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精品多篇

欄目: 社會實踐報告 / 發佈於: / 人氣:5.74K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精品多篇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篇1

“健康所繫,性命相托”。作為醫學生,説起這句話來我滿是慚愧。

在大學校園裏流淌,遨遊於知識的海洋,光陰似箭。醫學知識,點燃了我救死扶傷的信念,大學校園,卻也激發了我的惰性。暢遊着浩渺的醫學知識,認識到了生命的脆弱和醫生職業的神聖,然而純理論知識讓我感覺疾病離我還很遙遠,學習成了一種任務。“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疾病,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聖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着追求,為祖國醫藥衞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身”的莊重誓言變得空洞而又模糊。

今年暑假,我有幸來到市裏一所三甲醫院實習,在這裏,見聞感想不斷地填充着我的軀殼。實習中的點滴,鞭策着我不斷地思考,生命的意義和醫學生神聖的使命照亮了我為醫學事業奮鬥的漫漫征途。

實習的第一天早上,我很早就來到了醫院,帶我的醫生還沒有去,我就去和護士站的陶護士打了聲招呼,然後就安靜地坐在加牀上等他的到來。一個小時感覺漫長而又充滿期待,似乎想了很多但好像又什麼都沒想。他的忽現竟讓我不自主的笑了起來。他很和藹地叫上我去查房,問診我在一旁記。感覺真的很神奇,早上收治一病人,問了她是怎麼回事、什麼時候起病、按壓哪裏有疼痛、大小便是否正常、既往病史,再結合一下b超報告,短短几分鐘就確診為急性闌尾炎,中午進行了手術。

看給一病人換藥時,我開始懂得作為病人是多麼多麼痛苦而又無奈的事情。她25牀,進去時看到其右下腹側墊了許多紗布,染有膿液,皮膚鼓起一“大包”,病房裏充滿了難聞的腥臭味兒,現在想起還有些心有餘悸。當時我沒敢問醫生是怎麼回事,因為我看到了病人痛苦的表情:眉關緊收着,看看自己的傷口後又絕望地扭開頭去,卻又忍不住又看,換藥時要把凡士林紗布條往傷口裏塞(起引流、促肉芽組織生長作用),她又痛苦的呻吟起來,走出病房,我問劉老師是怎麼回事,他説留在外面的是小腸……

我開始真切地體會到病人的疾苦!

通過了解病情,得知其因潰瘍性結腸炎結腸肝區梗阻行“右半結腸切除術”,術後一月餘患者切口處見食物殘渣流出,以“

1、右半結腸切除術後切口感染

2、腸瘻”再次收治入院。入院一月餘行“末段迴腸造瘻術”,傷口需每日沖洗、換藥,就出現了先前那一幕。

當第一次進入中心手術室,我內心充滿的不是激動,而是壓抑,是震顫。平躺在手術枱上的是一竟比我還小1歲的女孩兒,要做“脾臟切除+胃底賁門周圍血管離斷術”。被診斷為“

1、門靜脈海綿樣變性並肝硬化門靜脈高壓。

2、胃底靜脈曲張。

3、慢性淺表性胃炎伴糜爛”。

在感慨病人命運不濟的同時,我開始反思自己,反思自己將要從事的職業,開始意識到醫生的神聖職責。“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着追求,為祖國醫藥衞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鬥終身”的誓言不斷在腦海迴旋。我告誡自己:要做一名優秀的醫生,要除人類之疾病,助健康之完美。

我覺得作為一名優秀的醫生應該具備“五心”:即耐心、愛心、信心、責任心和進取心。對病情要耐心分析,對病人解釋工作要耐心細緻,讓病人多些安心,少些顧慮;對待病人要富有愛心,能夠站在病人的角度為他們考慮,特別是在病人入院和手術之前,要多關愛病人,多於病人交流溝通,消除其內心的恐懼與不安;對疾病的治癒要抱有信心,不管再疑難的雜症,只要病人或其家屬不放棄,醫生就應該不拋棄,要相信自己,要賦予他活下去乃至康復的機會;對待日常工作或是手術要有責任心,醫囑要開得適合準確,手術要做的精準完善;對待自己更要有進取心,要不斷的積累經驗,也要不斷的學習,要擁有廣博的醫學知識更要有高超的專業技能。

同時我也深切體會到,醫生工作是辛苦的。早上8點鐘查房,之後為病人開醫囑,一兩個醫生要管三十多牀,開完醫囑十點左右,接着上手術室,有時一天就有兩台手術,中午在手術室裏吃飯,手術下來也就兩三點了。另外每天都有病人出院與入院,出院的病人要給“出院記錄”,需整理病歷;入院的病人得有“入院評估”,要查看病人,詢問病因、病史及現狀,要分析病情、給出最佳治療方案。此外,手術後的病人傷口要進行換藥,不時還有急診病人……

但當看到痛苦而來的病人含笑離開醫院的時候,也許就會覺得自己所做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所以當醫生一定要當個好醫生,做個學會為病人着想、能夠與病人同疾苦共歡笑的醫生,那樣才不會覺得工作枯燥、繁重。病人把他們的生命放心的交到了我們的手裏,我們就應該擔負起這個責任,盡全力還他們健康和歡笑。如果認為這些工作枯燥抑或繁雜的話,那就一定不要來當什麼醫生,心中沒有病人的醫生一定不是個好醫生,也一定醫不好病人。

正如科室主任曾要求:醫生一定要盡責,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在必要時要能夠獨當一面;做手術務必精準,要避免乃至術後併發症的發生;對病人要多關心,解釋工作要到位,少讓病人或其家屬為因各種各樣的問題而爭吵。

對待病人,也許一句簡單的安慰語、一次問候、一個細小的動作就會讓其流露出久違的笑容。病魔已經把他們折磨的痛苦不堪、疲憊不堪,作為醫護人員只有學會理解、同情病人。心中裝有病人,才能不斷鞭策自己提高技能,才能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配的上“白衣天使”之尊稱。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篇2

傾斜的夕陽下,影子被拉得很長很長。

在一座平房門前,站着一位身形單薄的阿婆,阿婆手裏牽着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他們沿着長長的的影子的方向注視着下山的村道,從那彎曲而又坑窪的村道上,時不時會傳來幾聲笑聲迴盪在原本寧靜的小山谷裏,阿婆和小男孩也會隨着迴盪在山谷裏的笑聲一塊微笑。不久,村道上的人走遠了,小山谷裏恢復了原來的寧靜;阿婆原本微笑的臉上多了幾分不捨;突如其來的寧靜,讓小男孩似乎有點接受不了,小男孩便把頭伸埋進阿婆的懷裏,眼角上不知何時泛起了淚花。

小男孩叫做__,阿婆就是梓光目前的監護人;他們是上羅村留守兒童家庭之一。同時也是我們這次下鄉輔導的重點對象,

在村道的盡頭,是我和我們系服務隊的小夥伴們集合的地點。我們在輔導員斌哥的帶領下剛剛完成了這期暑假"三下鄉暑期實踐"活動。而剛剛目送我們離開的是們這次下鄉的重點服務對象——留守兒童__,在我們系服務隊成立之初,梓光就是我們在上羅村的重點輔導對象了。我們基本上一個月會有一到兩次的機會見面;但是這次連續三天的接觸更加深了梓光與隊員之間的感情。

回想起兩天前的那個早晨,我和服務隊的其他隊員一齊打破了暑假睡到十一點的"習慣",統一早上在紅棉樓門崗集中;然後我們打着"綠色環保"的旗號,一路上頂着烈日,哼唱着卓依婷的那首"走在鄉間的小路上",一路歡快得騎了將近兩個半小時的自行車,到達了我們在上羅村的集合地點。在這我們的莊為朋隊長為我們安排任務,老高在一邊不緊不慢的補充着,我和文傑師兄、海哥、小薇還有偉健藉着隊長安排工作的時間差小憩一番。

從為朋的工作安排中,我得知,此次下鄉我們的重點有兩個留守兒童需要我們去幫助。其中一個就是我曾今去幫忙輔導過的——__。在我的印象中,梓光是一個比較活躍的小男子漢,在我們的第一次會面,我們就很快地混得很熟了!而另外一個留守兒童則相對要內向一點,年紀要比梓光大的女孩,尤其不喜歡跟陌生人打交道。據説老高曾花了2個月,外加三四個師妹和藉助小女孩周圍的鄰居才勉為其難的跟小女孩溝通上。

梓光的家距離我們集合的地點還有一段距離,並且梓光家建在一個小山的半腰上,我們騎自行車上去能夠切身的領悟到一個道理:下山容易上山難啊!

十五分鐘的後,我們到達了梓光家裏,但是我們卻沒有順利的見到梓光,因為梓光去找他的小夥伴玩去了;在阿婆的指引之下,我們在200米開外的一個小院子裏找到了梓光。當梓光老遠地看到我們時,就高興飛奔過來,並呼喊着"大哥哥,來看我了……大哥哥,來看我了……大哥哥,來看我了……"跑了一陣子,又回過頭來跟他的小夥伴們説"你們也一塊過來玩吧!"當梓光衝到我的跟前,就一把把我的大腿抱住,抬頭用他那特別美麗的眼睛望着我,並對我説"哥哥,你來了"。

看着他那無邪的笑容,聽着他親切的呼叫、感受着他抱着我時那澎湃的心跳,突然間有一股無形的幸福感從天而降,讓我一下子無法從我大腦的詞庫中提取出任何詞語來形容我此時此刻的心境。

之後,我們就在梓光屋門口,或站着、或坐着陪梓光和阿婆拉些家常。當我們講到要跟梓光補習一下功課的時候,梓光立馬起身回屋,拿出作業本,就叫我們交他做題目。這讓阿婆很驚訝,這懶散了一個暑假的梓光終於開始勤奮了!臉上也露出了微笑。我們小組的文傑師兄是廣州本地人同時在客家話上有一定的功底,所以在於阿婆的交流中,師兄是沒有任何語言障礙的。文傑師兄上也就順利的跟阿婆拉起了家常。

下午,安靜了好一陣子的童心終於開始萌動了。

方才咋書桌旁坐了不到十分鐘的梓光就開始鬧着要拉經常打球的海哥玩彈珠。這還真的就難倒了我們在籃球場上生龍活虎的海哥!誰叫人家七八歲的小孩重心低!

考慮到梓光馬上就要上三年級了,我們在第二天就給梓光準備了一份三年級的基礎訓練題,為梓光可以更好地接受三年級的課程做了些前期準備。在我印相中,最難搞的就是如何讓梓光從加法的運算法則轉換到乘法的運算法則。

下鄉是時間過得既充實又歡快!

一轉眼,我們就到了下鄉的最後一天了,通過這兩天對梓光的輔導,梓光不但完全完成了他的暑期作業,還額外學習了一些他還沒有學到的東西!為梓光後期學習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礎;此外,梓光在這兩天的積極表現得到了我們小組成員的普遍好評。經服務隊成員討論決定給梓光贈送一些學習用品,以示鼓勵。同時文傑師兄還留意到阿婆在家裏沒有鞋穿,於是我們在給梓光買文具的同時就給阿婆順帶買了一雙拖鞋。方便阿婆日後生活需要。

這次"暑期三下鄉實踐活動"讓我感觸最大的是:我是一個來自農村的孩子,我內心深處清楚的知道農村裏的孩子缺少的是什麼。同時我也特別羨慕梓光會有我們這樣一個團隊給梓光的生活中增加無限的亮點。為此我們就該儘自己的力量,給更多的留守兒童帶去跟多的温暖!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篇3

小塞涅卡曾這樣説過:“一個人,只有在實踐中運用能力,才能知道自己的能力”。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是我們作為一名大學生鍛鍊自己能力非常重要的途徑,因此我們應該利用好假期,多去實踐,創造屬於自己的青春財富。而這次暑假,我參加了由班級組織的“心語心願”三下鄉社會實踐隊的活動,到廉江石嶺第二國小與國小生們一起度過了一個多星期的日子,為我的大學一年級畫上了一個句號,深刻而有意義。

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夢想始於好的準備。為了能夠順利地完成這次三下鄉的活動,我們就必須做好準備,而我們所需要做的又是那麼的多,一切都在進行着。首先,我們三下鄉的生活環境不會像我們在學校的生活那樣,那裏沒有牀,沒有熱水……我們還要帶好席子、洗漱的東西等,為了減少開支,我們收集了一些畢業師姐不要的生活用具,還收集到不少可以用的本子和顏色筆,文具可以用來獎給小朋友。這充分利用了資源,達到了節約的效果。

我們是要給國小生上課的,但我們的講課經驗還是很不足的,要準備的東西還真是不少。我們開設的課程主要有語文、數學、英語、簡筆畫、手工、音樂、體育,另外還有主題班會、創衞課堂、一戰到底知識競答、趣味運動會、心理遊園等活動。隊員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取要參與的課程與活動,在根據所選的課程和活動做好預備的方案,準備好所需的材料。在這準備的過程中,我明白到不是簡單地去上一節可就可以完事的,要想上好一節課,不但要自己準備好,有東西可講,還要從國小生的角度去思考,思考如果這樣子上課,國小生會聽得懂嗎?又懂多少?怎樣才能更好地與學生在課堂上互動?怎樣才能提高的興趣?在各個教學小組的討論與協商後,都可大致得到一些共識,其中還用到了平時發展心理學的知識去分析我們教課的對象(四、五年級)在這個階段的心理和生理髮展上的一些特點,思考在教學中如何避免造成心理問題和如何更好地結合學生髮展的情況在教學活動中加入相應的東西,使得教學活動能夠收穫到好效果。為配合其他隊員的工作,我們還要去找資料,對比教材。網絡,圖書館都成為了我們很好的幫手,充分利用身邊的資源,讓資源發揮本身的價值。

萬事俱備就為出發,我懷着緊張而又好奇的心情就出發了,之前的別人口中“三下鄉”對我來説都只是個傳説,真正瞭解到的是親身的去感受,只有實踐了才能明白。這次的三下鄉實踐活動不僅是什麼知識的交流,更多的是體會了生活,感受生活。除了參見教學小組的教學課程,我還參加了實踐隊的後勤組,進入後勤組讓我接觸和處理了以前從未接觸的事情,也體會到生活的不易。

在後勤組最大困難就是煮飯了,雖然在家有煮飯的經驗,但是一切都因時間地點條件而改變了,這次煮的不是幾個人的飯,是將近50人的飯。第一次煮米飯的時候,大家都還沒有什麼經驗,只知道面前提供的鍋要煮兩次才夠吃,不知知道這麼大的一鍋飯要下多少水,幸虧那天有老師指導,飯算是煮成了。但因為是第一次煮,不是很清楚大家的飯量如何,有很多的剩飯,如果倒掉就會很浪費,經後勤組協商決定第二天的早餐就不吃包子了,就喝這剩飯煮的粥。米飯還是多了,水還是少了,還煮了將近2個小時,結果那天的早餐是名副其實的“稀飯”,在沒有菜的情況下,這樣的稀飯又被剩下來了,中午的時候每人被迫吃了一勺“稀飯”後才能盛新煮的米飯,雖然大家都不希望這樣,但都照做了,因為大家都不想浪費,很感謝大家能夠理解。這幾天飯菜煮得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雖然每次煮的人都是由不同小組負責的,但每個小組都有吸取上一個小組的經驗,努力做好每一頓飯。而且這次三下鄉相信不只是我一個人第一次煮這麼大的一鍋菜,也相信大家會對學校飯堂的阿姨們產生一絲敬意。

這是我第一次比較正式地上課了,我上了簡筆畫課、手工課和創衞課,雖然我的課上得不是很好,但我也發現了自己的一些問題,以及在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地方,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兩點:

(1)要學會應變。小孩子的思維其實是很廣泛的,他會想到很多你想不到的東西,隨時都會提出你意想不到的問題。例如我上第一節簡筆畫課的時候,我嘗試通過一些簡單的幾何圖形,教他們畫簡筆畫,就用了正方形舉了一個例子,畫了很多以正方形為基礎的圖畫,就有學生問到:“老師,為什麼小鳥是方形的,人頭可以是方形的,奶牛可以是方形的……?”,頓時我就蒙了,我不知道怎麼用一些簡單語言去向他解析這個問題,只是很含糊地説了這樣可以更形象,其實自己很清楚這樣的答案根本就説明不了什麼。應對類似的提問又該怎麼解決,這一切都應該在不斷的思考和實踐中去找到答案。

(2)要有老師的威嚴。我以前以為和學生要打好關係,要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就會對你好一點,其實這是不行的。課堂上不能什麼都隨着學生想怎樣,例如有上台互動的活動,有時候會有很多學生舉手上去,你不能每個人都叫上去,如果真是這樣課就沒法上了,在他們吵的時候就要嚴肅點,不然他們永遠都不會靜下來聽你的,這點我做得很不好,課堂上總是有些失控的場面。看來要做一名成功的老師還需要作出很大的一番努力。

一個多星期真的很快就過去了,在這一個多星期所經歷的事情,不能説有多麼的了不起或者怎樣的,但足以令我有所收穫。畢竟相處有這麼的一段時間,當我們彼此剛剛熟悉對方,剛剛習慣對方的時候,我們卻要和這幫國小生説再見了,大家都很捨不得,就連一些平時很搗蛋的孩子都哭了……也許我真正帶給他們的知識是很少的,但很能與他們一起度過我大學一年級最後的時光,我很滿足,也很快樂了,希望每一個孩子也能快樂成長。

很多事情不去試過,根本不會知道,不會懂得,只有試過了才會知道。參加社會實踐不僅能讓我們瞭解自己的能力,還鍛鍊到我們的能力,在實踐中積累經驗,為今後我們走上社會,為社會做貢獻打下堅實的基礎。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篇4

近幾年,我國許多高等院校紛紛開設電子商務課程,學生反映強烈。北方交通大學是我國率先開展電子商務教學的高校之一,1992年就開設了《條碼技術與電子數據交換(edi)》的選修課,1996年該課被列為物資管理和國際企業管理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新制訂的九八級教學大綱中,《電子商務》被列為管理工程專業的必修課程。在教學實踐中,北方交大已經形成由教師的電子教案、學生的電子作業、交互式的遠程網絡教學系統以及電子商務網絡案例教學模擬試驗等構成的全方位多媒體教學體系。作為教育部遠程網絡教育試點,已經在因特網上實現了“電子商務”課程的遠程網絡教學。“電子商務”是北方交大學生們的熱門話題之一。社會實踐報告

那麼,在校大學生們是怎樣看待電子商務這個問題的呢?1999年底,由與北方交通大學電子商務協會共同對北方交大的在校學生做了有關電子商務的問卷調查。調查採用書面問卷形式,受訪大學生575人,研究生38人(其中mba 20人),這些學生分別來自各個年級,涵蓋了電信、經濟、管理、法律、運輸等多個專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調查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對電子商務的認識,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1、你知道什麼是電子商務嗎?

2、你能就電子商務對社會的影響談談自己的認識嗎?

3、你能説出電子商務的一般流程嗎?

4、你知道什麼是edi嗎?

5、你對電子貨幣瞭解嗎?第二部分是獲得電子商務的途徑,包括以下幾個問題:

1、除了上課外,平時你從哪些方面瞭解電子商務的知識(依次舉出三種途徑)。

2、請列出你閲讀電子商務論文的具體報刊名稱。

3、你參觀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嗎?社會實踐報告

對電子商務的認知程度

在被調查者中,60.5%的本科生和100%的研究生表示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數據顯示,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表現了較大的關注,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對此的認識也越深。在對電子商務的概念有一定了解的學生中,認為電子商務對社會有很大影響的佔23%;認為有一定影響,但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的學生佔46%;認為中國目前發展電子商務尚有難度,對老百姓影響力有限的佔31%。這一方面説明

在校大學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對社會的影響的認識還較為冷靜,另一方面也説明,我國電子商務的人才培養和在校教育與社會的需要還有一定的距離。社會實踐報告

這不能不讓我們擔心,電子商務正以令人難以想象的高速度發展,而目前的教育及受教育者能否適應市場的需要?在對電子商務的瞭解程度進行深入調查時發現,問題確實很多。

表示對電子商務流程有明確認識的同學中,本科生僅佔32%,mba佔80%,大部分非經濟管理專業的學生對電子商務具體貿易流程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初級階段。

在對edi的認識上,僅有不到9%的人(研究生32%)表示曾有過了解;4%的人(研究生18%)能就edi在電子商務中的應用發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且這部分人全部是經濟管理類學生。可見,在深入系統的學習中,電子商務逐漸體現了它的學科性——以經濟管理為主。在這方面,經濟管理類的學生有其專業的優勢。但是所佔社會實踐報告

比例之少,尤其是其他專業無人瞭解的現狀實在令人擔憂。

在對電子貨幣的調查中,僅有1人在網上使用過電子貨幣。本科生中僅有9人表示對此作過專門的研習,而且都集中在計算機專業和信息通信專業。研究生中也僅有4人表示自己曾鑽研過此類問題。另有10人表示對此很有興趣,這個數字是相當低的,僅佔總人數的2%。電子商務是一個跨學科的領域,在涉及到電子商務發展

的關鍵問題——金融電子化與貿易安全上,電子專業、法律專業的學生有獨特的優勢,但尚未引起經濟管理專業的重視。就目前而言,真正認識到電子貨幣與自己已經很近的學生並不多,對此投入很大精力的學生更少。

對電子商務的學習途徑

第二部分的調查主要是想了解學生學習電子商務知識的途徑,瞭解哪些報刊上刊載的文章學生引用次數最多。經分析,除去開設電子商務課程的專業,大部分本科生是通過計算機類的雜誌(43%)和報紙(30%)來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從專業書籍與廣播電視上學習相關知識的並不多。社會實踐報告

調查數據顯示,被學生引用的電子商務方面的論文來自91種中英文報刊,一方面反映了學生的閲讀面很大,另一方面反映了媒體對電子商務的報道數量也在加大,同時也反映了當前我國電子商務的專業報刊尚未面世,面向大眾的宣傳方式仍是以面為主的普及,較少涉及具體的實施細節,系統介紹電子商務知識的報刊並不多。

在普及電子商務方面受到學生們認可的媒介主要有《計算機世界》、《互聯網世界》、《信息與電腦》、《中國計算機用户》、《市場與電腦》等幾家刊物。經過進一步調查瞭解到,這些排名靠前的報刊,在1999年都專門設立了電子商務普及類的專欄或專題講座。在人們迫切想了解電子商務知識的時候,選擇系列刊載的報刊無疑是讀者的首選。但是沒有一家刊物所佔的比例超過15%。

最後,在沒有任何組織的前提下,大多數學生(本科生的65%和研究生的89%)都主動去過電子商務的展覽會,從中瞭解電子商務的最新發展動態和最新技術應用。社會實踐報告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們對電子商務都十分感興趣,不少人通過閲讀課外資料或參加展覽瞭解電子商務,有目的地學習電子商務知識。但是,他們缺少系統全面的學習。在電子商務成為21世紀貿易主要手段的趨勢下,電子商務的普及與教育工作若能更上一層樓,將會推動我國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壯大。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篇5

“來了,來了”……離着很遠就聽到一片歡呼聲,原來我們此行的目的地——陽谷縣大布鄉徐良府國小到了,聽到這個消息,大家都性急的從車上站了起來。

透過車窗,我們看到了排着隊迎接我們的學校領導和師生,孩子們拍着小手高喊着歡迎的話語,連國小平時難得一見的鑼鼓都派上了用場,幾個小傢伙鉚足了勁敲打着,臉漲的通紅,卻露着幸福的微笑。看到這種場面,幾位女同學早已是淚眼婆娑,平日裏“有淚不輕彈”的男兒們也是個個眼眶濕潤。

車未停穩,大家就爭先恐後的下車了,剛下去,孩子們就“呼啦”一下子圍了上來,搶着幫我們拿東西(其中大部分是我們帶來的一些科普書籍、學習用品)。學校領導為我們舉行了簡單的歡迎儀式,然後要求我們先去休息,大家婉言拒絕了,志願者李德富熱情洋溢的説:“我們一點也不累,看到孩子們,我們的熱情高着呢!‘戰友們’,咱們馬上投入戰鬥吧!”他的提議得到了志願者的一致贊同,於是我們在孩子們的簇擁之下走進了教室。

這是聊城大學愛心支教的志願者們到陽谷縣大布鄉徐良府國小支教時的感人場景。愛心支教是商學院(前身為經法學院)的優良傳統,每年假期,他們都會招集一批品學兼優的大學生志願者到貧困地區進行愛心支教。許多大學生志願者還主動要求到農村學校,到最艱苦、最需要他們的地方去支教。支教期間,他們把知識傳授給了孩子,把愛和歡樂留在了農村。一批學生走了,另一批學生又會來,他們用青春和汗水維護那充滿愛的旗幟;用無悔和實踐完成愛的交接;用語言和心靈來書寫愛的故事。

平生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站在三尺講台上,望着台下數十雙充滿渴望的眼睛,還真是有些許緊張,幸好事先已經演練過多次,也熟悉了所要經過的程序,內心便漸次平靜下來。自我介紹的開場白十分簡略,因為我們得知學校的老師早已把情況通知給了同學們。於是我們很快進入了第一版塊“讓我們做朋友”,我讓班裏的同學做自我介紹,內容要包括:年齡、愛好等內容。經過“第一關”,課堂的氣氛更加活躍、更加融洽了,同學們都爭先恐後的發言。

我對他們説:“現在我們就是朋友了,歡迎你們有空到我們學校去玩。”一個小胖子站起來問:“哥哥,大學到底什麼樣子啊?”於是我因勢利導的進入了下一個版塊“我理想中的大學”。我問到:“那你們心目中的大學什麼樣子啊?”孩子們大聲的嚷起來:“有高樓”、“有汽車”、“有好多好多的書,看都看不完”。我又問:“你們知道大學是幹什麼的嗎?”孩子們回答道:“學知識、造飛機、造大樓”……“那你們想上大學嗎?”“想”,孩子們齊聲答道。我問:“你們為什麼要上大學啊?”這一問,可熱鬧了。“當科學家”、“當作家”、“當詩人”……的喊聲不絕於耳。

這時坐在後面一排的一個小姑娘站了起來,靦腆的説:“我想當一個老師,教很多很多學生,讓他們都能坐在教室裏好好學習,都能考上大學。”此言一出,所有的志願者包括講台上的我都被深深的震撼與感動了,離小姑娘最近的志願者小王疼惜地把她摟在懷裏,久久不肯放開。

多麼樸實的話語,多麼偉大的理想,多麼可愛的小姑娘!

課在繼續着,我們懷着虔誠感恩的心在提問着:“你們愛你們的家鄉嗎?”孩子們都回答:“愛”,“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好呢?”“想”,“那你們知道怎麼樣才能把自己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好嗎?”一個扎着兩個小辮的小姑娘站起來説:“老師説過要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建設祖國。”我讚許地讓她坐下,然後對同學們説:“對,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的更加美好。”“知識改變一切”我將這六個大字工作的寫在了黑板上,孩子們不約而同大聲朗讀出來:知識改變一切!聲音雖然稚嫩卻鏗鏘有力、直幹雲霄,久久迴盪在天空……

又想起了出發前一天的晚上,我們開動員大會時,學校領導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説:“同學們,你們都知道百年大計,教育為本;國運興衰,繫於教育啊。教育是培養人才和增強民族創新能力的基礎。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首先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造就大批具有豐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今年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你們將代表我院深入聊城的貧困地區,發揮你們的聰明才智,廣泛地開展愛心支教活動,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國的教育事業做出積極的貢獻。你們要發揮所學,以拓展孩子們的眼界,讓他們更多地瞭解社會,堅定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信念。”領導們的話一字一句我們都銘刻在心,在支教過程中,我們始終以它為指導,努力實踐着我們的諾言,奉獻着我們的青春。

支教結束了,我們與孩子們依依惜別。許多孩子從家裏拿來了好多東西不斷地往我們的手裏、衣兜裏、書包裏塞,學校的領導、老師還有部分學生家長也來為我們送行。

汽車開動了,孩子們哭成一片,我們的車廂裏也到處是哭泣之聲,很多孩子跟着車跑了很遠,嘴裏大聲的喊着:“你們明年再來啊!”我們揮手説了句:“一定”,就再也説不出話來了。

王寧是本次愛心支教活動的志願者之一,對於本次支教活動,他談了自己的感受:“過去,經常在電視屏幕裏和各類刊物上看到希望工程的公益廣告,畫面上那些孩子們坐在破舊不堪的課桌旁聲嘶力竭地喊“我要讀書”的樣子使我心酸,那些失學女童揹着竹簍回頭凝望時眼中的無助與迷茫使我心痛,孩子們因缺少教師、沒有新課本連一首簡單的《憫農》都會誤讀的情景讓我感歎,想到那些我不知道的農村還有那麼多的孩子由於現實的種種原因不得不離開他們渴求與嚮往的教室,我就更加心痛不已。可以出去支教的消息讓我興奮異常,我想我終於可以為孩子們做點事情,終於可以圓我的支教夢了。支教的過程中我教給孩子們知識,他們也教會了我許多東西,在愛心支教的那段日子裏,我是時刻被感動着的,孩子們太善良了、太可愛了,他們不能得到最好的教育實在是太不公平了。我以後一定會爭取一切機會,積極參加這樣的活動,因為它將成為我大學生活乃至人生旅途中最難以捨棄的寶貴財富”。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篇6

一、實踐目的:

炎炎夏日烈日當頭,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環境,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參加社會實踐的決心。我要看看自我能否在惡劣的環境中有本事依靠自我的雙手和大腦維持自我的生存,同時,也想經過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讓自我更進一步瞭解社會,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鍊自我的才幹,培養自我的韌性,更為重要的是檢驗一下自我所學的東西能否被社會所用,自我的本事能否被社會所承認。想經過社會實踐,找出自我的不足和差距所在。僅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有那種超乎平常的感覺。今年自我的假期和去年大致相同。其實學校要求我們參加社會實踐,無非是想讓我們提前接觸社會,瞭解社會,這樣才不會在真正走上社會的時候找不到生活的重心,於是我決定再次真正的去接觸社會,品嚐社會的酸甜苦辣。

二、實踐資料:

假期的第二天我依然來到相約枱球俱樂部擔任收銀員,作為會計系的一名學生我想能參與和自我專業有關的職業是再好可是的。可能因為去年假期的時候就在那裏工作過,稍微看一下便能操作,和我一齊工作的其他員工也很快熟悉,看着眼前的一切是既熟悉又陌生,我不敢耽擱,儘快地投入工作中。收銀員看似簡便可實際上不只是收錢,還起着領頭的作用,枱球廳裏的大小事情都要注意到,遇到任何事及時處理並負責其他員工的監督等。工作時間是八小時,兩批人換班,一週白班一週晚班。在那裏上班的都喜歡上白班,上午九點開門營業,打掃衞生收拾一下,但上午一般沒人,午時兩三點人就開始增多,直到五六點是高峯,白班五點下班,基本不忙。晚班五點上班,剛上班人就超多,晚上飯點人就逐漸少些,十點就會再增加。按正常説晚班一點下班,可實際比較靈活,如果十一點的時候枱球廳沒有客人,我們就能夠停止營業關門睡覺,如果有的客人一向玩,即使超過一點我們也不能夠趕人,還要好幾個人等着,開着空調和音響。我上晚班就經常熬夜,大多數是兩三點,熬夜多了就頭疼。

在上班之前,我是個粗心的女生,什麼事情都不懂思考和計劃,直到犯錯才狠狠記住教訓。那天我上晚班,枱球廳每一天十一點停水,而正好人很多並且有幾個走的晚,差不多三點了,我當時熬夜也很累,關門之後沒有檢查也沒有督促其他員工檢查便去睡覺了,第二天還沒睡醒朦朧聽見保潔阿姨叫喊,連忙起身去看,三樓地板上鋪滿一整層水差點順着樓梯往下流。原先前天晚上停水後不知哪個客人洗手發現沒水也沒關水龍頭,第二天六點來水後就一向流,幸好保潔阿姨及早發現。老闆明白後告訴我凡事要謹慎和富有職責感並沒過多責備,自我的疏忽大意犯了錯,給他人帶來麻煩,我心裏還是很難受,至此我以後都沒再犯這種錯。

我還記得那次正好老闆在那,還給我們幾個人買了水果,我自我也不明白怎樣了,有人來結賬,我稀裏糊塗地就給人關了一台球桌,沒想到關錯了,不是要結賬的那台,我已經關掉的還有客人正在玩,當時我就意識到犯錯了,臉一下紅了,等客人走後老闆指出我的錯誤並且告訴我必須要謹慎,這不只是錢多少的問題更是態度問題,我點點頭。在台球廳,老闆和其他員工都對我異常好,尤其是老闆,他總悉心教導我,包容我的錯誤。收銀員接觸錢最多,兑賬兑貨都不能疏忽,實際中找錯錢而少錢的不多,經常是貨物飲料和庫存不符收銀員自我補錢,還要學會鑑別紙幣的真偽,這些都要認真細心。可能有些人認為枱球廳是比較亂的地方,我理解,娛樂場所人員流動性大,可不代表枱球廳就是個亂地方而在那裏上班和去那裏玩的都是壞孩子,或許真的僅有親自嘗試後才明白。

三、實踐結果:

在實踐中讓我很有感觸的一點就人際交往方面,大家都明白社會上人際交往十分複雜,可是具體多麼複雜我想也很難説清楚,僅有經歷了才能瞭解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大家為了工作走到一齊,每一個人都有自我的思想和個性,要跟他(她)們處理好關係得需要許多技巧,就看你怎樣把握了。我想説的一點就是在交際中既然我們不能改變一些東西,那我們就學適應它,如果還不行,那就改變一下適應它的方法。在社會實踐中掌握最重要的就是使我在待人接物、如何處理好人際關係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時在這次實踐中使我深深體會到我們必須在工作中勤於動手慢慢琢磨,不斷學習不斷積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我先想方設法解決,實在不行能夠虛心請教他人,而沒有自學本事的人遲早要被企業和社會所淘汰。我同樣認識到自身很多的不足,社會實踐使我成長,要認真細心,富有職責感,學會計劃,周密安排事情,不能感情用事,要以大局為重。

四、體會:

暑期參加社會實踐,我更加明白中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一個多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我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我在實踐中得到多的感悟!

應對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和日新月異的社會,我覺得大學生應當轉變觀念,不要簡單地把暑期打工作為掙錢或者是積累社會經驗的手段,更重要的是藉機培養自我的創業和社會實踐本事。此刻的招聘單位越來越看重大學生的實踐和動手本事以及與他人的交際本事。作為一名大學生,只要是自我所能承受的,就應當把握所有的機會,正確衡量自我,充分發揮所長,以便進入社會後能夠儘快走上軌道。在這次暑期的工作中,我懂得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性,獲益良多,這對我今後的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程度上的啟發。我相信經歷將會促使我逐步走向社會,慢慢走向成熟。

大學生社會社會實踐報告篇7

真實的記錄着我的心路,永遠的紀念……我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我不想世界老是這個樣子昨天跟今天沒有區別。但不可否認的是,有些時候我也會在經過某個時期後老是拖着那個時期的尾巴,不肯放掉,至少在不短不長一段時間內。其實,在內心深處我更希望尾巴變成翅膀,並一直在嘗試着改變。於是,當三年高中時光的細沙悄悄從指縫中流走時,我乘着尾巴變成的翅膀飛到了北京。“首都醫科大學”這六個大字就像是用參差不齊的油漆刷子突兀在我的眼前,我不想説我討厭它,因為還有那麼一段漫長的時間,我要同它有着千絲萬縷的關係。更重要的是,是它把我領進了醫學的神祕殿堂,從踏進校門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我的人生翻開了另一個篇章。它成了我的負擔,沉重但甜蜜……

轉眼間,首醫已經陪伴我走過了整整兩個年頭。20__年7月14號,大二結束的第一天,20__暑假社會實踐的第一天,也是在龍潭湖社區醫院的第一天。這是第一次真正的到醫院與病人接觸,雖然是在一箇中醫鍼灸科,與我學習的西醫差別很大。但這其中的感觸,足夠讓我回味很久。

(一)德術兼備大醫精誠

記得剛開學時穿着白大褂在學報宣誓時的那份傲然正氣,以為在接下來的七年中能夠從此勤勉刻苦,心懷救死扶傷之志,始終堅定不移;以為只要我有滿腔熱血,精湛醫術,就能從此無慾無求,奉獻終生。可是,隨着對醫學學習的深入,對醫生這個行業瞭解的增加,我愈發的認識到,不是僅憑一己之力就能治病救人,不是僅靠精湛醫術就能造福他人,造福社會。

帶我們的石大夫説,要成為一名好的醫生,醫術神馬的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要有真正高尚的醫德。

在古代,人們常用“劍膽琴心”、“懸壺濟世”來讚美醫生,但反觀如今的我國醫療行業,真正配的上如此稱謂的醫者,又有幾人。“白衣天使,魔鬼手段”,這是民間對當前醫療系統的深刻諷刺。在一切向錢看的風氣下,多如牛毛,各種匪夷所思的醫療醜聞,不絕於耳,難怪會流傳着如此一説:“現在到醫院看病,沒病變有病,小病變大病,大病變無命。”在患者的眼中,一些醫院早成了有病無錢莫進來的閻王殿,而白衣天使早成了見錢眼開的魔鬼化身!

這是我們身為中國人民的悲哀,為什幺連我們自己都已經對我們的醫療,對我們的醫生如此的鄙夷。“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慾無求,先發大慈側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勿避艱險、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這是一代大師孫思邈的為醫之道,現代人又學會了多少?

作為即將成為一名醫生的醫學生,面對當今社會緊張的醫患關係,我開始感受到自己身上責任的重大和沉重。是的,一名好的醫生,不是僅靠精湛的醫術就能造就的,“見彼苦惱,若己有之”,要達到這種境界,我需要走的路還很漫長,在這條路上,也許我需要學會面對的磨難還很多,但我始終心懷希望,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成為一名德術兼備的好醫生。

(二)治病不治命醫生的無奈

在醫院的這幾天,見過了很多的病人,有讓我倍感心痛的暮年老人,有讓我心生敬佩的懂得養生之道的中年阿姨,還有讓我倍感無奈的那些正值壯年卻飽受病痛折磨的病人。是什麼讓他們在本該是風風火火享受人生的時刻卻遭到疾病的折磨?是他們自己,是他們自己的選擇,醫生治的是病,需要的是仁心和技術,可是這一切只是一種外部因素,並不能起決定作用,真正起作用的,還是病者自己的素質。醫生只是做為一個康復引導者,對其健康進行必要的引導,並施以一定的介入手段而已。醫生治的是病,命卻在病人自己的掌握之中。治病不治命,這是醫生最大的無奈和最沉重的歎息……

引發我感想的病人是一位剛30歲的女士,她從大學畢業就去了國外,那裏高節奏的生活,無規律的飲食讓她結婚幾年一直沒有懷孕,經期不正常,是中醫中講的崩漏。她説她知道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導致了自己身體的異常,但她沒有辦法放棄國外的生活,沒有辦法為了自己的身體拋下那邊的一切回國。儘管石大夫勸誡了她很久,但我們都知道,這改變不了什麼,這是她自己的選擇,醫生只能治病,命運依舊掌握在她自己的手中。

其實這也是人生的選擇問題。大千世界,茫茫人海。在神祕莫測的人生中,我們總會面對千千萬萬的選擇。從我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第一聲啼哭開始,我們就已經開始了面臨選擇的人生道路,這條道路上有許多的十字路口,你選擇了快節奏但低品質的生活,那麼你就放棄了健康的身體。在這個一切向錢看的社會,有太多的人在用前半生的時間賺取後半生的醫藥費,於是前半生在無盡的勞累和汗水中度過,當剛想要享受一下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了享受的資本,病痛的折磨讓人不敢再奢望能夠享受後半生的生命,只是想着怎樣才能留住最後的時光。如果是這樣的生命,這樣的人生,那麼我們奮鬥的價值何在,我們拼搏的意義何在。人生在世,如果連享受美好時光的機會都沒有,那麼,這難道不是違背了我們活着的初衷嗎?

我想説,人生就是這樣,有失有得,有取有舍。你只能選擇一種,放棄另一種,沒有真正明確的對與錯,因為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選擇,也就導致了不同的結果。當你在人生的最後一刻回味自己的一生時,也許會有後悔和遺憾,但無論怎樣,請一定要微笑着離開,因為結束也就意味着另一個嶄新的開始。

(三)小感小結

20__年暑假的社會實踐,帶給我的不僅僅是知道了幾個重要的穴位,學會了怎樣拔罐、閃罐和走罐,更重要的是,它教會了我很多關於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名好醫生的道理。我想我會一直記得這段時光,因為它是我真正踏入醫生行列之前的一次練兵,它讓我不再只沉浸在自己用幻想鑄造的象牙塔中,它讓我認清現實並從此堅定不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