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2022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05W

2022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

2022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範文1

“不走平路”的高鐵、“能賣錢”的空氣、儲存服裝面料的“圖書館”……你沒看錯也沒聽錯,這就是革命老區的“新時代style”。在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特別節目《走進老區看新貌》和《看見錦繡山河》中,許多革命老區在脱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區域發展等方面的生動實踐和卓越成就盡收眼底,它們內外兼修、踏着時尚步伐再出發的精氣神兒,更是感染了很多網友。

沿着紅色足跡一路行進,井岡山、海陸豐、延安……一個個城市、鄉村展現出新的面貌、煥發出新的活力。抓好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讓老區人民逐步過上富裕幸福的生活,既是對“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也不能掉隊”莊嚴承諾的踐行,也是對“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精神內核的詮釋。

2021年12月,被稱為“雲端高鐵”的張吉懷高速鐵路建成通車,湖南湘西革命老區邁入高鐵時代。在這條高鐵上,橋樑和隧道比例達到罕見的90.7%,平地線路不足10%。

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持續提高老區人民福祉,國家政策層面密集發力,始終堅持“拉一把”。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台一系列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文件。2020年底,革命老區中的358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困人口全部脱貧。2021年,國務院印發《關於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意見》,批覆《“十四五”特殊類型地區振興發展規劃》,明確了全國12個革命老區規劃範圍和20個革命老區重點城市,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政策體系初步建立。

跟隨鏡頭穿山越嶺,聆聽田間地頭的淳淳鄉音,我們能直觀感受到國家政策在老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傳承紅色基因,我們也更加深刻感受這裏的人們甘於奉獻、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傳承弘揚紅色文化,打造革命老區“新名片”。在陝西延安革命紀念館,運用裸眼3D技術、實景互動演出等再現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紅色資源得以“潮”起來;在湖南芷江抗日紀念館,從字句間體味一封封70多年前的抗戰家書,感受革命先烈們用生命換來的鄉村新貌。一片片鐫刻着紅色記憶的土地,也為我們提供了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

以陝北革命老區為核心的黃土高原成為全國增綠幅度最大的區域之一;全國第一張林業碳票頒發給了福建將樂縣常口村;武夷山生態茶園還可以兼賣碳匯……革命老區在新時代“內外兼修”,不僅“收藏”了山清水秀、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美麗圖景,更釋放出生態紅利創造的“綠色福袋”。

老區不“老”,踏着科技時尚前沿再出發。“獨闢蹊徑”,通過打造特色產業走在前列。十幾年前還是“要金沒金,要米沒米”的貧困村陝西商洛市金米村,通過科技助力生產出“金玉耳”,還讓木耳成了“網紅”;深夜俯瞰陝西榆林,200多家能源企業燈火通明,仿若“現實版科幻片”;小山城江西於都擁有全球最新潮時裝面料“圖書館”,在高質量發展“T台”上走出國際範。越來越多青年人也正選擇紮根沃土,將更多科技成果轉化在老區推進,為鄉村振興事業注入“新鮮養料”。

賡續紅色血脈,凝聚奮進力量。一個個革命老區舊貌換新顏,產業興旺、生態優美、人民幸福的新時代畫卷在紅色沃土上徐徐展開。

2022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範文2

與黃土高原相比,陝南的川陝革命老區地處秦巴山區。曾經,那裏的人們守着綠水青山卻長期過着窮日子,秦巴山區也曾是全國14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

眼前,這個正在用手機拍視頻的女孩叫沈小燕。清明前後,是她家一年最忙的時候,母親採茶、父親製茶、沈小燕負責網上賣茶,全家一天能收入五百多元。

蔣家坪村的茶雖好,但10年前因交通等條件限制發展受挫,也一度成為當地的深度貧困村。

脱貧攻堅政策實施以來,當地從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改善、茶園產業發展三個方面入手解決蔣家坪村貧困落後的局面,逐步解決了搬遷羣眾的就業和產業發展問題。與此同時,村裏實施的“黨支部+龍頭企業+貧困户”的發展模式,也讓沈小燕一家靠着自家的茶園脱貧了。

沈小燕一家現在租住在山上的一處老房子裏。在原來5畝茶園的基礎上,又新栽了5畝茶。沈小燕也決定留在村子幫父母一起種茶、製茶、賣茶。

2020年,習近平總書記到我們蔣家坪村考察,他説道,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我們蔣家坪人對這句話有特殊的理解。山還是那座山,我們守住了綠水青山,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發展茶葉產業,讓更多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

2022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範文3

去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意見》發佈,賦予浙江重要示範改革任務。先行先試、作出示範,為全國推動共同富裕提供省域範例。

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是浙江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的重中之重。浙江省在去年7月出台《關於新時代支持浙西南等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革命老區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進一步改善,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到2035年,革命老區與全省同步基本實現高水平現代化。

大屏幕上有兩個賬本,左側的這個老賬本,記載的是70多年前50多户農民自發捐獻物資給浙南遊擊縱隊的情況,上面有草鞋、肉、筍乾,合計肉有十斤半等等。能看出來,在物資匱乏的年代,老百姓們是有力出力,支援黨的革命隊伍。

在大屏幕右側,是一位村會計記了幾十年的新賬本,裏面記載了景寧澄照鄉三石村的每一筆收支,這些收支的背後都是中國共產黨不忘老區人民,帶領人民從貧窮走向共同富裕的故事。

走進老區看新貌,來到麗水景寧的三石村。在村委會的檔案室裏,整齊地擺放着這些年村裏各類賬目。雷嶽舜説,1974年他開始擔任三石村會計時,村集體賬上的餘額只有206.86元。

雷嶽舜回憶説,那時候生活苦,村幹部也是想了很多辦法,做過不少嘗試,種過楊梅、板栗,辦過生豬養殖。2005年,浙江正在推進“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藉助山地資源,村委決定將茶葉作為村裏的主導產業。十年來,三石村的茶葉種植面積從1000多畝增加到了5000多畝。

在這一本本老賬本里,我們可以清晰看到這些年村裏一步步探索茶產業的軌跡。2009年,村委將茶山出租給企業,引進先進的種植模式。此後,村裏又把茶葉品種換成高附加值的白玉仙茶。2010年,村裏又投資100多萬元,在家門口建起茶青交易市場,築巢引鳳。

到了2021年,村集體賬户餘額近600萬元,其中,村民福利支出合計超過50萬元。

如今的三石村,開設了農家書屋、健身房,建起了休閒廣場,村民們的幸福生活越過越紅火。

2022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範文4

4月24日上午,中央廣播電視總枱在新聞頻道推出特別節目《走進老區看新貌·湖南篇》,以《紅色熱土譜壯歌 三湘大地闖新路》為題,生動展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省革命老區,在脱貧攻堅、全面小康、鄉村振興和加快區域發展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報道引發我省老區基層廣大黨員幹部羣眾熱議,大家表示,在革命戰爭年代,英雄的三湘兒女在黨的領導下,進行了艱苦卓絕而又氣壯山河的革命鬥爭;新時代,老區人民要延續紅色血脈,傳承革命精神,努力拼搏,奮勇前行,推動革命老區取得更大發展,為建設高質量發展的新湖南貢獻更多力量。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排兄村,晨曦微露,翻耕灌溉後的稻田如一面面鏡子,雲朵倒映在水面,滿是詩情畫意。豐收的白雲貢米、金秋梨鼓起了村民的“錢袋子”。這是央視《走進老區看新貌》中展現的革命老區湘西的一個鏡頭。

從央視上看到村裏的報道,排兄村黨支部書記楊衞忠激動地説,排兄村緊靠5A級矮寨·十八洞·德夯大峽谷景區,地理優勢明顯。近年來,村裏通過精準引入市場主體,大力發展鄉村遊,村民收入穩步提升,日子越過越舒坦。

“央視的報道,讓我們很自豪,因為貧困,我們曾遠走他鄉打工。如今,30畝炎陵黃桃林,不僅結束了我們漂泊的日子,還讓我們的生活變成小康。”炎陵縣下村鄉坳頭村村民肖貴平自豪地説,好日子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

“在央視的報道中,醴陵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鄉村變美,產業興旺,令人感到十分驕傲和自豪。”醴陵市楓林鎮宣傳專幹蔡思源説,近年來,楓林鎮隆興坳村以紅色文化為核心,將耿飈故居打造為黨性教育培訓基地、紅色旅遊研學基地,並利用村民閒置房源,建設民宿集羣。“隆興坳村未來發展潛力更大。”

“早知道要上電視,就得好好打扮一番。”在央視報道中看到自己,劉菊絨激動之餘,流露出“後悔”的神情。她説,現在不比以前,農民的日子越過越好,“我要和城裏的女人一樣過得光彩亮麗。”俏皮話剛落,便引來一陣笑聲。

劉菊絨是桑植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桑瑞家園的搬遷户。__年來,作為安置點粽葉扶貧車間的首批工人,她不僅實現了“樓上住新家、樓下把活幹”的夢想,每年還能拿到四五萬元的工資。

“以前的村道是泥巴路,坑窪不平,如今,村道全部硬化,路邊種上樹木、花草,到處都是風景。”常德市鼎城區草坪鎮楓林口村黨總支書記劉慧介紹,作為文甲起義策源地,近年來,該村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提升文旅、農旅融合質量,老區舊貌換新顏,村容村貌。

2022走進老區看新貌心得體會範文5

新探索讓老區煥發新活力。這幾天,三明市將樂縣高唐鎮常口村林業站的工作人員正和村幹部一起,利用無人機航拍和羅盤儀測繪,給山林“摸家底”,測算碳匯量。

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將樂縣是中央蘇區東面的重要門户。近年來,這裏紮實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這是一張碳票,__年,全國第一張林業碳票就頒發給了將樂縣的常口村。

碳票,是將一片森林的固碳釋氧功能作為資產交易的“憑證”,換取生態收益。常口村的人結婚,碳票都成了新娘的嫁粧。守護綠水青山的接力棒通過這種特殊的方式傳給了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