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勵志作文素材【精彩多篇】

欄目: 學生作文 / 發佈於: / 人氣:4.35K

勵志作文素材【精彩多篇】

勵志作文素材 篇一

李維真來自雲南,他是哈尼族文王第十一代“王子”,身上流淌着哈尼王族最純正的血。在13歲那年,被送進城裏讀書。在新的環境中,李維真不善於表達和交流,又因個子長得矮小,眉心有顆很大很難看的黑痣,被同學們看不起,有時甚至被欺負。但巨大的心理落差,沒有擊倒李維真,因為他有着“不管未來的路有多艱辛,我都要勇敢地扛起來”的信念,最後他走上“中國好聲音”的舞台,深情演繹了經典老歌“在那遙遠的地方”,將流行、搖滾和原生態的元素完美融合在一起,用動聽的音律感動了在場所有人,一時紅遍網絡。

點評:沒有最醜陋的人,只有最卑微的靈魂。李維真用執著的追求,喚醒自己靈魂深處最樸實的聲音,征服了自己,也征服了聽過他的歌聲的朋友。唱歌時,那顆曾經讓他自卑的痣,都跟着閃亮起來,也許這就是生命的真諦,也是生命應該追求的高度:超越自己,昇華着別人。

話題:突破、追求、戰勝自己

大師劉歡

劉歡,流行歌手、著名歌唱家。他演唱的很多歌曲在中國大地廣為流傳、經久不衰,其創作和演唱的作品多次獲獎。主要歌曲有《少年壯志不言愁》、《千萬次的問》、《彎彎的月亮》、《好漢歌》、《從頭再來》等,深受廣大羣眾喜愛。早在1987年的抽樣調查中知名度就已達87%,自1985年奪取首都高校英語和法語兩項歌曲大賽的冠軍以來,一直屹立於歌壇之巔,在中國流行歌壇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流行歌壇“大哥大”。北京2008奧運會開幕式上,劉歡和莎拉·布萊曼演唱主題歌《我和你》。

點評:在“中國好聲音”中,劉歡絕對算得上一個人物,他以紮實的音樂功底,親和的人脈關係,獨到的點評功夫,贏得了人們的尊重。

話題:學習、實與虛、功底

“音樂頑童”庾澄慶

庾澄慶,台灣著名流行歌手,多次主持台灣綜藝節目。自1986年他出第一張專輯《傷心歌手》時起,多年的努力,使得他在音樂演唱、作曲、編曲、製作及演奏上的功力得到公認,他的每張專輯必有二至三首歌為各大KTV點播熱點。他是一位自己作曲、編曲、演奏、演唱、製作的全能歌手,也是第一位榮登“Unplugged”的歌手。同時還創造出台灣音樂史上第一個虛擬偶像“哈寶寶”。由於創作曲風廣泛、精通多樣樂器、舞台魅力十足,故得“音樂頑童”之美譽。

點評:一句“音樂頑童”,形象地點明瞭庾澄慶的性格特點,以娛樂的心態,玩轉音樂;以獨特的音樂上天賦,彰顯出自己的個性。他以生活為舞台。他時刻當着主角,上演着屬於自己的精彩。

話題:追求、超越、感動

“楊32”導師楊坤

楊坤,1972年生於內蒙古包頭,中國著名創作歌手,2002年發行首張專輯《無所謂》一炮走紅,極具辨識度的嗓音讓他在整個華語樂壇擁有很高的知名度。在音樂創作的道路上一直在不斷的探索,並樹立了屬於自己的創作風格。嗓音磁性十足、極富特點。代表音樂作品《無所謂》《那一天》《窮浪漫》《牧馬人》等歌曲廣為傳唱。2012年,加入“中國好聲音”的楊坤,時常把在2013年舉辦32場演唱會掛在嘴邊,被人戲稱為“楊32”。

點評:在“中國好聲音”裏,我們不僅看到了被戲稱為“楊32”的導師楊坤依靠樸實的點評和爭取學員時永不離口的32場演唱會的精神,也看到了他對音樂的執著以及對學員的真誠。

話題:執著、真誠、個性

徐海星:為完成父親遺願獻歌舞台

演唱《自己》的徐海星,是個來自聲樂家庭的小姑娘,長相酷似阿拉蕾,她曾經是2009年快女成都賽區25強,全國300強選手,發行過專輯《天籟》。在《中國好聲音>現場,當她深情演繹完《自己》後,劉歡哭了,那英哭了,現場觀眾也紅了眼眶。原來小姑娘的夢想,是在這個舞台上唱歌給爸爸最喜歡的劉歡老師聽,但她的父親在三個月前剛剛去世,為了讓母親放心,一度認為“世界已經毀了”的徐海星還是堅強地走上了舞台,用唱歌來完成父親的遺願,最後徐海星如願被選入劉歡團隊,並殺進16強。

點評:親情是一種永不枯竭的動力,徐海星為完成父親遺願,堅強地走上《中國好聲音》的舞台,這份如影相隨的強大動力,註定會讓她擁有一個廣闊的藝術天空。徐海星不僅是在唱歌,也是在用自己的聲音演繹着割捨不斷的人間真情,用鉛華洗盡的靈魂,直擊人們的心靈深處。

勵志作文素材 篇二

1、用困難來磨礪自己

單位裏的一個同事,剛剛拿到駕證沒幾天,便買了輛新車開着上班來了。我們大家都欣賞他膽太大,因為對於一個新車手來説,很少有這麼快就單獨上路駕駛的。更讓我們稱奇不解的是,到我們單位有兩條路,遠近也差不多,但一條是新竣工的路,開闊平坦筆直,另一條是以前的老路,狹窄坑窪彎曲,而我們的這個同事卻硬是放着新路不走,偏偏選擇老路去闖。

一段時間後,我們都忍不住問他:“為什麼會這樣做?”他故作神祕了一會後,笑着解釋説:“小汽車,你在新路上能開,不一定在老路上能開,但在老路上你如果能開,那在新路上一定也能開,而且會更得心應手。”

我們都恍然大悟,心悦誠服。原來,同事一直是在用困難來磨礪自己。是啊,做任何事,一味處於順境並非就好。很多時候,只有經歷些困難,才能真正走向成功。

2、吃苦的習慣

俞敏洪與李彥宏是北大的校友。一個是新東方學校的創始人,一個是百度公司的創始人。

有一次,俞敏洪問李彥宏:“你是不是上學的時候特聰明?”李彥宏回答説:“我在北大的時候,甚至在大學聯考的時候,一直都沒有進過前五名。”

於是,他倆仔細研究分析了一下,得出結論:北大的很多相對比較笨的人,後來做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反而更大,這些笨人只能拼命地學,學到最後他們的韌勁就出來了,吃苦就變成了一種習慣。

所謂“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其實説的就是這個簡單而深刻的道理。

3、挑戰自己

日本著名作家池田大作在一次與讀者交流的見面現場會上,有人問:“能否借今天這樣的機會,透露一點你創作成果豐碩的小祕訣呢?”池田大作報以微笑,然後意味深長地講述了一件往事:“我曾經身患重度肺炎,發着三十八九度的高燒。在那段日子裏,頭昏腦脹,疲憊不堪,但無論如何難受,我每天仍舊筆不離手。一邊頭上綁着水袋,一邊寫下一張張稿子。來探望的親朋好友都表示不解,開導我:既然那麼辛苦,為什麼還要寫呢?我回答説,寫了一張就有一張,寫兩張就有兩張。而不寫就什麼也沒有,再少也要前進,不挑戰根本就不行。”

其實,打敗你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所以,我們必須學會挑戰自己,尤其是在艱難與困苦之中。

4、學會自我激勵

法國著名企業家亨利·雅克在接受電視台的訪問時,被問及一生中最難忘的事情是什麼,亨利·雅克説:“大學剛畢業那陣子,我曾經為找工作而連續奔波了一個多月。有一天早晨醒來,我渾身痠痛,頭暈乏力,我真不想起牀,就想永遠躺着算了。但思想經過一段時間的掙扎後,我還是堅持着離開了家。外面空氣清新,陽光燦爛,我一下子為自己剛才的行為感到羞愧不已。記不清是為什麼,我忽然拿出手機,胡亂瞎撥了 一個號碼,只聽裏面説,你撥打的號碼不存在,請仔細核對後再撥。不過我並沒理睬,而是對着話筒大聲回答,謝謝你的關心,今天我一定會有收穫的,你等着祝福我吧!就這樣,我每天出門都如此照做一遍,然後帶着希望與決心,精神抖擻地開始尋覓的一天。後來,我終於如願以償,找到了第一份屬於自己的工作。同時,我也掌握了一種成功之道,在困難與挫折面前,學會自我激勵,懂得為自己吶喊加油!”

人生的成功與否,固然與外部諸多環境因素有關,但其實更與自我激勵有關。因為,在自我激勵之下,一個人不需要外界的任何獎勵和懲罰,就能滋生力量、引發智慧、鼓舞鬥志,為設定的目標而努力奮鬥、不懈追求。這也正如美國心理學家威廉姆斯所言:“自我激勵是一個人邁向成功的引擎。”

5、“零分”智慧

著名作家劉墉的兒子劉軒曾講過關於他和他父親的一個小故事。

劉軒在讀中學時,調皮,厭學,成績很糟糕,每天憧憬成為一個像舒馬赫那樣的賽車手,考試成績一直是“C”,老師也無計可施。後來,劉墉問他為什麼整天不愛學習?劉軒反問劉墉,舒馬赫成績一樣糟糕,還考過零分,不也成了頂級賽車手?劉墉一聽,認真説,你要是能考零分,那你的。學習我絕不干涉。但只要你一天沒考到零分,就必須按照我的要求好好學習。劉軒欣然答應,他認為,不能考個“A”,還不能考個零分?但劉軒接下來的數場考試,還是“C”。因為會的題他可以故意選錯,但一點不會的題隨便選一個答案也有蒙對的可能。劉軒忽然醒悟,想考零分必須試題全會,這樣才有把握把題目做錯。就這樣,為了早日考到零分,他不由自主地開始努力學習。一年後,他終於成功考到了第一個零分。也就是説,試卷上所有題目他都會做,每一題他都能判斷出哪個答案正確,哪個答案錯誤。

生活中,孩子的成長需要激勵與引導,但如何去做,確是一個難題。而劉墉“零分”引導兒子劉軒的故事充滿了嶄新智慧,值得在深思中借鑑:正面教育固然不可缺少,但當孩子對一而再,再而三的正面教育漠視時,便有必要從新的角度去另闢蹊徑,或許會事半功倍。像劉墉就是在老師的正面教育陷入百般無奈時,巧妙運用逆向思維的方式,才讓兒子劉軒受到了巨大啟發,逐漸走上主動學習之路的。

勵志作文素材 篇三

素材一:在第十二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上,長春15歲小將李子君包攬了花滑賽女子單人表演自由滑,女子單人短節目、女子單人自由滑三枚金牌,成為家喻户曉的明星。李子君5歲走上花滑之路,每天四、五點鐘起牀,午飯在去訓練館的路上吃。中午訓練結束後回學校上課,晚上放學再去訓練,一直練到晚十點。即使這樣艱苦,她也沒有一次提出過放棄。年少的她對體育的理解很深刻,“我很享受比賽的過程,真是樂在其中,每一次跳躍成功都能讓我獲得成功的滿足感。不論能不能上領獎台,我都喜歡去參加比賽,只要每一次都要進步,就是對自己的突破,每一次都為了更強的目標而努力,這樣就是跨越新生。”

素材二:阿甘——跨越缺陷,成就精彩影片

《阿甘正傳》講述了阿甘由一個連最基本的走路都有障礙、智商低下的人,最後成為擁有億萬資產的富翁的感人故事。阿甘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什麼都不顧,只知道憑着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泥潭、跑過乒乓外交的戰場、跑遍了全美國,並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成功的光環在他頭上閃耀着。阿甘是一個智障人,但是他跨越了自身的缺陷,在不斷的奔跑中成就了自己,創造了奇蹟。

素材三:孟非——電視月老的不懈追求

孟非,江蘇衞視著名主持人,由他主持的《非誠勿擾》節目收視率一度在全國同時間段獲得第一,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廣泛關注。大學聯考落榜後,孟非和幾個同學一起去深圳淘金,嚴酷的現實讓他不得已做了一名搬運工。一個月後,他開始認真思考未來,覺得只要從頭做起,相信一定能實現人生的跨越。回到南京後,他到一家印刷廠當起了工人,同時報名進入了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專科函授班。拿到文憑後,他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當一名記者!有了目標,他開始了一步步的跨越,於是從一名業餘記者,到一名新聞工作者,從新聞工作者到著名主持人,孟非走向了成功。孟非曾説過這樣一句話:“命運給我我生命中一個低谷,我會用它來創造巔峯。”

素材四:《風雨哈佛路》是一部催人警醒的美國電影。

故事的主人公利茲生長在一個不幸的家庭,母親珍妮因為吸毒染上了艾滋病而精神崩潰,父親酗酒,外公又不肯收留她,利茲只好流浪街頭。不久,母親去世了,利茲很受震動,她意識到如果沉淪下去,將會和母親的結局一樣悲慘。她決心告別過去,開始全新的人生。她以真誠爭取到參加進入中學的考試權利,以非凡的毅力開始了刻苦的學習。最終憑藉着對信念的執著追求和對改變生活困境的強烈願望邁入她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適用話題:拼搏、超越。

素材五:姚明——用汗水戰勝半聾缺陷

籃球運動中,敏鋭的聽力對於一名球員來説至關重要,尤其在防守中,時刻都要藉助隊友的提示、教練的吶喊以及身後的腳步聲來確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然而,剛剛退役的姚明卻告訴人們,早在8歲的時候,他就發現自己耳聾了。回憶原因,是由於姚明服用了一種對自己過敏的藥物,因此不幸失去了左耳的聽力。為了彌補先天的不足,從很小的時候開始,姚明就把精力放在熟記教練安排的戰術以及不斷的訓練上,以此讓自己變得更強,不斷用汗水征服半聾的缺陷。樂觀的姚明並不認為聽力不佳是自己的缺陷。姚明左耳早已失聰的消息傳出後,立刻讓那些患有耳疾的人們產生了共鳴,他們紛紛表示,既然半聾的姚明都可以成為籃球隊巨星,我為什麼不堅強面對生活呢?眼淚有的時候並不代表全部,當你把淚水流乾後還是需要面對現實,而在這個時候,勇敢地去克服困難,才是一位強者應該做的事情。毫無疑問,姚明做到的,而他的行為也感動了整個中國,讓弱勢羣體們找到了精神依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