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抗擊疫情小心得通用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97W

抗擊疫情小心得通用多篇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1

“中醫藥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民都看到了。”

大年八年級接到通知,大年九年級一早便到機場報道,雖然對當時的武漢疫情還是一種茫然未知的狀態,但張伯禮院士心中相信會戰勝疫情。

他表示,中醫抗疫有3000多年的歷史,有記載的大疫共有500餘次。祖先總結了很多經驗在書上,研製了很多藥在書上。“我們上前線前,知識在腦子裏。”西醫關注病毒,中醫關注證候、辨證論治。

在此次新冠肺炎防控中,中醫專家很快確定了疫病的發病機理,寒、濕、毒三者結合為病,據此篩選總結了能夠充分體現中醫藥療效優勢的“三藥三方(三藥:血必淨注射液、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三方:清肺排毒湯、化濕敗毒方、宣肺敗毒方)”,並廣泛應用,惠及患者,造福社會。

初到武漢,張伯禮院士發現各大醫院的發熱門診里人滿為患,形成了最佳傳染環境。後來他便提出提出必須將發熱的、留觀的、密接的、疑似的“四類”人員隔離開來,並對這四類人採取“中藥漫灌”的方式,效果非常好。這是他們打的第一仗。

第二仗是建立以中醫管理為主的方艙醫院。集中管理,分類救治,充分利用資源。在方艙裏,他們提出提出服務、撫慰第一,治療第二,採用醫綜合治療方法。當時方艙醫院比較冷,他們鼓勵患者練八段錦、太極拳,讓患者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温暖。當時這家中醫方艙醫院收治的500多例患者中,無一例轉陽或轉重症,大大地降低了輕症轉為重症的比例。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也充分肯定了中醫藥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

張伯禮院士總結道,世紀瘟疫肆虐全球,造成了人類重大死亡,重創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加劇了百年之大變革的不穩定性,令世界動盪不安。疫考全球,也考了政治、經濟、科技、文化,也考了人性,價值觀,更考了綜合國力。“今後,我們應總結經驗,補齊短板,加快建設應急反應和防控救治體系,發揮中西醫結合優勢,奪取抗疫最後的勝利。中醫藥還需再接再厲,再築輝煌。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2

突如其來的新冠病毒疫情讓我重新看清了這個世界——她其實是充滿愛與温暖的。疫情爆發,我看到無數的醫務工作人員放下手中的一切,奔赴湖北,搶險救難,他們有的才剛結婚沒兩天,有的才剛休完產假回來,甚至還有人剛剛經歷了至親離別之痛。可他們的行為,卻讓我知道了這些詞語是真正存在的——義不容辭、勇往直前。

師兄、師姐們,很幸運,你們也終將會成為像他們那樣的人,那樣義無反顧、慷慨赴險的白衣天使們;也很不幸,我怕你們也會像很多在救治過程中感染了病疫的工作者們,同樣身陷囹圄,置身險境。

我敬佩您們!選擇臨牀醫學這個專業,便是投入了自己整個青春,便是貢獻了自己整個人生!我敬佩您們!堅定地選擇了獻身於西藏醫療衞生事業,便是選擇了在最苦難的地方,去磨練最好的自己!

疫情爆發之初,我曾想過,疫情爆發在湖北武漢這九省通衢之地,舉全國之力相助尚且會出現醫療資源、人力短缺的情況,那若是爆發在新疆、西藏這些處地偏遠的地區呢?

幸好有你們,有你們這些願意付出的熱血,願意承受更差的環境,願意去將西藏建設的更加美好的人兒。我想,這正是應了羅曼·羅蘭所言:“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真相,卻依然熱愛生活的人。”

多少年前,我現處的海南,曾是荒野叢生、瘴氣瀰漫之地,正是一批有一批甘願拋頭顱、灑熱血的可愛人們,將這裏逐漸發展起來,成為了國際旅遊的島,包括現在,正在建設中的自由貿易港。我相信,你們也會是這樣的人,這樣通過自己所學的專業知識、自己的不斷努力,將西藏建設成為中華“西部藏寶”之地!

我想借用魯迅先生的一段話,來勉勵你我:

“願中國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裏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師兄、師姐們,同為大學生的我願意同你們一起奮進,共同建設美麗新中國!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3

利用春節假期,我觀看了《人民的好兒女》系列教育片,其中大醫精誠——張伯禮的事蹟深深感動了我。?張伯禮,中共黨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他是當今中醫藥事業發展奠基人之一。他以唐代名醫孫思邈“大醫精誠”之道激勵學生:“要成大醫,必先修身,‘無醫德者不可為醫’,為醫者應有良好的醫德”。?就是這樣一位有着崇高醫德的一位老黨員,在中醫領域裏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繼承發展祖國傳統醫藥,為人民健康服務。”這是老共產黨員張伯禮的堅定信念。作為中醫藥學的傳承人,他嘔心瀝血,鍥而不捨,用現代科學技術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多年來共獲國家科技進步獎5項,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獎20餘項,授權專利2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專著10餘部。2009年,他提交的世界中醫學教育史上的第一個國際標準《世界中醫學本科教育標準》獲得通過,有力地推動了中醫藥教育的國際化和標準化。這些沉甸甸的榮譽,不僅凝結了一位科學家的無窮智慧,也體現了一位共產黨員的崇高理想。?張伯禮把“賢以弘德,術以輔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身兼數職,工作繁忙,但堅持每週出門診。他處處為病人着想,從不開大處方,不做不必要的檢查,不收病人任何禮物,為病人精心診治。?同時張伯禮總是拿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於教學,即使工作在繁忙,也要走上講台為本科生上課,走進實驗室與研究生一起做實驗搞科研。他捐出“何樑何利獎”、“中醫藥國際貢獻獎”、“百篇優博指導教師獎”的40餘萬元獎金,在學校設立了“勇搏”基金,用於獎勵品學兼優的學生。?同樣是一名醫務工作者,同樣是一名共產黨員,張伯禮院士那種為病人、為中醫藥事業奉獻一生的事蹟深深感動着我,雖然我永遠無法達到張院士所取得的成就,但是我可以像張伯禮院士那樣以無限的熱情關心病人,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對待工作,講奉獻,心中有羣眾,辦實事,不圖虛名,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堅定地實踐着共產黨員的無私奉獻的精神。?

——金敏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4

將黨的宗旨、大醫精誠融為一體,為中醫藥事業奮勇拼搏,鞠躬盡瘁!——張伯禮

翻開他的簡歷,映入眼簾的是一長串頭銜:國家重點學科中醫內科學學科帶頭人、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技術副總師、教育部高等學校中醫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教育指導委員會會長......張伯禮在這一個個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

張伯禮有一個堅定的信念:繼承發展祖國傳統醫藥,為人民羣眾的健康服務。這個信念使他以驚人的毅力勇攀科研高峯,潛心教書育人,忘我救死扶傷,譜寫出當代共產黨員的華美篇章。

“我的畢生追求是實現中醫藥現代化”

張伯禮常説:“中醫藥學雖然古老,但它的理念、方法並不落後,現代生命科學所遇到的很多困難和挑戰,將從中醫藥學中得到啟發。”30多年來,他嘔心瀝血,鍥而不捨,用現代科學技術繼承和發展中醫藥。共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0餘項,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一、二等獎20餘項。作為科技部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專家組組長,參與組織、指導20餘個省市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建設工作,取得重大成果。

2006年,張伯禮率先提出了“名優中成藥二次開發”戰略,他主持的對30箇中藥大品種二次開發與產業化研究被列入天津市20項自主創新產業化重大項目。4年來,30個品種中年銷售額過億的品種已從2個增加到9個,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走出了一條新型的產學研結合之路。同時,張伯禮帶領他的團隊開始組分中藥研究,組建了國內首個組分中藥技術工程中心,開展中藥數字化分析及中藥配伍組分研究,構建了10661箇中藥組分和235個化合物的中藥組分數據庫,使中藥研發由單純經驗上升為優化設計,用現代科技方法揭示中藥成分、作用機理,這項中藥現代化的重要成果為中醫藥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貢獻。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5

2月17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要求,各地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督促各地指導企業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有序復工復產。再聯繫到近日,湖南省張家界市疾控中心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治科科長李文傑擅離職守、臨陣脱逃,攜家人到泰國躲避疫情問題被撤職,引發關注。

不難發現,疫情防控這面鏡子,讓少數幹部存在的作風頑疾“現了原形”。當前,正處於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的過渡期、關鍵點,黨員幹部要保持清醒,莫當“逃疫者”“懶政官”“清談客”。

“戰疫”不“逃疫”!莫當“貪生怕死,畏首畏尾”的“逃疫者”。“扶正必須祛邪,激濁方能揚清。”疫情發生以來,少數幹部臨陣脱逃,在戰“疫”面前打了“退堂鼓”,從而被問責甚至免職。作為一名幹部,遇到問題卻害怕承擔責任,遇難就退,見險就縮,問責乃正當其時,免職是順乎民意!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突如其來的疫情是一場“大考”,讓民眾深陷困境,生命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無不仰仗幹部挺身而出,但若是幹部貪生怕死、臨陣脱逃,只會辜負了組織的信任,寒了羣眾的心,丟了幹部隊伍的臉。戰“疫”不逃“疫”,讓“逃疫者”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復工”不“懶政”!莫當“按部就班,消極怠工”的“懶政官”。“為官避事平生恥,重任千鈞惟擔當。”所謂“懶政官”,即為官不為。也就是人們常説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當前,中央多次釋放信號,要統籌兼顧把握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關係,有的疫情壓力不大的地方領導幹部仍舊“我行我素”,堅持“單線開戰”,拿着疫情防控當“擋箭牌”,不急國家所急,不急人民所急,慢慢吞吞,“老爺”做派,名為“穩步推進”,實為“變相懶政”!要對作風之弊不輕縱,有序復工才會少些責任遷延,多些走心和給力。“復工”不“懶政”,對“懶政官”要毫不客氣,堅決説不!

“實幹”不“清談”!莫當“胸中無墨,手中無策”的“清談客”。“繩短不能汲深井,淺水難以負大舟。”疫情就是一方鏡子,照出了哪些幹部是“真心英雄”,哪些幹部是隻玩嘴皮子不幹實事的“清談客”。疫情防控中,一些幹部對形勢判斷不明確,方法不當,導致問題頻發,究其根源,就是落而不實。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今年,是我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目標既定,勢必達成,緩不得也等不得!“清談”是“慢性病”,得治!黨員幹部要堅決杜絕“公堂木偶”,最大程度把疫情影響降到最小,“實幹”不“清談”,目標既定,全力以赴!

抗擊疫情小心得篇6

張伯禮院士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全國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體現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凸顯了同舟共濟、眾志成城的中國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

張伯禮院士動情地説,在這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我僅僅是做了一名醫生應該做的事情,黨和國家給予了我這麼崇高的榮譽,盛名難副!抗擊疫情,全國人民齊心協力、眾志成城,人民才是真正英雄。在和平時期,醫務工作者能夠被授予“人民英雄”國家榮譽,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廣大醫務工作者的高度評價和熱情關懷,令我激動萬分,感動不已,努力、再努力,為防控好秋冬疫情貢獻力量!為健康中國建設再接再厲!

古稀之年,臨危受命。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1月27日,張伯禮院士作為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從渤海之濱趕赴江城武漢。這是一次肩負使命的出征。17年前,在抗擊非典前線,他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庚子新春,他再次逆向而行、披荊斬棘。

到達武漢後,張伯禮院士提出,“對集中隔離的疑似、發熱等患者實行中醫治療。”通過嚴格隔離、普遍服用中藥,集中隔離的很多發熱、疑似患者病情得以好轉,四種人中確診病例大幅減少。2月初,張伯禮院士、劉清泉教授寫下請戰書,提出中藥進方艙、中醫包方艙,申請籌建以中醫藥綜合治療為主的方艙醫院。經中央指導組批准,張伯禮院士作為名譽院長,率領由來自天津、江蘇、湖南、河南、陝西等地中醫醫療團隊組成的“中醫國家隊”,進駐武漢江夏方艙醫院。自2月12日開艙至3月10日休艙,收治564名新冠肺炎患者,無一例轉為重症,無一例復陽。

經驗推廣到其他方艙醫院,中藥使用率超過90%,也取得轉重率2%—5%的較好療效。那段時間,張伯禮要完善醫院、指導臨牀、察看患者,還要負責擬方、巡查定點醫院等。長時間不分晝夜的高強度工作,張伯禮病倒了。2月16日夜,張伯禮膽囊炎發作,結石嵌頓在膽管裏,腹痛難忍,中央指導組的領導強令他住院治療。2月19日凌晨,張伯禮接受微創膽囊摘除手術。為了不動搖軍心,也不讓家人擔心,他讓醫院不用徵求家屬意見,自己籤手術同意書。手術後一兩天,張伯禮便在病房裏開始了工作。手術後不幾天,他實在放不下工作,再次進入了一線繼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