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精選多篇)

欄目: 個人工作計劃 / 發佈於: / 人氣:1.73W

第一篇: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精選多篇)

一、學情分析

本學期因為一年級的學生剛踏入國小,對國小數學的認識不多,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習慣都還沒有形成,所以,一年級教學上冊教學任務的計劃,我是按本班學生的學習基礎低和學習習慣還沒有形成制定的。

二、全冊教材分析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數學樂園;認識鐘錶;20以內進位加法;總複習。認數和計算,比較多少、認識立體圖形,以及初步認識鐘面,使學生獲得數數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發展數學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建立學習和應用數學的興趣和信心。

三、全冊教學要求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

6、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7、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8、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全冊教學重點、難點

10以內的加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識數的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五、改進教法提高教學質量的設想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

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繫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歸納、類比、猜測、交流、反思等活動,獲得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發展思維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教師是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教師要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設計適合學生髮展的教學過程。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功的學習體驗,得到相應的發展;要因地制宜、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益。

第二篇: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一、全班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班上大部分學生會數10以內的各數,會認這些數,會寫這些數;少部分同學已能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但也有一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教師在教學時,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出發,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並通過以後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和作用。

二、教學理念:讓不同的孩子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國小數學第一冊。

四、教材分析:本冊實驗教材是以《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和所規定內容為依據。一共分為九個單元:準備課、位置、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

(一)、6-----10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及總複習和一個數學活動:數學樂園。本冊教材本冊的教學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難點是用正確的數學語言表述比較的結果,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會口述計算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知識與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除了認數和計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見幾何圖形的直觀認識,比較多少、以及初步認識鐘面等。雖然每一單元內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於學生了解數學的實際應用,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五、教學目標:根據新課標的要求,結合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內容和我班的實際情況,從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等這四個方面確定全冊的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能比較數的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與20以內數的組成,能認、讀、寫0-20各數。 2.初步瞭解數位和計數單位:知道個位、十位上的數各表示什麼意義。 3.結合具體情境,初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4.知道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初步體會加減法之間的互逆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進位加法。 5.認識符號“>”、“<”、“=”,會用這些符號表示20以內數的大小。

6.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會用這些圖形進行拼圖。 7.初步瞭解事物比較的方法,結合實際,能把同類事物進行比較。8.初步認識鐘錶,會認整時。9.初步培養學生操作、觀察、比較、辯析、整理、概括、語言表達、用數學交流的能力。

(二)數學思考 1.結合現實素材抽象出0-20各數,感受0~20各數的意義,能用符號和詞語來描述20以內數的大小,初步建立數感。 2.能按一定的順序整理和記憶:10以內數的組成和分解,10以內數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能按照自己喜歡的方法,想10以內的數的組成、分解,想10以內加(推薦打開範文網:)減法的得數,和20以內進位加法的得數,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4.能簡單地、有條理地思考20以內數的認識和計算中的應用問題。 5.通過拼、擺、畫、想各種圖形,感受和描述各種圖形的特徵,通過對幾何形體的分類,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6.能用對應、比較等方法,比較出兩個事物的多少。7. 在學習過程中,通過動

手操作、自已探究、實踐活動等,發展學生探究精神、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8.通過數學活動,初步發展學生對應、統計等數學思想方法。 9. 初步學習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周圍的事物,發展數學意識。

(三)解決問題 1.能用0—20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2.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10以內的加減、20以內的進位加法,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3.能比較出學生生活中事物(在20以內)數量的多少。 4.結合自已的生活經驗,初步體驗1時、幾時、的長短。 5.能根據簡單統計圖表的信息,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6. 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同一個問題,發展學生思維的靈活性 、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

(四)情感、態度、價值觀

1、 初步養成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 ⑴會看。會看數學書,能在書上找到要學習的內容。 ⑵會聽。能聽懂老師和學生的講話,能邊聽、邊想。 ⑶會想。能根據一些信息想出數學問題;會根據數學問題,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⑷會説。能把自己想的説出來,會説三句完整的話。 ⑸會用。會用學具學習一些數學內容。 ⑹會做。會做數學作業,書寫規範,格式正確,認真細心,能自己出題自己做,能檢查。 ⑺能討論。能與同學討論數學問題。 ⑻能評價。能作自我評價與評價他人。

2.在合作交流過程中,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積極思考,爭取發言,尊重別人,認真傾聽他人發言,有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3.養成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良好美德。

4.愛護學具、文具、數學書、作業本、書包,養成勤學習、有條理、講究美的好習慣。

5.初步體驗學習數學的價值,感受用數學的樂趣,與同伴交流的樂趣。6 受到關心集體、熱愛家鄉、熱愛自然、保護環境等思想教育,促進學生在情感態度等方面健康發展。

嶽實莊國小一年級 周海英

2014.9

2014—2014學年度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計劃

嶽實莊國小 周海英

2014.9

第三篇: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2014-2014學年第一學期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計劃

一、新課程要求

在本學段中,學生將學習萬以內的數、簡單的分數和小數、常見的量,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掌握數的基本運算,探索並理解簡單的數量關係。

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聯繫自己身邊具體、有趣的事物,通過觀察、操作、解決問題等豐富的活動,感受數的意義,體會數用來表示和交流的作用,

初步建立數感;應重視口算,加強估算,提倡算法多樣化;應減少單純的技能性訓練,避免繁雜計算和程式化地敍述“算理”。

二、教材地位

這一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 ,比一比 ,1—10的認識和加減法 認識物體和圖形 ,分類,11—20的認識 ,認識鐘錶 ,20以內的進位加法,數學樂園 ,總複習。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8、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9、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三、目的要求

1.正確地數出不同物體的個數。逐步抽象出數,能區分“幾個”和“第幾個”熟練地掌握10以內的組成,會正確,工整地書寫數字。

2.認識計數單位“一”和“十”,初步理解個位和十位上的數所表示的意義,能熟練地數出20以內的數,正確地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20以內的數是由

一個十和幾個一組成的。掌握20以內的數的順序,會比較20以內數的大小。

3.初步認識“=”、“>”、“<”三種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4.初步知道加和減法的含義,直觀地瞭解加法交換律和加法與減法的關係,能熟練地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能比較熟練地計算20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式題。

5.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答比較容易的加減法一步計算的圖文應用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知道題目中的條件和問題,會列出算式,註明得數的單位名稱,口述答案,能看實物或直觀圖口述題意,簡單的講述和與求剩餘的數量關係。

6.初步認識鐘面,會看整時和半時。

7.直觀地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對這些圖形有初步的瞭解。

8.結合主題圖和插圖及有關數據,對學生進行愛祖國、愛科學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做題,正確計算,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學會有條理,有根據地思考問題。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任教一年級教學工作。從初步接觸,感覺一年級小朋友比較活躍,上課紀律較好,學習積極性高。但也有個別孩子不能集中精神學習,可能與剛入學不久,孩子還是不太適應也有關係,仍然像在幼兒園一樣,學習無所謂,所以現在課堂紀律還是比較難以把握,但看得出他們都對數學學習有較大的興趣和熱情,希望通過這學期的教育能有所改變。

五、教學目標

1、努力體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

2、儘量注意創設的情境為探索數學問題提供豐富的素材或信息。幫助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時常注意強調學生認真做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的習慣。

4、課堂教學與家庭教學實踐相結合。

六、方法措施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認知規律,選用有效的教學方法,充分利用電教媒體。

2、不斷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對思維活躍、學習能力強的學生要拓寬知識面。

4、重視學困生的輔導工作。

5、結合教學內容“我愛校園”對學生進行環境保護教育,動員學生都來説説在學校我們如何做小主人,讓全體學生都參與。

七.教學內容的課時安排。

1.比較????????????????約9課時

2.認識10以內的數??????????約5課時

3.認識物體??????????????約8課時

4.合與分???????????????約5課時

5.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約6課時

6.分類????????????????約3課時

7.認識11—20各數??????????約10課時

8.認識鐘錶??????????????約4課時

9.20以內的加法????????????約12課時

10.總複習???????????????約5課時`

八、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

1、貼合學生興趣挖掘課程資源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之源。我們開發課程資源的時候,要挑選那些富有生活氣息、充滿時代感的具有趣味性、代表性、典型性的問題,讓學生樂於參與,這樣才能保證學習效果。如:在學習了長方形、正方形的面積計算之後,我給歐拉巧圍羊圈的題目改變後佈置給學生:用12根1分米長的小棒首尾相接圍成不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記錄每種圖形的長、寬,並計算它的周長和麪積。這樣的題目本身帶有濃厚的趣味性,能極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僅鞏固了課本知識,而且提高了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可謂一舉多得,受益匪淺。

二、合理運用教材享用教材資源

課程改革以來,各種版本的新教材相繼取代了以往保持幾十年不變的人教版老教材,新教材以兒童感興趣的故事或話題為題材構成‘情景串’,從而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形成‘問題串’,使學生在一連串的現實的具有挑戰性問題中,走進並融入數學,以數學活動為主線,以解決問題為框架,以數學知識的學習為載體,以探索合作為主要的學習方式,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不僅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和方法,而且形成問題意識和解決問題的策略,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以學生的發展為着眼點,實現數學教育的多重價值。教材中大部分資源我們可以直接使用,簡便高效,還有部分課程資源需要我們恰當處理再運用,才能實現高效。

第四篇:國小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國小一年級第一學期數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

本學期以新課程理念為指導,以學生的已有知識和生活經驗為基礎,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為核心,充分聯繫實際,引導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的數學,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注意選取富有兒童情趣的學習素材和活動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獲得愉悦的數學學習體驗。重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合作交流與自主探索的氣氛中學習。

二、學情分析

本學期我接任一年級數學教學。據初步瞭解,本班共有學生 55人。大部分孩子入學前,已接受過學前教育,但他們的基礎卻參差不齊,剛跨入國小,對學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適應,但他們多數比較天真、活潑,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塑性強。因此這學期更要注重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地培養。

三、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圖形,分類,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用數學,數學實踐活動。這一冊的重點教學內容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熟練的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1~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的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四、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8、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9、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 五、教學進度安排:

(一)數一數2課時

(二)比一比4課時

(三)1—5的認識和加減法16課時

1、1---5的認識5課時

2、加減法的初步認識8課時

3、0的認識和有關0的加減法3課時

(四)認識物體和圖形6課時

(五)分類4課時

(六)6—10的認識和加減法20課時

1、6、7的認識和加減法8課時

2、8、9的認識和加減法8課時

3、10的認識和有關10的加減法6課時

4、連加、連減、加減混合

整理和複習

實踐活動

(七)11-20各數的認識

(八)20以內的進位加法

1、9加幾

2、8、7、6加幾

3、5、4、3、2加幾

整理和複習

實踐活動

(九)總複習

6課時 2課時 1課時 6課時16課時 5課時6課時5課時 2課時 1課時 4課時

第五篇:一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年級數學第一學期教學工作計劃

一、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教一年級的數學課。一年級學生由於剛剛從幼兒園畢業,踏入國小校園,活潑好動。大部分學生對課堂學習不太適應,課堂上集中注意力較短。根據這些情況,我覺得在教學時,應注意建立良好的師生情感,讓學生愛教師、愛數學,並通過以後的學習,體會到學數學的樂趣。

二、教學分析

本學期教材內容包括下面一些內容:數一數,比一比, 1—5的認識和加減法,認識物體和圖形,分類,6—10的認識和加減法,數學樂園,11—20各數的認識,認識鐘錶,20以內的進位加法,我們的校園,總複習。

本冊教材的重點是10以內的加減法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這兩部分內容和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學生學習認數和計算的開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同時它們又是多位數計算的基礎。因此,一位數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是國小數學中最基礎的內容,是學生終身學習與發展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必須讓學生切實掌握。

三、教學目標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和10以內的減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 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長方形、正方形、 三角形和圓。

6、初步瞭解分類的方法,會進行簡單的分類。

7、初步認識鐘錶,會認識整時和半時。

我認為應該在學習的同時,初步培養學生具有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培養學生初步的數感、符號感和初步的數學思想;通過實踐活動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並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在學習中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養成認真完成作業、書寫工整的良好習慣;培養正確的審美觀、價值觀與人生觀等。

四、教學措施

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 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概念、構建有關數學知 識。

2、努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併產生與同伴交流的願望。

3、注意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繫,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體驗 成功快樂。

4、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7、體現教學方法的開放性、創造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

五、本學期本人的工作目標

我決定以一個新人的姿態從頭開始。在平時的工作中,虛心向有經驗的老教師請教,每天反思自己的不足。以極大的熱情愛工作、愛學生,尊重身旁的每一個人。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優異的教學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