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18W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多篇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篇1

學水利技術,帶着簡陋的測繪工具翻山越嶺進行勘察;赤腳步行去炸藥廠背炸藥,腳板磨得破皮出血;率領村民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硬是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終結了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的歷史。隨着媒體報道的深入,貴州遵義市草王壩村老支書黃大發“和大山較勁”的事蹟傳遍山裏山外,感染了無數心靈。

當年,林縣人民開鑿紅旗渠,創造了當代“愚公移山”的奇蹟。如今,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憑雙手鑿出一條生命之渠。在平原上憑雙手鑿出水渠已經不容易了,何況是在山上,那裏有絕壁、有險崖,一不小心就可能身處險境。面對惡劣的自然條件,黃大發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迎難而上、攻堅克難。功夫不負有心人,黃大發執著地“和大山較勁”,最終取得了勝利。

當下,全國正在推進脱貧攻堅。脱貧攻堅,外部輸血的同時更需要內部造血,需要調動起貧困地區人民投身改革發展的積極性。山區自然條件不佳,但人們應當有人定勝天的信念,要有敢叫日月換新天的精神。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困難擺在那裏,如果總是想着繞着走,那隻能説明能力有限,只能説明毅力不夠強大。困難像彈簧,你強它就弱,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把困難征服、跨過困難這道坎。很多時候,能不能跨過困難這道坎,就在於人們是否有戰勝困難的堅定信念。

和大山較勁,彰顯了黃大發老支書的為民情懷。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然當了村支書,就應該切切實實為民謀福祉。沒有好的水渠,村莊“一年四季包沙飯,過年才有米湯喝”,村民的日子十分艱苦。農民以種田為生,解決好擺在村民面前的灌溉難這個“攔路虎”,農民才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在山區修水渠,儘管很困難,但卻是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黃大發老支書帶領村民修建水渠,付出了很多辛勞。修渠的過程中,老支書還承受了親人離世帶來的傷痛。好在,全村上下一條心,終於修成了水渠,莊稼灌溉難的問題迎刃而解,村民的生活漸漸好了起來。修水渠只是第一步,黃大發沒有停下自己的腳步,而是在此基礎上帶領村民繼續通路、通電,朝着更好的日子邁進。

和大山較勁,黃大發的自力更生精神值得人們學習。自力更生精神,正是黃大發老支書的“大發”境界。膠鞋已經斷裂卻捨不得換一雙,這個生動的細節正是老支書簡樸生活的寫照。共產黨人,就應該像黃大發一樣“先憂後樂”“先苦後甜”。黃大發的“大發”境界是一種精神力量。今天,物質生活富裕了,少數年輕人不肯自力更生,畢業了還在啃老,這是不妥當的。勞動才能創造財富,通過自己的雙手奮力拼搏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黃大發是一面很好的鏡子,每個人都應該從他身上汲取自力更生的正能量。其實,中國經濟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很大程度正是因為弘揚了自力更生的精神。物質生活好了,但自力更生的精神不能丟。自力更生,掌握核心技術,才不會被別人卡脖子。

閲讀黃大發的先進事蹟,不禁讓人對他肅然起敬。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篇2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談及“供給側”改革時,指出要“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工匠精神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眾多媒體的關注熱點。其實,不僅是經濟改革需要培養工匠精神,教師教育改革也要重拾工匠精神。

輕視工匠精神將導致“教學荒蕪”

幾千年來,工匠生活在社會底層,他們賴以生存的技藝經驗與“知識”“真理”無緣,他們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被精英文化輕視。中國傳統思想中,孔子對“學稼、學圃”不以為然。孟子更將它稱為“勞力”,斷言其被“勞心”者統治。這並非“中國特色”。杜威曾説,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思想相差很大,卻共同地貶低技藝。柏拉圖把手藝人安置於“理想國”的金字塔底層。亞里士多德把技藝稱為“製作”,認為只是達成外部目的的手段。隨着近現代理性主義和科學主義日益興盛,人們對工匠技藝經驗的批判,就愈演愈烈了。

在此背景下,“教書匠”幾乎成了教育領域的“過街老鼠”。“教書匠”和“教育家”間的虛假對立,誘使“要教育家,不要教書匠”之類口號出爐。在它們的誤導下,有些一線中國小教師,如宗健梅所言,“不去做具體的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和研究,甚至鄙視常規教育教學工作,把紮紮實實的教育教學輕蔑地稱之為‘教死書’,把實實在在的教育工作者輕蔑地稱之為‘教書匠’,卻進行宏觀的、不切實際的理論研究,説一些專家們常説的話,寫一些學者們已經寫過的文章。”奢談一知半解的理念,執迷於建構教育流派或教學模式,輕視學科教學知識打磨和積澱,最終將導致教學荒蕪。

故而,教師要重拾工匠精神。這是我國時代精神的需要,也得到了當代學術研究的印證。上世紀哲學研究的實踐轉向及其對社會學、教育學的影響,都為技藝經驗的合法性、奠基性和重要性做了“背書”。

這些學術思想資源包括:存在論層面,海德格爾對“用具透明性”的現象學描述;認識論層面,波蘭尼對緘默知識與名言知識之關係的“冰山比喻”;語言哲學領域,賴爾對“知道什麼”和“知道怎麼做”的區分和維特根斯坦的“相似的看待”“相似的處理”;在社會學領域,布迪厄揭示的“實踐邏輯”;在教育學領域,康納利的“教師個人實踐知識”和範梅南的“教學機智”等。

簡言之,教育教學不僅是科學,而且是藝術。作為藝術,它總有一些地方沒有道理,總有一些地方不講道理,也總有一些地方講不出道理,教師只能靠技藝經驗。

工匠精神在教育領域是有傳統的

重拾工匠精神,先要為“教書匠”正名。匠,在漢語中並非只是墨守成規,而且有一絲不苟、精益求精、一以貫之之義。我們反對墨守成規的教書匠,歡迎精益求精的教書匠,即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師。何謂工匠精神?付守永的《工匠精神:向價值型員工進化》説,它的核心是“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成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具有工匠精神的人視工作為修行,視品質如生命,視產品為作品,努力戒除功利心、浮躁心和投機心。

由此可見,具有工匠精神的教師將教育作為終身事業,專注、執着於教育教學,力求教育教學工作的精細、極致,並在此過程中體驗幸福。工匠精神在教育領域是有傳統的。於漪“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是工匠精神。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提到一位歷史老師“對每一節課,我都是用終生的時間來備課”,是工匠精神。甚至於那些擁有某項絕技,如在黑板上反手畫圓、隨手畫地圖、能用二十種語氣説“你好”、能在開學一週內記住所有學生的姓名等,也體現了工匠精神。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篇3

公司推廣學習“工匠精神”的活動,學習後,我進行了反思,工匠精神所需要的就日培育我們員工精益求精的精神。

先成為優秀傑出的“工”,每個崗位所在都日公司整體運行中重要的環節,要保證自已在崗位的工作無差錯,無託延,需要耐心,細心各決心,細心瞭解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多發問,多求知,做到胸有成竹,心中有底,決心克服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多取經,多探索,勇敢嘗試,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

先成為一個自我昇華的“匠”,如何在人力有限的條件下,提升工作效率;如何才能在完成本職工作後額外完成力所能及的細節,使工作流程更順利;如何才能針對自身崗位的優劣現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只有深層次的思考才能讓個人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並與工作相輔相成,真正實現從“工”到“匠”的價值昇華。

我是從20xx年加入atl的,很榮幸分到實驗拉,一直在degassing崗位工作,在我們這邊是樣品的,所謂的樣品就是精品,是一個手工製作的工藝品,所以要做得比其他產品更加完美,從調機到生產都是由我們自己來完成,因為單小品種多,有時候一個換好幾個,當然就避免不了有些電芯比較難做,機器比較難調,在這種情況下就更需要我們的耐心和細心了,對我來説,越是難做的電芯就越有挑戰性,當一個完美的品質的電芯從我手中流出,那種心情是無比的自豪,是非常有成就感的。

當我們做某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捨的情緒,不要拒絕它,要把它當成是一個有生命的,有靈氣的生命體,要用心去跟它交流不僅僅是把工作當做賺錢的工具,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的執着,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這就是工匠精神!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篇4

一、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堅守職業操守。

既然我們選擇了工作,就沒有理由不把它做好。一個人一生中除去休息的時間以及不具備勞動能力的時間,剩下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勞動中度過的,可以説,工作等於一個人一生的價值。如果一個員工不能站在理想的高度上去看待自己的工作,不能滿腔熱情的去工作,那麼他成功的機會就非常渺茫。

二、堅決服從安排,不折不扣地完成工作任務。

企業是一個嚴密的組織,不是一個自由的組合體。它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有制度、有目標的合成體。在這個組織裏,個人不能也不允許自由散漫,不服從管理。服從是天職,也是企業對員工的一項基本要求,也要告訴自己丟掉不滿情緒,因為企業不只有你一個人,它是一個大集體。

三、高標準、嚴要求,努力提高自身能力。

在實際的工作中,對待自己,對待工作,一定要高標準、嚴要求,不要滿足於已經掌握的,這個世界是大變、多變、快變的,要努力尋求更好、更快、更富成效的專業技能和技巧,提高自身競爭力,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創造出更好的成績,才有可能從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

四、努力培養團隊精神,善於更要樂於與他人合作。

不能與同事友好合作,沒有團隊意識的人,即使有很好的能力,也難以把自己的優勢在工作中淋漓盡致的發揮出來,一個人能力再強,總有能力不能達到之處,團結才有力量,團隊成員之間相互取長補短,精誠合作,會把事情做的更好,甚至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自信樂觀,積極向上。

人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凡事都不會是一帆風順,一馬平川的,總會有這樣那樣的困難阻擋我們前行的腳步,不要被設想的困難嚇倒,要相信自己,鼓勵自己,要有戰勝困難的決心和勇氣。

找到自己的個性並肯定它,按照自己對自己的期望去塑造自己,加以不懈的努力和奮鬥,相信自己一定會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篇5

連日來,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等中央媒體對黃大發同志先進事蹟的系列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他被譽為“當代愚公”。黃大發是貴州省遵義市播州區平正仡佬族鄉草王壩村原党支書,從上世紀60年代起,帶領全村幹部羣眾,歷時36年,繞三重大山、過三道絕壁、穿三道險崖,靠着鋤頭、鋼釺、鐵錘和雙手,鑿出一條長9400米的“生命渠”,結束了千百年來滴水如油的歷史。當地建築公司曾經重新評估過工程,認為質量過硬,尤其是沒有現代化設備和高級技術團隊的支持,簡直不可想象,堪稱工程“奇觀”。但就是這樣一位老支書、一個基層黨支部、一羣山村裏的村民,愣是與大山較勁、與貧困較勁,完成了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走出了一條脱貧攻堅的不屈之路,展現出了一個支部就是一盞燈、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黃大發憑藉忠誠的信仰、憑藉驚人的毅力、憑藉開展羣眾工作的出色能力,用一輩子摸索出了一套符合基層實際、靈活實用且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善於團結羣眾。基層工作千頭萬緒,脱貧攻堅任重道遠。黃大發深知只有團結全村每一個人,才能解決村裏的難題。他把羣眾當親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聽得懂的語言講話、信得過的方式辦事,做到説服不壓服、講理不武斷、換位思考不居高臨下。修渠放炮炸山時,落石砸壞了村民房頂,有人喊着拉他跳崖,他沒有發火,很快説服村民平靜情緒,並於當晚親自到農户家誠懇地進行補償。工程途徑三個村、十餘個村民組,遇到了許多阻力,他要求身邊幹部“做事要大氣,不要氣大”,挨家挨户宣講修渠的道理,根據各家不同的困惑,“一把鑰匙開一把鎖”打開了心結。大家心裏敞亮了,各類難題也就迎刃而解。黃大發45年的村幹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當選,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擁護。

開好“院壩會”。羣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開好“院壩會”則是貫徹羣眾路線、瞭解羣眾訴求、解決羣眾難題的有效途徑。黃大發常説,有事要開“院壩會”,沒有“院壩會”不能解決的問題。他從不搞一言堂,遇事召開羣眾會,同坐一根板凳、共商一件事情,組織動員大家為全村發展出謀劃策。修渠缺資金,會上他一句“想吃白米飯,大家一起幹”,説到了鄉親們心坎上,大家二話不説,立馬把自家的雞蛋、黃豆、蜂糖拿到集市去賣了換錢,當天晚上就湊齊了救命錢。看着一堆皺皺巴巴的鈔票,黃大發流着眼淚立下了軍令狀:“修不好我把名字倒過來寫,我拿黨籍作保證,拿命來換水!”

活到老學到老。1971年,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術而宣告失敗。面對鄉親們的絕望與埋怨,黃大發冷靜總結了癥結所在,“沒有文化就沒有方向,光靠蠻幹註定修不成功。”54歲的黃大發主動申請到鄉鎮水利站跟班學習。幾乎是半文盲的他用了三年時間,從零起步、從頭開始,一個字一個字地臨摹,一張圖一張圖地學習,最後變成了水利專家。除了自己學,他還帶領大家學,並且號召集資修建學校,宣傳“娃娃有前途,必須要讀書”的道理。現在,許多村民講起水利建設頭頭是道,變成了“赤腳專家”。村裏還走出了30多位大學生,偏僻閉塞的小山村變成了文化村。

黨員幹部要帶好頭。黃大發認為,有困難黨員幹部要先上。秉承這樣的信念,他始終把百姓裝在心中、把責任舉過頭頂,面對艱險打頭陣、遇到難題自己扛。看着離地300米的懸崖峭壁,村民們心驚肉跳不敢動工,“太危險了,給多少錢都不幹”,請來的專業施工人員也停下了手腳。黃大發第一個站出來,腰裏栓一條繩子就翻了過去,完成了測量工作。在老支書的感召下,小夥子們也紛紛把繩子系在腰上,開始了飛檐走壁的施工任務。採訪時,記者問他當初是否緊張,黃大發很淡然地笑着説:“如果我怕了,大家就怕了;我都不怕,大家有什麼可怕的呢?”

堅持就是勝利。開弓沒有回頭箭,脱貧攻堅無退路。對於擺脱草王壩村貧困的命運,黃大發有着難以想象的決心和毅力。他三十六年一件事,帶領全村鑿出一條“生命渠”。他一輩子一個目標,讓鄉親們吃上白米飯、過上好日子。懷着這最初的承諾,24歲的黃大發義無反顧地走上了山崖。幾十年過去了,黃大發和草王壩人用雙手鑿出了奇蹟。水通了,黃大發又帶領羣眾開展“坡改梯”,稻田從240畝增至720畝。昔日的荒山禿嶺上,羣眾正逐步改變傳統的種植結構,10萬株蜜桔、李子已經開始有收益,牛羊養殖大户超過30户。今年年底,全村將會勝利完成出列貧困村的歷史進程。那些修渠往事,記載着這位“年份英雄”的足跡,像陳年老酒那樣歷久彌香。

公私要分明。“幹部幹,羣眾看”,黃大發堅信,只要幹部不搞特殊化,不謀一分私利,就一定會得到百姓的擁護。他常把“公家的事怎麼硬都行,自家的事怎麼軟都成”掛在嘴邊。築渠需要的水泥,他每次都親自運回來。有一天趕夜路遇到了暴雨,運水泥的車陷入泥潭,他擔心水泥被偷,硬是在水泥包上睡了一夜,像看護自家娃娃一樣看護着公家的水泥。家裏的灶台破了,老伴想要一碗水泥補補,被他堅決拒絕,“公家的水泥一碗也不能貪”。多年來,全村老百姓毫不猶豫地把修渠集資的錢交他手上,都説“放一百個心,黃老支書一毛錢也不會給自己花”。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黃大發同志以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大公無私的高尚情操、愚公移山的豪情鬥志、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用一生丈量了他和草王壩人的長征路。在脱貧攻堅全面小康的新長征路上,千千萬萬位黃大發,正在自覺運用這永不過時的“黃大發工作法”,一心為民、不畏艱險、志拔窮根、克難攻堅,以信仰打通小康路上的“發家渠”, 用行動爭做脱貧攻堅的先鋒軍,讓實幹凝聚貧困羣眾的信心決心,拿作風把牢集體奔小康的方向盤,把不忘初心的承諾鐫刻在遼闊的大地上,書寫出屬於這個時代的光榮與夢想。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篇6

寧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北風是電扇,大雪當炒麪,天南海北來會戰,誓奪頭好大油田。幹!幹!幹!在觀看完《鐵人王進喜》之後,我為他吃苦耐勞,戰鬥一線的精神所震撼着,打井缺水,他就帶着全隊人馬用臉盆、水盆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裏砸冰取水;沒有吊車,他就以自我的身體做吊車;壓井噴的水泥散不開,他就跳進泥漿池裏用身體攪拌。他就像一個真正的“鐵人”一樣,用鋼鐵般的意志支撐起了自我的血肉之軀,用滿腔的愛國情刻畫中國石油工業的未來。他的精神震撼到了我,也令我產生深深的敬意,不禁使我想起那些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們,他們也是如此,他們樂於奉獻,吃苦耐勞,不畏懼,不退縮,他們日以繼夜的勞苦作戰才使得人民的生命得到了保障。他們是時代的楷模,鐵人精神最好的典範,不就是他們嗎?

當下,時空流轉,我們再也沒有以往那麼艱苦的工作環境,可是先輩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我們仍應繼承,尤其是當下的年輕人。我作為一個大學生,即便我不是石油專業亦或是與之有關的專業,可是我也需要在學習和工作中以鐵人精神時時刻刻激勵着自我,知難而上,進取應對挑戰,在學習和工作中不斷提高。我也需要學習他那種在工作上刻苦鑽研的精神,學習他無私奉獻的精神,學習他滿腔的愛國熱情和高度的職責心。

鄂豫皖精神心得體會篇7

首先感謝公司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這麼好的培訓機會,也感謝老師辛苦的給我們上這堂無價的課程。

通過學習凝聚力團隊精神,使我深受教育和鼓舞,我們在工作的分工與合作離不開團隊精神的支撐,沒有團隊精神的支撐就很難有我們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總之,團隊精神就是團結力和凝聚力的所在。

一、團隊力量

一個團隊要想戰無不勝,就需要團隊的力量,當上下團結一心,各司其職,各負其責,朝着同一個目標前進時,團隊將會有無限的潛能。我們之所以贏得勝利,就是依靠團隊凝聚力。如果要打造團隊凝聚力,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個體的奉獻,所謂獨木難成林,只有每一個團隊成員擁有強大的責任心,站在團隊的整體利益角度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並且積累每一個細微的力量,最終將會彙集小流變成汪洋江海。

二、活在當下

生活中總有些人容易陷在過去的追憶中而懊悔糾結,結果他們在鬱悶中蹉跎歲月,浪費青春。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過去,珍惜現在。把握好未來。

三、感恩

我很感謝給予我生命的父母,是他們含辛茹苦的把我拉扯大,讓我知道父母有多麼的不容易。也很感謝在我生活中幫助過、包容過我的朋友、同事 在此真誠的對他們説聲謝謝!

我感謝本公司再次給了我這個學習的機會,讓我又成長了一步。為公司的成長壯大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時,不斷完善了自己,使個人自身價值得以最大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