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28W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多篇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1

開學四月份,我們響應學校號召,在班級內舉辦了以勤儉節約為主題的班級隊會,主要目的是通過這次活動使學生懂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勤儉節約要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從節約一粒米,一度電做起。勤儉節約的好習慣要從小養成。

活動中,我告訴大家今天我們的物質生活已經非常豐富了,但是事實上,我們的國家很多資源還是很緊缺的,為了我們更好地生活以及發展,我們還是要提倡勤儉節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精神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

在課上,我們討論瞭如何節約水電、零花錢、紙張等。同學們認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並提出很多不錯的點子:節約用水,適度用電,隨手關燈,合理飲食,變廢為寶等。這些雖然都是小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每年也可以為國家節省很多資源。勤儉節約,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共創節約型校園。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2

同學們,當我們看到鮮豔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時,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但同學們有沒有想到,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麼多人的吃飯問題已成為我國的第一大問題。所以,我們每個同學要拿出實際行動為黨為國家分憂,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從身邊做起,從現在做起!

俗話説:勤能補拙,省能補貧;精打細算,油鹽不斷。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見到浪費糧食的現象。然而,當我們隨手扔掉一塊饅頭的時候,我們是否想到世界上還有許多人正在為一餐飯而辛苦奔波?還有許多人正因飢餓而在死亡的邊緣上掙扎?以前我總是沒有意識到自己在浪費,認為浪費這一點點算不了什麼。所以吃東西常常挑三揀四,吃不完就隨手扔掉。可是自從我在電視裏看到了很多非洲難民因飢餓瘦骨嶙峋、飢不擇食,最終餓死在街頭那慘不忍睹的情景時,我才突然覺得我們的生活是多麼地幸福:有爸爸媽媽的疼愛,有大房子住,上學放學都有汽車接送……正因為生活條件太好了,所以我才養成了不節約糧食的壞毛病。每次吃飯都會掉很多的飯粒,吃不完也覺得無所謂,爸爸媽媽批評我,我還找很多的理由來狡辯。想到這裏,我感到非常慚愧,我真是太不應該了!從現在開始,我一定要改掉這個缺點,節約每一粒糧食,再也不浪費了!

日省一把米,月節一斤糧。凡事貴在堅持,節約從點滴做起。

小夥伴們,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儘自己的一分力量,從小養成節約的好習慣。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亂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浪費、不擺闊,若有剩餘的要打包帶回家。

聯合國把每年的10月16日定為世界糧食日,就是要我們把節約變為自覺、成為習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責任。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節約身邊的每一滴油、每一粒糧,這樣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加富有,我們的祖國才會變得更加繁榮昌盛!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3

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寶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失。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於設備和管理落後,糧食在收穫、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説,我國每年的產後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浪費掉。稍微關心時政的人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

在每年為此花費鉅額外匯的同時,糧食安全問題也已經成為從中央高層到社會輿論普遍關注的重大問題。在這種背景下,觸目驚心的浪費糧食現象,更令人擔憂。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還有必要從一粒米上節約嗎?有的同學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表面上看,掉幾粒米是小事,可世界上的任何財富,都是勞動者以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創造的。珍惜這種創造的成果,不僅是對社會財富的愛護,也是對勞動的尊重、對創造的尊重、對勞動者的尊重。糧食是勞動者付出辛勤勞動、大自然消耗大量資源產生的財富,浪費它就是白白丟棄勞動成果、無端犧牲生態環境,最終受害的還是人類自己。一位學者就曾指出:“可持續發展,這句話在今天的世界上首先是指糧食。”

我們浪費一粒米,扔掉一個饅頭,實際上丟棄的是中華民族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丟棄的是對勞動人民的一片真摯情感,丟棄的是做人的一種品格和精神。我國現在還不富裕,在一些貧困地區還有將近3000萬人尚未解決温飽問題。人皆有食,也並不是每個公民都曾實現了的夢想。世界性缺糧的狀況在今後相當長的時間內也不會得到根本轉變。因此,浪費一粒糧食也是很可恥的行為。

節約糧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有了節約意識,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尊重勞動成果、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壓力已成為現代人的一種自覺意識。珍惜糧食吧,這是在珍惜你的生活!

建設節約型社會,關係到我們每一個人。節約資源,健康生活,讓我們從珍惜糧食開始做起吧。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4

近日,學校組織統一學習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論述摘編》讀物,該書是此次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材料之一。書中收錄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以及改革開放新時期黨和國家領導人關於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重要闡述。通過對該書的認真研讀和學習,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了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對於黨和國家的興旺發達、長治久安的重要性。

“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先賢古訓世代流傳,如暮鼓晨鐘,給人警醒,催人奮進。然而,隨着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物質條件不斷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便開始盛行起來。上到黨員、幹部,下到平民百姓,開始放鬆了警惕,淡化了勤儉節約的意識,助長了鋪張浪費的不正之風。中國社會是一個人情社會,中國人好面子,講排場,比闊氣,搞關係,千百年來,這些習氣根深蒂固。民以食為天,吃是中國人的頭等大事。於是談工作、交朋友、搞關係都離不開請客吃飯。舌尖上的浪費觸目驚心,據保守統計,我國每年浪費的食物總量摺合糧食約500億公斤,相當於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10。我國消費者僅在中等規模以上餐館的餐飲消費中,每年至少倒掉約2億人一年的口糧;全國一年公款吃喝開銷達到3000億元......這一連串的數據是非常驚人的,無不折射出當前中國病態的消費和餐飲觀念,讓人痛心疾首。

當我們抱怨空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水土流失、沙塵暴頻發……的時候,我們有沒有想過,其實這些都是我們自身原因造成的。如果我們節約用電,能夠少浪費多少能源?如果我們節約用紙,能夠少砍伐多少樹木?如果我們節約糧食,能夠多養活多少人?如果我們節約用水,能夠節省多少水資源?如果......多少個如果,都僅僅只是假設罷了。多數情況下的鋪張浪費,都是在我們覺得無所謂的時候悄然發生。有些人覺得勤儉節約那是艱苦卓絕的革命年代的特殊使命,不得以而為之,現在時代不同了;有些人覺得節約也好、浪費也罷,這些都是個人私事,一不犯法,二不違紀,誰都管不着,有錢就是大爺;有些人覺得自己不浪費,總還有別人會浪費,反正浪費也不差自己這一點點......然而,我們應該明白,資源總是有限的,並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要從當下做起,從自身做起。作為一位人民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節約意識,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帶動家人、朋友以及身邊的其他人一起倡導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我們共同參與,共同行動。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使命是光榮而偉大的,同時也是長期而艱鉅的。我們要時刻保持警醒,以身作則,堅定不移地把“厲行節約、反對浪費”落實到行動上。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5

上個週日,媽媽帶我去登門拜訪了大豐的民間藝術家,閉門3年正楷手抄《紅樓夢》的勵志老人——陸秀雲。在老人的家裏,我有幸欣賞了許多書畫、詩詞作品,她以好學的精神、頑強的毅力創造了一個個奇蹟。在萬般敬佩的同時,更令我深深感動的是,老人在平時生活中勤儉節約的點滴故事。

老人在退休後手抄《紅樓夢》的日子裏,每天天一亮就起牀抄,每天要抄十幾個小時,老伴去食堂吃,她就在家啃饅頭、燒餅;平時也從不講究吃穿,從不鋪張浪費,家中至今仍然用的老式傢俱家電,為的是省下錢來購置紙墨筆硯,還時常將家中閒置的衣物,換購成書籍,匿名寄給貧困地區……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老人的這種生活方式,收入並不低卻如此清貧,而她卻樂此不疲,因為從勤儉節約中體會到的是別樣的快樂!

生活中,家人老師也時常教導我要勤儉節約。每年過年的壓歲錢,我都不會去亂浪費,讓媽媽幫忙存起來,雖然這些錢在現在每年看起來並不太多,但我相信持之以恆、積少成多,將來終有一天,我會用到最合適的地方。那在我看來,才是最有意義的!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勤儉節約”。

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讓勤儉節約成為習慣,讓勤儉節約成為生活方式。

堅持從我做起,從每一天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節約每一張紙、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食,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更加繁榮富強,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加和諧美麗!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6

我校一貫重視學生環保意識的培養,作為我校學生,應該對水資源的狀況有所瞭解,體會水與人們的生活生產乃至健康密切相關,樹立珍惜水資源的意識,養成良好的用水習慣,探究節水小妙方,以小手拉大手,帶動家庭乃至社會更加重視節水問題。所以此次“節約用水”主題活動,我們積極響應,因為這樣的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

本校的節約用水活動自x月22日發動以來,全校學生已經初步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自覺形成了社會責任感,並能積極向身邊的人宣傳節約用水的必要性和好處,收效不錯。

一、活動受領導重視,參與面大。

本次活動專門舉行了啟動儀式,在儀式上,校領導做《節約用水》的主題講話,並由大隊長帶領全體隊員在國旗下做“節約用水”的莊嚴宣誓,全校師生一起參與。

二、活動過程細而實,方式多樣。

在活動過程中,學生們通過上網查閲資料,不僅瞭解了淡水資源短缺這一現狀,還學會多方面的蒐集和整理信息。在校外宣傳節約用水的時候,還學會禮貌的採訪別人,培養孩子的口頭表達能力以及社會責任感。另外,學生通過“節水金點子”活動,不僅學會了細心觀察生活,動腦筋想辦法,還掌握了一種科學的統計方法,這種方法不僅在這次活動中可以使用,在今後的生活中也可以經常使用,而且更培養他們的責任心。

四年級作為我校本次活動開展的重點年級,其他年級也積極參與到本次活動中。各年級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來制定學生感興趣並能完成的活動內容。如一、二年級就開展了“節約用水”的故事講演會,三、四年級進行了“節約用水”的手抄報評比,五、六年級進行了“節約用水”的社會調查活動。併成立了10人“節約用水”小分隊,到社區裏進行節約用水的宣傳。所有活動都有以下特點:

1.學生自己設計活動,積極參與。

2.開展了評比,對活動中的積極分子及時表揚,有活動小結。

3.充分發動家長一起參與,擴大活動面。

三、活動效果不錯。

通過本次活動,“節約用水”已經深入人心。全校共收到195份“節約用水”手抄報,各中隊出了一期以“節約用水”為主題的黑板報,召開了1—2次“節約用水”主題班隊會,全校學生都意識到了節約用水的重要性,並能在日常的生活總做到節約用水。從交上來的手抄報和調查報告看出,孩子們不僅僅是看到了節約用水的重要,對其他資源的合理利用,對環保的重要等的認識進一步提高。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7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耳熟能詳的唐詩。它告訴我們節約糧食,合理用餐的文明理念。

隨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經濟的寬裕,不愁吃不愁穿。因而很多人養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壞習慣,這就助長了大家鋪張浪費的生活習慣。

有一天中午,我和媽媽在一家飯館吃飯,我們點了三道菜,津津有味的吃着,突然,隔壁的兩個人吸引了我們的眼球,他們拿着菜單一下子點了十幾道菜,沒一會兒功夫,小小的桌子上擺滿了飯菜。看見這一幕,我驚呆了,心想:這麼多菜能吃完嗎?不會是大胃王吧?但是,他們竟然沒吃幾口,把錢一交就走了。滿滿的一桌子菜,就被服務員給倒了,真可惜!

為了制止這種壞習慣,國家也制定了許多法規,提倡節約。每年十月十六日是節約糧食日,這就告訴我們應從這就做起開展節約。

我們應該每次在飯店,點適當的飯菜,不夠吃可以在點,吃不完可以打包。不要因為沒面子而浪費,通過國家這幾年的宣傳,這周星期五我們家在小六湯包吃飯,發現人們現在都是吃多少點多少,已經有了節約的好習慣。

浪費糧食就像給白紙上抹上了黑點,而珍惜糧食是傳統美德,我們應該從自身做起,為節約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節約章的心得體會篇8

中國共產黨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以下簡稱《條例》),併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中央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要結合開展黨的羣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抓好《條例》的學習宣傳貫徹,使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深刻領會《條例》精神,堅決執行《條例》提出的各項要求。對鋪張浪費行為要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制度的剛性約束力,堅決杜絕"破窗效應"。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無數勤儉節約的優秀典型。朱元璋給皇后過生日也只用紅蘿蔔、韭菜,青菜兩碗,小葱豆腐湯,宴請眾官員;春秋時期魯國的貴族季文子,以節儉為立身的根本,並且要求家人也過儉樸的生活。他穿衣只求樸素整潔,除了朝服以外沒有幾件像樣的衣服,每次外出,所乘坐的車馬也極其簡單;東晉官員吳隱之,幼年喪父,跟母親艱難度日,養成了勤儉樸素的習慣。做官後,他依然厭惡奢華,不肯搬進朝廷給他準備的官府,多年來全家只住在幾間茅草房裏。

古人云,成由勤儉敗由奢。奢侈享樂終究是自取滅亡,自毀前程。在長期執政和改革開放、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條件下,一些黨員幹部受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主義等錯誤價值觀的腐蝕,黨內出現了以權謀私、貪圖享樂的現象。有的只講生活不顧生產,只求享樂不思創業;有的私慾膨脹,因而不惜貪污受賄,揮霍公款,聚斂財富,違法違紀;有的不深入基層,不辦實事,不解決羣眾中的困難,對羣眾疾苦漠不關心,麻木不仁,飽食終日,無所作為;一些黨員、幹部在生活上鋪張浪費、奢侈腐化,肆意揮霍國家和集體資財,侵犯羣眾利益,對此羣眾意見最大、反響最強烈。

?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的出台,標誌着制度的"籠子"已經建造,人們期待,官場的享樂奢侈浪費之風,從此可以走進歷史的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