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多篇2022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3.57K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多篇2022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1

清明時節的春風拂過枝頭,似乎在歌頌英魂的偉大。此刻正值祖國戰擊疫情的關鍵階段,為了響應國家防疫戰略,阻斷人員聚集所帶來的傳播風險。空保煙台中隊團支部於3月29日至4月4日組織開展清明節“網上祭掃”活動。本次活動旨在緬懷革命烈士,通過革命英烈的英雄事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從而加強空保煙台中隊的精神文明建設,切實提升隊員的思想站位和作風素養。

隊員們登入“中華英烈網”,為革命英烈們進獻電子花籃,以最崇高的敬意緬懷悼念英雄!在對英烈們的英雄事蹟進行了詳細瀏覽與學習後,隊員們在學習羣中對本次活動的意義與心得展開了討論,每個人都探討了自己對於英雄主義精神的理解,紛紛留言表達對先烈的敬仰和追思。

“青春換得江山壯,碧血染將天地紅。”曾幾何時,在漫長而又艱苦的革命道路上。有多少中華民族的英雄兒女們,為了民族的解放和人民的幸福而奮鬥終身。董存瑞、邱少雲、孟起安、劉胡蘭……一個個響噹噹的名字至今印於腦海,是他們,用鮮血書寫了祖國發展與富強的崢嶸歲月。是他們,用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為中華大地的安全與穩定鑄造了堅實的壁壘。山東航空空保煙台中隊作為一支有着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的隊伍,始終拼搏於民航一線,用革命信仰武裝自己,擔當起空防安全橋頭堡的職責。而英雄先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大無畏的奉獻精神,更是煙台中隊長久以來的信念與榜樣!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2

當下,疫情尚未結束,戰鬥還在繼續。目前,全國已有多省市對清明祭掃作出相關安排和規範。3月1日,天津首先發布通告稱,今年清明節期間,殯儀館、公墓等殯葬服務機構,暫停現場祭掃服務,暫停集體共祭、植樹區安葬等羣體性活動。廣東、遼寧、北京、上海以及南京、無錫、温州、錦州、鞍山、深圳等省市,也陸續發出通告,暫停組織公祭、江祭等羣體性公祭活動。但網絡祭掃、雲祭掃等新方式,為市民打開了另一扇窗。這些“因時而變”的舉措,就是為了有效避免人員聚集,阻止疫情的傳播,更好地保障人民羣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這也體現了一種公共責任。

從某種意義上説,清明祭掃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親人的一種“剛需”,具有一定的儀式感,是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習俗,也是清明節得以傳承的原因之一。但我們在承認傳統儀式的同時,也不能拘泥於儀式,而應隨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尤其是進入新時代,更應“因時而變”,讓文明祭掃成為清明的主基調。傳統的“現場祭掃”,不僅對環境造成一定污染,還會帶來諸多安全隱患,而今又面臨疫情的風險,實行清明祭掃預約制,或暫停現場祭掃活動,更是確保安全的需要。特殊時期做好自我防護,也是對逝者的告慰。

近年來,各地通過移風易俗、大力倡導文明低碳祭掃,網絡祭掃等新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接受。現在,由於疫情的原因,各地政府部門推出的代為祭掃、網上祭掃等新服務,更是為我們文明低碳祭掃創造了條件。疫情關不住思念,距離隔不斷親情。只要我們懷着真摯的情感,網絡祭掃、雲祭掃同樣可以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悼念。

清明祭掃,未必需要讓煙灰飄散。將祭掃方式由線下轉為線上,不過是儀式上的變化與豐富,沒有改變清明祭奠已逝親人的精神內涵,所以也應是最值得推崇的一種方式。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3

昨天,我們去多媒體教室參加了“文明祭掃,從我做起”的活動。參加這項活動我有很大的感受。

這次的活動主要講的是文明祭掃,也就是網上祭掃,祭奠地震遇難者和革命烈士們。

網上祭掃文明快捷,又能跨越時空。這種網祭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民所接受。以前,人們祭掃都是燒紙錢,放鞭炮,破壞環境,又容易引起火災,是極不文明的行為。近年來,國內已誕生多家祭祀網站,在互聯網上十分活躍。“5.12”之後,就有不少網友自發行動起來,通過網絡平台建立汶川特大地震遇難者靈堂共同祭奠。

祭奠死難同胞,緬懷革命英烈,對於我們是一次生動感人的愛國教育,我們立誓要向革命先烈們學習,繼承革命傳統,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共建我們的美好家園。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不負先輩們的重望,用勤勞和智慧開創明天。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每到一年清明時,掃墓就成為了我們中國人自古因襲至今的一大民間習俗。進而讓後輩兒孫都能夠不忘故世先輩,從中寄以一份深深的哀思,然而,由於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2020年清明節,註定要和往年有所不同,我們還需讓“網上祭掃”成為2020清明追思的時尚新風。

這些年來,每到清明節,都總會有一些封建迷信活動會死灰復燃,一些風水先生、巫婆神漢也開始重操舊業,裝神弄鬼。以至於“清明祭掃”有時候還會出現吹鼓手、樂隊、戲班,進行吹拉彈唱的不良社會風氣。也許他們是“其情亦真、其意亦切”,但最終搞得卻是一片烏煙瘴氣。顯然,如果我們從這個角度出發,還不如讓清明節儘早脱去那件滑稽的“外衣”,在繼承與發展的前提下,搞好清明節的“網上祭掃”。

當然,也會有人説,“清明祭掃”的方式和儀式作為一種中華民族幾千年以來的傳統,我們為什麼要去尋求改變呢?顯然,這種看法有失偏頗。因為,傳統的祭祀方式與儀式固然值得尊重,但也應該與時俱進,一些與現代文明社會相格格不入的陳規陋習必須予以摒棄。從而賦予“清明節”新的時代內涵。如此這樣,還能避免因為大放鞭炮或者焚香燒紙而引發的火災、污染環境等情況的出現,何樂而不為呢?

事實上,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雖然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但是,從周代前後開始,在距今大約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當中。清明節一直都處於一個不斷整合和不斷豐富的“活體狀態”,代之以更多的、始終都是與時代對接的“清新”。比如,在唐宋以後的清明節甚至還出現了“户外野餐暨相親大會”。顯然,時移世易,萬事都不是一成不變,戒除陋習舊俗,樹立祭祀新風,恰逢其時。

尤其是,2020年的清明節,伴隨着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進程,令我們所有國人都更多了一層對生命得體味與敬畏。雖然,當前以武漢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但零星散發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傳播風險卻依然存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複雜,對此,我們決不能掉以輕心,進行“網上祭掃”才是一種選擇。

總之,“慎終追遠、尊先敬祖,心祭勝於形祭。”清明節,我們要憑弔的,是一份濃稠的相思,要表達的,是一份深深的懷念。只要心靈足夠虔誠,祭祀形式並不重要。為此,作為一種全新的正確可行方式,“網上祭掃”應當成為清明追思的時尚新風。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5

按照區文明辦的要求,我局積極組織幹部職工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通過在清明期間組織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網上文明祭、清明防火等活動,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激發幹部職工豪情鬥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從而更好的工作。

一、開展緬懷先烈愛國主義教育活動。4月x日,我局組織幹部職工到泉州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參加人員在革命烈士紀念碑前向烈士默哀一分鐘,敬獻小白花,表達對革命先烈的悼念之情。並參觀烈士陵園展館,瞻仰革命戰役中拋頭顱、灑熱血、浴血奮戰,英勇殺敵獻出年輕生命革命先烈的事蹟和生前遺物。

二、配合開展清明森林防火活動。清明前夕,我局深入掛鈎的虹山鄉鬆角山村調查摸底,瞭解清明期間防火的部署工作,並配合村幹部入村入户加強防火宣傳,倡導文明祭掃。清明期間,派專人到現場督促掛鈎村認真落實森林防火檢查,確保各項防火措施、工作落實到位。同時,清明期間辦公室嚴格執行清明24小時值班制度和領導帶班制度,切實落實防火情況日報制,杜絕瞞報、漏報、遲報現象發生。

三、宣傳並踐行“網上文明祭”活動。清明前夕,向全體幹部職工宣傳“網上文明祭”,引導幹部職工進行“網上文明祭”,並結合實際組織開展“網上祭英烈”活動,號召幹部職工為先烈們獻一束鮮花,發表一片感言,廣大幹部職工積極參與,紛紛上網獻花、獻言,抒發對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6

日前,浙江省民政廳下發了《關於做好2020年清明期間疫情防控和安全祭掃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暫停組織羣眾集中祭掃、骨灰撒海等集體性活動,倡導羣眾採取網絡祭掃等綠色文明安全祭掃方式,待疫情結束後再開展現場祭掃。

這對於一些習慣現場祭奠的人來説,不免有些遺憾。清明時節雨紛紛,寄託着我們對先賢的思念;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墓前,通過一系列儀式,將堆積在心底對親人的思念傾訴出來。

清明時節也是一年裏萬物吐故納新、生機勃勃之時,此時郊外踏青,感受天地靈氣和百花芬芳,令人心曠神怡,許多家庭在外出掃墓之餘到野外踏青。

然而,今年的清明節註定是一個特殊的日子。由於疫情尚未結束,若是大家都扎堆去掃墓,就難免會形成大規模羣體聚集,這對疫情防控來説是很大的隱患。不論是出於對疫情防控的重視,還是為大家的健康安全着想,當前都不宜提倡集中性的現場掃墓。

該《通知》中所倡導的網絡祭掃,不失為時下祭祀親人和表達哀思的一種好方式。雖説網上祭祀是疫情之下的權宜之計,但事實上,網上祭掃因其綠色、安全等特點,是這些年來民政部一直在積極倡導的文明綠色祭掃方式,也逐漸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可。

據瞭解,浙江境內的各殯儀館、經營性公墓、城鎮骨灰堂等殯葬服務單位,都通過、移動客户端、微信公眾號等方式,為民眾提供免費網上祭掃服務,即方便又簡單。

網上祭祀雖然不像現場掃墓那般身臨其境,但多了互聯網特色,比如網上紀念館中包含了祭文、留言等功能,同時也可以進行上香、獻花等高仿真的祭祀操作,同樣能傳達出對親人的深深思念之情。

掃墓重在表達哀思。事實上,千百年來,我們祭奠的方式隨着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比如,古人最初祭奠方式也不是燒紙錢的,而是用動物祭祀,後來又用木頭替代,自發明瞭紙張後,才改用更為方便的紙製品。所以,傳統習慣可以根據社會發展做出相應的形式變革而同時保留精神層面,無論採用什麼形式,清明寄託哀思的核心精神一直沒變。

令人欣慰的是,該《通知》並沒有對祭掃的方式進行一刀切,而是根據實際,考慮了不同人羣的不同需求,在網絡祭掃之外,還給出了代為祭掃和預約祭掃的方式。這充分體現出了政策的靈活性以及對民眾不同偏好的尊重。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7

在一年一度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來臨之際,為了緬懷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蹟,繼承革命烈士的光榮傳統,按照市精神文明辦通知要求,我校組織全校師生登陸中國文明網網站開展“清明節—網上祭英烈”活動。現就對活動情況作如下總結:

一、具體活動完成情況:

1、領導重視,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學校利用3月31日升旗儀式時間召開師生共同參與的動員大會,對本次活動進行統一佈置,要求人人蔘與,共同緬懷先烈。學校少大隊也利用“課間廣播”時間向師生進一步宣傳發動並一起學習了革命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蹟。

2、進入相關網站,進行祭奠活動。

這次活動主要是採用學校集中組織活動的形式,在學校裏,信息技術教師利用信息課時間組織學生進行網上寄語活動。學生們可以自由點擊自己想要了解的相關內容,並向烈士們獻上鮮花、鞠躬,在留言欄上留言,表達自己的緬懷之情。同學們的寄語文字質樸、感情真摯、令人鼓舞,充分展示了當代國小生對革命先烈滿腔熱愛,立志學習先烈的高尚情操。

3、閲讀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

為了更好的讓學生緬懷革命先烈,在清明節三天的假期中,鼓勵學生到圖書館借閲有關革命英雄故事的書籍,通過閲讀,激發學生對革命先烈深切的懷念和無限的哀思。

4、倡導“文明出行,平安清明”活動。

學校倡導師生假期“文明出行,平安清明”。引導大家用鮮花、植樹等文明生態的方式表達對家庭先人的懷念之情,推廣網上掃墓和家庭追思會等新型祭奠方式,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風。

二、本次活動效果明顯,體會深刻。

在活動中,同學們進一步瞭解了烈士們為祖國為人民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蹟,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先烈們那種堅貞不屈、英勇無畏的高貴品質和革命精神。本次活動是一次震撼學生心靈的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要求我們少先隊員以後一定要心懷愛國之情,胸裝報國之志,刻苦學習,立志成才,為振興中華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8

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時節,為緬懷革命先烈,繼承先烈遺志,守住戰“疫”成果,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根據常德市和安鄉縣文明辦關於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相關文件精神。清明節前,安鄉縣人民檢察院積極舉辦了“致敬·2020清明祭英烈”網上祭掃活動。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2020年的清明,正值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為避免人羣扎堆,捍衞戰“疫”的成果,每一位檢察幹警都積極參加網上祭掃活動,緬懷革命英烈。他們在電腦前獻花、點燭、上香、祭拜,悼念的儀式雖然簡單,但心都無比的誠摯。“繼承先烈遺志、弘揚民族精神從來不是一句口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中,我們能夠看到有多少仁人志士前赴後繼的奔赴戰“役”一線的戰場,踐行着革命先烈甘於奉獻精神;又能夠看到國務院一聲令下,全國各地爭先響應,自覺在家進行隔離的民族團結精神,這無不彰顯着革命精神已經融入到了我們的血脈。”網上祭掃時,有幹警淚眼朦朧説到。

此次網上清明祭掃活動,順應了綠色文明祭祀的要求,保護了戰“疫”成果,為避免出現交叉感染風險,全面打贏疫情防控總體戰、阻擊戰做出了巨大貢獻。也讓全體幹警在文明新風中懂得了珍惜先烈們用鮮血換來的今天,懂得了要將革命的傳統牢記心間、不斷傳承,更懂得了自己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篇9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到了,按照老師的要求,我在網上搜集了許多關於清明節的資料,對清明節的來歷和習俗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原來清明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不僅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更是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節這天下起了小雨,我央求媽媽帶我去烈士陵園掃墓。媽媽告訴我現在有一種更文明更環保的掃墓儀式,問我想不想嘗試一下。我當然想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卻見媽媽打開了電腦,難道媽媽要上一會兒網嗎?我着急地催促着媽媽,只見媽媽很快打開了一個網頁,“網上祭英烈”這五個大字醒目的標在網頁上。這時媽媽對我説:“你看現在有許多網上祭英烈的網絡平台,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户就實現我們的願望,而且這種方式更符合當今環保、低碳、文明、健康的社會新風尚。”聽了媽媽的話,我大吃一驚,竟然在網上也可以祭拜英雄烈士,真是太酷了。

我迫不及待地要試一試了,媽媽讓我先不要急,讓我們一起看看儀式的內容吧。其實祭奠儀式的內容很簡單,就是鞠躬、獻花和留言,網上的主頁被裝飾的莊嚴肅穆,背景是藍天白雲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革命英雄羣雕。上面有一段話:清明節到了。我們今天過上了好日子,這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清明節裏,讓我們一起緬懷他們,為他們掃墓吧!我和媽媽懷着崇敬的心情為英雄們鞠了躬,獻了花,最後該留言了,我想了很久終於想了一段話:“革命英雄永垂不朽,你們用鮮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用雙手創造美好的明天。”

清明網上祭掃活動心得體會10

實地祭掃活動會帶來人員聚集感染的風險,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依然在人們心目中有着不能取代的位置。每到清明,對於每一個人來説,即使工作再忙,也不會忘記給故去的親人獻上一簇鮮花,或燒上一些清紙,以寄託深深的哀思。

清明節的這種習俗,既是一種與故去親人情感的交流,同時也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的體現,它既是一種以實地為基礎的祭奠活動,也是一種精神上的心理活動。而人們對親人的追思,既要有實物,更要有實地,俗話説,睹物思人,睹地思情。

然而,社會發展到今天,可供祭奠的場地越來越少,今後也只會更少,另一方面,隨着人們對環境保護訴求的不斷提高,也越來越意識到,燒紙不僅給消防安全帶來隱患,同時,也會對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因而,實地祭掃雖然是一種文化習俗,但它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任何文化習俗,都是人的精神以及心理活動外化的產物和表現,而任何文化習俗都不會是一成不變的,它總會隨着社會文明前進的步伐而不斷地演變着。但任何文化的存在與延續,並不在於它最初的形態和樣式,而在於它不斷地與時俱進,既要保持它抽象符號的根本意義,又要隨時調整着自己的身姿,與社會文明進步相互融合。

從根本上説,祭奠活動還是人的心理活動,而心理活動本身,有着巨大的時空穿梭的調節量。俗話説,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寬,心有多深,情意就有多長。因此,祭奠親人的根本之義,並不在於非要有個實地場所,也不在於那些必須點燃的清紙,而在於心裏的惦念,和只可對親人説的的那些內心絮語,只要心裏存在這些意境,即使足不出户,在心裏冥思故人,也會是一次對親人完整而素美的祭奠。

在疫情尚未結束之時,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個時候,一些地方印發通知,鼓勵以網上祭掃等方式寄託哀思。從疫情防控需要來説,這是必須的也是必然的,而從文化習俗的傳承層面來説,無疑,鼓勵網絡祭掃也是一次恰當的、符合時宜的鼓勵舉措,這會使傳統文化習俗與現代文明進步的步伐產生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