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讓孩子愛閲讀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09W

讓孩子愛閲讀心得體會多篇

讓孩子愛閲讀心得體會篇1

與兒子一起閲讀,一直以來都是我覺得應該做的事情,在他開始牙牙學語時,我就一直開始與他一起閲讀詩歌,故事書,所以他的語言發展都很順利。可是隨着他進入了國小後,反而和他一起閲讀的習慣卻沒有了。也許是因為他每天的作業佔據了一定的時間,還有是因為身為職場媽媽,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務,實在抽不出太多時間來陪兒子一起讀書。今年學校開展了一系列孩子與家長一起閲讀的活動後,喚醒了我久違的那種親子感覺———與孩子同讀一本書。

假期來了,讓我能有充分的時間陪同孩子讀書,感受非常好!

成長中的兒子喜歡看書,也喜歡讓爸爸、媽媽陪着一起閲讀的感覺。每天晚上當到了我們共同約定好的時間讀書時,兒子就會大聲的提醒我:“媽媽,快來和我一起看書!”我聽到他的號召。我只好停下手中的活,先陪他看書了。我覺得他其實從內心是非常期待家長一起讀書的哦。這個假期,我們一起閲讀了《親愛的漢修先生》、《中華上下五千年》、《三國演義》等,這些讀本都是特別適合孩子們的思維與年齡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從中還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對培養幼兒思想、道德品質、交際技巧都大有益處,當然,孩子也從中受益多多,很多好習慣的養成就來源於對書中主人公的認識和肯定呢。每次等看完一本後,我們會在一起討論和回味書中的故事情節。兒子會告訴我在書中他認為感興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則幫他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同時我們還啟發孩子對書中的人物進行比較,尋找書中每個人物身上優秀及具有‘閃光點’的地方。

孩子的閲讀能力是學習能力的基礎和核心,全面提升閲讀力對於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是非常關鍵的。

通過假期和孩子一起讀書的時光,從中體會到了幸福和滿足。希望我以後每天都能抽出一點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更好的引導他探索知識世界的奧妙!

讓孩子愛閲讀心得體會篇2

一、營造良好的閲讀環境和氛圍

1、怎樣培養孩子的閲讀習慣,首先應該給孩子營造出一種健康、乾淨、温暖和快樂的閲讀環境和閲讀氛圍。閲讀的興趣要從小培養,其中環境的薰陶最為重要。要想孩子愛上閲讀,父母首先要對閲讀也產生興趣。最理想的環境是:充滿書香的家。

2、書在家裏無處不在,讀書是家裏成員的休閒活動之一,而且父母經常與孩子交流閲讀經驗和心得,在這種環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鼓勵孩子將書當“玩具”去玩,視“書”為好朋友的觀念。兒童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書面語言產生了興趣。在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內,我們應及早地為孩子提供完整語言的學習機會。

二、親子共讀是培養孩子閲讀能力最好的途徑

1、《蘇菲的世界》的作者、著名童書作家橋斯坦賈德曾説:最明智的父母,一旦給孩子吃飽穿暖之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就應該去為孩子們選擇出最好的書,帶回家來,放進他們的卧室裏。這些孩子有一個共同點,即他們的父母很早就開始給他們讀書,並使他們養成了熱愛閲讀的良好習慣。

2、當孩子看完一篇東西時,要鼓勵孩子敍述出來。家長一旁要注意適時鼓勵、表揚和引導,讓寶寶們感到興奮和自豪,由此產生閲讀更多書的願望。在閲讀過程中,當他講錯了或講得不夠好時,不必向對待學生似地認真糾正。有些兒童不愛閲讀是由於家長不尊重他的智慧和自尊心,一味地指點糾正,這會使他感到厭煩。孩子都是愛玩兒的,爸爸媽媽們還要多考慮如何讓閲讀更生動、有趣,通過一些寓教於樂、有趣的語言遊戲讓孩子愛上閲讀。每天堅持半小時的親子閲讀,不僅可以增進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感情,孩子在媽媽的懷抱裏很有安全感,這對孩子的性格、心理成長都很有利,讓孩子在快樂中獲得心智全面發展。

總之,好的.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培養孩子讀書習慣的養成是天長日久、不斷重複的結果。貴在持之以恆。聽故事是每個孩子的天性,講故事是每個家長的天職。而總有那麼一天,孩子會捧起以前由家長捧着的書自己看,也不用大人在一邊陪伴了。

讓孩子愛閲讀心得體會篇3

莎士比亞説過“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學會閲讀首先要養成閲讀習慣,這種習慣不需要別人強制,也不需要自己警覺就能自然而然地就會去進行閲讀。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卻往往忽視了對孩子們閲讀習慣的培養。孩子們在閲讀實踐中由於沒有及時得到指正和指導,造成閲讀跟不上,想像力也就越來越差,由於現在電視網絡的便利,孩子閲讀時間空間相對越來越少,豐富的想像力也會隨之消磨掉。家長老是抱怨孩子不會寫作,這就是想像力缺失造成的,孩子也就沒辦法把文章的層次,段落寫清楚。

草原雄鷹指導師就學習習慣第五講《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又給我們家長指明瞭引導的方向,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閲讀習慣,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方法一:家長要營造讀書的氛圍。家長首先要養成閲讀的習慣,可以邊閲讀邊評價內容,這樣會引起孩子的好奇心與關注,慢慢地孩子也會受感染。比如家長可以帶孩子去書店,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書看,時間一長,孩子就會整天在書店裏找書看,小孩慢慢就喜歡閲讀了。又比如家長也可以為孩子建立一個屬於自己的書架擺上他自己的圖書,並幫孩子作圖書的分類整理,當孩子主動閲讀放置的圖書,雜誌,報紙等,父母可以給予誠摯的讚美。由於父母的欣賞,孩子自然樂於閲讀。

方法二:家長要與孩子做好親子陪伴閲讀。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親子閲讀不同,幼兒早期陪伴是通過孩子熟悉的事情入手,去刺激感觀,讓孩子邊玩邊對卡片,這樣又能記住還會説。當孩子會説話時家長用童話故事去進行親子閲讀,通過熟悉的植物及動物去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並展開,慢慢地孩子就會通過童話故事,能把簡單的情景描繪出來。我們家經常與孩子共同讀書,或者,每天臨睡前留出一刻鐘時間,指導博文讀報讀書,那時候天天如此,博文也慢慢地形成了習慣。可有段時間,一方面我們的原因,另一方面兒子迷上了三國的評書,天天臨睡前把閲讀時間改為聽評説時間,當時我們也沒反對,但現在想想還是有點欠考慮,聽與讀是兩種不同的方法,每天閲讀還要堅持,並給孩子提供一些他喜歡的閲讀材料,這樣可以放寬孩子閲讀範圍,自由閲讀自己喜歡的內容,自由發揮閲讀天性,從而愛上閲讀,使兒子博文的想像力更一步的提高!

方法三:家長要培養孩子的識讀興趣。我記得兒子博文從小就喜歡聽老師或我們朗讀,幼兒園的每一篇文章雖然識字不多,但博文都會背誦下來,而且會根據自己的理解應運到生活中。我一直認為朗讀不僅是創造一種讀書的氛圍,更主要的是,幼兒時的孩子聽的能力比看的能力強,他們聽到了豐富的詞彙和大人對書的理解。等積累到一定程度的詞語和句子後,孩子會自動地轉換成自己的語言。要經常給孩子朗讀,為了調動朗讀的積極性,對大一點的孩子,也可以找他們感興趣的內容讀給爸爸媽媽聽,他們會更加積極主動。

方法四:家長要培養孩子的閲讀興趣。閲讀興趣是在識字興趣基礎上培養的,這樣孩子的想像力得到了一個充分的發展。家長可以引導孩子自己閲讀,也可以孩子與家長互讀,可以用讀“故事,小説,科普,讀物,雜誌,報紙”等形式,這不但可以營造家庭讀書氣氛,可以讓孩子願意跟隨父母閲讀,而且讀完之後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鼓勵孩子發表意見和觀點,家長還可以引導孩子怎樣把課外閲讀與課文中的寫作有機結合起來,或引導孩子做好讀書筆記。在孩子們閲讀的過程中,必須培養孩子閲讀思考的習慣,糾正那種“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的不良習慣,這樣才能引導與培養孩子的理解能力,並激發他的閲讀興趣。

方法五:常見的閲讀方法。一種方法是精讀與略讀。所謂精讀(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邊讀、邊想、邊批註,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家長要引導孩子在讀的過程中逐字逐句逐段逐篇大聲讀出來,要求孩子分析文中內容,並講出主要內容,讓孩子去領略分析書中的能力,讓孩子作出自己的是非判斷。所謂略讀(這種閲讀的目的,是為通覽全篇,取其精華。不要求對讀物逐句逐詞地進行閲讀,以求迅速把握段落的中心句,從大主題入手,再從細節會考慮。)家長引導孩子先從內容簡介,快速瀏覽章節中的主要人物,精彩片段等等,讓孩子在寫作中構思,列出題綱,並瞭解大概意識。

另一種方法是邊讀邊記憶。家長引導孩子對內容不能枯燥的去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記憶,可通過(有意記法—理解記憶法—聯想記憶法—精選記憶法—諧音記憶法—口訣記憶法—圖像記憶法)等方式去引導。閲讀時邊思考邊動筆,可以抓住重點,深入理解;做摘錄、記筆記可以及時記下心得體會,這樣可以鍛鍊孩子的細心與耐心。宋代的朱熹説過:“讀書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再加上一到,就是手到,要手勤,要摘抄原句或做上記號,進而在寫讀書筆記時將句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四到當中,心到手到最為重要。

兒子博文的閲讀習慣,每天放學後一小時的閲讀量,對於一個三年級的學生來説,從要求二年級閲讀量的3—4萬字上升到三年級的20萬字,這些往往還不夠,而造成這個原因的是我與老公對博文閲讀方法上的引導還不到位,通過這堂課的學習,希望能更加努力!希望進入我小家學習的家長朋友們,我們要從孩子的年齡特徵出發,根據具體情況逐步培養,由小積大,最終使孩子養成良好的閲讀習慣。

讓孩子愛閲讀心得體會篇4

許多教育家指出,教育就是培養習慣,但最重要的習慣是良好的閲讀習慣。閲讀是獲取知識和認識世界的基本形式,是吸收精神營養的重要途徑。

人們的知識和能力直接取決於他們接收到的信息量。只有當一個人接收到足夠多的信息時,才能對其進行系統的分析和組合,從而產生創造性思維,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因此,閲讀興趣和良好的閲讀習慣將對包括語文在內的所有學科產生持久而強大的促進作用。作為語文教師,我們不僅要教學生在課堂上閲讀的方法,而且要努力引導學生在課後閲讀。

今天我想談談我自己在這方面的學習心得。

(一)以教材為基?

1.帶領學生閲讀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

語文教材中不乏名著。如果老師在學習一篇文章後能及時向學生推薦其他作品,學生是願意接受的。例如,在學生學習了“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文章中,介紹了作者另外一篇文章“我的祖國”,那麼就能讓學生感受到真切的愛國情感。

2.引導學生閲讀原著。

語文教材中的一些文章節選自名著,讓學生在閲讀課文中發現問題。老師可以藉此機會鼓勵學生在原著中尋找答案,為學生的課外閲讀指明方向。例如,在第五卷教材中,從《哪吒鬧海》到《神曲》等等。

3.引導學生閲讀其他與教材內容相關的文章。

例如,在完成了《一夜的工作》學習後,可以向學生推薦《大地之子》這本書,學習《大地的兒子》的知識後,可以問學生:“知道哪些成語是來自《三國演義》嗎?”學生將能夠從原著中學習更多的內容。

(二)向學生推薦優秀讀物

經常聽到學生家長説:“我們不知道該給孩子買什麼書!”“他在家裏沒有讀那麼多書!”學生不喜歡閲讀,不喜歡看父母認為應該看的書,是有很多原因的,那就是我們經常忽視學生閲讀的興趣,盲目地要求他們讀那些有意義的書,結果適得其反。

事實上,對於孩子來説,閲讀可以從他們感興趣的內容開始。首先感受閲讀的樂趣,享受它,才能喜歡上閲讀。

此外,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閲讀習慣,也應該爭取家長的理解和支持,這樣學生才能有條件的展開課外閲讀。

讓孩子愛閲讀心得體會篇5

我意識到與孩子用心共度時光的重要性始於2019年,之前因忙於自己的工作對孩子只有外在的形式照顧,而很少有內在的精神溝通,這讓我錯失了很多教育的關鍵期。好在我於2019年5月參加了家庭幸福研修班後,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的一生起着深遠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我重新調整自己的心態和工作安排,努力學習好的家庭教育理念,把學來的東西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實踐,這讓我收穫了許多家庭教育的智慧,面對問題也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作妥善處理。家庭教育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因為家庭的氛圍、家庭人員之間的相處及的自己做事方式等等都會影響到孩子,如果我們就教育孩子而只談孩子的問題那只是局部,是不完善的。如果真的想讓孩子全面良好的發展,家庭人員自身的行為、態度非常重要,尤其是做爸爸媽媽的,要與時俱進跟上孩子成長的腳步,做好孩子的守護者和引領者。

與孩子共成長的方式很多,跟孩子共讀書是其中的一種,那麼我就“與孩子共讀書”這個陪伴成長的方式來談談我的體會:

一、共讀可以增進親子間的情感,對書的內容進行交流其實也是彼此間情感的交流,這在共讀中起碼要做到的事,之所以稱“共讀”除了共同讀一本書之外,其中還意味着需要有共鳴存在,共鳴是在交流中產生的。如果父母只管自己讀,孩子也只管自己理解,彼此間不進行任何的交流,那麼孩子與父母的情感是無法交融在一起的,更稱不上情感的遞增了。假設你的生活沒有交流,那麼你的世界就會缺少愛和歡樂。現在的孩子大多數缺少熱情和動力,這跟他們從小缺少交流是有關係的,沒有愛的源泉何以有持續的動力!

二、“共讀”讓父母與孩子之間有了交流的機會,在交流中可以及時瞭解孩子的內在想法或思考方式,從而做到有效的引導。記得有一次我和兒子共讀一則故事,大概的意思是幾位學生競選學生會主席,其中有一位學生突破以往的競選演講方式,適時的增加幽默,最後以遙遙領先的票數當選了學生會主席。兒子聽完這個故事説:“媽媽,假如學校校長或老師有規定必須按照他們的要求來講,那這個學生還能當選成功嗎?”聽到兒子的問話我感到他可能被某些規定束縛住了思維,我微笑着對兒子説:“很多時候人都會關注結果且忘記了過程,其實過程才是決定結果的因素,而過程是可以多樣化的,只要這個過程帶給別人的是快樂、積極、陽光、自信和愛,他最終定會成功!”兒子若有所思地點點頭。後來在他競選校大隊委的演講稿中我看到了跟以往略有不同的地方,特別是在氣勢上增加了不少的自信。國小階段的孩子是創造力、想象力培養的好時機,儘量創造機會讓孩子多體驗,唯有體驗,生命才會走向成熟。乖乖的孩子容易循規蹈矩,長此以往容易失去創造力和想象力;調皮的孩子容易觸犯原則底線,沒有邊界。這就需要父母在平常生活中用心觀察和引導,藉着一本書或一個故事結合孩子的特質給以啟發和引導,既可以保留孩子的面子維護他的自尊,也可以讓他明白如何才能走向正確的方位。

三、共讀的過程是激發孩子智慧、提升其深入思考能力的過程,共讀時看似孩子有些不經心的語言表達且是父母教育引導孩子的最佳機會,我和兒子一起看完《寬容的力量》後,兒子對其中的一段話作了添加,書中的原話是:當一隻腳踩到了紫羅蘭的花瓣上,我們的鞋底卻留有花的香味,這是花瓣對我們的寬容。兒子説:“媽媽,有些花,你踩它,它的臭味就會粘到你的腳上。”本來只是一句無心的實在話,這個世界本來就有香的花和臭的花,而我感到這當中還可以有另一番的含義去激發孩子的生活智慧,我先就兒子的話向他請教花的種類,在誇他的同時又用很驚喜的口氣跟兒子説:“媽媽發現你這句話添加得太好了,你無意中説出了與人相處中的一個現象。”兒子眨着眼睛看着我,很明顯他想聽聽這是個什麼現象?我説:“社會上有些人也跟花一樣,別人冒犯了他,有些採取的是寬容,就像紫羅蘭把香味留給的別人,別人對他會產生歡喜心,從而親近他。而有些採取的恰是報復,如同花把臭味給了別人,別人因此對他產生厭惡心,從而避開他,這種現象確實客觀存在。站在他們的立場不能説絕對的好與壞,也不能絕對的分誰對誰錯,兒子假如你遇到了不知會怎麼處理?”兒子笑眯眯地説:“我當然想把香味留給別人。”寬容別人,善待自己是幸福一生的好途徑,我希望我的兒子一生幸福快樂,所以我會在一點一滴中去播下幸福快樂的種子。

生活中像這樣的小插曲有很多,今天我列舉這幾點感受與大家共享,希望能帶給大家歡喜心,還附帶一個小建議給父母們,平常生活中定要抽時間多傾聽孩子談話,孩子閲讀了書是很希望有人來聽他講的,父母的傾聽可以提升孩子閲讀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