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個人文檔 個人總結 工作總結 述職報告 心得體會 演講稿 講話致辭 實用文 教學資源 企業文化 公文 論文

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2021

欄目: 專題心得體會 / 發佈於: / 人氣:1.76W

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2021

當我們心中積累了不少感想和見解時,馬上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相信許多人會覺得心得體會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1

在國小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的誦讀習慣,教給學生必要的誦讀方法,不僅能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還能幫助學生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且能增強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力。

通過學習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語文教育學教研室教師劉佔泉的專題講座《國小語文誦讀教學技能與策略》,我獲益匪淺。以前,我對“朗讀”“美讀”“誦讀”“吟誦”這四個概念的理解和界定不夠準確。通過劉老師的講授,我不僅分辨清了“朗讀”“美讀”“誦讀”“吟誦”的概念,而且進一步明確了誦讀技能的訓練路徑,即從“吟”古詩到“誦”古詩,再從讀古詩到讀古文,最後從誦讀古詩文到美讀白話作品。

同時,我也體會到了誦讀技能的三個用途,一是用於備課,二是用於堂上示範,三是用於創設“誦讀課”。劉老師在講座中給我們深刻闡述了誦讀教學中要處理好的五種關係,一是要處理好疾讀與緩讀的關係,二是處理好平實地朗讀與美讀的關係,三是處理好範讀與點撥的關係,四是處理好誦讀與涵詠的關係,五是處理好誦讀的紮實與靈動的關係。

通過學習,我深刻明白了誦讀是國小語文教學中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今後,我將在克服學生誦讀過程中存在的弊病以及出現的問題的同時,自己也得加強誦讀基本功的訓練。因為,要給學生一滴水,自己必須要有一桶水,也只有教師的誦讀水平提高了,才能對學生的誦讀進行正確地指導和點撥,才會對學生提更高的要求,還語文課堂一片朗朗的書聲。

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2

我任職國小語文老師多年,在語文的教學的這一方面,我有自己的方式,同時經過多年的教學,我也有了一定的經驗,由此也有一些教學心得。

國小語文是一個基礎,打好了這個基礎,未來學習語文就不會很難。而對國小生進行教學,就一定要深入去教學。在教生字時,我們老師要把字分解開來教,從拼音、筆畫、字義去教,充分的把學生要學的字進行深刻的講解,適當的還可以用表演的方式去教,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對那個生字的記憶和印象。在每天教完一定的生字,就要佈置適當的家庭作業何課堂作業,比如讓他們抄寫生字多遍,也是一種加深字的記憶的方法,在比如還要讓他們自己去查字典找出學生的字的其他組詞,把它們寫到書上生字的旁邊,便於以後複習。上課學習語文時,要以學生們為主體,不能老師一個人在講台上唱獨角戲,一定要學生們參與進去,語文是需要去相互配合才能學好的科目。在講解課文時,把文章的重點段落給學生們標記出來,帶讀完之後,就要讓學生自己去讀,最好是要讓他們有感情的去朗讀文章,可以增加語感,對他們看文章做題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國小生的語文,看似簡單,但是也是要不斷的去積累的,不然學完就容易忘記,因此這一個階段的教學,我是帶着學生們去看一些適合他們自己年紀的書,看得多了,認識的字也就多了,積累的素材也就會得到增加,這對在課堂上教學也會相對簡單。

語文的教學還有一個要注意的地方,就是學生們年紀還比較小,對學生的興趣不是很高,而語文有時候又很枯燥,因此要儘量避免這樣的情況,在教學時,要充分的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語文老師就要去帶他們認識新鮮的事物,只有這樣才能夠讓學生覺得語文很豐富,能夠學到很多東西,認識不同的事物,不斷的去增加他們的興趣度,那麼語文進行的教學也就是比較成功的了。

以上是我教國小語文的心得,也是多年來積累的經驗,更是我自己去不斷的摸索得到的。現在我依然是國小的語文老師,我覺得自己在教學語文上還有進步的空間,未來我會更加的去培養自己在教學的方面的能力,讓更多的國小生喜歡語文。

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3

通過學習使我收穫頗深,讓我對國小語文教學過程有了新的理解。傳統的語文教學,老師在前面侃侃而談,學生卻無精打采聽不進去,是老師講得不好嗎?不是,而是學生能夠參與的活動太少,他們覺得無所事事。一節課下來,老師很累,而學生卻學到了很少的知識。通過本次學習我發現這些老師在講課中,把課堂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去主動地參與,放手給學生,這種教學方式,學生學習的速度很快,知識掌握也不錯。

大大提高了自己的閲讀能力和閲讀水平,學生的主動性很高。有句話説得好:“書讀百遍,其義自現”,也給我們説明了應該讓孩子們多讀書。因此,上語文課最主要的一點是讓學生多讀書,有感情地讀書。培養學生的閲讀能力,加大了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積累,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是一門學科,也是一門藝術。

作為語文教師要想在教學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就應該知道課堂教學要注意的關鍵是什麼。語文課堂形式多樣化,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都特別高,把自己所學的知識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現出來。蘇霍姆林斯基説:“不要靠補課,也不要沒完沒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閲讀、閲讀、再閲讀。”大量的閲讀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語文素質。雖然是短短的學習,但是我的收穫卻很大,相信對我以後的語文教學會有很大幫助。我打算將所學到的,今後應用到教學當中去,提高自己和學生的語文水平。

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4

寫作是一種重要的社會生活方式,是促進我們發展的重要手段。《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而國小生作文內容以記敍文為主,主要是寫人、記事和描寫景物。

寫作素材源於生活。如果學生生活豐富,見多識廣,寫起作文來就會輕鬆。而這恰是農村學生的弱項。農村國小生怕作文,厭作文,感到作文難寫,寫起作文來總是咬着筆桿冥思苦想,覺得無話可説,無內容可寫,無從下筆或者總是口號式的幾句,空洞無物。

作為一名農村語文教師,如何調動農村學生寫作積極性,培養學生作文的興趣,我有以下體會。

一、會學生,發現寫作素材。

農村國小生有着豐富的生活內容:學校裏的各項文體活動;家裏的各種家務勞動;農田裏的各種農作物生長狀況……有些素材是城裏的孩子無法見到的。但要讓學生將這些內容用作文的方式表達出來,必須讓他們實踐。例如:秋天到了,我讓學生們寫一寫秋天,但有的孩子用優美的形容詞堆積了一篇。華而不實,空洞無物。後來,我利用一個星期天機會,讓孩子們同家長一起去地裏幹活,並把所看到、聽到的、想到的記下來。第二天上作文課時,我先讓學生們交流昨天勞動的感想,孩子們交流得熱火朝天,接着我説,想聽聽昨天同學們都有什麼收穫,學生們爭先恐後地説,足足説了近10分鐘。最後,我才説,把剛才你説的寫下來吧!結果這這篇作文孩子們寫得很開心!所以我總結出一條:要想寫好作文,就要實踐!

二、具體事中,悟出“真情”。

國小高年級習作中,要求學生要表達情感。但學生在習作時往往是直接寫一句話表達情感,這種情感給人的感覺是“假”。習作中,不能反映內心世界的作文,也就失去了作文的本質意義。因此,要想讓學生認真習作,必須激發學生的“真”感情。

要讓學生在習作中,把他們的個性、情感得以發展、想象、語言表達等各種心理能力得到最佳訓練,教師就要做到童言無忌,呵護真情。老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在課堂上,在課外,在學生作文的批語裏,在進行口語交際對話教學時……向他們表達我們的“真”情感,真實地流露我們的喜怒哀樂,讓學生逃出“四角天空”的困境,創設一定的課堂練筆情境,激發出他們的“真”情來。前段時間,我們學校組織看電影《柳月彎彎》,這部電影很有教育意義,影片中流露出的真情實感也着實感人。看完影片後,我並沒有要學生馬上寫觀後感,而是讓學生回憶哪些場景讓你流淚,讓你感動。結果學生們在課堂上不斷地回憶,不斷地體悟影片中真情,甚至有些學生又一次落淚。完成寫作後,我從孩子們習作中,讀出了“真”情。

三、加強課外積累,擴充素材。

“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廣泛閲讀是寫好文章的基礎,對於國小生來説更為重要。但農村學生由於條件限制,閲讀面很窄,除了課本和讀本外,幾乎沒有課外書。基於這種情況,我利用學校閲覽室的資源,擴充學生的閲讀量,並都會學生隨時摘抄那些動人的畫面,精彩的描繪,形象的比喻等優美的詞句、語段。做到“不動筆墨不讀書”!對於不同的層次的學生,我會做到推薦閲讀。基礎較差的學生,我推薦他們讀童話、寓言、小故事。基礎較好的學生,我建議他們閲讀中外名作、名篇。

四、評價作文與鼓勵相結合,讓學生嘗試成功,激發習作需要與動機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類的各種行為都是因心理上的慾望而產生的。教師與學生就像“漁”與“魚”。而評價就像“餌”。學生愛吃的“餌”,絕非劈頭蓋臉的訓斥和沒完沒了的批評。專挑毛病的做法,這樣只會撲滅學生習作的慾望。因而,我在批改作文時,總是採用鼓勵、交流的方法。我要麼對文章的內容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要麼就與小作者本人產生一下情感上的共鳴;或者抓住他文章的閃光點大大地欣賞一番……什麼“你的媽媽真是位慈愛、勤勞、嚴謹的好媽媽,我也同樣敬佩她”;“你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呀,彷彿把我們每個人都帶到了這個夢幻般的世界”……這些評價使學生“能夠意識和感覺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體驗到創造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學生有了這種想獲得精神愉悦的願望和動機,何愁不能“籠天地於形內,挫萬物於筆端”呢?

國小生作文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實踐和反覆的練習,循序漸進,日積月累。作文教學就像一朵待放的花蕾,只要我們精心地去呵護和培育,改進作文教學策略,培養學生良好的作文習慣,相信一定會在語文這片肥沃的土地上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國小語文教師個人心得體會5

不知不覺中學習《國小語文自主學習的教學策略》已經好幾天了,通過學習理論知識,再結合自己平時的教學活動,我有如下感悟:

一、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誘因。

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精心設計好導語,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經常開展一些學習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多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信心。

二、放開雙手,教給方法,是自主學習的關鍵。

1、讓學生自己去讀書。

教學中,我們一定要放手讓孩子們運用已有的認知水平自已去讀書,瞭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理清文章的線索,體會文中藴含着的情感。

2、讓學生自己去思考。

教師應該採用“教師引在前,講在後,學生想在前,聽在後”的方法,凡是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一定要讓學生去思考去解決。

3、讓學生自己去發現。

學習知識的一種有效途徑是自己發現。因為這種發現,有利於激發學生的潛能,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有利於學生學會發現的技巧的方法,也容易掌握事物的規律、性質和聯繫,從而有利於知識的保持。

4、讓學生自己去實踐。

學生的自主發展是通過一系列的自主實踐活動來實現的。表現為自我設計、自我嘗試、自我領悟。

總之,通過本節課程的學習,我感覺自己在教學中還沒有真正做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總是不放心,撒不開手,生怕學生會弄得雜亂無章。在今後的教學中,我要把從這節課中學到的寶貴知識充分運用於教學實踐中,大膽嘗試,感受自主學習的好處。