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以清明節為主題徵文(推薦7篇)

欄目: 徵文稿 / 發佈於: / 人氣:2.15W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整理了7篇《以清明節為主題徵文》的範文,但願對你的工作學習帶來幫助,希望你能喜歡!當然你還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與《以清明節為主題徵文》相關的範文。

以清明節為主題徵文(推薦7篇)

篇1:清明節為主題的徵文

大家都知道,清明節,按陽曆來説,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是我國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民間祭祀的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今天,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吧。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温升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諺語。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非常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寒食既成為清明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的.好時候,所以古人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豐富有趣的風俗體育活動。

大家都讀過唐代詩人杜牧那首著名的《清明》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給我們勾畫出了古代清明節的情景。

今年清明節,我和同學們一起去墾利的烈士陵園為革命烈士掃墓了。在烈士的墓碑前,我們莊重的鞠躬、行少先隊禮,並獻上了自己做的白花,聽媽媽講革命先烈們為了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與敵人浴血奮戰的故事,我們都非常感動。掃完墓,我們又來到黃河大壩上快樂地玩起來,沐浴着暖洋洋的春風,你追我趕,玩得可高興了。

我們的清明節過得很有意義吧?

篇2:清明節主題徵文

一抹西下的暖陽

陽春,一棵老樹節外生枝,託風傳來噩耗,使空氣異常緊張。

這是一個特殊的陽春,春暖花待開,燕子圍繞在藍天,春來的燕子讓我耳畔再次響起那首歌曲:“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裏,我問燕子為什麼來,燕子説,這裏的春天太美麗……”這支耳熟能詳的歌曲,是我童年的搖籃曲,每次爸爸哄我入睡或者穿衣褲時,就會反覆哼唱它,它成了一支愛的聖曲。

那時,我總好跟爸爸耍性子,爸爸就甘願被我擺佈,在大門上繫好鞦韆,讓我坐上面,他一邊搖擺,一邊哼唱這支歌,坐在鞦韆上悠然聽歌的我,任無羈的童年快樂地盪漾,我會覺得時光是那麼暖,心裏是那麼安然,爸爸是那麼親切,這支歌成了爸爸刻在我記憶裏最暖的記號。

所以,每當看到天空飛翔的燕子,我就會聯想到這支歌,就會想到爸爸,想那些暖暖的時光。

記憶中,我特別怕冷,每到冬天,爸爸總會把我放在曖暖的“炕頭”,説我是冬天出生的,不放在“炕頭”,怕凍僵了,我自私地以為“炕頭”理所應當屬於我的地盤;到了夏天,爸爸説,夏天睡“炕頭”上火,會流鼻血的,於是,又把我從“炕頭”轉移到“炕稍”。

我卻沒有想過,爸爸會不會在冬天凍僵,在夏天流鼻血?後來,我知道,其實人人都喜歡冬天的“炕頭”,夏天的“炕稍”。

每當寒冬,我像被加了爵位,封了侯,不但佔據了優勢“炕頭”,晚間,爸爸還把我的衣褲鋪在裖子下面,讓炕頭的熱度,為衣褲保温,免得清晨冰冷的衣褲耽擱了我起牀和上學的時間

那許多冬暖,我卻不知道如何感恩,反而懶在被窩裏,等爸爸耐心地商量,讓我乖乖穿衣。

長大了,家裏沒了火炕,我不再“刁難”爸爸,不再因爸爸善於駕馭的感情,而胡攪蠻纏。

可是,我總會在温習完功課後發現,我閨牀上的電褥子,早早地被爸爸打開了電源,決不會在我上牀時遭到冰冷的欺凌。

常常在夜裏,我能夠察覺到爸爸過來幫助我調節電褥子的温度,避免高温乾燥上火。

偶爾,被前來過夜的好同學發現,讓她們好生羨慕,特別是爸爸習慣了在我的臉蛋上親一下,讓她們忍俊不禁,就問我:你都這麼大了,你爸爸咋還這麼疼愛你?我很是自豪,就像心頭照射進了一抹暖陽。

以後的歲月裏,暖暖的春陽總在我的心頭閃耀,爸爸為我的工作四處奔跑,當我遠赴他鄉時,爸爸替我揹負重重的行囊,前往車站,為我送行;當我經受失敗的挫折時,爸爸準會迎接在十字路口,領着我回家……

我一直以為,我心頭的那抹暖陽永遠不會落山。

然而,不記得是從什麼時候起,我發現爸爸的性格變了,變得固執、變得不再温情,變得霸道,變得不可理喻,他經常地發脾氣、摔東西,經常衝着我們弟妹大呼小叫,我在他的面前,無法像從前那樣肆無忌憚地耍賴,甚至不得不小心翼翼地行事,恐怕惹得他不快。

我猜疑,可能是爸爸感情變了,我們的緣分斷了,已經不再是從前父女情深的彼此,可我卻找不到問題的癥結。

當那個黑夜來臨,爸爸因心梗、肺葉粘連推進了急救室,我們焦急地在外面踱來踱去,等待救治結果時,我發現急救室的走廊裏逗留好多的陪護家屬,個個因長時間的陪護而無精打采,有的坐在地上休息,有的直接躺在地上小睡,有的被病人支得矇頭轉向,他們臉上種種困頓的表情,讓人心生可憐。

那些困頓的患者家屬,如果再繼續煎熬下去,有可能也病倒在牀上。

正在我被這些困頓的表情傳染時,急救室的門被打開,一位主治醫生嚴肅地宣佈,爸爸生命的終極判決書……

瞬間,我終於解開了一直困擾在我與父親之間的心結,原來,爸爸是怕我們想念他,而難以從痛苦中自拔和振作起來,才變得那麼古怪和不盡人情,他是想讓我忘掉他,不去想念他;爸爸沒有拖延搶救時間,是不願意看見他的親人被他拖累得心力憔悴,疲憊不堪。

原來,爸爸心裏還是那麼那麼地疼愛着他的兒女們。

此刻,父愛像暖暖的春陽,又照在我的心頭,消融的春雪是父愛盛開在我心裏的朵朵小白花……

篇3:清明節主題徵文

含笑的清明節

前年的清明節前夕,天陰陰的,縣婦幼保健站院內的高家,寬綽的廳堂內,站滿了高、宋兩家的親人。

一位中年女人奄奄一息地躺在牀上,牀前跪着她的兒子、媳婦,孫子、孫女,都泣不成聲,一旁的長輩業已凝噎一片......

聽到哭聲,彌留之際的女人雙目微微閃開一條縫,嘴角強擠出一絲微笑。

丈夫趕忙握住她的手説:“你還有啥要囑咐的?”妻子微微翹起兩個手指,做個特寫,兩行晶瑩的淚珠滑過嘴角。

一旁人不解。

丈夫搖着妻的手説:“我知道你的意思:兒子、媳婦都好,咱還有一雙孫子、孫女。

咱倆的合葬墓也修好了,你在上位;我百年後,去陪伴你,睡在下首......”丈夫的話剛落音,妻子的兩個指頭伸直了,眼睛失去了光澤,可嘴角的淺笑依存,永遠定格在了嚎啕人的心裏……

妻子,縣婦幼保健站的醫生,終年五十七歲;丈夫,小妻一歲,縣國税局的副局長。

倆口兒在中學五年裏,都是用作業紙保持單線聯繫。

二人約定,各自沒有飯碗子之前,不去摘吃那青澀的野果。

有人説,愛情的力量大似牛,妻子在一九七九年考上了阜陽衞校,後進入縣婦幼保健站;丈夫入伍提幹,退伍後進税務局。

同學伉儷,水盆裏抹硬幣,找得一清二楚。

婚後,同事給她取綽號為“齊眉舉案姐”,給他冠以“琴瑟和鳴弟”的雅號,兒子媳婦都有穩定的工作,一家人很是幸福。

然而世事無常。

妻子在四年前單位例行體檢時,醫生告訴她,她的兩個乳房都有硬結,建議她去蚌埠腫瘤醫院徹底檢查一下。

可這位温柔的妻子,卻把這不幸的信號燈熄滅在了自己的心裏,她怕查出了大病,影響丈夫的工作和情緒,丈夫是那樣的愛着自己!又堅持了兩年,直到感覺雙乳疼痛,妻子才告訴丈夫。

丈夫聽後差點暈了過去,本想發脾氣埋怨妻子幾句,可看到妻子那淡定的微笑,又心疼起來。

妻子乳房的切片化驗結果是殘酷的。

幸福的家庭和家庭的不幸一旦成反比,往往會使人焦躁不安,可丈夫鎮定了。

在南下上海、北上北京治療的日子裏,丈夫總把痛苦幻化成微笑,殷勤地照顧着妻子。

醫院勸妻子:回家治療吧,病慢慢會好起來的。

妻子讀懂了醫生的話,心裏流淚,可臉上卻淌着笑;丈夫心裏在流血,可依舊沒事兒似的偽裝着笑容滿面。

妻子回家後,虛弱的她卧牀不起。

丈夫瞞着妻子,在農村老家花二萬元錢修了一個典雅的雙人墓。

一天,丈夫開車把妻子拉到墓前,賠了個不是,説不該隱瞞妻子修墓,妻子沒有半句的責怪,而是含淚地笑了......

前年,離“清明節”還有四天,那是一個春雨“做冷欺花,將煙困柳”的日子,我們為“含笑死亡者”送葬。

來的人很多。

墓建在靠近村莊的西高地上,築成翻開的書本形狀,瓷磚淨面。

北面的“書頁”刻着妻子的名諱——宋芳秀之墓。

靠南的“書頁”上刻着丈夫的.名字——高之華之墓。

妻子的碑文是白底黑字,丈夫的碑文是白底紅字。

風水先生説,逝者為大,所以妻子在上位,而健在的丈夫將來葬在下首,碑文現在只能用紅字書寫.....

高之華和宋芳秀都是我的同學和好友,今年的清明節又在桃風杏雨中走來,我們幾個老同學已約定,清明節那天,我們去她墳上祭奠掃墓,我想如果地下有知,她一定會含笑九泉的。

篇4:清明節主題徵文

清明的那一方綠

草地山塘墳墓 ,燕飛蟬鳴雁歸 ,寄託着無限的哀思---青草地。

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清明,拜先人的時候,在這樣的時節這樣的日子,我的思緒在放飛。

遠遠瞧去,肅穆的黃泥塘山,顯出她那晚春特有的綠。

那一坡坡的新綠和天的蔚藍互相輝映,渾然一體。

羣嶺連在一起,象鴕頂,若沙丘。

如房脊,似雲峯。

偶爾挺出一棵高高的樹,傲然矗立。

走近去,一切都那麼靜靜,靜謐得像温柔的山泉。

山路彎彎曲曲,偶爾幾隻大鳥小鳥來回穿梭、蹦跳,發出渾厚的、細細的聲響,宛若山的威嚴卻又像是誰在拔弄着六絃琴……

山腳下,整齊平靜地依戀着兩座墳墓。

細膩的墓碑前是一片開闊的、平坦的青草地,再就是一口水清見底、水平如流的山塘。

草地、竹樹、山塘與其後側的一棵高大的綠茶樹互相對峙,像一盆小巧的盆景,亭亭靜立,匠心別緻,再加上墳墓兩側如噴泉一樣耷拉着的灌木叢,盆景光華倍增。

墓裏安祥地長眠着一對年邁的夫妻。

“爸爸,聽婆婆説,見了墳墓我要跪下拜,是吧?”

玲瓏的孩子牽着臉面抽搐的父親衣角問。

“是的,孩子。這裏是爺爺和奶奶,爸爸要三年才來看他們一次。”

“三年就是要過三個春節,是嗎?那可是太久太久的了,他們在這兒不害怕嗎?”

“......”

“爸爸,我們怎麼不在這兒建一座房子,讓爺爺和奶奶住呢。”

“我們應該在這兒伴着爺爺和奶奶。”

......

他們離開了這方墓地,去了那個在等待這位父親的、依然遙遠的地方。

燕飛。

蟬鳴。

雁歸。

三年後,他們將再來。

或許,若干年後,這裏將平添幾丘新墳,成為走完人生歷程者的歸宿。

孩子和他父親的對話依舊響起,清明緬懷先人的活動將會一直延續下去。

新綠,山塘,小路,鳥兒,掃墓者,世世代代地堅守着一個永恆的默契,眷戀着這座古老的山巒和青草地,懷念着曾經的樂與怒,喜與悲。

長者的教導,父輩的期望,音容宛在,但面對的,卻是一杯黃土,滿目野草以及夕陽西下時的殘陽如血,拖着長長的身影,寄託後人的哀思和懷念。

鳥兒依然跳着唱着,山塘水依舊平靜如鏡,綠色繼續不斷擴張,那是我們緬懷先人的哀傷和念想。

篇5:清明節主題徵文

清明節,中國的傳統節日。回首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春節,元宵,重陽,中秋。哪一個不是喜氣洋洋,熱熱鬧鬧!唯獨它,成為了“愁”的代言詞。

愁,心上的秋。秋天,一片肅殺之氣!心上的秋,心中的淒涼,如悲秋一般。親人,烈士,逝去的亡魂已長眠地下。可生者呢?親情如一根線,絲絲縷縷。剪不斷,理還亂。現實無法迴避,但是,終要接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的千古絕唱!好!清明,四月五日。正值春暖花開之際,春雨貴如油。紛紛揚揚的雨是不是烘托了一種“愁”的氣氛麼?是的,人們問酒家何處,想用酒來解脱。一杯温酒入肚,藉此消愁,可“愁”是無法擺脱的。迷迷糊糊,大醉過後,一切照舊!我們無法改變!可謂借酒消愁愁更愁。人的一生有山峯,也有低谷,有困難,也有挫折。跌宕起伏!我們無法逃避,該來的都來了。我們要去面對,接受事實。既然“愁”無法擺脱,便要樂觀地活下去罷了。怎奈得一個“愁”字了得!

七十三,八十四,閻王不叫自己去。九月,秋天。萬物凋零。悲哉,秋之為氣也。爺爺逝去,年僅七十三歲!他去了,而我,失去了一個親人,一個愛我的爺爺!回憶起爺爺的.往事。不禁潸然淚下。那夜,得到爺爺的死訊,徹夜未眠!擦乾淚水,人死不能復生啊!爺爺去了。但我們仍要活下去。活着就好,活着就有希望,爺爺走了,但是我們不會忘記。經歷過生離死別的人和別人的心境是與其他人不一樣的。

清明,不得不提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真正的英雄!為國獻身!為了黨,為了人民,為了解放。向前,向前!清明掃墓,人們永遠無法忘記他們。,他們真的活在了我們的心中。沒有他們,我們不會有今天。

清明時節,雨紛紛地下着……

篇6:清明節主題徵文

雲霧裊裊意清心,甜潤的空氣清新的味道瀰漫在上空,看窗外霧氣飄渺纏綿,低低地向你傾訴它地哀思,思緒漫舞如飄飛的絮。

清明.琴

鞠一杯香茗,奏一曲箏曲,望向遠方如黛的青山,隱約念起意女子的琴聲,悠然婉淡,暢懷中透出一縷淡愁,又至清明,她撫琴低吟,清秀的臉龐上凝住了兩行淚,一曲《相思》用古箏特有的風韻奏出了她對亡夫的想念,淺唱婉婉,温潤的泉從她的指間悄然滑出,帶去她心底最真是的`牽掛。琴韻,當清明時分聽到一支黯然卻也動人的箏曲,何以不勾起對過世親人的懷思?忍不住低頭落淚,魂牽夢繞中不知多少次在琴邊懷念,逝去的親人若能聽見這幽幽的琴聲,難道不會增一份安然清明——琴,秀逸中略帶傷感,寄託中不失惆悵。

清明.淚

灑淚何需理由?只為了清明的一份感懷。靜坐於池邊,寒風浸骨而入,這只是身體上的冰冷,何以抵心中的寒意?月兒皎潔映水,一彎弧度顯得悽楚而絕美,當想起自己的至親離去,唯有淚能夠展現出美的光輝,滴淚入池,漣漪漫漫,散開的是滿池的沉哀。清明,家家皆在懷想,不知為何,濺淚竟感分外寂寞,寂寞,含帶一生一世的牽繫,懷思,在慘燈無端的感動,不失心中愛的永恆,落淚,感傷哀愁,賦予了清明一絲別緻的秀氣。

清明.歎

一座孤墳邊,遠遠便望見一位老人獨坐於墳旁,手持一把素花,神情似迷離非迷離,似哀傷非哀傷,只聽他喃喃自語道:“哎,又是一年啦,兒子,你還好吧!”問問才知那是一位兒子過早離世的孤苦老人,借清明來給兒子談談心中的念想,説了不久,竟不禁老淚縱橫,但也帶寬慰地歎道:“不用擔心我和你媽,我們一切都還好。”清明至,魂飄然,悲!又歎清明,苦思親,怨!雨意清明,慘淡笑,傷!

綿綿的雨揉打着我的心扉,淡淡的霧搖曳着我的懷念,淚眼朦朧,依希望見黛山傷燈火闌珊處,思想有些迷濛,心有些顫動……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篇7:清明節主題徵文

“清明節期間,雨下得很大,路上的行人慾斷魂。請問,餐館在哪裏?牧童指着杏花村每當我想起這首詩,清明就不遠了。

大約8: 30,我和父母從家裏出發。一路上,遠處的羣山蜿蜒起伏。附近茂密的冷杉林旁的幾片松林稀疏而清澈,潺潺的溪流清澈如畫。它就像一個天堂。

我們下了車,爬上了山。墳墓藏在雜草叢生的灌木叢中。高聳的墳墓似乎在期待着我們孩子的到來。當我們面對祖父母孤獨的墳墓時,我們的喜悦和悲傷一掃而光。

大約幾英里外,我來到了奶奶的墳前。然而,在過去的一年裏,只有一英寸長的雜草瘋狂地吸收營養,掩蓋了高高的墳墓,成為名副其實的灌木叢。

在清理了現有的雜草並疏通了旁邊的排水溝後,我們放了祭品,點燃了香和蠟燭,並拿出了摺疊的.紙錢,為死去的祖母放了一個思念。我在墓前默默地磕頭三次,祈禱我能永遠獲得庶人學校的第一名。

在煙霧瀰漫的山野,我們走回泥濘的小路。掃墓的人,無論老幼,都可以三五成羣地獨自行走,每個人臉上都帶着嚴肅的神情。

“滴答,滴答”,不知何時,剛剛停止的春雨又開始下了。像牛毛一樣,像細線一樣,它密密麻麻地斜織着,半波半波,漫射的輕紗包裹着一種綠色、清新、水靈和如畫的顏色。雨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個接一個地落在雨水形成的水坑上。春雨傾盆而下,把山染成綠色,把水染成綠色,把綠色的石徑染成苔蘚。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向山林鞠了一躬,跑進了遠處的雨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