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寒假中的一件事作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6.33K

寒假中的一件事作文

篇一:寒假中的一件事

寒假中經歷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下面這件事我念念不忘。

在快放學的時間裏,老師給我佈置了一個作業:回家幫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放學鈴一響,我就向家飛奔而去。回家會連汗都顧不得擦,放下書包,馬上想:“幫父母做些什麼呢?幫媽媽洗碗?幫爸爸擦鞋?幫奶奶做飯?幫爺爺買東西?”幫奶奶做飯不錯,就這樣吧。

全家都愛吃土豆絲和大米,對,就做這些!

全家都愛吃土豆絲和大米,對,就做這些!説幹,我挽起袖子,把大米倒進電壓力鍋裏,然後插上電源。真奇怪,怎麼會不好使呢?這可咋辦呀?!看來,大米是做不成了,突然,一個念頭出現在我腦海裏:工具包!對,爺爺的工具包!爺爺平時都是拿着工具箱替鄉親們修理東西,我也拿來試試?不行,爺爺平時都不外借。唉,沒事的,只用一下下嘛!

我躡手躡腳地進了爺爺的卧室,啊!真是天助我也!工具包直直地躺在桌子上。我輕輕拿起工具包,又躡手躡腳地回到了廚房,拆開了電壓力鍋的內部零件。哎呀!真複雜,會不會是這根線出了問題呢?不對,好像是這根。我的腦子開始亂了,好吧,就這根吧。

我拿着鉗子一碰那條線,啊!疼死啦!我觸電了!鉗子掉在地上,電壓力鍋的內部零件全部攤在地上。完了,完了,真是的,把家裏弄成這個樣子,爸爸、媽媽不罵死我才怪!

經過這件事我明白了:不動腦筋辦事是沒有結果的!

篇二:寒假中的一件事

今年寒假,我到上海美術館去看畫展,上海美術館位於南京西路325號,靠近於人民公園,上海美術館是一幢古老的建築,它的樓頂有一座鐘。

一走進美術館,在底樓展出的是俞雲階的先生的油畫。俞雲階是常州人,畢業於中央大學並受教於許悲鴻,他的畫風是歐洲風格,第一、二、三展廳主要是以“激情歲月”為題的油畫,他創作的畫在50——70年代,他的代表作是《孵》、《教媽媽識字》、《在大愧樹下》等。第四展廳是他的水墨畫,他的水墨畫有《鋭目千里——鷹》、《鍾道》等作品。此次參觀油畫展讓我瞭解了油畫分為木板畫和紙板畫。油畫是用透明的植物油調和顏料,在製作過底子的布、紙、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藝術形象的繪畫。它在歐洲起源發展,近代成為世界性的重要畫種。它的前身是15世紀以前歐洲的蛋彩畫。

美術館的二樓是以“儺”——晉永泉的攝影展,“儺”戲是古代的中國人們祭祀敬神的儀式,在古代中國人們的政治生活中佔具着巨大的作用,現在在貴州、雲南等偏遠的山區還保留着此活動。民間“儺”一般從中國農曆除夕開始舉行至正月16結束。參加者頭帶木雕假面具,手持兵器,做各種撲打鬼怪的動作,並伴鼓聲和音樂逐邪。古時“儺”戲每年舉行三次,規模很大,肅穆莊重。“儺”在很大的程度上規定了村民們的道德,不偷不盜,否則會遭到抱應的。晉永泉在樸素的黑白攝影裏面以獨特的拍攝角度賦予那些平凡質撲的農民一種特別的尊嚴和莊重感

這一天到上海美術館參觀,讓我獲取了許多新的知識,讓我大飽眼福。

篇三:寒假中的一件事

説起寒假,有一件事讓我難以忘記呀!這件事是在2014年的寒假髮生的。

我們去南京旅遊,過了幾天回到家後,發現廚房裏的水池被冰了起來,裏面的碗也被冰了起來,又過了幾天的下午,我和妹妹剛想出去玩,廚房裏就傳來了“嘩啦啦”的聲音,我和妹妹也不想管這些事情,被姐姐叫住了。我們只好進了廚房。我們大聲的“哇”了一聲,剛進去水就湧了出來,我們到處檢查了一遍,發現原來是廚房裏的水管壞了,所以水都會流出來,我們連忙去拿盆過來接水,水還是“嘩啦啦”的流淌,就這樣,我們已經接了不知多少盆的水了,我們得想辦法把水管的漏洞堵住才行呀!一個小的圓塑料片流了出來,我試着把塑料片和漏洞對比了一下,塑料片正好可以和漏洞對稱,我先用手指把漏洞堵了起來,可我的手指剛碰上去,水流太冷了,我的手指連忙縮了回去,我找到了一個塞子,把漏洞堵了起來,終於,水被我們制住了,我想到了“大禹治水”的故事,我們今天的所作所為有點像“大禹治水'這個故事耶!

呵呵!這就是我難以忘記的寒假中的一件事。

六年級:錢炳燁

篇四:寒假中的一件事

寒假中的一件事今天天氣雖然不怎麼好,對於我這個好湊熱鬧的學生來説,實在是難得的日子。

剛吃過早飯,便和媽媽匆匆來到農貿市場。呵!場面好不壯觀!熙熙攘攘的人羣,應有盡有的鮮菜果品,還有活蹦亂跳的兔子,溜滑溜滑的泥鰍和鱔魚可是,偏偏沒有我想要的東西。我邊逛邊四處張望,忽然,一小籃紫紅色的玫瑰花撲進了我的眼簾。喲!好美呀!這才是真正的'鮮花啊!

“多少錢一枝?”我趕忙蹲下身子憐愛地撫摸着她們問。沒有人回答。抬頭一看,原來賣花的是個八九歲的小女孩兒。此刻她正坐在花籃旁的石塊兒上,認認真真地數着錢:“一毛四毛一塊二毛五”數好後,把疊在一起的零錢捲成一小卷,小心地放進內衣口袋裏,然後又摸了摸,好像怕那些錢會長上翅膀飛走以的。看她那舉動,哪裏聽得到別人的問話!

我笑着拍拍她的肩,指着籃子裏的玫瑰問道:“多少錢一枝?”

她這才發覺旁邊有一個人。“哦,買花呀?這花不貴,自家栽的,二元五一枝。”她拾起頭來,天真地望着找。呵!別看她滿頭亂髮,可模樣倒挺可愛呢:一雙又黑又大的眼睛,那小嘴脣就跟這花瓣似的。

“哦!是很便宜,我買兩技。”挑選中,我發現小姑娘正用滿含羨慕的眼光盯着我,我不禁笑了。

小姑娘見我笑她,臉不由得一紅,發窘地低下頭,忽然又想到了什麼,抬頭問我:“你一定是個好學生吧?”

“嗯!”我拿着選好的兩枝玫瑰,用勁吸着她們的芳香,漫不經心地答道。

“那那你一定懂得不少知識吧?”

我覺得這問題近乎可笑,反問她:“你呢?”

她沒回答。我這才發現,她又低下了頭,用小手不停地搓着衣角。

我好不奇怪:“怎麼,你沒上學?”我把“沒”字説得特別重。

“不,我上過:”她趕緊申辯,“上到二年級了,爸爸嫌學費太多,硬不讓上了,讓我在這兒賣花。”

“為什麼?”

“聽爸説,家裏錢少,弟弟和我都上學,供不起爸還説,書讀得再多也賺不到錢,還是當農、做小買賣可是,可是我”説着説着,小女孩兒眼圈一紅,頭趕緊一低,淚水便“撲嗒、撲嗒”地掉在我手中的玫瑰花上。

我的鼻於也酸溜溜的,差點掉下淚來。

“你不曉得,我好想上學呀真的,是真的!”她似乎怕我不信,又急忙補充了一句。

我咬着嘴脣,勉強點點頭,想安慰她幾句,可我能説些什麼呢?更不知道該怎樣幫助她。想了想,掏出所有的零花錢,塞在她手裏,站起身逃似的跑走了。

回家路上,我拿着紅裏透紫的兩枝玫瑰,呵!越看越美,但心裏總不是滋味,花瓣上那晶瑩的水珠不知是露珠還是小女孩兒的淚珠,一直隨着我的步子一滴一滴的,搖搖欲墜。看看手中的花,我在心裏默默喊着:“小女孩兒也是花朵,為什麼她”

天,陰沉沉的,似乎要下雨了

指導教師:竺琳

篇五:寒假中的一件事

寒假裏的一件件事猶如一朵朵煙花豐富多彩;又像一片片飄落的雪花輕盈快樂,我仔細地拾取其中的一片,那就是我最難忘的一件有意義的事。寒假裏,我與媽媽去萬達電影院觀看了《爸爸去哪兒》的大電影,看完後,我深有感觸。在現在,許多家長都很忙,沒有時間陪孩子,都認為只要給孩子最好的,就是對他們的愛,可是,他們卻全然不知,孩子的內心其實最缺少的是家長的關愛與呵護。於是,跟着爸爸去遠方,讓兩顆心靠近,讓孩子更加獨立更加堅實走向更為長遠的人生,應該成為一個社會的公共選擇。

有人説“男人只會變老,不會長大",還真是挺有道理,爸爸們有時像是另一羣孩子,甚至有時會做出比孩子還幼稚的行為。雖然這畢竟是綜藝,鏡頭下的交流也許並不能像完全沒有鏡頭時的自然,但是當幾個孩子將幾個大男人聯繫在一起時,比起平時散發光芒的明星都更像是普通的父親們,而且在我眼裏,這種父親的感覺比單純將他們當做明星時的光芒還要耀眼。

“我從童年的方向看到的永遠是你的背影你召喚我成為兒子我追隨你成為父親”,詩人北島在《給父親》裏這樣寫;“自己揹着因襲的重擔,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此後幸福地度日,合理地做人”魯迅在《現在我們如何做父親》這樣説。一個孩子要健康安全地成長為有獨立精神與自由人格的現代公民,需要跟着爸爸腳步前行。《爸爸去哪兒》可以留下一種時代的蹤跡,引起羣體共鳴。因為,爸爸去哪兒,孩子就會去哪兒;孩子去哪兒,我們的社會也就去哪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