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多篇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2.69W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多篇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篇1

我的家鄉,從以前的其貌不揚到現在的美麗可愛,令我感慨萬千,她就是——西航。

就拿西航公司的中廠門來説吧!記得我小的時候,中廠門四處都是大樹,地面全是土地。只要颳風,到處都會塵土飛揚。倘若下雨,遍地都是泥濘不堪。

而如今的中廠門呢!真是煥然一新,她以嶄新的面貌來迎接你的到來。那寬闊平坦的柏油馬路、花崗巖蒲城的廣場地面,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明亮。中廠門廣場有一個大型的音樂噴泉,每到晚上,它看上去五光十色、變化多樣。有的像水簾洞;有的像雄鷹展翅;還有的像高山瀑布直瀉而下……氣勢宏偉、壯觀,令人陶醉。在噴泉的西北邊,有一塊巨大的灰色巖石,上面醒目地刻着四個紅色的大字:紅旗廣場。在噴泉的正後面,有一個紅黃相間的“大火球”聳立在高空,她象徵着西航的未來更加生機盎然、美麗無比。“大火球”的後面是用漢白玉修建的升旗台,具有傳統氣息。19。58米高的銀白色旗杆和藍色“八一”字形的廠大門組成的1958年8月1日寓意着西航自58年建廠以來的蒸蒸日上、勃勃生機,使人賞心悦目、浮想聯翩。在廣場的四周,一簇簇、一叢叢的鮮花爭奇鬥豔、色彩斑斕。花叢中散發出縷縷清香。水杉、銀杏、白玉蘭等名貴樹木比比皆是,再加上千姿百態、品種繁多的燈飾把廣場照得如同白晝。啊!現在的中廠門真是美麗極了,彷彿她也在過新年,像小朋友們一樣,穿上了漂亮的衣裳。

除了中廠門之外,我們學校也有了變化。現在的自動伸縮大門取代了原來的手推兩扇大鐵門。一棟棟教學樓拔地而起,紅綠相間的塑膠操場,令人耳目一新。在北教學樓後面,添加了不少娛樂設施,還有生態園呢!

我的家鄉在變化……她真的變了,變得越來越美了。我愛我的家鄉——西航。她是那麼的高貴、典雅,韻味十足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篇2

雖然回家的次數不多,但是每次回家我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總的來説是,人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改革開放30多年來,家鄉一點一點的在變化着。記得家鄉以前的黃泥路已經漸漸的退去,一條條新建的水泥路已經通到了家門口,路上也添加了照明燈,晚上出門再也不會像以前那樣黑漆漆的一片了。

童年的時候,在家鄉玩的最多的是泥巴和各種昆蟲了;穿的衣服大多是親戚鄰居給的,衣服上還有些小破洞。現在,連國小生都知道手機上網,聊qq,打手機遊戲;穿的也是爸爸媽媽新買的衣服,新穎,漂亮。

在“食”的方面,從最初的“填飽肚子就算富裕人家”。現在,吃的每餐至少都有肉類了。而且也經常有“加菜”的節日可以過。

在以前,家裏有輛單車都是很不錯的了。然而現在,在路上看見的不僅是自行車了、更加多的是電動車和摩托車。

現在,家鄉住瓦房的也少了,住的基本都是樓房。幾年前人們很少裝修,但現在基本都裝修的很漂亮,而且室內裝璜考究、設施齊全、美觀舒適。家用電器也越來越多了,比如:冰箱、洗衣機、電視機等家用電器已不再是奢侈品,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常見的小助手。

村裏的國小已經裝修一番,並且規模也比以前大了許多;學校裏面新增了籃球場、塑膠跑道、還有學生飯堂。課室的桌椅不再向以前的了,黑板不再是以前的木板了。總的來説,很貼近現代化教育了。

現在家鄉衞生條件改善,衞生所增多,解決了農民看病難的問題,醫療設施也相對齊全。

從泥路,到水泥路;從瓦房,到樓房;從生活困苦,到逐漸改善,再到如今的經濟寬裕。看着家鄉的改變我感到很高興,我也確實感受到了我家的幸福生活在蒸蒸日上的發展着,我感到很欣慰。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篇3

今天是星期五,我們六年級舉行了一次社會實踐活動——體驗家鄉的變化。萬幸的是今天沒有下雨,不然同學們又要不滿了。

這次活動有我們各個班的班主任和學校的黃主任帶領參加,除了跳舞的女生以外,所有人都去了。我們首先去單位是丁家壩的鬆湖花園(小區),那裏的環境真美啊!讓每個同學都讚歎不已,但我們班的郭正銀同學就不同了,他裝不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因為他家就住在這裏,總喜歡説:“哎呀,我不知道來了幾遍了,還讓我來收這份兒罪”。不巧,他説的這些話全被我們的王老師聽見了,她有點氣憤的回答:“那你就回去吧,在教師裏把語文書抄五遍!”郭正銀一聽,馬上愣住了。鬆湖花園的面積很大,最中間有個噴泉,噴水是像一縷縷銀絲帶一樣,從四邊落了下來;東邊是一個大型的健身區,裏面的健身器才那個算得上是應有盡有。北面是個中型的假山,周圍的小草非常綠,真像是畫中一樣啊!

出了鬆湖花園,我們有得往回走,去攀登我們盼望以久的森林公園去。“對了,我忘記了告訴你們,在選組的時候,我還被選為扛中隊旗的人,到今天我還不明白,這扛旗子到底是好,還是不好?”這時,我們五個班整整齊齊的向我們要去的森林公園走去,每個同學都在大膽的猜想,那森林公園到底是個什麼樣子的?過了幾十分鐘,我們總算到了山腳下。忽然,六(1)班的隊伍停了下來,原來,我們要通過前面的階梯才能上山。我像我可是“階梯高手”這階梯應該難不住我吧!”一會兒,眼前的一幕讓我差點暈了過去,沒想到這個剛開始看不起眼的階梯像一個與天相連的通道,每個同學這時才體驗到登山的艱難。走着走着,我沒力氣了,中隊的旗幟也跟着我落下來了。這時周杰從我手裏拿起旗幟説:“你休息一會兒,讓我來扛旗吧!”

我在階梯上坐了一會兒才知道我已在六(3)班的隊伍裏了。糟了,我掉隊了!這時的我像箭一樣往上飛跑,終於趕上了自己的班級。經過了好長時間的登山運動,我們終於到達了山頂。這時,我們的心情就象登上了珠穆朗瑪峯頂一樣,一個個激動得跳了起來!忽然有人提醒我們:“注意了同學們,現在就來吃我們帶來的食品吧!”這時我才知道我把自己帶來的可口點心都忘了,原來登山活動太吸引人了、太有趣了!我們每一個組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愉快地吃起了點心。沒想到我們組每個人帶的食品都很有個性,我帶了海苔、餅乾和山楂片,楊錕帶了雞腿、巧克力和果皮等等。不到十分鐘,大家的肚子都吃得飽飽的。吃飽後,大家玩得更來勁了。當老師説回去的時候,我們每個人的情緒都由高興落到了低沉,同學們都對這裏美景戀戀不捨,恨不得在這兒住上個兩三天!

下山了,我又扛起了旗子往下走,山路也不是那麼好走啊,地上坑坑窪窪的,但沒同學的意志還是能戰勝困難的,過了幾分鐘,我們又看見了丁家壩大橋。可就在這一剎那間,不幸的事情發生了,我的組員楊錕從山路上摔了下來,我和同學們見了,趕緊去扶他,見他的血一直往外流,我們的心裏也不是滋味。我們馬上叫人去喊王老師,等王老師來後,有紙的同學紛紛獻紙。但還是我們的程漫宇同學像的周到,把家裏的創可貼都帶來了,經過簡單的包紮,他的血才止住,我們每顆顆心才放了下來!

這次活動讓我受益無窮,讓我感受到了登山和幫助朋友的快樂!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篇4

家鄉是花園,有着鮮花的芬芳;家鄉是森林,有着綠樹的清涼;家鄉是田野,有着收穫的希望;家鄉是雪景,有着冰晶的閃亮。

回憶過去,家家户户都為了不愁吃,小院裏滿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種點什麼,小院裏就會滿滿的,你看,各種顏色摻雜交錯,雜亂無章。好擁擠、好雜亂的小院。現在,各家都不怎麼種蔬菜了,而是種花。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春天,月季、玫瑰等競相開放。夏天花兒更加繁盛,五顏六色。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綻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斷。香啊,花園般美麗的家鄉。

想以前,村裏村外都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樹。到了夏天,在外邊聊天的大人都順着牆邊坐,小孩們大都躲在屋裏扇扇子。屋裏像蒸籠,屋外像熱鍋。而現在,房前屋後,街道兩旁,村裏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雖説不像森林那樣茂密,但也綠樹成蔭。夏天,大人們在樹下乘涼,小孩們在樹下嬉戲。茂密的樹葉,送來了陣陣清涼。爽啊,森林般清涼的家鄉。

回首以往,田野裏種滿了莊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時人們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高,雖然辛勤努力了,但收穫的卻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的莊稼,好像有意跟人們作對似的。現在呢,隨着科學技術的普及,遍地都是綠色無公害作物,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省時又省力,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業餘生活也豐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綠的海洋,泛起陣陣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頭,大地一片金黃,真可謂是“春種滿野皆碧綠,秋收遍地是黃金”。樂啊,田野般滿是收穫的家鄉。

回首往事,垃圾擁有一片樂土——街道,任意呆在每個角落,有時還迎着風翩翩起舞,甚至在水裏游泳,讓人看了就想躲,真髒啊。現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垃圾場,街道整潔了,鋪上了水泥路,成為了一個耀眼的亮點。淨啊,冰晶般閃耀的家鄉。

改革開放以前,中國是何等的悲慘!改革開放凝聚了全人民的心血。姐姐説,以前人們大多都是走路,城市裏才有摩托車啊,自行車啊等等。但是現在的農村,有了以前沒有的摩托車,自行車,甚至還有了三輪車,而城市裏更是到處是車。馬路上車挨着車,顯得十分擁擠。在現在的社會,即使是一個打工妹,也免不了要肥的。她們都是吃快餐什麼的,可是你想得到嗎,以前連2元錢的面都吃不起,人總是瘦瘦的。現在,人們整體富有了,誰還會骨瘦如柴呢?

是啊,隨着生活一步一步改善了,我們也要更加愛護這片綠,讓城市生活更美好!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篇5

20xx年1月底,我在自己的縣裏——xx區,進行了一次關於本市的社會實踐。對於一直在外上學的我來説,是一次難得的經歷。

xx區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中北部,是古時兵家必爭之地。我印象中的xx,固然有“晉北鎖鑰”之稱,可是發展卻極其落後,單從破舊的街道與髒亂的秩序上就可見一斑,就説“晉北鎖鑰”這個牌子的懸掛地--北城門樓吧,雖然我很少從這裏路過,可印象中店商小販橫七豎八,本就街狹路窄的小巷更顯擁堵不堪,垃圾遍地污水橫行,簡直如入鮑魚之肆;可是這次回來,街上的情形卻大有改觀,翻天覆地來説亦不為過。

首先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齊的房舍。xx區從前年起就下大力整治老城區建設,包括北城樓在內的幾個老城區皆修繕一新,街道被擴寬,沿街的商鋪民宅皆以滴水飛檐修葺,道路兩旁裝上古色古香的路燈,走在街上還真有點“夢迴唐漢”的感覺,三年未見,我竟還真有點不認識了,關鍵是與之毗鄰的地標性建築北城門樓廣場也修建起來,水池噴泉有模有樣,亭台座椅一應俱全,廣場正前方還置放了一塊二人摔跤的石像雕塑--忻州自古就有摔跤之鄉的美譽,石像兩側的空地上,幾位建築工人正緊張有序的扎花綁燈--春節快要到了,看來這城樓還要熱鬧一番呢。

其次便是忻州的重頭戲,也是近幾年忻州變化最為顯着的地方--忻州市7451重點工程了。xx 年,市委、市政府全面啟動忻州市中心城區“七路、四橋、五館、一院”重點工程建設,簡稱“7451”工程。“七路”即中心城區規劃區域新建七條主幹道,形成四橫、三縱幹道網。四橫:雲中河北路(雲北街)、雲中河南路(雲南街)、北環街、城北街;三縱:蘆芽山路、傅山路、雲中山北路,另外還有和平街西拓及元遺山路北拓;“四橋”,即在新修的路上架設四座風格各異、獨具特色的橋,包括蘆芽山路橋,傅山路橋,雲中山路橋、七一路橋;“五館一院”,則是為了全面提高城市文化魅力而打造的“藝術館、科技館、圖書館、博物館、體育館和歌舞劇院”。

走在新修的大路上,雙向十車道,放眼過去,也覺天高地闊,心情舒朗--當然,道路兩旁還是推平的黃土,不過這就更顯現代化的雄壯與氣魄。從雁門大道(也即雲中山路)一路往北,就來到了雁門橋(也即雲中山路橋),雁門橋將雁門關古城牆的記憶與符號融入此橋的設計,橋頭堡以雁門關長城峯火台為原型,欄杆設計上也沿襲了城牆的造型。主墩處設有便於洪水通過的拱洞,形同古城牆上的拱門,忻州悠久的歷史就彷彿飄蕩在橋的四周;沿傅山路,就看到傅山路橋,它以“鯤鵬展翅、忻州騰飛” 為設計構思,現代風格的拱橋,拱肋如振翅騰飛的羽翼。交錯的圓弧優雅大氣,富有動感。外傾的主拱和內傾的副拱,豐富了橋面空間,空間變化的拱肋動感十足,簡潔大氣,表現出極強的現代氣息,無論從何角度看去都似展翅的鯤鵬,大概寓意着忻州在發展的道路上越飛越高吧;蘆芽山路橋的設計理念則是忻城古韻,彷彿是唐代古建,將精美繁複的木構件應用到橋樑上,在橋上形成亭台與樓閣,突出了忻州悠遠的文化傳承。 借鑑忻州特有的古建形式來表現忻州悠久的歷史,融合山西古建元素,建築感強,與周圍人文環境協調,突出了其古典氣質。

第三便是通過對南雲中河的景觀重塑了。雲中河景觀帶設計了康體濕地段、行政中心段、宜居濱水段等三大功能區,依託場地本身及周邊的自然山水及景觀資源, 借“山”、理“水”、榮“城”、育“林”,因地制宜,架構起“山、水、城、林、”的點線面有機整體、實現城市與濱水區的綜合銜接 。從打造蘆芽山路橋、傅山路橋、七一路橋和雲中山路橋四大地標性橋頭景觀,分別體現了植物景觀遊賞、城市形象展示及觀演集會、文體休閒三大功能特徵,真不愧是展現生態保育、創造區域生態價值的康體濕地段,樹立城市門户、塑造城市形象的行政中心段,體現文體休閒、提升市民生活品質的宜居濱水段。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引導我們學生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接觸社會,瞭解社會,投身社會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學生向工農羣眾學習,培養鍛鍊才幹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修身養性,樹立服務社會的思想的有效途徑。尤其是對於我們軍校學員來説,通過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在校的觀念得到更新,眼界得到了開闊,吸收了新的思想與知識。小半個月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軍校學員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忻州在黨的堅強正確領導下,一步步走向了繁榮、走向了富強,以小見大,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國家也一定能夠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中國夢,更加富強、更加文明、更加民主、更加和諧!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裏,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我將不懈奮鬥,投身到偉大的強軍實踐中去,矢志強軍夢想,爭做紅色傳人!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篇6

我生活在農村,從小就覺得自己的生活既幸福又温馨。家鄉是那樣的美麗。白天,鳥兒們成羣結隊的飛翔,為人們演奏動聽的樂章;夜晚,星星一閃一閃的眨着眼睛,向人們傳遞着無限的深情。每當夜深人靜,父母就會給我們講起他們兒時貧困生活,那是一段又一段漫長而又艱難的經歷。

聽父母説,他們像我這麼大時,幾乎什麼樣的活兒都幹過了。在那捱餓沒有飯吃的日子裏,有的人就去吃榆樹皮充飢。我聽到有人吃榆樹皮就覺得又噁心又難嚥,但我想在那個時代,這已經是上天對他們較好的恩賜了吧!

現在,家鄉變了,與父母那個時候相比,真是天壤之別,簡直令人難以置信。現在,千家萬户都能天天看電視,户户有了電話,人人有了手機,不用像以前那樣跑來跑去的傳遞信息。公路寬闊而平坦,小河彎曲而清澈。原來荒廢的田地長滿了莊稼,綠油油的玉米苗,引來了一陣陣歌聲,一片片歡笑,一張張笑容。夏天百花爭豔,秋天果實累累,好一幅生機勃勃、萬象更新的畫卷!

我們知道,這些幸福的生活來之不易,那是無數革命先烈用生命換來的。他們捨生忘死,奮不顧身,只為實現一個共同的心願,讓全中國人民站起來!憶往昔,我們感慨萬千;看今朝,我們信心滿懷!我們應該好好珍惜現在所擁有的一切,一定要勤奮好學,將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只有報效祖國,才是對先烈們最真最好的回報!

看家鄉變化的心得體會篇7

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滋潤了後起的華夏大地。30年的風雨洗禮,30年的改革發展,30年的風雲鉅變讓一個大國重新崛起,讓中華民族重新登上世界的舞台,讓世界感知中國的發展與壯大,讓世界為中國的輝煌而喝彩。改革的浪潮推動了整個民族的進步,解放發展了中國的生產力,使其更加適應了中國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同時世界也在不斷的注視着中國的發展,關注着中國的一舉一動,因為我們的發展影響世界的今天與明天回憶往昔那段童年的記憶,耳畔依稀縈繞着一個名詞-供銷社。記住中,當時我幼小的身影也曾來回穿梭其間。我幼小的心靈感覺偌大的一個供銷社有些空蕩蕩的,記住有些模糊,只記得那展櫃上的商品不多而且都有點古董的感覺。裏面的燈光也有些昏暗。現在供銷社的面貌基本完全被顛覆了。由一個變成了五六個小店面,由國營變為了個體經營。商品的品種變繁多而且門面變得更加敞亮了。不言而喻,不難看出我們鎮居民的物質生活水平也提高了,物質需求也增長了。這種個體經營模式也更適應了人們的人生觀個價值觀的發展水平。同時也反映了現代人還沒有共產主義思想的觀念和覺悟而且人們的趨利性更趨向於金錢和權力。縱觀這幾十年的發展這種趨勢越發明顯。説這是改革開放帶來的副作用似乎有些不恰當,或許説這是社會發展的水平限制了教育水平,影響了人民的素質水平。

看着腳下的路慢慢由黃變灰,少了些風塵僕僕,多了些平坦舒心。鎮上的小洋房也如雨後春筍,慢慢取代了黑舊歪斜的老木屋。這些面小洋房也更注重外表了,不再是紅磚殘露,水泥粉面。個個都安上了磁磚,顯得分外奪目。房子好了車子有了!記得我只有五六歲時,當時有自行車的也沒有幾家。沒過兩年自行車幾乎是每家每户必有的。當時,誰家要是有摩托車就算有錢了。看着人家騎摩托車,我就會羨慕好一陣。因為我至今還沒機會學騎摩托車。這幾年鎮上有轎車的人也漸漸多了。沒上大學之前我一直覺得能買的起轎車就很有錢的行為。來到瀋陽後發現我錯了,其實有車也不是難事。

隨着求學軌跡的不斷變化和要求,我在家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對家的感覺全在我的記憶深處,回憶的畫面似乎已跟不上時代的變遷,已不能反映家鄉的現貌。記得鎮上衞生院附近的一片老房子在一場火災中化為了灰燼,據悉,火災的原因是因一個單身漢醉酒後,不小心引起的。那一片都黑炭堆成的廢墟,真讓人惋惜!不過在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政府的關懷下,不到半年時間這裏已經洋房林立了。此景更勝當年呀!

歷史的年輪碾過,蒼老了往昔的德勝舞廳,記得小時這裏歌舞昇平。每當夜幕降臨這個古老的小鎮時,往來於此的人絡繹不絕。幾年後這條街上又出現了好幾家卡拉ok,漸漸地,舞廳就沒落了。這個過程中,我的鄰居當年也承包過一陣,但好景不長。不幾年就將其轉手給了其他人,現在這裏變成了一個五金店,還賣水泥。生意還挺火的。

尋覓着古老的足跡,追憶着流逝的歷史。在、鎮上有着好幾處危牆,説是危牆,但人們並不將其放在眼裏,依舊健在,只是有些被拆了建房子。又有些方磚老堵被列入危牆行列看着老牆的減少心中總是有些不捨,但小鎮的發展改革的要求,人民生活需求要求這一切必須進行。

隨着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各大家族也不斷對自己的祖祠進行修整重建。不僅如此,裏面配有電腦,報館,平時供人們娛樂,豐富了祠堂附近居民的業餘生活。一改了祠堂,古老而神祕的氛圍了面再沒有頑固不化的老頭,再也沒有神祕的禁地,古老的家規……

在我的學習生涯中,我悠閒的記憶裏,深邃的烙印着改革的痕跡,我們這代人有種承前店後的驕傲,卻也含着無奈與遺憾,記得我們國小三年級,的離開中心國小本校區到一個木質結構的學校上課,這是一座古老的房子,木樁已被歲月腐蝕了根基,木製的牆板佈滿了無數被沖洗後留下的凹槽。有效地我們並沒有因環境而又自卑與不樂。依舊將童真灑滿了這片土地,將快樂的三年級留在了這。四年級我們又輾轉來到另一座老房子了,這是個土牆建築,木質地板。比三年級那更有學校的感覺,或許這種感覺我現在才有。當年沒喲一個人談論學校設施怎麼樣,當時的我們除了學習,考慮的最多的如何養蠶,抓蝌蚪,小青蛙…. 着這裏我們見證了98洪災。當年那些老建築就在河畔,都經不起喝水的親吻,為安全起見校領導決定我們停課放假更讓我們興奮的是期末考取消。五年級我們又重新回到了母校的懷抱,但我們沒有被安排進新教學樓,在舊教學樓有度過了快樂的五年級,;六年級我們終於如願,到嶄新的教學樓上課了。這時的操場表達了,是原來的兩倍。而且我們還有了讓我們自豪的塑膠跑道。這麼好的跑道,中學都還沒有啊,而且知道後來我市高中念高中是,美麗的高中校園內也沒有,直到我們畢業了才聽説我們高中更建操場才有了自己的塑膠跑道。

新菜市場建成後我發現裏面賣的菜比以前多了,買菜者帶回的菜也更多更營養。以前賣牛肉的人不多現在賣牛肉羊肉的攤主就有了好幾家,走上大街感覺現在的大姐是彩色的。特別是年青人,髮型多變,衣着新潮,連手邊的寵物也讓人眼睛一亮。

改革的三十年,我見證了二十年,這三十年的變化,這二十年的發展是讓人欣喜的,祖國的二十年發展也是讓人自豪的,我相信祖國的未來將會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