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中秋生活的國小詳細記錄日記

欄目: 民情日記 / 發佈於: / 人氣:2.74W

中秋生活的國小詳細記錄日記

中秋生活的國小詳細記錄日記範文1

今天,我們又迎來了這個象徵着團圓的中秋佳節。中秋節是我國獨有的節日,也是一個古老的節日。因為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秋季的正中,所以稱為中秋節。在那天,人們就會團聚在一起,吃月餅,提燈籠,賞月。因此,中秋節和農曆新年一樣,也是一個家人大團圓的日子。正是“天上一輪才捧出,人間萬姓仰頭看。據説中秋節吃月餅始於元代,象徵着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

根據史料記載,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着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朝,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節的也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夜幕降臨了,我和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團聚在了一起在享受美味家餚的同時,我情不自禁地想起那膾炙人口,流傳不衰的“靜夜思”,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思念家鄉的情感。而我也不由地想起了駐守在邊疆的戰士,在中秋佳節裏不能和親人團聚;也想起那些曾經遭受地震災害,沒有親人的小朋友,在中秋之夜,更需要大家去牽掛和關心他們,在這裏我要祝願所有的小朋友節日快樂!童年幸福!

中秋生活的國小詳細記錄日記範文2

今天是八月十五,人們興高采烈,以各種形式來歡度這個傳統節日——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為四季,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中秋節的傳説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晚上,我和爸爸媽媽來到了爺爺家,爺爺奶奶很熱情地歡迎了我們。叔叔和姑姑兩家人也一起來了,大家在一起共度佳節。為迎接大家,爺爺奶奶做了很豐盛的飯菜。大家一邊説説笑笑,一邊品嚐着豐盛的團圓飯,大人們少不了喝酒,我們小孩便已飲料代替酒,互相祝福,濃濃的親情在飯桌上互相傳遞,一家人在一起其樂融融。

吃月餅也是中秋節的一大習俗。相傳元朝末年,朱元璋發動農民起義時,用月餅作為祕密傳遞通知的手段,約定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起義,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後來人們以中秋節吃月餅來紀念起義軍的勝利。現在,月餅已演變成合家團聚的象徵。於是,吃過晚飯後,我們每人手裏拿一塊月餅,到樓下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月到中秋分外明”是的,今晚的月亮特別明亮。一輪金黃的圓月像一個銀色的玉盤高高地掛在天空中,皎潔的月光,像水似地瀉向大地,照亮了整個院子。天空中雲很淡,風很輕,月光很美,這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這中秋節真是令人難忘!中秋之夜也是這麼的美麗!

中秋生活的國小詳細記錄日記範文3

今年的中秋節,天公不作美。烏雲密閉密佈,遮住了天空,壓抑得人喘不過來氣。我獨自走到陽台,眺望夜空。缺了月亮的中秋節,似乎缺少了一絲味道,帶着點點傷感,連月餅都不好吃了。

月亮已經成為了中秋節的符號。從孟浩然的“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到辛棄疾的“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再到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節就應該有月亮,一輪圓圓的、亮亮的月亮,俯瞰人間千年,承載世間團圓。在我心中,似乎只有一家人在圓月下一共賞月、吃月餅,這樣的中秋節才是圓滿。

望着漆黑的夜空,沒有半分月亮的影子。我不禁想起了小時候,爺爺給我講的嫦娥奔月的故事。月宮裏的嫦娥,在此刻,會不會也在眺望人間?望着華燈初上,熙熙攘攘的街市,望着家家户户的歡聚,她會不會思念從前在人間的光景?思念那時的親人相伴,闔家歡樂的日子?會不會真如李商隱所寫:“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我想,即使她位列仙班,有了廣寒宮宮主的身份,有了玉兔相伴,她也會在寂寥的深夜,在人間團圓的時刻,後悔曾經獨吞靈丹,只能獨自承受着偌大的宮殿,獨自一人的孤苦寂寞,再無親情、幸福可言。

中秋節要是沒有月亮,沒有閤家團聚一同賞月的過程,我總覺得缺些什麼。好似良辰卻無美景,終會有些遺憾,但絕不會影響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絕不會影響團聚的喜悦與歡樂。這個傳承千年的節日,承載着是人們期盼團圓的美好祝願。即使是那古人編造的神話,和那圓圓的月餅,不也正是訴説着古人最樸素的期盼——闔家團圓。

屋子裏,一家人已經全部坐在餐桌前,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喜悦的笑容。許久未見的親人也特意趕來,一起吃這頓團圓飯。媽媽呼喚着我快去吃飯。我點點頭,應答着。滿天的烏雲,我不再傷感。捧起月餅,擺在窗前。嫦娥如果真在瞭望人間,也會感知一片人間的温暖。

沒有月亮的中秋節,遺憾卻也美滿。

中秋生活的國小詳細記錄日記範文4

中秋節到了。陽光透過繁茂的枝丫,投下了一片閃閃爍爍的光斑。輕柔的晨風拂過耳畔,吹走了我忙碌中的汗珠。

我和奶奶在樹下洗餅模,拌餡料,預備着包月餅。水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清亮,奶奶將用細紗布將餅模洗淨,放在陽台上晾着。餅模是由棗木做成的,一共有三塊,每一塊都是圓形的,其中有一塊是刻着“嫦娥奔月”的圖案,活靈活現,我最喜歡。奶奶説,這是從祖上創下來的,餅模磨得很光滑,也不知打過多少次月餅,慶過多少次中秋了。

曬乾了餅模子,就準備月餅的餡料了。奶奶拿來昨夜泡下水的紅豆,撈出來,放在一個大木桶裏,隨後又戴上手套將木桶裏的紅豆搞爛成泥,一直到手發酸為止。再用手抓上一小撮的白糖,使得紅豆沙看上去很誘人,就連空氣中也瀰漫着紅豆醉人的香氣。“奶奶我想吃包了鹹蛋黃的月餅。”我説。“好。”奶奶説。隨後拄着枴杖折步回到廚房,彎下腰,在木桶裏拿了個鹹鴨蛋,再彎腰走回來。

奶奶每年都要包一個有鹹蛋黃的月餅,只做一個,就是單獨給我做的。鄉下人説,當中秋的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圓圓的澄澄的,簡直像天上的月亮。當小孩吃了包有鹹蛋黃的月餅,就像吞了那一年的月亮,那一年都會圓圓滿滿的。

面,早就和好了。奶奶揉了揉麪團,楸下一個小小的麪糰,然後舀出一些餡料,分別包進小麪糰裏,小心翼翼的包攏起來。“去,把餅模子拿來”奶奶説。“嗯”我歡喜起來,歡呼雀躍。奶奶將包了餡料的麪糰放在餅模裏,用另一塊餅模壓緊,我拿起木槌將餅模敲打一番,奶奶將餅模反過來,輕輕一敲月餅便做成了。

晚上吃着月餅,心裏高興極了。

中秋生活的國小詳細記錄日記範文5

俗話説:“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今天是八月十六,正是賞月的時間。吃完晚飯,我和家人帶上月餅、水果等到樓頂去賞月。

我們上去之後,先把月餅、水果、刀叉等擺好,就開始邊吃月餅邊賞月,好温馨的天倫之樂!

舉頭望天,本以為可以看到一輪皎潔的明月,可這時月亮卻和我們捉起了迷藏,躲到白雲的後面去了。此時,我才明白蘇東坡為什麼如此感慨“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過了一會,月亮慢慢地從雲後面露出了笑臉,很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猶抱琵琶半遮面,不肯以真面目示人。在我們全家的共同期待下,月亮終於慢慢地露出了廬山真面目。很圓很圓,猶如一個白玉盤,這讓我想起了一句古詩:“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

此時,月亮潔白無暇,閃閃發光,傳説中的和氏璧恐怕也沒有如此温潤、純淨。看着,看着,月亮之上好像有人在翩翩起舞。我想,那一定就是嫦娥吧,她一個人在清冷淒涼的月宮孤獨地“起舞弄清影”。此時,她一定後悔當初吞吃了靈藥,要不然,在這花好月圓的中秋之夜,她一定可以和心愛的后羿共享天倫之樂。為此,詩人李商隱送給她一句詩:“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哪!

月亮慢慢地升高,銀灰色的清輝灑滿大地,月光如水水如天。面對此情此景,教語文的老媽吟誦起唐朝詩人張若虛《春江花月夜》裏的一句詩:“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在這個美好的夜晚,我希望天下所有人都闔家團圓,共度一個月圓人更圓的中秋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