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遠方的路作文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2.14W

遠方的路作文多篇

遠方的路作文 篇一

“黃色的樹林裏分出兩條路/可惜我不能同時去涉足。”(《未選擇的路》)——題記

人生是一條黃色樹林裏分出的兩條路,因為我們不得不選擇,不得不為之後悔,不得不想象未選擇的路的美麗。最後,擔下一切甘願的、不甘的,長大。

20xx年仲夏,德國,從海德堡前往羅滕堡的不知名的鄉間小路上,天氣宜人。

一覺醒來,我驚詫地發現窗外的風景並不是寬闊而平整的高速公路,而是一條曲折跌宕的鄉間小路。路邊綠的油亮的是樹,金的發燦的是麥地,清風微微拂過,他們都往一邊彎了彎腰。我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對着窗外我並不欣賞的鄉間美景,無語道:“媽,這是在哪兒啊?”媽瞟了一眼窗外鄉間的風景,笑着説我總嚷着路上太乏味,換一條路走走。

我心裏抱怨道:啊!這得在路上待多久啊!百無聊賴的,我的腦瓜隨着車的起伏點着,卻昏昏沉沉無法陷入夢鄉,不得不撐起腦袋,打量起窗外的景色:

一棟棟白牆棕瓦的歐式民居從眼前閃過,窗框和門框刷成了和瓦一樣的棕紅色,金色的',金色的鏤花裝飾從門邊高傲()地伸出,訴説着平凡中的不平凡。二樓的窗户探出來一簇簇斑斕的黃蕊小花,給靜謐的街道平添了幾分驚豔。它們旁邊放着素色的水壺,花上還彷彿掛着泫然欲滴的淚珠兒。

我伸出手趴着窗户,臉緊緊貼着玻璃,心生嚮往,靜靜地呼吸,不敢驚擾了這一片靜謐,只有鼻息在窗户上留下有規律收縮的白霧。時間靜止在這裏,而我是罪人,打破了它的寧靜。

我的心意開始轉變了,可能我選擇的這條錯誤的路,在某些方面並不比另一條差。

駛出了村莊,汽車飛馳在田間的阡陌裏。

開了窗,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身子,宜人的微風如母親的手一般拂過我的臉頰,撩起了我鬢角的髮絲。我的心裏一陣撓撓癢,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動,大呼:“停車!停車!我要下車休息!”

還是寧靜,恍若隔世的寧靜。我們一行人溜進田裏已經收割完了的立得筆挺挺的麥稈裏,無論大小,笑得就像孩子一般,整個寧靜被歡樂所打破,所包圍。温暖的陽光照在身上,讓人不禁想張開雙臂,沐浴着陽光,享受着笑聲。現在想想,我有多久未曾這樣笑過了?

“咔嚓”一聲,我們牽着手縱身一躍,頭髮飛舞在空中,笑意洋溢在那一刻,背後是金黃的麥稈和碧藍澄澈的天,我們的這條路上留下的笑臉永遠停留在這張相片裏,不曾衰老,不曾有過歲月的枯黃。

後來,我走過太多的路,卻永遠記得這一條路。

我覺得我選對了路,從一開始的後悔,到如今的慶幸。慶幸我選擇了這一條路,慶幸從這條路中學到了擔當。無論我喜歡與否,都要試着去愛選擇的這條路,去愛自己選擇的生活,這是成長——擔當下一切生活的不完美,學會愛生活的美。

“也許多年後在某個地方/我將輕聲歎息將往事回顧/一片樹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從此決定了我一生的道路。”(《未選擇的路》)——後記

遠方的路作文 篇二

她把臉貼在火車車窗上,感受夏日穿透肌膚的一點清涼,車窗外,是一望無際的金黃的麥田,在田邊還有無言的稻草人,手中的蒲扇微微擺動,驅趕着調皮的麻雀。遠處漸漸下落的夕陽,渲染出一片深調的橘色,依稀還能分辨出藍天與白雲的交錯,火車與兩旁的麥子擦過,轟鳴的聲音還帶着些許微風。

她縮回腦袋,理了理被風吹亂的頭髮,拿過旁邊的紙筆,寫下一小段清冷的句子。

是不是我們最後都會沿着不同的軌道離開,交錯的只有一段,等我看到你遠去的背影,塵埃飛揚,再面無表情地繼續前進。

彼此不言不語,心照不宣。

她想,這也許真的就是我們的寫照吧,各自離去,留我在原地,潸然淚下。

火車還在繼續前行,喧鬧的車廂中湧動着一股股熱流,人們小聲埋怨着,她覺得自己與他們格格不入,但又覺得其實也是人之常情。

閉上眼,想想這幾天發生的一切。

媽媽要她去另一個城市,開始自己的新生活,説她已經長大了,要自己照顧自己了,遠方的路是好是壞,只能自己去嘗試走一遭……

再想想出發前,站台上一張張熟悉的臉和一雙濕潤的眼睛,心頭湧出暖意,但他們始終不能陪自己走下去。

睜眼再看看窗外,太陽只剩下半邊臉,黑夜即將降臨,獨自一個人,走向那條永遠未知的路,至於和誰一起也是未知,與他們的下一次相遇竟也是未知,沒由來的開始焦燥,望向窗外,前方交錯的軌道會沿伸到哪裏,會給她帶來怎樣的生活,哎,此時,只能倚窗歎息。

進了一段長長的隧道,昏黃的燈光只能照亮窗邊,車內一切都是輪廓,看不清人們的臉,聽不見人們的吵鬧,只有長長隧道中盪漾的只屬於火車飛馳後的那陣陣轟轟聲,純淨而安全、不帶任何雜亂的聲音:“真好聽。”她由衷地發出一聲。前方出現一團深藍色的光團,到盡頭嗎?

不知不覺外面黑了,夜幕如一件華麗而深沉的披風,蓋住了這喧囂的城市,路燈在窗外站着,不一會兒又到了後面,再也看不見,他們的生活很穩定,他們也許一生就立在原地,迎送一批批從他們身邊馳過走向未知領域的人們,他們是快樂的吧,也許吧。

累了,向前趴在桌上,望向旁邊一位有乾淨面容的男生,她一直沒太注意他,他穿着棉襯衫和一條洗得發白的牛仔褲,隨風飄揚的頭髮一會兒遮住他光潔的額頭,一會兒又給他吹起,他也不去理會,眼睛望向前方,眼神專注而閃爍,他也是去向遠方尋找未知的吧,他為何那般激動,他很期待嗎?一串問題冒了出來,可她始終沒問,每個人都不同,有的人選擇遺忘過去,勇往無前。而自己呢,又該如何?許許多多地問題,不想也罷。

她聽到尖鋭的鳴笛聲通過聽覺神經傳入大腦,有一瞬間的刺痛,前方是交錯的軌道,與即將交錯的列車。

他們來自不同的地方,也終不會去向同一個地方。

正如列車有過交集,但也只是短暫的一段時間,遠方的路,還是隻有自己。

遠方的路作文 篇三

去往遠方的路充滿了坎坷,卻值得我們用一生去修築。

去往遠方的路是美貌和親情。回首眺望長安依然是天與海的距離,而她——王昭君卻已失去了當年的容貌:鏡中的她,頭髮不再烏黑髮亮,瀑布般披在肩上,而是添了幾根灰白的髮絲,在燈光的映襯下格,外刺眼;眼角、額上,悄悄地爬上了歲月的年輪。

又是那曲《琵琶怨》,朦朧的月色中,她好像回到了幾十年前。那天她的臉上搽上了胭脂,抱着有些滄桑的琵琶,輕輕撥動琴絃,傳除了那哀怨的曲子。在琵琶聲中,長安越來越遠,久久不散的是親人的呼喚與痛哭。

她在長安割捨了親情,在西域留下美貌,換來的是漢邊境人民的世代歌頌。

去往遠方的路是地位和生命。幾千年前,一位身着白衣的老人站在汨羅江畔高歌:“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他便是屈原。

他是楚國大臣,他一生的精力和心血全部傾注給了楚王,他盡心盡力輔佐楚王,為了讓昏庸的楚王警醒,他曾三番五次的上書,卻招來了楚王的反感。

他痛苦,他委屈,自己的苦心無人能夠理解。他為後世留下了“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離騷》後瀟灑地離開地投江,離開了世人。

他將生命交付於楚國,“生是楚人,死是楚魂。”儘管楚國仍被秦國消滅,但打不敗的是屈原強大楚國的雄心壯志!

去往遠方的路是時間和等待。公元前138年,駝鈴悠悠,在大沙漠上空迴盪、迴盪······由遠及近,由遠及近。駝背上的男子叫張騫,他神色凝重,手裏握着西漢使節。

他受命於漢武帝,以西漢使者的莊嚴身份,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

然而,他還沒有到達大月氏,就被匈奴俘虜。他被匈奴扣留了整整十年。

這十年他一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他曾被迫娶妻生子。面對匈奴的威逼利誘,但他始終秉持漢節。終於在度過了第九個春秋後,張騫乘匈奴不備,設計逃出了匈奴大營。

過了十餘年的張騫已衣衫襤褸,幾經碾轉,終於到達了十年前就該到的地方——大月氏。然而他的聯絡卻遭到了拒絕,,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與匈奴交戰。

心灰意冷的張騫帶着漢使節,踏上了歸路。

歲月催人老,重新回到長安的張騫,臉上添了幾道深深的溝壑。

穿着草鞋的張騫緩緩走在長安的大街上:宮殿沒變,還是那麼高大;御道沒變,還是那麼平坦;長安沒變,還是那麼輝煌。只是物是人非……

張騫為了兩族的友好交往,獻出了時間,等待着迴歸。即使未能聯絡大約值,但他卻開闢了一條重要商道——絲綢之路,他讓西漢國富兵強,使西漢加強了與外界的聯繫。

去往遠方的路,即使不能最後抵達,也要執着地、精心地修築。

夢想努力了,就算沒到達,也要有回憶珍藏。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