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徵文精彩多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7.12K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徵文精彩多篇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徵文 篇一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他們的同事去紅旗渠旅遊。

早上,我們四點半就起牀了,五點就出發了,八點半就到了紅旗渠。

上午,我們去了太行大峽谷。大峽谷是由兩座大山中間的一條路就是大峽谷。我走在晃悠悠的吊橋上,看着兩邊的高山,還真有點害怕掉下來一塊大石頭。(當然這只是我的想像,自己嚇唬自己)

下午,我們去了有名的桃花谷。那裏的桃花和其他地方的與眾不同。平常的桃花是陽春三月開一次,而桃花谷的桃花一年開二次。陽春三月開一次,冬天的三九天還會再開一次。可惜我們去的時候不對,沒有開到桃花的開放,我感到有點遺憾。

我覺着最好玩的是瀑布,這裏的瀑布雖然不是很大,沒有其他地方的狀觀,但正好適合我的玩耍。我收集了幾個瓶子和瓶蓋。我先把瓶蓋當成小船,放在小小的瀑布下。瀑布衝下來了,看,只有幾個瓶蓋流進了河面,其他的瓶蓋都被小小的瀑布淹沒了。然後,我用瓶子裝滿了水,在一塊斜的大石頭上倒水,就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瀑布,我也會人工做瀑布了,真高興!

一天的行程結束了,雖然感覺累了,但過的很高興,玩的很開心。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徵文 篇二

一箇中國奇蹟,在她閃亮登場的同時,承載了一種偉大的精神。

何謂奇蹟?讓太多不可能變成可能,更要堅固屹立。

搜索到一串有關數字,説紅旗渠從1960年2月動工,到1969年7月基本全面完工,費時將近10年,削平山頭1250個,架設渡槽151座,開鑿隧洞211個,修建各種建築物12498座,土石方挖砌2225萬立方米,總乾渠長70多公里,乾渠支渠分佈林縣每個鎮村,而如果把這些土石壘砌成高2寬3米的石牆,可以縱貫中國南北,把廣州哈爾濱連接起來。

1959年,林縣縣委召開會議作出“引漳入林”工程決議的時候,手頭只有300萬元人民幣儲備金,28名水利技術人員,他們其中學歷最高是大專。紅旗渠完工後計算出總共花費數億元,當初那點準備金連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通常創造奇蹟的背後,往往是“死地”,天生水源奇缺,水貴如油的林縣,似乎處在那個背水一戰的節點上,必須對自己鼓勁兒説,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因為如果不上,乾旱家常便飯,而1957年以來先後建成的英雄渠、淇河渠、南谷洞水庫等水利工程,急需要灌溉時卻無水可汲,1959年林縣再次遭遇非常嚴重的旱災,水渠無水來,水庫都見底,4條河流迅速乾涸,老百姓喝水都成奢望,所以再不下定決心,迎難而上去開闢一條永久水源,結果與等死之間只差幾釐米。

歷史上的林縣曾發生多次因為旱災而人相食的慘象,歷朝歷代卻都沒能解決水源這根子問題。只有把引水點放到境外去,從相鄰山西境內的濁漳河引水灌林,漳河水源非常豐富,才可以一通百通,一了百了。而林縣人也知道,這段距離雖沒有十萬八千里,但中間隔着太行山層巒疊嶂,在要錢沒錢,要機械沒機械,要一切材料都是難題的絕對艱苦條件下,憑空修一條工程量堪與萬里長城匹敵的引水渠談何容易!縣委做出這個決定後,肯定有許多人報以搖頭、嘲笑,或許還會詰問一句,你們真把自己當成愚公了嗎?

好在,這紅旗渠修建,不是一個人的戰鬥,它的背後有50幾萬林縣人民做後盾,還有兄弟省份,乃至中央政府的鼎力相助。這麼説吧,也許紅旗渠開工之初,林縣人就是憑着敢拼敢幹的傳統革命作風,將一個個突然冒出來的難題次第攻克,譬如沒有石灰、水泥和炸藥,他們馬上自己因陋就簡地組織生產,沒有機械設備,他們就採取人海戰術,一點一點把難啃的骨頭給啃下來,開工不久就有4萬多名紅旗渠戰士奔赴工程一線,齊心協力眾志成城,而每一個來之不易的小勝利,又構成反覆刺激他們必勝信念的驅動力,

敢拼敢幹,是一種大無畏精神,這種精神在新中國建國之初是遍地開花,碩果累累,中國共產黨,不正是依靠這種大無畏革命精神推翻一箇舊世界、建立一個新中國的嗎!抗戰時期,靠的是小米加步槍,土地雷和大刀片;建立政權之後靠的是組織動員羣眾,讓他們用聰明智慧和勤勞雙手建成南京長江大橋、大慶油田、萬噸巨輪……一切都是從無到有,由小到大,由弱而強,逐漸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並用太多事實證明這種精神的非凡意義。

中原人固有的血性品格,當遇到這種普遍性精神的時候,便詮釋出更為生動的內涵。他們來到工地一線,自然都要做好吃大苦,甚至是搭上性命的心理準備,見漫山遍野沒有住處,大家就想盡各種辦法,睡山崖,貓石洞,卧石塊,蓋茅草,一身舊衣四季穿,磨破了鞋底打赤腳,手推車,肩膀扛,要山峯低頭,讓頑石讓路,糧食供不上,野菜野果且果腹,——那樣一幅熱火朝天且又悲壯的場面,你即便不曾親眼所見,想象起來,也足以叫心靈無比震撼。

紅旗渠人除了表現敢幹敢拼的大無畏精神之外,更表現出不怕犧牲排除萬難的獻身精神。相關資料上説,在直接參與紅旗渠修建的7萬多名幹羣中,先後有81位獻出生命,年齡最大的63歲,最小才17歲。有一位更值得紀念,剛開工不久,他母親病故了,他沒有下一線,他妻子救人時死了,也沒有下一線,有一次一個正在開挖的隧洞忽然發生坍塌,他去考察現場,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竟然不顧危險進入崩塌現場,卻從此再也沒有走出來,犧牲時年僅27歲,他的名字在那一剎那,註定要鐫刻在紅旗渠石壩上:吳祖太,紅旗渠總設計師。

我們今天重新回顧這種由一次水利革命鑄就的精神,我想其重點應該不是為了懷舊,更不是為了懷念,我們可以從這兒發現一個延伸和連接,它的輻射起點或許並不特別,無非是老革命老傳統產生的深遠影響力,全國各族人民也都在它的影響下創造各種奇蹟,但紅旗渠作為一種奇蹟中的奇蹟,應該遠不止受影響使然這些,它的精神從那兒開始延伸,用了10年艱苦卓絕的奮鬥過程又將它注入新的思想內涵,而連接的這一頭,是50多年之後的今天和明天,我們所以要求把它看作就是連接,那是因為一脈相承,你不可以孤立地看待這種必然因果,因果之下,又何止產生一些奇蹟?

所以紅旗渠精神從它誕生那天起,儘管是林縣紅旗渠人造就的,但註定它更是中國的,屬於整個華夏民族的,它的偉大意義已經脱離了地域概念和邊界紅線,放在任何時代,任何地方和社會背景下,同樣都具有強勁的感召力和鼓舞性。所以我們今天不但要再次進行總結,而且還要真真正正的加以運用起來,並始終篤信只要秉持這種精神,便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戰勝困難,創造奇蹟,造福於後代子孫。治理乾旱需要這種精神支持,治理一個國家,乃至於讓中華民族更加強大,雄起於世界之林又何嘗不需要它呢?還有,紅旗渠精神的另一個詮釋是,只要敢於去想,去繪製藍圖,然後敢於大無畏地迎難而上,一切宏偉目標必將再次成為奇蹟,紅旗渠的昨天,就是整個中國社會的今天、明天,把紅旗渠精神的鮮花,鋪滿未來前進的道路,永遠光彩熠熠,燦爛神州。

紅旗渠精神永放光芒徵文 篇三

那天,是從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開始的。

我們乘坐的大巴車嶄新嶄新的,跟我們的心情一樣美美的。大巴車上,大家開始賽紅歌:你一首《定叫山河換新裝》,我一首《推車歌》,連我們的帶隊領導都禁不住誘惑,一曲《打靶歸來》把這場賽歌會推上了高潮。這樣的歌曲就是具有神奇的力量,能喚起我們的昂揚鬥志。

紅旗渠紀念館,導遊員首先帶着我們觀看了《紅旗渠》紀錄片。《紀錄片》是黑白顏色的,十年的修渠史緩緩展開,配上解説員帶着動員力度的解説,特別具有感染力。

現在想起來,那陣容強大的勞動場面還一次次衝擊着我們的視覺,想到當時幾千斤炸藥同時炸一個地方時,怎能不佩服林縣人民的敢想敢幹的精神?想到當時林縣人民努力開鑿青年洞時,怎能不敬重老一輩誓與太行比高低的英雄氣概?我記得當時還有鐵姑娘隊下深井炸隧道,怎麼不讚歎她們巾幗不讓鬚眉的擔當?

進了紅旗渠紀念館,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應該是按着戰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的順序,配合一幅幅大型牆上展板,工作人員生動詳細的講述修建紅旗渠的故事,一桶水就奪走了一個年輕鮮活的生命,挑一擔水得翻過好幾座山,一年都不洗一次澡。

到現在想起來,我感受頗深啊!正是這樣的現況讓不肯屈服的林縣人民決心靠自己的力量改變這一切。當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我們從中瞭解到修築紅旗渠而逝世的人中最小有17歲,最高年齡是60歲。其中有個技術人員吳祖太,他在一次排查險情的工作中,遇到了塌方,獻出了年輕的生命!有多少修渠人不計得失,不顧生死,為了這座水長城而付出了一切,乃至生命!

當初在VR體驗館看炸藥炸掉巖石的時候,我和小夥伴們都清楚地察覺到了腳下的地面也跟着在動,耳邊炮聲隆隆作響,眼前亂石橫飛,仿若開天闢地,對於現在的我來説,我真真實實的感受到了老一輩的極大勇氣和不易。

我最開心的就是那時的推獨輪車比賽了,雖然我沒有推過,但還是興致勃勃參加了,我默默唸叨着臨時突擊的推車口訣:兩手要均衡用力,要保持平衡,眼睛應該向前看。我只記得這兩句了。想想當時的情景,小車像喝酒的醉漢一樣,搖搖晃晃,指東打西,同學之間也缺了點默契,小車跌跌撞撞衝向人羣,引來同學們會心的大笑。回想起來,我哭笑不得呢!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要眼高手低,我現在想着,這才更加體驗到了林縣人民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的吃苦精神。

在青年洞口,巾幗不讓鬚眉的婦女們同樣開山鑿洞,民工在懸崖鑿洞、凌空除險的實景演出,他們腰上繫着一根粗繩子,在半山絕壁上晃來蕩去,雖然是模擬,我也真擔心他們的安全呀!

平時的我仗着親人的疼愛,家務活不想幹,難題不想做,每天總得買點零食吃,吃過飯就找藉口不刷碗真是慚愧!

現在,我清楚的知道我是一箇中學生了,今後,我也要把紅旗渠這面大旗插在自己心裏,不喊苦不喊累,遇到困難不逃避,努力學習,勇於改正不足,接過老一輩的的精神薪火,做一個真正的紅旗渠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