“疫”戰場上,她們有人剪去長髮,有人收拾行裝,有人立下錚錚誓言……她們有着精湛的技術,懷揣初心使命,用實際行動把責任扛在了肩上,她們是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無名英雄,她們用“巾幗擔當”撐起中國戰“疫”半邊天。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精彩作文一等獎 篇七

一個人,堅持十幾年,在大山深處辦起一座免費女子高中,1600多名貧困女孩從這裏走進大學,改變了人生。這件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雲南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做到了。她説,支撐着我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抉擇

我想為華坪做些事

【鏡頭一】

6月29日,雲南省授予張桂梅“雲嶺楷模”專場發佈會在昆明舉行。會上,現場觀眾流着淚數次集體起立向她致敬。在給張桂梅頒發榮譽證書時,頒證人向她深深鞠躬,表達崇高敬意。

參加完發佈會,張桂梅就匆匆上車返回麗江華坪縣——大學聯考在即,她放心不下學校的孩子們。

63歲的張桂梅是麗江市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院長,也是各民族學生口中的“老師媽媽”,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師德標兵等榮譽。

今年7月,華坪女子高中又將送走一屆畢業生。這所由張桂梅創辦的免費女子高中,連續9年大學聯考綜合上線率100%,1600多名貧困女孩從這裏走出大山、走進大學。

在很多人看來,命運對張桂梅並不公平:丈夫患病去世,自己渾身是病。但她自己卻説:“在華坪的20多年,是我一生中最精彩的,這片土地接納了我,給了我一個綻放人生異彩的舞台。”

張桂梅祖籍黑龍江省牡丹江市。在學生時代,她是班裏的文藝骨幹,曾在演出中扮演“江姐”,最愛唱《紅梅贊》。最困難時,張桂梅總會拿江姐等革命先輩激勵自己。

18歲時,她從家鄉來到雲南“支援邊疆”。開始在林業企業做行政,後因林業子弟學校缺老師,她轉崗從事教學,還帶出了不錯的畢業班。再後來,張桂梅考取師範學校,畢業後和丈夫到大理教書。1996年丈夫不幸因病去世,張桂梅離開傷心地大理喜洲,調到條件相對較差的麗江華坪中心中學教書,後來又調到剛組建的民族中學任教。

1997年4月,張桂梅查出患有子宮肌瘤,需要立即住院治療。怕剛調來就給人添麻煩,也怕耽誤畢業班,她把診斷書放進抽屜裏,忍着劇痛若無其事地在4個教室之間挪動,直到把學生送進考場才住院手術,取出的腫瘤有兩公斤多。

1998年縣裏婦代會上,全體代表和縣領導主動為張桂梅捐款治病,有的代表甚至掏光了衣兜,沒有留錢坐車,走幾個小時路回到山裏。

手捧着這山鄉的情義,張桂梅的淚水奪眶而出:“華坪給了我第二次生命,我想為華坪做些事。”這一堅持,就是20多年。從那時起,張桂梅的生命就和華坪、和教育扶貧連在了一起。

足跡

11萬公里家訪路

【鏡頭二】

2009年,華坪縣中心鎮河東村,張桂梅來到學生何先慧家裏家訪。看到何先慧的媽媽衣着單薄,在地裏割韭菜,張桂梅把身上穿的新棉衣脱給了她。知道這件事後,何先慧的眼眶濕潤了。她家境貧困,國中畢業後沒錢上高中,是華坪女高接納了她。

現在,何先慧已經是一名中學教師。每到週末,她就會去華坪縣兒童福利院幫忙。只要張老師打一個電話,她就會無條件支持。因為她知道,張老師播撒的愛,在流動和傳遞。

在民族中學裏,女生很少,張桂梅意識到,提高山區女孩的素質,至少可以改變三代人。她萌生了籌建一所免費女子高中的想法,從2002年起,她開始為這個“不切實際”的夢想四處奔波。

2007年,張桂梅當選為黨的十七大代表。張桂梅和她籌建免費女高的想法逐漸被更多人知道。麗江市和華坪縣各拿出100萬元,幫助張桂梅辦校。2008年8月,華坪女子高級中學建成。

張桂梅告訴記者,這所學校能辦起來並走到今天,離不開黨和政府作堅強後盾。華坪女高的教師工資和辦學經費均由縣財政保障,學校建設由教育局負責。教學樓牆上,掛滿了密密麻麻的捐款人姓名。大家的關心和幫助,張桂梅都記在心裏。女高學生在校3年,只需付生活費,這給每個貧困女生家庭免去了不少費用。

為了留住學生,家訪成了張桂梅很重要的工作。辦校10多年來,她走了11萬公里家訪路,走進1300多名學生家中。山區偏遠、山路艱辛,很多學生的家只能靠步行達到,連爬山過去都得好幾個小時,張桂梅還曾在家訪途中摔斷過肋骨。

家訪中,她曾經脱下外套塞給人家,自己凍成傷寒,也曾帶頭捐出隨身的錢……她説,華坪女高不是普通的學校,是黨委政府和山區貧困羣眾的橋樑。

在她的帶動下,10多年來,華坪女高堅持每週開展“五個一”紅色教育——黨員佩戴黨徽上班、重温一次入黨誓詞、組織一次理論學習、合唱一次革命歌曲、觀看一部紅色影片,讓理想信念深入人心。

使命

直面熱土時,心裏不愧

【鏡頭三】

2008年,華坪女子高中,開學第一天,天氣很熱,“秋老虎”肆虐。在僅有一棟樓的女子高中校園,院壩還沒有硬化。來報到的學生周雲麗走進宿舍,卻發現每一張牀鋪都貼着名字,更讓人驚訝的是,牀上還鋪着涼蓆。細心的安排讓周雲麗和一起入學的姐姐激動得哭了,“太不可思議了。”

3年後,周雲麗以超過一本的分數順利考入雲南師範大學。畢業後,周雲麗放棄了其他工作機會,主動回到高中母校,她想像張老師一樣,當一名好教師。

十幾年來,張桂梅注重因材施教,摸索出貧困山區學生教育的規律;她把育人當作教育的前提和目標,走到學生心裏;她通過家訪瞭解孩子的家庭,竭力改變教育背後的貧困。

“山裏的學生太窮太苦了,又那麼善良懂事,我想幫幫她們。”正是秉承着一顆仁愛之心,張桂梅努力“讓教育走得更深更遠”。

她和貧困鬥,“挽救一個女孩等於拯救三代人”;她和疾病鬥,“不能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無休止的看病上”;她去家訪,現場“要求”鄉幹部答應給學生家修路。

她對“外人”慷慨,對自己和家人“吝嗇”。外甥住院急需用錢,她卻把“興滇人才獎”的30萬元獎金全部捐給華坪縣丁王民族國小建新教學樓。她對學生嘔心瀝血,卻要求她們“忘了張桂梅和女子高中”……

是什麼支撐着張桂梅一路走來?張桂梅説過:“有人説我愛崗敬業,有人説我瘋了,也有人説我為了榮譽。有人不理解,一個人渾身是病,卻比正常人還苦得起。支撐着我的,是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讓我直面這片熱土時,心裏不愧。”

在克服山區教育的種種困難中,她深深感到,實現個人理想,離不開黨委和政府的支持。

又是一年大學聯考時,張老師的期盼一年年延續着,她想看着更多孩子走出大山、走進理想的大學。這台“永動機”,又將不知疲倦地工作了。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 篇八

張桂梅,紮根邊疆教育一線40餘載,帶着1800多名大山女孩兒與命運“叫板”,幫助她們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知識改變貧困山區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用實際行動書寫“燃燈”擔當,不愧為“時代楷模”。

當前,項項任務“壓肩燙手”,特別需要張桂梅似“桂”如“梅”般忠誠、奉獻、純粹的幹部,在踐行初心、擔當使命中擦亮底色、永葆本色、拋光潤色。

擦亮底色,堅守初心、對黨忠誠。從1998年4月,她在黨旗下莊嚴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身!”入黨20多年來,她始終愛黨、護黨,忠誠於黨。她反覆説:“你們可以説某個幹部不行,但絕不可以説共產黨不好,如果沒有共產黨,哪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一句話,她講了22年,不知有多少遍,她説還要繼續講下去。天下至德,莫大於忠。對黨絕對忠誠是政治標準,更是實踐要求,既看政治態度更看實際行動,必須落實到一言一行、體現在一點一滴、貫穿於一生一世,始終像張桂梅那般,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擦亮對黨忠誠、對黨感恩、對黨信賴的底色,永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身的初心。

永葆本色,甘為人梯、無私奉獻。捧着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張桂梅同志堅守滇西貧困地區教育事業40多年,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為民情懷,保持鑄魂育人定力,用愛心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用實際行動踐行“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真誠諾言,書寫了“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無私奉獻。“忘身為國塵氛盡,蕩產輕金糞土揮。”黨員幹部的身份是公職、公僕,職責是公務、公幹,無私奉獻是黨員幹部靚麗的本色。堅持像張桂梅那般,把為黨和人民事業無私奉獻作為人生的處世態度和最高追求、最高目標,淡泊名利、一心為民,以無私樹立正氣,維護好黨員幹部的公僕形象,用真情凝聚人心,進一步密切黨羣幹羣關係。

拋光潤色,堅韌純粹、執着追求。張桂梅高潔堅韌、不畏艱難。哪怕摔斷過肋骨、迷過路、發過高燒、舊病復發暈倒在路上,她也堅持走訪學生,持續了11年,覆蓋學生1345人,行程近11萬公里,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對基層教育工作的責任和擔當,用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幹事品格為貧困山區孩子撐起了一片藍天。“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當前,疫情反彈風險較大、脱貧攻堅收官在即、改革攻堅任務艱鉅。當敢於像張桂梅那般,紮根基層一線,向改革攻堅中的“硬骨頭”叫板,敢接脱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中的“燙手山芋”,以“我不擔當與阿誰”的追求和擔當,創造卓越的成績書寫時代“答卷”,展現時代擔當。

榜樣是一種力量,是一面旗幟,更是一座燈塔。把張桂梅同志作為學習的榜樣,將榜樣精神和力量融入到工作中,為新時代新發展凝聚磅礴力量。

2023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作文 篇九

致敬中國戰“疫”路上的“巾幗紅”

3月8日,是第_個國際勞動婦女節、我國第_個婦女節。與往年不同的是,眼下正值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全國千千萬萬的最美巾幗踐行着奉獻之名,以“她力量”之貢獻、“她智慧”之非凡,點亮屬於中國女性的高光時刻,在中國戰“疫”中凝聚更加強大的“巾幗智慧”,為奪取疫情防控的勝利貢獻“巾幗力量”。

“她靠前”,有一種力量叫不讓鬚眉,煥發巾幗力量。歷覽先賢,“孝烈將軍”花木蘭、“娘子軍”平陽公主、“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沈夫人……正是這些“弱女子”,她們滄海橫流譜詩篇,化身英雄。而今,置身當下的戰“疫”英雄,從40後的李蘭娟院士、50後鄭楊,到00後護士劉家怡逆行武漢火線攻關,她們無論生死;從“全國三八紅旗手”温江黃國蓉,醫院安置隔離區擦窗户、洗廁所,幹得特別仔細;到身着“紅馬夾”的巾幗志願者……她們為了歲月靜好,主動請纓戰“疫”,沒有豪言壯語,有的只是行動中的“國有難,必堅守”的責任與擔當,為人民羣眾築起一道“生命線”,巾幗力量更是由此而熠熠生輝。

“她無悔”,有一種力量叫新風采,彰顯巾幗之美。當疫情來襲,她們不再是母親、妻子、女兒,她們化身紅馬甲、社區志願者,那一刻,都是“出征”的“疫”線的戰士。一羣白衣戰士,她們是醫護天團,卻又超越這個界限,她們是臨時老師、臨時代班媽媽、巧手裁縫;“他們在一線‘戰鬥’,我們要在後方做好後勤,請大家放心”,寶坻181名“寶坻阿姨”組建了家政志願服務隊,為一線醫務人員家庭提供服務保障;“清泉Q姐”100餘名志願者,以崗位為第二個家,兩點一線,“巾幗衞士”宛如一顆釘子一樣“釘”在“家”,她們不是戰士卻像極戰士,勾勒出戰“疫”線上最美的“風景”。

“她奉獻”,有一種力量叫暖人心,亮出巾幗底色。抗疫攻堅戰的號角吹響,一隻口罩一支筆,用腳步丈量不盡生命的尺度,用奉獻去守護好千家萬户。她們,白天奔走,晚上熬夜整理信息,從不計個人得失;她們響應黨的號召,帶頭捐款,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保障;她們給基層人員送水、送飯、送物資,確保一線人員吃飽、穿暖、做好自我防護,取快遞、買菜,保障了居家觀察人員生活的便利;她們選擇在這個料峭春天用燃燒的初心、堅定的信念、果斷的擔當“為眾人抱薪”,讓星火燎原;她們剪掉秀髮為“僧”、甘當“落跑新娘”,充分展示出了女性善良的美德和“識大體、顧大局”的巾幗擔當,用一抹“巾幗紅”凝聚起戰“疫”的磅礴巾幗之力。

“東風隨春歸,疫線花盛開。”無數巾幗英雄奮勇爭先,鋭意進取,為這場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注入不可或缺的她力量,在中國戰“疫”中貢獻“巾幗擔當”,書寫了新時代的巾幗“奮鬥志”。在“三八”國際婦女節即將來臨之際,我們更應向逆行在中國戰“疫”中堅守奮戰的“巾幗紅”致以崇高敬意!

2021三八婦女節致敬了不起的她精彩作文一等獎 篇十

近日,《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頒獎盛典》在中央電視台播出,1個團體、9位個人和特別緻敬的抗疫英雄,獲得“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榮譽。在晚會上有這樣一個細節,當雲南省麗江華坪女子中學張桂梅老師登上舞台時,主持人白巖鬆最先注意到的是她的手,張桂梅老師的雙手貼滿了膏藥,因為關節疼痛已經很難彎曲,只能用膏藥緩解疼痛,除此之外每天還需要吃藥,早晨十多種、中午五種,這一幕讓現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都心痛不已。一個名字,盪滌了人心;一盞心燈,為我們點燃。華坪女子中學建校12年,1800多名女生從這裏走出大山進入大學校園,但是張桂梅老師的身體卻每況愈下,她用生命照亮了“學子”的前行路。

行善助學,讓“學子”腳下有路。“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讓民政部門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着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這是張桂梅老師病危住院上級領導來看望她時説出的一番話。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張桂梅老師發現,有很多女學生讀了國小就輟學回家,或者外出打工、或者早早嫁人,一輩子都不會有太大的起色,這讓她覺得非常難過,大山裏女孩子們的命運不應該就這樣被草草確定,她們也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力,應該通過獲得知識改變命運。張桂梅老師就下定決心辦一個免費的女子高中,可建一所學校何其艱難,她拋下榮譽、放下身子在大街上進行募捐,在這個過程中還有人誤解過她,説她是騙子,被人當面吐口水,甚至被放狗咬過,但是張桂梅老師都沒有放棄,在費盡九牛二虎之力,最終開辦了華坪女子中學。張桂梅老師參加工作的幾十年,她的名下幾乎沒有任何財產,工作收入除了看病吃藥全部用來捐助貧困學生,至少捐出了上百萬元,她是孩子們心中可以依靠的高山。

傲笑病魔,讓“學子”眼前有光。“我的事業是教書,我的希望是學生,不把他們送出學校我是不會先走的。”1997年張桂梅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收到病檢報告後她沒有讓領導、同事和學生知道,而是自己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在之後的幾個月裏,她不僅沒有停止工作,還給學生加大了複習量,每天早上6點多起牀直到晚上12點休息,硬是拖到學生參加會考才進醫院手術治療,切除的子宮和腫瘤重達2公斤多。手術後醫生要求她至少修養半年時間,可是她24天后就回到工作崗位,由於傷口還沒有完全癒合,巨大的疼痛折磨着她,但她卻仍然堅持站在講台上。就這樣,她一邊堅持工作,一邊在領導們的勸説下進行治療,每天都是一拔下針頭就上講台,很多人都不理解,問她説為什麼要這樣做?有什麼好處?她總是笑着説:“如果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我有企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敬業篤行,讓“學子”遠方有燈。一位哲人曾説過,偉大往往是在平凡的夾縫中閃光。敬業,並不是要幹出多麼驚天動地的大事,而是做好一些看似簡單平常、微不足道的“小事”。“起牀咯,姑娘”“傻丫頭,快點”……每天早上五點多,華坪女子中學宿舍樓就會響起張桂梅老師的聲音,她有一個從不離手的小喇叭,每次看到有學生磨蹭,就會從張老師的小喇叭裏傳來吼聲。在華坪女子中學,學生雷打不動每天5點30分起牀晨讀,晚上12點20分自習結束上牀睡覺,吃飯的時間也限定在15分鐘以內。一盞枯燈一刻刀,一把標尺一把銼。63歲的張桂梅堅守貧困山區從事教育事業30多年,她翻山越嶺、走家入户做家訪工作,累計行程11萬多公里,訪遍華坪及周邊縣的1500多名學生,即使病魔纏身,卻依然堅持站在三尺講台,她創造了大山裏的“教育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