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45W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多篇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篇1

孩子上了幼兒園後,長大了好多,懂得了更多家裏學不到的東西,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待人更加有禮貌了,樂於與同伴交往,熱愛集體生活,性格開朗活潑,看着孩子身上的優點就象火花一樣不斷的閃現出來,我們感到非常的驚喜和欣慰,這與幼兒園老師們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照顧和精心培育教育的結果分不開,對此深表謝意!

培養孩子是一項工作,而且是人類最偉大也是最艱鉅的一項工作——“把一個嬰兒養育成人,培養成才,讓他走上社會,承擔社會責任”。這項工作持續時間之長、花費時間之多、耗費精力之大都是絕無僅有的。作為家長,我們平時關注的更多的是孩子吃得好不好、睡得夠不夠、生沒生病等生活細節問題,其實在育兒方面大有文章可做。孩子上大班了,如何更好的做好家園銜接工作,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孩子,我想我們還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認清教育的本質,提高家長自身素質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説文解字》告訴了我們教育的本質:“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的本質如此簡單樸實,想教育好孩子做好兩件事情足矣:其一,社會、學校和家庭的施教者們努力成為孩子的榜樣,此為“上行下效”;其二,幫助孩子樹立基本道德觀並交其如何做人,此為“使其行善”。孩子在學校裏是學生,核心任務是學做事;在家裏是孩子,核心任務是學做人。中國教育最大的缺失是“做人教育”的缺失,學校和老師能把應試教育做好,而孩子最終走向社會、立足社會的核心技能是“德”,“做人教育”的老師是家長,家長是核心。家長在家裏教育孩子學會做人,這就是家庭教育。我們用一顆樹來打比方:一顆成熟的樹分為五部分——根、幹、枝、葉、果。根深、幹粗、枝繁、葉茂的樹才能果碩。如果把我們現在的教育體系比作一顆成熟的大樹的話,家長教育就是樹根,樹根是不可見的,但卻是最重要的,它為大樹的各個部分提供營養;樹幹代表家庭教育,是唯一的,樹幹中養分的輸送是單向的,同樣家庭教育的過程是不可逆的;樹枝代表學校教育,一棵樹有許多樹枝,我們一生中要去很多學校,幼兒園、國小、中學,可能中間還會轉學,學校教育可讓我們獲取很多不同階段、類型的專業知識;葉代表社會教育,我們絕大部分知識不是在學校裏學到的,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學到的,這是社會教育,讓我們這顆樹更加豐富多彩;果代表一個人的成就,一個人要有成就、得到幸福,一定源於根深幹粗,枝繁葉茂。這裏提到一個“家長教育”的概念,家長教育≠家庭教育。家長教育是指對成年人實施的有關家庭生活、子女成長以及加強自身修養的專業知識與有效技能的教育,而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對孩子實施教育。在國外,家長教育是一門獨立的、可以獲得學位的專業學科,而在我國還沒有這樣的專業。家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施教者,是根本,只有家長的觀念和方法正確,才能成為保障孩子成人成才,所以作為家長的我們,只有重視自身素質的提高,加強學習,在生活中面對孩子出現的問題時找原因,想辦法,用行動去幫助孩子,才有資格當好孩子的第一任也是終身的老師。

二、樹立培養孩子的目標

任何一項工作都應該有目標,朝着目標努力工作,就很容易圓滿完成這項工作。首先,培養好孩子應該培養他正確的價值觀。中國教育體制最大的問題之一是“價值觀教育缺失”,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一個問題。整個社會比較浮躁,急功近利的觀念影響着我們每一個人,大量家長把“拜金”和“官本位”下的“成功”作為培養孩子的目標。我們不要抱怨社會環境,不要抱怨教育體制,因為我們不可能去改變,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在現有教育體制下,怎麼把我們的孩子培養好,我們必須要付出極大的精力和智慧把孩子培養得“既能適應應試教育又能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而這一切的基礎是培養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孩子的價值觀從他懂事起就開始建立,3歲的孩子是有價值觀的,只不過他的價值觀變化很快。此時,他可能認為掃馬路可以幫助別人,這是他的價值觀,這時你應該説:“先掃家裏吧,家裏掃好了,以後就可以掃馬路了”,而不應該説“掃什麼馬路,沒出息!”孩子這階段的價值觀是在不斷變化中的,可能過幾天他又會説想當警察、想開飛機等等,這就需要家長正確引導,不要影響孩子價值觀的建立。直到青春期,基本形成了穩定的價值觀,價值觀一旦確定就很難改變,因此我們要抓住這個時機培養孩子的價值觀。

孩子的價值觀也可稱為“幸福觀”。何為幸福觀?我們培養孩子的終極目的其實就是想讓孩子幸福。自從有人類文明以來,“什麼是幸福”的話題人們一直爭論不休,大家都在詮釋着自己對幸福的理解。幸福是一種長久的感覺,它不是一個已完成的狀態,而是一個過程,這也是它與快樂的區別,快樂是一種短暫的感受。幸福屬於價值觀的範疇,享受現在生活的快樂,同時不斷追求積極的人生目標,這種生活狀態是真正的幸福。在培養孩子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中,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價值觀影響孩子,我們應該努力讓孩子在不斷追求自己人生目標的過程中,學會享受努力過程中的快樂和滿足,千萬不能讓孩子失去學習、生活的興趣,否則孩子就可能形成扭曲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圍繞培養孩子正確幸福觀,我們還應培養孩子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對內敢於負責任。責任心是一個人成功和幸福的基礎,只有負責任的人,走上社會以後才能成功,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所以培養孩子的第一個目標就是讓孩子有責任心,遇到事情敢於負責,這才是根本。對於一個孩子來説,主要的責任就是教會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包辦孩子的一切。這讓我不聯想到美國人更注重量力而行,他們支持子女上大學,但不會為了讓孩子上好大學而降低自己的生活質量。是美國父母太“自私”嗎?抑或,他們給了孩子為自己負責、獨立自主的寶貴機會?

二是對外會愛別人。愛心是一個人最優秀的品質,有責任的人才有愛心。如果一個孩子平時喜歡吃的東西都捨不得吃,他會拿去給小動物吃,但卻不給自己的父母吃,那這不是愛心,只能算是一種憐憫和同情,有愛的成分。我們對父母的愛是孝心,孝心是敢於承擔對父母的責任;我們對朋友的愛是互助,愛朋友是敢於承擔對朋友的責任;我們對自己的愛,就是自己的責任自己承擔。愛心是責任心的外化。作為家長,我們在滿足孩子物質要求的同時,不要忘了對其進行精神上的教育。

三是內修德行,外展才華。《道德經》上講人要“無為而治”,中國人有三種境界“有為、無為、無不為”,“有為”的人就是有才華的人,“無為”的人就是有德行的人,“大量有為的人幫助少數無為的人,讓無為的人無不為”,這就是中國文化。當今社會,有才無德的人太多了,但有德無才的人卻沒有,有德就一定有才!舉個極端的例子,小偷有“才”吧,但他們沒有“德”,也就是缺德!現實生活中,我們注重孩子的智力開發,送孩子參加各種興趣班培養孩子的才藝,這些都沒錯,但如果我們不關注孩子德行的話,就可能培養出“小偷式”人物。什麼是“德行”,有德行其實就是少做缺德的事,不傷害、不妨礙別人。在做任何事之前先想想,在做任何事之後反思:我是否傷害和妨礙了社會?是否傷害和妨礙了他人?是否傷害和妨礙了自己?拿刀子捅人是缺德的行為,因為這種行為傷害了別人甚至違法;一個人看到水龍頭沒關而不去關,水流了一夜,這種行為也是缺德行為,因為社會很缺水,人是社會的一分子,他的行為傷害和妨礙了社會;大學生跳樓也是缺德的表現!他不應該傷害了自己和親人。這樣的例子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培養孩子的德行任重而道遠,我們應該教會孩子們什麼事情是該做的,什麼事情不該做,那麼他的行為一定符合社會道德規範。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篇2

時間過的真快,孩子不知不覺就開始就讀大班了,我家這孩子經常被老師們説懂事、然後各位家長們也在我育兒有方,其實這都是非常簡單的,我只是做到了自己身為家長應該做的,我從來不會過多的去關注他,陪伴他,要知道過多的寵愛,是會把孩子推向歧途的。

一、多注意細節,互相成長

現在孩子已經是大班了,作為他的媽媽,我會經常去注意他的變化,然後清楚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要想讓自己親近你,你首先得讓他覺得他在你的心目中是最重要的,否則就算你是他的爸爸媽媽,他也很難跟您敞開心扉,在教育孩子這塊其實也是雙向的,在遇到問題的時候,不妨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就比如現在的孩子就是非常喜歡把自己平常在幼兒園裏的瑣碎事情説給你聽的,以前每天在放學的路上你的孩子是否有一直在碎碎念,而現在變的不愛説話了,你責怪他現在有心裏話都不跟你説了,其實我跟我孩子也有過這個情況,那是因為我在接他放學的路上,我只顧着盯着手機忙工作,對於他説的話,我總是愛答不理的,有時候甚至都是直接忽視的,其實他有在時不時的跟你透露點什麼,他就會想,既然媽媽都不願意聽,那我就不説了。長期以往你就會跟孩子有一大段難以言喻的距離,真的要去認真的聽他們的話,在他們説完跟誰玩耍了之後,可能就要説自己在幼兒園裏犯什麼錯了。所以作為父母真的要多審視自己,孩子們是第一次當孩子,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都是在互相學習的,不要覺得自己做的一定就是對的,這點很重要。

二、寧願説建議,不説批評

這個年紀的孩子,的確特別的喜歡聽表揚的話,但是不代表他們也能接受批評他們的話,真的會對他們的打擊很大。比如有一次,兒子在幼兒園跟人打架了,把別人額頭都砸出血了,孩子他爸回來就是在批評他,不問緣由,孩子就在那一直哭。後來我就先了解情況,才知道,是那個男孩子一直在煩他,我兒子也是再三警告,説不要在吵他了,對方就是不聽,反而變本加厲的動手動腳的,他這才把我跟他説的在幼兒園跟同學和睦相處,不要吵架打架一事直接拋諸腦後動手的,因為我好像並沒有教過他,如果對方咄咄逼人不聽勸阻怎麼辦,最後他也只能遵從自己的本能,去讓對方閉嘴了,要説錯,其實我也有錯。這件事之後,他直接不肯要爸爸抱他,因為在他心裏,自己沒錯,而卻迎來了你的批評。對於孩子的第一次犯錯,真的寧願去了解情況,建議他以後怎麼做,也不要直接批評,真的對他們的打擊會很大。

父母是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這極為重要的角色的,希望各位做父母的的不要讓自己失去孩子的信任,他們要成長,我們同樣也要成長。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篇3

現代社會,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總有這樣或那樣的困惑,與大家一樣,有時我也無所適從,但不管怎樣,育子這一關是天下所有父母都非過不可的。現把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一些的方法和經驗拿出來,與大家分享並探討。

一、讓孩子快樂,培養其幽默感

快樂是家庭教育的前提,實踐證明,如果失去了快樂,不管家長花多大的氣力,對孩子的教育最終都不可能成功。因此,要讓孩子從國小會快樂,學會與人分享快樂,尤其重要的是要學會創造快樂。在我們家,笑聲與歌聲是不斷的,有許多知識,比如成語接龍,説出世界上國家的首都等,我們都是在類似遊戲的活動中教給孩子的。

幽默感就是通過語言或肢體語言的表達方式,讓與自己互動的對象感到愉快的言語或舉止。具有幽默感的孩子通常很樂觀,在生活中不斷地製造歡笑,讓周圍的人感到輕鬆愉快,自己也會富有成就感和自信。因此,我們經常在家中與孩子做一些搞笑的事情,也經常互開玩笑,以不傷害他人為原則,同時要注意禮貌。

二、適當督促,少些干預,多些鼓勵

大多數小孩都很貪玩,家長的督促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科學的,但應適可而止,要注意度的把握。比如,孩子放學回家,我們就會問今天學了些什麼,老師有沒有佈置些作業?然後就讓孩子自己安排、掌握並處理時間。在孩子完成作業的過程中,家長一般不要在其身旁,不要嘮嘮叨叨,更不可喧賓奪主。只有當他遇到問題時,再進行必要的點撥和啟發,與孩子一起思考問題。

另外,賞識教育對孩子的成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家長對小孩應當堅持鼓勵為主、批評為輔的原則,更不要輕易傷害小孩。我們小孩喜歡看書,閲讀量已經非常大,從他二三歲起我們就經常在朋友甚至陌生人面前當面誇獎小孩喜歡看書,其實那時他並非特別愛看書,而現在真的已經離不開書了!當然,鼓勵也不能盲目,尤其不要一味物質鼓勵,實際上,我們很少用純物質的鼓勵。比較常用的有:給他買想看的書、允許他參加自己非常想參加的活動等等。

三、尊重孩子,給孩子更多關愛

要教育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覺是從父母那裏得到的,尊重別人的意識也是在日常生活中經過多次的訓練、教育,不斷地強化而逐漸建立起來的。比如,孩子正在看電視,我們希望他不要看了,這時並不是給他下命令,規定什麼時候非關電視不可。而是問他,是再看10分鐘關電視還是過15分鐘關電視,孩子一般會選擇後者(這正是我們的底線),孩子也感受到了一種民主的氣氛,更看到了家長對他的尊重。時間一到,他一般都會主動關掉電視或者離開。

給孩子以關愛的形式非常多,但我認為,儘可能多地和孩子在一起,是給孩子最大的也是最好的關愛。在每天工作之餘,我們通常會盡可能多地騰出一些時間來陪孩子,與一起讀書、一起遊戲、一起參加各種體育活動。這樣可以擴展孩子的視野,豐富他的知識,陶冶他的情操,使孩子的人格更加完善,同時也促進家庭成員的交流,增進家庭的和睦。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篇4

幼兒園進入國小學習,變成一名國小生,是孩子成長中的一件大事。國小是孩子一生學習的起始階段,這個時段對於孩子一生的成長尤為重要,所以家長要做好孩子健康成長的引導者,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美國著名的哲學家、心裏學家威廉.詹姆士説:“播下一種行動,收穫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對於國小生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來説,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比他學到了多少知識要重要的多。一個具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是一個讓人放心的,可以走遍天下的孩子;一個沒有良好習慣的孩子是讓你一輩子操心的孩子,所以作為家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是我們教育孩子的源點和起點,作為家長,教育孩子的方式可能會各有千秋,但我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那就是希望我們的孩子可以快樂學習,健康成長!下面是我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共勉。

一、注重發揮家庭的教育功能。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所以父母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處理好自己與孩子的親子關係。教育子女的責任要由父母共同承擔,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父母一定要統一思想,行動一致。在日常的生活中,父母要以身作則,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隨時做好孩子的榜樣。

二、懂得傾聽,多給孩子一些表揚和鼓勵。

孩子無論大小,都有自己獨立的人格。我們要善於鼓勵孩子説出自己的想法,理解孩子的感受,再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一定要有耐心,不管孩子説什麼儘量讓孩子説完,要相信孩子。多給孩子欣賞的目光,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看到孩子的一點一滴的進步,肯定他,鼓勵他,耐心的引導他並以實際行動支持他,這樣孩子就會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

三、注重與孩子的日常交流,幫助孩子克服缺點。

要和孩子成為朋友,平時多和孩子交流,讓他説説學校裏有趣的事情,説説班級同學的優缺點,最近下課都在玩些什麼好玩的遊戲,自己還有哪些不足需要改進啊,交流時一定要以一個朋友的身份,不能居高臨下的質問。發現孩子的缺點要想辦法幫他改進,要針對孩子的性格想出適合孩子的辦法,不能一味的批評或者仿效別人的方法,所以瞭解孩子和孩子成為朋友是你幫助孩子成長最為關鍵的。

四、加強與班主任和老師的溝通和聯繫,緊密配合老師的工作。

主動向班主任介紹自己孩子的情況,經常向班主任及任課老師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將孩子的點點進步向班主任和老師彙報,及時溝通。孩子是否能順利成長,家長很重要,老師是關鍵。現在班級都60多位同學,老師也精力有限,作為家長的我們必須要全力配合老師的各項工作。

五、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並培養他學會休息和調整。

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和爭強好勝是孩子成長的三大要素。一年級的孩子比較小,天性愛玩,在這方面要保證孩子有充分的機動時間去玩和放鬆,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我們可以給孩子養成放學就完成作業的好習慣,不拖拉,不磨蹭,學習完後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現在孩子每天上六節課,每天放學回家都很辛苦,作為家長的我們不僅要為他做好各種後勤工作,加強補充營養,更需要教會孩子學會休息和調整,比如聽聽音樂,閉目養神等。另外平常生活中也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要給孩子鍛鍊的機會,不要事事包辦,讓他獨立完成老師佈置的力所能及的事和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孩子學會擔當。

六、正確對待孩子的成績與錯誤。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缺點,取得了成績應該表揚,犯了錯誤也應該批評,但表揚和批評的尺度很難把握。不鼓勵不批評是不行的,可是鼓勵和批評的過急了,孩子的心態也往往會出現反常,究竟如何對待很難講清楚,每個家長都需要根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點來因材施教,總之,孩子有了一點成績家長不要過於高興,犯了錯誤也不要輕易發火,一方面要給孩子留餘地,另一方面在他知錯時要抓住時機,理智的對他進行教育。我覺得經常對孩子發火,會出現兩種結果:一是他已經習以為常,覺得你發火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事;二是因為他膽小而懼怕你,使他對你望而卻步。如果經常發火,他就會對你報喜不報憂,我們就瞭解不到孩子的真實情況,這樣教育起來就比較被動,教育孩子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要慢慢來,不能着急的。

家長如何教育和培養孩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焦點問題,孩子的教育問題既是我們為人父母必修的功課,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每個孩子都是一粒種子,只不過是每個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開始就會很燦爛的綻放,有的花則需要漫長的等待,歷久彌香。所以我們不要看着別人怒放自己的那顆還沒動靜就着急啊,要相信孩子,靜等花開,有的種子也許一輩子不會開花,那是因為他是一棵參天大樹,作為父母的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是我覺得目前必須要培養的,在孩子成長教育的這條路上,我們作為家長也需要不斷的學習,不斷的結合實際,因材施教,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相信我們的孩子一定可以取得成功,走向輝煌。孩子目前也還有很多缺點需要去改正,作為父母的我們只能陪着他一同去成長,克服一切困難,在實踐中不斷的摸索,在學習中不斷的進步,讓他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篇5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應該注意平時生活中的細節問題,做好榜樣,帶好頭。和孩子一起讀書學習,營造讀書學習的氛圍,偶爾也以向孩子“請教”的方式培養孩子多讀書學習、做一個有知識的人的自豪感。別在孩子面前評判老師和他人,多和其他孩子的家長學習交流孩子的教育方式和經驗,做一個有愛心、包容心的家長。

當今社會的家庭,獨生子女的教育成為人們關注的問題。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我們天下父母們的共同心願。我們作為父母,要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獨立的人,能夠有足夠的能力和信心離開我們,成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獨立個體。但要怎樣教育孩子,尤其是怎樣做好幼兒教育便成為我們每位父母的難題。家庭是孩子的第一個生存環境,而父母則是孩子的影響,是多麼的巨大與深遠。以下便是我平時在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體會。

第一,尊重孩子的提問,注重智力的培養。我們一直沒有刻意的去教她學習什麼,只是在孩子提問的時候認真回答她提出的問題;在她喜歡看的書上面教她認一些字,給她一些她喜歡的書與碟子,讓她自己學會放,怎樣講故事,平時在我講一次故事,然後讓她自己再講一次給我聽,使她對學習有着深厚的興趣。

第二,尊重並引導孩子的思想,的培養。重視孩子的道德培養,不管在什麼場合,要求做到不打人,不罵人,不説髒話。我們做父母的是孩子的第一個啟蒙老師,在家裏,在與孩子在一起的時候,要做到不説髒話,不做過激行為。在孩子發現父母做錯了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要主動承認錯誤,並引導她在犯了錯誤時也要勇於承認。

第三,注重孩子的獨立性培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離不開教育,教育離不開尊重,尊重不等於縱容。在平時,要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人來看待,就必須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孩子多商量問題,要學會換位思考,如果是我們父母自己遇到同樣的問題應該怎樣做,是會像孩子那樣做嗎?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模式、自己的思維方式去認定孩子該做什麼,不準做什麼,更不能利用家長的權威去壓制孩子的想法。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與獨立性,尊重孩子的獨立性,給孩子自己的空間,讓孩子自己學會涮牙、洗臉、穿衣等,讓孩子自己學會獨立思考,讓孩子有自己的能力與知識。

上述這些只是我平時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現在是獨生子女的時代,在幼兒教育上,我們也經歷了一個從無知到漸知的過程,在教育子女這方面,家庭環境的區別,造就不一樣的教育方法,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健康成長,出類拔萃,值得驕傲,但我相信,只要做父母的能夠注意方法,因材施教,孩子們一定要取得成功,走向輝煌。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篇6

在女兒成長的過程中,我真真切切地體驗到了帶一個孩子不易,帶好一個好孩子更是難上加難。在孩子上幼兒園後,我的所思所想所感頗多.借這次機會把我的絲絲火花記錄在此,以拋磚引玉,與家長共勉……

一、注意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1978年,7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聚會。人們對於諾貝爾獎獲得者非常崇敬,有個採訪人員問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裏,您認為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裏學到的呢?

這位白髮蒼蒼的諾貝爾獎獲得者微笑着回答:“是在幼兒園,因為在幼兒園裏,我學會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東西分一半給小夥伴們;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拿;東西要放整齊;飯前要洗手;午飯後要休息;做了錯事要表示歉意;學習要多思考,要仔細觀察大自然。我認為,我學到的全部東西就是這些。”

由此可見,習慣對人生起着巨大的作用,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

(1)培養孩子的良好生活習慣

從哪兒來的,放到哪兒去,物品擺放整齊。瑤瑤每天早中晚刷牙、一幅畫、

散步、半小時音樂或英語、故事時間,每次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換鞋洗手,會給她做一些月計劃、周計劃、日計劃。把商量好的在這個月養成的習慣寫上去,讓孩子自己評價,如果當天做到了,就貼笑臉貼畫。

採取親子契約的形式,比如吃飯看動畫片,可以畫一幅圖以協議的方式,如果做到了,有什麼獎勵,如果沒做到,有什麼懲罰。

(2)培養孩子的讀書興趣

在瑤瑤1歲多時,就買了很多書,選擇趣味性強、能吸引孩子的繪本和智力遊戲等。3歲時,就帶她去圖書館,養成每週自己要求去一次的習慣,讓她自己選擇書籍,若選的書超過她的年齡,我會跟她説清楚,每天在睡前必須講兩本故事書才睡的習慣,讀完幾遍後,要求她把故事講給我聽。有時在路上還會給我講大灰狼、卡梅拉、綠毛怪的故事。

二、注意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語言表達能力是社會交往中必不可少的條件,包括書面表達和口頭表達,書面表達能力包括閲讀、朗讀、書寫。在書面表達方面,主要是每天在孩子睡覺前朗讀一些故事繪本、兒歌、國學經典等給孩子聽;在口頭表達方面,主要是鼓勵孩子多説話。

(1)專注地傾聽,她會很享受這種默默的傾聽,會越説越起勁。

(2)講一句完整的話,做到習慣性地把話説完。

媽媽:“你喜歡天空嗎?”

瑤瑤:“喜歡”。

媽媽:“為什麼”?

瑤瑤:“有星星和月亮”。

我會請她把話説完整,“因為天空中有星星和月亮”。

(3)做到有問必答。

要不厭其煩地、耐心地回答——即使同一個問題已經問過許多遍了,如果一時難住,也要答應她在一定時間內去問別人或者是查資料等。

(4)與孩子做遊戲。

鼓勵孩子介紹遊戲角色或者情節等,在遊戲中,有時孩子講話的語序不對或者是亂用詞等等,這時,需及時糾正。在糾正時,主要將正確的話説一遍就可以。到下一次孩子再説同樣的話時,你將會驚喜地發現,他是按照你上一次糾正的那樣説的!

一年級的育兒心得體會篇7

還清晰記得,去年九月開學時,孩子小小的身軀揹着個幾乎到大腿根的大書包,一步一步地向校門口走去,當時看着心裏真有點酸酸的。上學了,孩子有時候早上哭着、鬧着不願意起牀;睡覺前沒寫完作業時,一邊哭一邊説想睡覺,但是又害怕老師批評,直到哭着把作業寫完才睡……這些場景歷歷在目,好像就發生在昨天……

一年來,孩子不但學習了書本上的知識,還懂得了許多道理和其他知識,成功地邁出了她學習生涯的第一步,這一步走得很紮實、很有意義。孩子的茁壯成長主要離不開老師的諄諄教誨、細心呵護,也離不開孩子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奮好學,同時家長的辛勤教導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教育孩子:

一、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逐漸能夠養成自覺寫作業的良好習慣,能夠自主、認真地完成作業。

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

1、教育孩子熱愛勞動:能夠主動學習洗衣服,儘管每次洗後,衞生間到處都是水,身上的衣服也沒有幸免,但是媽媽還是要表揚,熱愛勞動的孩子最光榮;能夠主動幫助媽媽做家務,雖然常常把東西打碎,但是出發點和行為意識是好的,媽媽還是要誇獎她;

2、教育孩子尊老愛幼:上公交車能夠主動給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寶貝讓座;

3、教育孩子認識對與錯、是與非:讓孩子懂得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孩子上圖書館,從不大聲喧譁,還能提醒別人保持安靜;

三、培養孩子獨立意識,使孩子不產生依賴思想

1、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長和老師的耐心指導和監督下,可以自己整理書包,不用家長的幫助,獨立完成;

2、教育孩子堅強、勇敢:不要遇到小事就找媽媽。媽媽不能陪伴孩子一輩子,作為父母只是一個指路者,走路的還是孩子自己!

四、不足之處,針對解決辦法

一年的時間是短暫的,孩子的進步也是有限的,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她還有好多方面需要在老師、家長的教育幫助下提高,目前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身體偏弱:要好好吃飯、不應該挑食,要天天堅持鍛鍊身體;

2、課外知識少:要多看課外書,養成看課外書的好習慣;

3、性格內向、膽小:孩子不夠勇敢,説話低聲細語,不主動爭取。

在暑假裏,為了逐漸解決孩子的上述問題,我專門為孩子報了個輪滑班,加強一下體育鍛煉。孩子學得很快,沒過幾天孩子便可以自由輪滑了。還記得更開始學得時候,孩子在輪滑場地不厭其煩地一步一步艱難地移動着,滿頭是汗,我讓孩子休息會吧,可是孩子要堅持,不休息,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孩子真的會滑了,而且還很熟練,我真為孩子高興,孩子自己也非常興奮!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有缺失的地方,對孩子的成績或積極的表現沒有適時地加以肯定,很吝嗇自己對孩子的讚美,很少誇誇孩子。直到有一天,孩子問我:“你為什麼不表揚我呢?”我反思了一會兒,對孩子説:“表揚那麼重要嗎?”孩子説:“當然啦,你表揚你孩子,你孩子會做得更好的。”是呀,表揚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會激勵和引導孩子積極向上,是一種精神,會讓孩子不斷地努力!但是,有時,我還是做得不夠好。慚愧呀!我讓孩子給我上了一節育兒課!我答應孩子,以後儘量多表揚,使孩子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